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戏》导学提纲
- 格式:doc
- 大小:22.01 KB
- 文档页数:1
《看戏》导学提纲
学习目标:
1、简单的了解点京剧的常识,培养欣赏京剧的兴趣。
2、学习本文在描写事物时善于发挥想象,巧用比喻,用词丰富的特点。
3、了解本文巧设悬念,详略得当,正侧面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学习过程:
一、检查预习:
1、你了解京剧吗,完成下面的小知识填空,让自己多些对京剧的了解
吧!
①人们常说中国有“四大国粹”,分别是:、、
、。
②京剧以及其他戏曲的角色分为四个行当:、、
、。
③我国戏曲讲究用“、、、”四种艺术手段和“
、、、、”五种技术方法来表现人物。
④“四大名旦”分别是指、、、
四位着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2、基础知识巩固:
①把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者根据注音写出汉字。
屹.立收敛.蜃.楼一笑一pín
屏.住气奸谗.忠心耿耿
..
膨.胀kēng()qiāng()婀娜
..
二、个性探究:大声朗读课文,考虑如下问题:
1、文章开头突出天气的闷热和现场的寂静,有什么作用,这是一种什么写
法?
2、作者用了哪些句子介绍了剧情,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3、本文对声音的描写十分精彩。
找出文中描写梅兰芳京剧唱腔的句子,抄
写在下面,并简要赏析。
4、本文语言很有特色,尤其是比喻句的运用堪称精妙,你能找出一些精彩
的语句吗,让我们来一起品味。
三、活动体验。
用心倾听音乐,展开联想,用文字描述你的感觉。
看戏【学习目标】1.认识并正确、规范书写本课生字,理解新词;2.感情朗读,边读边想象观众的热情和梅兰芳的精彩表演,初知课文内容。
【学习重难点】读出感情,能感受到观众的情感和艺术家的精彩表演。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出重点语句吗?赶快行动吧!(5分钟内完成哦!)2.选择你喜欢的姿态:坐着、站着、大声、轻声、表情等,朗读全文2遍,接着选重点段落、重点语句读3遍。
(5分钟行吧!)3.摘抄你喜欢的精彩语句,不少于3句(5分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相信你能给“铿锵”、“忠心耿耿”注音,能正确书写“沛”字的第7画:(5分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沛的笔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合作学习:1.互相看看上面的学习内容完成了吗?帮帮他!2.同小组的同学比一比,看谁读得有感情!互相评一评。
3.你能把刚才朗读时的体会批注在语句旁边吗?可以互相交流感受,赶快动笔吧!三、探究学习:1.提出你的困惑,我们帮你!你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出你的感受,我们分享!你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巩固达标。
六年级语文《看戏》教案六年级语文《看戏》教案(汇编15篇)六年级语文《看戏》教案第1篇1.知识教学:了解通过观察表现总体印象的记叙方法。
掌握屹、露、耿、穆、谗等5个字。
2.能力训练;初步学会分析记叙文章中的材料取舍和详略安排,注意学习和运用描写场面的词语。
3.思想情感教育:感受艺术家热爱人民和人民爱戴艺术家的动人情景。
1.教学重点;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材料的取舍和详略的安排。
记叙要围绕中心,这个道理不难理解,但同学们往往不懂得记的中心一定要通过文章的材料取舍和详略安排才能得到落实,体现。
忽视了材料取舍和详略安排,记叙的中心就有可能被芜杂的内容,繁冗的语句所掩役或冲淡。
恰当地根据记叙的中心处理好详略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2。
教学难点:材料为什么这样取舍,详略为什么这样安排,这一点又是教学的难点。
共3课时(一)教学目标l.明确本单元教学重点。
2.检查预习字词掌握情况释词正音3 据预习题切入课文,理解内容,掌握教学重点。
(二)教学过程1 启发提问:(1)已学过的二个记叙文单元,这两个单元的侧重点是什么?(记叙的中心;记叙的顺序。
)(2)记叙的中心与材料的关系如何?(无论是记人叙事,还是写景状物,都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都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一定看法。
文章所反映的生活和作者对生活的理解、感受,就是记叙的中心,也叫中心思想。
中心思想是依靠人、事、景、物这些材料来表现的,因此,记叙文的材料必须为中心思想服务,做到记叙的中心明确、集中。
)(3)记叙的顺序一般有哪些?(记叙文的写作顺序,一般有顺叙、倒叙、插叙。
)上述三个问题要求学生回答时各举~例。
2 指导学生学习单元说明并思考。
(1)处理记叙的材料详与略的依据是什么?3.检查课前字词掌握情观.释词正音(l)检查(2)出示小黑板,释词正音:屹凝蜃谗耿穆沛屏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
好谗:好险的,挑拨离间的人。
圆润:饱满而润泽。
铿锵:这里形容声音有节奏而响亮。
第7课看戏(导学案)一、课程简介本节课教学内容为“看戏”,是美术五年级下册中的第7课,主要引导学生了解和感受戏曲文化,了解不同角色在舞台上的扮演方式和服饰,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戏曲文化,了解不同类型和流派的戏曲;2.学习不同角色在舞台上的扮演方式和服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3.学会以画画的方式表达戏曲中的形象和情感;4.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情感和精神。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1. 了解中国传统戏曲文化1.让学生观看一些京剧、昆剧、豫剧、评剧等不同类型和流派的戏曲表演视频,并让他们进行观察和感受;2.分组讨论,交流观看感受,让学生了解戏曲的特点和表现形式,了解不同类型和流派之间的差异。
2. 学习不同角色在舞台上的扮演方式和服饰1.通过戏曲表演视频和图片,让学生了解不同角色在舞台上的扮演方式和动态特点;2.让学生学习和了解不同角色的服饰,着重讲解花旦和青衣的服装特点。
3. 以画画的方式表达戏曲中的形象和情感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感受,以画画的方式表达戏曲中的形象和情感;2.指导学生如何用画笔表现角色的神情和情感,引导学生感受形体语言和音乐节奏的相互作用。
4. 提高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1.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设计和创造自己的角色形象和服装;2.指导学生如何在设计时考虑角色的性格、动作特点和表情神态;3.让学生在分享和展示中互相欣赏和学习。
四、作业布置1.作为作业布置,鼓励学生在家观看更多的戏曲表演视频,增强自己对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了解;2.让学生以自己设计的角色形象和服装为题材,完成一幅美术作品,以画画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深刻认识到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他们对不同类型和流派的戏曲表演都保持着极大的兴趣和好奇心。
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感受戏曲中的艺术特点和意蕴,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教学中注重课堂互动和小组合作,让学生既听又看,既表现又感受,增强了他们对戏曲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看戏》语文教案:注重情感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看戏能够提高学生的情感认知情感认知是人们感知,理解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在看戏的过程中,学生会深入了解剧情故事的发展和人物的情感变化,促进学生对情感认识的理解和提高。
比如,看到喜剧表演,学生能够体验到其中的欢乐和幽默,提高学生的娱乐精神和幽默感;看到悲剧表演,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其中的悲剧信息,促进学生对于某些不幸事件的同情和关注。
通过看戏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自己的情感变化和表达,提高自己的情感认知。
二、看戏能够促进学生的审美情趣观看演出或戏剧表演是一种文化活动,不同的戏剧表演会是学生对于这种文化的一个体验和感受。
在观看的过程中,学生接受到不同的故事情节和表演形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对于艺术形式的鉴赏能力。
同时,通过学生观看不同风格的演出,还能够启发学生对于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促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文化活动中去。
三、看戏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观看演出或戏剧表演不仅是一种文化享受,还是一种压力排解的方式。
对于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压力,学生可以通过看戏的方式来进行缓解。
观看戏剧表演或演出能够帮助学生得到放松和舒缓,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情感。
特别是在文化素质较为落后的地区,让孩子能够通过看戏这种形式来缓解内心的负担,不仅能很好的舒缓学生的情绪,还能够促进学生全面身心的发展。
四、如何在语文教育中引导学生看戏在语文教育中引导学生看戏也有一些注意事项,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文化背景和兴趣爱好来对戏剧表演进行筛选和安排。
在具体实施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性和心理需求进行一些订制化的安排,比如分组观看,进行后期评估等。
对于小学生来说,根据学生的年龄特性和心理需求,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启蒙性质的戏剧表演,如传统文化展演、舞台剧初次体验等。
这些戏剧表演可以让孩子认识并了解传统文化,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可以选择一些更具有严谨性和思辨性的戏剧表演,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生活中的人际关系、社会现象以及人性的复杂。
小学语文第八册教案:《看戏》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看戏》,使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京剧的魅力。
2.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朗读和默读水平。
3.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积累词汇。
4.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汲取传统文化营养,培养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培养阅读兴趣。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京剧元素,感受京剧的魅力。
三、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2.生字词卡片3.京剧视频片段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听说过京剧吗?谁知道京剧是什么?2.那你们想不想了解一下京剧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京剧的课文——《看戏》。
(二)自主阅读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阅读课文《看戏》,注意阅读速度和prehension。
a.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b.你对课文中的哪个场景印象最深刻?(三)课堂讨论a.课文中的生字词有哪些?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一下吗?b.课文中的哪个场景让你感受到了京剧的魅力?c.你觉得课文中小朋友看戏的心情是怎样的?(四)生字词学习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跟读并组内交流。
2.学生用生字词造句,巩固记忆。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看戏》,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2.那我们今天继续学习这篇课文,进一步感受京剧的魅力。
(二)课文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气和节奏。
(三)观看京剧视频片段1.教师播放京剧视频片段,让学生感受京剧的表演形式。
2.学生分享观看视频的感受,讨论京剧的特点。
(四)课堂小结1.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对京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希望大家在生活中多关注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
五、作业布置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
2.家长签字确认。
六、课后拓展1.请同学们收集有关京剧的资料,下节课分享给同学们。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此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提高戏曲素养。
3.注意课文内容的详略与表达中心的关系。
4.了解作者描写声音的方法。
5.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
学习重点
1.详写、略写与中心的关系。
2.对声音的描写。
3.关键词句的含义。
学习难点
对声音的描写。
导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听写生字词并结合课文解释加点词意
铿锵屹立收敛奸谗
忠心耿耿鸦雀无声充沛颦
婀娜蜃楼屏住
2.粗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本文描写了什么?
②作者创作此文的目的是什么?
二、品读赏析
(一)读课文1、2段,要求用一个词概括出场内外的气氛。
(二)思考讨论:
为什么突出“暑气并没有收敛”,公园和剧场“是静静的”?为什么强调剧场“人挤得非常满”?(三)读课文3段,要求:
1.画出两个比喻句并思考其作用
2.画出介绍剧情的句子。
(四)学生阅读第4段,画出表现女主角上场时观众情绪变化的词句,画出描写女主角歌声的词句并读出来。
(五)声音是无形的,用语言难以形容的,本文的作者又是怎样描绘声音的呢?
(六)齐读第4段,加深印象。
(七)齐读第五段,思考:听到这样神奇美妙的歌声,观众的表现如何?注意抓关键词。
(八)齐读第六段,根据自己的理解,归纳本段内容。
(九)这位精湛的艺术家是谁呢?他已66岁高龄,表演仍能创造“奇迹”,为什么?带着这个问题齐读第七段。
三、小结。
六年级语文《看戏》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和学习诗歌《看戏》,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2. 学生能够理解诗歌中的情感表达,并能够运用合适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诗歌《看戏》的内容和情感表达。
2. 运用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描述戏剧场景。
教学难点:1. 能够独立理解诗歌《看戏》的意义和感受。
2. 能够运用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进行文学创作。
教学准备:1. 诗歌《看戏》的课文和诗歌赏析材料。
2. 活动所需的戏剧道具和服装。
3. 小组合作活动的分组卡片。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课文(5分钟)1. 教师用朗读的方式引入课文,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味。
2. 学生跟读课文,并尝试理解诗歌的意义和感受。
3.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中描绘的场景和人物。
Step 2 分组合作(1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5人。
2. 要求学生共同选择一段诗歌中的场景,并分配给每个小组员一个角色。
3.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合作,想象出自己理想中的场景和服装,并准备一段角色对话。
Step 3 展示和分享(15分钟)1. 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表演他们准备好的场景和对话。
2. 其他学生观看并给予肯定和建议。
3. 学生们共同分享他们的创作过程和收获,互相学习和借鉴。
Step 4 文学欣赏(1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赏析《看戏》诗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 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中的情感表达,并与自己的感受进行对比和联想。
Step 5 个人创作(10分钟)1. 学生以诗歌《看戏》为蓝本,自由创作一篇类似的小诗。
2. 学生可以发挥想象,运用意象和修辞手法来描写自己理想中的戏剧场景或者表达自己的情感。
Step 6 结束反思(5分钟)1. 学生展示和分享他们的创作成果。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反思整个课堂活动,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诗歌作品,并通过分析和赏析来培养自己的文学素养。
《看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看戏》这首古文诗的作者、出处和背景;2.理解诗中描绘的戏剧场面和人物形象;3.培养学生欣赏古文诗的能力,并理解其深层含义。
教学重点:1.诗歌背景和作者的介绍;2.戏剧场面和人物形象的描绘。
教学难点:1.理解和分析古文诗中的隐喻和意象;2.欣赏古文诗的优美语言和艺术形式。
教学准备:1.课堂物品准备:黑板、书本、音响设备等;2.课前准备:预习古文诗《看戏》和课文背景知识。
教学过程:Step 1 课前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准备的音乐,让学生进入戏剧氛围。
然后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和复习前几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提问:你们学过了哪些古文诗?古文诗有哪些特点?学生回答:望岳、归园田居、枫桥夜泊等。
古文诗以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为特点。
Step 2 课文导入(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的插图或幻灯片,识别其中的人物和场景,唤起学生对中国古代戏剧的记忆。
教师提问:你们在插图或幻灯片中看到哪些人物和场景?学生回答:有戏台、演员、观众等。
Step 3 课文分析(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通过朗读《看戏》一文,理解诗歌中描绘的戏剧场面和人物形象。
教师指导学生分析并解读一些关键词汇和句子,如“六街严鼓”、“粉墙黛瓦”、“楼阁玲珑”等。
教师提问:诗中使用了很多形容词和修辞手法,你们能发现哪些?它们如何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学生回答:有“玲珑”、“楼阁”、“严鼓”等形容词。
形容词和修辞手法的使用能让诗歌更具生动感和艺术感,并使读者更好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Step 4 情感表达(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将自己对戏剧和演出的情感进行表达,可以通过绘画、写作、朗诵等方式展示学生的思考和情感体验。
Step 5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整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回顾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并帮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其他古文诗的学习中。
教师提问:我们今天学习了《看戏》,你们对这首诗有什么新的认识?学生回答:通过学习《看戏》,我对古代戏剧和演出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我对古文诗的欣赏能力。
《看戏》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戏剧的基本知识,如戏剧的种类、特点等。
2. 培养学生对戏剧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二、教学内容1. 戏剧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我国戏剧的主要代表品种。
3. 戏剧欣赏的方法和技巧。
4. 著名戏剧作品简介。
5. 戏剧表演的基本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戏剧的基本概念、种类和我国戏剧的主要代表品种。
2. 教学难点:戏剧欣赏的方法和技巧,以及戏剧表演的基本技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戏剧的基本概念、种类和我国戏剧的主要代表品种。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著名戏剧作品,引导学生掌握戏剧欣赏的方法和技巧。
3. 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戏剧表演,提高学生的表演技巧。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戏剧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第二课时:介绍我国戏剧的主要代表品种。
3. 第三课时:讲解戏剧欣赏的方法和技巧。
4. 第四课时:分析著名戏剧作品,进行案例教学。
5. 第五课时:组织学生进行戏剧表演,提高学生的表演技巧。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地描述戏剧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学生了解我国戏剧的主要代表品种。
3. 学生掌握戏剧欣赏的方法和技巧。
4. 学生能够分析著名戏剧作品,理解其内涵。
5. 学生的戏剧表演技巧有所提高。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戏剧鉴赏教程》2. 视频资料:著名戏剧表演片段3. 图片资料:戏剧演出图片4. 网络资源:有关戏剧的网站和论坛八、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著名戏剧表演片段,激发学生对戏剧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戏剧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3. 课堂讲解:讲解我国戏剧的主要代表品种。
4. 案例分析:分析著名戏剧作品,引导学生掌握戏剧欣赏的方法和技巧。
5. 实践环节:组织学生进行戏剧表演,提高学生的表演技巧。
九、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以确保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课题看戏第 1 课时课型阅读课文编写时间:年月日总序第____课时执行时间:年月日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会写本课的12个生字,正确读写生词。
2.过程与方法: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及表达方式。
3.情感与态度:欣赏京剧《穆桂英挂帅》,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学会写本课的12个生字,正确读写生词。
教学难点欣赏京剧《穆桂英挂帅》,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教师、学生活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都爱看电影、电视剧。
好的电影、电视剧往往以它生动的故事情节、丰满的人物形象吸引着我们,令人难以忘怀。
作者看了一场戏,过后留给他的是什么印象呢?这节课我们学习《看戏》。
二、检查预习1.出示生字、词卡片(要求从音、形、义几方面检查)。
铿锵颦婀娜蜃楼屏住例:颦Pín 〔皱眉〕〔上下结构](为加深印象介绍“东施效颦”的故事)2.读“预习提示”回答下列问题:①本文描写了什么?明确:描写了群众观看京剧表演大师梅兰芳先生演出《穆桂英挂帅》的场面。
教师补充:京剧堪称国粹,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它以其丰富的内容,完美的形式,精湛的技艺,达到了我国戏曲艺术发展的高峰,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声誉。
为此,我想同学们和老师有同样的感受,为生活在拥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国度感到骄傲、自豪。
②作者创作此文的目的是什么?明确:赞美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的热情观众和热情艺术家。
三、阅读新课(一)教师范读全文个性见解:生字教学总是基础,基础打好了,学生才能有更好的表现。
学生对京剧没有认识,更没有体验,所以生字的生僻,更会让学生有畏难情绪。
要求学生:1.画出表现观众情绪变化的词句。
2.画出揭示本义中心的句子。
(二)引导学生体味“膨胀”与“涨”,以此强调“关键词句的含义”。
(板书)明确:“涨”是水位升高,这里比喻观众情绪逐渐高涨,呈渐变的状态。
“膨胀”则有激荡起伏之势,呈热烈欢腾的状态。
作业设计1、抄写21课生字。
2、熟读课文。
《看戏》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戏剧的基本知识,如戏剧的种类、特点、结构等。
2. 培养学生对戏剧艺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传承我国优秀的戏剧文化。
二、教学内容1. 戏剧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戏剧的结构和特点3. 我国戏剧的主要剧种及其代表作品4. 戏剧欣赏的方法和技巧5. 戏剧表演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戏剧的基本概念、分类、结构和特点,戏剧欣赏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戏剧表演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戏剧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了解戏剧的魅力。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戏剧作品,让学生感受戏剧的艺术魅力。
3. 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戏剧表演,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戏剧欣赏的方法和技巧,促进学生思考。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戏剧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第二课时:讲解戏剧的结构和特点。
3. 第三课时:介绍我国戏剧的主要剧种及其代表作品。
4. 第四课时:讲解戏剧欣赏的方法和技巧。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对戏剧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3. 戏剧表演:评价学生在戏剧表演中的表现,包括角色扮演、台词表达、情感传递等。
4.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巩固情况。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合适的戏剧教材,为学生提供权威、系统的戏剧知识。
2. 视频资料:收集相关戏剧表演和欣赏的视频资料,辅助教学。
3. 道具和服装:为学生提供简单的道具和服装,便于戏剧表演实践。
八、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或分享戏剧趣事,引发学生对戏剧的兴趣。
2. 讲解与讨论:详细讲解戏剧的基本知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3. 案例分析:分析经典戏剧作品,让学生感受戏剧的艺术魅力。
鄂教版第八册《看戏》导学案
鄂教版第八册《看戏》导学案【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观众激动和艺术家精彩表演的场景。
3.能感受艺术家精湛的艺术与崇高的品德,感受人民对艺术家的喜爱。
4.学习精彩场面描写以及关键词语对于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作用。
【学习重难点】
能边读边想象观众激动和艺术家精彩表演的场景,感受艺术家精湛的艺术与崇高的品德,感受人民对艺术家的喜爱。
学习精彩场面的描写以及关键词语对于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作用。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圈点勾画。
2、通过独立思考、深情朗读、小组合作,通过自读自悟,感受语言的优美,体会艺术家精彩表演的场景。
3、认真研究学案,独立思考,限时30分钟自主完成;规范书写,运用好双色笔;小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
【内容导航】
这是一篇介绍我国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在首都公园的露天剧场为群众演出的事情。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浓墨重彩地描写了人民对艺术家无比热爱的激动场面,以及艺术家精彩表演的场面。
【知识链接】
学生们对京剧、梅兰芳都不熟悉,了解。
对此,教学中可利用插图或影视资料为他们提供帮助。
【自主学习】
1、我会读:蜃楼、奸谗、忠心耿耿、铿锵、鸦雀无声、充沛
2、照样子写词语
例:忠心耿耿(ABCC)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在括号中填入恰当的词。
()的步法()的丝绣()的彩霞()的精神()的打算()的热情()的步子()的掌声 4、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看戏》导学提纲
学习目标:
1、简单的了解点京剧的常识,培养欣赏京剧的兴趣。
2、学习本文在描写事物时善于发挥想象,巧用比喻,用词丰富的特点。
3、了解本文巧设悬念,详略得当,正侧面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学习过程:
一、检查预习:
1、你了解京剧吗,完成下面的小知识填空,让自己多些对京剧的了解
吧!
①人们常说中国有“四大国粹”,分别是:、、
、。
②京剧以及其他戏曲的角色分为四个行当:、、
、。
③我国戏曲讲究用“、、、”四种艺术手段和“
、、、、”五种技术方法来表现人物。
④“四大名旦”分别是指、、、
四位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2、基础知识巩固:
①把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者根据注音写出汉字。
屹.立收敛.蜃.楼一笑一pín
屏.住气奸谗.忠心耿耿
..
膨.胀kēng()qiāng()婀娜
..
二、个性探究:
大声朗读课文,考虑如下问题:1、文章开头突出天气的闷热和现场的寂静,有什么作用,这是一种什么写
法?
2、作者用了哪些句子介绍了剧情,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3、本文对声音的描写十分精彩。
找出文中描写梅兰芳京剧唱腔的句子,抄
写在下面,并简要赏析。
4、本文语言很有特色,尤其是比喻句的运用堪称精妙,你能找出一些精彩
的语句吗,让我们来一起品味。
三、活动体验。
用心倾听音乐,展开联想,用文字描述你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