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计时法整时计算
- 格式:docx
- 大小:13.48 KB
- 文档页数:1
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对照表整理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计时法是非常重要的。
它帮助我们准确地安排时间,规划活动。
常见的计时法有 24 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地了解一下这两种计时法,并整理出一个清晰的对照表。
24 时计时法,顾名思义,是将一天的时间按照 24 个小时来计算。
从 0 时开始,一直到 23 时结束。
这种计时法的优点是非常简洁明了,不会有上午、下午这样的区分,在很多需要精确计时的场合,比如交通、科研、军事等领域,被广泛使用。
普通计时法则将一天分为两段,从凌晨 0 时到中午 12 时为一段,从中午 12 时到晚上 12 时为另一段。
在表述时间的时候,需要加上上午、下午、晚上等词语来区分。
下面是 24 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详细对照表:| 24 时计时法|普通计时法||||| 0 时|凌晨 0 时|| 1 时|凌晨 1 时|| 2 时|凌晨 2 时|| 4 时|凌晨 4 时|| 5 时|凌晨 5 时|| 6 时|早上 6 时|| 7 时|早上 7 时|| 8 时|早上 8 时|| 9 时|上午 9 时|| 10 时|上午 10 时|| 11 时|上午 11 时|| 12 时|中午 12 时|| 13 时|下午 1 时|| 14 时|下午 2 时|| 15 时|下午 3 时|| 16 时|下午 4 时|| 17 时|下午 5 时|| 18 时|下午 6 时|| 19 时|晚上 7 时|| 21 时|晚上 9 时|| 22 时|晚上 10 时|| 23 时|晚上 11 时|通过这个对照表,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两种计时法之间的转换关系。
比如说,如果我们看到 18 时,通过对照表就能知道这是普通计时法中的下午 6 时。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在两种计时法之间进行转换的情况。
比如,当我们看电影时,电影票上写着 19:30 开场,这就是 24时计时法,如果要告诉别人,可能就会说“晚上 7 点 30 分开场”,这就是转换成了普通计时法。
三年级下数学《年、月、日》中《24时计时法》预习纲要和经典题型分解在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学习了时间单位:时、分、秒。
那么三年级我们来学习三个同样表示时间的单位:年、月、日。
我们今天从日开始学习。
首先我们知道一日也就是一天的时间到底有多长。
我们学过钟表,时针走一圈是12个小时,而一天时间时针要走两圈,所以一天的时间就是24小时。
当时针从夜间的0时走到中午12时,这是第一圈。
从中午12点到夜间12点,这是第二圈。
那么这里面有个特殊的时间就是夜里的12点。
这个时间既是新一天的开始,成为0时,也是旧的一天的结束,称为24时。
这是我们要搞明白的第一个知识点。
第二个知识点。
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区别和联系。
1.12时计数法:时针走到几就说几时,在表述的时前面要加上“上午、下午、中午、晚上、凌晨”等词语来区别不同的时间。
比如:上午的9时→上午9时,下午的5时→下午5时。
2. 24时计时法:1天中,当时针走第一圈的时候对应的时间为0~12时,时针继续走第二圈的时候,对应的时刻为13~24时。
比如:上午的9时→就是9时,或者写9:00,晚上的9时→就是21时,或者写21:00.3. 12时计时法主要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24时计时法主要应用于邮电、交通、广播、电视等部门计时。
4.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互化:从凌晨0时到中午12时,这两种计时的方法对应的时刻相同。
但是12时计时法加上限制词既可以。
比如6时,(这是24时计时法),改成12时计时法,就加个“早晨6时就可以”。
中午12点以后,24时计时法就和12时计时法相差12小时。
12小时计时法转化为24时计时法,去掉限制词,加上12。
24时计时法转化为12时计时法要减去12,再加上限制词。
举个例子,学生们就会很清楚了。
比如19:00用12时计时法表示?那么19-12=7所以19:00用12时计时法就是晚上的7时。
再比如下午5时用24时计时法怎样表示?5+12=17下午5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就是17时。
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对照表整理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计时法是非常重要的。
它帮助我们准确地安排时间、规划活动。
常见的计时法有24 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整理一下它们的对照表。
24 时计时法,顾名思义,是将一天的时间按照 24 个小时来计算。
从 0 时开始,一直到 24 时结束。
这种计时法在很多场合都被广泛应用,比如交通运输、科学研究、国际交流等。
普通计时法,则通常将一天分为两段,即上午和下午(或者晚上)。
以 12 时为一个节点。
接下来,我们通过具体的时间来对比这两种计时法。
先从凌晨开始。
凌晨 0 时,在 24 时计时法中就是 0 时,而在普通计时法中则表示为凌晨 0 时。
凌晨 1 时,24 时计时法是 1 时,普通计时法是凌晨 1 时。
凌晨 2 时,同样,24 时计时法是 2 时,普通计时法是凌晨 2 时。
以此类推,一直到早上 5 时,两种计时法的表述都是一致的,分别是 5 时和早上 5 时。
早上 6 时,24 时计时法是 6 时,普通计时法是早上 6 时。
早上 7 时,还是 7 时和早上 7 时的对应。
当到了早上 8 时,24 时计时法依然是 8 时,普通计时法是早上 8 时。
早上 9 时,9 时和早上 9 时相对应。
早上 10 时,为 10 时和早上 10 时。
早上 11 时,就是 11 时和早上 11 时。
接下来到了中午 12 时,这是一个关键的节点。
24 时计时法是 12 时,普通计时法是中午 12 时。
过了中午 12 时,两种计时法就开始有所不同了。
下午 1 时,24 时计时法是 13 时,因为过了 12 时,就要在原来的时间上加 12 。
普通计时法则是下午 1 时。
下午 2 时,24 时计时法是 14 时,普通计时法是下午 2 时。
下午 3 时,对应的是 15 时和下午 3 时。
下午 4 时,是 16 时和下午 4 时。
下午 5 时,为 17 时和下午 5 时。
下午 6 时,24 时计时法是 18 时,普通计时法是下午 6 时。
《时分秒》知识点整理一、时间单位:时、分、秒二、时分秒间的关系:1、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
2、大单位化小单位乘以进率,小单位化大单位除以进率。
三、时与分的关系:1、分针走一圈是60分,正好是1小时。
2、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走一圈是12小时,正好是分针走12圈。
3、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圈。
四、时间单位的运用:1、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区别与。
普通计时法用凌晨、上午等来描述时间,比如凌晨1时、上午8时等等;24时计时法用0时至24时来表示时间,0时一般不用凌晨、上午等词语来描述。
两种计时法可以互相转换,用普通计时法表示的时刻可以用24时计时法来表示,用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刻也可以用普通计时法来表示。
2、计算经过的时间。
计算经过的时间要用结束时刻减去开始时刻。
如果从上午几点开始到下午几点结束,计算经过的时间要用结束时刻减去开始时刻前的小时,再加上12时。
如果要算跨天的经过时间,我们一般分成上午和下午分别算出上午和下午的经过时间,再相加。
如果要算整天这是一篇很好的知识点整理文章。
《时分秒》是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对时间的理解和运用是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通过对时、分、秒的关系、转换和计算进行整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时间单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计算时间的间隔,比如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需要多长时间,或者完成一项任务需要多少时间。
了解时、分、秒之间的关系和转换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计算时间间隔。
例如,我们知道1小时等于60分钟,1分钟等于60秒,所以我们可以将时间间隔从小时单位转换为分钟或秒单位,或者从分钟或秒单位转换为小时单位。
了解时针和分针的关系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时间的概念。
时针和分针是时钟上的两个指针,它们分别表示小时和分钟。
通过观察时针和分针的移动,我们可以知道现在是什么时间,以及过了多长时间。
例如,当时针指向12时,分针指向60,这意味着现在是12点整;当时针指向8时,分针指向30,这意味着现在是8点30分。
年月日和普通计时法
一、年、月、日
1.年:一年有12个月,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
2.闰年:一年366天。
不是整百数的年份(2016年、2002年、2020年等)要除以4,如果能被4整除就是闰年,不能被4整除就是平年。
是整百数的年份(1900年、2000年、1700年等),要除以400,如果能被400整除就是闰年,不能被400整除就是平年。
3.季度:一年分4个季度。
第一季度,1月、2月、3月。
(平年90天,闰年91天)
第二季度,4月、5月、6月。
(平年和闰年都是91天)
第三季度,7月、8月、9月。
(平年和闰年都是92天)
第四季度,10月、11月、12月。
(平年和闰年都是92天)
4.7个大月: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腊月)。
31天
5.4个小月:4月、6月、9月、11月。
30天
6.特殊月:2月。
平年28天,闰年29天。
7.旬:每月分上、中、下三旬。
(上旬和中旬各10天,下旬根据月份确定。
)
二、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
1.一天(昼夜)24小时。
⼩学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年⽉⽇的认识及24时记时法(含答案)-年⽉⽇的认识及24时记时法学习⽬标:1、认识时间单位年、⽉、⽇,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平年、闰年等⽅⾯的知识;记住每个⽉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
2、知道24时计时法,会⽤24时计时法表⽰时刻;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学习重点:1、认识时间单位年⽉⽇,分清每个⽉、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
2、会⽤24时计时法表⽰时刻。
学习难点:1、判断某个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2、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学习过程:⼀、年⽉⽇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师这有⼀条谜语:“最长⼜最短,最多⼜最少,最慢⼜最快,最便宜⼜最贵的是什么?”(时间)你知道哪些时间单位?时、分、秒年、⽉、⽇时、分、秒是我们曾经学习的表⽰较短时间的单位。
⽽年、⽉、⽇是表⽰较长时间的单位。
今天我们就⼀起来研究年⽉⽇。
看到这些图⽚,你们知道这些激动⼈⼼的事情的发⽣时间吗?看来我们⽣活中⽤年⽉⽇来表⽰时间的地⽅是很多的。
(⼀)⼤、⼩⽉的认识。
我们⼈类很早就对年、⽉、⽇有研究,并制成了年历卡,这些年历卡给我们的⽣活、⼯作和学习带来了很多⽅便。
⽼师为你们提供了2004、2005年的年历:学习要求:①请仔细观察年历,填写⼩篇⼦第1题,填完后观察填写结果看看有什么发现?。
②想⼀想:你还有什么问题?(1)2004年和2005年各⽉天数发现:⼀、三、五、七、⼋、⼗、⼗⼆⽉都是31天。
四、六、九、⼗⼀⽉都是30天。
04年的⼆⽉29天,是闰年,全年共366天。
05年的⼆⽉28天,是平年,全年共365天。
你们知道我们把有31天的这个⽉叫什么吗?(⼤⽉)有30天的呢?(⼩⽉)有什么好⽅法能迅速记住⼤、⼩⽉吗?顺⼝溜:⼀、三、五、七、⼋、⼗、腊,31天永不差;四、六、九、冬,30整;平年⼆⽉28,闰年⼆⽉29。
拳头图:2⽉特殊(2)怎么算全年的天数?(⼀年有365天或366天)31×7+30×4+28=36531×7+30×4+29=366(3)2⽉为什么有28天的有29天的?传说故事:罗马⼤独裁凯撒⼤帝确定⼀年12个⽉,逢单⽉是31天,双⽉是30天,这样⼀来就违背了规律,所以必须在某⽉减⼀天,按照当时罗马的法律规定,全国的死刑犯都集中在2⽉处决,他们视2⽉为凶⽉,当然希望越短越好,于是就把2⽉减少了⼀天,只有29天。
三年级数学下册年月日知识点(一)一、基础知识1、24时计时法在一日(天)里,钟表上的时针正好走两圈, 共24小时。
所以,经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方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2、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年、月、日、时、分、秒。
3、每年有12个月,其中7 个大月,每个大月有31 天,分别是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有 4 个小月,每个小月有30天分别是四、六、九、十一月。
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我们可以用两种方法来记忆大小月:一是拳头记忆法。
(利用拳头关节的凹凸,边指着拳头边练)。
二是记忆大小月的歌谣:1、3、5、7、8、10、腊31天永不差,4、6、9冬三十天,平年二月二十八。
4、我们居住的地球总是绕着太阳转,地球绕太阳转一周需要365天5小时48分46秒,为了方便,将一年定为365天,叫做平年。
每四年相差近一天,把这一天加在2月份里,这一年有366,叫做闰年。
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事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每四年出现一个闰年,时间差不是整整24小时,而是23小时15分4秒,所以4年一闰又多算了44分56秒,看起来误差很小,时间长了,误差就大了。
每400年就要多算3日2时53分20秒,所以每400年应该少增加3天,为了便于计算,就做了“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的规定。
因此科学家又做了一项补充规定:“年份是整百年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5、一年分为四个季度:1、2、3月——第一季度90天(平年)91天(闰年)4、5、6月——第二季度91天7、8、9月——第三季度92天10、11、12月——第四季度92天二、应用和方法1、连续的大月有(7 )月和(8 )月,天数是共(62 )天。
、12月和1月也是连续的大月。
一个大月和一个小月合起来是61天。
2、①平年:2月(28)天,全年(365)天;上半年有(181)天。
②闰年:2月(29)天,全年(366)天,上半年有(182)天。
第12讲 24时计时法和时间的计算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与错题专练(易错梳理+易错举例+易错题演练)【易错梳理】1、24时计时法。
在一日(天)里,钟表上的时针正好走两圈,共计24小时。
所以经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作24时计时法。
温馨提示:24时也称零时。
2、24时计时法与12时计时法的换算。
从凌晨0:00到中午12:00与12时计时法相同,中午12:00以后,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整点时刻差12小时,12时计时法加上12就是24时计时法,24 时计时法减去12就是12时计时法。
3、计算经过的时间。
24时计时法直接用终止时刻减去起始时刻,分不够减时,借1时当60分;12时计时法若跨中午或晚上12时的,则以这两个时刻为分界点,分段计算时间,再加起来。
4、在一天里,表上的时针走两圈。
5、12时计时法在表述时要加上限制词上午、下午或者晚上等,这样才能将时间准确地表达出来。
6、计算跨中午12时的经过时间,要么把时间都换算成24时记时法来计算,要么先算中午12时以前有多长时间,再加上下午的一段时间。
7、跑相同的一段路程,判断谁跑得快,只要看谁用的时间短就可以了。
【易错举例】易错点1:误认为“时”和“分”的进率也是100,相加满60忘了向前一位进一。
9:56过4分后是( )【错误答案】9:60【错解分析】1时等于60分。
但由于这个进率比较特殊,在实际运用时,思维却还停留在56十4的加法算式上,没有想到把60分转化成Ⅰ时。
1时等于60分,满六十就向前进一。
【正确解答】10:00易错点2:注意选用合适的记时法,避免叙述混乱。
把你的作息时间填入表中。
【错误答案】【错解分析】时间前面没有限定词,容易产生歧义,一旦脱离语言环境,别人根本就无法清楚地了解什么时间在做什么事情。
所以要选用24时记时法或加上限定词。
【正确解答】易错点3:未能正确认识24 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关系。
判断:15时30分是下午5时30分。
关于时间的有趣小知识
1、在一日(天)里,钟表上的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
所以,经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方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2、一年是一个历法单位,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每季为三个月,春季是年的开始和年的结束。
一年就是十二个月,不包括闰月,阳历365或366天,农历354或355天。
3、每年有12个月,其中7个大月,每个大月有31 天,分别是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有4 个小月,每个小月有30天分别是四、六、九、十一月。
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4、公历的一年中:1、3、
5、7、8、10、12月,固定是大月31天,4、
6、9、11月,都是小月30天。
2月份平年是28天,闰年是29天。
2月份每隔四年有一个29天。
为什么多出这一天,是因为地球饶太阳运行一个回归年是365天5时48分46秒,四年就会多出将近一天时间。
至于哪一年的2月是29天,你只要把公元计年的年份除以4,没有余数的那一年2月就是29天。
如2004年,除以4,没有余数,那这一年的2月肯定是29天,2005、2006、2007除4都有余数,这三年中的2月肯定是28天。
5、每四年出现一个闰年,时间差不是整整24小时,而是23小时15分4秒,所以4年一闰又多算了44分56秒,看起来误差很小,时间长了,误差就大了。
每400年就要多算3日2时53分20秒,所以每400年应该少增加3天,为了便于计算,就做了“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的规定。
因此科学家又做了一项补充规定:“年份是整百年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
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对照表(整理好)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对照表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人们采用不同的计时方式来记录时间。
其中,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是最常见的两种计时方式。
本文将为读者提供一份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对照表,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比较两种计时方式的差异。
一、24时计时法在24时计时法中,一天被划分为24个小时,每个小时包含60分钟,每分钟包含60秒。
这种计时方式常被用于军事、航空等领域,其简洁明了的特点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
以下是24时计时法的对照表。
时间 24时计时法00:00 12:00a.m.01:00 1:00a.m.02:00 2:00a.m....11:00 11:00a.m.12:00 12:00p.m.13:00 1:00p.m....23:00 11:00p.m.23:59 11:59p.m.二、普通计时法普通计时法采用12小时制,将一天分为上午和下午两个部分,每个部分包含12个小时。
这种计时方式常被用于日常生活和商务领域,比较符合人们的习惯和需求。
以下是普通计时法的对照表。
时间普通计时法00:00 12:00a.m. / 12:00midnight01:00 1:00a.m.02:00 2:00a.m....11:00 11:00a.m.12:00 12:00p.m. / 12:00noon13:00 1:00p.m....23:00 11:00p.m.三、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比较1. 格式差异:24时计时法以00:00作为一天的开始,连续计时到23:59。
普通计时法以12:00a.m.为一天的开始,连续计时到11:59p.m.。
2. 表达差异:24时计时法中,时间的表达更加直观和简洁,没有上午、下午之分。
普通计时法中,时间的表达更贴近人们的生活习惯,明确区分上午和下午。
3. 翻译差异:在翻译上,24时计时法中的时间表达相对简单,仅需将小时数与分种数对应即可。
海豚教育个性化简案学生姓名:丁啸宇年级:三年级科目:数学授课日期:月日上课时间:时分------ 时分合计:小时教学目标1. 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了解24时记时法。
2. 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3. 在参与认识的过程中,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4. 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重难点导航了解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教学简案:一.个性化教案1.知识总结-----总结本单元各个知识点并学习相关概念2.例题讲解----- 24小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区别与联系3.模仿练习-----学会两个计时法之间的转换4. 综合练习----通过填空题、选择题及应用题各种题型进行综合训练以便查漏补缺二.个性化作业三.错题汇编授课教师评价:□准时上课:无迟到和早退现象(今日学生课堂表□今天所学知识点全部掌握:教师任意抽查一知识点,学生能完全掌握现符合共项)□上课态度认真:上课期间认真听讲,无任何不配合老师的情况(大写)□海豚作业完成达标:全部按时按量完成所布置的作业,无少做漏做现象审核人签字:学生签字:教师签字:备注:请交至行政前台处登记、存档保留,隔日无效(可另附教案内页)大写:壹贰叁肆签章:海豚教育个性化教案(内页)【知识总结】1. 24时记时法及它与普通记时法(12时记时法)的联系2. 联系实际问题求经过时间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包括:求整时到整时的经过时间,求非整点时刻间的经过时间。
(利用线段图)。
求经过时间:记忆:结束时刻—开始时刻= 经过时间到达的时刻—出发的时刻= 经过时间3. 两种计时方式的转化。
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的互相转化普通记时法24时记时法凌晨1时———————— 1时早晨5时———————— 5时上午8时———————— 8时中午12时———————— 12时下午1时———————— 13时下午2时———————— 14时晚上6时———————— 18时晚上7时———————— 19时晚上8时———————— 20时晚上9时———————— 21时深夜12时———————— 24时(也是第二天的0时)记忆:中午12时以后的时刻,用24时记时法表示,就用钟面上的时刻加上12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