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脊髓损伤基本概念及并发症的处理
- 格式:ppt
- 大小:15.30 MB
- 文档页数:76
脊髓损伤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概述
脊髓损伤是指发生在脊髓部位的任何损伤或疾病,常导致肢体功能障碍、感觉减退或丧失,并可能伴随其他严重并发症。
正确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对于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护理诊断
以下是脊髓损伤患者常见的护理诊断之一:
1. 活动能力受限:脊髓损伤会导致肢体功能受限,患者活动能力受到严重影响。
2. 自我护理困难:由于肢体功能障碍,脊髓损伤患者常常无法完成日常自我护理,需要依赖他人。
3. 皮肤破损风险:脊髓损伤患者长期卧床不起,易发生压疮和皮肤溃疡。
护理措施
针对以上护理诊断,可以采取以下护理措施来帮助脊髓损伤患者恢复和提高生活质量:
1. 提供康复训练:根据患者的肢体功能情况,定制针对性的康复训练计划,包括物理治疗和运动疗法,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力量和运动能力。
2. 协助自我护理:提供协助或辅助设备,帮助患者完成日常自我护理,例如使用轮椅、卫生辅具等。
3. 皮肤护理:确保患者的皮肤保持清洁干燥,定期翻身以避免压疮的发生,注意压力分布均匀。
4. 心理支持:提供情绪支持和心理辅导,帮助患者应对脊髓损伤带来的生活变化和情绪困扰。
5. 定期复查和监测:定期检查患者的病情和康复进展,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结论
正确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对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通过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协助自我护理、皮肤护理、心理支持以及定期复查和监测,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功能并提高生活质量。
《脊髓损伤治疗常见问题及解析》阅读笔记一、脊髓损伤基本概念与分类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脊髓结构或功能的异常,可能出现运动、感觉、反射等方面的障碍。
其基本概念涉及到神经生理学、解剖学以及康复治疗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本段落主要阐述脊髓损伤的基本定义以及分类情况。
基本概念:脊髓损伤是指由于外力或内在病变导致的脊髓结构完整性受损或功能异常,这种损伤可能影响到患者的运动能力、感觉传导以及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等。
损伤的原因可能包括交通事故、跌倒、重物砸伤等外伤因素,也可能是由于疾病(如脊髓炎、脊髓肿瘤等)引起的。
根据损伤部位的不同,可分为颈椎脊髓损伤、胸椎脊髓损伤和腰椎脊髓损伤等。
不同部位的损伤可能会产生不同的临床表现,影响不同的功能区域。
根据损伤的严重程度,可分为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和完全性脊髓损伤。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指的是部分神经功能受损,仍有恢复的可能;而完全性脊髓损伤则意味着神经功能严重受损或丧失,恢复难度较大。
根据损伤时间的长短,可分为急性脊髓损伤和慢性脊髓损伤。
急性脊髓损伤通常是由外伤导致的,需要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而慢性脊髓损伤则可能是由于长期疾病或慢性劳损引起的,治疗过程相对较长。
对脊髓损伤有一个清晰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认知,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这种疾病的性质,为后续的治疗和康复工作打下基础。
我会继续深入学习关于脊髓损伤的病理机制、诊断方法以及治疗过程中常见的问题等内容。
1. 脊髓损伤定义及重要性脊髓损伤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脊髓结构和功能的损害,可能引发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的障碍。
这种损伤可能是由交通事故、高处坠落、重物砸伤等外伤引起,也可能是由于疾病、肿瘤、感染等非外伤性因素导致的。
脊髓作为连接大脑和身体的重要通道,其损伤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产生深远影响。
它不仅涉及肌肉运动控制,还涉及触觉、温度觉乃至情感表达等重要功能的协调。
对于脊髓损伤的治疗和预防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脊髓损伤的名词解释1. 什么是脊髓损伤?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指脊髓受到外力作用或疾病影响而引起的功能障碍。
脊髓是人体神经系统的一部分,负责传递大脑发出的指令和接收周围组织的感觉信息。
当脊髓受到损伤时,可能导致部分或全部肢体运动、感觉和自主控制功能丧失。
2. 脊髓损伤的分类根据损伤程度和位置,脊髓损伤可以被分为以下几类:完全性脊髓损伤完全性脊髓损伤意味着神经传导通路完全中断,在受损区以下的运动和感觉功能完全丧失。
这种类型的损伤通常发生在脊髓中枢部位。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意味着神经传导通路未完全中断,在受损区以下的运动和感觉功能可能部分保留。
这种类型的损伤通常发生在脊髓周边部位。
颈髓损伤颈髓损伤是指脊髓颈段(C1-C7)受到损伤。
这种类型的损伤可能导致四肢瘫痪、呼吸困难以及其他与颈部神经相关的问题。
胸髓损伤胸髓损伤是指脊髓胸段(T1-T12)受到损伤。
这种类型的损伤可能导致下半身瘫痪、控制排尿和排便功能障碍以及其他与胸段神经相关的问题。
腰髓损伤腰髓损伤是指脊髓腰段(L1-L5)受到损伤。
这种类型的损伤可能导致下肢瘫痪、控制排尿和排便功能障碍以及其他与腰段神经相关的问题。
3. 脊髓损伤的原因脊髓损伤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外力作用外力作用是最常见的脊髓损伤原因,例如交通事故、跌落、运动伤害、暴力袭击等。
这些外力作用可能导致脊髓受到压迫、拉伸或挤压,进而损伤神经组织。
疾病某些疾病也可能导致脊髓损伤,例如脊髓炎、多发性硬化症和肿瘤等。
这些疾病会直接或间接地对脊髓造成损害,影响其正常功能。
4. 脊髓损伤的影响脊髓损伤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包括:运动功能障碍脊髓损伤可能导致肢体运动功能丧失或受限。
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通常无法主动控制下肢运动,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可能仍保留一定程度的运动能力。
感觉功能障碍脊髓损伤还会影响患者的感觉功能。
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通常无法感受到下肢的触觉、温度和疼痛等刺激,而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可能仍保留一定程度的感觉能力。
脊髓损伤康复得基础知识1、脊髓损伤得概念?(原因、造成后果)脊髓损伤就是指由各种原因(车祸、高空坠落、运动损伤、意外暴力损伤、炎症、肿瘤等)引起得脊髓结构、功能得损害,造成损伤平面以下出现运动障碍、感觉障碍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2、脊髓损伤得分类?(按病因、程度、部位、平面四个方面分类)1)按病因分为:外伤性脊髓损伤与非外伤性脊髓损伤2)按程度分为:完全性脊髓损伤与不完全性脊髓损伤3)按部位分为:中央束综合征、半切综合征、前束综合征、后束综合征、脊髓圆锥综合征、马尾综合征、脊髓震荡4)按平面分类:截瘫(胸段以下脊髓损伤造成躯干以及双下肢瘫痪而未累及双上肢)、四肢瘫(颈段脊髓损伤造成四肢运动感觉障碍) 3、ASIA分级得具体内容?级别临床表现A 完全性损伤ﻩ骶段(S4~S5)无任何感觉或运动功能B 不完全损伤损伤平面以下包括骶段有感觉但无运动功能C 不完全损伤损伤平面以下存在运动功能大部分关键肌肌力以下3级以下D不完全损伤ﻩ损伤平面以下存在运动功能,大部分关键肌肌力3级或以上E 正常感觉与运动功能正常ﻩ,可能有痉挛状态4、脊髓完全性损伤与不完全性损伤得区别?完全性脊髓损伤:在损伤平面以下得最低位骶段(S4~S5)得感觉、运动功能完全丧失、骶段得感觉功能包括肛门皮肤粘膜交界处得感觉与深感觉,运动功能指肛门指检时肛门外括约肌得自主收缩。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脊髓损伤后,损伤平面以下得最低位骶段(S4~S5)仍有感觉或(与)运动功能保留、5、脊髓休克期得概念?如何判断脊髓休克期已过?脊髓休克见于急性脊髓横贯性损害,脊髓损伤后,在受损平面以下,立即出现肢体得弛缓性瘫痪,肌张力低下或消失,各种反射均减退或消失,病变水平以下深浅感觉完全丧失,膀胱无张力,尿潴留,大便失禁,呈无张力性(充盈性)尿便失禁。
脊髓休克结束指征:球海绵体反射再出现或损伤水平以下出现任何感觉运动或肌张力升高与痉挛、6、脊髓损伤得分期?每一期得治疗重点与方法?急性期:床边康复训练,主要目得就是防止失用综合征、保持良肢位,预防压疮,坐起训练、站立训练(电动直立床)、关节被动活动训练(瘫痪肢体各关节,全范围被动活动)、主动运动训练(残留肌力训练)。
脊髓损伤主要是因直接暴力(砸伤、摔伤、刺伤、枪伤等)造成脊柱过度屈曲骨折、脱位伤及脊神经,其次是因脊髓感染、变性、肿瘤侵及脊髓。
因损伤水平和程度差异,可见损伤水平以下躯干、肢体、皮肤感觉、运动反射完全消失、大小便失禁等症状。
脊髓损伤多造成严重瘫痪致残,胸、腰髓损伤引起双下肢和躯干的全部,部分瘫痪称截瘫,颈髓c4以上损伤上肢受累则称四肢瘫。
对外伤性脊髓损伤病人应积极抢救、正确搬运,合理治疗、周密护理、早期锻炼,不仅能预防并发症,还能促进肢体并节残存功能的恢复和重建。
1、外伤性脊髓损伤的早期处理(1)现场急救:对脊髓损伤的急症病人现伤急救时,要注意防止脊髓损伤加重。
搬动病人前首先检查肢体活动及感觉有否异常,如无异常,可使头颈部固定位置下移动病人,平卧位拉于硬板上,头颈部两侧加垫避免摆动,如检查有神经症状,则纵轴方向轻轻牵引头颈,固定好移至硬板上,迅速转送医院。
由此可见,有专门训练的急救护送人员对伤后病人预后是很重要的。
(2)尽早解除脊髓压迫症状:为脊髓恢复提供条件,如整复脊柱骨折、脱位,脊柱姿式的固定。
对于脊髓横断完全性损伤病人,在24小时内给予停止损伤病理变化的处理,如脊髓切开、局部冷冻、高压氧、药物应用等都可以改变脊髓损伤后继发变化,利于截瘫的部分恢复。
2、预防、治疗并发症截瘫尤其是颈脊髓损伤的高位截瘫病人,由于早期治疗护理不当,可发生多系统并发症,如呼吸系统的感染,运动系统肌肉的挛缩,关节变形,泌尿系统的感染,血栓的形成,皮肤压疮等。
这些并发症即是病人死亡的原因,也是影响脊髓损伤后病人康复的主要因素。
因此要积极预防并发症,一旦发现并发症及早治疗才能使康复计划顺利完成。
(1)尿路感染:脊髓损伤或脊髓横断时引起脊髓休克,运动反射受到抑制膀胱松弛,出现充盈性尿失禁。
此期病人因排尿力不足,致大量残留尿。
而长期留置导尿也是造成膀胱上行感染的因素。
为了使截瘫病人排尿功能得到恢复,护理人员要对病人进行排尿训练,外力压迫逼尿时要正确应用腹压,以免因膀胱过度充盈下加压引丐肾盂积水及逆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