5.糖分析(精)
- 格式:ppt
- 大小:355.50 KB
- 文档页数:54
高中化学选修五糖类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糖类的定义和分类;2.学习糖类的衍生物及其化学性质;3.掌握糖类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4.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糖类的分类和化学性质;2.化学反应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3.糖类的应用及与生活、工业的联系。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糖类的定义和分类;2.糖类的结构和衍生物;3.糖类的化学性质;4.糖类的应用和与生活、工业的联系。
四、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介绍糖类在生活中的常见应用,引出糖类的概念和重要性。
2.讲解:讲解糖类的定义和分类,结构和衍生物,化学性质等知识点。
3.实验:进行糖类的化学反应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数据。
4.讨论:让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分析实验原理和反应机制。
5.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
6.拓展:引导学生了解糖类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并展开相关讨论。
五、教学手段和工具:1.教学PPT;2.实验器材和化学药品;3.教材和参考书籍;4.多媒体设备。
六、评价与作业:1.课堂互动: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维活跃度;2.实验报告:让学生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步骤和结果;3.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和问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了解糖类的定义和分类、化学性质和应用等知识点,加深对糖类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
同时,教师需要不断反思和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苯酚-硫酸法测多糖含量一、原理多糖在硫酸的作用下先水解成单糖,并迅速脱水生成糖醛衍生物,然后与苯酚生成橙黄色化合物。
再以比色法测定。
二、试剂1、浓硫酸:分析纯,95.5%2、80%苯酚:80克苯酚(分析纯重蒸馏试剂)加20克水使之溶解,可置冰箱中避光长期储存。
3、6%苯酚:临用前以80%苯酚配制。
(每次测定均需现配)4、标准葡聚糖(Dextran,瑞典Pharmacia)或分析纯葡萄糖。
5、15%三氯乙酸(15%TCA):15克TCA加85克水使之溶解,可置冰箱中长期储存。
6、5%三氯乙酸(5%TCA):25克TCA加475克水使之溶解,可置冰箱中长期储存。
7、6mol/L 氢氧化钠:120克分析纯氢氧化钠溶于500ml水。
8、6mol/L 盐酸三、操作1、制作标准曲线准确称取标准葡聚糖(或葡萄糖)20mg于5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分别吸取0.4、0.6、0.8、1.0、1.2、1.4、1.6及1.8ml,各以蒸馏水补至2.0ml,然后加入6%苯酚1.0ml及浓硫酸5.0ml,摇匀冷却,室温放置20分钟以后于490nm测光密度,以2.0ml水按同样显色操作为空白,横坐标为多糖微克数,纵坐标为光密度值,得标准曲线。
2、样品含量测定1)取样品1克(湿样)加1ml 15%TCA溶液研磨,再加少许5%TCA溶液研磨,倒上清液于10毫升离心管中,再加少许5%TCA溶液研磨,倒上清液,重复3次。
最后一次将残渣一起到入离心管。
注意:总的溶液不要超出10毫升。
(既不要超出离心管的容量)。
2)离心,转速3000转/分钟,共三次。
第一次15分钟,取上清液。
后两次各5分钟取上清液到25毫升锥形比色管中。
最后滤液保持18毫升左右。
3)水浴,在向比色管中加入2毫升6mol/L 盐酸之后摇匀,在96℃水浴锅中水浴2小时。
4)定容取样。
水浴后,用流水冷却后加入2毫升6mol/L 氢氧化钠摇匀。
定容至25毫升的容量瓶中。
实验五 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糖的含量一:目的了解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糖的原理 掌握总糖定量测定的操作方法 二:原理还原糖是指含自由醛基或酮基的单糖(如葡萄糖)和某些具有还原性的双糖(如麦芽糖)。
它们在碱性条件下,可变成非常活泼的烯二醇。
遇氧化剂时,具有还原能力,烯二醇本身则被氧化成糖酸及其他产物。
黄色的3,5-二硝基水杨酸(DNS )试剂与还原糖在碱性条件下共热后,自身被还原为棕红色的3-氨基-5-硝基水杨酸。
在一定范围内,反应液里棕红色的深浅与还原糖的含量成正比,在波长为540nm 处测定溶液的吸光度,查对标准曲线并计算,便可求得样品中还原糖的含量。
对于非还原性的双糖(如蔗糖)以及还原性很小的多糖(如淀粉),应先用酸水解法将它们彻底水解成单糖。
再借助于测定还原糖的方法,可推算出总糖的含量。
由于多糖水解时,在每个单糖残基上加了一分子水,因而在计算时,须扣除加入的水量,当样品里多糖含量远大于单糖含量时,则比色测定所得总糖含量应乘以COOHOHNO 2O 2N 还原糖COOHOHO 2N NH 23,5-二硝基水杨酸(黄色)3-氨基-5-硝基水杨酸(棕红色)C C H O OH OH C H C H 2OH OH( )n ( )n C H C OH OHC H H 2OH OH糖酸折算系数(1-18018= 0.9),即得比较接近实际的样品中总糖含量。
三:实验材料及设备 1、材料:面粉2、仪器:分光光度计 电子天平 沸水浴3、器材:刻度试管: 25mL ×8 容 量 瓶: 100mL ×2 锥 形 瓶: 100mL ×1移 液 管: 1mL ×2 2mL ×2 10mL ×2 烧 杯: 250mL ×1 50mL ×1 滴 管: 2 洗 耳 球: 2 滤 纸: 11cm 坐 标 纸漏斗、洗瓶、白瓷板、试管架、移液管架、试管夹、玻棒:各1 四:试剂的配制1、葡萄糖标准液(1mg/mL )预先将分析纯葡萄糖置80℃烘箱内约12小时。
糖类和苷类药物的分析(一)(总分66,考试时间90分钟)一、A型题题干在前,选项在后。
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为最佳答案。
1. 因葡萄糖、乳糖、蔗糖分子结构中都含有不对称碳原子,所以它们均有的物理特性为A.水溶性B.溶液的黏性C.旋光性D.紫外吸收特性E.折光性2. 《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鉴别某药物方法为:取药物10g,精密称定,加水适量与氨试液0.2ml,溶解后,加水稀释至100.0ml,放置10min,在25℃依法测定其比旋度为52.5度~53.0度。
此方法中放置10min的目的是A.使反应进行完全B.使达到变旋平衡C.使溶液浓度变均匀D.使溶解完全E.使完全呈半缩醛环状结构3. 取葡萄糖1.0g,加90%乙醇30ml,置水浴上加热回流10min,溶液应澄清。
该法检查的杂质是A.亚硫酸盐B.可溶性淀粉C.糊精D.蛋白质E.砷盐4. 采用旋光度测定法测定葡萄糖注射液含量时,需要加入的试液为A.碱性酒石酸铜试液B.氨试液C.二硝基苯甲酸试液D.铜吡啶试液E.Ag(DDC)的吡啶溶液5. 精密量取葡萄糖注射液20ml(相当于葡萄糖10g),置100ml量瓶中,加氨试液0.2ml,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静止10min,依法测定旋光度为4.791°。
试计算葡萄糖注射液的含量相当于标示量的百分含量。
葡萄糖注射液规格为20ml:10g;其比旋度为+52.75°;计算因数为2.0852A.95.0%B.98.0%C.99.9%D.100.0%E.105.0%6. 应检查还原糖的药物是A.乳糖B.地高辛C.洋地黄毒苷D.蔗糖E.葡萄糖7. 吸附指示剂法测定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中氯化钠含量时,加人糊精的作用是A.使AgCl 沉淀成胶体状态B.排除干扰C.使终点便于观察D.调节pH值E.使AgCl沉淀凝集沉下,使溶液澄清,便于观察8. 1ml硝酸银滴定液(0.1mol/L)相当于氯化钠的量是(NaCl的分子量为58.44)A.29.22mg B.14.61mgC.58.44mgD.5.844mgE.2.922mg9. 检查葡萄糖中“蛋白质”时,规定用磺基水杨酸而不用硝酸汞试液(乳糖检查时用)的原因为A.葡萄糖有氧化性B.葡萄糖有还原性C.葡萄糖可结合汞离子D.葡萄糖可将汞离子还原为金属汞黑色沉淀而干扰检查E.葡萄糖和汞离子形成稳定的配位化合物10. 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中氯化钠含量测定应采用的方法是A.旋光度测定法B.铬酸钾法C.铁铵矾指示剂法D.银量法E.吸附指示剂法11. 取葡萄糖1.0g,加水10ml溶解后,加磺基水杨酸溶液(1→5)3ml,不得发生沉淀。
实验报告葡萄糖的杂志检验名字:学号:1145039 2014年3月28日检品名称:葡萄糖批号:规格:__一、目的要求1. 掌握药物的一般杂质检查原理与实验方法。
2. 掌握杂质限度试验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3. 熟悉一般杂质检查项目与意义。
二、主要仪器与药品50mL纳氏比色管、坩埚、鼓风干燥箱、马弗炉、药物天平、葡萄糖、氯化钠原料药等。
三、原理:葡萄糖是用淀粉以无机酸水解或在酶催化下经过水解得稀葡萄糖液,再经脱色、浓结晶制得。
1.国内生产方法有以下几种:⑴酸水解法:以无机酸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
⑵双酶水解法:以生物酶为催化剂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
⑶酸酶水解法:以盐酸为液化剂,糖化酶为催化剂,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
根据葡萄糖生产工艺特点,应进行氯化物、重金属、砷盐等一般杂质检查,进行蛋白质、可溶性淀粉等特殊杂质检查。
四、实验方法1.酸度取本品2.0g,加水20mL溶解后,加酚酞指示液3滴与氢氧化钠滴定液(0.02mol/L)0.20mL,应显粉红色。
2. 氯化物取本品0.6g,加水溶解使成25mL,再加稀硝酸10mL;溶液如不澄清,应滤过;置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水使成约40mL,摇匀,即得供试溶液。
另取标准氯化钠溶液6.0mL,置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稀硝酸10mL,加水使成40mL,摇匀,即得对照溶液。
于供试溶液与对照溶液中,分别加入硝酸银试液1.0mL,用水稀释,使成50mL,摇匀,在暗处放置5分钟,同置黑色背景上,从比色管上方向下观察、比较(附录A)。
供试溶液所显浑浊度不得较对照液更浓(0.01%)。
3. 硫酸盐取本品2.0g,加水溶解使成约40mL;溶液如不澄清,应滤过;置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稀盐酸2mL,摇匀,即得供试溶液。
另取标准硫酸钾溶液2.0mL,置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水使成约40mL,加稀盐酸2mL,摇匀,即得对照溶液。
于供试溶液与对照溶液中,分别加入25%氯化钡溶液5mL,用水稀释至50mL,充分摇匀,放置10分钟,同置黑色背景上,从比色管上方向下观察、比较(附录B)。
总糖和还原糖的测定──3,5-二硝基水杨酸法目的要求:掌握还原糖和总糖的测定原理,学习用比色法测定还原糖的方法。
实验原理:在NaOH和丙三醇存在下,3,5-二硝基水杨酸(DNS)与还原糖共热后被还原生成氨基化合物。
在过量的NaOH碱性溶液中此化合物呈桔红色,在540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还原糖的量与光吸收值呈线性关系,利用比色法可测定样品中的含糖量。
黄色桔红色试剂和器材一、试剂3,5-二硝基水杨酸(DNS)试剂:称取6.5g DNS溶于少量热蒸馏水中,溶解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加入2mol/L氢氧化钠溶液325ml,再加入45g丙三醇,摇匀,冷却后定容至1000ml。
葡萄糖标准溶液:准确称取干燥恒重的葡萄糖200mg,加少量蒸馏水溶解后,以蒸馏水定容至100ml,即含葡萄糖为2.0mg/ml。
6mol/L HCl:取250ml浓HCl(35%~38%)用蒸馏水稀释到500ml。
碘-碘化钾溶液:称取5g碘,10g碘化钾溶于100ml蒸馏水中。
6N NaOH:称取120g NaOH溶于500ml蒸馏水中。
0.1% 酚酞指示剂。
二、材料藕粉,小麦淀粉或玉米淀粉。
三、器材723PC、S22型分光光度计,天平,水浴锅,电炉,试管若干等。
一、葡萄糖标准曲线制作取5支15mm×180mm试管,按下表加入2.0mg/ml葡萄糖标准液和蒸馏水。
管号葡萄糖标准液蒸馏水葡萄糖含量OD540 /ml /ml /mg0 1 00.210.80.42 0.4 0.6 0.83 0.6 0.4 1.24 0.8 0.2 1.65 1 0 2操作方法在上述试管中分别加入DNS试剂2.0ml,于沸水浴中加热2min进行显色,取出后用流动水迅速冷却,各加入蒸馏水9.0ml,摇匀,在540nm波长处测定光吸收值。
以1.0ml蒸馏水代替葡萄糖标准液按同样显色操作为空白调零点。
以葡萄糖含量(mg)为横坐标,光吸收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实验五 葡萄糖注射液的含量测定一、目的要求1.利用旋光法、折光法及快速检验法考察一批葡萄糖注射液的质量。
2.学习旋光法、折光法、快速检验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二、操作方法与要求(一)旋光测定法本品为葡萄糖的灭菌水溶液,含葡萄糖(C 6H 12O 6·H 2O )应为标示量的95.0~105.0%。
1.原理:指参阅中国药典2000年版附录半阴式(三阴式)旋光计使用。
2.操作方法:取出旋光计的测定管,用供试液体(5%葡萄糖注射液)冲洗数次,缓缓注入供试液体适量(注意勿使发生气泡)。
置于旋光计内,缓缓旋转检偏镜检视。
至视野中均匀明亮。
读取刻度盘上表示的度数,即得供试液的旋光度。
使偏振光向右旋转者(顺时针方向)为右旋,以“+”符号表示。
用同法读旋光度三次。
取其平均数按同法测定蒸馏水的读数为空白。
用下式计算葡萄糖注射液的含量:LCtD αα⨯=100][ LC tD ⨯⨯=][100αα ][α:比旋度 α:测得的旋光度D :钠光谱的D 线 C :每100ml 溶液中含有被测物质的质量t :测定时的温度L :测定管长度(dm )以含水葡萄糖C 6H 12O 6·H 2O 计算75.52][25=D α L=2 dm 则61266126225][100O H C O H C D M O H M LC ∙⨯⨯⨯=αααα⨯=⨯⨯⨯=0426.116.18018.198275.52100 因所用测定管L=1dm ,所以 标示量%=%100520426.1%100)100/2⨯⨯⨯=⨯⨯αml g C 标示量( 3.操作要点①钠光灯有一定的寿命,连续使用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
②旋光计上的各镜面应尽量保持清洁,防止灰尘油污玷污。
用毕最好立即将光学系统用布套套上。
③测定时应先调整焦距,俟视野清楚为度。
④测定管使用后,必须立刻洗涤,避免衬垫的橡皮圈因接触溶剂而发粘。
⑤测定管二端的圆玻片,为光学玻璃,必须小心用软纸擦拭。
姓名: 班级4.1.1 糖类的组成和分类 单糖1.下列物质中符合()2C H O m n 的组成,但不属于糖类的是( )①纤维素 ②甲酸甲酯 ③淀粉 ④甲醛 ⑤丙酸 ⑥乳酸(α-羟基丙酸) ⑦乙二醇 ⑧乙酸A.②③④⑥B.②④⑥⑧C.①③④⑦D.②④⑤⑧ 【答案】B【解析】纤维素、淀粉属于糖类;甲酸甲酯、甲醛、乳酸和乙酸的分子式可分别变形为()()()()2223222232C H O C H O C H O C H O 、、、,都符合通式()2C H O m n,但都不属于糖类;丙酸的分子式为362C H O ,乙二醇的分子式为262C H O ,不符合通式()2C H O m n ,故B 项正确。
2.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 .四氯化碳的比例模型:B .果糖的分子式:6126C H OC .2-硝基甲苯的结构简式:D .异丁烷的球棍模型:【答案】B 【详解】A .四氯化碳分子中碳原子的半径小于氯原子,其比例模型:,故A 错误; B .果糖为单糖,与葡萄糖互为同分异构体,分子式:6126C H O ,故B 正确; C .2-硝基甲苯中甲基所在的碳原子为1号碳,2号碳上有一个硝基,即甲基与硝基处于邻位,结构简式:,故C 错误;D .图 为正丁烷的球棍模型,异丁烷的分子结构中,主链为3个碳原子,2号碳上有一个甲基,球棍模型:,故D 错误;答案选B 。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凡符合C n (H 2O)m 通式的化合物一定属于糖类,不符合此通式的不属于糖类B .凡能溶于水且具有甜味的化合物都属于糖类C .葡萄糖是一种单糖的主要原因是它是一种多羟基醛D .葡萄糖分子中含有醛基,它具有还原性【答案】D【详解】有些符合通式C n (H 2O)m 的物质不属于糖类,如乙酸CH 3COOH 、甲酸甲酯HCOOCH 3,有些不符合通式C n (H 2O)m 的物质属于糖类,如鼠李糖C 6H 12O 5;糖类不一定具有甜味,如淀粉,有甜味的物质也不一定是糖类,如糖精;葡萄糖是单糖的主要原因是它不能水解成更简单的糖;葡萄糖分子中含有醛基,它应具有还原性,故选D 。
文献综述摘要糖精钠(邻苯甲酰磺酰亚胺钠)是一种最古老的化学合成甜味剂,摄入后在体内不分解,随尿液排出,不能供给热能,对人体无营养价值[1]。
目前,糖精钠的检测方法主要有液相色谱法[2]、分光光度法[3]、荧光光度法[4]、薄层色谱法[5]、极谱法[6]和非水滴定法[7]、液膜电极法[8]等,但是这些方法操作复杂、灵敏度较低、耗时长。
少量糖精钠的存在可以使食品吸收峰增强,且吸光度的增强随糖精钠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因此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是测定糖精钠的新方法。
关键词糖精钠(邻苯甲酰磺酰亚胺钠)吸光度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食品的添加剂有多种,例如维生素C、柠檬酸、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等,了解食品添加剂的益处以及对人体的危害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对糖精钠的研究目的和意义进行分析。
1.1 研究的目的糖精钠是美国的法利德别尔格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发现的。
糖精钠化学名为邻苯甲酰磺酰亚胺钠盐,其分子式为C7H4O3NSNa·2H2O,又称为可溶性糖精,是广泛应用于食品中的甜味剂,失去结晶水后为无水糖精钠,结构式为。
由于食用过量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具有潜在的致癌性,基于安全性问题,应严格控制糖精钠的使用量,故需要寻求快速高效的测定糖精钠含量的新方法,对维护食品安全和人们的身体健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开发一种高选择性,简单,安全的方法测定糖精钠的含量是迫不及待的。
1.2 研究的意义糖精钠(邻苯甲酰磺酰亚胺钠)主要用于调味剂、饮料和诊断用药,广泛用于化妆用品和电镀工业。
在食品行业中一般用于冷饮、饮料、凉果、果冻、蛋白糖等;饲料行业用作添加剂,例如香甜剂、猪饲料等;日化行业一般用于眼药水、牙膏等;电镀行业,电镀级的糖精钠主要用在电镀镍上,是作为光亮剂而使用的。
加入少量的糖精钠,可以提高电镀镍的柔软性和光亮性。
本实验的重点就在于探讨一种方法简便,测定结果准确的方法来测定食品中糖精钠的含量。
从而,为保护人类的健康,生命科学和环境的发展提供参考。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还原糖检测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使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还原糖的实验操作步骤。
3. 学会通过实验数据计算样品中还原糖的含量。
4. 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及改进措施。
二、实验原理还原糖是指具有还原性的单糖和双糖,如葡萄糖、果糖、乳糖等。
在碱性条件下,还原糖能够还原斐林试剂中的铜离子,使其从Cu2+还原为Cu+,形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
通过测定沉淀的量,可以计算出样品中还原糖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1. 实验材料:苹果、梨、蜂蜜等含还原糖的样品。
2. 试剂:- 斐林试剂:由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配制而成。
- 3,5-二硝基水杨酸(DNS)试剂:用于比色法测定还原糖。
- 标准葡萄糖溶液:用于制作标准曲线。
- 其他试剂:盐酸、氢氧化钠、硫酸铜、无水碳酸钠等。
四、实验步骤1. 样品处理:将样品研磨成浆状,用纱布过滤,收集滤液。
2. 配制斐林试剂:将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按比例混合,备用。
3. DNS比色法测定还原糖:- 将样品滤液与DNS试剂混合,沸水浴加热5分钟。
- 冷却后,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溶液在540nm处的吸光度。
- 制作标准曲线:将不同浓度的标准葡萄糖溶液与DNS试剂混合,沸水浴加热后,测定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
4. 计算样品中还原糖含量:- 根据样品滤液的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查找对应的葡萄糖浓度。
- 根据样品体积和稀释倍数,计算样品中还原糖的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 苹果样品中还原糖含量为5.2%。
- 梨样品中还原糖含量为3.8%。
- 蜂蜜样品中还原糖含量为85.3%。
2. 结果分析:- 通过实验,成功测定了苹果、梨和蜂蜜样品中的还原糖含量。
- 实验结果与样品的实际还原糖含量相符,说明实验方法可靠。
- DNS比色法是一种快速、简便的还原糖测定方法,适用于各类样品的测定。
六、实验误差及改进措施1. 误差来源:- 样品处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氧化损失。
糖链的生物学功能糖链作为信息分子参与细胞生物几乎所有的生物命过程特异性的识别、介导与调控作用糖蛋白•糖链对蛋白质的功能起修饰作用,它通过影响蛋白质的整体构象从而影响由构象决定的所有功能糖脂蛋白聚糖糖链是血型的决定物质并在神经系统中起作用主要有维持或抑制细胞生长以及在正常发育和病理条件下结合、储存及向靶细胞释放生长因子和参与信号转导等作用一、糖链影响糖蛋白的构象、转运和活性(一)、糖链影响蛋白新生链的折叠和聚合糖蛋白N-糖链参与新生肽链的折叠和聚合,以维持蛋白质正确的空间构象1、影响新生肽链的折叠去糖基化α1-抗胰蛋白酶的圆二色谱发生改变,不能折叠成正确的构象;G寡糖中的Glc残基与肽链的折叠密切相关;在糖蛋白合成过程中,当G寡糖被修整除去3个Glc残基后,如果肽链尚未折叠或折叠发生错误,则由葡萄糖基转移酶重新向此糖链加接1个Glc残基。
Glc残基会多次加接和去除,直至糖蛋白折叠完全正确后糖基化才停止。
这不是普遍规律,不少去糖基化的糖蛋白,如胰糖核酸酶B和溶酶体α-L-岩藻糖苷酶仍能维持正常的折叠和构象。
糖链在亚基聚合中的作用可能是:(1)维持亚基的正确构象(2)亚基间通过糖链相互识别和结合;(3)亚基间存在糖链-糖链间的相互作用;2、影响亚基的聚合运铁蛋白受体一种二聚体的跨膜蛋白,由两个亚基组成,每个亚基含有3条N-糖链,其中Asn251的糖链为三天线复杂型,该位点若被突变去糖基化后,就不能形成正常的二聚体,并影响受体的转运和功能。
整合蛋白整合蛋白去N-糖链后不能形成二聚体(二)、糖链影响蛋白的转运和分泌1、糖链影响糖蛋白的转运和水解糖蛋白N-糖链对新生肽链的折叠和聚合产生影响,从而影响糖蛋白转运。
若糖蛋白N-糖链肽链的折叠和聚合不正确,糖蛋白的空间构象受到改变或破坏,因而糖蛋白也不能转运至细胞膜。
¾Tf受体、Fn受体和IgG在去N-糖链后,其空间构象的改变或亚基不能聚合,导致糖蛋白堆积于内质网中,不能投送至细胞膜。
还原糖和总糖的测定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一、目的掌握还原糖和总糖测定的基本原理,学习比色法测定还原糖的操作方法和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二、原理还原糖的测定是糖定量测定的基本方法。
还原糖是指含有自由醛基或酮基的糖类,单糖都是还原糖,双糖和多糖不一定是还原糖,其中乳糖和麦芽糖是还原糖,蔗糖和淀粉是非还原糖。
利用糖的溶解度不同,可将植物样品中的单糖、双糖和多糖分别提取出来,对没有还原性的双糖和多糖,可用酸水解法使其降解成有还原性的单糖进行测定,再分别求出样品中还原糖和总糖的含量(还原糖以葡萄糖含量计)。
还原糖在碱性条件下加热被氧化成糖酸及其它产物,3,5-二硝基水杨酸则被还原为棕红色的3-氨基-5-硝基水杨酸。
在一定范围内,还原糖的量与棕红色物质颜色的深浅成正比关系,利用分光光度计,在540nm波长下测定光密度值,查对标准曲线并计算,便可求出样品中还原糖和总糖的含量。
由于多糖水解为单糖时,每断裂一个糖苷键需加入一分子水,所以在计算多糖含量时应乘以0.9。
三、实验材料、主要仪器和试剂1. 实验材料小麦面粉;精密pH 试纸。
2. 主要仪器(1)具塞玻璃刻度试管:20mL×11(2)大离心管:50mL×2(3)烧杯:100mL×1(4)三角瓶:100mL×1(5)容量瓶:100mL×3(6)刻度吸管:1mL×1;2mL×2;10mL×1(7)恒温水浴锅(8)沸水浴(9)离心机(10)扭力天平(11)分光光度计3. 试剂(1)1mg/mL 葡萄糖标准液准确称取80℃烘至恒重的分析纯葡萄糖100mg,置于小烧杯中,加少量蒸馏水溶解后,转移到100mL 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混匀,4℃冰箱中保存备用。
(2)3,5-二硝基水杨酸(DNS)试剂将6.3gDNS 和262mL 2M NaOH 溶液,加到500mL含有185g 酒石酸钾钠的热水溶液中,再加5g结晶酚和5g亚硫酸钠,搅拌溶解,冷却后加蒸馏水定容至1000mL,贮于棕色瓶中备用。
总糖和还原糖的测定──3,5-二硝基水杨酸法目的要求:掌握还原糖和总糖的测定原理,学习用比色法测定还原糖的方法。
实验原理:在NaOH和丙三醇存在下,3,5-二硝基水杨酸(DNS)与还原糖共热后被还原生成氨基化合物。
在过量的NaOH碱性溶液中此化合物呈桔红色,在540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还原糖的量与光吸收值呈线性关系,利用比色法可测定样品中的含糖量。
黄色桔红色试剂和器材一、试剂3,5-二硝基水杨酸(DNS)试剂:称取6.5g DNS溶于少量热蒸馏水中,溶解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加入2mol/L氢氧化钠溶液325ml,再加入45g丙三醇,摇匀,冷却后定容至1000ml。
葡萄糖标准溶液:准确称取干燥恒重的葡萄糖200mg,加少量蒸馏水溶解后,以蒸馏水定容至100ml,即含葡萄糖为2.0mg/ml。
6mol/L HCl:取250ml浓HCl(35%~38%)用蒸馏水稀释到500ml。
碘-碘化钾溶液:称取5g碘,10g碘化钾溶于100ml蒸馏水中。
6N NaOH:称取120g NaOH溶于500ml蒸馏水中。
0.1% 酚酞指示剂。
二、材料藕粉,小麦淀粉或玉米淀粉。
三、器材723PC、S22型分光光度计,天平,水浴锅,电炉,试管若干等。
一、葡萄糖标准曲线制作取5支15mm×180mm试管,按下表加入2.0mg/ml葡萄糖标准液和蒸馏水。
管号葡萄糖标准液蒸馏水葡萄糖含量OD540 /ml /ml /mg0 1 00.210.80.42 0.4 0.6 0.83 0.6 0.4 1.24 0.8 0.2 1.65 1 0 2操作方法在上述试管中分别加入DNS试剂2.0ml,于沸水浴中加热2min进行显色,取出后用流动水迅速冷却,各加入蒸馏水9.0ml,摇匀,在540nm波长处测定光吸收值。
以1.0ml蒸馏水代替葡萄糖标准液按同样显色操作为空白调零点。
以葡萄糖含量(mg)为横坐标,光吸收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还原糖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2. 学习使用比色法测定还原糖含量。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实验原理还原糖是指具有还原性的单糖和双糖,在碱性条件下,还原糖可以还原斐林试剂中的铜离子,使其变为氧化亚铜,产生砖红色沉淀。
根据产生的沉淀量,可以计算出样品中还原糖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1. 试剂:斐林试剂、NaOH溶液、CuSO4溶液、蒸馏水、葡萄糖标准溶液、待测样品。
2. 仪器:电子天平、移液器、容量瓶、试管、试管架、酒精灯、石棉网、水浴锅、分光光度计。
四、实验步骤1. 准备斐林试剂:取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按1:1比例混合,现用现配。
2. 配制葡萄糖标准溶液:准确称取一定量的葡萄糖,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配制成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标准溶液。
3. 样品处理:准确称取待测样品,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得到待测样品溶液。
4. 标准曲线绘制:取若干支试管,分别加入不同体积的葡萄糖标准溶液,再依次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混匀后置于水浴锅中加热,观察颜色变化。
以葡萄糖浓度为横坐标,光吸收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5. 样品测定:取若干支试管,分别加入不同体积的待测样品溶液,再依次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混匀后置于水浴锅中加热,观察颜色变化。
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光吸收值,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还原糖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绘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葡萄糖标准曲线,得到线性回归方程为:y = 0.0428x + 0.0011,相关系数R² = 0.9976。
2. 样品测定: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待测样品中还原糖含量,结果如下:样品编号 | 样品溶液体积(mL) | 光吸收值 | 还原糖含量(mg/mL)-------- | ----------------- | -------- | -----------------1 | 1.0 | 0.732 | 0.04282 | 1.5 | 0.958 | 0.05773 | 2.0 | 1.194 | 0.07154 | 2.5 | 1.431 | 0.08545 | 3.0 | 1.668 | 0.0992六、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注意控制加热时间和温度,避免产生过多的氧化亚铜沉淀,影响实验结果。
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第1课时糖类基础过关练题组一糖类的组成和结构1.下列物质中的主要成分不属于糖类的是()A.棉花B.甘油C.木材D.小麦2.下列物质不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A.葡萄糖和果糖B.蔗糖和麦芽糖C.正丁烷和异丁烷D.淀粉和纤维素3.已知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CH2OH(CHOH)4CHO,下列关于葡萄糖的性质说法不正确的是()A.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和H2OB.在酸性条件下能用新制的Cu(OH)2检验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C.葡萄糖分子中含有2种官能团D.分别充分燃烧等质量的葡萄糖和甲醛(HCHO)消耗氧气的量相同4.糖原[(C6H10O5)n]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比淀粉更大的多糖,主要存在于肝脏和肌肉中,所以又叫动物淀粉和肝糖。
下列关于糖原的叙述正确的是()A.糖原与淀粉、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B.糖原与淀粉、纤维素互为同系物C.糖原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D.糖原具有还原性,能发生银镜反应题组二糖类的主要性质5.将土豆切开,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切面变蓝,说明土豆中含有()A.淀粉和I-B.淀粉和I2C.淀粉和KIO3D.葡萄糖和I26.蔬菜、水果中富含纤维素,下列关于纤维素在人体中的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为人体内的化学反应提供原料B.为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加强胃肠蠕动,具有通便功能D.人体中没有水解纤维素的酶,纤维素在人体中没有任何作用7.下列反应中能检验尿液中存在葡萄糖的是(深度解析)A.加金属钠,看是否有氢气放出B.与新制的Cu(OH)2混合煮沸,观察有无砖红色沉淀生成C.与醋酸和浓硫酸共热,看能否发生酯化反应D.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看是否分层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凡符合C n(H2O)m通式的化合物一定属于糖类,不符合此通式的不属于糖类B.凡能溶于水且具有甜味的化合物都属于糖类C.葡萄糖是一种单糖的主要原因是它是一种多羟基醛D.葡萄糖分子中含有醛基,它具有还原性9.某学生进行蔗糖的水解实验,并检验水解产物中是否含有葡萄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