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的认识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8.97 MB
- 文档页数:72
汽车结构(发动机)及中国汽车的发展前景学院:机电学院班级:B0902 学号:0612090206 姓名:吴家帅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一台汽车是由原动机机部分,传动部分,执行部分和控制部分组成。
并且分别举例介绍了各部分的作用。
并简单的介绍汽车发动机新技术(包括顶置凸轮轴,多气门,排气净化技术等),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认为FSI将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
最后,通过结合自身自动化的专业知识对目前中国汽车存在的开发缓慢和电动汽车不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原动机,传动部分,执行部分,控制部分一、汽车主要结构综述现代汽车有四个主要部分组成,分别是原动机,传动部分,执行部分和控制部分。
1、原动机(发动机)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装置,通常由曲柄连接机构、配气机构、燃料系、润滑系、冷却系、点火系部分组成。
2、传动部分(底盘)底盘是把发动机的动力传递给车轮并对车辆的行驶、停止起控制作用的部分。
底盘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叫行驶系,另一部分叫控制系。
行驶系包括传动装置和行驶装置,控制系包括转向装置和制动装置。
3、执行部分(车身)车身是把汽车的各个部分连接为一个整体的机件,是承载全车质量的主要部分。
4、控制部分(电器设备)电器设备是为全车提供电源并实施电器系统功能的系统。
电器设备包括两部分:一是电源部分,包括:蓄电池、发电机及电压调节器;二是用电部分,包括:起动机、点火系、照明装置、信号装置等。
二、汽车发动机新技术及未来发展趋势1、发动机概述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为汽车的行走提供动力。
简单讲发动机就是一个能量转换机构,即将汽油(柴油)的热能,通过在密封气缸内燃烧气体膨胀时,推动活塞作功,转变为机械能,这是发动机最基本原理。
发动机所有结构都是为能量转换服务的,虽然发动机伴随着汽车走过了100多年的历史,无论是在设计上、制造上、工艺上还是在性能上、控制上都有很大的提高,其基本原理仍然未变,这是一个富于创造的时代,那些发动机设计者们,不断地将最新科技与发动机融为一体,把发动机变成一个复杂的机电一体化产品,使发动机性能达到近乎完善的程度,各世界著名汽车厂商也将发动机的性能作为竞争亮点。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教案第一章:汽车发动机概述1.1 教学目标1.1.1 让学生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定义、功能和重要性。
1.1.2 让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的分类和基本结构。
1.1.3 让学生了解汽车发动机的性能评价指标。
1.2 教学内容1.2.1 汽车发动机的定义与功能1.2.2 汽车发动机的分类1.2.3 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结构1.2.4 汽车发动机的性能评价指标1.3 教学方法1.3.1 讲授法:讲解汽车发动机的定义、功能、分类和性能评价指标。
1.3.2 直观演示法:展示汽车发动机实物模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发动机结构。
1.4 教学步骤1.4.1 导入:提问学生对汽车发动机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4.2 讲解:详细讲解汽车发动机的定义、功能、分类和性能评价指标。
1.4.3 演示:展示汽车发动机实物模型,让学生观察并了解发动机结构。
1.4.4 互动:邀请学生上台演示发动机的各个部件,加深学生对发动机结构的理解。
1.4.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汽车发动机的重要性。
第二章: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2.1.1 让学生了解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2.1.2 让学生掌握汽油发动机的四个冲程。
2.1.3 让学生了解汽油发动机的燃油喷射系统。
2.2 教学内容2.2.1 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2.2.2 汽油发动机的四个冲程2.2.3 汽油发动机的燃油喷射系统2.3 教学方法2.3.1 讲授法:讲解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四个冲程。
2.3.2 互动教学法:让学生参与发动机工作原理的讨论,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2.4 教学步骤2.4.1 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2.4.2 讲解:详细讲解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四个冲程。
2.4.3 互动:邀请学生上台演示发动机的四个冲程,加深学生对汽油发动机工作原理的理解。
2.4.4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汽油发动机燃油喷射系统的作用。
第一章:汽车发动机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定义、功能和分类。
2. 掌握汽车发动机的主要性能参数。
3. 熟悉汽车发动机的安装位置和基本结构。
教学内容:1. 汽车发动机的定义与功能2. 汽车发动机的分类3. 汽车发动机的主要性能参数4. 汽车发动机的安装位置与基本结构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汽车发动机的定义、功能、分类和性能参数。
2. 直观演示法:展示汽车发动机实物,让学生了解其安装位置和基本结构。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汽车发动机的重要性。
2. 讲解发动机的定义与功能。
3. 讲解发动机的分类。
4. 讲解发动机的主要性能参数。
5. 讲解发动机的安装位置与基本结构。
6.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1. 复习汽车发动机的定义、功能、分类和性能参数。
2. 观察身边的汽车,了解其发动机的安装位置和基本结构。
第二章:发动机机体结构教学目标:1. 掌握发动机机体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
2. 熟悉发动机机体的安装位置和作用。
3. 了解发动机机体的维修保养方法。
教学内容:1. 发动机机体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2. 发动机机体的安装位置与作用3. 发动机机体的维修保养方法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发动机机体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和作用。
2. 直观演示法:展示发动机机体实物,让学生了解其安装位置。
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发动机机体的维修保养实践。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出发动机机体结构的重要性。
2. 讲解发动机机体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
3. 讲解发动机机体的安装位置与作用。
4. 讲解发动机机体的维修保养方法。
5.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1. 复习发动机机体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和作用。
2. 观察身边的汽车发动机,了解其机体的安装位置。
3. 学习发动机机体的维修保养方法。
第三章: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教学目标:1. 掌握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的主要组成部分。
2. 了解曲柄连杆机构的工作原理。
3. 熟悉曲柄连杆机构的维修保养方法。
欢迎共阅汽车发动机概述发动机——是将某一种形式的能量转换为机械能的机器。
其功用是将液体或气体的化学能通过燃烧后转化为热能,再把热能通过膨胀转化为机械能并对外输出动力。
汽车的动力来自发动机。
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为汽车的行走提供动力,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环保性。
简单讲发动机就是一个能量转换机构,即将汽油(柴油)的热能,通过在密封汽缸内燃烧气体膨胀时,推动活塞作功,转变为机械能,这是发动机最基本原理。
汽车发动机大多是热能动力装置,简称热力机。
热力机是借助工质的状态变化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变为机械能。
按活塞运动方式分类:活塞式内燃机可分为往复活塞式和旋转活塞式两种。
前者活塞在汽缸内作往复直线运动,后者活塞在汽缸内作旋转运动。
1876 一. (1) 。
真空度,由。
(2) pc 可达800 (3) 压的燃气推动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并通过曲柄连杆机构对外输出机械能。
随着活塞下移,汽缸容积增加,气体压力和温度逐渐下降,到达b 点时,其压力降至300~500kPa ,温度降至1200~1500K 。
在做功冲程,进气门、排气门均关闭,曲轴转动180°。
在示功图上,做功行程为曲线c-Z-b 。
(4)排气冲程(exhauststroke)排气冲程时,排气门开启,进气门仍然关闭,活塞从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曲轴转动180°。
排气门开启时,燃烧后的废气一方面在汽缸内外压差作用下向缸外排出,另一方面通过活塞的排挤作用向缸外排气。
由于排气系统的阻力作用,排气终点r 点的压力稍高于大气压力,即pr=(1.05~1.20)p0。
排气终点温度Tr=900~1100K 。
活塞运动到上止点时,燃烧室中仍留有一定容积的废气无法排出,这部分废气叫残余废气。
二.四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欢迎共阅四冲程柴油机和汽油机一样,每个工作循环也是由进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组成。
由于柴油机以柴油作燃料,与汽油相比,柴油自燃温度低、黏度大不易蒸发,因而柴油机采用压缩终点压燃着火,也叫压燃式点火,其工作过程及系统结构与汽油机有所不同.(1)进气冲程进入汽缸的工质是纯空气。
第一章发动机基本知识1.1 汽车发动机的分类 (2)1.2 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术语 (6)1.3 发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9)1.4 发动机的总体构造 (13)1.5 发动机产品名称和型号编制规则 (15)学习目标:通过本次课的讲述,使学生对发动机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和认识1.了解发动机的分类方法;2.掌握有关发动机的基本术语;3.掌握发动机的工作原理;4.了解发动机的总体构造。
学习方法:介绍发动机的基本术语,通过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并分析典型车型发动机的总体构造,这是今后学习发动机构造的基础。
学习内容:§ 1.1 概述§ 1.2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1.3 发动机总体构造学习重点:1.发动机的排量以及压缩比的概念;2.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3.发动机的总体构造。
作业习题:1.发动机由哪些机构系统组成 ? 各部分功用是什么 ?2.柴油机与汽油机在总体构造上有何异同 ? 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3.二冲程与四冲程发动机比较有何优缺点 ?4.举例说明国产发动机的型号编制规则。
1.1 汽车发动机的分类汽车发动机,这里专指汽车用往复活塞式内燃机,其分类方法很多,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把发动机分成不同的类型。
1.1.1 按着火方式分类发动机根据所使用的燃料的不同,着火方式也不相同,具体可分为点燃式发动机(汽油机属于此类)和压燃式发动机(柴油机属于此类)。
(如图1-1-1)1.1.2 按使用燃料分类发动机按照所使用的燃料的不同可分为汽油机、柴油机、煤气机、气体燃料发动机、多种燃料发动机等。
(如图1-1-2)1.1.3 按冷却方式分类发动机按照冷却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水冷发动机、风冷发动机、油冷发动机。
水冷发动机利用在气缸体和气缸盖冷却水套中进行循环的冷却液作为冷却介质进行冷却;风冷发动机利用流动于气缸体和气缸盖外表面散热片之间的空气作为冷却介质进行冷却;油冷发动机利用油冷却气缸和气缸盖等零件。
气尖发动机的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气尖发动机是一种新型的发动机技术,其工作原理基于气尖效应。
通过将空气经过尖形物体时产生的压缩效应转化为机械能,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和动力输出。
相比传统的涡轮增压发动机或自然吸气发动机,气尖发动机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强的动力输出。
本文将深入探讨气尖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优势以及未来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前景。
通过对这一新技术的全面介绍,有助于读者了解未来发动机技术发展的趋势,以及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进步,气尖发动机将成为未来发动机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引领汽车动力领域的革新和发展。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来探讨气尖发动机的原理。
在引言部分中,将概述气尖发动机的重要性,并介绍本文的研究目的。
在正文部分中,将详细介绍气尖发动机的概念、工作原理和优势。
最后在结论部分中,将总结气尖发动机的重要性,展望它在未来的应用,并给出结论。
通过这样的文章结构,读者可以全面了解气尖发动机的原理和应用前景。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通过深入研究气尖发动机的原理,探讨这种新型发动机技术的潜力和前景。
我们将详细解释气尖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以及其与传统发动机的区别,并分析气尖发动机在提高燃烧效率、降低排放和提升动力性能等方面的优势。
通过深入了解气尖发动机,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现代引擎技术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为未来汽车工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关于气尖发动机的全面信息,让他们对这一领域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促进气尖发动机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2.正文2.1 气尖发动机的概念气尖发动机是一种新型的发动机设计,其主要特点是在发动机的涡轮叶片末端安装了一个小型的涡轮增压器。
这个增压器被称为“气尖”,它的作用是增加发动机进气量,提高压气机的效率,从而使发动机性能得到更好的提升。
气尖发动机的概念最早来源于飞机发动机领域,在那里它被用来提高飞机的飞行性能和燃油效率。
发动机系族的定义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发动机系族作为一种重要的技术概念,对于发动机研究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是指基于某一具体的发动机设计理念或者技术平台所衍生出的一系列相关产品。
通过对系族内各种不同型号和规格的发动机进行分类、整合和优化,可以充分利用同一系列发动机所共享的零部件、工艺和设计经验,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且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主要围绕发动机系族的定义、概述以及解释说明其重要性展开讨论。
首先,在引言部分将对文章结构进行介绍。
然后,逐步展开对发动机系族定义、概述以及相关领域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最后,通过解释说明其在技术研发、市场竞争以及产业链协同发展中的重要性,进一步突显了该概念的实际应用价值。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揭示发动机系族这一重要概念,并深入剖析其定义、分类方法以及与发动机性能之间的关系。
同时,通过对系族特征介绍、应用领域和未来发展趋势的探讨,进一步阐明了该概念在技术研究、市场竞争和产业协同中的核心作用。
通过本文的阐述和解释,旨在为读者提供对发动机系族的全面认识,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活动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以上是文章“1. 引言”部分的内容。
2. 发动机系族的定义:2.1 系族概念解释发动机系族是指具有相似结构、功能和性能特征的一类发动机的集合。
这些发动机在设计、制造和应用过程中,具有较高的相似度,并且归属于同一技术领域或应用领域。
发动机系族可以根据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如排气方式、燃料类型、气缸数目等。
2.2 系族分类方法对于发动机系族的分类方法有多种,常见的包括按燃烧方式划分(如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按气缸数目划分(如单缸发动机和多缸发动机)、按工作循环方式划分(如两冲程发动机和四冲程发动机)等。
此外,还可以根据应用领域进行分类,例如航空发动机、汽车发动机、船舶发动机等。
2.3 系族与发动机性能关系分析系统地研究和分析不同系族之间的关系对于理解整个能源转化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至关重要。
发动机的文献(原创版)目录一、发动机概述1.发动机的定义2.发动机的分类二、发动机的工作原理1.燃油与空气混合2.活塞的往复运动3.曲轴的旋转运动三、发动机的关键技术1.燃烧技术2.排放控制技术3.节能技术四、发动机的应用领域1.交通运输2.工业生产3.航天航空五、未来发展趋势1.新能源发动机2.高效低排放发动机3.智能化发动机正文一、发动机概述发动机,又称为内燃机,是一种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它主要通过燃料与空气混合后在气缸内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使活塞做往复运动,从而带动曲轴旋转,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发动机根据燃料种类、工作原理和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燃气发动机等。
二、发动机的工作原理1.燃油与空气混合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首先需要将燃料与空气混合。
汽油发动机采用化油器或燃油喷射系统将汽油与空气混合,而柴油发动机则通过喷油泵将柴油直接喷入高温高压的空气中进行燃烧。
2.活塞的往复运动当气缸内的混合气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时,气体对活塞施加压力,使活塞做往复运动。
在往复运动的过程中,活塞与曲轴连杆机构相互配合,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化为曲轴的旋转运动。
3.曲轴的旋转运动活塞的往复运动通过曲轴连杆机构转化为曲轴的旋转运动。
曲轴的旋转运动是发动机输出动力的关键,它通过离合器、变速器、驱动轴等传动系统,将动力传递给车辆的驱动轮,从而实现车辆的行驶。
三、发动机的关键技术1.燃烧技术燃烧技术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燃烧效率,降低排放。
现代发动机普遍采用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可以精确控制燃油供给量和喷射时机,实现高效燃烧。
2.排放控制技术为了降低发动机排放的有害物质,发动机采用了一系列排放控制技术,如废气涡轮增压技术、三元催化器、尿素喷射系统等。
3.节能技术为了降低发动机的燃油消耗,发动机采用了一系列节能技术,如可变气门正时技术、可变气门升程技术、发动机启停技术等。
四、发动机的应用领域发动机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和航天航空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