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D同样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环境保护是中国 的一项基本国策, 而环境管理是保证这项国 策落地的关键, 是环境保护的核心。
企业内部规范化环境管理
什么是环境管理?
• 社会发展现代化的三大要素——科学、技 术、管理——作为软科学的管理是保证科 学和技术实施的组织保证。
• 环境管理: 运用技术、经济、法律、行政、 教育等手段,对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活动 施加影响,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达到 既要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又要 不超过环境的容许限度
企业内部规范化环境管理
环境管理如何做? (3)
• 经济手段: 杠杆作用 • 资源环境的价值已经被肯定,但尚无法完全以价格表示出
来的背景。 • 补救和调整效果: 价格、税收、补贴、押金、补偿费(包
括生态补偿)、排污交易。 • 排污收费制度: 污染物种类、数量、浓度。 • 减免税制度: 综合利用产品5年内免征产品税,污染迁建项
企业内部规范化环境管理
环境管理如何形成? (4)
• 第四阶段: 21C以来,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观 念上发达国家超前中国10-15年)。不少人认识到, 环境问题是人类在传统自然观和发展观支配下的 发展行为的必然结果,观念不转变,环境问题始 终不能解决,一切管理手段都是苍白的、无济于 事的。而且对于企业自身而言,克服绿色贸易壁 垒的需要、企业环保形象塑造的需要,迫使一些 企业自身半主动的开始关注环境管理问题(一切 企业高层的观念转变),因此环境和经济全面协 调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管理模式开始出现了一些苗 头。——出现了观念转变的苗头和势头,但尚没 有深入人心。
企业内部规范化环境管理
环境管理如何形成? (3)
• 第三阶段: 20C80Y-20C末,重经济手段管理阶段。认识到环境 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环境成本外部化。因此企图用外部成本内部 化的经济手段强化管理;对自然资源和环境赋予价值,进行环 境资源价值核算;税收、经济补贴、罚款,排污收费,“谁污 染,谁治理”;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的运用。—环境经济学、 环境法学等环境社会学科得到发展,但在人类对于发展的观念 没有根本转变前提下,在企业原有的经济运行机制中很难嵌入 环保机制,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