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血症伴牙周炎患者牙周临床参数、血清CRP、IL-6水平的检测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90.97 KB
- 文档页数:4
牙周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IL-10和IL-18检测的临床
意义
薄祥春;李大典
【期刊名称】《放射免疫学杂志》
【年(卷),期】2012(25)6
【摘要】本文报告牙周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IL-10和IL-18水平的变化,并
就临床价值作初步探讨,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临床一般资料1.1.1病人组:33人,均为我院口腔科临床明确诊断的患者(包括体征、口腔等全面检查后进一步明确诊断)。
1.1.2正常人组:35人,均为我院体检中心经健康体检合格的正常人,
无心、肺、肾等重要脏器疾患,肝、肾功能试验正常,亦无牙周病。
【总页数】2页(P641-642)
【作者】薄祥春;李大典
【作者单位】东海县驼峰中心卫生院口腔科,222313;江苏省东海县人民医
院,2223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sP-选择素、sE-选择素、IL-6、IL-18检测的临床意义[J], 刘艳秋;高美华;李红林
2.老年冠心病患者100例血清hs-CRP、IL-6和IL-18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J], 薛冰;李清贤;孙景芝
3.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IL-6、IL-8、IL-10、IL-18检测的临床意义 [J], 刘大彪
4.急性结膜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IL-6、IL-10、IL-18检测的临床意义[J], 刘钧
5.慢性肾炎治疗前后血清IL-2、IL-6、IL-10、IL-18和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意义[J], 刘薇娜;鲍培玉;蒋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脂水平及协同因素与牙周炎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引言血脂水平是指人体血液中的脂质含量,主要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等。
血脂水平异常是很多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因,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和中风等。
而牙周炎是口腔内一种慢性炎症疾病,是牙周组织受损的结果,当牙菌斑积累在牙周组织表面时,会引发炎症反应,最终导致牙槽骨吸收和牙齿松动。
这两者看似不相关的疾病,但却有着密切的关联。
本文将探讨血脂水平及其协同因素与牙周炎之间的相关性,以期对牙周炎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一、血脂水平和牙周炎的流行病学调查从全球范围来看,牙周炎和血脂异常在人群中都有较高的患病率。
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研究表明,血脂异常与牙周炎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而这种相关性并不受到年龄、性别和种族等因素的影响。
在中国,也有相似的研究,发现大部分牙周炎患者伴随有血脂异常的现象。
这些调查数据表明,血脂异常与牙周炎之间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关联。
二、血脂异常对牙周炎的影响1. 促进炎症反应血脂异常导致血液中脂质代谢紊乱,会增加血管内皮细胞对炎症介质的表达,从而促进炎症反应的发生。
研究表明,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都与牙周炎的发病率呈正相关。
2. 影响免疫调节血脂异常会影响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使得炎症反应过度激活,从而加剧牙龈组织的免疫炎症反应,最终促进牙周炎的发展。
3. 降低组织修复能力血脂异常对造血系统的影响会导致牙周组织修复的能力受损,从而使得患牙周炎的组织更难以得到修复,病情更加严重。
三、协同因素与牙周炎的相关性除了血脂水平之外,还有一些协同因素也与牙周炎的发病相关性很大。
其中包括糖尿病、肥胖、吸烟和饮食习惯等。
1. 糖尿病糖尿病与血脂异常有着密切的关联,同时也是牙周炎的重要协同因素。
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更容易患上牙周炎,并且患牙周炎的病情更加严重。
2. 肥胖肥胖是血脂异常的重要协同因素,过度的脂肪堆积会导致机体内脂质代谢紊乱,从而加剧牙周炎的炎症反应。
脑梗死伴牙周炎患者CRP、 IL-6和sICAM-1水平检测的研究裴路;曹潇方;张瑞敏;付锦【期刊名称】《实用口腔医学杂志》【年(卷),期】2011(027)004【摘要】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ossible relationship of serum levels of C-reactive protein ( CRP), interleukin-6 (IL-6) and 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 1 ( sICAM- 1 )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periodontitis (CP) and cerebral infarction (CI).Methods: 133 subjects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Among them, 33 were patients with CI and CP (group CI + CP), 30 with CP (group CP), 32 with CI (group CI) and 38 were healthy volunteers (group H).The periodontal indexes and the serum levels of CRP, IL-6 and sICAM-1 were measured.Results: The periodontal indexes including calculus index, bleeding on probing, probing depth and attachment los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mong the four groups.In groups of CI + CP, CP and Cl the CRP, IL-6 and sICAM-1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group H(P <0.01 ).Conclusion: CRP, IL-6 and sICAM-1 might be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pathogenesis of CI and CP.A certain correlation might exist between CI and CP.%目的:探讨慢性牙周炎与脑梗死患者血清中C- 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 6)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 1)水平变化及相关关系.方法:纳入经头颅CT或MRI证实确诊脑梗死并伴牙周炎的患者[(CI+CP)组]33例,单纯慢性牙周炎患者(CP组)30例,脑梗死患者(CI组)32例和健康志愿者(H组)38例.记录简化牙石指数、探诊岀血阳性率、探诊深度和附着水平丧失,检测血清中CRP、IL- 6和sICAM- 1的含量.结果:各组间牙周病指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CP组、CI组、H组相比,(CI+CP)组的CRP、IL- 6和sICAM- 1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CRP、IL- 6和sICAM- 1可能与脑梗死和牙周炎病理机制相关,牙周炎和脑梗死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总页数】4页(P508-511)【作者】裴路;曹潇方;张瑞敏;付锦【作者单位】150086,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临床医院口腔科;150086,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临床医院口腔科;150086,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临床医院口腔科;150086,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临床医院神经内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高脂血症伴牙周炎患者牙周临床参数、血清CRP、IL-6水平的检测分析 [J], 张雪;贾兴亚;张忠提;刘小舟;朱仑;张冬梅2.冠心病伴牙周炎病人血脂、CRP和IL-6水平检测的研究 [J], 吴婷;孙钦峰;杨丕山;冯伟;刘晓玲3.脑梗死伴牙周炎患者CRP、IL-17、IL-33的相关研究 [J], 贺小宁;闫博;胡鑫;田家鑫;杨志伟4.牙周炎伴COPD患者血清25-(OH)D、TNF-α和IL-6水平检测的研究 [J], 韩静;李威;李一梓;王左敏5.脑梗死患者急性期hs-CRP、IL-6和IL-18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J], 施洪超;王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牙周炎患者GCF及血清中IL-6测定及其与牙周炎的关系黄亚莉;张平;马慧群【期刊名称】《现代口腔医学杂志》【年(卷),期】2002(016)006【摘要】目的研究龈沟液(GCF)中白细胞介素6(IL-6)的来源及其与牙周炎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了72例成人牙周炎,13例牙龈炎,18例健康对照组GCFIL-6含量,及17例牙周炎患者,7例健康人血清IL-6水平.结果牙周炎患者GCFIL-6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牙周炎患者GCFIL-6水平与牙周炎患者血清中IL-6含量有显著性差异,牙龈炎患者血清IL 6含量比正常对照组含量高,牙周炎患者GCF IL-6含量与牙龈炎患者有显著性差异,重度牙周炎患者GCF中IL 6含量高于轻度牙周炎患者,牙周炎患者GCF中IL-6含量与出血指数(BI)、牙周袋深度(PD)、附着丧失(AL)有正相关关系.结论龈沟液中IL-6主要来源于局部牙龈组织,IL-6在牙周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一定作用.【总页数】2页(P510-511)【作者】黄亚莉;张平;马慧群【作者单位】71006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口腔科;71006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口腔科;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皮肤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1.4+2【相关文献】1.即刻种植修复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清及龈沟液中TNF-α、IL-1β及IL-6水平的影响 [J], 黄海霞;付小明;伍宝琴;郭玲;刘敏;兰玉燕2.西吡氯铵含漱液对牙周炎患者血清及唾液中IL-6及SOD水平的影响 [J], 祝洁;彭静3.牙周炎患者血清中内脂素和PGE2水平检测及其与牙周炎活动性的关系 [J], 陈飞;史金先;焦鹏;金权;许立硕;张莉;马宁4.慢性牙周炎伴肥胖患者血清中IL-6、IL-18表达水平的研究 [J], 褚福行;李珊珊;李思琪;李维善5.微型种植体支抗在静止期牙周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患者血清IL-2、IL-6、TNF-α水平的影响 [J], 鲁光炜; 焉钰; 何武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脂水平及协同因素与牙周炎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引言牙周炎是指影响牙齿周围组织的一种慢性炎症疾病,它与许多全身性疾病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
目前已有研究表明,牙周炎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等疾病密切相关。
其中,血脂水平及协同因素也被认为是影响牙周炎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本文将从这一角度出发分析血脂水平及协同因素与牙周炎之间的相关性。
1. 血脂水平与牙周炎高脂血症是由于血液中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等脂肪物质的水平升高而引起的。
过高的血脂水平可以导致全身性炎症反应,从而促进牙周炎的发生和进展。
研究表明,血脂水平增高与牙周炎存在正相关性,高脂血症患者的牙周炎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
此外,高胆固醇饮食也被证明是引起牙龈炎的重要因素之一。
1.2 血脂水平的调节对牙周炎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高脂血症的治疗可以通过降低血脂水平来减缓牙周炎的发展。
临床常用的一些降脂药物,如他汀类药物、贝特类药物等,均能够有效地降低血脂水平,从而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牙周炎的作用。
此外,一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omega-3脂肪酸和抗氧化物质,如鱼类、橄榄油、坚果等,也能够有效地调节血脂水平,从而具有预防和治疗牙周炎的作用。
因此,合理的饮食和药物治疗都是预防和治疗牙周炎的重要手段。
2. 协同因素与牙周炎协同因素是指影响牙周炎发展的一系列因素,如吸烟、压力、饮食等。
这些因素的存在可以促进细菌感染、口腔黏膜炎性病变和牙周破坏,进而加速发展牙周炎。
例如,长期吸烟会导致口腔黏膜炎症和微生物菌群失调,从而加重牙周炎的发生和进展。
同时,压力也会影响人体的免疫系统,进而降低对细菌感染的抵抗力,使牙周炎更难治疗。
针对协同因素,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降低其影响。
对于吸烟者,减少或戒烟对牙周炎的治疗非常重要。
此外,我们可以通过健康的饮食和运动等方式减少压力,增强身体免疫力,使牙周炎更容易治疗。
结论血脂水平及协同因素是影响牙周炎的重要因素之一。
要预防和治疗牙周炎,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血脂水平和协同因素对牙周炎的影响。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第28卷第6期2010年12月West China Journal of Stomatology Vol.28No.6Dec.2010http ://[收稿日期]2009-05-05;[修回日期]2009-11-02[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基金资助项目(2007BA-I18B02);辽宁省科技计划基金资助项目(2007225007)[作者简介]赵雪(1980—),女,黑龙江人,硕士[通讯作者]潘亚萍,Tel :************[文章编号]1000-1182(2010)06-0584-03牙周炎是一种感染性疾病,微生物和宿主的相互作用决定了疾病的过程和进展。
随着对牙周炎发病机制的进一步了解,已经认识到大多数牙周组织的损害是由于宿主对感染的免疫应答引起的,而不是微生物直接引起的;因此,宿主的易感性在牙周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大量研究[1-2]充分证明,糖尿病、高脂血症和骨质疏松症能增加宿主对牙周炎的易感性,并促进牙周炎的快速发展。
研究[3]表明,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患者在发病前即存在血糖和血脂水平的升高,同样,骨密度的降低也伴随血清钙水平的改变[4]。
已有学者发现,非糖尿病患者血糖偏高能增加牙周炎的发病风险。
本研究通过对全身健康的牙周炎患者和牙周健康者的血糖、血脂和血清钙进行检测分析,探讨这些血清生化指标与牙周炎的关系。
1材料和方法1.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2005年3月—2006年12月到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就诊的患者,病例组为牙周科就诊被诊断为慢性牙周炎的患者145人,其中男68人,女77人,年龄18~68岁,平均(43±11.2)岁;对照组为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清生化指标分析赵雪潘亚萍张冬梅刘静波(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辽宁沈阳110002)[摘要]目的通过分析牙周炎患者和牙周健康者的血糖、血脂、血清钙水平,探讨血清生化指标的异常是否对牙周炎的发生发展起促进作用。
慢性牙周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GF-Ⅱ、IL-6、IL-8和β-防御素-3检测的临床意义杨宏宇【期刊名称】《放射免疫学杂志》【年(卷),期】2013(026)004【摘要】目的:探讨了慢性牙周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GF-Ⅱ、IL-6、IL-8和β-防御素-3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和酶联法对33例慢性牙周炎患者进行了治疗前后血清IGF-Ⅱ、IL-6、IL-8和β-防御素-3的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慢性牙周炎患者在治疗前IGF-Ⅱ、IL-6、IL-8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但是血清β-防御素-3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组(P<0.01),经综合治疗3个月后四项指标检测则与正常人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GF-Ⅱ、IL-6、IL-8和β-防御素-3以不同方式参与了患者的发病,其水平的检测对了解病情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总页数】3页(P404-406)【作者】杨宏宇【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苍梧分院,222006【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IGF-Ⅱ、IL-6、IL-8和TNF-α检测的临床意义[J], 冯越2.子宫颈癌手术治疗前后血清IGF-Ⅱ、IL-8和IL-6检测的临床意义 [J], 王福祥3.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IGF-Ⅱ、IL-6、IL-8和hs-CRP检测的临床意义[J], 王光辉;陈传兵;王献武4.急性肾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IGF-Ⅱ、IL-6和IL-8检测的临床意义 [J], 雷鸿斌;范文;张家均;易光明5.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IGF-Ⅱ、TnI、IL-6、IL-8检测的临床意义 [J], 崔文贤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牙周炎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和龈沟液IL—6含量影响的研究作者:王妙妍阮毅陈广盛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14年第19期【摘要】目的:探讨牙周炎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和龈沟液IL-6含量的影响。
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0例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20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20例单纯牙周炎患者及16例健康者的血清和龈沟液(GCF)中IL-6含量,比较组间血清和龈沟液IL-6含量的差异性,分析组内血清和龈沟液IL-6含量的相关性。
结果: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组、单纯2型糖尿病组及单纯牙周炎组的IL-6含量均明显高于健康组(P【关键词】 2型糖尿病;牙周炎; IL-6; ELISA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是由于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导致的一种代谢紊乱,被列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第三大非传染病。
牙周病(periodontal disease)是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亦是人类口腔中两大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包括牙龈病(gingivaldisease)和牙周炎(periodontitis)两大类。
1993年,牙周病被认为是糖尿病的第六大并发症[1]。
但两者之间的作用机制,至今尚无定论。
炎症被认为是糖尿病的危险因子,可影响胰岛素抵抗和代谢控制,通过生活方式或治疗降低炎症水平可降低糖尿病进一步发展的危险性[2]。
近年,作为主要的炎症介质,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在牙周炎与糖尿病之间的作用已引起牙周病学者的广泛关注。
在病变的牙周组织和牙周炎患牙的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 GCF)中,IL-6的水平都较高[3];同时,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糖尿病患者的血清IL-6水平高于非糖尿病者。
从而提示了IL-6可能在牙周炎与糖尿病之间的双向作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和龈沟液(GCF)中IL-6的含量,比较伴牙周炎2型糖尿病患者、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牙周炎患者以及健康患者血清和龈沟液IL-6含量的差异性,并进一步分析探讨血清和龈沟液IL-6含量的相关性,探讨牙周炎对2型糖尿病血清和龈沟液IL-6含量的影响,从蛋白水平分析IL-6在牙周炎与糖尿病关系中的作用,为研究牙周炎与糖尿病之间的作用机制提供依据,对2型糖尿病和牙周炎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牙周炎伴糖尿病病人龈沟液中炎症因子MCP-1、TNF-α、IL-6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朱靖;刘桂荣;吕晔;赵婧;荆冉;徐晓娜;陈书兰【摘要】目的探讨牙周炎伴2型糖尿病病人龈沟液中炎症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研究对象159例,其中牙周炎伴2型糖尿病组(B组)46例,2型糖尿病组(C 组)40例,单纯牙周炎组(D组)34例和健康对照组(A组)39例,收集研究对象的龈沟液,应用ELISA法检测所有龈沟液中MCP-1、TNF-α和IL-6的水平。
并采用析因设计方差分析分析牙周炎与2型糖尿病的相互影响。
结果 B、C和D组龈沟液中MCP-1、TNF-α和IL-6浓度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80.860~2303.362、P<0.05)。
进一步分析糖尿病和牙周炎的单独效应,结果显示,牙周炎可单独引起MCP-1、TNF-α、IL-6的升高,糖尿病可协同牙周炎引起3种炎症因子的升高。
结论 2型糖尿病与牙周炎间相互促进,两者并发易使牙周炎病人症状加重。
【期刊名称】《精准医学杂志》【年(卷),期】2019(034)001【总页数】4页(P67-70)【关键词】牙周炎;糖尿病,2型;趋化因子CCL2;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作者】朱靖;刘桂荣;吕晔;赵婧;荆冉;徐晓娜;陈书兰【作者单位】[1]潍坊医学院口腔医学院,山东潍坊261021;[2]青岛市市立医院口腔科;[2]青岛市市立医院口腔科;[2]青岛市市立医院口腔科;[3]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4]青岛市市立医院中心实验室;[1]潍坊医学院口腔医学院,山东潍坊261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1.42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糖尿病与牙周疾病间关系密切 [1],且两者均有遗传倾向[2]。
2型糖尿病病人中约80%伴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疾病,且口腔卫生保持良好的2型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水平比不注意口腔卫生者控制更好[3]。
伴牙周炎糖尿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牙周炎症状况、血糖控制状况间的相关性。
方法:检测慢性牙周炎组、伴慢性牙周炎2型糖尿病组和健康对照人群组血清Hs-CRP、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含量,记录龈沟出血指数(SBI)和牙周探诊深度(PD),并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慢性牙周炎组、伴慢性牙周炎2型糖尿病组血清Hs-CRP均比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且伴慢性牙周炎2型糖尿病组血清Hs-CRP含量高于慢性牙周炎组(P<0.05);血清Hs-CRP 与PD、SBI和HbAle有相关(P<0.05)。
结论:Hs-CRP可能参与了牙周炎和2型糖尿病之间的互相影响,糖尿病所致的牙周破坏严重程度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是牙周炎的危险因素之一,对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的治疗已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关注,糖尿病和牙周炎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相关研究已成为近年的一大热点[1],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提示,糖尿病与牙周病具有高度相关性,糖尿病所致的牙周破坏严重程度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
C反应蛋白主要由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6、白介素-1、TNF-a刺激上皮细胞和肝细胞而生成,能诱导人外周血单核细胞、牙槽骨巨噬细胞等合成白介素-1、TNF-a等免疫介质,间接导致牙周组织破坏,本文探讨了CRP在伴慢性重度牙周炎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表达情况,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和实验分组:从我院内分泌科和口腔门诊和就诊患者中筛选出60例,其中患重度慢性牙周炎伴2型糖尿病患者15例,为YT组(男10例,女5例,平均55岁);无全身疾病的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20例,为Y组(男11例,女9例,平均50岁);牙周健康且无糖尿病患者25例,系我院健康体检的职工,为N组(男15例,女10例,平均49岁)。
重度慢性牙周炎诊断标准参照1999年国际牙周病新分类,符合以下条件:口内余留牙数不少于15颗;至少有6个牙位附着丧失>5mm;X线显示多个牙位牙槽骨吸收超过根长的1/2。
牙周炎患者血清及龈沟液多项指标变化观察史延菊【摘要】目的:观察及研究牙周炎患者血清及龈沟液多项指标的变化情况。
方法选取51例牙周炎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51例健康人员为对照组,将两组的血清及龈沟液前列腺素 E2(PGE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IL)-1β水平进行比较,将观察组轻度、中度及重度牙周炎患者的血清及龈沟液指标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的血清 IL-1β(23.68±2.36)μg/L 及 IL-6(7.45±0.86)pg/ml 均高于对照组的(17.12±2.07)μg/L 及(3.52±0.44)pg/ml,且重度牙周炎患者的(30.15±2.56)μg/L、(9.82±0.96)pg/ml 高于轻度患者的(18.81±2.15)μg/L、(4.14±0.53)pg/ml 及中度患者的(24.20±2.42)μg/L、(7.27±0.80)pg/ml,中度患者则高于轻度患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血清 PGE2及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重度牙周炎患者高于轻度及中度患者,中度患者则高于轻度患者(P<0.05)。
观察组的龈沟液 IL-1β、IL-6、PGE2、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重度牙周炎患者高于轻度及中度患者,中度患者则高于轻度患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牙周炎患者的血清及龈沟液 PGE2、TNF-α及 IL-1β呈现明显异常的情况,因此对其进行监测与调节的临床意义较高。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6(010)012【总页数】2页(P74-75)【关键词】牙周炎;血清;龈沟液;炎症介质【作者】史延菊【作者单位】124200 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妇幼保健院【正文语种】中文牙周炎是由一定因素导致的牙周组织炎症状态,对于牙周炎的各方面研究均不少见,其中血液及龈沟液方面的研究均不少见[1,2],但是关于其中研究指标的肯定性研究尚十分匮乏,同时此方面的探究空间较大,因此本文中就牙周炎患者血清及龈沟液多项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及探究,现报告如下。
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清IL-33、TNF-α、IL-6的检测及意义林梅;张冬雪;刘志强;王左敏【期刊名称】《首都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6(37)3【摘要】目的检测并分析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33、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IL-6的浓度.方法选取慢性牙周炎患者和健康人群共218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牙周炎患者的血清中IL-33、TNF-α、IL-6的浓度.结果与健康人群相比,中度及重度牙周炎患者血清中的IL-33显著降低(P<0.01),而重度牙周炎患者血清中的TNF-α显著升高(P<0.01),中度及重度牙周炎患者血清中的IL-6浓度显著升高(P=0.042,P<0.001).结论血清中TNF-α、IL-6浓度与牙周组织炎性反应呈正相关关系,可以作为提示牙周炎活跃期的一个信号分子,而IL-33浓度与牙周组织炎性反应呈负相关关系,在慢性牙周炎病理过程中可能具有保护协调性的作用.【总页数】5页(P255-259)【作者】林梅;张冬雪;刘志强;王左敏【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口腔科,北京10002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口腔科,北京10002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口腔科,北京10002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口腔科,北京1000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1.4【相关文献】1.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浆β-防御素-3和血清CD、TNF-α检测的临床意义 [J], 鲍敏2.慢性牙周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GF-Ⅱ、IL-6、IL-8和β-防御素-3检测的临床意义 [J], 杨宏宇3.EMS患者腹腔穿刺液IL-6、IL-8和血清TNF-α、IL-6、IL-8检测的临床意义[J], 陈月娟4.肝硬化患者血清IL-6、TNF-α和尿液IL-6、IL-8检测的临床意义 [J], 陈立侠5.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清IL-33、TNF-α、IL-6的检验分析及研究 [J], 鞠福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清生化指标分析赵雪;潘亚萍;张冬梅;刘静波【期刊名称】《华西口腔医学杂志》【年(卷),期】2010(028)006【摘要】目的通过分析牙周炎患者和牙周健康者的血糖、血脂、血清钙水平,探讨血清生化指标的异常是否对牙周炎的发生发展起促进作用.方法研究对象225人均无全身系统性疾病,病例组为慢性牙周炎患者145人,以临床附着丧失(CAL)<3 mm或CAL≥3 mm分为轻度组和中、重度组,对照组为牙周健康者80人,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测血糖、血脂和血清钙水平,用SPSS 12.0统计软件包对血清学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血脂和血清钙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病例组血糖、低密度脂蛋白高于临界值者和高密度脂蛋白、血清钙低于临界值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轻度组血糖、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低于中、重度组(P<0.05).结论血糖、血脂升高,血清钙降低可能增加宿主对牙周炎的易感性和促进牙周炎的发展.【总页数】4页(P584-586,598)【作者】赵雪;潘亚萍;张冬梅;刘静波【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辽宁,沈阳,110002;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辽宁,沈阳,110002;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辽宁,沈阳,110002;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辽宁,沈阳,11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1.4【相关文献】1.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对高海拔患者血糖代谢指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J], 徐革英;孟海华;罗维佳2.牙周基础治疗对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血糖代谢指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探讨 [J], 黄桂卿3.牙周基础治疗对糖尿病合并慢性牙周炎患者临床疗效和对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J], 闵皓博;张楠;邓蓉;庄瑞4.牙周基础治疗对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清生化指标及血糖代谢水平的影响 [J], 段松海5.牙周基础治疗对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清生化指标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J], 武玮;郝树立;周玉森;梅艳洁;刘振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牙周治疗对牙周炎伴冠心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炎症因子及血脂水平的影响黄敏【摘要】目的:研究牙周治疗对牙周炎伴冠心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ɑ(TNF-ɑ)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2015年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牙周炎伴冠心病患者60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30例患者行常规内科维持治疗为对照组,此外30例患者在常规内科维持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牙周基础治疗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反应蛋白、炎症因子及血脂水平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CRP、IL-6及TNF-ɑ等血清炎症因子和TC、TG、HDL-C、LDL-C及FG等血脂水平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CRP、IL-6及TNF-ɑ等血清炎症因子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并且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炎症因子及血脂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牙周炎伴冠心病治疗可以显著降低其血清中CRP、IL-6及TNF-ɑ的含量,有助于后期冠心病的治疗,值得进行临床推广.【期刊名称】《中外医学研究》【年(卷),期】2017(015)001【总页数】2页(P20-21)【关键词】牙周炎;牙周治疗;冠心病;炎症因子;血脂水平【作者】黄敏【作者单位】福建省立医院福建福州 350001【正文语种】中文First-author’s address:Fujian Provincial Hospital,Fuzhou 350001,China冠心病是一种高发的、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而牙周炎同样是一种常见的牙科疾病。
临床研究表明,冠心病与牙周炎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1]。
本文即研究牙周治疗对牙周炎伴冠心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ɑ(TNF-ɑ)及血脂水平的影响。
血脂水平及协同因素与牙周炎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近年来,研究发现,血脂水平和牙周炎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牙周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和发展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个体免疫反应、细菌微生态、环境因素等。
其中,血脂水平及协同因素在牙周炎发生和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1. 血脂水平与牙周炎的关系血脂水平是指人体血液中不同类型脂质的含量。
血脂异常是指血液中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等脂质含量超出正常范围,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异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异常等。
血脂异常是许多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发病因素之一,同时也与牙周炎有一定的关联。
研究表明,血脂异常与牙周炎发生和发展有一定的相关性。
高胆固醇、高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升高,会导致全身炎症的增加,并且增加细胞因子的合成和释放,从而引起牙周炎的发生和发展。
此外,牙周炎也会加重血脂异常的发展,形成恶性循环。
除了血脂水平外,还有一些协同因素也与牙周炎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其中,代表性的协同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抗氧化状态抗氧化状态是指机体对氧化损伤的抵抗能力,是维持生命活动必须的。
研究表明,牙周炎患者的抗氧化状态明显下降,这会导致机体的炎症反应加重,从而诱发牙周炎的发生和发展。
(2)血糖水平高血糖状态是许多慢性疾病的重要发病因素之一。
研究发现,血糖水平和牙周炎之间互为影响,血糖升高会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的增加,从而加重牙周炎的发生和发展;同时,牙周炎也会影响糖代谢,加重血糖水平的升高。
(3)维生素D维生素D是机体所需的一种脂溶性维生素,既可以摄入到体内,也可以由皮肤合成。
维生素D缺乏是许多慢性疾病的重要发病因素之一。
研究表明,维生素D水平降低与牙周炎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的相关性,补充维生素D可以有效的降低牙周炎的发生和发展。
综上所述,血脂水平及协同因素与牙周炎之间的相关性非常复杂。
针对不同的因素,在预防和治疗牙周炎中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通过改善血脂水平和协同因素的状态,可以有效地降低牙周炎的发生和发展,同时也对全身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牙周炎龈沟液中IL-6、IL-10水平变化与临床指标关系的研究李云华;李丽洁【期刊名称】《内蒙古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34)003【摘要】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hanges of clinical markers and content in the Interleukin -6( IL -6) ,interleukin - 10( IL - 10) levels before and after the periodontal treatment 6,8, 10wk of 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 (GCF) with periodontitis. Methods: Collected 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 from 40 healthy teeth with healthy people; Mild and severe periodontitis groups of 40 teeth of the GCF inflammatory. Using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to detect the IL -6 and IL - 10 levelsin GCF,and record the probing depth(PD) ,attachment loss(CAL) ,plaque index( PLI) and gingival sul-cus bleeding index(SBI)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6,8,10wk,analyzing their relevance. Results: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L - 6 levels in GCF of periodontitis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healthy controls(P<0.01 ) ;IL -6 levels in GCF of severe periodontiti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with mild periodontitis group(P <0. 01 ). After periodontal therapy,the IL -6 of periodontitis group were significandy reduced. PD, AL, PLI and SBI were positive correlation( P < 0. 05 ) , while IL - 10 of GCF in patients with periodontiti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healthy controls( P <0.01) , IL - 10 of GCFin patients with severe periodontitis was lower than in patients with mild periodontitis ( P <0. 01 ). After periodonta] therapy, the IL - 10 ofperiodontitis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D, AL,PLI and SBI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P <0. 05) ,IL -6 and IL - 10 are in the corresponding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ime points (P < 0. 05 ). Conclusion: IL - 6 levels after treatment is a gradual decrease in 10wk,while the IL - 10 levels is gradually increased in 10wk,in the corresponding time point the two factors IL -6 and IL - 10 are negative correlation.%目的:探讨牙周炎病人牙周基础治疗前及治疗后6wk、8wk、10wk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GCF)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 -6)、白细胞介素- 10(interleukin - 10,IL - 10)含量及相关临床指标的变化,为牙周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40例健康人的40个健康牙位及轻度与重度牙周炎组各40个炎症牙位的GCF,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6wk、8wk、10wkGCF中IL-6及IL - 10的含量并分别记录治疗前、后的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AL)、菌斑指数( plaque index,PLI)和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1)牙周炎组病人治疗前、后GCF中IL -6含量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重度牙周炎组病人治疗前、后GCF中IL -6含量均高于轻度牙周炎组(P<0.01),且牙周治疗后牙周炎组GCF中IL -6含量明显降低,并且牙周炎病人GCF 中IL -6含量与PD、AL、PLI和SBI分别呈正相关关系(P<0.05).(2)牙周炎组病人GCF中IL - 10含量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重度牙周炎组病人GCF中IL - 10含量低于轻度牙周炎病人(P<0.01),且牙周治疗后牙周炎组GCF中IL - 10含量明显升高,牙周炎病人GCF中IL - 10含量与PD、AL、PLI和SBI呈负相关关系(P<0.05).(3)IL-6与IL - 10在相应时间点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IL -6含量在牙周炎基础治疗后10wk内是逐渐降低的,而IL - 10含量在治疗后10wk内是逐渐升高的,两因子在相应的时间点呈负相关关系.【总页数】6页(P181-186)【作者】李云华;李丽洁【作者单位】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科,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0;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科,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1.4+2【相关文献】1.干黄茶乳剂对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TNF-α、IL-6和IL-10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J], 李海燕;林洋洋;徐丹;邹玉龙;丛军兹2.牙周炎基础治疗前后龈沟液中IL-6、IL-10含量变化的研究 [J], 李云华;李丽洁;3.IL-6、IL-10、PLA2在颅内感染中的水平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 [J], 杨龙;张玉林;金福强4.HIV+牙周炎患者免疫状态和龈沟液中TNF-α与牙周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J], 王璇;贾洪诚;华文浩;侯雯5.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牙周临床指标的相关性 [J], 赵林炜;陈宇轩;陈书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