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食品
- 格式:doc
- 大小:43.50 KB
- 文档页数:6
功能性食品学引言功能性食品是指具有额外功能、对人体有益的食品,其与传统食品相比具有更多的营养价值和健康益处。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不断增加,功能性食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功能性食品学作为研究功能性食品的科学,旨在探索功能性食品的制备、功效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功能性食品的定义与分类功能性食品是指在保持传统食品基本风味和营养价值的基础上,具有调节生理功能、预防疾病以及促进健康的特殊功能的食品。
根据功能性食品的功效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大类:1.保健食品:指具有调节机体功能、维持健康和延缓衰老作用的食品,如维生素、矿物质等。
2.功能性食品:指具有改善特定生理功能、预防特定疾病或满足特定人群需求的食品,如补钙食品、降血糖食品等。
3.异常食品:指与传统的食品习惯和食品文化不同,但具有一定功效的食品,如酸奶、苦瓜汁等。
功能性食品的制备技术功能性食品的制备技术是实现功能性食品功效的关键。
常见的功能性食品制备技术包括:1.提取技术:通过提取具有功能性成分的原材料,如草药、蔬菜、水果等,获取功能性成分。
2.高压处理技术:通过高压处理,改变食品的物理结构和生化性质,以增强其功能性。
3.微胶囊技术:将功能性成分包裹在微胶囊中,保护其稳定性和生物利用率,延长其释放时间。
4.发酵技术:通过发酵过程,增加食品中有益菌的含量,提高食品对人体的益处。
5.基因修饰技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变食品中的基因表达,增加其功能性成分的含量。
功能性食品的健康益处功能性食品对人体健康具有多种益处,以下是常见的几个方面:1.营养补充:功能性食品富含各种营养成分,可以满足人体在不同生理阶段的特殊需求。
2.疾病预防:功能性食品中的特定成分具有预防疾病的作用,如膳食纤维可以预防便秘,抗氧化剂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等。
3.免疫调节:某些功能性食品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抵抗力,预防感染病。
4.肠道健康:功能性食品中的益生菌可以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肠道健康,预防肠道疾病。
功能性食品:指具有特定营养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
功能性食品与药品的区别:1)药品是用来治病的,而功能性食品不以治疗为目的,不能取代药物对病人的治疗作用。
功能性食品重在调节机体内环境平衡与生理节律,增强机体的防御功能,以达到保健康复的目的;2)功能性食品要达到现代毒理学上的基本无毒或无毒水平,在正常摄入范围内不能带来任何毒副作用。
而作为药品,则允许一定程度的毒副作用存在;3)功能性食品无需医生的处方,没有剂量的限制,可按机体的正常需要自由提取。
免疫球蛋白:是一类具有抗体活性,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球蛋白。
生物活性肽:指一类相对分子质量小于6000,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多肽。
谷胱甘肽在生物体内的作用:1)作为解毒剂,可用于丙烯腈、氟化物、CO、重金属以及有机溶剂的解毒上;2)作为自由基清除剂,可保护细胞膜,使之免遭氧化性破坏,防止红细胞溶血及促进高铁血红蛋白的还原;3)对白细胞减少症起到保护作用;4)能够纠正乙酰胆碱、胆碱酯酶的不平衡,起到抗过敏作用;5)对缺氧血症、恶心以及肝脏疾病所引起的不适具有缓解作用;6)可防止皮肤老化及色素沉着,减少黑色素的形成,改善皮抗氧化能力并使皮肤产生光泽。
膳食纤维:指不被人体消化吸收的多糖类化合物和木质素,以及植物体内含量较少的成分。
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1)调整肠胃功能(整肠作用)①防止便秘②改善肠内菌群和辅助抑制肿瘤作用③缓和由有害物质所导致的中毒和腹泻④预防阑尾炎的发生;2)调节血糖值;3)调节血脂4)控制肥胖;5)消除外源有害物质功能性甜味剂:指具有特殊生理功能或特殊用途的食品甜味剂,或指可代替蔗糖应用在功能性食品中的甜味。
功能性甜味剂的分类:1)功能性单糖,包括结晶果糖、高果糖浆和L-糖等;2)功能性低聚糖,包括低聚异麦芽糖、棉籽糖等;3)多元糖醇,包括木糖醇、山梨糖醇等;4)强力甜味剂,包括阿斯巴甜、甜蜜素等,其甜度很高,一般在蔗糖的50倍以上。
功能性食品有哪些功能性食品是指具有特定功能或者对人体健康有益的食品,它们可以满足特定人群的特殊需求,并且经过相关科学研究证明其功能性。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功能性食品:1. 益生菌食品:益生菌是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生物,可以帮助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增强免疫力,促进消化和营养吸收。
常见的益生菌食品有酸奶、发酵乳、益生菌冲剂等。
2. 大豆制品:大豆制品富含植物雌激素,可以帮助女性调节内分泌,缓解更年期症状。
常见的大豆制品有豆浆、豆腐、豆干等。
3. 膳食纤维食品:膳食纤维对调节消化系统、预防便秘、控制血糖和胆固醇有着重要作用。
常见的膳食纤维食品有全谷类食品(如糙米、全麦面包)、水果和蔬菜。
4. 功能性果蔬汁:功能性果蔬汁是以新鲜水果和蔬菜为原料,通过特殊加工工艺制成的保留了果蔬中营养成分的饮料。
常见的功能性果蔬汁有苹果汁、西红柿汁、胡萝卜汁等。
5. 蛋白质饮料:蛋白质是构成人体重要组织的基本营养物质,对于肌肉生长和修复非常重要。
常见的蛋白质饮料有乳清蛋白饮料、大豆蛋白饮料等。
6. 钙补充食品:钙是构建骨骼和牙齿的重要元素,对于骨骼健康非常重要。
常见的钙补充食品有奶制品、豆制品、海产品等。
7. 补充维生素食品:维生素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尤其是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B等。
常见的维生素补充食品有维生素C片剂、复合维生素片等。
8. 脑功能食品:脑功能食品可以提高脑力、增强记忆力和注意力。
常见的脑功能食品有核桃、蓝莓、鲑鱼等富含脂肪酸和抗氧化物质的食物。
需要注意的是,功能性食品虽然具有一定的功能,但并不能完全替代药物或者医疗措施。
在选择和食用功能性食品时,还应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的意见,以免对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1.功能性食品的定义:它是一类预防疾病,调节人体生理功能促进康复的食品。
2.功能性食品的分类:(1)根据消费对象进行分类①日常功能性食品(婴儿、学生、老年人日常功能性食品)②特种功能性食品(2)根据科技含量进行分类①第一代产品(强化食品)②第二代产品(初级产品)③第三代产品(高级产品)。
3.功能性食品调节人体机能的作用:延缓衰老;抗氧化;清咽;减肥;改善睡眠;改善皮肤水分;改善皮肤油分;通便;促进消化。
4.功能性食品与药品的区别:①药品是用来治病的,而功能性食品不以治疗为目的。
②功能性食品要达到现代毒理学上的基本无毒或无毒水平,而作为药品,则允许一定程度的毒副作用存在。
③功能性食品无需医生的处方,没有剂量的限制。
5.功能性食品的常用材料:(1)药食两用的动植物品种:种子类;果类;根茎类;花草类;叶类;动物类;菌类;藻类。
(2)食品新资源品种①油菜花粉、玉米花粉、松花粉、向日葵花粉、紫云英花粉、荞麦花粉、芝麻花粉、高粱花粉。
②钝顶螺旋藻、极大螺旋藻。
③魔芋。
④刺梨。
⑤玫瑰茄。
⑥蚕蛹。
6.亚健康:健康的透支状态。
(1)原因①过度疲劳造成的脑力体力透支。
②人体的自然衰老。
③各种急慢性疾病。
④人体生物周期中的低潮期。
7.注意事项:①当功能性食品的原料是中草药时,其用量应控制在临床用量的50%以下。
②有明显毒副作用的药材,不易作为开发功能性食品的原料。
③受国家中药保护的中成药和已获得国家药政管理部门批准的中成药,不能作为功能性食品加以开发。
④传统中医药中典型强壮阳药材,不易作为开发改善性功能功能性食品的原料。
⑤在重点考虑功效成分的同时还要注意其他基本营养成分的均衡。
⑥要注意在产品形式、成分含量等方面与药品相区分。
⑦配方设计要和生产工艺相结合。
8.功能性食品存在的问题:①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
②基础研究不够。
③主要采用非传统的食品形态,价格较高。
④监督管理难度较大。
⑤缺少诚信,夸大产品功效。
9.功能性食品展望:①大力开发第三代功能性食品。
第一章绪论功能性食品:强调其成分能对人体充分显示机体防御功能,调节生理节律,预防疾病和促进康复等功能的工业化食品。
必须符合的4个方面:1、无毒无害、符合营养要求,2、功能必须明确、具体而且经过科学验证是肯定的同时其功能不能取代人体正常膳食摄入和对各类必须营养素的需求;3、功能性食品是针对需要调整某方面机体机能的特定人群研制生产的。
4、它不以治疗为目的,不能取代药物对病人的治疗作用。
分类:1、消费对象:日常功能(婴儿日常功能食品、学生、老年人)、特种功能2:科技含量:第一代产品(强化食品)、第二代产品(初级产品)、第三代产品(高级产品)。
功能性食品与药品的区别—不是中间产品或加药产品:功能性食品药品目的保健康复治病毒副作用基本无毒或无毒允许一定程度的毒副作用剂量按机体正常需要自由摄取按医生的处方第三代保健食品:不仅经人体、动物实验证明其有某种生理功能,且应具有这种功能功能因子及改因子结构、含量、作用机理和在食品中的稳定形态。
功能性食品存在的问题:1、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2、基础研究不够,3、主要研究非传统的食品形态、价格较高,4、监督管理难度大,5、缺少诚信、夸大产品功效。
功能因子:功能性食品中起生理作用的成分,也称生理活性成分、有效成分和功效成分。
分类:功能性碳水化合物(糖类),功能性脂类,氨基酸、活性肽与活性Pr,vit和其类似物,矿物元素,植物活性成分、皂苷、生物碱、有机硫酸物,益生菌、双歧杆菌。
活性多糖:具有免疫调节活性等特殊生理功能的多糖。
真菌多糖功效:1免疫调节功能、2抑制肿瘤、3延缓衰老、4抗放射作用、5降血糖、降脂、抗疲劳。
植物多糖功效:1降血糖、2抑制肿瘤、3延缓衰老、4抗疲劳作用、5调节免疫功能。
来源:人身多糖、车前草粘多糖、山药粘多糖。
膳食纤维:人体消化酶不能消化、不被小肠吸收、在大肠内部分或全部发酵的植物性成分、碳水化合物及其类似物。
种类及化学组成:1、膳食纤维及其衍生物:吡喃葡萄糖经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直连多糖。
功能性食品是指具有营养功能、感觉功能和调节生理活动功能的食品。
它的范围包括增强人体体质(增强免疫能力,激活淋巴系统等)的食品;防止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便秘和肿瘤等)的食品;恢复健康(控制胆固醇、防止血小板凝集、调节造血功能等)的食品;调节身体节律(神经中枢、神经末稍、摄取与吸收功能等)的食品和延缓衰老的食品。
功能性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
功能性食品经历了三代的发展。
第一代功能性食品是根据基料的成分推断产品的功能,没有经过验证,缺乏功能性评价和科学性。
第二代功能性食品是指经过动物和人体实验,证实其确实具有生理调节功能。
第三代功能性食品是在第二代功能性食品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因子结构、含量和作用机理,保持生理活性成分在食品以稳定形态存在。
虽然我国保健食品企业的总体规模偏小,但这一问题正在逐步改善。
2011年年底中国约有2000家保健食品企业,投资总额在1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占1.45%,投资总额在5000万元至1亿元的中型企业占38%,投资在100万元至5000万元的企业占6.66%,投资在10万元至100万元的小型企业占41.39%,投资不足10万元的作坊式企业占12.5%,大中型企业所占比例在逐年提高。
(一)根据消费对象的分类1、日常功能性食品2、特殊功能性食品(二)根据科技含量的分类1、第一代产品(强化食品):举例如:各类强化食品及滋补食品,如高钙奶、益智奶、鳖精、蜂产品、乌骨鸡、螺旋藻等。
2、第二代产品(初级产品):举例如:三株口服液、脑黄金、脑白金、太太口服液、等。
3、第三代产品(高级产品):举例如:鱼油、多糖、大豆异黄酮、辅酶Q10、纳豆、等。
[1]。
营养保健品营养保健品的概念定义: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适合特定人群食用,有调节机体功能,不能以治病为目的的食品。
功能性食品的基本概念定义:功能性食品也称保健食品,是强调其成分对人体有增强防御功能、调节生理节律、预防疾病和促进康复等功能的工业化食品。
要求:1、无毒、无害,符合应有的营养要求。
2、其功能必须是明确的、具体的,经科学验证是肯定的。
并不能取代人体正常的膳食摄入。
3、对特定人群有倾向性。
4、不以治疗为目的,不能取代药物对病人的治疗作用。
功能性食品的分类按消费对象——日常功能性食品特种功能性食品按科技含量——第一代(强化食品)——缺乏实验及数据证实第二代(初级产品)——经人体及动物试验,有明确的功能第三代(高级产品)——对成分、结构、含量、机理及配伍等详细的研究功能性食品与药品的区别内容功能性食品药品治疗性保健为主治疗为主毒副性基本无毒或无毒水平允许一定程度的毒副作用管理与流通较为自由很严格,必须医生处方与剂量限定功能性食品配方设计的原则1、安全性原则。
2、功效性原则。
3、对象性原则。
4、依据性原则。
功能性食品配方设计的注意事项1、有明确毒副作用的药物不宜作为功能性食品的原料。
2、已获国家医药管理部门批准的中成药或已受国家保护的中药配方不能用来开发功能性食品。
3、功能食品的原料如果是中药,其用量应控制在临床用量的1/2以下。
4、在重点考虑功效成分的同时还要注意其它基本营养成分的均衡。
5、注意产品形式、成分含量等方面与“药品”相区别。
6、配方设计要和生产工艺相结合。
功能性食品迅速发展的因素1、人口老龄化促进了功能性食品的发展。
2、疾病谱和死因谱的改变刺激了功能性食品的消费。
3、科学的进步推动了功能性食品的发展。
4、回归大自然加速了功能性食品的发展。
我国功能性食品存在的问题1、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
2、基础研究不够。
3、主要采用非传统的食品形态,价格较高。
4、监督管理难度较大。
5、缺少诚信,夸大产品功效。
功能性食品与美容保健之膳食美白摘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而白皮肤又为美丽锦上添花。
俗话说,一白遮千丑。
可见嫩白皮肤对美得重要性。
漂亮的容貌,健美的体态是每个人所追求的。
娇美的面容虽可通过化妆得以暂时的体现,但要保持长久的美丽则需要持之以恒的美容护理。
从营养学角度说,合理、科学地摄入营养素和全面、平衡的膳食是美容保健的基础。
关键字:功能性食品、维生素、保健功能、亚健康态、营养素、美白、膳食美白 0 前言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和健康需求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要求不再是为人体的新陈代谢与机体成长提供营养物质,而是更加的重视食品的安全性、营养性、功能性及其对身体机能、身体健康方面的影响。
人们开始考虑如何通过改变自己不合理的饮食结构使自己充满青春活力。
古人用“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来写杨贵妃倾国倾城之天姿国色。
爱美是人的天性。
由于“一白遮白丑”的传统美观念,亚洲女性对于美白的追求就像人类对于光明的追求一样从未停止。
从营养学角度说,合理、科学地摄入营养素和全面、平衡的膳食是美容保健的基础。
这就要求我们合理利用功能性食品的功效为我们的美丽服务。
通过改善营养,从而改善肌肤赖以生长发育的内环境,才能彻底地美化肌肤,焕发青春的活力。
1 功能性食品的概述1.1功能性食品的定义功能性食品是指具有营养功能、感觉功能和调节生理活动功能的食品。
它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符合一般食品的共性,有调节机体功能,适宜特定人群食用,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
[1]其作用本质在于能够刺激和活化处于亚健康态人体潜在的生理功能,发挥机体自身调节作用,促进人体向健康态转变,降低疾病风险,达到增进健康的目的。
它的范围包括:增强人体体质的食品;防止疾病的食品;恢复健康的食品;调节身体节律的食品和延缓衰老的食品。
1.2功能性食品的发展历程第一代功能食品:主要根据食品中各类营养素和其他有效成分的功能来推断该类产品的保健功能。
这些功能未经现代科学手段验证,缺乏功能性评价和科学性。
同时,原材料加工粗糙,活性成分未加以有效保护,难以成为稳定态势,产品所列功能难以相符。
第二代功能食品:这类食品特别强调原料的天然性,是经过科学的人体及动物试验,证明具有某项保健功能,建立在量效基础上的一类食品,比第一代更具科学性、真实性。
但对其中具体发挥作用的活性成分及其含量等并不十分明确。
第三代功能食品:其产品不但要经过动物及人体的充分试验,而且还要求有毒理学数据。
它明确了功能因子的结构、含量、稳定形态及其作用机理。
[2]它是90年代以后工业发达国家主要发展的功能性食品。
2 美白 2.1美白的根本美白就像是治病,治标不如治本,只有把内在肤质调理好,根治影响美白的罪魁祸首——黑色素,肌肤才能展现真正由内而外的自然美白光彩。
黑色素是存在于每个人皮肤基底层的一种蛋白质。
紫外线的照射会令黑色素产生变化,生成一种保护皮肤的物质,然后黑色素又经由细胞代谢的层层移动,到了肌肤表皮层,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色斑和肤色不匀等皮肤问题。
2.3不健康的肤色黑黄脸、雀斑脸、油性黑脸、红面孔等2.4影响肤色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渐渐失去了孩提时那娇嫩的肌肤,各种皮肤问题不断涌现。
其实,我们的皮肤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而每个人对这些影响的反应程度都不同,这也使得我们的皮肤状况与他人迥然不同。
要保护好我们的肌肤,就必须尽量避免这些因素的影响。
我们的肤色主要受遗传因素、精神因素、环境因素、饮食因素、激素因素、化学因素、清洁因素等的影响。
3 膳食美白在主流观念里,肤色都是天生的,也就是由基因决定。
其实,许多后天因素也可以扼杀你白净的肌肤,让你的肤色羞于见人。
阳光中的紫外线导致肌肤产生大量的黑色素,使皮肤受损产生斑点。
生活压力可导致暗疮、荨麻疹、脸色苍白和黑眼圈等皮肤问题。
失眠可造成面色晦暗、黑眼圈。
其中饮食与肤色也是密切相关的,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不仅影响健康,更是女性完美肤色的头号大敌。
娇美的面容虽可通过化妆得以暂时的体现,但要保持长久的美丽则需要持之以恒的美容护理。
再好的护肤品,也无法消除“面黄肌瘦”,再好的化妆品也难掩盖满脸的倦容。
真正的美丽来自营养的培育,否则黑过早的衰败,正如专家所说“70%的内条,30%的外扶”。
只有改善营养,从而改善肌肤赖以生长发育的内环境,才能彻底地美化肌肤,焕发青春的活力。
3.1美白必备营养素现代营养学研究证明: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维生素、微量元素、水、膳食纤维等是人体健康和颜面美所必需的营养素,是美容健身的重要物质基础。
[3]如果不注意饮食调节,造成某种营养成分的缺乏,就会使皮肤失去红润及光泽,变得苍白无华、粗糙、暗黄、皱纹等。
3.2七大美白水果1樱桃自古以来就是美容果。
○樱桃汁能帮助面部皮肤嫩白红润、去皱清斑,是不少美白产品的最爱。
樱桃不仅富含维生素C,而且含铁极其丰富,是山楂的13倍,苹果的20倍。
除了含铁量高之外,它还含有平衡皮质分泌、延缓老化的维生素A,帮助活化细胞、美化肌肤。
2石榴娇艳欲滴的红石榴已经被证实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
○它含有一种叫鞣花酸的成分,可以使细胞免于环境中的污染、UV射线的危害,滋养细胞,减缓肌体的衰老。
有研究表明,鞣花酸在防辐射方面比红酒和绿茶中含有的多酚更“厉害”。
3胡萝卜被誉为“皮肤食品”,○能润泽肌肤。
胡萝卜含有丰富的果胶物质,可与汞结合,使人体里的有害成分得以排出,肌肤看起来更加细腻红润。
它含β胡萝卜素,可以抗氧化和美白肌肤,预防黑色素的沉淀,并可以清除肌肤的多余角质。
它也含有抗氧化不能少的维生素E。
4黄瓜味道鲜美,脆嫩清香,备受瘦身人士的推崇。
而且它富含人体生长○发育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多种糖类和氨基酸,以及丰富的维生素,为皮肤、肌肉提供充足的养分,可有效地对抗皮肤老化,减少皱纹的产生。
所含丰富的果酸,能清洁美白肌肤,消除晒伤和雀斑,缓解皮肤过敏。
5葡萄含有大量葡萄多酚,具有抗氧化功能,能阻断游离基因增生,有效○延缓衰老;它还含单宁酸,柠檬酸,有强烈的收敛效果及柔软保湿作用。
另外,葡萄果肉蕴含维生素B3及丰富矿物质,可深层滋润、抗衰老及促进皮肤细胞更生。
6柠檬含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成分。
此外,还○含有丰富的有机酸、柠檬酸,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对促进肌肤的新陈代谢、延缓衰老及抑制色素沉着等都十分有效。
7柚子由某研究机构进行的2005项研究证实,柚子的气味能令女性比男○性看起来平均年轻6岁。
柚子中含有的一种柠檬酸已被普遍应用于护肤领域。
这种成分能帮助死皮细胞代谢和排出,从而使皮肤回复光滑、重现光彩。
3.3中药美白中医药美容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了萌芽,逐渐发展到今天,已经趋于成熟,而其没有随着时间而湮灭的原因正是在于中医药美容与国外的化学美容产品有着本质的区别。
就如同中药与西药的差别一般,大多数护肤品是通过化学合成物质来解决皮肤的具体问题,而中医药美容讲究的是由内在综合调理皮肤。
这让人们在化学美容外有了更适合国人,更健康的美容方法。
不同功效的药材有着不同的美容功能,以下为有较好美容美白效果的中药。
1白芷美白,因其具有祛风作用,用于面部黧黑斑、面黑、粉刺、白疕。
○《神农本草经》认为“长肌肤,润泽,可作面脂。
”后代的本草书中均有此记载。
在历代美容保健方中,白芷使用较为普遍。
2白附子可治瘢痕疙瘩,○《本草蒙筌》云:治面上百病,可作面脂??并灭瘢痕。
治面上皯黑,可以单用或与白芷配伍同用。
[4]3天花粉善治粉刺,皮肤皱裂,也有美白作用。
○《唐本草》认为可使皮肤“洁白美好”。
善祛垢腻,尤其在皮肤洗剂中应用。
4茯苓可祛皯增白,李时珍认为,日食一块,至百日肌体润泽??延年耐○老,面若童颜。
根据现在用法,茯苓能改善皮肤的粗糙状况,使皮肤湿润,光泽,细腻,富有弹性,有爽快感。
5冬瓜仁有驻颜悦色,祛斑增白,轻身减肥功效,○《神农本草经》云“主令人悦泽,好颜色,益气不饥。
久服轻身耐老。
”为历代美容常用药,古代美容方中多选用冬瓜子。
6薏苡仁“久服轻身益气”,现代研究,可抑制肌肉收缩,抑制黑色素形○成,柔滑和调理皮肤。
并可使粗糙皮肤变得细腻。
[5]7川芎可驻颜增白,可以用于皮肤粗糙,粉刺,通过改善微循环和抑制皮○肤组织细胞内衰老代谢产物,达到延缓皮肤老化的目的。
美容功能性食品的综述摘要:以营养求得健美是越来越多人所追求的目标,因此研究皮肤衰老机制,大力开发美容保健品,不仅符合崇尚美、追求美的国际潮流,而且也是目前医药界亟待攻克的重大课题。
此文主要讲述了功能性食品的概念及所具的条件及功能,美容功能性食品及影响皮肤美容的因素,常见的三种皮肤疾病,具有美容功能的食品及功能性食品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功能性食品美容影响因素皮肤疾病现状发展趋势1.功能性食品的概念及所具的条件及功能功能性食品是指对人体具有增强肌体防御功能,调节生理节律,防御疾病等功能因子的食品。
功能性食品具备的条件:(1)具有食品的形态,是一种食品,能被消费者接受;(2)具有明确的生理调节功能目标;(3)含有已被阐明化学结构的功能因子,并在人体内的生化生理机制明确;(4)具有明确的功能因子含量;(5)食用后人体体现具体功能有效性;(6)安全性高。
功能性食品的功能分别是:免疫调节;调节血脂;调节血糖;延缓衰老;改善记忆;改善视力;促进排铅;清咽润喉;调节血压;改善睡眠;促进泌乳;抗突变;抗疲劳;耐缺氧;抗辐射;减肥;促进生长发育;增加骨密度;改善营养性贫血;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作用;美容(祛座疮肤黄褐斑在友善皮肤水份和油份);改善胃肠功能(调节肠道菌群/促进消化尹悯肠通便双寸胃粘膜有辅助保护作用)。
2.美容功能性食品及影响皮肤美容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中胶原蛋白、弹性蛋白、黏多糖等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供应皮肤营养的血管萎缩,血流量减少,血管壁弹性降低,皮肤表皮逐渐变薄、隆起,皮下脂肪减少,导致皱纹、黄褐斑及老年斑等现象发生。
美容功能性食品,是通过提供皮肤足够的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延缓皮肤衰老,达到美容的目的。
2.1美容功能性食品美容是通过一种或多种不同手段(如化妆、医疗、食疗、体育锻炼等),美化人的容貌或形体的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食疗美容就是指利用食物中所含的营养成分和特殊生物活性物质,达到美化容貌和健身的目的,这类食物即为美容功能性食品。
2.2影响皮肤美容的因素2.2.1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机能逐渐退化,皮肤也随之老化。
皮肤正常功能衰退,原有纤维排列变得凌乱,皮肤失去弹性及丰满,皮肤松弛下垂,变得粗糙、干燥。
而且,皮肤代谢发生异常,内分泌失调,脂褐素堆积以及黑色素增加而出现老年斑,皮肤持水力下降,起皱纹。
2.2.2精神因素保持健康的精神状态,可以加速皮肤血液循环,增加皮肤新陈代谢速度,使皮肤具有正常的润泽和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