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继电保护自动装置。
- 格式:doc
- 大小:82.00 KB
- 文档页数:19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知识讲解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保护电力元件和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以下是关于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详细知识讲解:一、继电保护装置继电保护装置是用于保护电力元件的自动化设备,其作用是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或异常时,能够快速地检测并切除故障部分,以保证其他部分的正常运行。
继电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基于电力系统中的电流、电压、频率等参数的变化,通过比较正常与异常状态下的参数差异,判断是否发生故障,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安全自动装置安全自动装置主要用于保护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当电力系统出现异常或故障时,安全自动装置可以快速地采取相应措施,如切除故障部分、调整运行参数等,以防止事故扩大,避免发生长时间的大面积停电事故。
常见的安全自动装置包括自动重合闸装置、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等。
三、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发展历程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最初的电磁型、整流型、晶体管型到现在的集成电路和微机型。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性能和可靠性得到了不断提高,其检测和判断故障的准确率也越来越高。
四、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维护与调试为了保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正常运行,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调试。
维护和调试内容包括检查设备的外观、清洁度、紧固件等是否正常,测试设备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检查设备的运行记录等。
同时,还需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校验和调试,以保证其性能和可靠性。
五、未来发展方向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需求的不断提高,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也在不断发展。
未来发展方向包括进一步提高设备的智能化水平、提高设备的自适应能力、研究新的保护算法和控制策略等。
同时,随着新能源和分布式电源的广泛应用,对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因此,需要不断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以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总之,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电力元件和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作用。
第七章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运行规程7.1总则7.1.1继电保护自动装置的投入与解除1、继电保护装置对设备及系统的安全正常运行起着重要保护作用,因此值班人员应加强对运行中继电保护装置及二次回路的维护检查,并熟悉下列各项:(1)保护装置交直流二次回路的原理接线图及展开图。
(2)保护装置的动作原理及整定值。
(3)在各种运行方式下保护装置的使用及切换。
(4)保护装置的保险丝,试验部件压板及专用小刀闸等位置及作用。
2、值班人员应对所有的运行或备用设备的继电保护二次回路及自动装置进行外观检查,每班至少一次,检查内容如下:(1)继电器盖子应盖好,玻璃、密封完整、外壳清洁。
(2)掉牌无落下(3)所投的保护应与现实的运行方式相符,装置所属试验部件、压板及专用小断路器位置应正确可靠。
(4)交直流电源、开关合闸回路的信号灯应指示正确。
(5)电器应无强烈振动、过热及烧伤、水汽现象。
(6)继电器接点的开闭情况应正确,螺丝无松动。
3、值班人员在检查中或运行值班中发现保护装置有任何不正确情况如CT、PT回路开路、短路、继电器接点烧伤、强烈振动、接地等应立即采取消除措施,如出现保护误动作可能造成事故时应立即报告值长、运行班长,车间主任、试验室班长或保护负责人,并记入操作记录本内。
必要时(可能误动时)经值长批准方可将继电保护退除运行。
4、每班应对继电保护、自动装置盘面及其它电气设备外壳至少清扫一次,清扫时应防止使继电器受振动和防止使带电部分接地或短路,开式的电气设备,继电保护、自动装置盘及电气设备的背面接线侧,应由继电保护人员负责清扫。
5、直流系统接地由值班人员选择出故障支路,通知有关班组进行处理。
6、当发生事故或不正常情况时(如电流冲击、电压下降、开关自动闸等)值班人员应:(1)恢复音响信号。
(2)检查继电器并根据掉牌信号判断何种保护动作。
(3)报告值长和车间主任或运行班长。
(4)记录开关掉闸及音响信号动作时间和当时异常情况。
7、查明异常性质,并得到班长许可后,才能恢复掉牌,此工作应由两人进行。
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基本构成及发展一、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基本构成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形式虽然多样,而且具有不问功能,但就一般情况而言,整套装置总是由测量部分、逻辑部分和执行部分构成。
继电保护原理结构框图如图2-3所示。
(1)测量部分。
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与故障(包括异常状态)时,各运行参数的差别判断故障(或异常运行),因此需要将输入量与鉴别系统运行状态的基准量比较,这个基准量即继电保护动作整定值。
测量部分的作用是测量被保护对象的各类运行参数,在故障情况下测得的是故障参数,与给定的整定值进行比较,将比较结果(即对系统运行状态的判断结果)输出给逻辑部分。
根据继电保护的实现原理,作为输人量的各类运行参数可能是单一的,如电流、电压等或者包括多个运行参数,如电流和电压。
(2)逻辑部分。
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不是所有测量到故障的继电保护都动作使断路器跳闸,而是按照选择性要求有选择地切除故障。
逻辑部分的作用是根据测量部分的输出(可能有不止一个输出),按照继电保护预先设置的逻辑关系进行判断,确定保护是否应该使断路器跳闸或者发出信号,并将判断结果输出给执行部分。
继电保护常用的逻辑包括“或”、“与”、“否”、“延时”、“记忆”等。
(3)执行部分。
执行部分的作用是根据逻辑部分的输出,完成继电保护发出断路器跳闸命令或信号。
例如,针对保护区内的故障,保护发出跳闸命令;针对异常状态,保护发出告警信号。
二、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发展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是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发展起来的。
电力系统电压等级的提高和容量的扩大,不断对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提出更高的要求,科学技术的进步为继电保护、自动装置的改进及性能提高创造了条件。
就继电保护技术而言,其发展过程经历了机电型、整流型、晶体管型、集成电路型和微机型等阶段,目前在电力系统中运行着大量的微机型继电保护。
与以往各类继电保护相比,微机型继电保护在构成原理上有很大的灵活性。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运行管理规程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运行管理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为了确保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有效运行,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运行管理规程是非常必要的。
以下是一份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运行管理规程的草稿,供参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运行管理工作,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选型、配置、运行、维护等管理活动。
第三条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运行管理应严格按照《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运行管理规程》执行。
第二章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选型第四条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选型应根据电力系统的特点和需求,在现有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第五条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选型应符合国家、行业和企业的相关标准与规定。
第六条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选型应注意设备的可靠性、稳定性、互换性和扩展性等因素。
第三章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配置第七条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配置应根据电力系统的拓扑结构和保护要求进行,并符合相关标准与规定。
第八条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配置应注重监测与控制的完整性和灵活性,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第九条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配置应进行全面评估和优化,以确保系统的经济性和有效性。
第四章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运行第十条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运行应按照设计要求和相关规定进行。
第十一条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运行时,应做好设备的开关操作和检查,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第十二条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运行时,应及时发现和排除故障,并做好记录和报告。
第五章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维护第十三条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维护应按照规定的周期进行。
第十四条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维护内容包括设备清洁、触点检查、线路连接检查、设备调整和运行状态监测等。
1.保护及自动装置配置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是指在电网发生故障或异常运行时起控制的自动装置。
电力系统中自动装置,用于防止电力系统稳定破坏或事故扩大而造成大面积停电或对重要客户的供电时间中断。
1.1继电保护保护配置图6-10是600MW(300MW),500kV发编组单元的保护配置图,保护配置选用DGT-801型数字式发电机变压器保护配置,高压侧为3/2断路器,发电机匝间(横差保护)、主变纵差保护。
发电机后备和异常运行保护为对称过负荷(反时限)保护、不对称过负荷(反时限)保护、复合电压过流保护、过电压保护、失磁保护、失步保护、100%定子接地保护转子一点和两点接地保护、低频保护。
主变压器后备和异常运行保护为主变阻抗保护,零序电流保护。
(按照规程要求说明主保护、后备保护、异常保护)1.2发电机组安全自动装置的配置(1)备用电源和备用设备自动投入装置。
对于发电厂用电系统,由于其故障所引起的严重后果,必须加强厂用电的供电可靠性。
但对于厂电来讲,采用环网供电,往往是用电系统的运行及其继电保护装置更加复杂化,反而会造成更严重的事故,因而多采用所谓辐射性的供电网络,为了提高其供电可靠性,往往采用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BZT。
发电机准同期并列是发电厂很频繁的日常操作,如果操作错误,导致冲击电流过大,可能使机组的大轴扭曲及引起发电机的绕组线圈变形、撕裂、绝缘损坏,眼中的肺通气并列会造成机组和电网事故,所以电力部门将并网自动化列为电力系统化的一项重要任务。
另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同期设备的可靠性、可操作性等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PSS-660型数字式自动准同期装置。
PSS-660型数字是自动准同期装置主要实现数目可配置的1~16个对象的线路型同期或机组型自动准同期。
PSS-660型适用于各种场合的发电机组或线路并网。
(选取不同装置介绍)(3)WBKQ-01B微机型设备电源快速切换装置。
电气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版次修订页次实施日期修改简记制定日期部门审核日期体系审核日期批准日期目录第一章变压器运行规程第二章电动机运行规程第三章高压开关运行规程第四章母线及闸刀运行规程第五章电流、电压互感器运行规程第六章避雷器电力电缆及结合滤波器第七章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运行规程第八章直流系统(装置)运行规程第九章变配电、发电环境管理1. 目的为规范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保证工作人员和设备安全,结合我所科研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2. 适用范围规定适用于全厂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
3. 定义无4. 职责4.1无证不准上岗操作:如果发现非电工人员从事电气操作,应及时制止,报告领导。
4.2严格遵守有关安全法则、规程和制度不得违章作业。
4.3对管辖区电气设备和线路的安全负责。
4.4认真做好巡视,检查和消除隐患的工作并及时准确地填写工作记录和规定的表格。
4.5架设临时线路和进行其他危险作业时,应完备审批手续,否则应拒绝施工。
4.6积极宣传电气安全知识,有权制止违章作业和拒绝违章指挥。
5. 工作程序详见以下九章内容。
6. 相关文件《安全用电管理制度》《噪声管理规定》《运行控制程序》7. 相关记录无第一章变压器运行规程1.1变压器的运行方式1.1.1额定运行方式1.1.1.1变压器在规定的冷却条件下按铭牌规定运行 1.1.1.2油浸式变压器最高上层油温按下表的规定运行(以温度测量) 冷却方式冷却介质最高温度℃ 最高上层温度℃ 上层一般油温℃ 油浸自冷式40 95 85当冷却介质温度下降时,变压器最高上层油温也相应下降.为了防止绝缘油加速老化,自然循环变压器上层油温一般不宜经常超过85℃。
1.1.1.3变压器外加一次电压可以较额定电压为高。
但一般不得超过相应分接头电压值的5%,不论电压分接头在任何位置如果所加一次电压不超过其相应额定值的5%,则变压器二次侧可带额定电流。
1.1.2允许运行方式1.1.2.1变压器可以在正常过负荷和事故过负荷情况下运行,正常过负荷可以正常使用,事故过负荷只允许在事故情况下使用。
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1、什么是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当电力系统中的电力元件或电力系统本身发生了故障或危及其安全运行的事件时,需要一种向运行值班人员及时发出警告信号、或者直接向所控制的断路器发出跳闸命令,以终止这些事件发展的自动化措施和设备。
实现这种自动化措施的成套硬件设备中,用于保护电力元件的,一般称为继电保护装置;用于保护电力系统的,则通称为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
2、综合重合闸一般有几种工作方式?并详细解释含义(1)、综合重合闸方式。
单相故障,跳单相重合单相,重合于永久性故障跳三相;相间故障跳三相,重合三相,重合于永久性故障跳三相。
(2)、三相重合闸方式。
任何类型故障跳三相,重合三相,永久故障再跳三相。
(3)、单相重合闸方式。
单相故障,跳单相重合单相,重合于永久故障跳三相;相间故障三相跳开后不重合。
(4)、停用重合闸方式。
任何故障跳三相,不重合。
3、远方跳闸保护的作用是什么?(1)、用来在500kV线路故障,线路保护动作,线路断路器失灵(拒动)时,由断路器失灵保护启动它发“远方跳闸”信号跳开对侧的断路器。
(2)、当线路并联电抗器故障后,由并联电抗器的保护启动它发“远方跳闸”信号跳开对侧的断路器。
(3)、当线路三相过电压后,由三相过电压保护启动它发“远方跳闸”信号跳开对侧的断路器。
以防止对侧线路过电压。
4、变压器气体保护能反应哪些故障?(1)、变压器内部多相短路(2)、变压器内部匝间短路、匝间与铁芯或外壳短路(3)、铁芯故障(4)、油面下降(5)、有载调压开关接触不良5、电力系统的安全自动装置有哪些?(1)、维持系统稳定的有:电力系统稳定器、电气制动、快速汽门及切机、自动解列、自动切负荷、串联电容补偿、静止补偿器及稳定控制装置等。
(2)、维持频率的有:按频率自动减负荷、低频自启动、低频抽水改发电、低频调相转发电、高频切机、高频减出力等。
(3)、预防过负荷的有:过负荷切电源、减出力、过负荷切负荷等。
电力系统中的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一、引言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电力的可靠供应对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电力系统中存在着各种电气故障,如短路、过载等,这些故障可能导致电力系统的停电甚至设备损坏,严重影响社会生产和生活。
因此,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在电力系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与分类1. 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1.1 电力系统故障的产生与特点1.2 继电保护的作用与目标1.3 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2. 继电保护的分类2.1 按保护对象划分2.2 按保护动作方式划分2.3 按保护动作速度划分2.4 按保护的范围划分三、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的组成与功能1. 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的组成1.1 传感器与检测装置1.2 信号处理与传输装置1.3 控制执行装置1.4 人机交互装置2. 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的功能2.1 故障检测与切除2.2 负荷开关控制2.3 电力系统状态监测与控制2.4 通信与数据处理四、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的设计与应用1. 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的设计原则1.1 可靠性与灵敏度1.2 速度与稳定性1.3 经济性与可扩展性1.4 兼容性与互联互通性2. 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的应用案例2.1 保护与自动装置在变电站中的应用2.2 保护与自动装置在输配电网中的应用2.3 保护与自动装置在特殊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五、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的发展趋势1. 数字化与智能化发展趋势1.1 数字继电保护系统的优势与应用1.2 智能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的发展方向2. 新技术的应用与挑战2.1 在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中的应用2.2 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在继电保护中的应用2.3 新材料与新器件在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中的应用六、结论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在电力系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及时检测和切除电力系统中的故障,并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自动监控和控制。
随着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将不断更新和升级,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更加可靠和高效的保障。
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1. 什么是继电保护装置?其基本任务是什么?答:继电保护装置就是能反应电力系统中各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或不正常工作状态,并作用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的一种自动装置。
它的基本任务是:(1)能自动地、迅速地、有选择性地借助断路器将故障设备从系统中切除,保证无故障设备迅速恢复正常运行,并使故障设备免于继续遭受破坏;(2)能反映电气设备的不正常工作状态,并根据运行维护的条件作用于信号或将那些继续运行即会造成损坏或发展为故障的设备切除。
反应不正常状态的继电保护,通常都不需要立即动作,即可带一定的延时。
2. 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继电保护对于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及时切断故障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此继电保护应满足下列要求:(1)选择性:系统发生故障时,要求保护装置只将故障的设备切除,保证无故障的设备继续运行,从而尽量缩小停电范围,达到有选择地动作的目的。
(2)快速性:在系统发生故障后,如不能迅速将故障切除,则可能使故障扩大,如短路时,电压大量降低,短路点附近用户的电动机受到制动转速减慢或停止,用户的正常生产将遭到破坏;另一方面,短路时发电机送不出功率,要引起电力系统稳定破坏。
再有,短路时,故障设备本身将通过很大的短路电流,由于电动力和热效应的作用设备也将遭到严重损坏。
短路电流通过的时间越长,设备损坏越严重。
所以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后,继电保护装置应尽可能快速地动作并将故障切除。
(3)灵敏性:保护装置对在它保护范围内发生的故障和不正常工作状态应能准确地反应。
也就是说保护装置不但在最大运行方式下三相金属性短路时能够灵敏地动作,而且在最小运行方式和经过较大过渡电阻的两相短路时,也能有足够的灵敏度和可靠的动作。
(4)可靠性:一套保护装置的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在其保护的范围内发生故障时,不应因其本身的缺陷而拒绝动作,在任何不属于它动作的情况下,又不应误动作。
否则不可靠的保护装置投入使用,本身就能成为扩大事故和直接造成事故的根源。
第七张继电保护自动装置一、单选:1、继电保护的()是指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保护装置仅将故障元件切除,而使非故障元件仍能正常运行,以尽量缩小停电范围的一种性能。
P232A、可靠性B、选择性C、速动性D、灵敏性2、继电保护的()是指发生了属于它该动作的故障,它能可靠动作而在不该动作时,它能可靠不动。
P232A、可靠性B、选择性C、速动性D、灵敏性3、()可以提高系统并列运行的稳定性、减少用户在低电压下的工作时间、减少故障元件的损坏程度,避免故障进一步扩大。
P233A、可靠性B、选择性C、速动性D、灵敏性4、继电保护的()是指继电保护对其保护范围内故障的反应能力。
P233A、可靠性B、选择性C、速动性D、灵敏性5、下列()不属于电力系统中的事故。
P231A、对用户少送电B、电能质量降低到不能允许的程度C、过负荷D、电气设备损坏6、下列()属于电气设备故障。
P231A、过负荷B、单相短路C、频率降低D、系统振荡7、下列()属于电气设备故障。
P231A、过负荷B、过电压C、频率降低D、单相断线9、继电保护动作的选择性,可以通过合理整定()和上下级保护的动作时限来实现。
P233A、动作电压B、动作范围C、动作值D、动作电流10、继电保护装置按被保护的对象分类,有电力线路保护、发电机保护、变压器保护、电动机保护、()等。
233A、差动保护B、母线保护C、后备保护D、主保护11、电压保护属于按()分类。
P233A、被保护的对象B、保护原理C、保护所起作用D、保护所反映的故障类型12、差动保护属于按()分类。
P233A、被保护的对象B、保护原理C、保护所起作用D、保护所反映的故障类型13、为保证继电保护动作的选择性,一般上下级保护的时限差取()。
P233A、0.1-0.3sB、0.3-0.7sC、1sD、1.2s14、一般的快速保护动作时间为()。
P233A、0-0.05sB、0.06-0.12sC、0.1-0.2sD、0.01-0.04s(最快)15、一般的断路器的动作时间为0.06-0.15s,最快的可达()。
P233A、0.06-0.15sB、0.02-0.06sC、0.06-0.12sD、0.01-0.04s16、主保护是指满足系统稳定和设备安全要求,能以最快速度()地切除被保护元件故障的保护。
A、灵敏B、快速C、有选择 P234D、可靠17、()是指当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用来切除故障的保护。
P234A、主保护B、后备保护C、辅助保护D、失灵保护18、()是指当主保护拒动时,由本电力设备或线路的另一套保护来实现。
P234A、主保护B、远后备保护C、辅助保护D、近后备保护19、()是指当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由相邻电力设备或线路的保护来实现。
P234A、主保护B、远后备保护C、辅助保护D、近后备保护20、辅助保护是为补充主保护和后备保护的性能或当主保护和后备保护退出运行而增设的()。
P234A、电流保护B、电压保护C、简单保护D、断路器保护21、主保护属于按()分类。
P234A、被保护的对象B、保护原理C、保护所起作用D、保护所反映的故障类型22、相间短路保护属于按()分类。
P234A、被保护的对象B、保护原理C、保护所起作用D、保护所反映的故障类型23、过励磁保护属于按()分类。
P234A、被保护的对象B、保护原理C、保护所起作用D、保护所反映的故障类型24、能使继电器动合接点由断开状态到闭合状态的()电流称为动作电流。
P234A、最大(返回)B最小 C、所有 D、整定25、()是指继电器动作时处于闭合状态的接点。
P234A、动断接点B、动合接点C、延时动断接点D、自保持接点26、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要求在()之间。
P234A、0.7-0.75B、0.75-0.8C、0.8-0.85D、0.85-0.927、()是反应电压下降到某一整定值及以下动断接点由断开状态到闭合状态的继电器。
P235A、过电压继电器B、低电压继电器C、时间继电器D、中间继电器28()所发信号不应随电气量的消失而消失,要有机械或电气自保持。
P235 A、时间继电器 B、中间继电器C、信号继电器 D、电压继电器29、下列()表示中间继电器。
P235A、KAB、KS(信号)C、KT(时间)D、KM30、时间继电器的()接点是指继电器通足够大的电时经所需要的时间(整定时间)闭合的接点。
P235A、瞬时动合B、延时动合C、瞬时动断 D延时动断31、三角形接线方式在正常运行或三相短路时,流过继电器线圈的电流为相电流的()倍,并且相位上相差30O。
P236A、1.5B、1.732C、1.414D、232、三角形接线方式在正常运行或三相短路时,流过继电器线圈的电流为相电流的1.732倍,并且相位上相差()度。
P236A、30B、60C、90D、12033、()主要应用于Y,d接线的变压器差动保护装置中。
P236A、三相星形接线B、两相不完全星形接线方式C、两相电流差接线方式D、三角形接线方式34、容量在10000kVA及以上,或容量在()kVA及以上并列运行变压器或用户中的重要变压器应装设电流纵差动保护。
P238A、2000B、3150C、6300D、800035、变压器容量在()kVA以下的变压器、当过电流保护动作时间大于0.5s时,用户3~10kV配电变压器的继电保护,应装设电流速断保护。
P238A、6300B、8000C、10000D、1200036、油浸式变压器容量在()kVA及以上,应装设瓦斯保护。
P238A、400B、800C、1000D、200037、过负荷保护主要用于反应()kVA及以上变压器过负荷。
P238A、315B、400C、630D、80039、对于中、小容量变压器,可以装设单独的电流速断保护,作为变压器防止相间短路故障的()A、主保护 P240B、后备保护C、辅助保护D、方向保护42、变压器的(),其动作电流整定按躲过变压器负荷侧母线短路电流来整定,一般应大于额定电流3-5倍整定。
P240A、电流速断保护B、过电流保护C、差动保护D、零序电流保护43、()必须躲过变压器空载投运时的激磁涌流。
P240A、过电流保护B、过负荷保护C、比率差动保护D、电流速断保护44、在变压器内部发生故障(如绝缘击穿、相间短路、匝间短路、铁芯事故等)产生( )时,接通信号或跳闸回路,进行报警或跳闸,以保护变压器。
P242A、气体B、液体C、固体D、气味45、电力系统中常用的Y,d11接线的变压器,三角形侧的电流比星形侧的同一相电流,在相位上超前()度。
P242A、30B、60C、120D、15046、重瓦斯动作后,跳开变压器()断路器。
P243A、高压侧B、各侧C、低压侧D、主电源侧47、以下()动作后必须有自保持回路。
P243A、差动保护B、重瓦斯保护C、轻瓦斯保护D、以上答案皆不对48、轻瓦斯动作后,()。
P243A、跳开变压器高压侧断路器B、跳开变压器低压侧断路器C、只发信号,不跳开关D、跳开变压器各侧断路器(重瓦斯)49()的触点可以直接闭合断路器的跳闸线圈回路。
P240A、电压继电器B、电流继电器 (的触点容量小,不能直接闭合断路器的跳闸线圈YT回路)C、差动继电器D、中间继电器50、电力线路过电流保护的动作电流按躲过()整定。
P243A、最大短路电流B、最小短路电流C、正常负荷电流D、最大负荷电流51对于高压电力线路,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时间一般取()。
P244A、0.2sB、0.5sC、0.7sD、1s二、判断:1、继电保护装置的任务之一是当电力系统中某电气元件发生故障时,保护装置能自动、迅速、有选择地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
()312、过负荷、频率降低、单相断线均属于电气设备故障。
()2313、电能质量降低到不能允许的程度,不属于电力系统的事故。
()2314、继电保护的可靠性是指发生了属于它该动作的故障,它能可靠动作;而在不该动作时,它能可靠不动。
()2325、衡量继电保护的好坏,最重要的是看其是否具有速动性。
()232-2336、继电保护只需要可靠性,不需要灵敏性。
()2337、灵敏性是指继电保护对整个系统内故障的反应能力。
()2338、能使继电器动合接点由断开状态到闭合状态的最小电流称为动作电流。
(P2349、继电器的动作电流除以返回电流,叫做动作系数。
()234 (反回)11、辅助保护是指当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用来切除故障的保护。
()234 后备12、继电器是一种在其输入物理量(电气量或非电气量)达到规定值时,其电气输出电路被断开的自动装置。
()234 接通和分断13、低电压继电器是反应电压下降到某一整定值及以下动断接点由断开状态到闭合状态的继电器。
()23514、继电保护中符号kA表示电流继电器。
()23515、继电保护中符号KT表示时间继电器。
()23517、中间继电器用于增加触点数量和触点容量,具有动合接点和动断接点。
()23519、信号继电器可以自保持,也可以不保持。
()23520、时间继电器的延时动合接点是指继电器通足够大的电时瞬时闭合的接点。
()235整定时间21、三角形接线方式在正常运行或三相短路时,流过继电器线圈的电流为相电流的1.732倍,并且相位上相差120O。
()236 (30°)22、三角形接线方式主要应用于Y/d接线的变压器差动保护装置。
()23623、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的电力系统中广泛采用两相不完全星形接线方式来实现相间短路保护。
()23624、三角形接线方式在两相短路时,流过继电器线圈的电流为相电流的2倍。
()23626、变压器异常运行状态主要包括:保护范围外部短路引起的过电流,电动机自起动等原因所引起的过负荷、油浸变压器油箱漏油造成油面降低、轻微匝间短路等。
()23727、过电流保护是变压器内部故障的后备保护。
()23828、过电流保护是变压器的主保护。
()238 (后备)29、零序保护能反映中性点直接接地变压器内部的各种接地故障。
()238 高压侧30、纵差动保护能反映变压器直接接地系统侧绕组的接地故障。
()23831、纵差动保护能反映变压器的一切故障及异常运行。
()23832、变压器容量在6000kVA以下的变压器、当过电流保护动作时间大于0.5s时,用户3~10kV配电变压器的继电保护,应装设电流速断保护。
()238 (10000)33、室内装设的容量在315kVA及以上的油浸变压器,应装设瓦斯保护。
()23834、时间继电器的触点不可以直接闭合断路器的跳闸线圈回路。
()23935、电流继电器的触点不可以直接闭合断路器的跳闸线圈回路。
()23936、反时限过电流保护其动作时间随电流的大小而变化,电流越大动作时间越长,电流越小动作时间越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