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城市综合管理局 江门市环境保护局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6
江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江门市市区废旧物资回收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门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7.28•【字号】江府办[2008]75号•【施行日期】2008.07.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江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江门市市区废旧物资回收管理办法的通知(江府办[2008]75号)蓬江、江海、新会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江门市市区废旧物资回收管理办法》业经市政府十三届二十三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
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经贸局反映。
江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二○○八年七月二十八日江门市市区废旧物资回收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促进废旧物资回收,规范废旧物资回收行业的发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商务部、发展改革委等六部委局《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和《广东省资源综合利用管理办法》等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废旧物资,是指在社会生产和生活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已经失去原有全部或部分使用价值,经过回收、加工处理,能够使其重新获得使用价值的各种废弃物。
废旧物资包括废旧金属、报废电子产品、报废机电设备及其零部件、废造纸原料(如废纸、废棉等)、废轻化工原料(如橡胶、塑料、农药包装物、动物杂骨、毛发等)、废玻璃等。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生产性废旧金属”,是指用于建筑、铁路、通讯、电力、水利、油田、市政设施及其他生产领域,已失去原有全部或部分使用价值的金属材料和金属制品。
第四条在江门市市区从事废旧物资回收经营活动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统称“废旧物资回收经营者”)应当遵守本办法。
法律法规和规章对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危险废物、报废汽车的回收管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五条从事废旧物资回收经营活动,必须符合工商行政管理登记条件,领取营业执照后,方可从事经营活动。
禁止个体经营者从事生产性废旧金属回收和加工业务。
江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江门市公共资源有偿使用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4.07.03•【字号】江府办〔2024〕6号•【施行日期】2024.07.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资源正文江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江门市公共资源有偿使用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江府办〔2024〕6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单位: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江门市公共资源有偿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财政局反映。
江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4年7月3日江门市公共资源有偿使用管理办法(试行)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管理范围第三章机构设置及职责分工第四章管理程序第五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公共资源有偿使用管理,促进我市公共资源有效利用,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政府配置资源方式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务院关于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市政公共资源有偿使用收入管理办法〉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有效提升公共资源使用效率和效益,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公共资源,是指政府为满足公共需要,在我市行政区域内投资建设或者依法行使所有者权益的公共设施、公共场地(所)、公共空间等各类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公共服务等的总称。
第四条公共资源有偿使用应当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并遵循以下原则:(一)市场配置原则。
实行有偿使用的公共资源项目原则上采用竞争性方式进行配置。
(二)效益兼顾原则。
利用公共资源面向公众从事经营活动的,必须执行政府定价目录的相关规定,兼顾经营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江门市声环境功能区划江门市生态环境局二○一九年十二月目录一. 总则 (1)二. 区划原则 (1)三. 适用范围 (2)四. 划分年限 (2)五. 编制依据 (2)六. 术语和定义 (3)七. 划分类别 (5)八. 各类适用区执行环境噪声标准 (6)九. 划分结果 (6)十. 划分图 (38)十一. 其他 (38)附图 (39)一.总则为适应城市发展要求,进一步改善区域声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有关规定和《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2014)、《关于加强和规范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管理工作的通知》(环办大气函[2017]1709号)相关要求,结合江门市有关城市规划和实际情况,制定本区划。
二.区划原则(一)有效地控制噪声污染的程度和范围,提高声环境质量,保障城市居民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场所的安静。
(二)按照有关城市规划,以区域用地现状和规划的主导功能作为声环境功能区划的依据。
(三)便于城市环境噪声管理和促进噪声治理。
(四)有利于城乡规划的实施,做到区划科学合理,促进环境、经济、社会协调一致发展。
(五)宜粗不宜细,宜大不宜小。
单块的声环境功能区面积,原则上不低于0.5km2。
(六)区分市域范围内建成区与未建成区的声环境功能区划;未划定声环境功能区的区域留白,暂时按2类功能区管理;3类区内的工业用地性质发生变更的,按变更后的用地功能执行相应的声环境功能区标准。
(七)严格控制4类(包括4a和4b类)声环境功能区范围,交通干线建设规划未实施前应按照当前声环境功能区类别管理,规划实施后实时调整为4类区。
三.适用范围本区划适用于江门市全市域的声环境管理。
以《江门市统计年鉴(2018年)》最新的行政区划为基础,面积统计以各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公布为准。
四.划分年限本次声环境功能区划以2018年为基准年。
江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门市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门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12.29•【字号】江府函〔2023〕202号•【施行日期】2023.12.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江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门市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江府函〔2023〕20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有关单位:现将《江门市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自然资源局反映。
江门市人民政府2023年12月29日江门市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根据《自然资源部关于开展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23〕171号)的精神,为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依法扎实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作,聚焦盘活利用存量土地,全面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促进城乡高质量发展,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以国土空间规划为统领,以低效工业用地改造为重点,以政策创新为支撑,推动各类低效用地再开发,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增加建设用地有效供给,保障产业项目落地和转型升级,促进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二)试点范围及期限。
1.试点范围。
蓬江区、江海区、新会区、台山市、开平市、鹤山市、恩平市。
2.试点期限。
4年,从2023年10月至2027年9月。
(三)实施步骤。
推进实施(2023年10月—2027年5月)。
江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江门市整合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6.05.16•【字号】江府办〔2016〕16号•【施行日期】2016.05.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法正文江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江门市整合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实施方案的通知江府办〔2016〕16号各市、区人民政府,市有关单位:《江门市整合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实施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发展改革局反映。
江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6年5月16日江门市整合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整合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府办〔2016〕7号)精神,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建立全市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公开透明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以整合共享资源、统一制度规则、创新体制机制为重点,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加快构筑全市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着力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法制化、规范化、透明化,不断提高公共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益。
二、基本原则(一)坚持政府推动、社会参与。
各级各部门要统筹推进全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完善管理规则,优化市场环境,促进公平竞争。
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平台服务供给,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二)坚持创新手段、资源共享。
立足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公共服务职能定位,整合公共资源交易信息、专家和场所等资源,加快推进“互联网+”模式在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全过程的运用,实现交易全流程公开透明和资源共享。
(三)坚持转变职能、强化监管。
江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江门市2024年度政府
规范性文件制定计划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江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公布日期】2024.04.12
•【字号】江府办〔2024〕3号
•【施行日期】2024.04.12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法制工作
正文
江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江门市2024年度政府规范性
文件制定计划的通知
江府办〔2024〕3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事业单位,中直、省直驻江门有关单位:
《江门市2024年度政府规范性文件制定计划》业经市政府十六届5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司法局反映。
江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4月12日江门市2024年度政府规范性文件制定计划
(共12项)。
关于调整市区生活垃圾处理费收费标准的通知市城市综合管理局,蓬江、江海、新会区发展和改革局(物价局):为了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质量,改善城市环境风貌,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根据国家计委、财政部、建设部、环保总局《关于实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促进垃圾处理产业化的通知》(计价格〔2002〕872号),广东省物价局、建设厅、财政厅、环保局《广东省城市生活垃圾收费管理办法》(粤价〔2002〕384号),《广东省城市垃圾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对市区生活垃圾处理费的征收改为采用“水消费量系数法”计费方式。
在召开听证会充分征求社会各界人士意见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方面情况,我局对市区生活垃圾处理的收费内容及标准进行了调整。
经江门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就市区生活垃圾处理费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生活垃圾处理费的收取范围对江门市区范围内所有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部队、社会团体、个体经营者(以下简称非居民户)以及居民(含村民及暂住人口)收取生活垃圾处理费。
二、生活垃圾处理费的收费内容及标准(一)不再区分清洁卫生费和生活垃圾处理费,把生活垃圾清扫、收集、运输和处置四个环节的收费,统一称为生活垃圾处理费。
(二)按照“水消费量系数法”计收生活垃圾处理费,即按用水量、吨水垃圾产生系数、吨垃圾处理费标准等指标计算收取。
计费公式如下:收费额=用水量×吨水垃圾产生系数×吨垃圾处理费标准÷1000。
(三)具体征收类别、垃圾产生系数和标准见下表:说明:1、居民户一类是指由环卫部门负责上门收集垃圾、清洗楼梯和清扫内街小巷服务的居民户。
目前主要包括蓬江、江海区的普通楼宇居民户和由环卫部门接管的,对其实行保洁管理的居民社(小)区。
2、居民户二类是指环卫部门不负责上门收集垃圾和清洗楼梯服务的居民户。
目前主要是新会区普通楼宇居民户。
3、居民户三类是指环卫部门没有上门收集垃圾、清洗楼梯和清扫内街小巷服务的居民户。
江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门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门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4.19•【字号】江府〔2024〕9号•【施行日期】2024.04.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法制工作正文江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门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的通知江府〔2024〕9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有关单位:现将《江门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发展改革局反映。
江门市人民政府2024年4月19日江门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高质量发展大局作出的重大部署。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 6 3”工作安排,把握重大发展机遇,进一步释放投资消费潜力,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主要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市场为主、政府引导,坚持鼓励先进、淘汰落后,坚持标准引领、有序提升,结合“百千万工程”、制造业当家、产业有序转移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等重点工作,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新一轮消费品以旧换新、全链条废弃物循环利用、标准引领等四大行动,进一步释放投资消费潜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到2027年,工业、能源、建筑、市政、交通、农业、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重点行业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节能水平,环保绩效达到A级水平的产能比例大幅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75%;报废汽车年规范回收拆解量超5万辆,报废摩托车年规范回收量12万辆左右,二手车年交易量超14万辆,废弃电子电器年回收拆解处理量达100万台(套),再生材料在资源供给中的占比进一步提升,回收利用水平不断提高。
江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门市市区“三旧”改造实施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门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9.18•【字号】江府〔2021〕13号•【施行日期】2021.10.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江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门市市区“三旧”改造实施办法》的通知江府〔2021〕13号各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事业单位,中直、省直驻江门有关单位:《江门市市区“三旧”改造实施办法》业经市政府十五届13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自然资源局反映。
江门市人民政府2021年9月18日江门市市区“三旧”改造实施办法为推进江门市市区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以下简称“三旧”)改造工作,提升节约集约用地水平,促进高质量发展,根据《广东省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管理办法》(粤府令第279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加快推动“三旧”改造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粤府〔2019〕71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提升“三旧”改造水平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粤府〔2016〕96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三旧”改造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若干意见》(粤府〔2009〕78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省关于深入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的决策部署,遵循市场化运作规律,以优化“三旧”改造内生动力机制为方向,以提高存量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为核心,以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以打造多元化的配套政策体系为基础,全力推动“三旧”改造取得突破性进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大力推进绿美江门生态建设江门位于中国广东省西部,是一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江门的生态环境面临了严重的挑战。
为了保护和改善江门的生态环境,我们迫切需要大力推进绿美江门生态建设。
以下将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第一,加强生态保护。
江门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如美丽的水域、丰富的植被和多样的动植物。
我们应该保护并修复水域的生态系统,加强湿地保护和治理,防止水体污染和河道淤积。
同时,加大森林和湿地的保护力度,保护和恢复植被,为野生动物提供足够的栖息地。
第二,改善空气质量。
江门市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机动车辆和工业排放物给空气质量带来了严重威胁。
应该加大力度推广清洁能源和低碳交通方式,减少尾气排放。
此外,还需要加强工业企业的环境监管和减排措施,确保工业废气的合理处理和净化。
第三,保护生物多样性。
江门是一个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拥有许多珍稀濒危物种。
我们应该加强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禁止非法捕猎和买卖,建立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基地。
同时,加强科学研究和监测,了解物种分布和数量变化,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第四,推进生态农业。
农业是江门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应该鼓励和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模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保护土壤和水源。
此外,培育和推广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耐旱、抗病虫害的农作物品种,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益和生态效益。
总之,大力推进绿美江门生态建设是当务之急。
只有以环保为导向,加强生态保护,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推进生态农业,我们才能为江门创造一个绿色、宜居的生态环境,让我们的后代享受更美好的生活。
每个江门市民都应该积极参与其中,共同努力,为绿美江门做出贡献!。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环境质量保障专项督察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公布日期】2011.06.30•【字号】粤环函[2011]757号•【施行日期】2011.06.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环境质量保障专项督察工作方案》的通知(粤环函〔2011〕757号)广州、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市环保局,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员会,顺德区环境运输和城市管理局:为确保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环境质量保障各项措施的落实,保障和改善大运会环境质量和东江水环境质量,确保大运会期间环境安全,我厅组织编制了《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环境质量保障专项督察工作方案》。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执行中遇到的有关问题,请迳向我厅环境监察局反映。
附件: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环境质量保障专项督察工作方案二○一一年六月三十日附件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环境质量保障专项督察工作方案为保障和改善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以下简称“大运会”)环境质量,确保大运会期间环境安全,实现“绿色大运”的工作目标,根据《印发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空气质量保障联防联控措施方案的通知》(粤环〔2011〕35号)、《关于印发广东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粤环〔2011〕50号)等文件和省“三会办”筹办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省长黄华华同志要求“加强与东莞、惠州等周边城市的协调联动,共同做好大气和水环境的联防。
必要时依法对一些重污染企业采取临时关停措施。
”的指示精神,结合2011年环保专项行动,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打造“绿色大运”的重大战略机遇,全面推动深圳及周边城市污染联防联治的深度和广度,全面加强政府及各部门的协调联动,全面提高环境监管与执法效能,督促深圳、惠州、东莞及广州、中山、珠海、佛山、江门、顺德等市(区)全面落实大运会环境质量保障措施和临时措施,在极端不利气象条件下及时启动环境质量保障应急预案,期间加强与江西省环保厅的协调联动,切实保障和改善深圳和周边城市及东江水的环境质量,确保大运会期间环境安全。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江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08.26•【字号】粤府函〔2023〕197号•【施行日期】2023.08.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江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粤府函〔2023〕197号江门市人民政府,省自然资源厅:《江门市人民政府关于报请批准〈江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江府报〔2023〕16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江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江门市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规划》实施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任务,对全域全要素空间资源布局进行长远谋划和统筹安排,支撑江门建设珠江西岸新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
二、江门市是中国侨都、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珠江西岸先进制造业强市、珠西综合交通枢纽、高品质滨海国际旅游城市。
江门要立足国家战略、区域职能和本地实际,将建设人民城市作为新时代江门城市发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探索出一条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发展路线。
要推动“中国侨都”赋能升级,着力增强江门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重要节点城市功能;要坚持“工业立市”、“制造强市”,高水平建设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和江门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要强化交通枢纽作用,加强与核心城市的快速通达;要充分发挥滨海旅游资源优势,塑造文明和谐、充满活力的高品质滨海国际旅游城市。
三、严守国土空间安全底线。
到2035年,江门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083.52平方公里(162.53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984.58平方公里(147.69万亩);陆域生态保护红线不低于1425.76平方公里;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846.33平方公里以内。
江门市市区LED路灯节能改造合同能源管理服务项目能源审计报告项目单位:江门市城市综合管理局审计单位:广州赛宝认证中心服务有限公司能源审计项目负责人:吴逸民报告编写:吴逸民梁伟林海报告校对:任捷报告审核:聂兵目录1.审计事项说明 (1)审计目的 (1)审计依据 (1)审计范围和内容 (2)2项目道路及照明设施概况 (3)道路照明设施管理机构情况 (3)道路基本情况 (3)路灯分布概况 (13)控制方式、灯具及附属设施 (23)道路照度情况测试汇总 (32)3照明设施的维护与管理 (33)维护与管理办法 (33)故障统计情况 (37)维护难点说明 (38)4能源计量统计情况 (38)5项目能耗基准线建立 (51)项目边界的确定 (51)主要灯具平均综合电耗测量及计算分析 (51)影响灯具耗电量的偏差分析 (53)项目能耗基准线建立 (53)6审计结论 (55)1.审计事项说明1.1审计目的本次审计通过对江门市道路照明设施的现场调查、资料核查和必要的测试,全面了解改造项目所涉及的道路照明设施的能源管理水平及能源利用状况,为政府提供道路照明设施真实可靠的能源利用情况,并为江门市LED路灯节能改造项目提供基础数据。
江门市城市综合管理局委托广州赛宝认证中心服务有限公司于2012年10月对江门市改造项目所涉及的道路照明情况进行能源审计。
1.2审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8年修订)《节能监测技术通则》(GB/T15316-2009)《用能设备能量平衡通则》(GB/T 2587-2009)《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2008)《用能设备能量测试导则》(GB/T6422-2009)《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通则》(GB17167-2006)《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城市道路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98号)《城市道路照明设施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04号)《广东省推广LED照明产品实施方案》(粤府函[2012]113号)《江门市区市政设施管理规定》(江府[2007]17号)1.3审计范围和内容本次审计的范围为江门市LED路灯节能改造项目的路灯及附属设施,所涉及路段东至港澳码头,南至东海路省道364线,西至龙湾路与新会区相接,北至棠下镇与鹤山交界处。
江门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来源:江门市司法局门户网站发布日期:2017.11.28(2017年8月30日江门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 2017年9月28日广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批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创造清洁、优美、文明的城市环境,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根据国务院《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城区、镇建成区和建成区以外实行城市化管理区域的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
建成区以外实行城市化管理的区域范围,由县级人民政府划定并公布。
第三条本市市容和环境卫生工作坚持统一领导、分区负责、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原则,实行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的管理。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市容和环境卫生工作的领导,将市容和环境卫生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保障市容和环境卫生工作所需经费,完善市容和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立健全市容和环境卫生工作联动与信息共享机制,运用智慧化管理方法,提高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水平。
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辖区范围内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的具体工作。
第五条市市容和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指导、协调和监督全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县级市容和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住房城乡建设、城乡规划、公安、财政、国土资源、环境保护、交通运输、水务、园林、卫生、工商等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第六条本条例规定的行政处罚以及相关的行政强制措施,在实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区域,依法由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部门实施。
第七条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协助人民政府开展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组织居民、村民制定维护市容和环境卫生的公约,动员居民、村民积极参加市容和环境卫生维护工作。
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影响市容和环境卫生以及损坏环境卫生设施的行为进行投诉和举报。
江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门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2024年修订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门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2.22•【字号】江府〔2024〕5号•【施行日期】2024.03.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江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门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2024年修订版)》的通知江府〔2024〕5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有关单位:《江门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2024年修订版)》业经市政府十六届5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径向市自然资源局反映。
江门市人民政府2024年2月22日江门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2024年修订版)第一条为加强我市古树名木的保护和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广东省森林保护管理条例》《广东省城市绿化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范围内古树名木的保护和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古树,是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是指具有重要历史、文化、景观与科学价值和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
第四条市县两级绿化委员会负责协调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
市县两级人民政府城市绿化主管部门和林业主管部门是本辖区内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古树名木保护管理主管部门),分别负责城市绿化用地内和城市绿化用地外的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和监督检查。
第五条古树按树龄分为三级,树龄500年以上的为一级古树,树龄在300-499年的树木为二级古树,树龄在100-299年的树木为三级古树。
名木不受年龄限制,不分级。
第六条对名木和一级古树实行特别保护,二级古树实施一级保护,三级古树实施二级保护。
国家公园核心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的古树名木,按照自然保护地相关法律、行政法规进行保护。
第七条古树名木的认定,一级、二级古树和名木由省级古树名木保护管理主管部门组织认定并向社会公布。
江门市环境保护局行政执法职权一览表行政执法主体:江门市环境保护局
表一:行政处罚一览表
二、拒报或者谎报污染物排放申报事项的违法行为
三、违反环境保护有关许可证规定的行为
四、违反污染防治设施管理规定的行为
五、违反环境保护规定贮存、堆放、弃置、倾倒、排放污染物、废弃物的行为
六、违反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规定擅自建设的行为
七、违法投入建设项目生产或使用的行为
2、如果该建设项目属于县(市、区)环保局审批(或有权审批)的建设项目,且属于《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的“造成重大污染或者跨行政区域污染,或者下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不处理或者处理不力的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市环保局可以直接查处。
八、经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违法行为
九、造成环境污染事故的违法行为
十、在禁止建设的区域内违法建设的行为
十一、违反排污口设置、污染物排放计量规定及自动监测管理规定的行为
表二:行政许可一览表
表三:行政强制措施一览表
表四:行政征收一览表
表五:行政确认一览表
表六:行政裁决一览表
表七:行政给付一览表
表八:其他具体行政行为。
28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I T 技 术在多年的环境管理工作中,我们开发了大量的应用系统,积累了大量的基础数据,但这些系统和数据库的采集、传输、加工、存储和应用比较分散,缺少规范化,功能上局限于简单的查询和统计,环境数据尚未全面转化为可用的信息资源。
同时,由于对信息化认识的不足而出现各自为政、封锁闭塞的现象,导致“信息孤岛”、“数据烟囱”不断出现,成为环境信息共享和充分利用的重要瓶颈。
如何突破环境管理的瓶颈和限制,最大程度保障环境信息实现共享和充分利用,改进目前固有的工作方式和方法,为此,我们提出以5A 数字化信息管理体系为基础,建立一个敏捷、准确、先进、智能的数字化环保管理模式,建设一个能汇总各类污染源和环境要素的监督管理、自动监测能力,对各类投诉、信访、事故、系统报警等外部信息,覆盖全区的集智能感知能力、有效报警能力、现场执法与通讯能力、智能分析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于一体的管理平台,对环保局降低综合决策和业务管理成本,及时掌握污染物排放现状,对推动环保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环保物联网5A 管理体系概念物联网5A 体系是一种利用物联网技术,由感知(Apperceive)、分析(Analyse)、报警(Alarm)、行动(Action)和管理(Administr ation)五大功能模块组成的智能管理体系。
由于五大模块的英文单词都一个字母均是“A”,因此命名为物联网5A管理体系,图1。
该体系采用模块化、开放式设计理念,制定统一的体系标准。
遵循该标准,不同厂家、不同技术的不同产品均可接入体系中,成为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通过建设一个开放性、实用性、先进性,集智能感知能力、智能处理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于一体的新一代网络化智能环保系统,将数据采集、数据管理、数据分析及数据利用融为一体,做到环境管理体系化、环境监控可视化、环境服务公众化、环境决策科学化,形成集环境监测中心、执法中心、数据中心、应急指挥中心、综合业务中心和宣传演示中心于一体的智慧环保综合管理系统,最终达到“测得准、传得快、说得清、管得好”的效果,旨在创新环境管理新模式,推进污染减排、加强环境保护,实现环境与人、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并可实现“四化”:(1)环境管理体系化。
江门市人民政府关于成立江门市迎接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复核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门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4.15•【字号】江府构[2011]10号•【施行日期】2011.04.15•【效力等级】地方工作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江门市人民政府关于成立江门市迎接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复核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江府构[2011]10号)各市、区人民政府,市有关单位:为加强对迎接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复核工作的统筹协调,市政府决定成立市迎接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复核工作领导小组。
组成人员如下:组长:刘海(市长)副组长:钟军(副市长)成员:马富强(市政府副秘书长)王积俊(蓬江区区长)梁许赞(江海区区长)吴振鹏(新会区区长)谢伯欣(台山市市长)黄耀雄(开平市市长)黄国常(鹤山市市长)李灼冰(恩平市市长)谭乐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镜川(市编办主任)潘创明(市发展改革局局长)温伟文(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赖燕芬(市教育局局长)梁进海(市公安局副局长)马跃敏(市财政局局长)顾达华(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局长)谢锦波(市环保局局长)马克烈(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局长)夏均超(市水务局局长)张景卓(市农业局局长)毛炯(市卫生局局长)张其中(市统计局局长)林健生(市城乡规划局局长)岑炳强(市城管局局长)陈霞(市园林局局长)林方(市工商局局长)蔡珠民(市质监局局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环保局,办公室主任:谢锦波(兼)。
办公室下设4个专项工作小组,分别为:综合协调组(组长:齐丁民[市环保局副局长])、工业污染源整治组(组长:谭永强[市环境监察分局局长])、宣传教育组(组长:谭乐生[兼])、资料整理组(组长:廖华[市环保局总工程师])。
该项工作完成后,领导小组自行撤销,并报市编办备案。
江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二○一一年四月十五日。
江门市城市综合管理局江门市环境保护局
关于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督的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督管理,提高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改善水环境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建设部关于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管的意见》、《广东省严控废物处理行政许可实施办法》、《广东省建设厅、省环保局城镇污水处理厂监督管理办法》,结合本市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江门市市区已建成投入运行的城镇污水处理厂的监督
管理。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城镇污水处理厂,是指对进入城镇市政污水收集系统的污水进行净化处理的污水处理厂。
第四条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营单位(以下简称运营单位),是指依法取得城镇污水处理运营资格,并对城镇污水处理厂进行生产运营管理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单位。
第五条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市城管部门)负责市本级污水
处理厂运行的监督管理,指导各区、镇污水处理行业的管理工作。
第六条区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区城管部门)负责区本级污水处理厂运行的监督管理,指导镇污水处理行业的管理工作。
第七条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环保部门)及镇政府配合各级城管部门做好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八条环保部门负责对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水质和水量监督检查工作。
每月不少于一次现场执法检查,并按规范和要求对进厂出厂水水质进行定期检测和随机抽样检测。
对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量、处理水质、设施运行情况、污泥处置情况进行审核,作为财政部门拨付污水处理运营服务费的依据。
第九条运营单位对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处理设施管理和出厂水水质负责,按照国家有关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的规定进行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第十条污水处理厂进厂出厂水水质检测项目、取样方法和频率应当按照设计进水标准和《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意见》的标准执行。
除不可抗拒因素外,出厂水水质合格率应当达到100%。
第十一条污水处理运营服务费由运营单位每月提出申请,同时提供污水处理量抄表登记表、进厂出厂水水质检测报告、运营生产月报表等资料,经环保部门审核和城管部门复核后送财政部门办理财政直接支付手续。
第十二条城镇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营后,除大规模技术更新改造或不可抗拒因素(如地震、水灾等)外,第一年实际污水处理量应达到设计能力的60%,三年内达到设计能力的75%。
第十三条运营单位应当按照《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CJJ60-2011),制定污水处理厂安全运行、重大水质污染、关键性设备紧急抢修、环境保护、自然灾害等应急预案,报城管部门和环保部门备案。
应当配备相关应急物品,定期检查或更换安全防护用品。
下井、室作业应当有安全管理规定、操作规程及安全防护器材,严格执行下井、室人员登记制度。
第十四条自动监控设施或中控系统发生故障不能正常监测、采集、传输数据或因突发事件造成污水处理设施全部或部分停运的,运营单位必须立即启动安全运行应急预案,明确事故原因并做好防护后,立即组织抢修,并在发生故障后十二小时内,向城管部门和环保部门报告,尽快恢复正常运行。
第十五条城镇污水处理厂设施应当保持正常运行,不得擅自停运。
对于进厂水水质、水量发生重大变化,可能影响污水处理厂排放达标的,运营单位应当将发生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及时向城管部门和环保部门报告。
第十六条实施机电设备、土建设施等大修时,应当通过调节工艺运行状态保证污水处理的处理规模和出厂水水质。
对确需停运或部分停运的,运营单位应当提前15天,向环保部门提出申请,并报城管部门备案,在获得书面同意后方可进行有关活动。
第十七条建立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消纳制度。
运营单位必须与具有严控废物处理许可证的单位签订委托经营协议或者服务合同,对城镇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进行综合利用或无害化处理。
属于危险废物的,必须按照危险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置。
污泥转运应建立联单制度,并定期将记录的联单结果,上报城管部门和环保部门。
污泥处置费用的支付标准、支付方式及其他规定,按照协议或合同执行。
第十八条运营单位应当建立生产运行、污染减排台帐,按日记录进厂出厂水水量、水质、污泥产生量、污泥含水率与处置等情况。
主要机电设备和土建设施的运行状况,按月记录用电量、运行成本等。
运行台帐必须妥善保管,随时接受各级监管部门核查。
第十九条运营单位应按规定在污水处理厂进、出水口安装自动监控设施及流量计,并与当地环保部门联网,实施实时监测。
按规定进行检验和校准,并做
好日常维护,确保自动监控设施正常使用。
不得擅自拆除、闲置、改变或者损毁。
自动监控设施因故障不能采集数据或数据出现偏差的,必须在24小时内,向城管部门和环保部门报告。
自动监控设施不能正常运行期间,要采取人工采样检验监测的方式记录并报送数据,数据报送每天不少于4次,取样时间要均匀分布在1天24小时之内。
自动在线监测数据至少保存1年以上。
第二十条运营单位应当建立生产运行日志和严格的取样、自测以及数据统计分析制度(含运行水质水量监测、药剂消耗、污泥处置、微生物检查、生产设备运行、药剂进货和使用情况、自动监控设施运行、监测数据等管理台账等),记录真实完整,并配合有关信息公开的数据报送,随时接受各级监管部门核查。
第二十一条城镇污水处理厂应当建立安全操作规程、维护保养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设备设施巡查制度,并公示于明显位置。
第二十二条城镇污水处理厂应当配备设备、工艺、安全生产、档案专(兼)职管理人员。
运营单位应建立岗位人员的培训制度和年度培训计划。
岗位人员必须通过培训后持证上岗,并定期对岗位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能力考核。
第二十三条运营单位应当落实《全国城镇污水处理管理信息系统》填报责任制度。
污水处理厂运行信息为每月一报,并于每月10日前准确报送上月信息。
第二十四条厂区内建筑物、构筑物、设施外观整洁,无明显污染和破损。
各处理池、管道无泄漏,设备无螺栓松脱、锈蚀等现象。
第二十五条厂区环境整洁,绿化养护到位。
安全设施齐全,标志设置合理,道路畅通、无积水污水、无堆积污泥、杂物、垃圾。
第二十六条运营单位于每年1月底前将上年度组织架构、各岗位职工人数、处理水质及水量、运营成本、节能降耗、安全生产、污水处理费使用、污泥处置、固定资产投资等情况报城管部门。
第二十七条城管部门每年至少一次牵头组织环保部门以及相关领域的专
业人员,对运营单位进行阶段性或年终绩效考核评价,并通报考核评价结果。
第二十八条运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城管部门、环保部门依法进行处理:
(一)不按国家规定标准排放污染物的;
(二)谎报实际运行数据、编造虚假数据的;
(三)排放未经处理的城镇污水、污泥或者随意倾倒污泥的;
(四) 不按照规定设置排污口,或者擅自拆除、闲置、改变、损毁自动监控设施装置的;
(五) 未经批准擅自停止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的;
(六) 造成重大安全、环境污染事故的;
(七)影响城镇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的其它违法行为。
第二十九条出厂水水质不合格或绩效考核不合格的,按照运营委托书(服务合同)有关约定扣除相应的污水处理运营服务费。
第三十条特许经营运营单位违反有关规定的,按照特许经营协议或者服务合同的约定处理。
第三十一条有关部门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二条本办法有关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营单位的监督管理条款由市城市综合管理局负责解释,有关污水处理厂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条款由市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三条本办法自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