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新标准解读
- 格式:doc
- 大小:54.00 KB
- 文档页数:2
安全ra评价法
安全RA评价法,也称为风险评价法,是一种系统性的安全评价方法。
它通过对系统中潜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确定系统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危险度,进而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以实现系统的安全。
RA评价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危险识别:识别系统中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人机工程、管理等方面
的因素。
2.风险分析:对识别出的危险和有害因素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评估其可能导致的后果和发生的
概率,进而确定其危险度。
3.风险评价:根据风险分析的结果,对系统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进行综合评价,确定系统的整体风
险水平。
4.安全对策措施: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制定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包括预防、控制、应急等方面
的措施,以降低系统的风险水平。
RA评价法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的领域,如化工、机械、电力、交通等。
它具有系统性、全面性、定量化等特点,可以帮助企业有效地识别和管理安全风险,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需要注意的是,RA评价法只是一种安全评价方法,其结果只能作为制定安全对策措施的参考依据。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制定适合的安全管理措施。
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有3种:1.轮廓算数平均偏差:轮廓算数平均偏差Ra是指在取样长度L内,被测轮廓上各点到基准线的距离Yi的绝对值的算数平均平均值。
2.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是指在取样长度L内,被测轮廓上五个最大轮廓峰高Y pi的平均值与五个最大轮廓谷底Y vi的平均值之和。
3.轮廓最大高度:轮廓最大高度Ry是指在取样长度L内,被测轮廓的峰顶线与轮谷线之间的距离。
表征微观不平度高度特性的评定参数Ra、Rz、Ry的数值愈大则表面越粗糙。
在高度评定参数中,Ra的概念颇为直观,Ra值反应实际轮廓微观几何形状特性的信息量最大,且Ra值用触针式电动轮廓仪测量比较容易。
因此对于光滑表面和半光滑表面,普遍采用Ra作为评定参数。
但受测量仪器的限制,极光滑和极粗糙的表面不能用Ra评定。
评定参数Rz的概念较为直观,Rz值通常用非接触式的光切显微镜测量。
但Rz值只反应取样长度内峰高和谷底的十个点,不能反应峰顶的尖锐和平顿的几何形状特性,因此Rz值不如Ra值反应得微观几何形状特性全面。
评定参数Ry的概念简单,Ry值得测量方便,但Ry值不及Rz、Ra值反应的微观几何形状特性全面。
Ry值与Ra、Rz值连用控制微观不平度的谷深用来评定某些不允许出现较大加工痕迹和受交变应力作用的表面。
RMS值实际就是有效值,就是一组统计数据的平方的平均值的平方根。
因为RMS系统是英制单位一般的有:RMS*25.4/1000=RA举例:RMS64 = 64*25.4/1000= RA 1.6几个常用的如下:RMS250 = RA6.4RMS125 = RA3.2RMS64 = RA1.6RMS32 = RA0.8表面粗糙度外国与中国标准对照N1--0.025um;N2--0.05um;N3--0.1um;N4--0.2um;N5--0.4um;N6--0.8um;N7--1.6um;N8--3.2um;N9--6.3um;N10--12.5um;N11--25um;日本表面粗糙度的老标准。
2022年全文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新规范背景
随着医学研究的进步和临床实践的发展,全文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诊疗在2022年将出现新的规范。
本文档旨在概述这些新
规范,以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于RA的最新诊疗方法。
诊断准则
根据新规范,RA的诊断将基于以下标准进行评估:
1. 症状:患者需满足RA的典型症状,如关节肿痛、僵硬等。
2. 关节炎:至少一处关节表现出炎症。
3. 持续时间:症状持续时间应超过6周。
4. 实验室检查:血液检查结果显示类风湿因子(RF)和/或抗
环瓜氨酸肽(Anti-CCP)抗体阳性。
治疗策略
根据新规范,RA的治疗策略将包括以下方面:
1. 药物治疗:早期干预和个体化治疗是关键。
非甾体消炎药(NSAIDs)和疾病修饰抗风湿药(DMARDs)是常用的药物治疗选项。
2.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包括运动疗法、康复训练等,有助于减轻关节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
3. 手术干预:对于严重病情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手术干预如关节置换手术可能是考虑的选择。
随访和监测
根据新规范,RA的随访和监测应包括以下内容:
1. 定期随访:患者需定期回访医生进行病情评估和治疗效果监测。
2. 临床指标监测:包括关节炎活动性评估、疼痛程度评估等。
3. 实验室检查:定期进行血液检查以监测炎症指标、药物副作用等。
结论
2022年全文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新规范对于RA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明确的指导。
医生和患者应密切关注这些新规范,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EULAR(欧洲抗风湿病联盟)的反应标准通常用于评估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的病情变化。
这些标准包括以下方面:
1.临床20/50/70改善标准:这些标准基于对疼痛、肿胀关节数、患者对疼痛程度及活动难度的评估。
达到这些标准意味着病情有20%、50%
或70%的改善。
2.DAS28(疾病活动度评分):这是一种综合评估RA患者病情的方法,考虑了多个方面的指标,如疼痛、肿胀关节数、红细胞沉降率(ESR)
等。
DAS28评分可以用来衡量病情的活动程度,以及治疗的效果。
3.SDAI(简化疾病活动指数):这是一种新的评分系统,旨在提供一种更简单、更有效的评估RA患者病情的方法。
SDAI考虑了疼痛、肿胀关节
数、ESR等多个指标,以及患者对疼痛程度及活动难度的评估。
4.CDAI(临床疾病活动指数):这是另一种新的评分系统,旨在提供一种更客观、更全面的评估RA患者病情的方法。
CDAI考虑了疼痛、肿胀关
节数、患者对疼痛程度及活动难度的评估等多个指标。
这些反应标准可以帮助医生评估RA患者的病情变化,从而调整治疗方案。
然而,具体的反应标准可能会因不同的临床研究和治疗目标而有所不同。
因此,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和评估。
关于新旧表面粗糙度的使用说明一、新旧标准中表面粗糙度参数Ra值的对照表机械制造中,光洁度、粗糙度是用来表示另件表面的平整(光滑)程度的。
光洁度的数值越大,表示另件表面越平整、光滑,这是旧标准使用的表示方法,现在已经不使用。
粗糙度的数值越小,表示零件表面越平整、光滑,这是目前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表示方法。
二、关于上述表格使用的说明1.▽1-▽14是旧国家标准GB1031-68表面光洁度级别14个等级。
随着数值的增大,其表面光洁度越高。
2.我公司产品图样中对零件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一般应选用轮廓算数平均值偏差Ra值3.新产品设计时,图样中零件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一般应该选用轮廓算数平均值偏差Ra的上限值,对有特殊要求的表面,可以选择Ra的最大值或同时选用最大值和最小值。
4.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Ra的数值选用按照GB/T1031-1995的标准系列选用,对某些特殊表面,标准系列不能满足要求的,可采用GB/T1031-1995的补充系列5. 标准“GB1031-68表面光洁度级别”已经作废,其最新版本升级为“GB/1031-1995 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
6.老产品图中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Ra的标注是按照GB131-83的规定,即表示Ra的最大允许值,在贯彻新标准的过程中,一般不需要改图,只是将原标准中最大允许值理解为上限值即可。
对极少数性能要求高的表面,如果一定要保持最大允许值,应通过改图,在原数值后面加max7.我厂制定的《设计师设计标准化工作手册》制定的企业标准“DL00003-2000 表面粗糙度使用的有关规定”中引用标准GB/T131-93也已经作废,其最新升级版本为“GB/T131-2006/ISO1302: 2002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技术产品文件中表面结构的表示法”其衍化对比如下表所示:(表面光洁度---表面粗糙度—表面结构)表二表面结构要求的图形标注的演变经过咨询公司标准化室缑智勇主任,明确“GB/T131-2006/ISO1302: 2002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技术产品文件中表面结构的表示法”这个标准变化比较大,兄弟工厂贯彻的不多,咱们工厂暂时不贯彻。
一、概述随着现代制造业的迅速发展,对产品表面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粗糙度是对产品表面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而在对表面粗糙度进行评定时,常常会用到ra和rz这两个参数。
本文将对ra和rz的区别进行详细介绍,并针对新标准进行分析。
二、ra的定义和特点1. ra是表面粗糙度的平均值,即表面所有符合条件的高度值的平均高度。
2. ra的计算方式是将表面所有高度值的绝对值相加,然后除以采样长度。
3. ra能够反映出表面整体的粗糙程度,更适用于对表面整体质量的评定。
三、rz的定义和特点1. rz是表面粗糙度的最大毛均方根值,即在采样长度内的一组连续采样长度内最大的高度差值。
2. rz的计算方式是取出表面高度的最大和最小值,然后再取几组这些值的平方和的均值的平方根。
3. rz能够反映出表面的峰谷数量和深度,更适用于对表面局部质量的评定。
四、ra和rz之间的关系1. ra和rz是两种不同的表面粗糙度参数,它们各自强调的是表面质量的不同方面。
2. ra主要关注表面的整体情况,而rz更关注表面的局部细节。
3.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ra和rz,以全面评定表面的质量。
五、新标准对ra和rz的影响1. 随着制造工艺的不断进步,对表面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ra和rz的要求也会不断提高。
2. 新标准可能会对ra和rz的计算方法、采样长度等进行调整,以更好地适应现代制造业的需求。
3. 制定新标准将会对相关行业的生产、检测和质量控制产生一定影响,需要及时做好准备。
六、总结ra和rz作为表面粗糙度评定的重要参数,在现代制造业中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ra和rz的区别和通联,对于正确评定和控制产品表面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而随着新标准的出台,我们也需要及时了解并适应新的要求,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七、参考文献[1] 陈XX, 等. 粗糙度参数的计算方法研究[J]. 机械加工, 2010(2): 10-15.[2] 李XX, 等. 新标准对粗糙度参数的影响分析[J]. 制造工程, 2015(3): 20-25.以上是对ra和rz的区别及新标准相关内容的阐述,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粗糙度老标准与新标准符号粗糙度是表面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反映了材料表面的不平整程度。
在工程领域中,粗糙度的标准符号对于材料加工、表面处理和质量控制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粗糙度的标准符号经历了一些变化,老标准与新标准之间存在一些差异。
本文将对粗糙度的老标准与新标准符号进行比较,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重要的表面质量指标。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粗糙度的老标准符号。
在老标准中,粗糙度通常用Ra来表示,它是表面在一个特定长度范围内的平均粗糙度值。
Ra的单位通常是微米(μm),它可以直观地反映出表面的光洁度和平整程度。
除了Ra之外,老标准中还有一些其他的符号,比如Rz、Rmax等,它们分别表示不同的粗糙度参数,用于更全面地描述表面的质量特征。
而在新标准中,粗糙度的符号体系有了一些变化。
除了Ra之外,新标准中还引入了一些新的符号,比如Rq、Rp、Rv等。
这些新的符号可以更准确地描述表面的质量特征,对于一些特殊的加工和表面处理工艺有着更好的适用性。
同时,新标准还对原有的符号体系进行了一些调整和完善,使得粗糙度的描述更加准确和全面。
在实际应用中,粗糙度的标准符号对于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它们不仅可以用于表征材料的表面质量,还可以作为质量控制的依据,帮助人们更好地选择加工工艺和表面处理方法。
因此,了解粗糙度的老标准与新标准符号对于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都具有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粗糙度的老标准与新标准符号在某种程度上都可以反映出材料表面的质量特征,但它们之间也存在一些差异。
了解和掌握这些符号体系,对于工程实践和质量控制都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用粗糙度的标准符号,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
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有3种:1.轮廓算数平均偏差:轮廓算数平均偏差Ra是指在取样长度L内,被测轮廓上各点到基准线的距离Yi的绝对值的算数平均平均值。
2.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是指在取样长度L内,被测轮廓上五个最大轮廓峰高Ypi的平均值与五个最大轮廓谷底Yvi的平均值之和。
3.轮廓最大高度:轮廓最大高度Ry是指在取样长度L内,被测轮廓的峰顶线与轮谷线之间的距离。
表征微观不平度高度特性的评定参数Ra、Rz、Ry的数值愈大则表面越粗糙。
在高度评定参数中,Ra的概念颇为直观,Ra值反应实际轮廓微观几何形状特性的信息量最大,且Ra值用触针式电动轮廓仪测量比较容易。
因此对于光滑表面和半光滑表面,普遍采用Ra作为评定参数。
但受测量仪器的限制,极光滑和极粗糙的表面不能用Ra评定。
评定参数Rz的概念较为直观,Rz值通常用非接触式的光切显微镜测量。
但Rz值只反应取样长度内峰高和谷底的十个点,不能反应峰顶的尖锐和平顿的几何形状特性,因此Rz值不如Ra值反应得微观几何形状特性全面。
评定参数Ry的概念简单,Ry值得测量方便,但Ry值不及Rz、Ra值反应的微观几何形状特性全面。
Ry值与Ra、Rz值连用控制微观不平度的谷深用来评定某些不允许出现较大加工痕迹和受交变应力作用的表面。
RMS值实际就是有效值,就是一组统计数据的平方的平均值的平方根。
因为RMS系统是英制单位一般的有:RMS*25.4/1000=RA举例:RMS64 = 64*25.4/1000= RA 1.6几个常用的如下:RMS250 = RA6.4RMS125 = RA3.2RMS64 = RA1.6RMS32 = RA0.8表面粗糙度外国与中国标准对照N1--0.025um;N2--0.05um;N3--0.1um;N4--0.2um;N5--0.4um;N6--0.8um;N7--1.6um;N8--3.2um;N9--6.3um;N10--12.5um;N11--25um;日本表面粗糙度的老标准。
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有3种:1.轮廓算数平均偏差:轮廓算数平均偏差Ra是指在取样长度L内,被测轮廓上各点到基准线的距离Yi的绝对值的算数平均平均值。
2.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是指在取样长度L内,被测轮廓上五个最大轮廓峰高Ypi的平均值与五个最大轮廓谷底Yvi的平均值之和。
3.轮廓最大高度:轮廓最大高度Ry是指在取样长度L内,被测轮廓的峰顶线与轮谷线之间的距离。
表征微观不平度高度特性的评定参数Ra、Rz、Ry的数值愈大则表面越粗糙。
在高度评定参数中,Ra的概念颇为直观,Ra值反应实际轮廓微观几何形状特性的信息量最大,且Ra值用触针式电动轮廓仪测量比较容易。
因此对于光滑表面和半光滑表面,普遍采用Ra作为评定参数。
但受测量仪器的限制,极光滑和极粗糙的表面不能用Ra评定。
评定参数Rz的概念较为直观,Rz值通常用非接触式的光切显微镜测量。
但Rz值只反应取样长度内峰高和谷底的十个点,不能反应峰顶的尖锐和平顿的几何形状特性,因此Rz值不如Ra值反应得微观几何形状特性全面。
评定参数Ry的概念简单,Ry值得测量方便,但Ry值不及Rz、Ra值反应的微观几何形状特性全面。
Ry值与Ra、Rz值连用控制微观不平度的谷深用来评定某些不允许出现较大加工痕迹和受交变应力作用的表面。
RMS值实际就是有效值,就是一组统计数据的平方的平均值的平方根。
因为RMS系统是英制单位一般的有:RMS*25.4/1000=RA举例:RMS64 = 64*25.4/1000= RA 1.6几个常用的如下:RMS250 = RA6.4RMS125 = RA3.2RMS64 = RA1.6RMS32 = RA0.8表面粗糙度外国与中国标准对照N1--0.025um;N2--0.05um;N3--0.1um;N4--0.2um;N5--0.4um;N6--0.8um;N7--1.6um;N8--3.2um;N9--6.3um;N10--12.5um;N11--25um;日本表面粗糙度的老标准。
RA树脂沥青标准1.定义和分类RA树脂沥青是一种由高分子聚合物树脂和沥青混合而成的复合材料。
它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如高强度、耐磨、耐腐蚀等,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化工等领域。
根据树脂和沥青的比例和种类,RA树脂沥青可分为多种类型,如RA-1、RA-2、RA-3等。
2.树脂沥青的制备制备RA树脂沥青的主要步骤包括:(1) 配料:按照一定的比例将树脂和沥青混合在一起;(2) 加热:将混合料加热至一定温度,使树脂和沥青充分熔融;(3) 搅拌:在加热过程中不断搅拌,使混合料充分混合;(4) 冷却:将熔融的混合料冷却至室温,得到RA树脂沥青。
3.树脂沥青的性质RA树脂沥青具有以下性质:(1) 高强度:RA树脂沥青具有很高的强度和耐磨性,能够承受重物的压力和摩擦;(2) 耐腐蚀:RA树脂沥青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能够抵抗酸、碱、盐等化学物质的腐蚀;(3) 防水性:RA树脂沥青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能够防止水分渗透,保护建筑物和道路不受水损害;(4) 环保性:RA树脂沥青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较小,是一种环保材料。
4.树脂沥青的应用RA树脂沥青被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1) 建筑领域:用于制作防水材料、保温材料、墙体涂料等;(2) 道路领域:用于制作道路沥青混凝土、防水层、耐磨层等;(3) 化工领域:用于制作防腐涂料、胶粘剂、防水材料等。
5.树脂沥青的标准测试方法为了确保RA树脂沥青的质量和性能,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标准测试,包括:(1) 物理性能测试:如硬度、拉伸强度、压缩强度、耐磨性等;(2) 化学性能测试:如耐腐蚀性、耐候性、耐水性等;(3) 环保性能测试: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有害重金属含量等。
RA分类标准是国际上公认的一种疾病分类标准,主要用于风湿性关节炎(RA)的诊断和临床研究。
自1987年修订以来,这一标准已经成为临床实践和科研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本文将对1987年修订的RA分类标准进行较全面的介绍和分析,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一标准的意义和应用。
一、RA分类标准的背景和意义1987年修订的RA分类标准是由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制定的,旨在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帮助医生诊断风湿性关节炎。
这一标准的制定具有重要的临床和科研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作为诊断工具:RA分类标准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一种客观、统一的诊断工具,有助于早期识别和诊断RA,从而早期干预和治疗,减少关节损伤和功能障碍的发生。
2. 作为科研工具:RA分类标准的统一性和标准化有助于科研人员进行临床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促进互相比较和结果验证。
3. 指导治疗:通过RA分类标准的评估,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二、RA分类标准的内容和评估指标1987年修订的RA分类标准主要包括关节炎的表现部位和关节炎的持续时间两个方面的评估指标。
1. 关节炎的表现部位:根据关节炎的发生部位可以分为肢端型和非肢端型两种。
肢端型:至少有一个近端指(包括近端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或中间指(包括中间指间关节和远端指间关节)出现关节炎。
非肢端型:所有关节炎都不属于肢端型。
2. 关节炎的持续时间:需要持续6周以上。
以上两个指标都需要同时满足,才能诊断为RA。
三、RA分类标准的应用和局限性1987年修订的RA分类标准在临床实践和科研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效地促进了RA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然而,这一分类标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缺乏特异性:有些疾病在临床表现上和RA非常相似,容易造成漏诊或误诊。
2. 对疾病活动性的评估不足:RA分类标准主要关注对关节炎的评估,对于疾病的活动性和严重程度的评估不够全面。
表面粗糙度选用-----------------------------------------------------------序号=1Ra值不大于\μm=100表面状况=明显可见的刀痕加工方法=粗车、镗、刨、钻应用举例=粗加工的表面,如粗车、粗刨、切断等表面,用粗镗刀和粗砂轮等加工的表面,一般很少采用-----------------------------------------------------------序号=2Ra值不大于\μm=25、50表面状况=明显可见的刀痕加工方法=粗车、镗、刨、钻应用举例=粗加工后的表面,焊接前的焊缝、粗钻孔壁等-----------------------------------------------------------序号=3Ra值不大于\μm=12.5表面状况=可见刀痕加工方法=粗车、刨、铣、钻应用举例=一般非结合表面,如轴的端面、倒角、齿轮及皮带轮的侧面、键槽的非工作表面,减重孔眼表面-----------------------------------------------------------序号=4Ra值不大于\μm=6.3表面状况=可见加工痕迹加工方法=车、镗、刨、钻、铣、锉、磨、粗铰、铣齿应用举例=不重要零件的配合表面,如支柱、支架、外壳、衬套、轴、盖等的端面。
紧固件的自由表面,紧固件通孔的表面,内、外花键的非定心表面,不作为计量基准的齿轮顶圈圆表面等-----------------------------------------------------------序号=5Ra值不大于\μm=3.2表面状况=微见加工痕迹加工方法=车、镗、刨、铣、刮1~2点/cm^2、拉、磨、锉、滚压、铣齿应用举例=和其他零件连接不形成配合的表面,如箱体、外壳、端盖等零件的端面。
要求有定心及配合特性的固定支承面如定心的轴间,键和键槽的工作表面。
RA新标准解读:2009年10月美国风湿病年会上,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和欧洲抗风湿联盟(EULAR)共同发布了新的类风湿关节炎(RA)分类标准,这是20多年来对RA分类标准的再次更新,也是近年来风湿学界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一石激起千层浪,此标准一经出现,迅速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深入讨论。
新标准“出炉”颇费周折
近十年来,随着抗环瓜氨酸多肽(CCP)抗体等诊断新手段的出现,以及治疗观念的进步,对RA患者及早采用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物(DMARDs)、减少骨破坏和关节功能丧失已经成为共识。
由于1987年版的RA分类标准识别早期RA患者的能力较差,其指导临床工作的意义受到越来越多的置疑。
近年来,曾有多个工作组尝试对其进行改进,但均未得到公认。
ACR和EULAR耗时3年,联合开展了修订新标准的研究,研究流程非常严谨,业内认同度高。
该项研究综合了近年来RA临床研究的成果和专家意见,致力于早期识别需要治疗的慢性致畸性关节炎人群,及早应用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物,以防止患者发展成为符合1987年标准的较晚期RA人群,从而改善患者预后、减少整体医疗费用。
新标准的出炉经历了两个主要步骤。
首先,ACR/EULAR联合专家组以DMARDs治疗需求为导向,通过9个中心3115例早期关节炎(病程<3年)患者的数据库筛选出判断慢性持续性(或致畸性)关节炎的关键指标,通过统计学方法确定各个判断指标的权重。
随后,由ACR推举出的11名专家和EULAR推举的11名共同分析30个病例,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筛选能判断出早期RA的核心指标。
此项目在去年EULAR会议上报告后,工作组根据反馈意见进一步细化,并在2009年10月的ACR会议上发布。
新标准特点分析
这一新的分类标准将患者的临床表现分为受累关节情况、血清学检查、滑膜炎的病程和急性时相反应物等4个方面进行评分,总分在6分以上即诊为确定RA。
ACR/EULAR联合专家组下一步的工作是制定甄别“可能RA”和“不太可能RA”的判断标准,其临界分点可能被定为3或4分(见表)。
关节受累情况(0-5分*)
-1个中大关节0 -2~10个中大关节1 -1~3个小关节2 -4~10个小关节3 ->10个小关节5
血清学(0-3)
-RF和抗CCP抗体均阴性0 -RF和/或抗CCP抗体低滴度阳性(滴度超过正常,但小于3倍正常上限)2 -RF和抗CCP抗体高滴度(滴度高于正常上限3倍)3
滑膜炎的病程
-小于6周0 -大于等于6周1
急性时相反应(0-1)
-CRP和ESR均正常0 -CRP和/或ESR升高1
表RA分类标准评分表
注:每项评估中,取患者符合的最高分值。
如患者有5个小关节和4个大关节受累,评为3分。
*:关节受累是指关节肿胀和压痛,为与骨关节炎鉴别,上述关节中不包括DIP、第一CMC、第一MTP
在临床工作中利用2009年版ACR/EULAR分类标准诊断RA,首先要明确患者:(1)必须具有一个以上关节的滑膜炎(通过临床、超声或MRI确定);(2)未分类的关节炎症状和体征不能由其他疾病解释。
其具体操作流程见图:
图RA诊断操作流程
以上新标准更贴近当前的临床实践,并强调了新诊断手段的重要性,如抗CCP抗体、关节超声和MRI等。
在现实中确实也有相当的早期RA患者并不符合目前使用的87版RA分类标准,在以往的文献中医生们常根据个人理解采用“未分化关节炎”、“早期RA”等多种名称,较为混乱。
在今后的临床研究中,采用这一量化系统可以建立更好的交流平台,增加各类RA临床研究的可比性,为风湿专业学者和患者提供更为客观真实的数据。
在社会层面上,这一新标准的提出可能对RA相关医疗政策的改革有直接影响。
如果过去不能被确诊的早期RA患者也被医疗保险制度覆盖,得以及早治疗,则对于改善个体预后、减少整个社会的残疾人群都具有实际意义。
当然,这一新标准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尚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时间的考验。
更为重要的是,新的RA量化系统需要经过良好训练的风湿专科医生结合临床经验应用,以免掌握不当、造成误诊。
2012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