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1例报告
- 格式:pdf
- 大小:76.91 KB
- 文档页数:1
AGEP一、病因和发病机制AGEP 90%以上是由药物引起(以青霉素类、头抱类抗生素最常见。
其他有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解热镇痛药、抗真菌药、氨苯飒、疫苗、中药等),少数病例可由病毒感染或接触汞剂引起。
目前,AGEP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来研究证实,AGEP患者的角质形成细胞和药物特异性C D4 +T淋巴细胞通过分泌 IL-8和粒一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将中性粒细胞吸引到表皮内聚集,从而引起相应的临床及病理表现。
二、临床表现(1)潜伏期1 ~5天,平均3天。
抗生素比非抗生素药物引起皮疹的潜伏期明显缩短,前者平2. 5天,急性发病,近半数病例用药与发病的时间间隔很短(1日),后者平均18天。
(2)皮疹常起始于面、颈、腋、肘、腹股沟等间擦部位,或起于躯干和四肢的近端,数小时泛发全身。
脓疱壁松弛易破裂,形成糜烂而。
互相融合成脓湖,也有呈中毒性表皮松解坏死样外貌。
主要症状是瘙痒、烧灼感或两者都有。
少有粘膜受累,主要是口腔和舌粘膜。
AGEP具有以下特点:①发病前大多有用药史或感染史;②用药与发疹的相隔时间短,(2 -48) h内;③常发热,体温在(38一40)℃之间,自觉症状有灼热感、疼痛及痉痒难忍;④皮疹表现为弥漫性皮肤潮红伴有凸出皮面的密集小脓疱;损害,以颈部、腋下、腹股沟区为甚;⑤急性发病,其自然病程一般不超过15d ;⑥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增多,多>0.6;⑦组织病理学检查示表皮细胞水肿,真皮乳头水肿,角层下脓疱,血管周围有炎性浸润;⑧预后较好;⑨去除诱因及应用糖皮质激素及加强皮肤护理很快痊愈;⑩亦有报道少数患儿可反复发作。
该组病例49例首次发病,5例再次发病,1例为第三次发病与文献一致。
三、组织病理表现①角层下脓疱或棘层上部充满中性粒细胞的kogoj海绵状脓疱;②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部分病例可见血管壁的纤维蛋白质沉积;③血管周围有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等浸润;④直接免疫荧光检查,大多数病例均未发现免疫球蛋白或补体沉积,四、AGEP的诊断标准①皮肤特征:发生在水肿性红斑基础上的非毛囊性、泛发性、浅表性、无菌性小(直径<5mm)脓疱,可伴有其他皮损如水疱、大疱、紫疲或靶形皮损;②组织病理学特征:角层下脓疱或表皮内海绵状脓疱形成,疱腔内主要为中性粒细胞,真皮浅层水肿、血管周围有以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组织细胞等为主的炎性浸润。
急性泛发性脓疱性细菌疹一例报告附文献复习
张晓东
【期刊名称】《天津医药》
【年(卷),期】2000(028)002
【摘要】急性泛发性脓疱性细菌疹(acute generalized pustular bacterid,AGPB)由Tan首先报告并命名,此后Braun-Falco等以急性泛发性脓疱病(pustulosis acuta generalisata,PAG)为名又报告1例。
在可查到的文献中的14例报告中,我国报告了2例。
本病为一种突然发生的泛发的脓疱性皮疹的疾病,往往在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组织学表现为表皮内脓疱及下方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
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报告如下,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
【总页数】2页(P117-118)
【作者】张晓东
【作者单位】100037,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皮肤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5
【相关文献】
1.肺炎并发急性泛发性出疹性脓疱病1例的护理 [J], 陈翠英;陈秀萍;魏林琳;诸纪华
2.IL-17A单抗治疗儿童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J], 王娜;周盛基;冉德林;暴芳芳;施仲香
3.莫西沙星致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一例 [J], 赵倩宝;王佳奇;
刘玉琴;赵冬梅;张怡慧;张铁成
4.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的诊治分析(附10例报告) [J], 张江林;祁敏;伍斌;刘稚然
5.急性局灶性细菌性肾炎(附4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J], 余兆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误诊为水痘的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1例误诊为水痘的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1例近日,我院接诊了一位患者小李,男性,9岁。
他的父母向门诊医生反映,小李全身泛发红疹伴有脓疱,似乎是水痘。
然而,经过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我们发现这是一例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而不是常见的水痘。
这一疑诊为误诊之例引起了医疗团队的深思和重视。
起初,小李的父母观察到他的身上有数个红色斑点。
随后,这些斑点逐渐发展成疱疹,并伴有水泡破裂后溢出的脓液。
父母误以为他患上了水痘,于是带他来到我院寻求治疗。
接诊时,小李的皮肤上散布着数十个红色疱疹病灶,其中一部分已经破裂并有脓液渗出。
他感到疼痛和瘙痒,伴有发热和全身不适感。
针对小李的病情,我们的初步诊断是水痘。
这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疾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水痘的病程一般为10-21天,首先出现红疹,然后疱疹,最后结痂。
尽管水痘通常是自限性的,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肺炎和脑炎。
因此,我们决定进一步进行检查以排除其他可能性。
为了进一步确定诊断,我们对小李进行了详细的生命体征检查,并采集了患处病灶的脓液进行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患处脓液中存在大量中性粒细胞和少量嗜酸性粒细胞。
这一结果提示患者患的可能是一种更为罕见的疾病——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
与水痘不同,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它的起病通常在儿童和青少年期,可以泛发性发疹,甚至也可能引起内脏器官的炎症。
患者常伴有高热、体重下降和关节痛等全身症状。
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会导致严重的皮肤损伤和溃烂,扩展到脸部、口腔和生殖器等部位。
治疗上,系统性的糖皮质激素和局部抗生素是常用的治疗方案。
基于这些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我们最终确定小李患的是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
我们立即为他开展了相应的治疗方案,包括应用大剂量的皮质类固醇和局部抗生素护理。
在治疗的过程中,小李的症状明显改善,皮肤损伤也开始愈合。
这一例子提醒我们在临床实践中遇到疑似病例时要保持警惕,并进行必要的检查和观察。
急性泛发型发疹性脓疱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在临床上,急性泛发型发疹性脓疱病的特点主要为发病紧急,且患者发病后,其短时间内皮疹可迅速泛发至全身,而最初主要发生在皮肤褶皱、面部等部位,属于非毛囊性无菌脓疱,呈针头至米粒大,密集、散在,具有痒感和灼伤感[1] 。
此类患者用药治疗几天后,其脓疱可逐渐消退,且表现为大片脱屑。
而病情较重者可融合成脓糊,且患者还会出现一些全身严重表现,如肾功能衰竭、低钙血症、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白细胞增多、寒战、发热等,同时皮肤还会出现黏膜糜烂、水疱、血管炎样疹、紫癜、瘀斑等[2] 。
而治疗期间通过对患者加强护理及健康教育,则可显著改善患者病情[3] 。
因此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泛发型发疹性脓疱病患者10 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即对急性泛发型发疹性脓疱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做了探讨,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泛发型发疹性脓疱病患者10 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 例、女5 例,年龄为5-15 岁,平均年龄为( 9.3 ±1.6 )岁;疾病潜伏期1-6d,平均(3.2 ± 0.5 ) d o 10例患者均具有不同用药史,且其中8例既往无过敏史,均为初次发病,另2例为再次发生。
本组患者均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后,对其实施用药治疗,然后发生脱屑、皮肤瘙痒、肌肉酸痛、发热等症状表现。
1.2 方法1.2.1治疗方法患者入院后,首先对其临床情况进行密切监测,并其中4例患者采用乙酰氨基酚及复合物治疗,另6例患者采用克林霉素治疗。
所有患者均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免疫调节、抗炎、抗过敏治疗等,治疗期间注意对患者临床症状予以密切观察。
1.2.2护理及健康教育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均加强护理及健康教育。
具体为:(1)心理护理。
由于该病症发生后病情紧急,且进展迅速,此时患者及其家属均会出现一些负性心理,如焦虑、急躁等,因此护士则需与其加强交流和沟通,且要将该病症发病诱因、临床治疗方法、疗效、护理措施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等详细告知患者,以提升患者及其家属对护士的信任度。
双黄连致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1例报告【关键词】脓疱病双黄连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AGEP)是一种少见的无菌性脓疱病,病因尚不明。
笔者曾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1 病例简介患者,男,20岁。
因全身皮肤红斑、小脓疱、痒痛,伴发热2天于2007年12月12日入我院治疗。
患者入院前3天,因上呼吸道感染,就诊于院外诊所,予双黄连静脉给药治疗。
次日腹部、背部、双大腿内侧皮肤出现弥漫性潮红斑、痒痛,伴发热(T ℃),未予重视,继续上述方案治疗,皮损渐扩散至全身,其上可见散在或密集分布针尖至粟粒大小淡黄色脓疱,以躯干、双大腿内侧为甚,伴持续性高热(T ℃),遂急诊入住我科,患者平素体健,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无类似家族史。
入院体格检查:T 39℃,P 102次/min,呼吸、血压正常,颌下、耳后、颈部可扪及数枚花生米大小肿大淋巴结,活动可,无压痛,心、肺、腹检查无异常发现。
皮肤科情况:全身皮肤弥慢性潮红,腹部、背部、双大腿内侧可见密集或散在分布针尖至粟粒大小淡黄色脓疱,腹部、大腿内侧脓疱融合成小片状脓糊。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109/L,N ;血沉:26mm/h;肝、肾功能,血电解质检查无异常;脓液细菌培养阴性。
入院诊断:AGEP。
入院后停用双黄连,予地塞米松15mg、阿奇霉素,雷尼替丁,静脉滴注,外用%雷佛奴尔溶液湿敷脓疱处,每日3次,每次15~20min。
经上述方案治疗2天后,腹部、双大腿内侧脓疱逐渐干涸,体温恢复正常,皮肤痒痛明显缓解,无新发皮损,5天后,全身皮肤红斑消退,脓疱干涸,脱淡黄色皮屑,基底为正常肤色,地塞米松减量为静脉滴注,入院10天,复查血常规正常,浅表淋巴结变小变软,停用阿奇霉素、雷尼替丁,停用地塞米松,改用强的松片25mg/d口服治疗,并逐渐减量,2周后全身皮损全部消退,停用强的松,出院观察,随访2周皮损无复发。
2 讨论AGEP是1980年首先由Beylot等报道,近年来逐渐被人们所认识,是一种少见的无菌性脓疱病,病因尚不明。
·病例报告·苯溴马隆致重度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1例吕广娜(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肾移植中心,山西 太原 030012) DOI :10.3969/j.issn.2095-5332.2019.03.013 基金项目:山西省卫生计生委资助项目(2017109) 通讯作者:吕广娜,Email :lvguangna.love@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年龄33岁,2016年5月28日因“慢 性肾脏病5期”于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行死亡器官捐献肾移植术,给予抗人T 细胞兔免疫球蛋白(anti-human T lymphocyte rabbit immunoglobulin ,ATG-F )行诱导免疫抑制治疗,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口服他克莫司胶囊、吗替麦考酚酯胶囊、甲泼尼龙三联免疫抑制治疗,移植肾功能恢复良好。
2016年7月8日 因合并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 ,HUA )给予口服小剂量苯溴马隆(12.5 mg ,qod )促进尿酸排泄,未增加其他治疗药物,背部皮肤出现少许红疹, 不伴瘙痒、发热等不适症状,未做特殊处理,1周后血尿酸明显降低,遂停用苯溴马隆,红疹逐渐消失,停药2周后因血尿酸再次明显升高再次加用苯溴马隆(25 mg ,qod )治疗,再次出现红色皮疹,伴发热(体温39℃)、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 )升高(300 μmol/L ),皮疹广泛分布于全身,出疹先后顺序为腹股沟区、前臂、后背,逐渐至全身,黄豆大小,周围有红晕,逐渐于皮疹表面形成针尖样黄色脓疱,脓疱破溃后大片状脱皮,皮肤病理活检提示为“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acute generalized exanthematous pustulosis ,AGEP )”,临床考虑可能为药物过敏,并怀疑为某一免疫抑制剂所致,但由于肾移植受者的特殊性,不排除由于受者免疫力低下导致皮肤感染,遂给予抗排斥反应(甲泼尼龙)、抗过敏、抗感染并调整免疫抑制剂种类等治疗,皮疹逐渐消失、SCr 逐渐下降。
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1例作者:葛文涛吴建华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11年第27期1 病例介绍患者,女,21岁。
因咽痛3 d,皮肤潮红伴发热2 d,于2009年4月29日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
患者于3 d前自觉咽痛,到外院就诊,以“咽炎”给予林可霉素、病毒唑静滴治疗。
次日晚上面部、躯干出现潮红,伴瘙痒、发热,体温达38.7 ℃。
外院急诊给予静滴琥珀氢考,口服西替利嗪,症状减轻。
第2天,患者再次出现全身潮红、发热、肌肉关节酸痛,外院给予静滴克林霉素治疗,症状未减轻,面部、颈部红斑基础上出现脓疱。
患者平素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体格检查:急性病容,表情痛苦,自动体位,查体合作。
耳后、颏下淋巴结触及肿大、压痛。
咽部充血,扁桃体无肿大。
其余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皮肤科检查:面部、颈部、躯干、双上肢见水肿性红斑,融合成片,压之褪色。
耳后、颈部、双上肢伸侧、背部见“米粒”大小脓疱,簇集性分布。
臀部及双下肢见小瘀点,分布密集,压之不褪色,未融合。
面部少量鳞屑。
血常规:WBC 10.28×109/L,RBC 3.66×1012/L,GRAN% 86.2%。
肝功、胸片、B超、心电图正常。
入院诊断: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
治疗:口服强的松30 mg/d,静滴左氧氟沙星0.2 g/次,2次/d,口服开瑞坦10 mg/d治疗及对症处理。
经治疗1 d后患者咽痛、肌肉、关节痛减轻,体温降至正常。
2 d后颈部脓疱消失,面部、躯干、四肢红斑颜色变淡大量糠状鳞屑附着。
治疗4 d后咽痛、肌肉、关节痛消失,停用强的松,复方尿囊素软膏薄涂皮损治疗。
继续治疗4 d后,面部、躯干、四肢红斑、鳞屑、臀部及双下肢瘀点消退。
复查血常规:正常。
痊愈出院。
2 讨论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AGEP),又叫中毒性脓疱性皮病或脓疱疮性药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反应形式,90%的病例与药物有关,10%的病例为感染诱发,尤以抗生素多见,主要有内酰胺类药物、大环内酯类药物、头孢菌素,另外还有卡马西平、钙通道阻滞剂、解热镇痛药等[1]。
非药物致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1例冯亚兰;周青;冯浩【摘要】@@ 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为临床较少见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药疹.现将笔者进修时所见的1例患者报道如下.rn1病例资料rn患者,朱某,男,3岁,因全身起疹伴发热3 d于2010年5月23日入住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父母代诉患儿3 d 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周、口周红斑,上见脓疱,继之口周皮肤出现脱屑、结痂、皲裂,伴低热(37.3℃),哭闹,无明显瘙痒,饮食、精神欠佳,无呕吐、腹泻、咳嗽等症状,在同济医院就诊,诊断为"1急性发疹性脓疱病;2脓疱疮?".【期刊名称】《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年(卷),期】2011(031)005【总页数】2页(P71-72)【关键词】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感染【作者】冯亚兰;周青;冯浩【作者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班,湖南长沙410007;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长沙410007;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长沙4100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3.1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为临床较少见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药疹。
现将笔者进修时所见的1例患者报道如下。
患者,朱某,男,3岁,因全身起疹伴发热3 d于2010年5月23日入住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
父母代诉患儿3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周、口周红斑,上见脓疱,继之口周皮肤出现脱屑、结痂、皲裂,伴低热(37.3℃),哭闹,无明显瘙痒,饮食、精神欠佳,无呕吐、腹泻、咳嗽等症状,在同济医院就诊,诊断为“1急性发疹性脓疱病;2脓疱疮?”。
给予板蓝根冲剂、头孢克洛片口服,外用鱼炉洗剂、百多邦软膏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昨日颈项、躯干、四肢出现大片状红斑,上可见多数小脓疱,伴低热(37.2℃),无瘙痒感,遂来我科就诊,门诊以“脓疱疮,急性发疹性脓疱病?”收入院。
既往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入院查体:T37.2℃,颈部左侧触及数个绿豆大小的淋巴结,质软,活动度可。
口服甲泼尼龙片诱发急性泛发性发疹型脓疱病1例【摘要】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acute generalized exanthematous pustulosis,AGEP)是一种主要由药物引起,以广泛的水肿性红斑基础上,许多非毛囊性无菌性小脓疱为特征,常伴发热。
报道1例口服甲泼尼龙片诱发的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
患者25岁女性,因全身红斑、丘疹、脓疱,伴发热、疼痛6天入院,因口服“硫酸羟氯喹片、甲泼尼龙片等”后发病。
依据临床表现及病史诊断为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予以静滴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口服马来酸氯苯那米片,输血浆,补液等治疗后,病情好转,给予口服甲泼尼龙片,余治疗同前,治疗2天后皮疹全身出现大片红斑,其上分布较多脓疱,后停甲泼尼龙片,给予地塞米松片,硫酸羟氯喹片治疗,皮疹好转,脓疱消失,随访4月未复发。
通过本病例,国内首次报道口服甲泼尼龙片诱发的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
患者口服甲泼尼龙片后皮疹加重,改用不同分子结构的皮质类固醇激素地塞米松片治疗有效。
【关键词】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甲泼尼龙片【中图分类号】R758.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2-239-01前言: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主要由药物诱发,尤以抗生素为多。
以广泛的水肿性红斑基础上,许多非毛囊性无菌性小脓疱,常伴发热为特点。
药物诱导的本病以抗生素、卡马西平、钙通道阻滞剂等多见,因甲泼尼龙片诱发本病罕见,现报告1例。
临床资料:患者25岁女性,因全身红斑、丘疹、脓疱,伴发热、疼痛6天入院。
患者自诉6天前因“系统性红斑狼疮”口服“硫酸羟氯喹片、甲泼尼龙片等”后,头皮、前胸出现红斑、丘疹,部分红斑上可见非毛囊性脓疱,口唇肿胀,伴发热,最高37.6℃,皮疹渐泛发全身,双手肿胀,外阴红斑、肿胀、脓疱,排尿疼痛,关节无疼痛。
既往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
专科查体:全身散在红斑、丘疹,部分融合成片,部分红斑上散在非毛囊性脓疱,以皱褶部位为著,唇肿胀,少量鳞屑,双手肿胀,无压痛,活动略受限,外阴红斑、肿胀、脓疱,口腔黏膜无糜烂溃疡,双眼结膜无充血,关节无压痛。
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一例误诊剖析黄文慧;骆津蓉;范培元【摘要】病例资料女,34岁.因子宫肌瘤在我院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当日予氟罗沙星0.2g静脉滴注,2/d.术后第2天胸部出现水肿性红斑,皮损迅速波及四肢及躯干.次日在原皮损基础上出现泛发性针尖至粟粒状脓疱,伴周身酸痛不适,体温升高.患者自幼年起多次发生类似病史,每次均急性起病,且均与药物相关,多次住院,按脓疱型银屑病对症处理,痊愈(具体不详).经询问病史,发病间歇期无皮疹出现,家族中无脓疱型银屑病及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查体:体温39.8℃,脉搏100/min,呼吸33/min,血压125/70 mmHg.精神萎靡,烦躁不安;浅表淋巴结未触及,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期刊名称】《临床误诊误治》【年(卷),期】2011(024)009【总页数】1页(P50)【关键词】急性泛发性脓疱病;误诊;脓疱型银屑病【作者】黄文慧;骆津蓉;范培元【作者单位】100045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皮肤科;100045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皮肤科;100045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皮肤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8.291 病例资料女,34岁。
因子宫肌瘤在我院行子宫肌瘤剔除术。
术后当日予氟罗沙星0.2 g静脉滴注,2/d。
术后第2天胸部出现水肿性红斑,皮损迅速波及四肢及躯干。
次日在原皮损基础上出现泛发性针尖至粟粒状脓疱,伴周身酸痛不适,体温升高。
患者自幼年起多次发生类似病史,每次均急性起病,且均与药物相关,多次住院,按脓疱型银屑病对症处理,痊愈(具体不详)。
经询问病史,发病间歇期无皮疹出现,家族中无脓疱型银屑病及寻常型银屑病患者。
查体:体温39.8℃,脉搏100/min,呼吸33/min,血压125/70 mmHg。
精神萎靡,烦躁不安;浅表淋巴结未触及,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专科检查:躯干及四肢有弥漫性水肿性红斑,其上密集粟粒至米粒状脓疱,以颈部、胸部、双侧腋窝、腹股沟、腘窝等部位为重,部分红斑表皮剥脱,尼氏征(-),部分脓疱融合成脓湖,无束状发,指、趾甲及口腔、眼睑结合膜、外阴黏膜未见异常。
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一例
唐秀生;陈集敏;覃俊;蓝艳;武洁
【期刊名称】《右江医学》
【年(卷),期】2006(34)3
【摘要】1.病例介绍患者,男,60岁,因全身红斑伴发热4天,脓疱1天入院。
患者4天前突然出现头、面部水肿性红斑,迅速蔓延至颈、躯干及四肢,自觉瘙痒,口腔疼痛,并有发热(最高体温可达39.0℃),入院当天上午于头、面部
红斑上出现针尖至绿豆大小脓疱,密集对称分布,迅速发展至胸、背部,发疹前一周因口腔粘膜疼痛自采中药咀嚼服用(具体中药名称不详)致口唇红肿,瘙痒明显。
【总页数】1页(P341)
【作者】唐秀生;陈集敏;覃俊;蓝艳;武洁
【作者单位】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广西百色,533000;右江民族医学院
附属医院皮肤科,广西百色,533000;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广西百
色,533000;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广西百色,533000;右江民族医学院附
属医院皮肤科,广西百色,53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53.1
【相关文献】
1.1例糖尿病并发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的护理 [J], 蒋艳;侯丽静;高琴;梁敏;李
艳
2.银屑病伴发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3例 [J], 何弘
3.脓疱型银屑病误诊为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1例 [J], 封常霞;徐正田;董花萍
4.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一例误诊剖析 [J], 黄文慧;骆津蓉;范培元
5.莫西沙星致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一例 [J], 赵倩宝;王佳奇;刘玉琴;赵冬梅;张怡慧;张铁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例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患者的整体护理摘要:本文主要结合1例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分别从基础护理、皮肤护理、心理护理、用药及饮食指导、出院指导等5个方面对该名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整体护理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Acute Generalized Ex-anthematous Pustulosis,AGEP)是一种不常见的急性发疹性皮肤病,大多都是由于药物过敏、感染等引发的,水肿性红斑基础上出现密集无菌性非毛囊性脓疱是其主要临床表现,并出现发热等症状[1]。
对于该种疾病的临床治疗种,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对其有针对性地采取整体护理措施,有助于患者的康复治疗。
1.病例简介患者刘某,女,29岁,因“全身红斑、斑块、丘疹、鳞屑伴瘙痒4天,脓点、脓疱2天”经我院门诊初诊后,于2021年7月28日8时42分收入皮肤科一病区治疗,临床诊断为“脓疱型银屑病,皮肤感染”。
医嘱给于其二级护理,常规皮肤护理、低胆固醇饮食。
主要治疗措施有:①以抗感染,抗过敏止痒为主;②外用卤米松、夫西地酸软膏,予特大换药;③光疗、水疗等。
专科情况为:①皮疹泛发全身,头皮、躯干、四肢尤为严重,呈绿豆至鸡蛋大小的暗红色红斑、斑块,粟粒大小丘疹分散分布,部分融合成片,头皮覆大片银白色鳞屑;②奥氏征阳性,躯干皮疹上密集的针头至粟粒大小的脓点、脓疱,未融合成脓湖;③门诊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7.9×lO9个/L;④7月28日15时26分,患者取腹部1块大小约1.0×0.6cm2含皮损皮肤为靶组织送检。
患者入院第2天,最高体温39.2℃,主管医生修正诊断为: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皮肤感染。
同时,四肢有新发红斑伴靶形损害,加用甲强龙和克林霉素。
患者入院第3天3时20分,诉寒颤不适,测体温39.5℃,心率98次/分,R20次∕分,其颈部、腹部、腋窝可见少量新发脓疱,口腔黏膜可见皮损,加用康复新液漱口1日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