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美丽的西双版纳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4
11、美丽的西双版纳康城学校二年级语文组教学目标:1、能识记“纳、等、壶、砍、扁、悠、甩、楼”8个生字;重点理解“悠然自得、五彩缤纷”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展开想象说话。
3、知道西双版纳既是植物王国,又是动物王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能识记8个生字;积累“悠然自得、五彩缤纷”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展开想象说话。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1、(出示西双版纳图片)有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那里生活着傣族、哈尼族、汉族等14个民族,它位于祖国的西南边陲,谁能猜猜这是什么地方?2 、出示:西双版纳(正音)3、看图理解“边陲”(看这幅地图,西双版纳的位置靠近祖国的西南边界,所以边陲指的就是靠近边界的地方)。
谁来读好这段话?我们一起来试试吧!4、揭示课题——11、美丽的西双版纳,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读要求:1、读通句子,读准字音2请你们再找一找,课文哪几节写了西双版纳是植物王国,哪几节写了它是动物王国,哪里又写了各族人民的生活情况?植物王国(2、3)动物王国(4)各族人民(5)西双版纳不仅是(植物的王国),还是(动物的王国)。
板书:植物的王国动物的王国三、细读课文、深化感知1、小朋友们,想不想去参观植物王国呢?文中描写了哪些植物,你能圈出来吗?(望天树、箭毒木、古茶树、会跳舞的草、会吃蚊虫的花、扁担藤和海芋叶)2、师引读:西双版纳是植物的王国。
这里的原始森林无边无际。
有——,有——,有——,有——有······(什么叫“无边无际”?你能找一下近义词吗?预设:一望无垠、一望无际、无边无垠)(“耸立云霄”是什么意思?看图理解,云霄——极高的天空。
耸立云霄:树非常高,树的顶端仿佛要碰到上面的云层。
望天树高耸入云,所以我们说它耸立云霄。
)( 除了这些植物,还有“见血封喉”的箭毒木,意思是这种植物毒性极大,还有1700年历史极为悠久的茶树,说明他的历史极为——悠久。
《11美丽的西双版纳》教学反思
航华二小朱春岚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认识本课11个生字,积累词语10个,认真描摹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知道西双版纳既是植物的王国,又是动物的王国。
我国国土辽国,资源丰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在教学本课中,学生通过自学,基本达到第一个教学目标,能读准生字字音,认读生字组成的新词,并能在老师的范写下,认真描摹2个生字,但书写姿势不够好,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强调巩固。
对于所积累的词语,通过课文的学习、质疑、解疑,一部分学生基本理解,比如“见血封喉”、“耸入云霄”,但还有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可以在以后的教学中设计一些词语运用的练习来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以便让学生更好的积累。
在本课的教时安排上,没有很好的把握,由于课文内容丰富,如果安排成两教时就比较合理。
所以在本次教学中,让学生读的时间还有所欠缺,特别在教学课文重点“植物王国”“动物王国”时,没有安排时间采取各种方式的朗读,所以学生还不能流利的朗读课文,读中感悟的时间不足。
且在学生对课文的质疑这个环节中,教师的把握并不理想,由于是尝试,对于学生的提问还不能快速的处理归类,所以就显得杂乱无章,也占用了大量的时间。
看来还要不断的实践,不断的摸索,不断的改进。
在课文导入这个环节,我先让学生说说他们知道哪些美丽的地
方,然后导入本课的学习,在课文学习中,加上照片的直观感受,基本达到第三个教学目标。
不过,由于时间安排的不足,没有让学生在课堂上交流搜集到的资料,对于生成资源的开发、利用还远远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资源的捕捉、挖掘。
---------------------------------------------------------------最新资料推荐------------------------------------------------------ 11美丽的西双版纳设计者崔琳玮11 美丽的西双版纳设计者:崔琳玮教材分析:整篇课文围绕西双版纳的风土人情展开,这中间的两句中心句是课文的切入口,即:西双版纳是植物的王国。
西双版纳又是动物的王国。
先从介绍植物入手,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了解那里植物的不同特点,这其中有一些植物是学生闻所未闻的,所以可利用网络查找一些资料、照片,直观地让学生了解。
同时,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植物来重点读一读,突出这一植物的特点。
在了解了西双版纳为什么被称为植物的王国后,再去读有关于动物的部分就容易了,因为两部分的写作手法基本相同,在读通读顺第 4 小节之后,让学生把自己收集的资料融入课堂中,用教师所给的句式来介绍。
在学完课文之后,让学生把课内外所获得的有关于西双版纳的风土人情的资料综合起来,给出相关的句式,进行说话训练。
通过小组交流,全班交流,让学生进一步地了解西双版纳,同时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学情分析:1 / 8低年级的语文课通常是以识字为主,可到了二年级下半学期则把学习的中心逐步从识字过渡到了阅读教学。
而阅读教学中又分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
在现在的教学中,除了要求让学生学好手中的文本之外,还提倡让学生自己通过各种途径来围绕一个主题寻求多种资料。
教学目标:1、在课文语言环境中自主学习纳、等、壶、砍、扁、悠、甩、楼 8 个生字,正确书写等、壶、悠、甩、楼 5 个生字。
通过各种方法理解耸立云霄、悠然自得、五彩缤纷等词语。
2、能正确朗读课文,知道西双版纳既是植物的王国,又是动物的王国,并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背诵。
3、了解我国国土辽阔,资源丰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懂得保护生态环境。
美丽的西双版纳作文(11篇)秀丽的西双版纳作文1西双版纳位于我国云南省,是一个特别秀丽的地方,假如你来到这个地方,你肯定会特别的惊异。
西双版纳是动物的王国,你会看到白水牛在一起打架,一群群白蚂蚁在往洞里运粮食,一只只小鱼在水里欢快的玩耍。
你还会看到一群群大象在悠然地吃树叶,身旁的几只小象挨着妈妈做嬉戏。
还有一群群秀丽的孔雀,将它们最秀丽的样子呈现在人们面前,孔雀的颜色有多种,就象天上的彩虹。
西双版纳也是植物的王国,那里有恐怖的绞杀者,它们常从树干上长出枝条,像胳膊一样缠住其他树木向上爬,最终导致对方因缺少阳光和空气而死。
那里还有一种树木叫箭毒木,人称见血封喉,只要有谁受伤了,就要当心树里的白色毒汁,假如遇到伤口就会中毒身亡,有时侯箭毒木的叶子掉了下来,你也要当心,由于叶子上也有白色的毒汁。
西双版纳就是这样一个奇妙而秀丽的地方,真想早日去那里看看。
秀丽的西双版纳作文2昨天我去了秀丽的西双版纳自然爱护区。
那里有长臂猿、黑灵猫、大象和食肉类大熊猫!我还坐到大象的身上了!那里还有会飞的孔雀,我还是第一次看到会飞的孔雀呢!当时我太渴了,我一问老妈,她说:“没带呀!!”我想课文上不是说:只要砍下一种叫“扁担藤”的植物就会有水流出来的吗?这水可比家里的水好多了,突然下起了滂沱大雨,但是妈妈只带了一把伞,妈妈立即把伞递给我,我说:“妈妈,砍下一张海芋叶试试,”妈妈说:“很好用哦!”虽然雨下的很大但是我和妈妈没有走,我偷偷的望外看了一下,我发觉旁边就是一望无边的原始森林。
雨停了,太阳也出来了。
我突然想万一碰上箭毒木该怎么办呢?!我就跟妈妈说了这句话,妈妈说:“躲呗!”我说:“那还得当心点啊!”最终我们念念不舍的离开了秀丽西双版纳。
秀丽的西双版纳作文3云南的景点许多,例如:大理、丽江、西双版纳等。
由于太多,就给你们讲讲西双版纳吧。
来到西双版纳,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一个圆形的草坪,园丁修剪了几个字“版纳欢迎您”,特别惹眼。
11 美丽的西双版纳(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课文语境中认识本课“纳、等、壶、砍、扁、悠、甩、楼”8个生字,读准“等”的字音,掌握“壶”的字形,结合语境理解“等、边陲、耸入云霄”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了解西双版纳是个植物和动物的王国,并能说说西双版纳的植物的特点。
3、结合课外资料,了解西双版纳还有哪些植物,并能模仿课文内容介绍其中的一到两种。
4、通过学习,对课文中所描述的西双版纳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有初步的认识。
[教学重点]
1、结合课文语境中认识本课“纳、等、壶、砍、扁、悠、甩、楼”8个生字,读准“等”的字音,掌握“壶”的字形,结合语境理解“等、边陲、耸入云霄”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了解西双版纳是个植物和动物的王国,并能说说西双版纳的植物的特点。
[教学准备]
1、结合课外资料,了解西双版纳还有哪些植物,并能模仿课文内容介绍其中的一到两种。
[教学准备]
1、教师:多媒体课件。
识字卡片。
3、学生:收集资料。
写话练习本。
[研究方向]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良好课堂学习习惯。
11 美丽的西双版纳
教学目标:
1、能识记“纳、等、壶、砍、扁、悠、甩、楼”8个生字。
2、能理解“美丽富饶、耸立云霄、悠然自得、五彩缤纷”等四字词语。
3、积累“水壶、助兴”等7个词语。
4、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5个汉字。
5、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6、能展开想象说一说还会遇到什么情景。
7、知道西双版纳既是植物王国又是动物王国,体会我国国土辽阔,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识记8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西双版纳既是植物王国,又是动物王国。
教学难点:能用文中的句式流利地介绍自己知道的植物或动物;理解“西双版纳景美人更美”。
教学准备:学生:收集西双版纳风景图片和课文中没有提到的其他植物或动物的资料。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读课文展开想像11、美丽的西双版纳教学目标:1、能识记本课生字8个,重点理解“悠然自得、五彩缤纷”等词语。
积累7个词语。
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5个汉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展开想像说说,如果你走进西双版纳密林,会遇到什么情景。
3、知道西双版纳既是植物王国,又是动物王国。
体会我国国土辽阔,资源丰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难重点:1、重点理解“悠然自得、五彩缤纷”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展开想像说说,如果你走进西双版纳密林,会遇到什么情景。
3、知道西双版纳既是植物王国,又是动物王国。
体会我国国土辽阔,资源丰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能识记本课生字7个。
2、能知道西双版纳是植物王国,又是动物王国。
3、会用一些基本的句式进行说话练习。
教学过程:一、直接揭示课题。
nà1、板书: 11、美丽的西双版纳(边板书遍说:“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十一课《美丽的西双版纳》,给纳注音,纳是左右结构,绞丝旁,右边是室内的内。
)2、齐读课题。
3、师:也许你们对西双版纳这个地方不是很了解。
下面听老师简单地介绍一番。
美丽富饶的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省南端,具有非常独特的亚热带风光,这 是在我国其他地区很难见到的。
当地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素有“植物 王国”、“动物王国”、“药材王国”的美称。
独特的热带雨林风光和淳朴 的民族风情,使西双版纳成为国内的旅游热点之一。
4、 听了老师的介绍,你们是不是对西双版纳充满了好奇?是不是特别想去亲眼看一看呀?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动画(边看边思考:西双版纳位于祖国的哪里?在那里居住着几个民族的百姓?)2、抽个别学生交流3、齐读第一节4、“等”字省略了其余11个民族的名称。
在读“等d ěng”时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地放吗?抽学生说并拼读,然后开小火车。
5、 下面请大家自读课文,完成以下两个任务:1) 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符号停顿。
11.美丽的西双版纳【教学目标】1、能识记本课“纳、等、耸、霄、箭、壶、砍、扁、饮、猿、悠、孔”12个生字,并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
按笔顺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等、箭、壶、悠、孔”5个生字。
2、积累“耸立云霄、水壶、扁担、发愁、悠然自得、五彩缤纷、助兴、竹楼”8个词语,并在语言环境中重点理解“耸立云霄、悠然自得、五彩缤纷”等词语的意思。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知道西双版纳既是动物的王国,又是动物的王国。
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背诵。
4、展开想象说一说,如果你走进西双版纳密林,会遇到什么情景。
5、体会我国国土辽阔,资源丰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1、能识记“纳、等、耸、霄、箭、壶、砍、扁、饮、猿、悠、孔”12个生字;能正确书写“等、箭、壶、悠、孔”5个生字;积累“耸立云霄、水壶、扁担、发愁、悠然自得、五彩缤纷、助兴、竹楼”8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知道西双版纳既是动物的王国,又是动物的王国。
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背诵。
【教学难点】展开想象说一说,如果你走进西双版纳密林,会遇到什么情景。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能识记“纳、等、耸、霄、箭、壶、砍、扁、饮”9个生字;能正确书写“等、箭、壶”3个生字;积累“耸立云霄、水壶、扁担、发愁”4个词语。
理解词语“耸立云霄”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朗读第2、3自然段,知道西双版纳是植物的王国。
3、了解文中介绍的西双版纳植物的奇异之处,并能试着把说清楚。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组图片,我们先来欣赏一下。
【出示图片】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生交流:美丽、漂亮、风景优美等)这个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的地方就是我国的西双版纳。
【出示】:西双版纳生字学习:纳好办法;组词采纳、归纳、纳凉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到美丽的西双版纳去游览一番。
【出示课题】:11.美丽的西双版纳指名读、齐读课题师:那谁愿意读读大屏幕上的这段话为大家介绍一下这美丽的西双版纳。
11、美丽的西双版纳教学目标:1、认读生字“悠、甩、楼”,理解“悠然自得、五彩缤纷、别有情趣”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4、5节。
3、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进行说话练习。
4、用诗意化的语言、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领略西双版纳的植物、动物、风土人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1、认读生字、理解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用诗意化的语言、图片、画面等,引导学生领略西双版纳的植物、动物、风土人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美好情感。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进行说话。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
1、师: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一起来到了位于祖国西南边陲的西双版纳。
在西双版纳,我们认识了一些词语朋友,让我们来打打招呼吧!(西双版纳耸立云霄美丽富饶等待水壶砍下扁担发愁)2、师生合作读植物王国的内容:西双版纳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是一个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
西双版纳有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
走进原始森林,你会看到,这里有,有,有,有,有。
走在林间,如果你觉得口渴,这里有“天然水壶”。
下雨了也不用发愁,这里有“天然雨伞”。
二、阅读课文,加深认识。
(一)西双版纳是动物的王国过渡:小朋友们,西双版纳不仅是植物的王国,还是动物的王国。
板书:动物王国(出示第四小节)1、师:请小朋友们轻声读读第四小节,边读边想:第四小节给我们介绍了哪些动物?(指名说说)2、师:在这些动物中,你最喜欢哪一种动物,请你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结合指导朗读。
)3、学生汇报交流。
(老师随机出示图片与句子。
)(1)、如:我最喜欢虎豹。
虎豹在密林深处出没。
(2)、指名读句,喜欢虎豹的站起来一起读。
(3)、随机出示象群图片:a (先读句子,再想像说话。
)我们来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是这群象,在这么美的丛林里散步,相互之间会说些什么呀?(同桌扮演练习说话。
)哦,原来是这样啊,难怪它们的神情是那样的——悠然自得。
美丽的西双版纳作文(11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
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丽的西双版纳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美丽的西双版纳作文1在祖国的边境,有一个美丽、富饶、神奇的地方。
它位于中国云南省最南端,这里就是美丽的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风景如画,物产丰富。
有高高的望天树和许多奇花异草。
望天树长得笔直笔直的,高约60米左右,相当于20层楼房那么高。
看它直插云霄,仿佛与白云握手,与蓝天说着悄悄话。
它还被世界列为保护树种。
西双版纳还有一个很著名的地方叫“奇花异卉园”,这里有可使酸味变甜的“神秘果”;有一碰就会害羞的“含羞草”;还有世界上最大的莲叶“王莲”,它可以像船一样载着人们在水上航行;以及能吃小虫子的“猪笼草”……总之,没有你看不到的,只有您想不到的。
然而西双版纳也肯定少不了孔雀,而孔雀最多的地方就是“美丽孔雀庄”。
一只只美丽的孔雀,有的在河边散步,有的在天空翱翔。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白孔雀了,有的展开漂亮的大尾巴,像一把雪白的大扇子,更像晶莹剔透的超大雪花;有的把头昂得高高的,长尾巴在后面一摆一摆的,在草地上格外显眼。
西双版纳的少数民族有很多,当然人数最多的还要数傣族了。
而且他们还有一个特别的节日呢!那就是泼水节。
每当这时候,所有男男女女都会拿起水盆,互相泼水玩,天空中有许多水滴在飞舞,像下雨一样。
这就是西双版纳,一个富饶、美丽的地方。
美丽的西双版纳作文2每逢假期,我们一家人就会相约去云南那颗耀眼的“绿色宝石”——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位于我国南部,属于我国的边境城市。
站在西双版纳的土地上,心情舒畅,令人心旷神怡。
这里四季如春,景色优美,每时每刻,都会让人沉浸在一片翠绿色的汪洋中。
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古木参天,藤萝密布,进入林中就像到了奇花异树的海洋,这里的望天树高达七八十米,只要抬起头,就能看到它的树冠,是名副其实的“森林巨人”。
小学二年级语文《美丽的西双版纳》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优秀11篇】《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篇一学习目标:通过课文感知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学习重点:体会文中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美。
学习难点:从文中了解版纳独特的民族文化。
学习过程:一、导入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美丽一词就和西双版纳连在了一起。
西双版纳的人总是骑着大象在乡间行走,那里的傣族人不分白天黑夜地跳舞,那里白天是节日,夜晚是欢乐的海洋。
下面就让我们在葫芦丝深情委婉的旋律中欣赏西双版纳的风光。
1、媒体展示图片、播放音乐《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创设情境。
2、优美的音乐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想,那苍莽的热带雨林,神秘的宗教氛围,鲜见的少数民族情调更是吸引着无数的文人墨客去赞颂,今天我们就随少数民族作家李舵一起踏上这块神奇的土地,去领略西双版纳的美丽,下面就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神游西双版纳。
二、第一板块,感受美1、请你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或一句话说说你浏览课文之后的感受。
2、浏览课文,神游版纳后,以西双版纳美在说说西双版纳的美。
教师示范:西双版纳美在它的暖风也是醉人的。
三、第二板块,品味美1、本文用小标题的形式写了西双版纳的五个画面,你最喜欢哪个画面?挑选你自己喜欢的画面,高声朗读2、自主思考:你喜欢的画面是如何表现美的,并找出你最喜欢的词和句子,教师巡回指导。
3、小组合作交流,师生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方面体会西双版纳的美。
人文景观注意引导学生试图从文中提供的傣族的居住、服饰、饮食、宗教信仰等方面信息中去考察。
(1)介绍泼水节的知识(2)语文活动:作一回导游员:西双版纳的景物神奇秀丽、赏心悦目,西双版纳的风情朴质意深,真是景美人也美。
那你想不想到西双版纳去游玩?好了,现在机会来了,我们班老师和同学组成了一个旅游团要去西双版纳旅游,但是有一件,缺少了一个导游员,你愿意当这个导游吗?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各位朋友,欢迎大家来到西双版纳傣族园为开头写一段导游词好不好?四、激发探究意识:通过本课的学习,启发学生说说你对版纳有了哪些了解,你还有哪些问题感兴趣?五、小结:正如同学们了解到:在我国美丽的西双版纳,有望天树景区,这里有种做香料的望天树,在世界上也被列为保护树种,傣族人都住在竹楼里。
11、美丽的西双版纳
教学目标:
1、能在阅读中识记“纳、等、壶、扁、悠、甩、楼”8个生字。
会写“等、壶、悠、甩、楼”5个生字。
理解“边陲、悠然自得、五彩缤纷”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用文中句式介绍自己知道的植物或动物。
3、知道西双版纳知道西双版纳既是植物王国,又是动物王国。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揭示课题。
1、媒体出示西双版纳的有关图片。
师:你了解西双版纳吗?请你来介绍一下。
2、学生交流。
师补充:西双版纳位于中国云南省南端,与老挝、缅甸山水相连,与泰国、越南近邻,土地面积近2万平方公里,国境线长966公里。
那里终年温暖,阳光充足,湿润多雨,是地球上北回归线沙漠带上唯一的一块绿洲。
这里聚居着傣族、哈尼族、拉祜族、布朗族、基诺族等14个民族,他们生活在这块土地上,为开发祖国的疆土,缔造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3、出示:西双版纳位于祖国的西南边陲。
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生活着傣族、哈尼族、汉族等14个民族。
(1)指名读句子,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学习词语“边陲”
边陲——靠近边界的地方。
(3)指导读句。
师:人们都说,西双版纳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它到底美在那里?让我们跟随课文,一起去领略一番吧。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3课美丽的西双版纳(板示课题、齐读课题)
学生字:纳
二、整体感知,学习生字词语。
1、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西双版纳既是()的王国,又是()的王国,()是这块土地上最美的风景。
2、交流。
(1)出示词语,读准字音:
西双版纳无边无际水壶砍树扁担悠然自得五彩缤纷兀鹫别有情趣甩尾巴竹楼美丽富饶无边无际耸立云霄清甜可口
(2)交流思考题。
西双版纳既是(植物)的王国,又是(动物)的王国,(各族人民)是这块土地上最美的风景。
(3)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课文哪几节写了西双版纳是植物王国,哪里写了它是动物王国,哪里又写了各族人民的生活情况?
交流,板示:
植物王国(2、3)
动物王国(4)
各族人民(5)
三、学习课文2——5节
(一)学习课文2、3节
1、出示课文第
2、3节。
师:课文第2、3节向我们介绍了西双版纳的珍稀植物。
请两位小朋友分别读读第二、三节。
我们边听边想:课文介绍了哪些植物?
1、默读第
2、3节,圈出植物名称。
2、指名交流,师一一点击红字:望天树箭毒木古茶树跳舞草吃蚊花扁担藤海芋……
3、学习生字:壶、砍、扁
4、师生接龙读第2节:西双版纳的原始森林,无边无际,这里是植物的王国。
有(耸立云霄的望天树),有(见血封喉的箭毒木),有(1700年前的古茶树),有(会跳舞的草),有(会吃蚊虫的花)……
5、除了这些植物,课文第三小节还重点向我们介绍了两种有特殊本领的植物——“扁担藤”和“海芋”,你更喜欢哪种植物?请你读读第三节中介绍你喜欢的植物的句子。
6、指名读,讲理由。
(1)分两部分——“扁担藤”和“海芋”,比赛读。
(2)扮演其中一种植物,来介绍自己的本领。
7、师:西双版纳的奇藤异树、奇花异草远不止课文中介绍的这几种,谁愿意为大家介绍一下课外搜集到的资料?
出示句式,训练说话,鼓励学生用上积累的描绘植物的好词:西双版纳的植物种类真多,有()、有(),有(),有()……真是植物的王国啊!
(二)学习课文第4节
1、师:西双版纳不仅是植物的王国,还是动物的王国呢!在这个动物王国里,生活着哪些动物?答案藏在课文的第4小节中,谁来读一读,带领大家找一找这些的动物名称?
2、指名朗读:西双版纳又是动物的王国。
(长臂猿、黑灵猫)在山间道旁与游人嬉戏,悠然自得的(象群)甩着长鼻子在丛林里散步,(绿孔雀)展开五彩的羽毛为你跳舞助兴,(兀鹫)在空中盘旋,(虎豹)在密林深处出没……师随机点击红字:长臂猿黑灵猫象绿孔雀兀鹫虎豹
3、学习生字:悠、甩
4、理解词语:
悠然自得:悠闲的样子。
盘旋:围绕着一个点飞。
5、师:这些动物在森林里干什么呢?你能通过朗读告诉大家吗?个别读,师生合作读。
6、你还知道西双版纳有哪些珍奇的动物?请你用“(什么动物)(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为大家做介绍。
(三)学习课文第5节
1、师过渡:西双版纳是植物的王国,也是动物的乐园,那里的人民是怎样生活的呢?让我们一起来齐读课文第5节,看看图片,去感受一下那里的风土人情吧!
2、师:他们是谁?为什么说他们是这块土地上最美的风景?
3、生交流。
4、师总结:西双版纳是植物的王国,也是动物的王国,景色非常迷人,它还是多民族地区,在这里可以看到独特的建筑和服装,领略到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让我们感受到生活造就文化,文化美化生活。
这里的景美,劳动人民更美,所以作者说“他们是这块土地上最美的风景。
”
四、复习巩固,指导书写
1、复习字词。
2、指导书写。
(重点:悠)
板书:11、美丽的西双版纳
植物王国(2、3)
动物王国(4)
各族人民(5)
练习设计:
一、比一比,再组词。
甩()楼()纳()等()
用()缕()呐()登()
二、把词语补充完整。
无()无()五彩()()五光()()悠()自()别有()()香()可()
三、请把句中划线部分换成一个词语。
(1)西双版纳的原始森林一眼望不到边。
()
(2)虎豹在密林深处一会儿出现一会儿隐藏。
()
四、写出反义词。
快乐——()美丽——()
宽大——()出现——()
五、排词成句。
的西双版纳祖国位于西南边陲
西双版纳又是是植物的王国动物的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