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放学路队护送制度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1
一、制度背景为了确保小学生上放学途中的安全,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我校特制定《小学学校路队护送制度》。
本制度旨在规范学生上放学路队护送工作,提高学生安全意识,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二、组织机构1. 成立学校路队护送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各年级组长、班主任、体育教师为成员。
2. 各年级组成立路队护送小组,由年级组长任组长,班主任、体育教师为成员。
三、护送原则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2. 责任明确,分工协作。
3. 常规管理,应急处理。
四、护送内容1. 上放学时段,学校组织各年级学生按指定路线有序行走。
2. 各年级组负责本年级学生的路队护送工作。
3. 护送人员应提前到达指定地点,做好准备工作。
4. 护送过程中,注意观察路况,确保学生安全。
五、护送要求1. 护送人员应身着醒目的服装,佩戴工作牌,便于学生识别。
2. 护送人员应熟悉本年级学生的家庭住址、家长联系方式等信息。
3. 护送人员应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确保学生安全。
4. 护送过程中,如遇突发情况,护送人员应立即采取措施,确保学生安全。
六、应急处理1. 如遇交通事故,护送人员应立即拨打报警电话,并组织学生撤离现场。
2. 如遇学生受伤,护送人员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采取必要措施进行现场救治。
3. 如遇恶劣天气,护送人员应引导学生避让,确保学生安全。
七、监督检查1. 学校路队护送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各年级组路队护送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2. 各年级组定期对护送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护送人员的业务素质。
3. 学生家长对路队护送工作有意见和建议,可通过学校反映。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学校路队护送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通过实施本制度,我校将进一步加强学生上放学路队护送工作,确保学生人身安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小学生路队护送安全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为了保障小学生在上下学过程中的安全,规范路队护送活动,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本校小学生路队的组织和管理,并严格执行。
第二章组织1. 小学生路队的组织应由学校安排相关老师或工作人员负责。
2. 担任小学生路队队长的学生必须经过学校认可,并接受相关的培训和考核。
第三章成员选拔1. 小学生路队成员必须为本校在册学生。
2. 路队成员应具备良好的品行和行为习惯。
3. 路队成员应具备一定的交通知识和技能。
4. 路队成员的选拔应通过综合考评,包括品行表现、交通知识测试以及口头面试等。
第四章义务1. 路队成员应按照学校和路队的要求参与路队活动,并保证按时到达集合地点。
2. 路队成员应及时向路队队长汇报请假情况,并及时找到替补人员。
3. 路队成员应带好相应的路队标识,穿着统一的路队服装。
第五章安全1. 路队成员在活动中应注意保持队列整齐,不得随意交头接耳、吃东西等。
2. 路队成员应严守交通信号规则,过马路时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行动。
3. 路队成员应帮助年幼的小学生过马路,并确保他们安全抵达。
4. 若遇到交通事故或突发情况,路队成员应保持冷静,迅速报警,并按照学校紧急预案进行处理。
第六章惩戒与奖励1. 路队成员若违反路队规定的行为,将按照学校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2. 路队成员表现出色,积极参与路队活动,学习成绩和品行表现优秀的,将获得学校的奖励和荣誉。
第七章管理1. 路队队长负责路队的组织、管理和培训工作,并向学校负责人汇报工作情况。
2. 路队队员应听从路队队长的指挥,并积极参与队内活动。
3. 学校应安排相关工作人员对路队的活动进行监督和指导,并及时解决相关问题。
第八章附则1.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学校所有。
2. 本制度的修改和完善应经学校相关部门的讨论和批准。
3.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学校将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并宣传。
以上是小学生路队护送安全制度的范本,供参考使用。
具体的制度内容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榆中县小学
放学路队护送制度
为维护放学秩序,规范路队管理,确保学生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1.学生放学离校必须实行集体站队放学,即每天中午、下午都要站队离校。
2.学生站队离校必须由值周教师组织学生站队,并护送到学校门口。
3.各路队离校时必须按回家的不同路线编队,由路队长引领并排走出校门。
4.家长接送学生一律在学校指定地点接送。
5.学生站队出校门后不准随意离队、散队,如途中遇家长来接必须报告路队长后方可离队。
6.学生站队回家途中不许前推后挤,要遵守交通规则,不横穿马路,不在机动车道上行走。
7.对各班路队情况,由值周教师进行量化评分,评分结果列入班级综合评比。
8.值周教师发现学生乘坐无牌无照或超载车辆要及时阻止教育,并向值周领导汇报。
9.学校接到教师汇报有无牌无照、超载车辆接送学生,要立即采取措施,一方面做好学生以及家长的教育工作,另一方面要教育
驾驶员并向有关部门汇报。
值周教师必须坚守岗位,认真负责,护送至校门口,等学生全部离校方可回校。
凡是不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玩忽职守,造成不安全事故的,后果自负。
小学路队护送制度范文随着城市交通的不断发展,小学生上下学的交通安全日益受到重视。
为了确保小学生的安全,学校在每年开学前都会制定一套严格的路队护送制度。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一制度的具体内容和目的。
一、制度内容1. 路队组织:学校会根据学生居住区域划分路队,每个路队由一名老师带领。
学校会对老师进行培训,确保其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和组织能力。
2. 护送时间:学校规定每天早上和下午放学时段是护送时间,老师将会集合学生,按照规定的路线进行护送。
3. 护送路线:学校会提前规划好护送路线,确保路线安全、便利。
同时,学校还会根据实际情况对路线进行调整和优化。
4. 路队标识:每个路队都会佩戴统一的路队标识,便于辨识。
该标识会在学校内、校门口等地设置,提醒其他车辆和行人注意。
5. 护送顺序:学校会统一规定护送顺序,按照年级、班级进行排队。
这样不仅便于学生集结,也能保证有序护送。
6. 护送员工作:每位护送员都负有严格的工作职责,包括监督学生的安全、遵守交通规则、保持队伍整齐等。
7. 突发情况处理:学校还会安排专门的应急措施和应对方案,以应对突发情况。
同时,每位护送员也会接受相关的急救培训,以保证学生在突发情况下的安全。
二、制度目的1. 保障学生的安全:路队护送制度的最主要目的就是保障学生的安全。
学生年龄小,对交通规则和交通安全的认识较低,容易在上下学途中发生意外。
通过路队护送制度,学校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管理和保护,确保他们的安全。
2. 培养学生的交通意识:学校通过路队护送制度,让学生在上下学过程中亲身感受到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可以学习如何遵守交通规则、如何与其他交通参与者共享道路。
3. 教育学生公德心:在路队护送制度下,学生需要遵守队伍纪律,尊重老师和其他护送员。
这种行为可以培养学生的公德心和团队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4. 提高整体交通秩序:路队护送制度的实施,不仅可以保障学生的安全,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整体交通秩序。
小学生路队护送安全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为了保障小学生在上下学过程中的安全,规范路队护送活动,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本校小学生路队的组织和管理,并严格执行。
第二章组织1. 小学生路队的组织应由学校安排相关老师或工作人员负责。
2. 担任小学生路队队长的学生必须经过学校认可,并接受相关的培训和考核。
第三章成员选拔1. 小学生路队成员必须为本校在册学生。
2. 路队成员应具备良好的品行和行为习惯。
3. 路队成员应具备一定的交通知识和技能。
4. 路队成员的选拔应通过综合考评,包括品行表现、交通知识测试以及口头面试等。
第四章义务1. 路队成员应按照学校和路队的要求参与路队活动,并保证按时到达集合地点。
2. 路队成员应及时向路队队长汇报请假情况,并及时找到替补人员。
3. 路队成员应带好相应的路队标识,穿着统一的路队服装。
第五章安全1. 路队成员在活动中应注意保持队列整齐,不得随意交头接耳、吃东西等。
2. 路队成员应严守交通信号规则,过马路时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行动。
3. 路队成员应帮助年幼的小学生过马路,并确保他们安全抵达。
4. 若遇到交通事故或突发情况,路队成员应保持冷静,迅速报警,并按照学校紧急预案进行处理。
第六章惩戒与奖励1. 路队成员若违反路队规定的行为,将按照学校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2. 路队成员表现出色,积极参与路队活动,学习成绩和品行表现优秀的,将获得学校的奖励和荣誉。
第七章管理1. 路队队长负责路队的组织、管理和培训工作,并向学校负责人汇报工作情况。
2. 路队队员应听从路队队长的指挥,并积极参与队内活动。
3. 学校应安排相关工作人员对路队的活动进行监督和指导,并及时解决相关问题。
第八章附则1.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学校所有。
2. 本制度的修改和完善应经学校相关部门的讨论和批准。
3.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学校将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并宣传。
以上是小学生路队护送安全制度的范本,供参考使用。
具体的制度内容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小学生路队护送安全制度
是为了保障学生在上下学过程中的交通安全而设立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小学生路队护送安全制度:
1. 路队成立和组织: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成立学生路队,并指定一名负责教师作为路队指导老师。
路队成员一般由学生自愿报名,并经过选拔和培训。
2. 路队制服和标识:路队成员统一着装,身穿醒目的制服,佩戴标识,以便其他交通参与者能够辨认。
制服和标识上应标明学校和路队的名称。
3. 路队规则:路队成员应遵守交通规则和纪律,包括但不限于遵守交通信号、横过马路时寻找安全的斑马线过马路、避让车辆等。
4. 路队排队和分组:学生应按照指导老师的要求排成整齐的队列,按照年级或班级进行分组,避免混乱和拥堵。
5. 值勤和护送:路队成员应护送学生安全过马路,帮助学生上下车,确保学生安全进出校门。
6. 交通安全宣传:学校和路队应定期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包括交通安全知识的讲解、模拟过马路等活动,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7. 交通事故处理:如果发生交通事故,路队成员应立即向指导老师报告,并协助处理事故现场,确保学生的安全。
8. 家长配合:学校和路队应与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和协调,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交通安全问题。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小学生路队护送安全制度,学校和路队应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具体的规定和管理。
同时,学生、家长和指导老师也应共同努力,加强交通安全意识,确保学生的安全出行。
小学路队护送制度路队管理是班级文明的窗口,关系到良好班风、校风的形成和学生的安全。
为加强管理,提高路队管理的质量。
特制订如下制度:1、值班领导、执勤学生应按时到岗,监督检查。
2、放学后,学生以班为单位在大院站队,不许打闹,做到快、静、齐;体育老师认真____整队放学。
3、放学离校顺序由一年级至六年级,每班有两名学生举牌引领。
路队要稍慢、匀速行进,前后学生之间要保持合适距离。
路队中学生不能推拉、打闹、嬉戏,不能掉队、____。
4、路队出校门走到路口黄线,向东西方向走人行道,中间不准走散,由班主任或课任教师送过马路;班主任或课任教师(因公、因事、因病请假)不能护送路队时,教导处指定其他教师护送,以保证学生的安全。
5、接送学生的家长均应在执勤线以外接送,避免影响交通,不可围在校门两侧。
一般情况下,家长不可进校接孩子,不可从路队中接走孩子,须在校外两侧转角处从路队中接走。
在校门口接孩子又不听指挥的家长,其子女所在班级将被扣除路队纪律分。
6、家长与学生要定好接送地点、时间,如果家长有事,可推迟半小时接,期间小学指定专人负责管理。
7、如遇恶劣天气,值班领导、体育组教师、班主任及跟班教师要放下一切工作,维持放学秩序,确保全体学生安全离校;恶劣天气放学时,不____站队,学生在教室等候家长。
8、下午放学后,留下辅导的同学出校时不分年级、不分高矮,要自觉站成一队;校队训练和兴趣小组的同学出校时,由辅导老师整队出校,保持安静,无打闹现象,辅导教师要将学生护送至校门口。
小学路队护送制度(2)是指在小学生上学和放学的过程中,由成年人或其他经过培训的人员组成的路队,负责护送学生安全交通。
小学路队护送制度的目的是保障小学生在上学和放学时的安全,避免交通事故和其他意外的发生。
通过组织路队护送,可以有效引导和管理学生的行为,确保他们安全过马路,遵守交通规则,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小学路队护送制度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 组织路队:学校负责组织成年人或志愿者成立路队,并提供培训,确保他们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小学生路队护送安全制度安排为了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健全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切实防止恶性事故发生,抑止师生伤害事故上升趋势,根据上级精神,并结合本校实际建立路队接送制度。
一、路队护送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郑三才副组长:汪友元成员:姚潜海、黄姜英、江维达、郭必楠、郑为民(路队护送领导小组所有成员必须每天坚持到岗,督促检查所有教师做好路队护送工作;任何路队发生意外情况,路队护送领导小组成员必须第一时间到现场处理有关事宜。
)二、教师护送安排:各班班主任及课任教师在督促学生在操场上排好路队后,必须根据学校的安排随各自分管的路队出发;教师必须护送学生走出校门____米外,并尽可能____学生,督促学生走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根据我校学生回家路线,护送方向主要有三个方向:1、上德公路十字路口方向(教师必须护送学生安全通过交叉路口);2、漆工镇老街方向(教师必须护送学生通过漆工镇____纪念馆);3、高桥方向(教师必须护送学生安全通过“杀客岭”新街路口)。
具体安排如下:温馨队……………………………张小丽智翔队……………………………黄爱英求知队……………………………占小营漆工镇老街方向梅溪桥队…………………………王文君赖家………………………………龚玉大溪头队…………………………饶玮连家坞队、邵家队……………………俞寒玥马富墩队………………………………叶美玲老街男队、老街女队…………………朱红苹上德公路十字路口方向义兴源队………………………………丁明磊洪家队…………………………………谢亚静明堂源男队、女队……………………卢艳大脚岭队………………………………何淑芳中学队…………………………………王珺董村队…………………………………陈慧新街男队、新街女队…………………刘零岩料队、张家队………………………方桂华枫坞队…………………………………佘盛艳高桥方向:许家队…………………………………祝梦婷苏家墩队………………………………马燕云湖塘队…………………………………罗丹高桥队…………………………………仇文德三、注意事项。
小学生路队护送安全制度模版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道路交通的流量也迅速增加,给小学生的出行安全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为了保护小学生的出行安全,学校制定了小学生路队护送安全制度。
本制度的目的是组织小学生形成路队,通过有序的队列让他们安全地护送到校。
二、建立路队1.每个年级分为若干路队,根据学生的人数进行合理划分。
2.每个路队设立路队长和副路队长,并在学生中进行选举产生,任期为一学期。
3.路队长和副路队长要树立良好的榜样,严守交通规则,并对路队成员进行示范教育。
三、组织路队出勤1.每天早上,在指定的地点和时间集合,确保所有路队成员按时出勤。
2.路队成员须穿着统一的路队制服,并佩戴有明显标识的路队臂章,以便外界能够清楚辨认。
3.每位路队成员必须佩戴红色安全帽,以确保他们在道路上更容易被司机注意到。
4.路队出勤时,必须按照指定的队形排队,队形应该整齐划一,不得有人单独走散。
四、推行路队活动1.路队成员应当爱护自己的路队,不得有挤压、争抢队列等不文明行为。
2.遇到交叉路口,路队成员需保持安静、稳定,等待指挥员指示过马路。
3.路队行进过程中,不要乱扔垃圾,保持环境整洁。
4.严禁路队成员追逐打闹,保持安全距离,确保队伍的整齐。
五、应对突发情况1.如果路队遇到突发事件或交通意外,路队长和副路队长应立即采取措施,确保路队成员的安全。
2.在面对突发情况时,路队成员应紧密团结在一起,听从指挥员的指示,不得擅自离队。
六、制度宣传与考核1.学校将定期组织路队制度的宣传活动,提醒和教育全体学生加强安全意识,遵守路队制度。
2.学校将定期综合考核各个路队的表现,根据评定结果给予表扬或奖励,激励学生更好地参与和发展路队。
七、制度培训与完善1.学校将组织相关培训,对路队成员进行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2.根据实际情况,学校将及时调整和完善路队护送安全制度,确保其符合当地交通规则和学生实际需求。
小学路队护送制度
是指在小学生上学和放学的过程中,学校组织路队成员对学生进行护送和监督的制度。
具体来说,小学路队护送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路队成员的选拔和培训:学校会从学生、家长和教师中选拔出合适的人员组成路队。
这些路队成员需要接受相应的培训,包括交通安全知识、急救知识、儿童心理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2. 护送安排:学校会根据学生的出行路线和班级情况,制定好护送的时间和地点。
一般来说,路队成员会分成若干小组,在指定地点等待学生,并护送他们过马路或安全到达学校。
3. 护送过程中的监督和指导:路队成员会在护送过程中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监督和指导。
例如,提醒学生走斑马线、不要随意穿越马路等。
路队成员还会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如意外事故或学生走失等。
4. 沟通与反馈:路队成员会与家长进行及时的沟通,告知学生上下学的情况和注意事项。
同时,家长也可以向路队成员反馈学生上下学过程中的问题和意见。
小学路队护送制度的目的是保障小学生的安全上下学,并培养他们良好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行为习惯。
通过路队护送,可以有效防止小学生在上下学过程中因为交通安全问题而发生意外情况,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同时,路队护送制度
也能增强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和保护孩子的安全。
小学路队护送制度范本一、目的与意义为了保障学生的安全出行,营造良好的交通环境,建设文明校园,特制定本路队护送制度,规范路队护送的组织、操作和管理。
通过路队护送,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公德心和团队精神。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小学校园内的路队护送工作。
三、路队护送的组织与选拔1.校方指派一位专职教师负责路队护送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对此教师予以必要的培训和指导。
2.每学期初,组织路队护送员的选拔工作。
选拔的条件包括责任心强、纪律良好、形象好,能够遵守交通规则并自觉遵守纪律。
3.考察期为两周,考察期过后,进行考核,符合条件者正式成为路队护送员。
四、路队护送员的权益和义务1.路队护送员享有保障人身安全的权益,校方应提供必要的保护措施。
2.路队护送员有义务按时履行护送任务,确保学生安全到达目的地。
3.路队护送员有义务维护学生秩序,引导学生遵守交通规则。
4.路队护送员有义务做好路队护送器材的管理和维护。
五、路队护送的具体工作流程1.在学期初,校方组织路队护送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交通安全知识、急救基本知识、路队护送操作规程等。
2.每学期初,校方安排路队护送员轮流担任护送任务。
护送时间为上学日的早晨和放学时。
3.每天早晨,路队护送员提前到校门口集合,穿戴好护送服装,佩戴好护送器材。
4.放学时,路队护送员在校门口等候,确保学生有序出校,按照护送路线护送学生到达指定地点。
5.路队护送员在护送过程中,需始终保持警惕,引导学生遵守交通规则,并及时提醒学生注意交通安全。
6.护送结束后,路队护送员将学生交接给家长或者指定的接人员,并做好相关记录。
7.路队护送员须按时参加学校组织的反馈和交流会议,提出改进建议和意见。
六、路队护送器材的管理和维护1.校方负责购买路队护送所需的器材,包括背心、手持红旗和警示标志等。
2.路队护送员需要负责保管好所配备的器材,确保器材完整无损。
3.每个学期结束时,路队护送员需要将器材进行清点和整理,并如实报告需要更换或补充的器材。
学校路队管理及班主任护送交接制度一、总则为确保我校学生上下学途中安全,提高学生路队管理水平,规范班主任护送交接工作,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路队管理1.学生上下学途中必须按照规定的路线行走,不得抄近路、穿越马路或进入危险区域。
2.学生路队应由班主任负责组织和管理,确保路队整齐、有序。
3.班主任应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
4.路队中严禁学生追逐打闹、随意停留、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
5.学生路队应定时、定点整队,班主任应按时到达指定地点组织学生整队。
6.学生路队出发和到达目的地时,班主任应进行清点人数,确保学生安全到校或回家。
7.班主任应随时关注学生路队动态,如遇突发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确保学生安全。
8.学生路队中应设立路队长,由路队长负责路队纪律和处理偶发事件。
9.班主任应定期向学校汇报路队管理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三、班主任护送交接1.班主任应在学生上下学高峰时段,到校门口或指定地点护送学生过马路,确保学生安全。
2.班主任应与下一位班主任或家长进行交接,确保学生安全过渡。
3.班主任在交接过程中,应认真核实学生人数,避免学生遗漏。
4.班主任应教育学生在交接过程中遵守秩序,不得随意离开队伍或与他人交谈。
5.班主任在交接后,应尽快离开现场,前往下一个交接点或教室继续上课。
6.班主任应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上下学途中情况,共同保障学生安全。
7.班主任在护送交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时间规定,不得迟到或早退。
四、奖惩措施1.对于路队管理优秀、表现突出的班主任,学校将给予表彰和奖励。
2.对于路队管理不善、造成安全事故的班主任,学校将严肃处理,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处罚。
3.学生路队中如有违反路队管理规定的行为,班主任应给予及时纠正,并对相关学生进行教育。
4.学生路队中如有严重违纪行为,班主任应立即报告学校,并配合学校进行处理。
五、附则1.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一、制度背景为确保学生上学、放学的交通安全,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我校特制定学生路队护送制度。
本制度旨在规范学生上学、放学期间的交通秩序,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确保学生安全、有序地上下学。
二、制度目的1. 提高学生交通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2. 规范学生上学、放学期间的交通秩序,减少交通拥堵。
3. 加强学校与家长、社会的联系,形成共同关注学生交通安全的良好氛围。
三、制度内容1. 组织架构(1)成立学校交通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副校长、德育主任、安保主任、班主任等担任成员。
(2)各年级设立交通安全负责人,负责本年级学生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2. 护送时间(1)上学期间:每天上学前20分钟,由各年级交通安全负责人组织学生排队,确保学生有序进入校园。
(2)放学期间:放学后,各年级交通安全负责人组织学生排队,由班主任带领学生有序离开校园。
3. 护送路线(1)上学期间:学生按照指定路线进入校园,不得随意穿越马路。
(2)放学期间:学生按照指定路线离开校园,不得随意穿越马路。
4. 护送人员(1)学校安排专人负责路队护送工作,确保学生安全。
(2)班主任负责本班学生的交通安全,监督学生遵守交通规则。
(3)家长志愿者参与路队护送工作,协助学校做好学生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5. 护送纪律(1)学生必须按照规定路线、规定时间上下学,不得擅自改变路线、提前或延迟放学。
(2)学生必须服从护送人员的指挥,不得随意离开队伍。
(3)学生必须遵守交通规则,不得在马路上嬉戏、追逐、打闹。
四、制度实施与监督1. 学校定期对路队护送制度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家长委员会对路队护送工作进行监督,提出意见和建议。
3. 学校将路队护送工作纳入班主任考核,对表现突出的班主任给予表彰。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学校交通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通过实施学生路队护送制度,我校将进一步加强学生交通安全管理,提高学生交通安全意识,为学生创造一个安全、有序的校园环境。
小学路队护送制度范文1. 引言小学路队护送制度旨在保障学生上下学的安全,并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增强道路安全意识的良好习惯。
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小学生路队,希望通过制定明确的规定和流程,确保学生的交通安全,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2. 路队组织与管理2.1 路队成立(1)学校每学期选拔优秀学生作为路队成员,组成路队。
(2)路队成员应经过路队教师的培训,掌握交通安全知识和交通手势。
(3)路队必须有一名专职教师负责组织和管理。
2.2 路队组织(1)路队成员按照学校的安排,分组、分时段进行路队工作。
(2)每个路队成员需要按时参加组织的培训和例行巡逻。
2.3 路队管理(1)路队成员需遵守交通规则和学校的相关规定,服从路队教师的指挥和管理。
(2)路队教师需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对路队进行管理和考核,并及时给出指导和反馈。
3. 路队巡逻与护送3.1 巡逻(1)路队成员需正确佩戴路队袖标,并配备巡逻帽。
(2)巡逻期间,路队成员需按照路线图进行巡逻,确保学生的安全。
(3)遇到交通异常情况,路队成员应立即报告路队教师,并根据情况采取安全措施,疏导交通。
3.2 护送(1)早晨上学和下午放学时,路队成员需要提前到指定区域,帮助学生过马路。
(2)路队成员应用手势指挥过马路的学生,同时确保学生按照交通规则过马路。
4. 交通安全宣传和教育4.1 宣传活动(1)定期举办交通安全知识宣传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并提供奖励和嘉奖。
(2)利用校园广播、橱窗展示等途径,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和规则。
4.2 教育活动(1)开展交通安全教育课程,加强学生对交通规则的了解和掌握。
(2)利用例会和班会时间,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交通行为习惯。
5. 交通事故应急处理5.1 事故报告(1)一旦发生交通事故,路队成员应立即向路队教师汇报事故情况。
(2)路队教师应及时与学校领导、交警等有关部门联系,报告事故情况。
5.2 事故处理(1)事故发生后,路队成员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确保伤者得到及时救治。
一、制度背景为了保障学生上学、放学的交通安全,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我校特制定学校路队护送制度。
该制度旨在通过规范学校路队护送工作,建立健全交通安全保障体系,为学生创造一个安全、有序、文明的校园环境。
二、制度目标1. 提高学生交通安全意识,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
2. 降低学生上学、放学期间交通事故发生率。
3. 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交通安全保障体系。
4. 提升学校路队护送工作的规范性和实效性。
三、制度内容1. 组织机构学校成立交通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路队护送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2. 护送人员学校路队护送人员由班主任、校保安、志愿者等组成。
班主任负责班级学生的日常管理,校保安负责校园周边巡逻,志愿者负责协助护送学生过马路。
3. 护送路线学校路队护送路线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规划,确保学生过马路、上下学安全。
护送路线应避开交通高峰期,尽量选择人流量较少、路况良好的道路。
4. 护送时间护送时间分为上学护送和放学护送两个阶段。
上学护送时间为每天早晨上学时段,放学护送时间为每天下午放学时段。
5. 护送流程(1)上学护送:护送人员提前到达指定地点,引导学生排队,按照既定路线有序过马路,进入校园。
(2)放学护送:护送人员提前到达指定地点,引导学生排队,按照既定路线有序过马路,放学后协助学生离开校园。
6. 护送纪律(1)护送人员必须佩戴工作证,穿着统一制服,坚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岗。
(2)护送过程中,护送人员应保持高度警惕,密切观察周边环境,确保学生安全。
(3)护送人员应与学生保持良好沟通,引导学生遵守交通规则,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4)护送人员应积极配合家长、学校,共同做好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工作。
四、制度实施与监督1. 学校定期对路队护送工作进行检查,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2. 对违反制度规定的护送人员,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处分。
3. 鼓励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对学校路队护送工作进行监督,共同维护学生的交通安全。
小学生路队护送安全制度
是为了保障小学生在道路上的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措施。
1.选派合格的监护人:路队护送安全制度中首要的是选派合格的成年人或教师,担任小学生路队的监护人。
这些监护人需要经过培训,具备良好的交通安全意识和急救知识,能够有效管理和引导路队成员。
2.组建路队:根据学校小学生的数量和需要护送的区域,学校可以组建多个小学生路队。
每个路队成员应该在年龄上相对较大,能够具备一定的责任感和独立能力。
3.统一着装和佩戴标识:路队成员应统一着装,如校服或者特定的指定服装,并且佩戴路队标识,方便其他人辨认。
4.遵守交通规则:小学生路队成员在护送过程中应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包括行人信号灯和斑马线等,不随意闯红灯和横穿马路。
5.维持秩序:小学生路队成员需要保持整齐的队形和步伐,不得离队或担任其他不安全的行为。
6.提前规划护送路线:学校和监护人应提前规划好护送路线,并提前告知学生和家长。
避免选择交通繁忙或危险的道路。
7.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学校应定期开展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让小学生了解交通规则和安全知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8.及时报告和处理问题:如果在护送过程中遇到交通意外或其他问题,监护人应及时报告学校和家长,并做好相应的处理措施。
小学生路队护送安全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在道路上的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同时也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互助精神,加强学校和家长对小学生交通安全的重视和关注。
小学生路队护送安全制度为了有效保障学生上下学途中安全,特与路队管理教师签订以下安全责任书:一、我校严格实行小学生放学路队管理制度和教师护送学生到指定地点制度。
二、每班护送路队教师由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组成,应该做好明确分工,即:东路队一个老师,西路队一个老师,走在路队中间进行路队管理,并坚持谁管理谁负责。
三、各路队护送教师要结合学生住址,精心编排好学生的路队;并选拔好路队长。
四、护送教师要利用班队会,认真做好学生放学、路队行走、过马路等交通安全教育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消除一切安全隐患。
五、按时放学,不留学生。
放学铃声响后,护送教师必须到达本班教室门外,快速有效地____学生站队,并分上下路队清点学生人数,强调交通安全,班干部做好协助。
六、注意路途安全,教育学生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在确保无车辆、无安全隐患后,____走人行横道,有顺序地迅速安全通过马路。
七、参加兴趣小组和其它训练活动的学生,活动完毕由____教师认真安排学生迅速整队,并送至接送地点。
八、我校明确东路队护送指定地点为过老坛子路口的接送点,由此接送点向南行进的队伍,护送教师必须护送学生过人行斑马线;由此接送点向北或继续向东行进的队伍,护送教师必须安排路队长继续做好路队管理工作,并给学生严明纪律。
明确西路队护送指定地点为过巴扎巷口的接送点,由此向北或继续向西的队伍,护送教师必须安排路队长继续做好路队管理工作,并给学生严明纪律。
九、我校实行错时五分钟放学制度,即:一二三年级第一次响铃下楼站队,四五六年级五分钟后第二次响铃下楼站队。
要求全体学生分两拨____站队放学,即:第一拨,一二三年级站齐后,从一年级开始有序带出;第二拨,四五六年级站齐后,按照先后顺序有序带出。
坚决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原因留学生在教室里。
____年级____班____路队西关小学护队教师:____路队护送制度管理道路交通安全是学校安全工作中的重要议程之一,我校存在着较大的交通安全隐患,存在的问题:学生集中放学人员多加上给我校门前公路上过往车辆比较多。
2024年小学路队护送制度路队管理是班级文明的窗口,关系到良好班风、校风的形成和学生的安全。
为加强管理,提高路队管理的质量。
特制订如下制度:1、值班领导、执勤学生应按时到岗,监督检查。
2、放学后,学生以班为单位在大院站队,不许打闹,做到快、静、齐;体育老师认真____整队放学。
3、放学离校顺序由一年级至六年级,每班有两名学生举牌引领。
路队要稍慢、匀速行进,前后学生之间要保持合适距离。
路队中学生不能推拉、打闹、嬉戏,不能掉队、____。
4、路队出校门走到路口黄线,向东西方向走人行道,中间不准走散,由班主任或课任教师送过马路;班主任或课任教师(因公、因事、因病请假)不能护送路队时,教导处指定其他教师护送,以保证学生的安全。
5、接送学生的家长均应在执勤线以外接送,避免影响交通,不可围在校门两侧。
一般情况下,家长不可进校接孩子,不可从路队中接走孩子,须在校外两侧转角处从路队中接走。
在校门口接孩子又不听指挥的家长,其子女所在班级将被扣除路队纪律分。
6、家长与学生要定好接送地点、时间,如果家长有事,可推迟半小时接,期间小学指定专人负责管理。
7、如遇恶劣天气,值班领导、体育组教师、班主任及跟班教师要放下一切工作,维持放学秩序,确保全体学生安全离校;恶劣天气放学时,不____站队,学生在教室等候家长。
8、下午放学后,留下辅导的同学出校时不分年级、不分高矮,要自觉站成一队;校队训练和兴趣小组的同学出校时,由辅导老师整队出校,保持安静,无打闹现象,辅导教师要将学生护送至校门口。
2024年小学路队护送制度(二)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交通安全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
特别是小学生通学的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保障小学生的安全和健康成长,我国在2024年将推出小学路队护送制度。
本文将对这一制度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一、制度背景及目的1.1 制度背景交通事故对于儿童的伤害是无法估量的。
每年都有大量的小学生在上下学的路上遇到交通事故,给家长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和伤痛。
小学路队护送制度范文随着城市交通的不断发展,小学生上下学的交通安全日益受到重视。
为了确保小学生的安全,学校在每年开学前都会制定一套严格的路队护送制度。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一制度的具体内容和目的。
一、制度内容1. 路队组织:学校会根据学生居住区域划分路队,每个路队由一名老师带领。
学校会对老师进行培训,确保其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和组织能力。
2. 护送时间:学校规定每天早上和下午放学时段是护送时间,老师将会集合学生,按照规定的路线进行护送。
3. 护送路线:学校会提前规划好护送路线,确保路线安全、便利。
同时,学校还会根据实际情况对路线进行调整和优化。
4. 路队标识:每个路队都会佩戴统一的路队标识,便于辨识。
该标识会在学校内、校门口等地设置,提醒其他车辆和行人注意。
5. 护送顺序:学校会统一规定护送顺序,按照年级、班级进行排队。
这样不仅便于学生集结,也能保证有序护送。
6. 护送员工作:每位护送员都负有严格的工作职责,包括监督学生的安全、遵守交通规则、保持队伍整齐等。
7. 突发情况处理:学校还会安排专门的应急措施和应对方案,以应对突发情况。
同时,每位护送员也会接受相关的急救培训,以保证学生在突发情况下的安全。
二、制度目的1. 保障学生的安全:路队护送制度的最主要目的就是保障学生的安全。
学生年龄小,对交通规则和交通安全的认识较低,容易在上下学途中发生意外。
通过路队护送制度,学校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管理和保护,确保他们的安全。
2. 培养学生的交通意识:学校通过路队护送制度,让学生在上下学过程中亲身感受到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可以学习如何遵守交通规则、如何与其他交通参与者共享道路。
3. 教育学生公德心:在路队护送制度下,学生需要遵守队伍纪律,尊重老师和其他护送员。
这种行为可以培养学生的公德心和团队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4. 提高整体交通秩序:路队护送制度的实施,不仅可以保障学生的安全,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整体交通秩序。
一、制度背景为确保学生放学时段的安全,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我校特制定学生放学护送制度。
本制度旨在加强学校、教师、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协作,共同维护学生放学时段的安全。
二、制度目标1. 减少学生放学时段的交通事故发生率;2. 提高学生放学时段的安全意识;3. 加强家校沟通,形成良好的家校互动氛围;4. 增强学校、教师、家长和社会各界的责任感。
三、制度内容1. 放学时间学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放学时段交通状况,合理确定放学时间。
学生放学后,各班级教师负责组织学生有序排队,按指定路线离校。
2. 护送人员(1)学校成立护送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护送方案,组织协调护送工作。
(2)各班级教师担任本班学生放学时段的护送人员,负责组织学生离校。
(3)学校邀请家长志愿者参与护送工作,共同维护放学时段秩序。
(4)学校与社区、公安等部门保持密切联系,确保护送工作顺利进行。
3. 护送路线(1)各班级教师根据班级学生居住地,合理规划护送路线,确保学生安全离校。
(2)护送人员应引导学生遵守交通规则,不在马路上追逐打闹。
(3)护送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护送人员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学生安全。
4. 护送措施(1)加强安全教育。
各班级教师应定期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拐骗等方面的安全教育。
(2)强化家校沟通。
学校通过家长会、微信群等方式,及时向家长传达护送工作相关信息,提高家长对学生放学时段安全的重视。
(3)完善设施设备。
学校应确保校园内设施设备安全,如校园道路、楼梯、电梯等,防止学生在放学时段发生意外。
(4)加强巡逻。
学校保安、值日教师应加强放学时段校园内的巡逻,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
四、制度执行1. 学校将学生放学护送制度纳入教师考核体系,对认真履行护送职责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护送规定、造成不良后果的教师,学校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3. 学校定期对护送工作进行总结,不断优化护送方案,提高护送工作质量。
学生上下学教师护送制度
路队管理是班级文明的窗口,关系到良好班风、校风的形成和学生的安全。
为加强管理,提高路队管理的质量。
特制订如下制度:
1.带班领导、值周教师应按时到岗,监督检查。
2.放学后,学生以班为单位在国旗下站队,不许打闹,做到快、静、齐;值周老师认真组织整队放学。
3.放学离校有序,每路队安排两名路队长。
路队要稍慢、匀速行进,前后学生之间要保持合适距离。
路队中学生不能推拉、打闹、嬉戏,不能掉队、插队。
4.路队出校门后分别向东、西、南方向行走,中间不准走散,向东行走的路队由教导处张婧负责护送至校墙东边,向西行走的路队由总务处王积祥负责护送至校墙西边,校门口向南由值周教师负责护送,以保证学生的安全。
5.接送幼儿的家长为避免影响交通,不可围在校门两侧。
一般情况下,家长不可进校接孩子,须在校门外排队等待老师叫名字再接走。
6.如遇恶劣天气,带班领导、值周教师、班主任要放下一切工作,维持放学秩序,确保全体学生安全离校;恶劣天气放学时,不集体站队,学生在教室等候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