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1
- 格式:doc
- 大小:266.00 KB
- 文档页数:11
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节选)第二章大学、专门学院校舍规划建筑面积指标第一节一般规定第八条大学、专门学院的校舍规划建筑面积指标包括下列各种用房的建筑面积:一、每所学校都必须配备的有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实习场所及附属用房、风雨操场、校行政用房、系行政用房、会堂、学生宿舍、学生食堂、教工住宅、教工宿舍、教工食堂、生活福利及其他附属用房共十三项。
……第四章普通高等学校规划建设用地指标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五十七条每所普通高等学校都应安排的规划建设用地包括各校都应配备的十三项校舍所需的建设用地、体育设施建设用地及专用绿地三大项。
根据需要已配备了其他六项校舍(或其中的一部分)的学校尚应安排相应的校舍建设补助用地。
某些院校根据教学的需要还应安排专门的实习用地如农场、牧场、林场、靶场、农机及汽车驾驶实习场、生物实习园等。
本用地指标中未包括下列各项用地面积:一、起伏较大不适于进行建筑的山地以及河流、池溏、湖泊等。
二、除农场、林场、牧场、树木园、生物实习园外的各种专门实习用地。
三、规模较大的学校的垃圾转运场及堆煤场。
四、规划建筑面积中未包括的八项校舍(见第八条)所需的建设用地。
学校需要上述四种用地的某些部分时,应在本用地指标之外专案报请有关主管部门另行拨给。
第五十八条普通高等学校校舍建设用地、体育设施建设用地、专用绿地、专门实习场地的规划用地指标均应采用学校(或系)的自然规模为基本参数。
校舍建设用地补助指标应分别采用各种有关的教职工人数及学生人数为基本参数。
第五十九条普通高等学校在工程的规划与建设中必须科学合理、节约用地,尽量集中紧凑地进行布置,在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前提下适当提高建筑层数与建筑覆盖率。
教室、图书馆、实验科研用房、教工住宅、教工宿舍、学生宿舍等项建筑的平均层数不低于4.5层,建筑覆盖率不小于23.5%;食堂、风雨操场、会堂,仓库及一些生活福利附属用房的平均层数不低于1.5层,建筑覆盖率不小于31.5%。
关于批准发布《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的通知建标[1992]245号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计委(计经委)、建委(建设厅)、教委(高教局):根据国家计委计标[1987]2323号文和建设部、国家计委[90]建标字第519号文的要求,按照国家计委计综合[1989]30号文的安排,由国家教委负责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业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为全国统一指标,自1992年8月1日起施行。
有关文化艺术院校的建筑规划面积指标,可根据本规划指标的原则,结合具体情况,由文化部另行制订,并报建设部和国家教委备案。
本规划指标的管理及解释工作,由国家教委负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2年5修订说明、计综合(519号年12),1991年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工程规划建设的科学管理,改善教学工作条件,促进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适应普通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制订本规划指标。
第二条本规划指标是编制、评估、审批普通高等学校总体设计任务书、校园总体规划和建设用地计划的重要依据,也是有关部门监督检查普通高等学校工程规划建设标准的尺度。
第三条本规划指标中的校舍规划建筑面积指标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一般普通高等学校;规划建设用地指标适用于新建的一般普通高等学校。
重点普通高等学校、以培养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普通高等学校、两地办学的普通高等学校及有特殊需要的普通高等学校,经主管部门批准后,可酌情提高某些教学和生活用房的规划指标。
定。
六、采暖地区的供暖锅炉房。
七、设防地区的人民防空地下室。
八、自行车棚。
第九条大学、专门学院各项校舍的规划建筑面积指标应采用不同的基本参数。
本指标中每校都必须配备的十三项校舍中,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实习场所及附属用房、风雨操场、校行政用房、系行政用房、会堂、学生宿舍、学生食堂、教工食堂、生活福利及其他附属用房等十一项校舍均应采用以学生人数计的学校规模为其规划建筑面积指标的基本参数,但有的采用自然规模,有的采用折算规模。
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1992 北京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内部发行)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施行日期:1 9 9 2 年8 月 1 日1992 北京关于批准发布《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的通知建标[1992]245号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计委(计经委)、建委(建设厅)、教委(高教局):根据国家计委计标[1987]2323号文和建设部、国家计委[90]建标字第519号文的要求,按照国家计委计综合[1989]30号文的安排,由国家教委负责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业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为全国统一指标,自1992年8月1日起施行。
有关文化艺术院校的建筑规划面积指标,可根据本规划指标的原则,结合具体情况,由文化部另行制订,并报建设部和国家教委备案。
本规划指标的管理及解释工作,由国家教委负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1992年5月3日修订说明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是根据国家计委计标(1987)2323号《关于制订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的几点意见》、计综合(1989)30号《一九八九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等制订计划》和建设部、国家计委(90)建标字第519号《关于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编制工作暂行办法》的要求,由我委负责,具体由计划建设司对原教育部1979年12月颁发并经国家计委、国家建委审定的《一般高等学校校舍规划面积定额(试行)》以及1984年4月原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调整补充“一般高等学校校舍规划面积定额”的意见》进行修订而成。
修订的过程中,我委委托国务院各有关部(委)对本系统普通高等学校实验室的规划建筑面积指标提出了修订建议;委托辽宁省教委、湖北省教委、四川省教委、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上海市高教局、上海市高教建筑设计院分别对图书馆、实验室、计算中心、生活福利及其他附属用房、学生食堂、教工食堂、风雨操场、学生活动用房等项校舍的规划建筑面积指标提出了修订建议。
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
一、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
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以下简称“指标”)是根据高等学校办学实际,按
一定的建设经济标准制定的一组面积指标,其目的是针对普通高等学校建筑选址、规划设
计的面积要求。
(一)学校总体规划面积
普通高等学校总体规划面积是指学校建筑、基础设施及其余辅助面积合计的总体面积,其应与学校的办学性质及规模相适应,经济合理。
1、根据教学规模,认定学校总体规划面积。
对于普通高等学校,根据教学规模及学
校发展规划,以及教学任务、下设学科、仪器设备、物质条件等方面的要求,按照以下表
格制定学校总体规划面积:
(二)建筑主力面积
建筑主力面积应指普通高等学校法定职能内建设用地及建筑群体的占地面积,主要由
教学楼、活动主楼、行政楼/科研楼、体育场馆等组成,即以上述建筑总面积为主。
(三)
辅助工程面积
辅助工程面积指普通高等学校建筑建设以外的辅助面积,主要包括人行道、公共绿地、植物园、垃圾中转站、污水处理池、消防设施等,均应考虑绿色环保的特点,采用按需设
置原则,经济合理。
总之,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是为了维护学校办学效益,满足学校功能要求
而制定的一组标准,其面积由学校总体规划面积、建筑主力面积及辅助工程面积3部分组成。
精心整理普通高等学校建筑面积指标(2008标准)第七条高等学校的规划建设,应合理确定办学规模和建设规模。
校园工程项目建设应一次规划,可分期实施。
改建、扩建学校的规划建设应在充分利用原有设施的基础上进行。
第八条普通高等学校的规划建设,除执行本面积指标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节能、环保、消防、防灾等规定和设计规范。
第二章大学、专门学院校舍建筑面积指标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九条大学、专门学院各类校舍用房的配备:一、每所学校必须配备的有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室内体育用房、校行政办公用房、院系及教师办公用房、师生活动用房、会堂、学生宿舍(公寓)、食堂、教工单身宿舍(公寓)、后勤及附属用房共十二项。
二、学校根据需要可以配备的有教学陈列馆、国家或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留学生及外籍教师生活用房、专职科研机构办公及研究用房、函授部办公用房、学术交流中心等用房。
表1大学、专门学院的办学规模(学生数)注:一般院校系指综合、师范、民族、理工、农林、医药、财经、政法、外语等院校。
第十二条大学、专门学院的学科结构比例按表2设定,据此与按学科分的建筑面积指标确定按学校类别分的教室、实验室和图书馆三项用房的建筑面积指标。
执行本指标时,如学校的学科结构比例与表2出入较大时,可据实对上述三项用房的建筑面积指标进行计算调整。
表2大学、专门学院的学科结构比例第十四条大学、专门学院十二项校舍建筑面积总指标宜符合表3的规定。
十二项校舍建筑面积分项指标参见附录三。
表3大学、专门学院校舍建筑面积生均总指标(㎡/生)2第十五条一般院校、体育院校教室包括各种普通教室(小教室、中教室、合班教室、阶梯教室)、制图教室及附属用房等。
艺术院校教室包括公共基础课(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教室及附属用房,其中专业课教室又包括琴房、形体房、画室、各种中、小型排练用房等。
第十六条按学科分的教室建筑面积指标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按学科分的教室建筑面积指标(㎡/生)三、自选科研项目及学生科技创新用房;四、研究生学习、实验、科研补助用房。
普通高等学校建筑面积指标普通高等学校建筑面积指标(报批稿)2008年11 月北京前言根据原建设部建标函[2004]43号通知的要求,按原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的《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编制程序规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编写规定》(建标[2007]144号),我部负责对原国家教委编制并经原建设部、原国家计委1992年批准的《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以下简称《92指标》)进行修订。
我部委托上海市教委具体承担《92指标》修订工作,上海市教委成立了修编组。
我部发展规划司组织修编组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校舍现状作了抽样调查和实地调研,对搜集的相关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
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普通高等学校建筑面积指标》征求意见稿,征求各有关部门、地区和单位的意见后,由我部召开全国审查会议,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建筑面积指标共分三章,包括总则,大学、专门学院校舍建筑面积指标,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及高等专科学校校舍建筑面积指标。
本次修订主要变更的内容为:调整高校办学规模、学科结构比例及各项校舍建筑面积指标;增列艺术院校校舍建筑面积指标;单列了师生活动用房指标;取消了教工住宅指标。
各单位在执行本指标过程中,如发现有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送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北京市西单大木仓胡同37号,邮编100816)。
本指标主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名单:主编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参编单位:上海市教育基建管理中心、上海高等教育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市教育发展有限公司、上海教育建设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林红、奚道章、欧阳瑶章、叶文俊、丁铭杰、何梅珍、甘建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二○○×年×月×日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大学、专门学院校舍建筑面积指标 (2)第一节一般规定 (2)第二节教室 (4)第三节实验室 (4)第四节图书馆 (5)第五节室内体育用房 (6)第六节校行政办公用房………………………………………… (7)第七节院系及教师办公用房………………………………………… (7)第八节师生活动用房 (7)第九节会堂………………………………………………… (8)第十节学生宿舍(公寓) (8)第十一节食堂 (8)第十二节教工单身宿舍(公寓) (8)第十三节后勤及附属用房 (9)第三章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及高等专科学校校舍建筑面积指标 (10)第一节一般规定 (10)第二节高职高专院校各项校舍建筑面积指标 (11)附录一大学、专门学院留学生及外籍教师生活用房建筑面积指标 (14)附录二大学、专门学院专职科研机构用房及函授部用房建筑面积指标 (15)附录三大学、专门学院十二项校舍建筑面积分项指标 (16)附录四高职高专院校十二项校舍建筑面积分项指标 (18)附录五术语 (20)附录六本指标用词和用语说明………………………………………………… (21)附件普通高等学校建筑面积指标条文说明 (2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校舍规划建设的科学管理,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适应普通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特制定本建筑面积指标。
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一、学生宿舍面积指标宿舍面积是体现高等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
根据教育部的规定,学生宿舍的建筑面积应满足以下要求:1.针对本科生的宿舍,标准面积应不低于8平方米/人,包括卧房、卫生间、阳台等区域。
2.针对研究生的宿舍,标准面积应不低于10平方米/人,包括卧房、卫生间、阳台等区域。
二、教室面积指标教室作为学生上课学习的场所,其面积标准应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质量的要求。
1.对于大型专业课程教室,建筑面积应满足每人要求不低于2平方米,并且考虑到相应的设备和设施。
2.对于小型专业课程教室,建筑面积应满足每人要求不低于1.5平方米,并且考虑到相应的设备和设施。
3.对于普通理论课教室,建筑面积应满足每人要求不低于1平方米,并且考虑到相应的设备和设施。
三、实验室面积指标实验室是高等学校教学科研的重要场所,其面积应满足实验教学的需求和安全要求。
1.基本实验室的建筑面积应按每个学生不低于1.5平方米进行规划。
2.高级实验室的建筑面积应按每个学生不低于2平方米进行规划。
3.特殊实验室(如生物安全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等)的建筑面积应按每个学生不低于2.5平方米进行规划。
四、图书馆面积指标图书馆是学生学习和自主阅读的重要场所,其面积应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图书馆的功能要求。
1.根据学校规模和师生比例,图书馆的建筑面积应按每个学生不低于0.6平方米进行规划。
2.同时考虑到阅览室、自习室、电子阅览室、儿童阅览室等功能的需求,提供相应的建筑面积。
五、体育场馆面积指标体育场馆是学校体育锻炼和体育教学的重要场所,其面积应满足学生体育活动的需求和教学的要求。
1.学校应提供标准田径场,并考虑到学校规模、师生比例和体育课程需求,提供相应的建筑面积。
2.学校应提供标准体育馆,并考虑到学校规模、师生比例和体育课程需求,提供相应的建筑面积。
综上所述,普通高等学校的建筑规划面积指标是根据学校教育教学需求、学生生活需求和各项职能要求来确定的。
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建标新普通高等学校的建筑规划面积指标是指在规划和建设学校校园时,对各类教学、科研、生活、体育等功能区域的规划面积进行标准化的指导性要求。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于高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的需求也日益凸显。
因此,建立新的建筑规划面积指标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新的建筑规划面积指标应该从教学与科研的需求出发,为学校提供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
学校教学区的规划面积要充分考虑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等场所的容量需求,确保师生的教学与学习活动能够得到充分保障。
科研区的规划面积要适应科研项目的需求,提供充足的实验区域和研究设备,为科研工作提供良好的条件。
其次,新的建筑规划面积指标要关注学生生活和文化活动的需求。
学生宿舍区的规划面积应体现舒适、安全和便利的原则,既要满足学生的基本生活需求,又要考虑学生社交和自我发展的空间。
学校还应规划适当的文化活动场所,如学生活动中心、艺术馆等,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和娱乐活动,丰富学生大学生活。
另外,新的建筑规划面积指标要关注体育和休闲的需求。
学校应规划足够的体育场地和设施,鼓励学生参与各类体育活动,并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场所,以满足学生课余时间的需要。
当然,新的建筑规划面积指标还应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要求。
学校应将绿化空地和景观设计纳入规划范畴,提供宜人的环境;建筑设计应注重节能和资源利用效率;学校应合理规划交通设施,便利师生的出行。
总之,新的建筑规划面积指标应该从教学、科研、生活、体育、环境等各个方面综合考虑,综合权衡各方面因素,确保学校校园的规划面积能够满足学校未来发展的需求。
同时,建筑规划面积指标的制定也需要充分借鉴国内外高校的经验和先进做法,以保证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只有建立新的建筑规划面积指标,才能更好地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并为师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普通高等学校建筑面积指标摘要为了保障教学与科研的需求,普通高等学校需要有一定的建筑面积。
本文将介绍普通高等学校建筑面积指标,包括计算方法、具体数值、影响因素等。
通过了解这些指标,可以更好地规划和设计普通高等学校的建筑,提高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
计算方法普通高等学校建筑面积指标是指以每个在校学生为计量单位,按照一定的面积指标来计算所需的教学、科研、生活的建筑面积。
常见的计算方法如下:1. 教学建筑面积指标教学建筑是用于课堂教育和教学科研的场所,包括图书馆、电教馆、实验楼、讲授楼、多媒体教室、电脑室等。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教学建筑面积指标为每位在校学生不少于2.5平方米。
以某个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为10,000人为例,需要的教学建筑面积应该为:10,000 * 2.5 = 25,000平方米。
2. 科研建筑面积指标科研建筑是用于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等科研活动的场所,包括实验室、实验中心、科研楼等。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科研建筑面积指标为每位在校学生不少于0.3平方米。
以某个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为10,000人为例,需要的科研建筑面积应该为:10,000 * 0.3 = 3,000平方米。
3. 生活建筑面积指标生活建筑是指为学生提供住宿、饮食、娱乐、体育和医疗等生活服务的场所,包括宿舍、食堂、教工宿舍、体育馆、医院等。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生活建筑面积指标为每位在校学生不少于3.5平方米。
以某个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为10,000人为例,需要的生活建筑面积应该为:10,000 * 3.5 = 35,000平方米。
具体数值以上三种不同类型的建筑面积指标是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规定而来,其实际数值并不是唯一的,视学校具体情况而定。
下表是根据不同省份学校规模和地域条件制订的建筑面积指标,供参考:省份规模教学面积科研面积生活面积北京市10000人 2.5平方米/人0.3平方米/人 4.5平方米/人上海市10000人 2.5平方米/人0.3平方米/人 4.2平方米/人广东省10000人 2.5平方米/人0.3平方米/人4平方米/人四川省10000人 2.5平方米/人0.25平方米/人 4.5平方米/人湖南省10000人 2.2平方米/人0.2平方米/人 4.5平方米/人山西省10000人 2.5平方米/人0.25平方米/人 4.5平方米/人需要注意的是,具体数值还与学校的办学类型、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等有关,进行具体规划时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
普通高等学校建筑面积指标(报批稿)2008年11 月北京前言根据原建设部建标函[2004]43号通知的要求,按原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的《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编制程序规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编写规定》(建标[2007]144号),我部负责对原国家教委编制并经原建设部、原国家计委1992年批准的《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以下简称《92指标》)进行修订。
我部委托上海市教委具体承担《92指标》修订工作,上海市教委成立了修编组。
我部发展规划司组织修编组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校舍现状作了抽样调查和实地调研,对搜集的相关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
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普通高等学校建筑面积指标》征求意见稿,征求各有关部门、地区和单位的意见后,由我部召开全国审查会议,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建筑面积指标共分三章,包括总则,大学、专门学院校舍建筑面积指标,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及高等专科学校校舍建筑面积指标。
本次修订主要变更的内容为:调整高校办学规模、学科结构比例及各项校舍建筑面积指标;增列艺术院校校舍建筑面积指标;单列了师生活动用房指标;取消了教工住宅指标。
各单位在执行本指标过程中,如发现有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送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北京市西单大木仓胡同37号,邮编100816)。
本指标主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名单:主编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参编单位:上海市教育基建管理中心、上海高等教育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市教育发展有限公司、上海教育建设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林红、奚道章、欧阳瑶章、叶文俊、丁铭杰、何梅珍、甘建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二○○×年×月×日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大学、专门学院校舍建筑面积指标 (2)第一节一般规定 (2)第二节教室 (4)第三节实验室 (4)第四节图书馆 (5)第五节室内体育用房 (6)第六节校行政办公用房 (7)第七节院系及教师办公用房 (7)第八节师生活动用房 (7)第九节会堂 (8)第十节学生宿舍(公寓) (8)第十一节食堂 (8)第十二节教工单身宿舍(公寓) (8)第十三节后勤及附属用房 (9)第三章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及高等专科学校校舍建筑面积指标 (10)第一节一般规定 (10)第二节高职高专院校各项校舍建筑面积指标 (11)附录一大学、专门学院留学生及外籍教师生活用房建筑面积指标 (14)附录二大学、专门学院专职科研机构用房及函授部用房建筑面积指标 (15)附录三大学、专门学院十二项校舍建筑面积分项指标 (16)附录四高职高专院校十二项校舍建筑面积分项指标 (18)附录五术语 (20)附录六本指标用词和用语说明 (21)附件普通高等学校建筑面积指标条文说明 (2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校舍规划建设的科学管理,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适应普通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特制定本建筑面积指标。
普通高等学校建筑面积指标普通高等学校建筑面积指标是指在设计和建设高等学校建筑时需要考虑的建筑面积的相关指标。
普通高等学校作为一个教育机构,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功能需求,因此需要合理规划和配置建筑空间来满足学院及学生的教学、研究、生活和公共活动的需要。
下面将从校内教学区、研究区、生活区和公共活动区四个方面详细介绍普通高等学校建筑面积的主要指标。
首先,校内教学区的建筑面积是学校建筑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校内教学区主要包括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教学及学术活动空间。
根据不同学科和教学形式的需求,教室的面积应根据学生人数来确定,一般常见的教室面积为20-30平方米/人。
实验室的建筑面积则需要考虑实验仪器设备、实验台和实验区域的放置,一般应根据实验项目和实验人数来确定,常见的实验室面积为每个实验台约10-20平方米。
图书馆作为学校的知识和学术资源中心,建筑面积应根据图书馆的馆藏量来确定,一般以每个馆藏书籍存放的面积为准,一般为每千册图书需提供150-200平方米的馆舍面积。
其次,研究区的建筑面积是为研究人员和科研团队提供科研和研究活动的空间。
研究区主要包括科研实验室、研究室、研究设备等。
科研实验室的建筑面积根据科研需求和实验项目的复杂程度来确定,一般为每个实验室15-20平方米/人。
研究室的建筑面积则根据科研人员的数量和研究工作的性质来确定,一般为每个研究室5-10平方米/人。
研究设备的建筑面积应根据设备种类和数量来确定,一般需提供相应的设备存放空间。
第三,生活区的建筑面积是为学生提供宿舍、食堂、学生活动中心等生活和休闲娱乐空间的区域。
宿舍楼的建筑面积应根据学生人数来确定,一般每个学生提供10-15平方米的宿舍面积。
食堂的建筑面积要考虑就餐人数、就餐时间和饭菜种类,一般以每个就餐人数提供2-5平方米的用餐面积。
学生活动中心的建筑面积应考虑到学生娱乐休闲需求,一般根据学生人数提供适当的活动空间。
最后,公共活动区的建筑面积是为整个学校师生提供公共活动和社交交流空间的区域。
《普通高等学校建筑面积指标》新旧版超强对照1992年5月,国家建设部、发改委、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建标[1992]245号,以下简称1992版标准),同年8月1日起实施,颁布实施至今已达26 年。
1992版标准是我国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的高校建设标准,是教育部和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普通高校进行评估的重要依据,代表当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需要,反映我国当时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基本建设的投入条件,同时也带有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痕迹。
2018年4月,由教育部组织编制的《普通高等学校建筑面积指标》(建标〔2018〕32号,以下简称2018版标准),经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发布,自2018年9月1日起施行。
原《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同时废止。
以下将1992版标准和2018版标准进行对比,供广大高校基建管理者参考。
教育部办公厅教音部办公厅关于贲彻轨存僧連詡洋校建筑面积指标》的遅期答吿自趣、克笔市,殛生产理设兵醐育同,都融琢科醱由鞍肖觀陶耀的电昔蹈校审壷砸卿3》曰琳膚城护瑋说訊国磁度逛叢批准技布,自201書年?月1日皿行.诺冒誉级雜育行政部门、颐善窩評杭在普週高苒押逼忑siia工柞申帧.v?国高許校建筑歸蔺)搐于醐宙中国砒8*社出破行.BH诵昔訓物術取部门认賀餌1992版和2018版新旧标准对比之一标准总则的对比新版的总则较旧版的总则增加了一条,同时强调了办学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并增加了普通高校的设施,向社会开放,服务社会等要求。
1992版和2018版标准对比之二:普通高等学校的建设规模与校舍项目构成一、普通高校的设置规模普通髙等学校的建设规模与学校类别的建筑面积指标和办学规模密切相关,学校类别和办学规模不同,其建设规模也不同。
学校的建设规模由必配校舍项目的建筑面积和选择配置校舍项目的建筑面积构成。
1992版和2018版新旧标准均对普通高等学校的设置规模进行了规定。
普通高等学校建筑面积指标(报批稿)2008年11 月北京前言根据原建设部建标函[2004]43号通知的要求,按原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的《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编制程序规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编写规定》(建标[2007]144号),我部负责对原国家教委编制并经原建设部、原国家计委1992年批准的《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以下简称《92指标》)进行修订。
我部委托上海市教委具体承担《92指标》修订工作,上海市教委成立了修编组。
我部发展规划司组织修编组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校舍现状作了抽样调查和实地调研,对搜集的相关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
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普通高等学校建筑面积指标》征求意见稿,征求各有关部门、地区和单位的意见后,由我部召开全国审查会议,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建筑面积指标共分三章,包括总则,大学、专门学院校舍建筑面积指标,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及高等专科学校校舍建筑面积指标。
本次修订主要变更的内容为:调整高校办学规模、学科结构比例及各项校舍建筑面积指标;增列艺术院校校舍建筑面积指标;单列了师生活动用房指标;取消了教工住宅指标。
各单位在执行本指标过程中,如发现有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送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北京市西单大木仓胡同37号,邮编100816)。
本指标主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名单:主编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参编单位:上海市教育基建管理中心、上海高等教育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市教育发展有限公司、上海教育建设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林红、奚道章、欧阳瑶章、叶文俊、丁铭杰、何梅珍、甘建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二○○×年×月×日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大学、专门学院校舍建筑面积指标 (2)第一节一般规定 (2)第二节教室 (4)第三节实验室 (4)第四节图书馆 (5)第五节室内体育用房 (6)第六节校行政办公用房 (7)第七节院系及教师办公用房 (7)第八节师生活动用房 (7)第九节会堂 (8)第十节学生宿舍(公寓) (8)第十一节食堂 (8)第十二节教工单身宿舍(公寓) (8)第十三节后勤及附属用房 (9)第三章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及高等专科学校校舍建筑面积指标 (10)第一节一般规定 (10)第二节高职高专院校各项校舍建筑面积指标 (11)附录一大学、专门学院留学生及外籍教师生活用房建筑面积指标 (14)附录二大学、专门学院专职科研机构用房及函授部用房建筑面积指标 (15)附录三大学、专门学院十二项校舍建筑面积分项指标 (16)附录四高职高专院校十二项校舍建筑面积分项指标 (18)附录五术语 (20)附录六本指标用词和用语说明 (21)附件普通高等学校建筑面积指标条文说明 (2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校舍规划建设的科学管理,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适应普通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特制定本建筑面积指标。
关于批准发布《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的通知根据国家教育部的要求,为了进一步规范普通高等学校的建筑规划面积指标,切实保障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争取到达设计指标要求,在广大师生、专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学校最终完成了《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的草拟工作,并获得了教育部的批准。
在此,特发出通知如下:一、背景介绍高等教育在我国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对高等学校建筑规划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满足师生的教学、学习、生活需求,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教育部提出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的要求。
二、草拟背景为了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建筑规划面积指标,学校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
该小组由校领导、教务处、实验室管理处、校园规划处等部门的代表组成,专门负责研究制定《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
三、草拟过程工作小组在广泛调研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自身需求,参考了国内外一些知名大学的建筑规划面积指标,综合考虑了教学、科研、校园服务、文化活动等各个方面的需求,细致地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
四、审核意见经过内部多轮讨论、修改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最终通过了学校的审核。
审核委员会认为,该规定科学合理,能够满足学校师生教学和生活的需求,具备一定的先进性。
五、教育部批准教育部高等教育发展中心对学校的《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进行了认真审阅和评估,并给予了高度肯定。
教育部认为,该规定充分考虑到了学校自身的特点和需求,符合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有助于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六、实施计划《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的发布将于下个学年开始实施,各相关部门需要提前进行规划调整和准备工作。
同时,学校将进行培训和宣传工作,确保全校师生和相关人员掌握和适应新的建筑规划要求。
七、总结通过制定和实施《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我们学校将更好地满足广大师生的教学和学习需求,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动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
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内部发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工程规划建设的科学管理,改善教学工作条件,促进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适应普通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制订本规划指标。
第二条本规划指标是编制、评估、审批普通高等学校总体设计任务书、校园总体规划和建设用地计划的重要依据,也是有关部门监督检查普通高等学校工程规划建设标准的尺度。
第三条本规划指标中的校舍规划建筑面积指标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一般普通高等学校;规划建设用地指标适用于新建的一般普通高等学校。
重点普通高等学校、以培养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普通高等学校、两地办学的普通高等学校及有特殊需要的普通高等学校,经主管部门批准后,可酌情提高某些教学和生活用房的规划指标。
第四条普通高等学校工程的规划建设,必须执行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坚持勤俭办学,切实提高教学科研用房的利用率,科学合理、节约用地,不占或少占良田好地。
第五条普通高等学校工程的规划建设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的要求。
各项公用和生活福利设施应尽量利用当地提供的社会协作条件。
第六条普通高等学校工程的规划建设应一次规划分期实施。
改建、扩建学校的规划建设应在充分利用原有设施的基础上进行。
第七条普通高等学校工程的规划与建设除执行本规划指标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和指标的规定。
第二章大学、专门学院校舍规划建筑面积指标(节选)第一节一般规定第八条大学、专门学院的校舍规划建筑面积指标包括下列各种用房的建筑面积:一、每所学校都必须配备的有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实习场所及附属用房、风雨操场、校行政用房、系行政用房、会堂、学生宿舍、学生食堂、教工住宅、教工宿舍、教工食堂、生活福利及其他附属用房共十三项。
二、学校根据需要可以配备的有专职科研机构用房、夜大学函授部用房、研究生用房、进修生及干训生用房、留学生用房、外籍教师用房共六项。
本规划建筑面积指标中未包括下列八项用房。
学校如有需要,可根据实际情况报请主管部门另行审批:(一)、工科院校的生产性工厂及其附属用房,农林院校的生产性农场、牧场、林场及其附属用房,医学院校及个别体育院校的临床实习医院,师范院校的附中、附小、附属幼儿园,各类学校附设的子弟中小学。
(二)、已离休、退休、调出教职工及已故教职工遗属所使用的教工住宅、食堂、浴室、医务所、托儿所幼儿园等生活福利附属设施。
(三)、生产性工厂、农场、牧场、林场职工所需的住宅、宿舍、食堂、浴室、医务所、托儿所幼儿园等生活福利附属设施。
(四)、个别学校的函授部因校外辅导站不足,必须在校内对部分学员进行集中辅导,需要增加建设的少量学生宿舍、学生食堂及教室。
(五)、地方政府另有规定的住宅小区公共配套设施。
(六)、采暖地区的供暖锅炉房。
(七)、设防地区的人民防空地下室。
(八)、自行车棚。
第九条大学、专门学院各项校舍的规划建筑面积指标应采用不同的基本参数。
本指标中每校都必须配备的十三项校舍中,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实习场所及附属用房、风雨操场、校行政用房、系行政用房、会堂、学生宿舍、学生食堂、教工食堂、生活福利及其他附属用房等十一项校舍均应采用以学生人数计的学校规模为其规划建筑面积指标的基本参数,但有的采用自然规模,有的采用折算规划。
教工住宅、教工宿舍两项校舍应采用经主管部门批准的全校教职工人员编制总数为其规划建筑面积指标的基本参数。
学校根据需要可以配备的六项校舍应分别采用专职科研人员数、夜大学函授部工作人员数、研究生数、进修生及干训生数、留学生数、外籍教师数为其规划建筑面积指标的基本参数。
第十条各类大学、专门学院的学校规模宜按表1的规定执行。
本规划指标中的各项指标均按表1中所列的规模分别制定。
如学校的实际规模小于或大于表中的最小规模或最大规模时,其规划指标应分别采用表中最小规模或最大规模时的指标值;学校规模介于表列规模之间时,可用插入法取值。
表1所列的学校规模可规定为自然规模,也可规定为折算规模,其计算方法及适用范围应遵守以下规定:一、学校的自然规模系将大学、专门学院的留学生、学位研究生、研究生班学生、进修生、干训生、本科生、专科生等不同类别及层次的全日制在校学生的自然人数相加所得的学生总人数(不包括夜大学、函授部的学生人数,后表同)。
大学、专门学院的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实习场所及附属用房、风雨操场、会堂、学生宿舍、学生食堂及生活福利与其他附属用房的大部分均应采用自然规模计算其规划建筑面积。
表1各类大学、专门学院的学校规模表2 计算折算规模时采用的折算比例二、学校的折算规模系将大学、专门学院不同类别及层次的全日制在校学生数按表2规定的折算比例分别折算为本科生人数后的总和(后表同)。
大学、专门学院的校行政用房、系行政用房、教工食堂、生活福利与其他附属用房中的托儿所幼儿园、医务所、教工及离退休人员活动用房、教工浴室等均应采用折算规模计算其规划建筑面积。
第十一条大学、专门学院的科类结构应由学校根据本校的现状及今后一段时间内的人才需求情况进行预测。
本规划指标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的现状及今后的人才需求情况,预测了表3所列的各类大学、专门学院的科类结构,并据以确定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实习场所及附属用房的按学校类别分的规划建筑面积指标。
执行本规划指标时,如学校预测的科类结构与表3出入较大,可据实对上述三项规划建筑面积指标进行调整。
第十二条大学、专门院校各项校舍的规划建筑面积指标均按非采暖地区、外墙厚度240mm的多层或低层建筑计算。
采暖地区学校的各项规划建筑面积指标可在本规划指标的基础上增加4%—6%。
个别学校的个别建筑因受土地面积的制约必须建高层建筑时,其规划建筑面积指标也可相应增加。
表3 各类大学、专门学院的科类结构预测值表4-1 十一项校舍的规划建筑面积总指标(m 2 /生)表4-2 两项校舍的规划建筑面积指标(m 2 /人)第十三条大学、专门学院的校舍规划建筑面积指标应按下列规定执行:一、以学校规模为基本参数的十一项校舍的规划建筑面积总指标不得超过表4-1的规定。
二、以主管部门批准的全校教职工人员编制总数为基本参数的两项校舍规划建筑面积指标不得超过表4-2的规定(各类学校的指标相同)。
第二节教室第十四条教室包括各种普通教室(小班及辅导教室、合班教室、阶梯教室)、制图教室、课程设计教室、毕业设计及毕业论文教室、语言教室、电教教室及其附属用房等。
第十五条按科类分的教室规划建筑面积指标不得超过表5的规定。
表5 按科类分的教室规划建筑面积指标(m 2 /生)注:(1)医科指标中已包括后期临床教学所需的教室。
(2)外语科指标中未包括语言实验室。
(3)师范院校艺术科指标中未包括各种琴房、演奏厅、各种画室、展览厅等专业用房。
第十六条按学校类别分的教室规划建筑面积指标不得超过表6的规定。
表6 按学校类别分的教室规划建筑面积指标(m 2 /生)第三节图书馆第十七条图书馆包括各种阅览室、书库、目录厅、出纳厅、内部业务用房(采编室、装订室、业务咨询辅导室、业务资料编辑室、美工室等)、技术设备用房(微机室、缩微照像室、暗室、图书消毒室、声像控制室、复印室……)、办公及辅助用房(行政办公室、会议室、接待室、读者衣物寄存处、饮水处等)。
第十八条按科类分的图书馆规划建筑面积指标不宜超过表7的规定。
表7 按科类分的图书馆规划建筑面积指标(m 2 /生)第十九条按学校类别分的图书馆规划建筑面积指标不宜超过表8的规定。
表8 按学校类分的图书馆规划建筑面积指标(m 2 /生)注:本表不包括研究生的补助指标。
第四节实验室实习场所及附属用房第二十条实验室实习场所及附属用房包括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自选科研项目所需的各种实验室、实习工厂农场、牧场、林场、实验室的附属用房(准备室、天平室、仪器室、标本室、模型室、陈列室、动物室、充电室、空调室、更衣室、实验人员办公室等)、全校公用的计算中心等。
个别学校设立的分析测试中心应专案报批,不在本指标之内。
专职科研机构的实验室、资料室、生产性工厂农场林场、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师范院校的附中附小幼儿园等均不在本指标之内。
第二十一条按科类分的实验室实习场所及附属用房(不含计算中心)的规划建筑面积指标不宜超过表9的规定。
按科类分的实验室实习场所及附属用房表9 (不含计算中心)规划建筑面积指标(m2/生)注:(1)外语科的指标中已包括语言实验室。
(2)师范院校艺术科的指标系指音乐专业的各种琴房、演奏厅、美术专业的各种画室、雕塑室、展览厅等专业用房,其计算规模定为音乐、美术两专业规模之和第二十二条按学校类别分的实验室实习场所及附属用房的规划建筑面积总指标不宜超过表10的规定。
按学校类别分的实验室实习场所及附属用房表10 规划建筑面积总指标(m 2 /生)注:本表不包括研究生的补助指标第五节风雨操场第二十三条非体育院校的风雨操场规划建筑面积指标不宜超过表11-1的规定表11-1 非体育院校风雨操场规划建筑面积指标规模大于5000人的一般或重点非体育院校的风雨操场规划建筑面积指标不宜超过表11-2的规定。
表11-2 规模大于5000人的一般或重点非体育院校风雨操场规划建筑面积指标第二十四条体育院校风雨操场规划建筑面积指标不宜超过表12的规定。
表12 体育院校风雨操场规划建筑面积指标第二十五条师范院校风雨操场的规划建筑面积指标不宜超过表13的规定。
表13 师范院校风雨操场规划建筑面积指标第六节校行政用房第二十六条校行政用房包括院校一级的党政办公室、会议室、档案室、文印室、电话总机室、广播室、社团办公室、传达接待室等。
第二十七条校行政用房的规划建筑面积指标不得超过表14的规定。
表14 校行政用房规划建筑面积指标(m 2 /生)第七节系行政用房第二十八条系行政用房包括系办公用房(主任办公室、系办公室、资料室、学籍档案室、党团办公室、会议室等)及教研室(或学科组)办公用房两部分。
大学下设若干学院时,其行政用房也在本指标之内。
第二十九条系行政用房的规划建筑面积指标不得超过表15的规定。
表15 系行政用房规划建筑面积指标(m 2 /生)第八节会堂第三十条1000人及1000人以上规模的学校可规划建设一座会堂。
会堂的规划建筑面积指标不得超过表16-1的规定。
表16-1 会堂规划建筑面积指标规模大于5000人的一般及重点学校的会堂规划建筑面积指标不得超过表16-2的规定。
规模大于5000人的一般及重点学校的表16-2 会堂规划建筑面积指标第九节学生宿舍第三十一条学生宿舍包括居室、盥洗室、厕所、公用活动室、管理人员办公室等。
第三十二条学生宿舍的规划建筑面积指标不宜超过表17的规定。
表17 学生宿舍规划建筑面积指标(m 2 /生)注:(1)处级干训生指标中尚包括干训楼中的辅导教室、资料阅览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