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3.4 图片和剪贴画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1.23 MB
- 文档页数:13
2024年版幼儿园剪贴画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使用2024年版幼儿园教材《创意美术》第四单元“有趣的剪贴画”进行教学。
具体内容包括:学习剪贴画的基本技巧,掌握如何用简单的剪刀和胶水创作出丰富多彩的画作;重点学习第四章中的“快乐的农场”主题,详细内容包括动物、植物及农场的场景设计。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剪贴画的基本技巧,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能够通过剪贴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3. 增进幼儿对农场动物、植物的认识,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运用剪贴技巧创作出具有农场主题特色的画作。
教学重点:让幼儿熟练掌握剪贴画的基本技巧,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剪刀、胶水、彩色纸、画纸、范画。
学具:剪刀、胶水、彩色纸、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不同农场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自己认识的动物和植物,引导幼儿关注农场主题。
2. 新课讲解(10分钟)(1)介绍剪贴画的基本技巧,如如何用剪刀、如何粘贴等。
(2)展示范画,讲解创作步骤。
3. 实践操作(15分钟)(1)让幼儿根据范画,自行选择彩色纸进行剪贴。
(2)在教师指导下,幼儿进行创作,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4. 随堂练习(5分钟)(1)教师提出练习要求,如创作一幅农场剪贴画。
(2)幼儿根据要求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评价(5分钟)(1)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
(2)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剪贴画——快乐的农场2. 板书内容:(1)剪贴画基本技巧(2)农场主题创作步骤(3)作业要求及课后拓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创作一幅农场剪贴画。
2.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剪贴画过程中的操作技巧,及时给予指导。
2. 拓展延伸:(1)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农场元素,如动画片、图书等。
c 图类课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C图类的基本概念、绘制方法和应用场景。
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独立绘制C图类,并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应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培养对C图类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习积极性。
通过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我们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学生将能够理解C图类的基本概念,掌握绘制方法,运用C图类解决实际问题。
这些目标具有具体性和可衡量性,便于学生和教师了解课程的预期成果。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我们选择和了以下教学内容:1.C图类的基本概念:介绍C图类的定义、特点和应用领域。
2.C图类的绘制方法:讲解C图类的绘制步骤、技巧和注意事项。
3.C图类的应用场景:分析C图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结构分析、流程优化等。
教学大纲将按照以下顺序安排教学内容:1.第一课时:C图类的基本概念。
2.第二课时:C图类的绘制方法。
3.第三课时:C图类的应用场景。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C图类的基本概念、绘制方法和应用场景。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C图类的理解和应用经验。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C图类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4.实验法:安排课内外实验,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绘制和分析C图类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C图类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参考书籍,丰富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教学视频等,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实验设备:准备相应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教学资源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们设计了以下教学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表现。
《剪贴图形》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本课是江苏省信息技术教材第17课《剪贴图形》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对相同的图形进行剪贴、复制和翻转/旋转的技巧。
课本以画风车为例,介绍了剪贴、复制和翻转/旋转的步骤,有利于同学自学。
但由于同学的知识基础和自学技能各异,可能有一部分同学在尝试过程中会有困难。
于是笔者把教材内容作适当改动,以主题任务的形式涌现,让同学完成一幅草原图。
并通过评比星级小画家的活动来完成。
教学任务设置成三个层次:1.完成景物的复制,学会复制图形。
2.完成景物的倒影,学会翻转图形。
3.完成风车的制作,学会旋转图形。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复制、翻转/旋转图形的方法;娴熟掌控复制、翻转/旋转等技巧。
技能目标:训练同学在画图中综合运用复制、翻转/旋转等技巧的技能;培育同学处理信息的技能、表达、评价的技能和通过合作探究共同解决问题的技能。
情感目标:通过多媒体的观赏和图画的创作,进一步体味草原的美景,激发同学对大自然和美满生活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复制、翻转/旋转等技巧在画图中的综合运用。
教学难点:在创作过程中不同同学性格问题的指导与处理。
四、设计思路本课将采纳“任务驱动、合作探究”教学法教学,以同学为主体,老师为主导。
首先借助于多媒体手段激发同学学习爱好,展示学习任务。
依据同学操作水平的不同,将任务分为不同的层次。
然后通过“争做小画家”、“评比小画家”、“学一学”、“试一试”、“帮一帮”、“比一比”、“说一说”等活动,将有关学习内容进行整合,拓展学习空间,丰富同学体验。
使同学通过实践探究,巩固画图的技能,体验学习的乐趣和创作的成就感。
并使同学的想象力、制造力和知识整合技能得到培育,促进同学综合素养的进展。
五、教学过程〔一〕动画激趣揭示课题师:同学们,你们想去大草原吗?〔想!〕就让老师带你们去看一看吧!老师播放课件“漂亮的草原我的家”让同学观赏。
师:观赏了大草原的美景,你想说些什么?〔让同学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简单的图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欣赏生活中的轴对称图案,能分析它是由哪些简单几何图形组成的.
2、能利用简单几何图形设计轴对称图案,体验数学活动乐趣,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能利用简单的几何图形设计轴对称图案.
教学过程
1、观察下面图形,思考下面问题:
(1)它们是由哪些简单的几何图形组成的?
(2)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画出对称轴.
(3)用一些学过的几何图形,你能设计出几个轴对称图形吗?
2、下面两个图案,是由一些硬板剪成的简单图形拼成的,请思考下面问题:
(1)它们是由哪些简单的几何图形组成的?
(2)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3)你能用一些硬纸板设计出几个轴对称图形吗?试试看.
3、我国许多银行的徽标设计,其创意都来自中国古代钱币的图案,如下图是四家银行的徽标图案,其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4、精讲点拨:师生共同归纳设计轴对称图案的一般思路:
(1)根据图案的轴对称性,先确定对称轴的条数和位置.
(2)在确定的一条对称轴的一侧画出图形的基本线条,再根据其对称性完成整个图形.(3)在图案上涂上适当的颜色.擦掉多余线条,即可完成.
5、拓展延伸:利用一条线段,一个圆,一个正三角形设计一个轴对称图案,并说明你要表达的含义.。
剪贴画教材第二部分3.3 七彩小鱼在一片蔚蓝色的大海里,住着许许多多漂亮的小鱼,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呢?他们是什么颜色的?快来想一想吧!一、想一想。
鱼儿的形状像什么?鱼儿有哪几部分组成?二仔细观察。
三、动手做一做四、总结全课。
3.4小鸟飞啦天空因为有了小鸟变得热闹起来,同学们,你们喜欢小鸟么?让我们一起动手做一做吧!一、观察一下小鸟的特征。
二、小鸟是由哪些部位组成的?3.5 喔喔叫的公鸡同学们一定见过大公鸡吧!大公鸡是什么样子的?大公鸡在什么时候打鸣?你听过公鸡的叫声么?一、读一读大公鸡大公鸡,喔喔啼,红红的冠子花花衣,尖尖的嘴儿把歌唱,天天叫人早早起。
二、仔细观察三、我们一起动手吧3.6 美味的西瓜西瓜是夏天最好吃的水果啦!他是什么样子的呢?一、想一想1、西瓜是什么样子的?二、观察图片,说一说怎样才能做出好看的西瓜剪贴画三、试着动手做一做陕西科技大学期末考试复习题——第九期第二部分(华人纵横天下论文陕西科技大学编机电过控系审第二篇华人纵横天下篇一课程名称:《华人纵横天下》班级:机电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101学号:2020 05050120姓名:谭礼斌1、列举本学期所学通识教育讲座的5个专题的题目①:方李邦琴②:何大一③:莫虎④:朱棣文⑤:林同炎2、叙述某个专题的具体内容,并谈谈个人的心得体会。
(不少于1500字答:建筑大师林同炎林同炎生于1912年,福建省福州市人,是世界著名桥梁和结构工程学家。
世界上最早一个以中国人命名的科学奖,就是土木工程学会的林同炎奖。
1925年,14岁的林同炎考取了唐山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
他每次考试必得冠军,是校长茅以升、教授孙宝琦的得意门生。
1931年毕业后,林同炎由在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执教的胞兄林同济的资助,到该校工程研究院深造,获硕士学位。
他的毕业论文《力矩分配法》,轰动了建筑界。
刚到时,他只想着要当个小工程师,却没想到最后成了享誉国际的世界级建筑工程师。
林同炎硕士毕业后曾一度留校任教。
剪贴画课件剪贴画课件:创意教学工具的应用与价值一、引言在教育领域,多媒体课件作为一种辅助教学工具,已经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
其中,剪贴画课件以其生动形象、色彩丰富、易于操作等特点,深受教师和学生的喜爱。
本文将从剪贴画课件的概念、应用场景、制作方法以及其在教学中的价值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剪贴画课件概述1.定义:剪贴画课件是指利用剪贴画素材,结合文字、图片、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元素,制作而成的教学课件。
2.特点:剪贴画课件具有生动形象、色彩丰富、易于操作、富有趣味性等特点,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分类:根据制作工具和形式的不同,剪贴画课件可分为PPT 剪贴画课件、Flash剪贴画课件、5剪贴画课件等。
三、剪贴画课件的应用场景1.课堂教学:剪贴画课件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用于呈现知识点、讲解重点、分析难点等。
2.主题班会:利用剪贴画课件开展主题班会,可以丰富班会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教育培训:在教育培训领域,剪贴画课件可以作为培训资料,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4.自主学习:剪贴画课件可以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源,帮助学生进行预习、复习和拓展学习。
四、剪贴画课件的制作方法1.素材准备: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剪贴画素材,包括人物、动物、植物、场景等。
2.课件设计:根据教学目标,设计课件的框架和内容,确定课件的结构和布局。
3.制作工具:选择合适的制作工具,如PPT、Flash、5等,进行课件的制作。
4.添加媒体元素:在课件中添加文字、图片、声音、动画等媒体元素,使课件更加生动有趣。
5.交互设计:根据需要,添加交互功能,如、拖拽、选择等,提高课件的互动性。
6.测试与修改:完成课件制作后,进行测试和修改,确保课件的正常运行和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剪贴画课件在教学中的价值1.提高教学效果:剪贴画课件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2.丰富教学手段:剪贴画课件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可以丰富教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3.4升华和凝华一、单选题1.糖画是一种传统民间手工艺,将糖用温火熬成糖汁,再在石板上画出造型,粘上竹签,待糖汁冷却后便完成制作。
在糖画制作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A.先熔化后凝固B.先熔化后凝华C.先液化后凝固D.先液化后凝华2.关于图中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叶子上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B.图乙中,清晨河面白雾是液化现象C.图丙中,河面上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D.图丁中,晾晒湿的衣服是升华现象3.“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在一直默默的坚守自己的岗位,结合图片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图甲战士以冰代水,冰在口中熔化放热现象B.图乙站岗的战士,头上的“白霜”是凝固放热现象C.图丙夏季执勤的战士,汗水浸透的军装又慢慢变干是汽化吸热现象D.图丁巡逻的战士,踏雪前行,雪的形成是水蒸气凝华吸热现象4.下列自然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A.早春江面上冰雪的消融B.初夏江面上浓雾的形成C.深秋江边上冰凌的生成D.初冬江岸上雾凇的出现5.天津盘山有“上盘雪花飘,中盘雾雨渺,下盘夕阳照”的天然奇观,其中“雾”的形成过程中发生的主要物态变化是()A.凝固B.升华C.汽化D.液化6.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人们喜爱,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对有关诗句的分析正确的是()A.“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要吸热B.“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要吸热C.“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要放热D.“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要放热7.下列物态变化说法错误的是A.霜是水蒸气凝固的结果B.自来水管冒“汗”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C.雾是水蒸气液化的结果D.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8.下列问题中,属于可探究的科学问题的是A.用“仰仪”这种天文观测仪器观测太阳的位置有什么好处?B.给物体加热时,物体吸热的多少跟物体的质量有关吗?C.升华是物理现象吗?D.液体蒸发的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9.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可以产生白雾,制造朦胧的效果。
c 图形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c图形的基本概念,如点、线、面的表示方法。
2. 使学生了解c图形的分类,如三角形、矩形、圆等,并掌握它们的性质。
3. 培养学生对c图形的观察、分析和应用能力,如计算图形的周长、面积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图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利用图形设计简单的图案。
2. 让学生掌握c图形绘制的基本方法,如使用相关软件或工具绘制图形。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完成图形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c图形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让他们认识到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
3. 培养学生勇于尝试、不断探索的精神,增强他们面对困难的信心。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结合学生年级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结合。
学生特点:学生在本年级已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教学要求: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同时,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c图形基本概念:点、线、面的表示方法,图形的分类及性质。
教材章节:第一章 图形的基本概念内容安排:2课时2. c图形的绘制方法:使用相关软件或工具绘制图形,如三角形、矩形、圆等。
教材章节:第二章 图形的绘制内容安排:3课时3. c图形的计算:计算图形的周长、面积,以及图形之间的位置关系。
教材章节:第三章 图形的计算内容安排:3课时4. c图形的应用:利用图形设计简单的图案,如对称图案、组合图案等。
教材章节:第四章 图形的应用内容安排:2课时5. c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介绍图形在建筑、艺术、设计等领域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五章 图形的实际应用内容安排:1课时6. 团队协作与展示:小组讨论、合作完成图形任务,并进行成果展示。
内容安排:1课时总计:12课时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课程目标,按照教材章节顺序进行教学安排。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第4课时:欣赏与设计班级:姓名: 等级:【基础训练】一.选择题1.左图是由经过()变换得到的.A.平移B.旋转C.对称2.如图的图形中,()是只能由旋转得到的.A.B.C.3.将图形顺时针旋转90︒,得到的图形是()A.B.C.4.由图形A到图形C是怎样的旋转过程.()A.A顺时针旋转90︒得到图CB.A逆时针旋转180︒得到图CC.A逆时针旋转90︒得到图B,再逆时针旋转90︒得到图C5.下列图片中,哪些是由图片①分别经过平移和旋转得到的()A.③和④B.③和②C.②和④二.填空题6.广告设计人员进行图案设计,经常将一个基本图案进行轴对称、平移和等.7.下面的图案,是通过平移得到的图案在括号里填“平移”,是通过旋转得到的图案在括号里填“旋转”..8.动动小脑筋.(1)图a向平移了格成了图b.(2)图①变成图②、图③、图④是利用了三角形现象得来的.9.如图A是通过旋转变成图B的..10.如图,图形A是通过得到图形B、图形C、图形D的.三.判断题11.图只能通过画对称图形得到..12.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变换可以设计许许多多美丽的镶嵌图案.13.图中是由经过旋转得到的..【拓展运用】四.解答题14.利用旋转画一朵小花.15.请你用轴对称或平移的方法,设计一幅美丽的图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C。
3.A.4.B.5.A.二.填空题6.旋转.7.平移;旋转;平移;平移;旋转;旋转.8.下;4;旋转.9.⨯.10.旋转.三.判断题11.⨯.12.√.13.√.四.解答题14.解:画图如下:15.解:用轴对称或平移的方法,设计一幅美丽的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