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的教育制度 PPT
- 格式:ppt
- 大小:2.25 MB
- 文档页数:45
芬兰教育体系简介芬兰教育包括九年制义务教育,7岁入学,高中分普通中学或职业学校,均为三年,高等教育机构分大学与工专,正常情形高中或高职毕业通过会考,十九岁进大专院校。
高等教育每年在芬兰约有225,000学生就读32所理工院校(20所永久院校和12所临时院校),以及10所综合大学,大学提供学士、硕士、执业证书,博士四级学位;工学院提供学士、硕士两级学位。
工学院毕业后可进入大学完成更高级的学位。
芬兰的大学教育极为发达,国民中有65%以上接受过高等教育,在年轻人当中其比例更高。
芬兰实行全民免费教育,大学、工学院除免除学费、住宿费外,芬兰政府给每个在校大学生的补贴每年为35,000芬兰马克,按此数额给大学支付费用。
通过免学费交流计划的学生亦享有同等待遇。
各大专院校外国学生大多视同本国学生,免学费,仅缴学生会会费(包括健保费),自行负担生活费。
芬兰大专院校全系国立,经费悉由教育部编列,但多数工科大学与专科学校因有建教合作与专业性研究计划,部分经费来自民间与芬兰科学院。
由于芬兰实行全民免费教育,与其他欧美国家不一样,芬兰的学校不对世界开放申请着,除少部分通过国际大学联盟和国家间大学交换计划能进入芬兰学习外,其他非欧盟国家学生几乎不可能直接进入芬兰学习。
外国学生申办签证时需有财力证明,如系交换学生则需芬兰大学提供证明。
除向政府贷款之学生修习年限有限制外,一般学生无限制,但多半三年可修完学士学位,硕士多则六年,硕士再修博士约需四年左右,均需提交论文。
芬兰学生虽然免学费,但大学生多半工半读,十年才念完大学取得硕士者比比皆是。
芬兰各大学为推行"教育国际化",目前已开始在各大学开设以英语为教学媒介之各科课程. 非综合性大学高等教育:理工院校理工院校提供以专业为方向的高等教育。
入学要求包括职业资格或要参加入学考试。
课程历时3年至4年半。
所获得的资格相当于学士学位及职业培训经验,但不相当于芬兰政府权威认证的Magister大学学位。
第六讲芬兰教育国名:芬兰共和国 (TheRepublic of Finland,Suomentasavalta)独立日:12月6日(1917年)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8∶11。
旗地为白色。
稍偏左侧的十字形蓝色宽条将旗面分为四个白色长方形。
芬兰以“千湖之国”著称,西南临波罗的海,旗上的蓝色象征湖泊,河流和海洋;另一说象征蓝天。
芬兰有三分之一的领土在北极圈内,气候寒冷,旗上的白色象征白雪覆盖着的国土。
旗面上的十字表示芬兰历史上与北欧其他国家的密切关系。
该国旗是1860年前后根据芬兰诗人托查里斯·托佩利乌斯的建议制作的。
国徽:为红色盾徽。
盾面上为一只头戴王冠的金色狮子,前爪握着一把剑,后爪踩着一把弯刀。
九朵白色的玫瑰花点缀在狮子周围。
狮子象征芬兰人民的勇敢和力量,九朵玫瑰花代表芬兰历史上的九个省。
国歌:《祖国》国家政要:总统塔里娅·哈洛宁 (Tarja Halonen) ,2000年3月就职;总理马蒂·万哈宁 (Matti Vanhanen ),2003年6月任职,2007年4月再次任总理;议长绍利·尼尼斯特,2007年4月当选。
自然地理:面积为33.8145万平方公里。
位于欧洲北部,北面与挪威接壤,西北与瑞典为邻,东面是俄罗斯,南临芬兰湾,西濒没有潮汐的波的尼亚湾。
地势北高南低。
北部曼塞耳基亚丘陵海拔200—700米,中部为200—300米的冰碛丘陵,沿海地区为海拔50米以下的平原。
芬兰境内拥有极其丰富的森林资源。
全国森林面积达2600万公顷,人均林地5公顷,居世界人均林地的第二位。
全国有69%的土地被森林覆盖,其覆盖率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树种以云杉林、松树林和白桦林居多,茂密的丛林中到处是鲜花和浆果。
南部的塞马湖面积达4400平方公里,是芬兰第一大湖。
芬兰的湖泊与狭窄的水道、短河、急流相连,从而形成互相沟通的水路。
内陆水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0%。
世界一流教育——芬兰教育体系芬兰的教育质量很高,不同学校的学习结果差异很小,几乎所有学生都在目标时间内完成了综合学校的学习,学前教育,综合教育和高中教育是免费的,而高等教育大部分是免费的,其教育目标是使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接受优质的教育,而不论其家庭的收入如何教育系统包括幼儿教育,学前教育,综合教育,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同时,还有针对成年人的成人教育,它包括从综合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多种选择早期儿童教育在芬兰,儿童有权在达到学龄前接受早期儿童教育,在日托中心和家庭日托中组织了幼儿教育,儿童也可以与父母一起在操场上参加早期教育,儿童每周可能至少接受20个小时的早期儿童教育,如果父母正在工作或学习,则可能会更多,目的是支持儿童的发展,他们学习例如社交和手工技能,并获得不同类型的信息,孩子们还将获得帮助他们学习更多知识的技能包括许多娱乐时间和户外活动,如果孩子的母语不是芬兰语或瑞典语,他/她将获得学习芬兰语或瑞典语的支持,必要时,孩子也可能接受特殊需要的教育在芬兰,市政当局组织儿童早期教育是税收资助的,因此家庭负担得起,芬兰还提供私立幼儿教育幼儿教育在芬兰,义务教育开始之前,儿童必须接受学前教育一年,学龄前教育通常在孩子六岁那年开始,市政府组织学前教育,家庭免费,学龄前教育由大学毕业的早期教育老师提供,学前教育通常在周一至周五每天四小时进行,除了学前教育,如果父母正在工作或学习,孩子也可以参加早期教育综合教育在芬兰,通常在孩子七岁那年开始全面教育,所有永久居住在芬兰的儿童都必须接受全面教育,综合学校包括九个年级,当孩子完成了全部综合教育课程或自义务教育开始已经过去了十年,义务教育就结束了芬兰立法指导全面教育,国家课程基础和地方课程也在使用中市政府组织全面教育同样是税收资助的,因此对家庭是免费的,低年级每周大约有20个小时的学费,高年级大约每周有20个小时的学费芬兰的所有综合学校教师都拥有硕士学位,教授1至6年级的综合性学校班主任专门从事教学法的研究,7-9年级的老师专门研究他们所教的科目在最初的六年中,孩子们经常有同一位老师,老师可以很好地了解学生,并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制定学费,一个重要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习如何思考自己,并承担起自己学习的责任老师评估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进度,在综合教育中,所有年级都由老师给定,没有国家考试,取而代之的是,学习结果将通过基于样本的评估进行监控,这些通常是在九年级组织的如果该儿童或年轻人最近才移居芬兰,则他/她可能会接受综合教育的预备教育,预备教育通常需要一年,之后,如果学生在学习语言方面需要支持,则可以继续学习芬兰语或瑞典语作为第二语言或S2语言没有来自本国的综合中学毕业证书的成年移民可以在成人高中完成综合学校学习高中教育综合学校之后,最常见的选择是高中和职业教育,他们被认为是高中教育如果年轻人在2021年春季或之后进入综合学校的9年级,则必须申请高中教育高中高中和综合学校都学习相同的科目,但学习要求更高,更独立,最后,学生通常参加入学考试,高中需要2-4年,具体取决于学生,完成后,学生有资格申请大学,应用科学大学或高中基础职业教育大多数高中以芬兰语或瑞典语提供教育,较大的城市有一些高中,提供其他语言的学费,例如英语或法语成人可以在成人的高中学习高中,在那里,可以选择单独的课程,也可以完成整个高中课程大纲并参加入学考试,学费可能包括接触式教学,远程教育,在线教育和独立学习高中预备教育高中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如果学生的母语不是芬兰语或瑞典语,并且其语言技能尚未达到高中学习所需的水平,则他或她可以申请高中预备教育(LUVA)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比高中教育更注重实践,完成职业资格大约需要三年,之后,学生可以继续学习以完成进一步的职业资格或专门的职业学位,在职学习是资格认证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学生选择,他们可以从职业教育过渡到高等教育如果学生已经获得了该资格所需的技能,那么进一步的职业资格或专门的职业学位也可以作为基于能力的资格来完成职业资格也可以通过学徒培训获得,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各自领域内工作,获得的工资至少等于培训工资,并同时完成学业预备职业教育如果您的语言或学习技能不足以进行职业教育,则可以申请预备职业教育(VALMA)高等教育完成高中学习后,可以继续高等教育,在芬兰,高等教育是由大学和应用科学大学提供的在高等教育机构学习可以免费或收费,如果不是欧盟或EEA公民或欧盟或EEA公民的家庭成员,并且正在攻读英语学位课程的学士学位或硕士学位,则会向您收取学费应用科学大学应用科学大学提供的教育比大学提供的更加注重实践,学费还包括在职学习,在应用科学大学完成学士学位需要3.5-4.5年,如果还想完成硕士学位,则必须首先在同一领域获得三年的工作经验大学大学学费以科学研究为基础,在大学完成学士学位大约需要三年,而硕士学位则需要大约两年,大学某些学位课程中组织英语语言教学,但多数学位课程的教学语言是芬兰语或瑞典语修完硕士学位后,可以申请完成进一步学习并获得执业证书或博士学位的权利。
基础教育参考·2019/17按照芬兰学制,为基础教育阶段7~16岁的学生设立综合学校(Comprehensive School ),相当于我国的九年一贯制学校。
综合学校有9个年级:1—6年级由全科教师(class teacher )实施教学,7—9年级由学科教师(subject teacher )分别授课。
其中,1—2年级由儿童早期教育专家和全科教师联合教学;3—6年级则完全由全科教师进行教学。
教师培训工作也有区别:全科教师的培训重点是教学法,学科教师的培训则同时注重学科内容和教学法。
当然,芬兰也有很多独立的相当于我国小学和初中的非综合学校。
20世纪70年代之前,芬兰基础教育体系由初等学校、文法学校和市民学校构成。
初等学校毕业生经过考试分流,少数“尖子生”进入文法学校接受高等教育,毕业后成为社会“白领”;其余中下游学生则进入市民学校,然后再进入职业学校(Vocational School ),毕业后成为社会“蓝领”。
这种社会阶层分化的教育体制与芬兰所追求的教育平等的理想相悖。
1972年,芬兰废除了原有的层级分割体系,将初等学校、文法学校初中部和市民学校整合为综合学校,纳入政府公共财政支持范围,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均可在任何一所综合学校接受平等的九年基础教育,文法学校高中部则成为新的普通高中。
2000年,芬兰学生在PISA 测评中表现出领先世界的优势,证明了其教育体制改革的成功。
2016年9月,芬兰教育和文化部发布《新型综合学校改革行动方案》,旨在进一步更新综合学校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并改善学习环境,将学校打造为“学习型社区”。
一、芬兰综合学校的语言教学芬兰官方语言有两种:芬兰语(93%人口的母语)和瑞典语(6%人口的母语)。
但在芬兰北部地区,还有一部分占比很少的人群使用萨米语(S 佗mi),因此芬兰开设的母语课程包括芬兰语、瑞典语以及萨米语。
通常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上母语课,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实际上很多学校在一年级已经开设了英语课),六年级开始学习第二官方语言,如母语为芬兰语的学生要学习瑞典语,母语为瑞典语的学生则须学习芬兰语。
以人为本、不求躁进、不讲形式、不以赢为目标。
语言发展、手脑肌肉协调运作、群体互动、情绪管理等学习能力上。
在某些层面上尚未发展妥当,而不足以适应小学一年级的所有课程小班制教学、补强教育、长短期特殊辅导、个人课表设计、优异师资。
《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中,对芬兰征服世界的“奇迹教育”作了如下归纳:见树又见林,先见林,再见树先启动孩子们学习上的兴趣,以及对整个学科“森林”的了解,效果远胜对于着一棵棵“树”的细部知识与标准动作反复演练,一磨再磨!人生是场马拉松人生真的不是一场需要赢在起跑点的百米冲刺,而是一场与自己赛跑的马拉松。
学习,不是为了夺冠军,争第一,而是为了培养终生学习的能力与习惯。
不做起点不公平的较劲所有的评估与考试都是为了让学生知道从哪里去改进,考试的目的,不是要给孩子带来挫折和惩罚,而是要让孩子和老师共同了解对于学科的认识到了哪里,最终求得大家共同进步。
老师一样好,不用评比“平等、品质、公正”是芬兰教育不断强调的,芬兰的教师得到教育制度的最大信任,他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善待学生,对学生有益处,而不是为了让学生或自己的教学成果拿第一。
不强调“精英”教育体系不带头、不鼓动、不排名,希望落实相对的“平等”,以此为教育施政最基本的考量。
毕竟,天才与精英是真正的少数。
为孩子量身定做的教育为社会小众与弱势群体倾注更多的教育资源;对智力不足、身体残障、移民的孩子,都保障相对公平的受教权与求知权,将他们努力转化成社会安定发展的中坚力量的一部分。
用家庭教育赢过全世界芬兰父母从小就教孩子们读书,但却不把学业当成唯一,在与学校的沟通中,也不只在意孩子们的成绩。
芬兰的家庭教育,是打造世界第一竞争力的基石。
当世界上许多国家以“大量制造”的方式来教育下一代之际,芬兰却在几十年前就选择回归人性最基本面,不鼓励、不强调学生从小就与人争,而是去启发、协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的生命价值,同时建立可以一生追寻的正面学习心态。
】只有发展出持续学习的动力与热情,学习成果才会强大、丰硕,而且无止境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