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II)卷(模拟)
- 格式:doc
- 大小:675.00 KB
- 文档页数:12
人教版2020版中考二模语文试题(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中语病修改不当的一项是()A.在省城,每到晚上和空闲时间,约上几个好友到乒乓球馆或羽毛球馆挥上几拍,成了时尚。
(删去“和空闲时间”) B.通过交警部门的大力整治和宣传,我市的交通肇事率大幅下降。
(把“整治和宣传”改为“宣传和整治”) C.通过这些深受学生喜爱的活动,使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得到了增强和培养。
(删去“和培养”)D.阅读优秀诗歌,我们的情感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我们的思想将在孜孜求索中变得高尚。
(将“高尚”改为“深邃”;或将“思想”改为“品质”)2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B.我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的一个小村庄——官庄。
(现改临清市)C.“请放心,我马上就给你们建造一座更加出色的庙,并且还附带一个广场,怎么样。
”D.“是一只老鼠。
”我说,接着补充了句,“也许是一只田鼠。
”3 .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妖娆(rǎo)襁褓(qiǎng)昏晕(yūn)成吉思汗(hán)B.蓑衣(suō)鸿鹄(hú)田圃(pǔ)闪闪烁烁(shuò)C.风骚(sāo)卑鄙(bì)倾颓(tuí)妄自菲薄(fěi)D.喧嚷(xuān)佣(yòn g)耕和睦(mù )陟罚臧否(zāng)4 .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1)肥胖的黄蜂___________在莱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_______向云霄里去了。
(2)真的,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_____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_______。
人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II )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句子默写 (共2题;共9分)1. (5分)根据课文默写(1)黔无驴,________。
(柳宗元《黔之驴》)(2)________,流响出疏桐。
(虞世南《蝉》)(3)居高声自远,________。
(4)人之立志,________。
(彭端淑《为学》)(5)圣人之道,________。
(6)________,卷舒开合任天真。
(李商隐《赠荷花》)(7)多谢浣纱人未折,________。
(郑谷《莲叶》)(8)荷叶罗裙一色裁,________。
(王昌龄《采莲曲》)(9)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亭亭净植,________。
2. (4分)下面《我爱你,中国》这段歌词中划线词语对表达爱国之情的作用是什么?我爱你中国我爱你中国我爱你碧波滚滚的南海我爱你白雪飘飘的北国我爱你森林无边我爱你群山坞我爱你淙淙的小河荡着清波从我的梦中流过。
二、课内阅读 (共1题;共8分)3. (8分)阅读北宋文莹的《食粥心安》一文,完成后面小题。
范仲淹家贫,就学于南都书舍①。
日煮粥一釜②,经夜遂凝,以刀画为四,早晚取其二,断齑③数十茎啖④之。
留守⑤有子同学,归告其父,馈以佳肴。
范仲淹置之,既而悉败矣。
留守子曰:“大人⑥闻汝清苦,遗以食物,何为不食?”范曰:“非不感厚意,盖食粥安已久,今遽享盛馔⑦,后日岂能复啖此粥乎?”【注释】①南都书舍:当时著名的书院。
②釜(fǔ):锅。
③齑jī:腌菜。
④啖(dàn):吃。
⑤留守:官职名称。
⑥大人:指自己的父亲。
⑦馔(zhuàn):饭菜。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日煮粥一釜()②既而悉败矣()③大人闻汝清苦()④遗以食物()(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范仲淹置之A .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B . 不以木为之者 (《活板》)C .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D . 录毕,走送之 (《送东阳马生序》)(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中考二模语文试题(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1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拼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静谧(mì)嗔怪(chēn)咄咄逼人(duō)B.高邈(miǎo)憔悴(cuì)哄堂大笑(hōn g)C.欹斜(qī)确凿(záo)人迹罕至(hǎn)D.干涸(hé)蜷伏(juǎn)拈轻怕重(niān)2 . 下面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经过近一年打造,使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乡村十八坊”开街,一家接一家传统手工作坊遍布在仿古街道的两旁。
B.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C.2018年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开局之年,夏粮喜获丰收,我国粮食产量已经连续5年保持在2万亿斤以上。
D.扶贫攻坚活动深人人心,基本彻底解决了贫困家庭日常生活、子女教育、疾病就医、文化娱乐等一系列问题。
3 . 下列作家作品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邓稼先》——杨振宁——核物理学家B.《说和做》——臧克家——诗人C.《回忆鲁迅先生》——萧红——《呼兰河传》D.《孙权劝学》——司马迁——《资治通鉴》4 . 下列选项中衔接排序正确的一项()①比如,同是长度单位,以“里”去量路程可以,去量房屋之大小则不成;②以人而论,权大位显,如王如皇亦有他的局限。
③虽然大有大的好处,但它却不能占据全部的风光。
④比如他就不能享受村夫之乐、平民之趣。
⑤以“尺”去量房屋大小可以,去量一本书甚至一张纸的厚薄则难为它了。
⑥同是观察工具,望远镜可以观数里、数十里之外,看微生物则不行,能挥洒自如的是显微镜。
A.②④③①⑤⑥B.③②④①⑤⑥C.③①⑤⑥②④D.②④①⑤⑥③5 . 下列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精彩的演奏戛然而止,起先大厅里鸦雀无声,随即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人教版2020版中考二模语文试题(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1 . 下列诗句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B.我/是你簇新的理想C.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D.我亲爱的/祖国2 .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称屈原或《楚辞》作者为“骚人”,后泛指文人。
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骚人”便含有此意。
B.传统的对联张贴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上联末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尾字用平声。
C.古代称呼人的方式很多样、很讲究。
以地名称呼人,柳宗元又称柳河东;以官职称人,杜甫又称杜工部。
D.“朋友”一词在传统文化里枝繁叶茂,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有着不同的称谓。
如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莫逆之交”。
二、字词书写3 . 下列词语的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猥琐(wěi)钦佩(qīn)累赘(zui)心有灵犀B.晌午(shǎng)颤抖(chàn)修葺(qì)语无轮次C.忏悔(chàn)召开(zhào)严谨(jǐn)苛捐杂税D.烦燥(zào)羸弱(1éi)别扭(bié)千钧重负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二)李大柱去哪儿了①老十街路口,人来人往。
②路口有家牛肉面馆,雪白的墙壁上,用粉笔写着一行字:“李大柱去哪儿了?”③偶然,顾客中正好有人叫李大柱的,就会半开玩笑地问:“你们找我有什么事呀?”服务员会反问:“你真的叫李大柱?”顾客就较了真,掏出身份证,往桌子上一拍:“绝无假冒!”④服务员见状,就会毫不含糊地说:“好,今天您在我们店里吃饭,免单!”正当顾客不知所以时,牛肉馆的老板,胖胖的王师傅,就会笑眯眯地迎上来:“欢迎您光临!今年不是最流行‘去哪儿了’吗?时间去哪儿了,爱情去哪儿了,我们小店也跟着时尚一把。
人教版2020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基础知识综合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树有着不同的种群和不同的属地,但无论是高寒山区的肃穆森林,还是半山腰上的莽莽老林,或是低地河谷的热带雨林,每一棵树就像一个人,经历着诞生、成长、消亡的过程。
没有比亲眼看着一粒种子破土而出更为震撼的了,,更没有比看着一棵老树悄然逝去更为哀惋的了。
我喜欢轻轻走进一棵树,仰望它华美的树冠,拥抱它坚实的枝干,将耳朵紧紧贴在它身上,仔细líng听。
一棵树的低吟浅唱,诉说着它的前世今生。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líng()听树冠()(2)文中第一段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3)请联系上下文,为文中画横线处补上一个句子,使之与前后文意连贯。
(4)将下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不得改变原意。
一棵树的低吟浅唱,诉说着它的前世今生。
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造个芯片这么难①芯片是怎么被造出来的?为什么我们造芯片难度那么大?要回答这些问题,就得从芯片的工作原理说起。
②众所周知,只要是电子产品,就离不开芯片。
芯片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功能芯片,比如我们常说的中央处理器(CPU),就是带有计算功能的芯片;另一种就是存储芯片,比如电脑里的闪存(Flash),是一种能储存信息的芯片。
③这两种芯片,本质上都是载有集成电路的硅片。
怎么理解呢?就是我们在一片硅片上,按照设计刻出一些凹槽,在凹槽里填充一些介质,从而使硅面上形成许多晶体管、电阻、电容和电感,让这片硅成了复杂的电路,得以实现一些特定的功能。
所以,我们才会看到芯片放大图上有那么多弯曲、平行的凸起和纹路。
④听起来不难,做起来可要命。
人教版2020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材料一)抗生素以前被称为抗菌素,事实上它不仅能杀灭细菌而且对霉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氏体等其它致病微生物也有良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是用于治疗各种非病毒感染的药物。
但是在临床使用中已经显现了许多副作用,卫生部细菌耐药监测机构的专家告诫,细菌也是生命体,在抵抗抗生素的杀灭作用时,会产生耐药性。
在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情况下,抗生素频繁刺激细菌,使细菌迅速耐药,甚至任何一种耐药菌都有可能发展成为超级耐药菌,长期下去,抗生素越来越失效,很多感染性疾病将无药可治。
(材料二)中外抗生素使用情况对比表从2008年开始,欧盟将每年的11月18日定为“欧洲抗生素宣传日”,旨在宣传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抗生素在美国被严格界定为处方药,药店不能向公众出售,否则将承担高额民事甚至刑事责任。
最近,英国出台新的规定,医生不得给咽喉、扁桃体发炎、感冒等患者开具抗生素类药品处方,而建议其回家休息,否则将受处罚。
(材料三)央视国际《每周质量报告》披露,目前,我国很多突然耳聋的孩子都是由于生病时滥用抗生素造成的。
据调查,我国7岁以下儿童因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聋的数量多达30万,占总体聋哑儿童的比例高达30%至40%。
另据报道,一个小女孩只是因为指甲发炎,去医院开始用抗生素,结果指甲的炎症不但没有治疗好,还导致细菌泛滥,整个手指都开始溃烂,之后还是用抗生素,还是没能抑制炎症的发展,最后整个手只能切掉。
(村料四)专家提醒,正确使用抗生素要从以下四点做起:可用可不用的尽量不用;能用低级的就不用高级的;能用一种药就不联合用几种药;能口服的不要静脉注射。
作为临床医生,应重新评价自己对抗生素的认识,树立正确的观念,在医疗实践中坚持慎用和有的放矢的原则,帮助患者及其家属树立正确的认识。
人教版2020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积极开展“在阅读中成长”。
B.通过阅读《青铜葵花》《根鸟》等作品,我了解到曹文轩是一位关注少年心灵的作家。
C.辛弃疾和陈同甫是好朋友,两人志同道合,他给他写了一首词。
D.《经典咏流传》用“和诗以歌”的方式演绎经典诗词,导致了文化节目的新风尚。
2 . 下列对文章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引出两处古人名室,运用类比法,拿古人名室作比,用意在于说明陋室不陋,还含蓄地以古贤人自比,进一步表达作者的志趣、抱负。
B.抒情散文《白杨礼赞》选自《见闻杂记》,作者茅盾,作家,社会活动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不平凡”是作者抒发赞美之情的基础,也是作者用来结构文章的感情线索。
C.《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作者是竺可桢,我国气象学家、地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我国近代气象事业创始人之一,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属于文艺性说明文。
D.《河中石兽》的作者是纪昀,字晓岚,明代文学家。
他所创作的《阅微草堂笔记》是一部文言短篇志怪小说。
3 .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二十四孝图》写“我”儿时就不喜欢“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故事,进而引发了对那种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所谓“孝道”的批判。
B.鲁迅首次知道赫胥黎、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矿路学堂,这段经历在《琐记》中提及。
C.“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这段文字描写的人物是范爱农。
D.鲁迅在《父亲的病》一文中,通过对无常的描述,指出“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以讽刺当时社会上的“正人君子”之流。
二、基础知识综合4 . 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答题。
①任何不称职的或愚蠢的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安徒生《皇帝的新装》)②他用非常安wèi的口吻说道:“要吃饭了。
人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II )卷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1. (5分)古诗文填空。
(1) ________,不知饴阿谁。
(《十五从军征》)(2)坐断东南战未休。
________?(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3)先帝不以臣卑鄙,________,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诸葛亮《出师表》)(4)数月之后,________;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邹忌讽齐王纳谏》)(5)《曹刿论战》中说明了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取信于民”用原文中的话来说是:________,________,必以情。
(6)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________”从视觉角度,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同时通过夸张手法极为新颖传神地描摹出塞外的严寒。
(7)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写自己经过秦汉的故都,看到过去的宫殿已经化为焦土,引起感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二、诗歌阅读 (共1题;共3分)2. (3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诗歌的第一句写出了诗人的什么情况?(2)诗人“僵卧孤村”可为什么“不自哀”?(3)“夜阑卧听风吹雨”中的“风吹雨”的意思有两层,一层是________,另一层是________。
(4)诗中哪一句是虚写的呢?又是怎样同前面的现实描写衔接起来的呢?三、课内阅读 (共1题;共8分)3. (8分)(2019·长春模拟)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亮少有逸群之才,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
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
躬耕于野,不求闻达。
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
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厚相结纳。
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① ,而备失势,众寡② ,而无立锥之地。
亮时年二十七,乃建③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④。
人教版2020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全对的一项是A.莅临(lì)一霎时(shà)着落(zháo)酝酿(niàng)B.看护(kān)衣裳(shang ) 贮蓄(chǔ)澄清(chéng)C.高邈(miǎo)风筝(zhēng)匿(nì)笑发酵(jiào)D.粗犷(guǎng)祈祷(qǐ)黄晕(yùn)侍弄(shì)2 .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逞能撮弄言不及义三顾茅芦B.恪守尴尬与日具增附庸风雅C.拮据应酬根深蒂固前仆后继D.秘决尴尬走投无路李代桃僵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锁不住的目送①我锁着母亲,锁着她半年了。
我把她的白发和唠叨锁在了四楼。
她趴在阳台边,像一棵半枯的藤蔓,在阳光里呼吸,在风雨里憔悴。
她,在淡然地承接着岁月的眷顾。
②在这个陌生的地方,母亲常独自絮说,那时的母亲是孤独而忧郁的。
她的唠叨里,最大的心结是走不回月下的故乡了。
③年初,我连哄带骗,好说歹说,让母亲离开了她空巢的老家。
短短几天,母亲便意兴阑珊了。
我知道,离巢的老人比老人空巢更加无助、冷清和落寞了。
④年前,要强的母亲——88岁的母亲,终于用一根拐杖走上了暮年。
她是摔伤的,卧病一年后又奇迹般地站起来了。
只是她迈上几步,两腿颤颤巍巍的,让旁边看的人更加着急。
刚开始,母亲在我房间里走走,坐坐。
一次,母亲居然一个人走下了四楼。
我看见她的时候,她坐在一丛石楠树下,她和一个老婆婆在大声地闲聊。
两位耳背的老人,大多听不清对方讲的什么,但这不影响她们交谈,她们聊得那么的开心。
⑤可是有一回,我下班回家,母亲不见了。
我找遍了整个校园,不见她的拐杖,也没听见那熟悉的唠叨声。
我走出校门,看见母亲了。
她坐在路边,正在揉着那条萎缩的腿脚。
人教版2020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基础知识综合1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这个世界上,有多少种爱的表达,就有多少种礼物。
出门时,母亲递过的外套是最贴心的礼物;学习中,同学提供的帮助是最真诚的礼物;,……这些礼物陪伴、呵护着你,在生命的lì <1> (A 厉 B 历)程中散发出迷人的馨香。
于是,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你都能放平心态,幸福生活。
这时,你就获得了成长。
成长就是你送给自己的礼物。
当然,我们接受礼物,也应该回赠礼物。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肩负着一份甲(A 使命 B 命令)。
用你的双手去丰富这个世界,回馈 <2> (A kuì B guì)这个世界,世界就会变得更乙(A、浓墨重彩 B、绚丽多彩)。
(1)根据拼音为<1>处选择正确的汉字,为<2>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只填序号)<1>_________<2>_____(2)从文中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
(只填序号)甲_________乙_____(3)请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使它与前面的句子语意连贯,句式相同____________。
2 .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作答。
最近,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在满屏甲(A.喧嚣 B.喧腾)浮躁的泛娱乐化包围中乙(A.一鸣惊人 B.脱颖而出)。
此档栏目,和①(A.hé B.hè)诗以歌,让诗文与音乐“金风玉露一相逢”,将传统经典诗词与新时代流行元素相结合,为古雅的字句注入时尚新鲜的旋律血液。
在音乐竞演节目大行其道、传统文化节目屡遇瓶颈之时,这种结合的尝试无疑是一次颇具巧思的突破。
传统文化因与时俱进的创意融入,发挥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因此,当某些传统文化走入困境,陷入迷wǎng②(A.惘 B.罔),我们不必束手无策,只需要一双创意的翅膀,便能飞跃阻挡的高墙,奔向新的远方。
(1)为文中处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根据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
①处______ ②处______(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甲______ 乙______(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原句:传统文化因与时俱进的创意融入,发挥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修改句:__________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莫扎特的力量①今年是莫扎特诞辰250周年,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在纪念他。
而在过去十年中,人们一直在为莫扎特的乐曲对多种疾病的神奇疗效而惊叹。
②为什么莫扎特的乐曲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而不是巴赫、贝多芬或是肖邦呢?美国一位研究癫痫病的神经科医师约翰·休斯认为,莫扎特乐曲的治疗效果与众不同。
研究表明,80%的癫痫症患者因为病房内播放莫扎特D大调交响曲,其痉挛的强度减弱,频率降低,而用其他作曲家的乐曲进行类似的实验,却总是瞎子点灯——白费蜡。
③约翰·休斯认为,其奥妙在于莫扎特乐曲中旋律重复的独特方式。
莫扎特乐曲中的旋律每20—30秒重复一次,这恰好与我们的脑电波及人体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的运行有着几乎一致的频率。
于是,莫扎特乐曲中的节拍能够对癫痫病人大脑中不规则的电波起到纠正的效果。
他接着解释说,癫痫病人在病情发作时是完全昏迷的。
可见,莫扎特的乐曲对大脑有直接影响。
④莫扎特的乐曲可以提高智障儿童智力的现象,是目前人们关注最多的。
研究发现,智障儿童在聆听莫扎特乐曲10分钟后,可以在智力测验中拿到更多的分数。
同样,反复并持续听到莫扎特某一段交响曲的老鼠,在一个复杂的容器中找到出口的速度,要比生活在其他环境中的老鼠快得多。
⑤此外,莫扎特的乐曲也能够对孤僻症患者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麦乐佳顿的女儿是个孤僻症患者,医生对她用了音乐疗法。
她接受治疗时使用的耳机是经过改装的,这种耳机的作用原理是通过震动头部骨骼的方式传导乐曲。
莫扎特的乐曲会给患者的听觉以极大的冲击力,这样,借助音乐的力量,改善了患者与别人交流的能力。
麦乐佳顿起初对此种疗法有所怀疑,但是现在她的看法完全改变了。
⑥巴黎艺术家卡迪艾力正在为一幅作品的创作而烦恼时,突然失去灵感,完全无法使用蓝绿两色。
她也接受了音乐治疗,取得了很大疗效,蓝绿两色又一次回到了她的画板上。
后来她说,莫扎特乐曲的效果实在太惊人了。
感觉自己要10年才能完成的心理治疗,仅仅在8个月内就完成了。
她感叹:“莫扎特就像我的爷爷,在我被噩梦惊醒时,他会第一个过来安抚我。
”3 . 文章第①段中说“莫扎特的乐曲对多种疾病的神奇疗效。
”这里的“神奇疗效”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4 . 文章第⑤段中加点的“此种疗法”具体指什么?5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别说明了什么。
①而用其他作曲家的乐曲进行类似的实验,却总是瞎子点灯——白费蜡。
②感觉自己要10年才能完成的心理治疗,仅仅在8个月内就完成了。
6 . 文章第⑥段,巴黎艺术家卡迪艾力说:“莫扎特就像我的爷爷,在我被噩梦惊醒时,他会第一个过来安抚我。
”对这句话你怎么理解?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幸会,妈妈张春①我妈年轻的时候是一名会计,在食品站工作。
她的本职业务顶呱呱,现在已经60多岁,对数字依然非常敏感,心算精确到个位数。
②我们小时候爱吃手指,把手指甲都啃坏了。
她就给我和哥哥在胸前吊了一粒甘草片。
因为甘草片比手指头好吃,我们就不吃手指头了。
我4岁的时候,看到其他小孩子在高楼外的屋檐上追跑嬉闹,也想跟上去。
妈妈没有打我骂我,而是去买了一个大西瓜,带我们站到那个楼顶上,瞅着下面没人,把西瓜扔了下去,然后说:“你们看,摔下去就是这个样子!”③还有一次,在家里看电视剧《哪吒闹海》,看到哪吒自杀的时候,我一边伤心地大哭,一边去上学。
走出好远,后边远远传来妈妈的声音,她边喊边跑:“哪吒没有死——被他师父救活了——不要哭了!”她起码追了200米。
④我不到8岁的时候,妈妈就和我说,不要让男人和你太亲密,更不要让男人碰你。
洗澡上厕所,就算是爸爸、哥哥也不能看。
⑤我初中的时候第一次收到情书,非常忧心,试探地拿给妈妈看。
妈妈仔细地看完,然后笑眯眯地叠起来还给我,说:“青春真好,还有人给你写这样的信。
”我后来听说很多女孩子不再对妈妈说心事,就是从第一封类似的书信开始的,而我却松了一口气,好像今后没有什么事不能和妈妈说的了。
⑥但我们之间也不都是美好时光。
青春叛逆期,我也跟她吵过,说:“等我长大了,还了你们的钱,我就再也不欠你们的了!”妈妈沉默良久,叹了口气,说:“我们大人有时也心情不好,你看看《还珠格格》里的小燕子,总是逗阿玛高兴,你就不能也哄哄我吗?”⑦小时候上学,爸妈很少接送我,下雨也一样。
家里的伞都是长柄的大黑伞,我个子矮,不喜欢带大黑伞,所以经常淋雨。
过了十几年,我随便抱怨了一下这件事,妈妈后来几次跟我说:“那时候我怎么就那么蠢,不知道给你买一把小伞呢?我们也是第一次做父母,你要原谅我们啊。
”又一次回家,她给我买了一把最轻便的小花伞。
那时我已经30岁了。
⑧后来爸爸病倒了,她去陪护,不眠不休的40天,她竟然还胖了些。
她说虽然没有怎么睡觉,但爸爸吃剩的东西,她都搅一搅全部吃掉了。
情绪上受不了的时候,自己跑到厕所里哭一场。
爸爸还是走了。
她规定自己每天只准痛哭一个小时,剩下的时间就要振作起来。
她说:“要疯掉还不容易?可我疯了,我那两个孩子怎么办?”⑨命运是猜不透的。
爸爸去世仅一年,我刚上大学,却突然得了一种怪病。
等她走进我的宿舍,我已经躺在床上不能动了。
是她背着我,一家一家的医院去看。
当时在北京看病太难了,每次排队要排四五个小时。
我想,妈妈的心该被烧焦了吧?稍有闲暇,她就摸着我因为打了好多针而布满淤青的手,说:“不知道有没有哪个神仙,把你的病摘下来放在我的身上?”⑩在北京治疗了三个月,医生都说住院没有意义了。
但妈妈心不死,她照样背着我,到处寻访偏方和疗法。
稍有希望,就专程撵了去。
最后,她竟然自己研究医书,自己开药试针。
她甚至琢磨出一套按摩手法,能准确地摸索出我任何地方的疼痛,最后对症下药。
⑪半年后,我站起来了,居然回到北京继续上学。
⑫又是几年过去了,我们家一切都好起来了。
今年3月,妈妈到厦门来看我,我们去海边散步。
妈妈笑着说,她以前不是很会走路,现在腿脚不如以前了,反而领悟到一些道理,变得很会走路了。
她说:“要把手甩开,专心致志,不要突然变快,也不要突然变慢。
要这样,一脚一脚地走,走多远,也不会累着。
”⑬我看到她平静地望着远方,脚步均匀地走着,全身显出协调而动人的姿态。
我突然涌出一股热泪,一句一直想对她说却老是不知怎么说的话喷薄而出:⑭“幸会,妈妈!”(原载《青年文摘》,有删节)7 . 请简要赏析文章第⑩段画线句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8 . 请仔细品读第⑫段中妈妈在海边对“我”说的有关“走路”感悟的语句,谈谈你的理解。
“要把手甩开,专心致志,不要突然变快,也不要突然变慢。
要这样,一脚一脚地走,走多远,也不会累着。
”9 . 文章以“幸会,妈妈”为题,请体会其内涵和作用。
10 . 文中“妈妈”教女有方,请概括出你最佩服的两点,并结合文章作简要分析。
三、句子默写11 . (2018届福建省上杭11月三校联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惜秦皇汉武,______________;唐宗宋祖,______________。
(毛泽东《沁园春·雪》)(2)_______________,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3)足蒸暑土气,_____________。
(白居易《观刈麦》)(4)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5)______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6)____________________,又何妨。
(苏轼《密州出猎》)(7)必先苦其心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两章》)(8)千嶂里,________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9)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出师表》)(10)《陈涉世家》中体现陈涉远大抱负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对比阅读阅读《诫子书》和《诫外甥》完成下面小题。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