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义
泌 尿 系 感 染 又 称 尿 路 感 染 ( Urinary Tract Infection),是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 泌尿系统各个部位感染的总称。
尿路感染 尿路上皮对细菌侵入的炎症反应,通常伴 随有细菌尿和脓尿[1]。
细菌尿 正常尿液是无菌的,如尿中有细菌出现,称 为细菌尿[1]。细菌尿定义本身包括了污染。因此, 应用“有意义的细菌尿”来表示尿路感染。
响膀胱输尿管连接处的功能,导致膀胱输尿管返流,
促使感染尿液逆流而上。细菌释放的内毒素可作用于
输尿管平滑肌,使其蠕动减退,致输尿管尿液淤滞,
管腔内压力升高,形成生理性梗阻。最后细菌可逆行
而上进入肾盂。细菌在膀胱壁上形成生物膜,导致对
抗菌药物敏感性差、常规细菌培养困难及病程延长和 容易复发[7]。细菌致病性与宿主的防御机制有关,尿 路梗阻、留置尿管等情况下会削弱宿主的防御机制, 更容易导致感染的发生或疾病迁延。
2.复杂性尿路感染 与非复杂性尿路感染相比具有更 广的菌谱,而且细菌更可能耐药(特别是与治疗有关
的复杂性尿路感染)。但是,存在耐药性细菌本身并
不足以诊断复杂性尿路感染,还必须同时合并有泌尿
系疾病(解剖或功能方面)或者诱发尿路感染的潜在
疾病。尿培养常见的是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克雷
伯菌、假单胞菌、粘质沙雷菌和肠球菌,大部分是肠 杆菌科(60%~75%),其中最常见的是大肠埃希菌, 特别是首次感染的患者[21-24]。除存在结石或异质体, 葡萄球菌并不常见于复杂性尿路感染(0~11%) [21,25]。另外,在不同时间、不同医院,菌谱都有可 能发生改变。社区和医院获得性复杂性尿路感染患者
无症状菌尿 患者无尿路感染症状,但中段尿培养连 续两次(同一菌株),尿细菌数>105菌落形成单位 (colony-forming units,CFU)/ml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