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多宝塔碑字帖
- 格式:doc
- 大小:329.00 KB
- 文档页数:5
多宝塔碑《多宝塔碑》,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天宝十一年(752)四月廿日建,岑勋撰文,颜真卿书丹,徐浩题额,史华刻字,三十四行,行六十六字,现藏西安碑林。
碑文写的是西京龙兴寺和尚楚今静夜涌读《法华经》时,仿佛时时有多宝佛塔呈现眼前,他决心把幻觉中的多宝佛塔变为现实,天宝元年选中千福寺兴工,四年始成。
在千福寺中每年为皇帝和苍生书写《法华经》、《菩萨戒经》,这在佛教史上,有特殊的意义。
此碑是颜真卿早期成名之作,书写恭谨诚恳,直接二王、欧、虞、褚余风,而又有与唐人写经有明显的相似之处,说明颜真卿在向前辈书法家学习的同时,也非常注重从民间的书法艺术吸取营养。
整篇结构严密,字行间有乌丝栏界格,点画圆整,端庄秀丽,一撇一捺显得静中有动,飘然欲仙。
虽然此碑还称不上颜真卿成熟期之代表作,与他后来所书的《颜家庙碑》,《麻姑仙坛记》风格迥异,但它是颜书的第一篇,是颜楷成功的第一步,学颜体者多从此碑下手,入其堂奥。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拓本请点击右键下载解压密码:(图片选自《弈潮堂》[)附录:《多宝塔感应碑》拓本散记《多宝塔碑》,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唐天宝十一年(752)立。
原在唐长安安定坊千福寺,宋代移陈西安碑林(图1)。
高285厘米,宽102厘米,文34行,行66字。
岑勋撰文,颜真卿正书书册,徐浩隶书题额,史华刊石。
碑文叙述了唐代僧人楚金禅师发愿兴建多宝塔的过程及有关佛事。
唐玄宗曾为立塔赠银50万、绢上千匹。
楚金禅师死后,唐玄宗特派使者吊唁,监护丧事,并亲自书写了塔额。
佛教在唐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影响于此可见。
颜真卿(709~785),京兆万年人,祖籍琅邪临沂,字清臣。
幼承家学,刻苦自励。
开元间中进士。
安史之乱时,为平原太守,历迁刑部尚书、太子太师。
他立朝正色,刚而有礼,天下不以姓名称而独日鲁公。
后为奸臣卢杞所忌。
德宗时,李希烈叛乱。
他以社稷为重,亲赴敌营,晓以大义,终为敌所害。
颜真卿是中国书史上富影响力的书法大师之一。
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字帖介绍颜真卿(709年-785年),唐代书法家,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巨匠之一。
他的作品风格独特,雄浑豪放,被誉为“颜体”。
多宝塔碑是颜真卿的代表作之一,是一座保存完整、倾覆众多艺术家的碑刻。
本文将深入探讨多宝塔碑的篆书字体艺术。
多宝塔碑的历史背景颜真卿在唐代中期活动,在这个时期,碑刻艺术达到了一个高峰。
多宝塔碑刻于唐代宝应年间(759年-761年),位于今天的陕西省礼泉县。
这座碑由杨炎主持,题字颜真卿,共有九层,高达 6.67米。
碑文记载了唐太宗李世民讨伐王世充的经过,以及胜利的宝应之战。
多宝塔碑的艺术价值多宝塔碑以其精湛的篆书字体艺术而闻名于世。
它的字体工整、刚劲有力,每一个笔画都显得充满力量。
字形规整,结构严谨,充满稳定感。
多宝塔碑以其豪放雄浑的气势,展现了颜真卿的独特艺术风格。
多宝塔碑的字体特点多宝塔碑采用了篆书字体,篆书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种古老字体,起源于商周时期。
它的笔画刚劲有力,大气磅礴。
多宝塔碑的字体形态庄重古朴,字形简洁凝练。
每一笔都有一个明确的起始和结束,构图紧凑,结构均衡。
多宝塔碑字体的线条流畅,结构饱满,展现出了颜真卿执笔的功力和魅力。
多宝塔碑的意义与影响多宝塔碑是颜真卿艺术成就的重要代表之一,也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
它对后世书法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多宝塔碑的字体风格独特,对后人的书法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启示。
它展现了篆书字体的魅力和独特性,对于篆书字体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多宝塔碑的保护与传承多宝塔碑作为我国的文化遗产,受到了广泛的重视与保护。
为了保护多宝塔碑的完整性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制定相关的保护政策和措施。
同时,要加强对多宝塔碑的修复和维护工作,确保其长期保存和传承。
保护政策•制定法律法规,明确多宝塔碑的保护范围和责任。
•加强对多宝塔碑所在区域的保护和管理,控制开发建设的规模和速度。
保护措施•加强对多宝塔碑的定期巡查和监测,及时发现和修复存在的问题。
颜真卿《多宝塔碑》简体全文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文南阳岑勋撰。
朝议郎判尚书武部员外郎琅琊颜真卿书。
朝散大夫检校尚书都官郎中东海徐浩题额。
粤。
妙法莲华,诸佛之秘藏也。
多宝佛塔,证经之踊现也。
发明资呼十力,弘建在于四依。
有禅师法号楚金,姓程,广平人也。
祖父并信著释门。
庆归法胤。
母高氏,久而无妊,夜梦诸佛,觉而有娠,是生龙象之徵,无取熊罴之兆。
诞弥厥月,炳然殊相,歧嶷绝于荤茹,髫龀不为童游,道树萌牙,耸豫章之桢干,禅池畎浍,涵巨海之波涛,年甫七岁,居然厌俗,自誓出家。
礼藏探经,法华在手,宿命潜悟,如识金环;总持不遗,若注瓶水。
九岁落发,住西京龙兴寺,从僧籙也。
进具之年,升座讲法,顿收珍藏,异穷子之疾走;直诣宝山,无化城而可息。
尔后因静夜持诵,至《多宝塔品》,身心泊然,如入禅定。
忽见宝塔,宛在目前,释迦分身,遍满室界。
行勤圣现,业净感深,悲生悟中,泪下如雨。
遂布衣一食,不出户庭,期满六年,誓建兹塔,既而许王瓘及居士赵崇,信女普意,善来稽首,咸舍珍财。
禅师以为辑庄严之因资,爽垲之地利,见千福,默议于心。
时千福有怀忍禅师,忽于中夜,见有一水,发源龙兴,流注千福。
清澄泛滟,中有方舟。
又见宝塔,自空而下,久之乃灭,即今建塔处也,寺内净人,名法相,先于其地复见灯光,远望则明,近寻即灭,窃以水流开于法性,舟泛表于慈航,塔现兆于有成,灯明示于无尽,非至德精感,其孰能与于此。
及禅师建言,杂然欢惬,负畚荷插,于橐于囊,登登凭凭,是板是筑。
洒以香水,隐以金锤,我能竭诚,工乃用壮。
禅师每夜于筑阶所,恳志诵经,励精行道,众闻天乐,咸嗅异香,喜叹之音,圣凡相半。
至天宝元载,创构材木,肇安相轮。
禅师理会佛心,感通帝梦。
七月十三日,敕内侍赵思侃,求诸宝坊,验以所梦。
入寺见塔,礼问禅师,圣梦有孚,法名惟肖。
其日赐钱五十万,绢千匹,助建修也。
则知精一之行,虽先天而不违,纯备法仪,宸眷俯临,额书下降,又赐绢百匹。
圣札飞毫,动云龙之气象,天文挂塔,驻日月之光辉。
名帖赏析颜真卿《多宝塔碑》(高清版)均附译文(建议收藏)颜体《多宝塔碑》颜真卿《多宝塔碑》全称为《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是唐天宝十一年(752年)由当时的文人岑勋撰文、书法家徐浩题额、书法家颜真卿书丹、碑刻家史华刻石而成,是楷书书法作品。
现今保存于西安碑林第二室。
此碑共三十四行,满行六十六字,内容主要记载了西京龙兴寺禅师楚金创建多宝塔之原委及修建经过。
整体秀美刚劲,清爽宜人,有简洁明快,字字珠玑之感。
用笔丰厚遒美,腴润沉稳;横细竖粗,对比强烈;起笔多露锋,收笔多锋,转折多顿笔。
结体严谨道密,紧凑规整,平稳匀称,又碑版精良,存字较多,学颜体者多从此碑下手,入其堂奥。
《多宝塔碑》完整高清版如下。
颜真卿《多宝塔碑》高清原帖高清图加载较慢,请耐心等候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文。
南阳岑勋撰。
朝议郎判尚书武部员外郎琅邪颜真卿书。
朝散大夫检1校尚书都官郎中东海徐浩题额。
粤《妙法莲华》,诸佛之秘藏也;多宝佛塔,证经之踊现也。
发明资乎十力,弘建在于四依。
有禅师,法号楚金,姓程,广平人也。
祖、父并信著释门,庆归法胤。
母高氏,久而无妊,夜梦诸佛,觉而有娠。
是生龙象之征,无取熊罴之兆。
诞弥厥月,炳然殊相。
岐嶷绝于荤茹,龆龀不为童游。
道树萌芽,耸豫章之桢干;禅池畎浍,涵巨海之波涛。
年甫七岁,居然厌俗,自誓出家,礼藏探经,《法华》在手。
宿命潜悟,如识金环;总持不遗,若注瓶水。
九岁落发,住西京龙兴寺,从僧箓也。
进具之年,升座讲法。
顿收珍藏,异穷子之疾走;直诣宝山,无化城而可息。
尔后,因静夜持诵至《多宝塔品》,身心泊然,如入禅定。
忽见宝塔,宛在目前,释迦分身,遍满空界。
行勤圣现,业净感深,悲生悟中,泪下如雨。
遂布衣一食,不出户庭,期满六年,誓建兹塔。
既而许王瓘及居士赵崇、信女普意,善来稽首,咸舍珍财。
禅师以为辑庄严之因,资爽垲之地,利见千福,默议于心。
时千福有怀忍禅师,忽于中夜,见有一水,发源龙兴,流注千福,清澄泛滟,中有方舟。
颜真卿《多宝塔碑》结构40例,一目了然!《多宝塔碑》结构40例1、左右同宽——范字【于程】左右部分宽度大致相等,应注意左右笔画的相互穿插和呼应,同时合理调节左右高度,使字的形态参差有韵。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以下不再提示。
2、左窄右宽——范字【场握】左部窄而右部宽,要将其左部笔画写厚实,而将右部笔画写长写清秀,使字的重心平稳,搭配匀称。
3、左宽右窄——范字【利影】左部宽而右部窄,要将左部作为字的主体,将其写宽写实,而将右部写厚重;同时要注意左右部分的呼应和搭配。
4、左高右低——范字【斯动】左部分高而右部分低,要使左部重而右部轻,使左让右,二者底部应齐平。
5、左低右高——范字【崛顶】左部分低而右部分高,要使左部轻而右部重,左部重心上提,右部为主体,决定字的高度。
6、左大右小——范字【敬欢】左部分宽大而右部分窄小,左部应昂头向上伸,让右部俯视,并让左右部分的底脚平齐。
7、左大右小——范字【钱顿】左部分窄小而右部分宽大,应让左部分的重心上提,使其上部与右部分的上部大致平齐。
8、左中右同宽——范字【征谢】左中右三部分宽度大致相等,这类字的中间部分要写正直,左右部分要通过笔画的高低、形态来协调中间部分,以达到匀称的目的。
9、左右宽中窄——范字【雅翊】左右部分宽而中间窄,要将中间部分写直,写短窄;将左右部分写宽写长,并通过左右的高低安排达到字的协调。
10、中宽左右窄——范字【衢衡】中间宽而左右窄,要以中间部分为字的主体,左右部分作为字的附件,起到搭配作用。
11、上大下小——范字【卷香】上部宽大,下部窄小,要将上部的笔画写清秀,下部的笔画要写厚拙。
12、上小下大——范字【每为】下部宽大,上部窄小,外部形态一般要写成等腰梯形状,笔画处理要上重下轻。
13、上下等高——范字【岳空】上下的高度大体相等,一般要通过笔画的长短、方向、角度来调节字的结构韵律,使其有收有放,不致因等高而使字呆板。
14、上中下等高——范字【慧万】上中下三部分的高度大体相等,一般上下宽而中间窄,这样处理的目的是使字的重心平稳,笔画有收有放。
颜真卿多宝塔碑
XXX多宝塔碑用笔多用中锋,起笔和收笔有明显地顿按。
多宝塔碑起笔藏锋为主,兼用露锋,方圆并用,有些横画起笔较为外露,多不似柳书的齐头方脚,而是稍存斜尖,并参以含蓄的笔意使之变化丰富;多宝塔碑收笔用顿笔和回锋的较多,强调“护尾”,尤其于横画中最为明显,写横行至收笔处,常向右下方重按,顿笔回锋,多宝塔碑体现出颜体的雄浑、大气之韵,竖画粗壮,浑厚力强。
多宝塔碑横、竖笔画粗细对比鲜明,富节奏、韵律美感,也把颜体的一个“筋”的意味完整地表达出来。
颜体撇画较轻盈挺健,捺画却粗壮有力,有“蚕头燕尾”之称,给人以刚健的动感,尤其是捺脚较长,顿挫后踢出开衩,含蓄而又有峻利之感。
另外,颜体捺画的捺脚多与撇画锋尖持平或稍低,不似柳体的撇低捺高,而呈现出一种舒展沉稳之美。
XXX多宝塔碑转折变化较多,主要有提笔耸肩顿挫和按笔削肩暗转之法,有方有圆,方圆兼施。
多宝塔碑具有唐楷“尚法”的典型特征,结体宽博,布白较匀整,字形稍方,端庄平稳,正气饱满,多宝塔碑已初显颜体成熟期的正面示人、雄浑豪迈的书风。
XXX多宝塔碑书体不似柳书的中紧外放,主笔长枪大戟般舒放。
多宝塔碑字体笔画间的宽窄收放对比较欧、柳书体要小,主笔相对收敛,短笔相对放长,因此中宫显得较为疏朗,外部笔画也较规整,较欧、柳书体略显内松外紧、字势宽绰、雄浑平稳。
颜真卿最美颜体楷书20字!每一个字都堪称完美!颜真卿在书学史上以“颜体”缔造了一个独特的书学境界。
他的书法既以卓越的灵性系之,境界自然阔大。
其晚年犹求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境界。
正如范文澜所说:“初唐的欧、虞、褚、薛,只是二王书体的继承人,盛唐的颜真卿,才是唐朝新书体的创造者。
”颜真卿的楷书,已形成一种范式,后世学习者极多,甚至有“学书当学颜”的说法。
《多宝塔碑》局部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颜真卿楷书《多宝塔碑》最美20字。
《多宝塔碑》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文》,是颜真卿在天宝十一年(公元 752年)所刻,此时颜真卿44岁,离早期的《王琳墓志》刚好过了十年,可谓十年一迹。
整篇结构规范严密,点画圆整,秀丽刚劲,不仅是唐代“尚法”书风的代表,也是后人初学楷书最通行的范本。
1、妙左右结构,布局规整,纳古法于新意之中。
2、莲有篆隶和北魏笔意,书风雄健、宽博。
3、华以浑劲吐风神,芳华尽现。
4、佛笔画巨细靡遗,颇有飘然欲仙的风骨。
5、秘点如坠石,纵横有象。
6、也简单的三笔,大家风范尽显。
7、多上下结构,倾斜中得平正。
8、宝于统一中见变化,宝盖头呈覆盖之势,体现颜体的包罗万象。
9、经左右兼顾平稳,长短合度。
10、之分四笔,笔笔断开却韵意相连。
11、踊在用笔上,粗细有变,游刃有余。
12、发各部件之间穿插避让,重心平稳。
13、释左右结构,字体端庄淳厚,如颜真卿其人,令人肃然起敬。
14、门左部偏小,右部稍偏大,钩画棱角分明,字形方正,有立体感。
15、庆半包围结构,撇较捺轻,点捺较重,内紧外松,疏朗宽博。
16、母独立结构,两点变化丰富,端严庄重。
17、无茂密聚拢,字里行间涌动着清雄之气。
18、觉布局匀称,开张合度。
19、象规整铺排,豪迈雄壮,手法简明,极富感染力和震撼力。
20、藏笔笔藏锋,更接近一般流行书体。
唐颜真卿多宝塔碑》释文唐颜真卿多宝塔碑》释文2010 年01 月25 日星期一15:41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文南阳岑勋撰. 朝议郎判尚书武部员外郎琅琊颜真卿书朝散大夫检校尚书都官郎中东海徐浩题额粤.妙法莲华诸佛之祕藏也。
多宝佛塔,证经之涌现也。
发明资乎十力,弘建在于四依。
有禅师法号楚金,姓程,广平人也。
祖,父并信著释门,庆归法胤,母高氏,久而无妊,夜梦诸佛,觉而有娠,是生龙象之征,无取熊罴之兆,诞弥厥月,炳然殊相,岐嶷绝于荤茹,髫龀不为童游。
道树萌牙,耸豫章之桢干。
禅池畎浍,涵巨海之波涛,年甫七岁,居然厌俗,自誓出家,礼藏探经,法华在手,宿命潜悟,如识金环。
总持不遗,若注瓶水。
九岁落发,住西京龙兴寺,从僧箓也,进具之年,升座讲法, 顿收珍藏,异穷子之疾走;直诣宝山,无化城而可息。
尔后因静夜持诵,至多宝塔品,身心泊然,如入禅定.忽见宝塔宛在目前,释迦分身遍满室界.行动圣现,业净感深,悲生悟中,泪下如雨。
遂布衣一食,不出户庭,期满六年,誓建兹塔。
既而,许王瓘及居士赵崇信女普意, 善来稽首,咸舍珍财。
禅师以为辑庄严之因资,爽垲之地利,见千福,默议于心,时千福有怀忍禅师,忽于中夜见有一水,发源 龙兴,流注千福。
清澄泛滟中有方舟 .又见宝塔自空而下,久之乃灭,即今建塔处也。
寺内净人 ,名法相,先于其地复见灯 光,远望则明,近寻即灭,窃以水流,开于法性,舟泛表于 慈航,塔现兆于有成。
灯明示于无尽,非至德精感,其孰能 与于此?及禅师建言,杂然欢惬。
负畚荷插,于櫜于囊,登 登凭凭,是板是筑,洒以香水,隐以金锤。
我能竭诚,工乃 用壮。
禅师每夜于筑阶所, 恳志诵经, 励精行道, 众闻天乐, 咸嗅异香,喜叹之音,圣凡相半。
至天宝元载,创构材木, 肇安相轮。
禅师理会佛心,感通帝梦。
七月十三日,敕内侍 赵思侃 ,求诸宝坊,验以所梦,入寺见塔,礼问禅师,圣梦有孚,法名惟肖 .其日赐钱五十万,绢千匹 ,助建修也。
则知精 之行,虽先天而不违 ,纯如之心,当后佛之授记。
颜真卿多宝塔碑字帖藏字写法引言颜真卿是唐代宫廷书法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之一,他的书法作品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其中,多宝塔碑是颜真卿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被藏于故宫博物院。
本文将探讨颜真卿多宝塔碑字帖的藏字写法,并分析其独特之处。
1. 多宝塔碑的背景和特点1.1 背景多宝塔碑是颜真卿于唐德宗贞元四年(公元788年)所书写的一块石碑,原用于蘄州的多宝塔前。
该碑高约3.7米,宽1.5米,碑文为楷书体,内容是关于兴复佛教的记载。
多宝塔碑所用的字体风格独特,成为颜真卿书法中的经典之作。
1.2 特点多宝塔碑的字体熠熠生辉,融汇了隋唐时期书法的特点。
其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雄浑豪迈:字体挺拔刚劲,线条流畅有力,给人以庄严大气之感。
- 气势磅礴:笔画布局宏大,气势磅礴,展现了作者的雄心壮志和豪情万丈。
-细腻秀丽:虽然整体气势雄浑,但笔画之间的衔接流畅自然,每一笔都精巧而细腻。
2. 多宝塔碑字帖的藏字写法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字帖是一部宝贵的书法遗产,对于书法爱好者来说,学习多宝塔碑字帖中的藏字写法是一项重要的训练。
2.1 藏字写法的意义藏字是指在书法作品中使用一些隐蔽的字或形状来增加作品的艺术效果和观赏性。
在多宝塔碑字帖中,颜真卿运用了藏字的写法,使作品更加丰富多样,并展现了他深厚的艺术造诣。
2.2 多宝塔碑字帖的藏字写法多宝塔碑字帖中的藏字写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2.1 字形伸展颜真卿在多宝塔碑字帖中经常使用字形伸展的写法。
他会在字体的上下左右加以延展,如将“山”字的上部延展为“立”,使其如山立体般挺拔。
这种写法使作品更富有变化和张力。
2.2.2 楷行书结构变体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字帖中,运用了楷行书结构的变体。
他通过调整字形的结构和笔画的位置,使字体更加紧凑和谐。
这种变化使作品更具观赏性和艺术性。
2.2.3 平行构图多宝塔碑字帖的藏字写法中,颜真卿经常运用平行构图。
他会将同样的字形在不同位置和方向重复使用,使整个作品更具韵律感和视觉冲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