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烧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275.86 KB
- 文档页数:1
循证护理在老年烧伤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循证护理(EBN)又称实证护理,即护理人员慎重、准确、明智地应用所能获得的最佳研究证据,结合护士的专业技能和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和意愿,三者结合,制订出适合患者实际情况的护理计划,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其核心是以经验为基础的传统护理向以问题为基础的循证实践模式转变。
随着医疗技术和护理理念的不断进步,传统的护理模式向现代循证护理模式转变是现代护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传统的护理教学法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代护理的需求,为了培养护生的循证护理能力,我们将EBN应用于老年烧伤护理教学中,并与传统护理教学法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①选取20XX年12月至20XX年12月在本院烧伤科实习的所有应届毕业护生为研究对象,将在此期间进入科室的每批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28人,对照组29人。
两组学生在性别、年龄、学历、教学环境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②选取在此期间住院的47例老年烧伤患者为调查对象,其中男性25例,女性22例,年龄60~72岁,烧伤面积(三度九分法)10%~53%,深度为Ⅱ~Ⅲ度烧伤。
12EBN教学法:以老年烧伤患者疾病特点为中心,利用实习小讲课,临床护理操作及病案讨论等进行。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EBN教学法,具体包括:①循证教学前先对实验组护生进行EBN教学法了解情况调查;②系统学习EBN相关知识3~4学时,让护生对EBN有初步的了解;③进行案例学习,引导学生运用EBN的理念指导临床实践,包括由带教老师根据老年烧伤患者疾病的特点提出临床问题;临床带教老师根据循证问题指导护生通过查阅文献、期刊、网上检索、专家咨询等方式找到循证支持;在获得循证支持的基础上,将最佳证据与专业技能、临床经验及患者的个性需求相结合,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及措施,从而指导临床护理实践。
13教学效果评价:评价内容包括: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患者满意度、护生对EBN教学满意度。
循证护理在大面积烧伤患者康复期的应用
金伟英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年(卷),期】2006(022)008
【摘要】我科2000—2004年收治50%及50%以上的大面积烧伤成年患者和25%的大面积烧伤患儿共199例,治愈169例。
在康复期的护理过程中,运用循证护
理方法,在患者角色强化,家庭支持系统需求的满足,功能康复锻炼。
皮肤完整性受损这4方面寻找实证,用实证对患者实施最佳的护理方法,效果较好,现报道
如下。
【总页数】2页(P25-26)
【作者】金伟英
【作者单位】312000 浙江省绍兴市第二医院烧伤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
【相关文献】
1.循证护理在脊柱骨折患者康复期中应用效果观察 [J], 陈春燕
2.循证护理在脊柱骨折患者康复期中应用效果观察 [J], 刘福荣
3.早期强化自我管理在大面积烧伤患者康复期的应用效果 [J], 钱雅萍;彭国琴;张玲
4.循证护理在住院精神患者康复期护理中的应用 [J], 吴岩
5.循证护理在大面积烧伤患者康复期的应用 [J], 金伟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探究循证护理在烧伤患者功能康复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汪春艳(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门诊,江苏南京 211100)【摘要】目的 探究循证护理在烧伤患者功能康复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烧伤患者作为实验样本,随机选取42例定为对照组,余下42例定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实验组采用循证护理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的烧伤处功能康复状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的情况。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烧伤处功能ADL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护理满意情况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循证护理在烧伤患者的治疗中取得显著效果,使患者功能状况得到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取得显著护理成效,获得患者认可,益于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循证护理;烧伤;功能康复;临床价值【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6-2479.2019.29.107.02烧伤是指由于热液、蒸气与高温气体,以及火焰、炽热金属液体及固体等对皮肤及黏膜,或者皮下组织与黏膜下组织所造成的组织损伤[1]。
由于烧伤处的组织出现坏死,于特殊位置出现烧伤,致使其出现机体功能障碍,甚至出现瘫痪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
由于目前患者功能康复治疗中沿用传统疗法护理,致使效果不明显,易出现突发症状,影响患者的康复,因此合理策略协同治疗尤为重要[2]。
循证护理是由专业人士组成的护理小组,通过检索相关文献,结合临床实践经验,确定要进行的护理问题,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制定最佳护理方案,在患者的治疗中进行全程护理干预[3]。
本研究是应用循证护理于烧伤患者功能康复治疗过程,疗效显著,做下述总结。
1 纳入与排除标准1.1 纳入标准符合《外科急症诊疗规范》中的烧伤诊断标准[4]。
研究对象均盘查病例登记于册,并进行各项指标确诊为烧伤患者,符合研究要求。
1.2 排除标准试验对象经检查后确诊均无其他对本次研究有干扰性的疾病。
将循证护理应用于1例大面积烧伤病人的体会
李瑞华
【期刊名称】《当代护士(学术版)》
【年(卷),期】2005(000)011
【摘要】介绍了将循证护理方法应用于1例大面积烧伤的病人,解决皮肤完整性受损、体液不足、体温过高、营养失衡、废用综合征等问题的实践过程.并对证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实用性作出评价,确定结论.详细介绍了经过循证有计划补液(纠正休克)、使用大型烧伤治疗仪和翻身床(治疗和保护创面)、温水擦浴与瑞芝利口服相结合(降温)、有计划的饮食安排(纠正营养失衡)、加强功能锻炼防止废用综合征等.认为循证是临床护理的基础,不仅可提高护理质量,对病人有益,而且可丰富护理人员的知识,进一步提高烧伤病人护理的专业性和技术性.
【总页数】3页(P65-67)
【作者】李瑞华
【作者单位】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四川,南充,637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6
【相关文献】
1.大面积烧伤病人创面换药护理体会 [J], 王磊
2.循证护理用于大面积烧伤病人压疮的预防 [J], 王飞;曹效琴
3.循证护理用于大面积烧伤病人压疮的预防 [J], 王飞;曹效琴
4.悬浮床应用于大面积烧伤病人护理 [J], 陈卫卫;陈新
5.大面积烧伤病人感染期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 [J], 屈艳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循证护理服务在大面积烧伤后预防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
体会
循证护理服务是基于实证医学和最新的临床研究进行护理决策和实践
的方法。
在大面积烧伤后,患者易发生深静脉血栓(DVT),这对患者的
康复和生存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采用循证护理服务可以帮助预防和减少DVT的发生。
循证护理服务应用于大面积烧伤后预防DVT,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评估和风险分层。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烧伤面积和伴随疾病,
对患者进行DVT发生的风险评估和分层。
2.采取预防措施。
根据患者的风险分层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包括使
用抗凝剂、穿着弹力袜、及时转身活动等。
3.监测和记录。
对患者进行定期监测和记录,记录患者的DVT发生情
况和预防措施的效果。
4.教育和指导。
对患者和家属进行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指导,让他们了
解DVT的风险因素和预防措施,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在应用循证护理服务过程中,需要护士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能够充分理解和应用最新的临床研究成果,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以期
实现预防和管理DVT的目标。
同时,还需要与医疗团队协作,共同为患者
的康复和健康服务。
循证护理在大面积烧伤病人早期康复中的应用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大面积烧伤病人早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诊治的大面积烧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分组的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患者在早期康复中采用循证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瘢痕增生、孪缩、功能障碍情况进行分析对比。
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瘢痕增生、孪缩、功能障碍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
结论:循证护理在大面积烧伤病人早期康复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能有效减轻烧伤创面瘢痕增生、孪缩及功能,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标签:循证护理;大面积烧伤;早期康复;应用效果【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389-02大面积烧伤主要是指火焰、蒸气、开水、化学物质引起的深度烧伤,病情较重者即使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也会在创面愈合后产生瘢痕,其表现主要为挛缩、增生、畸形等等,不仅对面部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还会导致外观改变,从而对患者的心灵造成严重的创伤[1]。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提高,对大面积深度烧伤的治疗水平也不断得到提高。
而由于大面积烧伤病情的复杂性,在治疗过程中配合以有效的护理干预是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的关键[2]。
本文旨在分析循证护理在大面积烧伤病人早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特收集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诊治的60例大面积烧伤患者进行了分组试验,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诊治的60例大面积烧伤患者,所有患者烧伤面积达30%-68%。
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名,试验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2岁-75岁,平均年龄(26.47±12.67)岁;对照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3岁-74岁,平均年龄(27.15±12.44)岁。
循证护理在大面积烧伤病人康复期创面修复护理中的应用分析摘要: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大面积烧伤病人康复期创面修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66例大面积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33)和行循证护理的实验组(n=33),对比护理效果。
结果:实验组瘢痕增生、挛缩、功能障碍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
结论:将循证护理应用于大面积烧伤病人康复期创面修复护理中能有效减轻烧伤面瘢痕增生、挛缩及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循证护理;大面积烧伤;早期康复;应用效果大面积烧伤是指皮肤受火焰烧灼、热水烫、化学物品及放射性物质引起的深度烧伤,部分患者即使通过即使有效的治疗也会在创面愈合后产生瘢痕,主要表现为增生、挛缩、畸形等症状,不但影响患者的身体外观,对其心灵也会带来极大的创伤[1]。
近年来,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进步,大面积深度烧伤的治疗水平也随之提高,但是由于该疾病的病情复杂,为了保证治疗效果,因此给予患者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尤为重要。
本次研究对我院收治的66例大面积烧伤患者进行分组对比,旨在探究循证护理在大面积烧伤病人康复期创面修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66例大面积烧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3例。
其中,对照组男17例,女16例,年龄2~76岁,均数(31.25±10.33)岁;实验组男20例,女13例,年龄3~78岁,均数(33.68±10.25)岁。
两组患者基础资料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给予患者入院宣教、心理护理、用药指导、病房环境护理等基础护理。
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行循证护理,具体方法如下:(1)提出问题,具体包括:患者无法接受烧伤的事实、治疗过程中不允许家属陪在患者身边、皮肤护理方法、康复训练中存在的问题等等。
循证护理在严重烧伤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严重烧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75例严重烧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35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循证护理的内容。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机体恢复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在正氮平衡恢复时间、创面愈合时间、脓毒症发病率、营养状况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通过循证护理,积极正确的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肠道内环境,增强免疫,预防并发症,加速创面愈合,对烧伤救治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关键词严重烧伤;肠内营养;循证护理严重烧伤后,机体处于超高代谢状态,充分有效的营养支持能为机体提供创伤修复所需要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物质。
胃肠道营养是烧伤患者能量摄入的主要来源。
早期进食可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肠道细菌的移位。
循证护理即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为依据提出问题,寻找实证,运用实证对患者实施最佳的护理[1]。
2012年6月~2015年6月通过对40例严重烧伤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的循证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2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75例烧伤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法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35例)。
实验组中男34例,女6例,年龄18~58岁,平均年龄(38.3±20.2)岁,烧伤面积50%~92%总体表面积(TBSA)。
对照组中男30例,女5例,年龄20~59岁,平均年龄(39.1±21.1)岁,烧伤面积46%~93%TBSA。
两组患者烧伤创面均为深度创面以上,所有患者烧伤前均无营养不良及胃肠道疾病。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烧伤面积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1. 2. 1 对照组采用常规肠内营养和护理方法,在休克期后给予患者健康饮食指导。
2015.03护理经验180烧伤是最常见的意外急性创伤类型之一,不同患者烧伤部位、烧伤面积、致伤物质不尽相同,伤情可轻可重,感染与并发率高,患者不适感强且常伴有剧烈的心理应激反应,烧伤护理难度较大,护理实践常面临种种棘手问题,影响护理质量,甚至护理操作的落实。
我科将循证护理应用于烧伤护理之中,取得一定成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2011年2月~2013年8月,本院共收治烧伤患者63例,其中男43例,女20例,年龄5~59岁,平均(32.7±10.2)岁。
致伤原因:火焰烧伤27例、热水烫伤18例、蒸汽灼伤11例、热油烫伤4例、电弧灼伤3例。
1.2 方法1.2.1 小儿烧伤护理小儿耐受差,烧伤面积大,并发症较多,同时烧伤还可能伴有毁容风险,患儿监护人态度差异较大,部分可能放弃治疗,影响治疗护理持续性,护理过程中可能涉及伦理道德问题。
护理是应注重做好呵护工作,避免小儿哭闹,同时做好监护人沟通,争取支持,对于监护人的抱怨、指责,不应对抗,应进行充分的解释,有理有据的进行沟通,给予人文关怀,客观、真实的阐述患儿病情,医护情况。
1.2.2 心理护理多数烧伤存在毁容风险,部分烧伤集中在头面部、烧伤面积较大,患者普遍担心毁容,又因伤情突然、治疗难度较大、昂贵的花费、气管切开等护理操作、长时间换药,伴有紧张、焦虑、恐惧、焦躁、沮丧、绝望等负面情绪,心理支持是烧伤护理最重要的护理内容。
护士首先应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善用非语言沟通,鼓励皮肤接触,以高度的责任感开展各项护理循证护理在烧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柳宁君 郑巧燕 贾一飞台州市中心医院 浙江省台州市 318000【摘 要】目的:评价循证护理在烧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关键护理环节。
方法:对63例烧伤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关注小儿烧伤,做好心理护理,强化疼痛护理,注重健康教育。
结果: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无放弃治疗者、无并发症,浅Ⅱ度烧伤均在3~8d 愈合,深Ⅱ度烧伤,在11~17d 愈合,部分有瘢痕遗留、黑色素沉重,患者和(或)家属均表示满意;住院时间5d ~30d,平均(15.9±2.1)d。
循证护理措施在预防烧伤进展中的应用【摘要】目的:分析施循证护理在烧伤进展预防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78例烧伤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烧伤护理和循证护理干预,对比2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7.4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均有显著性(P<0.05)。
结论:对烧伤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措施可促进护理效果得到显著提高,有效控制烧伤进展。
【关键词】烧伤;循证护理;效果烧伤具有不可预测性、突发性,其为外科临床治疗中一种常见疾病。
烧伤发生后机体免疫能力会明显降低,极易出现会一些列连锁应激反应及感染,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身心受到严重打击[1]。
在烧伤患者治疗过程中同时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对烧伤进展的控制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次研究中,对39例烧伤实施循证护理后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39例2014年2月-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烧伤患者作为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平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为39例。
对照组性别:男23例,女性16例;年龄:12-59岁,平均(31.3±1.9)岁;烧伤面积:8%-19%。
观察组性别:男22例,女性17例;年龄:14-58岁,平均(30.6±1.8)岁;烧伤面积:7%-20%。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烧伤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循证护理干预,具体护理表现如下:首先,建立循证问题,明确预防烧伤进展护理实践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其次,查询相关资料,寻找循证支持。
根据所提出的具体问题,利用计算机网络,通过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各种资源系统查找相关文献,选择预防烧伤进展有效护理支持,根据循证医学对临床护理进行科学评价,并制定具体护理方案,解决问题。
最后,实施循证护理措施。
循证护理在 ICU 重症烧伤患者中的应用【摘要】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重症烧伤患者中的临床效果,以期提升临床效果,改善预后,依照充分、可靠的科学临床证据,实施科学护理。
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10月我院ICU收治的的100例重症烧伤患者,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6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行循证护理。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循证护理有利于强化临床护士在护理重症烧伤患者时的科研证据意识,扩充循证护理模式理论依据,加快有关重症烧伤患者护理模式的科研成果的临床应用转化,对改变“以经验为主”的护理实践,提升护理满意度,并最终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烧伤科;烧伤科护理;应用与效果烧伤是指由于各种理化因素对人体皮肤、粘膜造成急剧损伤,严重者可对皮下组织、骨骼甚至内脏系统造成巨大损害[1]。
烧伤患者需及时获得有效的伤情处理并接受相应有效的治疗,烧伤的创面越大,则给身体带来的损害越大,也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恢复[2]。
烧伤患者需要承受强烈的痛感,皮肤的损害还会带来肌肉萎缩、骨关节功能障碍等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烧伤后的创面即使经过恢复后也仍旧会留下瘢痕,给患者未来的生活带来了负担,这对于患者来说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3]。
近年来,随着整形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患者皮肤的修复,临床现阶段常采用的治疗手段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患者也需承受较大的痛苦,所以烧伤后的护理则显得尤为重要。
烧伤护理,其根本原则是修复创面、减轻患者身心痛苦、减少疤痕增生[4]。
随着护理模式的革新,传统的护理模式已暴露出许多缺点,在重症烧伤患者中的护理效果不够理想,亟待一种既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的护理模式。
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是一种具有客观实际、可行性强、效率高等特点的新型护理模式,现已为临床各科室广泛运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