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业态分析大全.2311
- 格式:ppt
- 大小:6.15 MB
- 文档页数:23
部分商业业态分类以及特点商业业态包括百货店、超级市场、大型综合超市、便利店、专业市场(主题商城)、专卖店、购物中心和仓储式商场等8种形式。
各主要业态选址和经营特征如下:1、百货:百货店是指在一个大建筑物内,根据不同商品部门设销售区,开展进货、管理、运营,满足顾客对时尚商品多样化选择需求的零售业态。
(1)选址在城市繁华区、交通要道。
(2)商店规模大,营业面积在10000平方米以上。
(3)商品结构以经营男装、女装、儿童服装、服饰、衣料、家庭用品为主,种类齐全、少批量、高毛利。
(4)商店设施豪华、店堂典雅、明快。
(5)采取柜台销售与自选(开架)销售相结合方式。
(6)采取定价销售,可以退货。
(7)服务功能齐全。
(8)设有与商店营业面积相适应的停车场。
2、超市:超级市场指采取自选销售方式、以销售食品、生鲜食品、副食品和生活用品为主,满足顾客每日生活需求的零售业态。
(1)址在居民区、交通要道、商业区。
(2)以居民为主要销售对象,10分钟左右可到达。
(3)一般营业面积在500-2000平方米左右。
(4)商品构成以购买频率高的商品为主。
(5)采取自选销售方式,出入口分设,结算由设在出口处的收银机统一进行。
(6)营业时间每天不低于11小时。
(7)有一定面积的停车场地。
3、大型综合超市:大型综合超市是指采取自选销售方式,以销售大众化实用品为主,满足顾客一次性购足需求的零售业态。
(1)选址在城乡结合部、住宅区、交通要道。
(2)商店营业面积2500平方米以上。
(3)商品构成为衣、食、用品齐全,重视本企业的品牌开发。
(4)采取自选销售方式。
(5)设有与商店营业面积相适应的停车场。
4、便利店(方便店):便利店是满足顾客便利性需求为主要的目的的零售业态。
(1)选址在居民住宅区、主干线公路边,以及车站、医院、娱乐场所、机关、团体、企业事业所在地。
(2)商店营业面积在100平方米左右,营业面积利用率高。
(3)居民徒步购物5-7分钟可到达,80%的顾客为有目的的购买。
商场业态分类
1. 超市业态呀,就像一个超级大宝藏!你想想看,走进超市,那一排排货架不就是满满的惊喜嘛!就像你走进沃尔玛,啥都有,吃的、喝的、用的,应有尽有,你不觉得这超级棒吗?
2. 百货业态呢,那简直就是时尚与生活的大舞台呀!就好比你去到银泰百货,各种品牌琳琅满目,你可以尽情挑选自己喜欢的东西,这不是很让人兴奋吗?
3. 餐饮业态呀,那可是吃货们的天堂啊!比如去到美食街,各种美味让人垂涎欲滴,火锅、烧烤、甜品,啥都有,难道你不想去尝尝吗?
4. 娱乐业态啊,不就像是生活中的开心果嘛!像去电影院看一场精彩的电影,或者去电玩城尽情玩耍,那是多么快乐的事情呀,不是吗?
5. 家居业态呢,可不就是打造温馨家园的好帮手!你去逛逛宜家,各种家居用品让人憧憬着美好的家,这不是很有意义吗?
6. 美妆业态呀,那绝对是让我们变美的魔法屋!走进丝芙兰,那些化妆品就像有魔力一样吸引着我们,能不让人激动吗?
7. 儿童业态,那就是孩子们的快乐天地啊!就像儿童乐园里,孩子们开心地玩耍着,充满着欢声笑语,这场景多么让人感到温暖呀!
我的观点结论:商场的这些业态丰富了我们的生活,让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和乐趣,真的是太棒啦!。
各地的万达商业广场,其拥有的几大成功商业要素主要如下:核心商圈的黄金商业地段。
在前几年的市场,万达的商业广场均显示出其较大的规模优势,商业面积在10 万平方米以上有9 个,5 万平方米左右有 6 个,在当地都为较大的商业。
万达独特的“订单式商业”为其吸引了国际知名的商业企业进驻经营,如沃尔玛、美凯龙、百盛等,这些商户对于万达商业广场的消费人流的吸引起到了显著的贡献,也构成了万达商业广场的核心优势。
作为国内较为成熟的商业地产开发商,各地的政府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愿意给予较好的政策优惠来吸引万达进驻。
1) 商业定位与SHOPPINGMALL 的距离相差较大;2) 建筑形式单一,购物环境较差;3) 业态单一,90%以上为购物,缺乏休闲与娱乐;4) 以目的性消费业态为主,商业价值较低;5) 业态组合上的不科学,沃尔玛、美凯龙与精品店的组合,无法互动;6) 主力店占到70%以上,租金过低,影响收益;7) 过分依赖主力店的拉动效应,而忽视经营;8) 在建筑形式上主力店之间,主力店与独立街铺之间没有形成较好的互动;9) 动线规划普遍较差,平面循环与立体交叉的动线不好;10) 独立商铺销售价格过高,散铺投资收益预期无法实现;11) 没有解决好目的性消费(超市、建材)与非目的性消费(精品店)的人群组合;12) 前两代的万达商业广场是目前万达在营项目的主力,有12 个,通过这几年的运营,可以看出万达从开发层面上是成功的,按照万达的开发策略,将80%的物业作为长期持有,以收取租金收入,而将每个项目约20%的物业用于销售,来回笼项目开发资金和解决持续开发的资金需求。
但就是这20%的销售散铺,给万达制造了许多问题,部分项目目前运营仍较困难,如长春、沈阳、武汉等。
从单店到组合店再到如今的“城市综合体” ,万达的第三代产品实现了质的变化,所谓万达城市综合体,一般由高星级酒店、高档写字楼、酒店式公寓(或SOHO)、大型综合购物中心(SHOPPINGMALL)、独立商铺及街区、市民广场及大型高尚居住社区等组成。
商业业态分类以及特点商业业态包括百货店、超级市场、大型综合超市、便利店、专业市场(主题商城)、专卖店、购物中心和仓储式商场等8种形式。
各主要业态选址和经营特征如下。
1、百货店百货店是指在一个大建筑物内,根据不同商品部门设销售区,开展进货、管理、运营,满足顾客对时尚商品多样化选择需求的零售业态。
(1)选址在城市繁华区、交通要道。
(2)商店规模大,营业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
(3)商品结构以经营男装、女装、儿童服装、服饰、衣料、家庭用品为主,种类齐全、少批量、高毛利。
(4)商店设施豪华、店堂典雅、明快。
(5)采取柜台销售与自选(开架)销售相结合方式。
(6)采取定价销售,可以退货。
(7)服务功能齐全。
2、超级市场超级市场指采取自选销售方式、以销售食品、生鲜食品、副食品和生活用品为主,满足顾客每日生活需求的零售业态。
(1)址在居民区、交通要道、商业区。
(2)以居民为主要销售对象,10分钟左右可到达。
(3)商店营业面积在1000平方米左右。
(4)商品构成以购买频率高的商品为主。
(5)采取自选销售方式,出入口分设,结算由设在出口处的收银机统一进行。
(6)营业时间每天不低于11小时。
(7)有一定面积的停车场地。
3、大型综合超市大型综合超市是指采取自选销售方式,以销售大众化实用品为主,满足顾客一次性购足需求的零售业态。
(1)选址在城乡结合部、住宅区、交通要道。
(2)商店营业面积2500平方米以上。
(3)商品构成为衣、食、用品齐全,重视本企业的品牌开发。
(4)采取自选销售方式。
(5)设与商店营业面积相适应的停车场。
4、便利店(方便店)便利店是满足顾客便利性需求为主要的目的的零售业态。
(1)选址在居民住宅区、主干线公路边,以及车站、医院、娱乐场所、机关、团体、企业事业所在地。
(2)商店营业面积在100平方米左右,营业面积利用率高。
(3)居民徒步购物5-7分钟可到达,80%的顾客为有目的的购买。
(4)商品结构以速成食品、饮料、小百货为主,有即时消费性、小容量、应急性等特点。
业态分析报告一、概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业业态的多样化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针对不同的民生需求,商业业态正在朝着更加个性化、多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而如何对这些商业业态进行分析,对其进行有效梳理和提供价值化的研究,势成为商业研究的重要方向。
二、分析:通过市场调查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本次业态分析报告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
1、商业业态的分类目前市场上的商业业态可以分为经济型、舒适型和豪华型三种类型。
经济型商业有着强烈的价格优势,适合于普通消费者消费;舒适型商业则注重消费体验和品质,适合家庭、儿童等特殊消费者;豪华型商业则更加注重品牌和营销,主要面向富人群体。
2、市场结构分析商业业态市场的主要竞争者包括了房地产、零售和餐饮,这些竞争者彼此之间的关系会对商业业态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房地产市场:作为商业业态市场唯一的来源,房地产市场对商业业态市场影响十分重要。
房地产市场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商业业态市场的变动,而房地产市场的上涨或下滑也会影响商业业态市场的走向。
零售市场:作为商业业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零售市场对商业业态市场也有较大的影响。
随着消费者消费意识不断升级,零售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因此零售市场的规模会严重影响整体市场的发展。
餐饮市场:餐饮市场又是商业业态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菜品特色、服务质量和视觉形象是商业业态市场中餐饮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因此需要重视餐饮市场的发展。
3、商业业态市场发展趋势在这个时代,随着人类消费观念的不断升级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商业业态市场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个性化:商业领域正逐渐由以往的大众化时代进入了个性化时代,消费者的需求也逐渐多元化。
品质化:商品品质成为消费者最为关注的点之一,品牌和质量在市场中的权重逐渐增强。
专业化:商业业态的专业化发展趋势更加明显,如电影院、游戏厅等。
数字化:商业业态又在发生着数字化变革,如线上线下融合等。
三、总结从以上分析数据来看,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商业业态市场正朝着个性化、品质化、专业化、数字化方向快速发展。
商业综合体及商业业态分析商业综合体及商业业态分析一、商业综合体概述1.产生背景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观念都发生了改变,传统商业建筑(如百货商店)已不能适应由传统的单一购物模式向集消费、休憩、娱乐等于一体的“体验式消费”的商业模式的转化,其零售领域的主导地位逐渐被能满足多种活动需要的新型商业建筑形式由商业综合体所取代。
2.商业综合体概念“商业综合体”的概念,源自“城市综合体”的概念,但是两者有着明显区别。
城市综合体是以建筑群为基础,融合商业零售、商务办公、酒店餐饮、公寓住宅、综合娱乐五大核心功能于一体的“城中之城”(功能聚合、土地集约的城市经济聚集体)。
而“商业综合体”,是将城市中商业、办公、居住、旅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等城市生活空间的三项以上功能进行组合,并在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裨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复杂而统一的综合体。
3.商业综合体特征·高可达性商业综合体通常位于城市交通网络发达、城市功能相对集中的区域,可以位于城市CBD、城市副中心或规划的城市未来发展新区,拥有与外界紧密相连的主要交通网络和信息网络。
·高密度、集约性建筑高度和密度均很高,形成高楼林立的现象,成为城市的标志;人口密度大,人流密集,白天、工作日商务人流进出密集;夜晚及周末居住、消费人流集中;昼夜人口、工作日与周末人口依据功能不同而形成互补;功能全面、集中。
·整体统一性建筑风格统一,商业综合体各个单位建筑互相配合、影响和联系;建筑群体与外部空间整体环境统一、协调。
·功能复合性商业综合体内部自身可以实现完整的工作、生活配套运营体系。
其拥有城市的多重功能:商务办公、居住(包括酒店、住宅、公寓等)、商业、文化娱乐消费、完善的交通出行系统,形成城市综合体功能的多样性和复合性,同时各功能之间联系紧密,互为补充,缺一不可。
·土地使用均衡性商业综合体注重均衡的土地使用方式和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资源,避免土地过分集中于某一特定功能:不同功能的建筑群相对均衡地分布于不同种类的土地;兼顾不同时段对综合体各个功能的不同使用,例如昼夜之间、工作日和周末之间,会对商务、商业、居住、娱乐消费产生不同需求。
商业地产的各种业态分析通常,商业房地产中包含如下业态:购物中心(shopping mall),百货公司,超级市场。
通常,零售业中的商业房地产,可按照许多种方式进行分类,如服务的种类、产品的组合、产品的数量等,但各种划分方法不一而同。
正如英国学者彼得J·麦戈德瑞克(Peter J·McGoldrick 2002)所说,“零售业缺乏一个统一的、坚实的基础,据以进行零售业态的分类。
尽管出现了一些描述某些业态特征的定义,例如超级商场或者百货商店,但是不同出处的定义常常存在许多差别。
业态之间的边界也变得越来越模糊。
例如,沃尔玛曾经被描述为经营折扣百货店、超级中心、百货商店、超级购物中心等。
而事实是,一般情况下沃尔玛商店具有每种业态的要素,像今天的许多零售商一样,沃尔玛也曾经在已有的传统业务之外进行过创造价值的探索。
”彼得J·麦戈德瑞克将零售业态分为六大类,即小型商业态,大型商业业态,百货店及量贩店,折扣商店,购物中心,家庭购物。
其中大型商业业态又分为如下四种:小型超级市场:自助式食品店,面积在3000-12000平方英尺之间。
大型超级市场:面积在12000-25000平方英尺之间。
超级商店:销售食品(但不只卖食品)的商店,单层面积在25000-50000英尺之间,通常在一层设停车场。
大型综合超市:面积在500000平方英尺以上,通常位于城市边缘或城乡结合部,有宽敞的停车场。
总体而言,对这种种的概念人们仍存在不少误解,例如,在欧洲,超级商店通常是指规模较小的大型综合超市,而在德国,超级商店的标准规模又有所不同,这增加了不少对比的难度。
在美国,大型综合超市和超级中心常常被视为同义词。
在英国,超级商店和大型综合超市常常交替使用。
有些连锁商店往往回避使用大型综合超市这个词,因为一家新的“超级商店”对当地居民带来的威胁感觉上要小一点,也更容易被接受。
在现在,随着众多非食品零售商突破市中心和交通的局限,“超级市场”业态已经不单纯属于食品零售商所独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