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错用成语练习及知识归纳
- 格式:docx
- 大小:31.29 KB
- 文档页数:10
成语运用常见错误分析及易错初中语文课内成语汇总【常见错误类型】一、望文生义,主观臆断成语具有结构的稳定性和意义的完整性,其含义是约定俗成的;它不是构成它的单个语素意义的简单叠加,而是在其构成成分提供的事件的基础上,在丰富的人文背景下,通过引申、比喻等方式抽象概括出来的。
因此,我们在掌握或运用成语时,一定要注意把握成语字面意义之外的整体意义;同时必须准确理解成语中一些含有生僻义的关键语素,切忌粗枝大叶,一瞥而过,主观臆断,望文生义。
例1、这篇文章不仅结构混乱,而且文不加点,令人费解。
例2、发展生产力是当前首当其冲的大事,是一切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例3、三人成虎,人多为王,这似乎成了宗派主义者们的信条。
例1中“文不加点”中的关键语素是“点”,不是“标点”的意思,而是“删改”之意。
如果我们不理解它,就可能理解为“写文章不加标点”,而实际是指“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例2中“首当其冲”不是“首要的”之意,“冲”是“要冲,交通要道”的意思,比喻最先受到冲击、压力、攻击或首先蒙受灾难。
例3中的“三人成虎”与“人多为王”不同义,它比喻谣言或谣传一再反复就会使人信以为真,多误作团结力量大。
类似成语还有:五风十雨对簿公堂大快人心屡试不爽久假不归差强人意万人空巷光怪陆离不刊之论涣然冰释空穴来风空谷足音善刀而藏暴虎冯河酒囊饭袋有口皆碑不足为训不以为然人面桃花奇文共赏城下之盟穿云裂石身无长物细大不捐间不容发罪不容诛大方之家等等许多成语都有一定的典故来历,或出于古代寓言,或出于历史故事,或出于古代诗文,都有着特定的含义。
我们在掌握或运用成语时,一定要注意追本溯源,不能随意解释,更不能不分场合地乱用。
还有的成语在现代大都使用其引申义或比喻义,但偶尔还会使用其本义,故当成与运用回到其本意时,我们不能视其为错。
例4、随着双边关系的改善,中俄两国终于结为秦晋之好。
例5、平均主义的思想已成为明日黄花,逐渐在人们的头脑中消失了。
常见成语误用1、黑色的高三漫不经心地就来了。
漫:随便。
指人对事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2、外援和主教练在转会费和出场费等问题上意见不合,终于瑟瑟失调,不得不分手。
比喻夫妇不和。
不能用于其他人物关系。
3、今夏洪水肆虐,淹没无数的城镇和大片的良田,是可忍孰不可忍,我们必须精诚团结,战胜洪魔。
指对人的重大罪行不可容忍,极度愤慨。
不能用于对自然灾害等。
4、不论什么时候,她都是亲切随意,如坐春风,娓娓道来,不拉架子而棱角自见,不事喧哗而锋芒难避。
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用于表现听者一方的感受。
5、实际生活中的不幸遭遇和痛苦经历,使他时时刻刻念念不忘。
念念:时刻思念着。
形容牢记心上,时刻不忘。
一般不用于不幸和痛苦的事情。
6、取得了成绩当然值得高兴,但是不能因为成绩就连我们的失误也一笔抹杀了。
指把成绩、优点全部勾销或全盘否定,一般不用于否定错误或罪行。
7、二十年的经历告诉我们,这场改革与我们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是休戚相关的。
休:喜;戚:悲伤,不幸。
彼此之间的忧喜、祸福都互相关联,形容彼此利害一致。
一般用于人与人或人与集体之间,而不用于事物。
8、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一定要认真对待,绝不能敷衍了事。
敷衍:做事不认真。
随便应付一下,就算把事办了。
用于对事。
9、这场戏真演得绘声绘色,赢得满场观众的喝彩。
指讲述、描摹事物的情景非常生动、逼真。
不用于演戏。
10、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必须和剔除、针砭传统文化的糟粕同时进行,•不能厚此薄彼。
形容对彼此待遇不同。
一般用于对人、单位、集体。
11、近几年,“知识经济”成了炙手可热的话题。
炙:烤,烧。
手一接触就感觉到热得烫人。
比喻气焰盛,权势大。
用于有权势者,含贬义。
12、放眼望去,满山的杜鹃花姹紫嫣红,真是美不胜收。
姹:美丽;嫣:美好,常指笑容。
形容各色娇艳的花,不能单用于某一种花。
13、学习是循序渐进的,那种不扎扎实实地学好基础知识就急于做高难度题的喧宾夺主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喧:大声吵嚷。
100个容易误用的成语1.成语名称:明日黄花-成语的解释:原指重阳节过后的菊花,比喻过时的事物。
-误用的示例:他总是喜欢谈论明日黄花的事情。
-误用的原因:常被误解为未来的事情,实际上是指已经过时的事物。
2.成语名称:空穴来风-成语的解释:比喻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误用的示例:他的话完全是空穴来风,没有根据。
-误用的原因:常被误解为无中生有,实际上是指有一定根据。
3.成语名称:炙手可热-成语的解释:形容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误用的示例:这部电影上映后,导演炙手可热。
-误用的原因:常被误解为非常受欢迎,实际上是指权势大。
4.成语名称:万人空巷-成语的解释: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误用的示例:这家新开的餐厅万人空巷,非常热闹。
-误用的原因:常被误解为街道空无一人,实际上是指人们都出来观看,街道上人很多。
5.成语名称:不刊之论-成语的解释:指正确的、不可更改的言论。
-误用的示例:他的观点是不刊之论,不值得一驳。
-误用的原因:常被误解为错误的言论,实际上是指正确的言论。
6.成语名称:首当其冲-成语的解释: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误用的示例:他总是首当其冲,领导团队。
-误用的原因:常被误解为带头或领先,实际上是指最先受到攻击。
7.成语名称:一言九鼎-成语的解释:形容说的话分量很重,能起很大作用。
-误用的示例:他的话一言九鼎,大家都很信服。
-误用的原因:常被误解为说话不可靠,实际上是指说话有分量。
8.成语名称:洛阳纸贵-成语的解释:原指西晋都城洛阳之纸,因大家争相传抄左思的作品《三都赋》,以致纸价腾贵。
后喻作品为世所重,风行一时,流传甚广。
-误用的示例:他的新书一出版,洛阳纸贵。
-误用的原因:常被误解为书籍内容不佳导致纸张浪费,实际上是指书籍非常受欢迎。
9.成语名称:七月流火-成语的解释:指夏去秋来,天气转凉。
-误用的示例:七月流火,天气炎热。
-误用的原因:常被误解为形容天气炎热,实际上是指天气转凉。
成语误用常见的有八种类型1、张冠李戴2、望文生义3、重复赘余4、自相矛盾5、不分轻重6、不辨色彩7、不合逻辑8、不当修饰一、张冠李戴每个成语都有其适用范围和对象,若使用不当,张冠李戴,就要闹出笑话。
①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
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巧夺天工”用于描述人工制作的东西,对象错)②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美轮美奂”常修饰高大的建筑物,对象错)③她终于认识了自己,战胜了自我。
在新的学年里,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驾齐驱,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
(“并驾齐驱”用来陈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范围错)④使用我厂生产的涂料装饰您的居室,保您蓬筚生辉。
(“篷荜生辉”作为谦词,用于说话者,对象错)⑤他呀做起事来可麻利了,无论做什么都倚马可待。
(“倚马可待”特指人的文思敏捷,范围错)⑥突然,一个影子如白驹过隙般地一闪而过,快捷如飞。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对象错)⑦三月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草长莺飞,春光迷人。
(“草长莺飞”是形容江南春色的词语,对象错)⑧公园里摆放的各种盆栽菊花,姹紫嫣红,微风一吹,更是风姿绰约。
(“风姿绰约”形容女子姿态优美,对象错)⑨文章生动细致的描写了小麻雀的外型、动作和神情,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倾注着强烈的感情,读来楚楚动人,有很强的感染力。
(“楚楚动人”是形容女人打扮鲜明,姿态娇柔,能打动人。
对象错)⑩他从小就喜欢画画,常在纸上信笔涂鸦,现在他画的鸟已是栩栩如生. (“信笔涂鸦”是指写字,不是画画)二、望文生义对一些成语,想当然地确定其意义,导致误用。
①这部精采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万人空巷”是说人们都从巷子里出来到大街上,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本句从语势上看,要表述的是人们闭门不出在家里欣赏电视剧。
)②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错用成语练习先测试一下,看看还有哪些没有掌握。
判断下列成语使用得正误。
第二部分1.最难读的是佶.屈聱牙...的《尚书》,最难懂的是讲性论道、谈仁说义的儒家哲学理论。
()这篇文章虽然写得非常精彩,但他今天口吃,读起来佶屈聱牙....的。
2.他这项计划已经醋酸了很久,现在计日程功....了。
3.我们班有60人,虽然人才济济....,但一旦遇到实际问题,却没有人有能力解决。
4.他现在处于解民倒悬....中,自己都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又哪有余力去顾及他人。
5.有经天纬地....之才的人,始终都会受到重用的。
6.他的这种行为,使人惊世骇...俗.。
7.他们这一小组同学和谐共处,举案齐眉....。
8.他喜欢慷慨解囊....地拿出钱财,去帮助遭遇不幸的人。
9.对于坏人坏事,我们要敢于口诛笔伐....。
10.最近质检部门查出一批良莠不齐....的商品。
11.战场上有许多马革裹尸....。
12.只凭空想像,不评估实际情况的做法,无异是盲人瞎马....,自讨苦吃。
13.那美轮美奂....的瓷器,让人爱不释手。
14.他的话犹如暮鼓晨钟....一样,使我警醒。
15.我去你们家,真是蓬筚生辉....。
16.只见他一个人在厨房里七手八脚....地忙碌着。
17.他的文章是奇文共赏....,病句连篇。
18.他因虐待孩子致孩子死亡,而受到众人的千夫所指....。
19.他之所以能够成功,在于人心向背....。
20.有些人人心叵测....,最好不要与他交往。
21.现代社会泥沙俱下....,我们要仔细辨别。
22.他们两个从小就青梅竹马....,现在也终于走在了一起。
23.那声音如雷贯耳....,使大家从睡梦中惊醒过来。
24.他自以为本领不凡,在我看来,他所拥有的尽是此鸡鸣狗盗....的雕虫小技。
再来一遍:第二部分1.他作文水平太低,连完整的句子都写不好,读起来佶屈聱牙....。
2.这项工程还在计划当中,估计计日程功....。
3.我们小学同学聚会,整个教室都坐满了,真是济济一堂....。
成语使用中常见错误类型以及对策(一)误解词语,望文生义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许多源自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理解上的难度。
如果不仔细辨析,一瞥而过,就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
有些成语的理解能够利用“先分析后综合”的方法进行,如“巧夺天工”,主谓结构,“夺”,胜过,“天工”,天然的精巧,那么“巧”必然不能是天然的了。
例题:1、就在公安部门准备收网时,这帮家伙为虎作伥,毫不收敛,在罪行簿上又添新笔。
(╳)2、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几乎万人空巷,街上静悄悄的。
(╳)3、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了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
(╳)(首当其冲:首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4、这个小毛病不足为训,下次改掉就行了,何必大动干戈呢?(╳)5、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
(╳)(火中取栗:受人利用,冒了风险,吃了苦头,却没得到好处)6、北大荒虽然天荒地老,但经农垦战士的开发,已经成为商品粮基地。
(╳)(天荒地老:指经过的时间很久)7、我们应该向先进企业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郸学步,但终究会走出自己的路来。
(邯郸学步:比喻生硬的模仿,不但学不到人家的本领,反而连自己原有的长处也丢掉了。
)8、“9.11”事件之后,美国股市势如破竹的下跌趋势,令世界经济雪上加霜。
(╳)(势如破竹: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9、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危言危行: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10、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减轻学生负担,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轩然大波:常用于比喻大的纠纷或风潮)11、教育学生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能总是耳提面命,摆家长作风。
(╳)12、作家不深入生活,坐在家里管窥蠡测,就创作不出群众喜欢的作品。
(管窥蠡测:比喻对事物的观察了解片面狭隘,十分有限。
成语用错的类型及例子
1. 望文生义型:哎呀呀,好多人会把“差强人意”理解成不满意,其实不是这样哦!就像有人说“这个球队的表现差强人意”,不是说球队表现很差,而是说还算能让人满意啦!
2. 张冠李戴型:“美轮美奂”这个成语可不能随便用在人身上呀!可不是说一个人长得美轮美奂,而是用来形容建筑物高大华丽的,你说是不是很容易弄错呀!比如“这座大楼美轮美奂”就很合适。
3. 褒贬误用型:“炙手可热”可不是用来夸人的哟!可别闹笑话把它用在很厉害的人身上。
它其实是个贬义词呀,像“他现在炙手可热,不可一世”才是正确的用法。
4. 语义重复型:说“忍俊不禁地笑起来”不就重复了嘛!“忍俊不禁”本身就有笑的意思啦,就像“他的表演让大家忍俊不禁”就行啦。
5. 前后矛盾型:一边说“莘莘学子”,一边又说没几个人,这不是矛盾嘛!“莘莘学子”表示很多学生呀,比如“校园里到处是莘莘学子”。
6. 错用对象型:“汗牛充栋”是形容书多的,不是说别的东西多呀!说“他家里的财宝汗牛充栋”就错啦,应该是“他家里的书汗牛充栋”。
7. 不合语境型:在一个很悲伤的场合说“相得益彰”合适吗?当然不合适啦!像“他们俩配合默契,相得益彰”才是在合适的语境下用。
8. 随意改造成语型:可别乱改“空穴来风”的意思呀,人家本来是说有原因的,不是说没原因的。
别到时候瞎用被人笑话哟!
9. 忽视多义型:“左右逢源”可不只是说人会办事哦,有时候也能形容做事顺利呢,比如说“他这次考试左右逢源,成绩很棒”。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成语的使用真是要特别小心,稍不注意就可能用错,咱可得多学习多积累呀!。
成语运用常见错误类型成语运用是近几年高考的必考题型之一,而排除错误选项是我们选出正确项的最常见、最有效方法;因此,明确成语误用的类型对我们做准成语题有重要意义。
现将成语使用中常见的误用情况归纳如下:一、望文生义成语属于固定短语,其意义很多时候不能从字面推敲得知;尤其不能断章取义,只能把它作为整体来理解。
作为检查学生成语储备的题型之一,有许多题目就是在这方面设置障碍,误导考生望文生义。
例1:园丁康居工程,确实抓到了点子上,消息一传出,广大教师奔走相告,弹冠相庆,称赞为他们办了实事。
辨析:弹冠:掸去帽子上的尘土。
《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
”本谓王吉、贡禹两人友善,王吉做了官,贡禹也准备出仕,后以“弹冠相庆”指因即将作官而互相庆贺。
多用作贬义。
句中理解为“因高兴而庆贺”,显然不当。
例2:这篇文章见识浅陋,属于不刊之论,总编决定不予发表。
辨析:刊:削。
古代在竹简上写字,有错误就用刀削去。
不刊之论,是指不能删简的言论。
句中却理解为不能刊登的言论,大错。
二、张冠李戴(用错对象)成语使用对象和范围一般时比较固定的,具有很强的单一性,如果对成语所表达的习惯对象或范围缺乏了解,便会使陈述和被陈述之间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造成无误用。
例1:美国博物馆的收费可谓各尽所能:有的一部分收费,有的分时段收费,还有的是否交费、交费多少由参观者自行决定。
辨析:“各尽所能”意思是“各人尽自己的能力去做”,主语应该是人,而不能是“博物馆的收费”。
这里改变了使用对象,自然不正确。
例2:漫步万盛石林景区,石林、溶洞、飞瀑显露出鬼斧神工的魅力,浓郁淳朴的苗家风情及风姿绰约的民族歌舞增添了人文情趣。
辨析:风姿绰约,形容女子姿态柔美。
其使用对象是女子,该句却用来形容民族歌舞,显然用错了对象。
三、误用褒贬成语中相当一部分是具有明显的色彩的,使用时如果不加以区别,就会导致无用。
不辨色彩主要表象在褒贬无用、语体色彩不当等方面。
成语应用的几种错误及修改练习一、望文生义而误用1.这分试题中的第1题他花了10分钟的时间才完成,真是小题大做。
2.听到有儿童落水了,正在江边消夏的人们忘乎所以的跳入水中营救。
二、对象、范围和场合误用1.晚会结束前,她献上了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唱得栩栩如生。
2.黄山的石、雾、松是大自然的造化,无不巧夺天工。
三、褒贬色彩误用1.这部著作是他长期工作经验的总结,是他经过反复修改后处心积虑写出来的。
2.这家伙明知罪行严重,却在从容不迫地抹桌子,好象什么是也没发生。
四、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1.有的学生无视学校的金科玉律,迷恋上网玩游戏、聊天,实在令人担忧。
2.许静的朗读字正腔圆,令老师喜从天降,他立即同意让许静参加诗歌朗读会。
五、不注意成语的整体性,只断取成语中个别语素的意义,造成成语意义与句义相悖。
我们俩分别将近三年,想不到在这里萍水相逢。
六、不注意构成成语的语素位置,造成形近混淆。
成语运用专题训练1.改正下列词语中的四个错别字。
挑拨离间为富不人不无裨益谈笑风声拈轻怕重不屑置辩雍荣典雅敷衍塞责终南捷径执迷不误风烛残年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A 名列前矛通霄达旦引人瞩目B 鳞次栉比不擅辞令杞人忧天C 巧妙绝伦鸦口无言笑逐眼开D 赏心悦目留连往返按排工序3.下列划线的词语在句中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在今天,我们国家每一个的工作岗位都有一条通向成才的阳关大道。
(阳关大道:这里指宽阔的交通大道。
)B 如果指她们的性格的棱角磨平了,这个队也就没有希望了。
(棱角:这里比喻鲜明的个性)C 在夏日暴烈的阳光下,牵牛花偃旗息鼓,美人蕉慵倦无力。
(偃旗息鼓:这里指牵牛花在烈日暴晒下停止开花。
)D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
(徘徊:这里比喻犹豫、彷徨。
)4.指出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是否恰当(1) A 东亚国家的外汇储备以超过西方最富的"七国集团",发展势头方兴未艾。
成语题常见错误解析一、张冠李戴:每个成语都有其适用范围和对象,若使用不当,张冠李戴,就要闹出笑话。
1.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
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巧夺天工,用于描述人工制作的东西,对象错。
)2.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美轮美奂,常修饰高大的建筑物,对象错)二、望文生义:对一些成语,想当然地确定其意义,导致误用。
首先,要准确把握成语的“词性”。
由于成语在使用上相当于一个实词,是此时按性质分类的,词性不同,用法也不同,成语也是如此,也有“词性”问题。
相当于名词的成语,与名词用法相同,比如“风云人物”指在社会活动中有影响的人物,它相当于一个名词,在使用时就只能起名词的作用;“风卷残云”比喻一股强大的势力(力量)将东西一扫而光或消灭干净,它相当于一个动词,在使用时就作为动词,而不做名词用。
再比如“风调雨顺”,它用来指适宜农事的气候条件,或比喻有利的客观条件,它相当于形容词,在使用时就用作形容词。
其次,以本论本,不要以“今”论本。
许多成语出自古代典籍,自有它的本来含义,不要用今天的某些词义来推断它,如果理解错了,必然造成使用错误。
比如有的同学一看到“求全责备”中的“责备”,就以为是现代汉语中的“批评指责”的意思;有的同学一看到“侧目而视”,只想到斜着眼睛看,而忘了是因为敬畏、憎恨等而斜着眼睛看。
第三,注意追本溯源,而不要望文生义。
一见到某个成语,就望文生义,而不去深究它的本来意思,因而对有些成语造成误解误用。
比如:有的同学一看到“万人空巷”就认为人们都在家里,不出家门,甚至一看到“差强人意”的“差”字,就认为是不合心意。
1、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万人空巷,是说人们都从巷子里出来到大街上,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本句从语意上看,要表述的是人们闭门不出在家里欣赏电视剧。
知识清单易错成语(一)常见易误用成语40例1.曾几何时:表示“时间过去没有多久”。
常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
2.不学无术:没有学问,没有能力。
其前不能加“整天”“整月”等修饰词语。
“学”为名词。
3.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固执或蛮横,不通情理。
常误用为“不可思议”。
4.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常与“不以为意”混淆,“不以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5.守株待兔:比喻不主动地努力,心存侥幸,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也比喻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
含贬义。
常误用来形容公安干警的机智。
6.耳提面命:形容恳切地教导,褒义词。
常误用为贬义词。
7.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形容文章悲惨动人。
指文章写得好。
常误用为形容文章写得不好。
8.鼎力相助:大力地帮助。
敬辞,指别人对自己的帮助。
常误用为表示自己对他人的帮助。
9.蹉跎岁月:指虚度光阴。
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
10.名噪一时:名声在一个时期广为传播。
常误用为贬义词。
11.始作俑者: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用在贬义场合。
12.不胜其烦:指烦琐得使人受不了。
常误用为“不厌其烦”。
13.胸无城府:形容心胸坦率、坦白,没有什么隐藏。
城府,城池和府库,借指人的心机。
褒义词。
常误用来形容“没有文化”。
14.身无长物:指身边没有多余之物,形容极端贫穷。
常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
15.目无全牛: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易误作缺乏整体观念。
16.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的精巧。
常误用来形容自然景观。
类似的词还有“巧夺天工”。
17.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
后面不能带宾语,与此类似的词还有“漠不关心”。
18.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
易误用为形容人专心,没有听到。
19.瓜田李下:泛指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易误用为形容田园生活。
20.卓尔不群:形容优秀卓越,超出常人。
易误用为形容人的性格。
常用易错成语知识总结成语是汉语言文化的瑰宝,它们简洁而富有内涵,能够生动形象地表达复杂的思想和情感。
然而,在使用成语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错误,下面就为大家总结一些常用易错的成语。
“首当其冲”这个成语常常被误解和误用。
很多人认为它是“首先冲在前面”的意思,其实不然。
它真正的意思是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比如:“在这场贸易战中,那些出口型企业首当其冲。
”而不是“他在比赛中首当其冲,赢得了第一名。
”“美轮美奂”这个成语只能用来形容建筑物高大华丽,不能用于形容其他事物。
例如:“这座古老的宫殿美轮美奂,展现出了当年的辉煌。
”不能说“她的舞姿美轮美奂。
”“万人空巷”并不是说街巷空无一人,而是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的盛况。
比如:“这部电影首映时,万人空巷,人们都争相观看。
”“望其项背”表示能够赶得上或比得上,通常用于否定句。
错误的用法如:“他的成绩优异,其他人都能望其项背。
”正确的应该是:“他的成绩优异,其他人难以望其项背。
”“差强人意”常被误解为不能让人满意。
实际上,它的意思是大体上还能让人满意。
比如:“这次考试成绩虽然不算理想,但也差强人意。
”“文不加点”不是说写文章不加标点,而是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比如:“他才思敏捷,写文章文不加点,一气呵成。
”“目无全牛”不是指没有整体观念,而是形容技艺达到了十分纯熟的地步。
例如:“他对这项技术的掌握已经到了目无全牛的境界。
”“不刊之论”不是不能刊登的言论,而是指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形容言论精准得当。
比如:“这篇文章观点新颖,论据充分,是一篇不刊之论。
”“屡试不爽”不是多次尝试都不成功,而是指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例如:“这个方法屡试不爽,很有效果。
”“不忍卒读”不是不忍心读完,而是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让人不忍心读完。
比如:“这部小说中主人公的命运十分悲惨,情节令人不忍卒读。
”“身无长物”不是指没有特长,而是说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穷。
中考容易用错的常见成语归纳总结1.三人成虎【解释】城市里本无虎,但只要有三个人谎传市里有虎,听者就会以为真有虎了。
后比喻流言惑众,蛊惑人心。
【误用】易被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2.美轮美奂【解释】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误用】易被误用为形容美好事物。
3.炙手可热【解释】手一挨近就感觉热,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误用】易被误用为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背离本义。
4.侃侃而谈【解释】“侃侃”本意为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误用】现多被误用为形容聊天,易和娓娓而谈(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混淆。
5.首当其冲【解释】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
【误用】常被误用为“首先接受任务,或首先应当先做某事”。
6.鼎力相助【解释】敬辞,用于请托或表示感谢。
【误用】只用于对方或他人,自己。
7.一言九鼎【解释】一句话的分量像九鼎那样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
【误用】易被误用为守信用,背离本义。
【解释】形容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
【误用】常被误解为前后言行不一致。
9.溢美之词【解释】过分夸赞的言辞。
【误用】常被误用为褒义。
10.蓬荜生辉【解释】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
【误用】易被误用在别人身上。
11.蹉跎岁月【解释】蹉跎:光阴白白地过去。
形容虚度光阴。
【误用】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
12.望其项背【解释】能够望见别人的颈的后部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多用于否定式。
【误用】常被误用为“只能望其项背”。
13.差强人意【解释】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误用】多被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背离本义。
14.抛砖引玉【解释】谦词,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误用】常被误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15.不知所云【解释】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絮乱或空洞,指说话人。
16.惨淡经营【解释】指煞费苦心地从事绘画或诗文创作,也指苦心规划和开拓某项事业。
60个容易被误解误用的常用成语,不要用错了贻笑大方!中国语言文字博大精深,这就造成了有些成语很容易从字面上去理解而造成误解和误用,为了避免误用成语而贻笑大方,搜集整理了60个容易被误解误用的常用成语,供大家学习。
1、【目无全牛】《庄子·养生主》中说,一个杀牛的人最初杀牛,眼睛看见的是全牛,三年以后,技术纯熟了,动刀时只看到皮骨间隙,而看不到全牛。
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本词易误用为贬义。
2、【天花乱坠】指说得极为动听,多指夸大或不切实际。
本词只能用来形容说。
3、【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时候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
多指男女间幼时的亲密感情。
4、【不刊之论】刊,删改,修订。
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
形容文章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
易误用为贬义。
5、【差强人意】差,稍微地。
愿意是很能振奋人,现多用来表示比人预想的好一些,还算让人满意。
易误解为“不如人意”。
6、【弹冠相庆】《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取舍同也。
”弹冠,掸去帽子上灰尘准备做官。
后来用“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多用作贬义。
使用时易弄错感情色彩。
7、【汗牛充栋】汗牛,用牛运输,使牛累得出汗;充栋,堆满了屋子。
形容书籍极多。
形容的对象仅指书。
8、【明日黄花】苏轼诗《九日次韵王巩》中有“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句。
原指重阳节过后,菊花即将枯萎,便再也没什么好玩赏的了。
后来用“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此成语易被想当然地误写成“昨日黄花”。
9、【深孚众望】孚,使人信服。
意思是深得众人的信赖和尊重。
易误用成“不负众望”。
10、【重整旗鼓】指失败后重新集后力量再干。
也可写作“重振旗鼓”。
此词不能用作贬义。
11、【信口雌黄】指不顾事实地随意乱说。
注意与“信口开河”区别开来,“信口开河”也有随口乱说的意思,但“信口雌黄”词义更重。
错用成语练习先测试一下,看看还有哪些没有掌握。
判断下列成语使用得正误。
第二部分1.最难读的是佶.屈聱牙...的《尚书》,最难懂的是讲性论道、谈仁说义的儒家哲学理论。
()这篇文章虽然写得非常精彩,但他今天口吃,读起来佶屈聱牙....的。
2.他这项计划已经醋酸了很久,现在计日程功....了。
3.我们班有60人,虽然人才济济....,但一旦遇到实际问题,却没有人有能力解决。
4.他现在处于解民倒悬....中,自己都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又哪有余力去顾及他人。
5.有经天纬地....之才的人,始终都会受到重用的。
6.他的这种行为,使人惊世骇俗....。
7.他们这一小组同学和谐共处,举案齐眉....。
8.他喜欢慷慨解囊....地拿出钱财,去帮助遭遇不幸的人。
9.对于坏人坏事,我们要敢于口诛笔伐....。
10.最近质检部门查出一批良莠不齐....的商品。
11.战场上有许多马革裹尸....。
12.只凭空想像,不评估实际情况的做法,无异是盲人瞎马....,自讨苦吃。
13.那美轮美奂....的瓷器,让人爱不释手。
14.他的话犹如暮鼓晨钟....一样,使我警醒。
15.我去你们家,真是蓬筚生辉....。
16.只见他一个人在厨房里七手八脚....地忙碌着。
17.他的文章是奇文共赏....,病句连篇。
18.他因虐待孩子致孩子死亡,而受到众人的千夫所指....。
19.他之所以能够成功,在于人心向背....。
20.有些人人心叵测....,最好不要与他交往。
21.现代社会泥沙俱下....,我们要仔细辨别。
22.他们两个从小就青梅竹马....,现在也终于走在了一起。
23.那声音如雷贯耳....,使大家从睡梦中惊醒过来。
24.他自以为本领不凡,在我看来,他所拥有的尽是此鸡鸣狗盗....的雕虫小技。
再来一遍:第二部分1.他作文水平太低,连完整的句子都写不好,读起来佶屈聱牙....。
2.这项工程还在计划当中,估计计日程功....。
3.我们小学同学聚会,整个教室都坐满了,真是济济一堂....。
4.英雄人物都有解民倒悬....的能力。
5.这块土地经天纬地....,可以用来种植水稻。
6.他的这个举动真的使人惊世骇俗....。
7.他们同学之间举案齐眉....,彼此相处和谐。
8.他非常善良,遇到有需要的人时总是慷慨解囊....地拿出钱来。
9.口诛笔伐....他人时,我们一定要注意有理有据。
10.我们班的同学虽然都富有正义,但学习却良莠不齐....。
11.战场上到处是马革裹尸....。
12.人在着急的时候,考虑问题往往不周全,做出盲人瞎马....的举动来。
13.这里的装饰品美轮美奂....。
14.暮鼓晨钟....的话语虽然有时不太好听,但却于人有益。
15.我到了小明家,小明家真是蓬筚生辉....呀。
16.他七手八脚....的把桌面收拾干净了。
17.他写的奇文共赏....被拿出来展示了。
18.他是个人民的公敌,所以被人千夫所指....。
19.他的政策得到了良好的实施,使得人心向背....。
20.他这人人心叵测....,我们要防着点儿。
21.平时工作和生活,是泥沙俱下....,但一到关键时刻,就会经纬分明。
22.他和她再见面的时候谁都认不出谁来,但以前曾青梅竹马....,可见岁月不饶人呀。
23.作者能站在时代的制高点,用入木三分的文笔,提示生活真谛,从而起到如雷贯耳....的作用。
24.他不是一个君子,平时做的都是鸡鸣狗盗....的事。
25.只要自己行得正,就是在瓜田李下....也没什么可担心的。
第一部分1.在同学们的努力下,我们今天上了一节别开生面....的班会。
2.本来这不是件大事,但他非要闹不可,现在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了。
3.叛乱的三十万大军破城而入,京都不绝如缕....。
4.如果你愿意问我,我会不吝赐教....的。
5.古代的诗人不论开心或是悲伤,都会长歌当哭....。
6.长此以往....,他定能创出一翻自己的事业的。
7.他彻头彻尾....是个真正的慈善家,我们都很佩服他。
8.你这样做就是在厝火积薪....。
9.他一回到家里,鞋子也不换就登堂入室....,被母亲狠狠地批评了一顿。
10.在学校受到老师春风化雨....般的教诲,回到家里又耳濡目染,养成了他儒雅的作风。
11.认识事物不能管窥蠡测....,否则得出的结论往往是错误的。
12.如果你凯旋归来,我当箪食壶浆....来迎你。
13.他愿意丹心碧血....护主君,主君却置其忠心于不顾。
14.我愿意鼎力相助....那位失学的少年。
15.父母总是拿他失败的事情教训我,我却觉得不足为训....。
小结:请你总结一下,成语使用错误的原因大概有哪些。
做完之后对对答案:第二部分1.对错(“佶屈聱牙”指文章,而不是读)2.错(计日程功指工作进度,不能指计划)3.错。
(人才济济指人才多,不是人多。
“没能力解决问题”的人当然不是人才。
4.错。
“解民倒悬”不是指自己处于“倒悬”之中。
5.对。
6.错。
“惊”“骇”是使运用法,本身含有“使人”怎样的意思,与“使人”重复。
7.错。
“举案齐眉”的使用对象是夫妻。
8.错。
“慷慨解囊”已有“拿出钱来帮助别人”的意思了。
9.对。
10.错。
“良莠不齐”只指好人和坏人混杂在一起,不能用于商品。
11.错。
“马革裹尸”不是指尸体,而是指军人战死于沙场的行为。
12.对。
13.错。
“美轮美奂”指建筑呀。
14.对。
15.错。
用错对象了,自谦词,就是“你来我们家”。
16.错。
一个人没有七手八脚呀,指人多而忙乱。
17.错。
“奇文共赏”是主谓结构,不可以做宾语的。
18.错。
“千夫所指”本身已有“受到众人”的意思,这里语义重复。
19.错。
“向”面向、支持。
“背”背离、背叛。
两面词。
“成功”是一面词。
20.错。
“人心”是泛指,不能特指某人或某些人。
21.对。
22.错。
“青梅竹马”本身已经有“从小”的意思。
23.错。
“如雷贯耳”不是指声音大,而是指人的名声大。
24.对。
再来一遍:第二部分1.错。
(这里意思是写不好,而不是指文字艰涩生僻、拗口难懂。
)2.错。
成语意思为“进展快,成功指日可待”。
“还在计划”就是还没实施,不可能谈到成功。
3.错。
小学同学不可能个个都是人才呀。
4.对。
5.错。
与“经天纬地”意思完全没有关系。
7.错。
“举案齐眉”只能用在夫妻间呀。
8.错。
“慷慨解囊”已经有了“拿出钱”帮助他人的意思了。
9.对。
10.错。
“良莠不齐”指好人坏人呀,不是指学习。
11.错。
“马革裹尸”不是指尸体,而是指军人战死于沙场。
12.对。
13.错。
“美轮美奂”特指房屋或建筑物。
14.对。
15.错。
用反对象了。
16.错。
“他”难道是个怪物,有八只手八只脚。
17.错。
是动词性结构呀,不能用作名词。
18.错。
看看后面的词语解释吧,里面有答案的。
19.错。
忽略了“背”的意思。
20.错。
已经有“人”了,不能再有“人”了。
“人”是泛指呀。
21.对。
22.对。
23.错。
“如雷贯耳”指人的名声大,这里用“振聋发聩”。
24.对。
25.对。
第一部分1.对。
2.对。
3.对。
4.错。
这是敬词,不能用在自己身上。
5.错。
此词意在抒发心中的悲愤。
6.错。
此词后面一般跟不好的后果。
7.错。
含贬义。
8.错。
把词语理解成做危险的事了。
可改为“你这样做是置自己于厝火积薪之上”。
9.错。
指学问或技能呀。
10.对。
11.对。
12.对。
13.对。
14.错。
应用在别人身上,是敬词。
现在来研究一下为什么。
第二部分1.佶屈聱牙:佶屈:曲折,不顺畅。
聱牙:拗嘴,不顺口。
形容文字艰涩生僻、拗口难懂。
也说诘屈聱牙.用法:作谓语、定语、补语;用于书面语。
例句:有些文字,尤其是所谓直译的文字,写得佶屈聱牙。
那些佶屈聱牙的文字,没人喜欢读。
2.计日程功:工作进度或成效可以按日计算。
形容进展快,成功指日可待。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
例句:这项工程虽计划五年完成,但大家齐心协力,现在是计日程功。
3.济济一堂:济济:人多的样子;堂:大厅。
济济:形容人多。
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用法:作谓语,褒义例句:我们民建分会真是谋臣如雨,猛将如云,济济一堂,各有千秋。
4.解民倒悬:解救头朝下倒挂着的人;比喻把受苦难的人民解救出来。
用法:作谓语、定语例句:在生死存亡的关头,能够解民倒悬的人就是英雄。
他解民倒悬,人民不会忘记他。
5.经天纬地:经、纬:织物的竖线叫“经”,横线叫“纬”,比喻规划天地。
形容有治理天下的经世之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的才能例句:他有经天纬地之才,所以虽归隐深山依旧被当朝者尊重。
6.惊世骇俗:世、俗:指一般人。
使一般人感到惊骇。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因言行异于寻常而使一般人感到震惊示例:这是大自然有意作出的惊世骇俗之举吗?7.举案齐眉:案:古时有脚的托盘。
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
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例句:这一对伉俪可以说是志同道合,举案齐眉,相敬如宾。
8.慷慨解囊:慷慨:大方,不吝啬;囊:钱袋。
形容毫不吝啬地拿出钱来帮助别人。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含褒义例句:他虽然收入不高,但遇到有需要的人时总是慷慨解囊。
9.口诛笔伐:诛:痛斥,责罚;伐:声讨,攻打。
用语言和文字对坏人坏事进行揭露和声讨。
例句:是真是假,是正是错,文章俱在,无法逃罪,只好让后世的读者口诛笔伐了。
10.良莠不齐:莠:狗尾(wěi)草,很像谷子,常混在禾苗中,比喻品质坏的人。
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
用法:限于指人。
例句:一个企业人多了,难免良莠不齐。
11.马革裹尸:马革:马皮。
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多指军人战死于沙场。
用法:褒义词;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
例句:作为军人,要有马革裹尸的勇气。
12.盲人瞎马:盲人骑着瞎马。
比喻盲目行动,后果十分危险。
用法:作宾语、定语、状语。
例句:我不能叫你盲人瞎马地去乱闯。
13.美轮美奂:形容房屋的高大和众多。
(多用于书面语)用法:作谓语、定语、补语。
例句:我们经过一个美轮美奂的宏丽华厦的区域。
14.暮鼓晨钟:佛寺中早晚报时的钟鼓。
佛教规定:寺庙中晚上打鼓,早晨敲钟。
比喻使人警悟的言语,也形容时光推移。
用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
例句:大教育家说出来的话,个个奉为暮鼓晨钟。
15.蓬筚生辉:使寒门增添光辉(多用作宾客来到家里,或赠送可以张挂的字画等物的客套话)。
用法:作谓语;用于自谦。
例句:您的光临,使寒舍蓬筚生辉呀。
16.七手八脚:形容人多手杂,动作纷乱。
用法:作状语。
错误用法:一两个人。
例句:众人七手八脚将他抬了出来。
17.奇文共赏:①可以指共同欣赏或分析研究文章,作褒义词。
②也可以指批判有错误的文章,作贬义词。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
例句:鲁迅奇手妙笔,作品风格犀利,语言幽默,当可以奇文共赏。
错误难免,奇文共赏,以警后来。
18.千夫所指:为众人所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