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选对点训练:海水的温度和盐度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海水的运动语文
- 格式:doc
- 大小:23.05 KB
- 文档页数:7
海水的温度和盐度1.图19示意某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00°120°90° 60°(l )指出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规律,并分析其原因。
(9分)(2)简述M 附近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对沿岸气候产生的影响。
(6分)读图2,回答3,4题。
2.降水量小于蒸发量的纬度范围是A.南北纬10°之间B.南北纬10°~40°C.南北纬30°~60°D.南北纬50°~80°【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
从图中可以看出实线代表蒸发量,虚线代表降水量,找到实线高于虚线区域对应的横坐标纬度即可回答本题。
3.设全球降水量、热带蒸发量、温带径流量最大值所在纬度范围分别为①、②、③,则海洋表层盐度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①>③D.②>③>①【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全球盐度的分布规律。
全球盐度的分布规律是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向两侧的高纬度、低纬度海区递减。
从图中可以看出全球降水量最大值①位于赤道~10°N,热带蒸发量最大值②位于10°S~20°S,温带径流量最大值③位于50°S~60°S,因此②地盐度最高,其次是①地,最低的是③地,C选项符合题意。
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⑶观察图示坐标可知,南纬60°附近海水盐度约为34‰,与北纬60°附近(盐度为32.5%。
)相比相对较大,这是因为北纬60‘阴近海区被大陆包围,有大量陆地淡水注入(稀释),而南纬60°附近基本上全是海洋而致。
⑷图示明显反映了蒸发量、降水量以及人海径流量对海水盐度的影响。
图1是西经170°附近三个观测站水温随深度变化曲线图。
读图1,完成第1题。
5.三个观测站中A.①位于大西洋B.②的纬度位置最低C.③的海底地形是大陆架D.0-1km之间,①的水温变化比②大【答案】B【解析】图中三个观测站均位于西经170°附近,所以应该都在太平洋上。
海水盐度分布规律
分布规律:两极附近、赤道区和受陆地径流影响的海区,盐度比较小;在南北纬20度的海区,海水的盐度则比较大。
深层海水的盐度变化较小,主要受环流和湍流混合等物理过程所控制。
海水盐度是指海水中全部溶解固体与海水重量之比,通常以每千克海水中所含的克数表示。
人们用盐度来表示海水中盐类物质的质量分数。
海水盐度影响因素
1.海水盐度因海域所处纬度位置不同而有差异,主要受纬度、河流、入海径流、洋流等的影响。
2.在外海或大洋,影响盐度的因素主要有降水,蒸发等;在近岸地区,盐度则主要受河川径流的影响。
3.从低纬度到高纬度,海水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蒸发量和降水量之差。
蒸发量使海水浓缩,降水使海水稀释。
有河流注入的海区,海水盐度一般比较低。
主要海洋环境的成因、危害与分布1.“海洋资源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共同关注的议题。
下图示意东亚部分区域。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简述海洋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太平洋西部部分海域海洋初级生产力分布图。
材料二海洋初级生产力是指浮游植物、底栖植物及自养细菌等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能力,以每年单位面积所固定的有机碳或能量来表示。
海洋初级生产力主要受光照、温度、营养盐、海水垂直运动等因素影响。
材料三海洋初级生产力决定了鱼虾蟹等海洋生物饵料的多少,进而影响海产品产量的高低。
沿海易发生赤潮,其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海洋酸化示意图(其中△pH代表pH值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海洋表层海水的pH值已经下降了________个单位,到2100年将下降________个单位。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洋酸化将对海洋生态产生什么影响?4.海洋初级生产力是指海水中藻类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能力,它主要受光照、营养盐等因素的影响,海洋初级生产力过高易引发赤潮。
下图示意我国某海域海洋初级生产力分布(单位:克碳/平方米·年),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简述赤潮的防治措施。
5.读“我国渤海区域轮廓示意图”和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海水中的营养物质(如氮、磷)是海洋植物生长、发育、繁殖各阶段所必需的。
但是,如果水体中营养物质输入过量,营养物质就会在水体中蓄积,结果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
水体的富营养化将引起某些水生生物,特别是浮游植物(包括赤潮生物)大量繁殖,甚至引发赤潮。
赤潮作为一种灾害,历史上早已出现过。
但近年来,有逐渐加重的趋势。
仅2019年我国近海就发生了28次。
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和工农业废水的排放、过度的海水养殖、海岸带的破坏等,都是造成赤潮日益频繁发生的原因。
(1)除了自然原因,还有哪些人类活动会使渤海水体富营养化,进而造成赤潮频发?请列举两例。
1.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海水温度的变化,取决于海水热量平衡的分布与变化(即纬度高地和季节变化),还与沿岸地形(海域封闭程度)、气候、洋流等因素有关。
这些因素与海水温度之间的关系及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为:2.海洋表层温度的分布规律(1)海洋表层的温度状况是低纬度海区的水温高,高纬度海区的水温低;在同一海区,冬季的水温低,夏季的水温高;与同纬度海区相比,有暖流流过的海区水温高,有寒流流过的海区水温低。
(2)在垂直方向上,海水的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递减,表层海水以下,海水温度随水深变化不大,特别是1000m以下的水温变化更小,经常保持低温状态。
3.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1)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主要有气候、洋流、径流等,其中气候因素中降水量和蒸发量对①从副热带海区向两侧递减。
原因是:低纬度海区受赤道低压控制,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低;副热带海区受到副热带高压控制,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盐度高;高纬度海区气温低,蒸发量少,盐度低。
②赤道低盐度海区位于赤道以北的10°N附近而不再赤道上。
原因是:世界降水最多的地带不在赤道而位于赤道偏北海区。
具体体现在:a太阳直射点规律移动影响。
北半球下半年太阳直射点北移,引起赤道低压带北移。
此时,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慢,赤道低压带在北半球停留时间长,降水更多,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差异比赤道更大,盐度更低。
B 洋流的影响。
北半球陆地面积广大,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极大的削弱了东北信风的势力,太平洋、大西洋上的北赤道暖流常年位置偏北,在强劲的东南信风吹拂下形成的南赤道暖流基本上位于赤道,盐度偏高;从西风漂流分支北上的寒流越过赤道,影响10°N附近海域,使其盐度偏低。
同时,因补偿南、北赤道暖流而导致10°N附近存在大量上升海水,温度、盐度低。
C河川径流影响。
10°N附近陆地广大,河川径流汇入量大。
③40°S至南极圈附近海域的盐度较北半球同纬度的海域高。
高考地理海水温、盐和海水运动考点复习方案海水温度、盐度和海水运动的变化,取决于海水热量平衡的分布与变化(即纬度高低和季节变化),还与沿岸地形(海域封闭程度)、气候、洋流等因素有关。
这些因素与海水温度之间的关系及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如下图所示:特别提醒(1)海水物理性质的差异包括三个方面:温度、盐度、密度,一般从温度和盐度两个方面作答。
(2)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①纬度位置(低纬度海水温度高,高纬度海水温度低)。
②洋流(暖流使所流经海区水温增高,反之降低)。
③海陆状况(内海水温受陆地影响大,夏季比同纬度其它海区水温高,冬季比同纬度其它海区水温低)。
④陆地径流(东西方向的河流流入海洋,由于夏季大陆气温高于海洋,所以陆地径流水温高于海洋,使所注入海区水温变高)。
⑤水深(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降低,到1000米以下水温极低,趋于零度)。
海水盐度的变化体现在时空两个方面,下面就其影响因素和分布规律列表分析如下:因素盐度高盐度低气候蒸发量>降水量降水量>蒸发量淡水汇入无河水、无冰雪融水汇入有河水、有冰雪融水汇入洋流暖流流经寒流流经海水混和高盐度海水流入低盐度海水流入海冰融冻含盐物质溶解结冰融冰水平分布规律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向两侧的高纬度和低纬度海区递减特别提醒(1)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①纬度位置或气候(影响降水量及蒸发量,影响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②淡水汇入量(影响海口地区盐度)。
③洋流(寒流使盐度变低,暖流使盐度变高)。
④海湾是否封闭(海湾封闭与外海海水交换不畅,受外海海水盐度影响小)。
(2)一般说来洋流与等温线、等盐度线有如下关系。
1)洋流与等温线的关系:①“暖高寒低”即暖流流经海区的等温线凸向高纬海区,寒流流经海区的等温线凸向低纬海区。
②“凸向即流向”即洋流流经海区等温线凸出的方向即为洋流的流向。
③“低来寒、高来暖”即由低温海区流向高温海区的洋流为寒流,由高温海区流向低温海区的洋流为暖流。
第11讲海水的温度和盐度[考纲要求]海水的性质和运动:海洋表层平均盐度、温度的变化规律。
[知识讲解]一、海水的温度和盐度1、地球上的海洋(1)地球的水库:平均深度3800千米,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淡水中冰川水、地下淡水最多。
人类生活用水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2)水循环——大气中的水源和陆地水的来源海上内循环:占水循环水量的90%;海陆间循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以径流注入大海。
内陆循环:水汽主要为蒸发与蒸腾,注入内流河与内陆湖。
海陆间水循环,有三个要点需要注意:一是水循环的场所,即天空和地面、地上和地下、海洋与陆地之间;二是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包括蒸发→气流→输送→凝结→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
通过这些把三种形态的水体连接成为一个相互交换和转化的动态系统,其中蒸发与降水、水汽输送与径流输送作用更加明显;三是水循环的能源,即蒸发、水汽输送、凝结等环节是太阳辐射的结果;降水、地表径流等环节是地球重力作用的结果。
水循环的作用与意义:是维护了全球水量平衡(通过水循环的各个环节,把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有机地联系成为一个循环系统,水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
一是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换。
二是在地球各个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三是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雕塑地表形态。
如:海洋→陆地的水汽输送量=陆地→海洋的地表径流量+地下径流量;海洋水数量不变:海洋上降水量=海洋上的蒸发量+来自陆地的径流量;陆地水数量不变:陆地上的降不量=陆地上的蒸发量+陆地上的径流量。
可以看出: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其循环更新的速度也是有限的,因此在运用水资源时要做到:合理运用,不能超过水的更新数量;保护水质,免受污染。
(3)海洋是大气的主要热源:地球表面的71%是海洋 陆地和海洋相互作用最强烈的地区,海水运动塑造海岸地形、引起海岸变迁,影响沿海沉积物的搬运和泥沙沉积,入海河流的泥沙沉积形成三角洲和冲积平原。
课时21海水的性质1.海水的温度(1)影响因素:主要取决于海洋热量的收(太阳辐射)支(海水蒸发消耗热量)情况,表层海水的温度状况还受到海陆分布、大气运动、海水运动等因素的影响。
(2)分布规律垂直分布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变化。
1 000米以内的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幅度较大,而1 000米以下的深层海水温度变化幅度较小水平分布全球海洋表层的水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季节分布同一海区的表层水温,夏季普遍高于冬季(3)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对海洋生物的分布、海洋运输、大气温度影响很大。
思考海水温度最高值并不出现在赤道附近,请说明原因。
答案由于北半球陆地面积较大,陆地对海洋表层水温影响较大。
在吸收相同热量的情况下,陆地温度要比海洋温度高得多,同时陆地上方大气吸收的热量也比海洋上方大气吸收的热量多得多,这些热量传递给同纬度的海域,导致世界上水温最高的海域不在赤道附近,而在北纬10°附近。
2.海水的盐度(1)主要影响因素:海水的温度、蒸发量、降水量、入海径流。
(2)分布规律: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约为35‰,以副热带海域最高,由副热带海域向赤道和两极逐渐降低。
(3)对人类活动的影响①利用海水晒盐:日照充足、降水较少的沿海地区适宜建造晒盐场。
②利用海水制碱,从海水提取镁、溴等资源。
③对海水养殖而言,盐度的稳定性极其重要。
④海水成为淡水资源的重要补充。
特别提醒我国的三大盐场分别是长芦盐场、布袋盐场和莺歌海盐场。
长芦盐场位于河北省和天津市的渤海沿岸,布袋盐场在台湾岛西南沿海,莺歌海盐场位于海南乐东黎族自治县西南海滨,主要生产食用盐、工业盐。
3.海水的密度(1)影响因素:温度、盐度和深度(压力)。
一般来说,海水的温度越高,密度越低。
(2)分布规律方向分布规律水平方向大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同纬度海域的海水密度大致相同垂直方向中低纬度海区一定深度内海水密度基本均匀,往下(一般至1 000米深)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迅速增加,再往下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变化很小高纬度海区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变化较小特殊情况某海水层中出现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减小的情况,称为“海中断崖”1.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1)纬度:不同纬度得到的太阳辐射不同,则温度不同。
例析海水盐度的影响因素海水盐度的一般分布规律是:由南北半球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纬度和低纬度递减。
从这一规律可以看出,海水盐度大小并非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即海水的盐度分布规律并不是与海水温度的纬度分布规律相吻合,因为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除气候因素外,还受洋流、陆地径流、结冰与融冰、海域的封闭与否等因素影响。
一、气候因素影响海水的气候因素主要考虑“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因为降水使海水稀释,而蒸发使海水浓缩,因此在外海和大洋,影响盐度的最主要的因素是降水量与蒸发量。
例1:读全球降水、蒸发、海水盐度变化曲线图(图1),A、B、C、D分别表示四个海区,回答下列问题。
图1(1)简析D海区盐度低的原因。
(2)简析A海区盐度比B海区盐度低的原因。
解题:此题的难点在于能否准确抓住影响盐度的主导因素,能否全面分析影响盐度的主要因素。
因此,在思考时应该应用盐度影响因素的思维方法来进行分析:应考虑影响盐度的因素有哪些?哪一个是主导因素?除了主导因素外还有哪些主要因素?读图1可知,第(1)小题D海区之所以盐度低,是因为D海区分布于中高纬度,气温低,蒸发量小,且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第(2)小题,由于A海区位于赤道附近,气温高,蒸发量大,但其降水量高于蒸发量,因此其盐度并非最高,而B海区位于副热带海区,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气温高,蒸发量大,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因而盐度高。
答案:(1)D海区位于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由于气温低,蒸发量小,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2)A海区位于赤道附近,气温高,蒸发量大,但其降水量高于蒸发量,因此其盐度并非最高,而B海区位于副热带海区,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气温高,蒸发量大,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因而盐度高。
二、洋流同一纬度暖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高,寒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低。
例2. 读图2,盐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图2A. ②①④③B. ①②③④C. ①②④③D. ③④②①解析:根据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可以推知①、②海区的盐度大于③、④海区的盐度,结合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可知,①处有暖流经过,②处有寒流经过,因此盐度①大于②,而③处有寒流经过,④处有暖流经过,应用“暖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高,寒流则相反”这一原理可得出答案。
高三地理高考第一轮单元复习海水的温度、盐度及运动●知识梳理一、海水温度1.海水热量的收支:收入——主要来自太阳辐射的热量;支出——主要是海水蒸发所消耗的热量。
2.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1)影响因素:表层海水的温度状况,除取决于热量平衡的分布与变化外,还受沿岸地形、气象、洋流等因素的影响。
(2)表层海水的水平分布规律①海水表面平均温度的纬度分布规律: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②海水表面温度的变化特点:海水表面温度受季节的影响、纬度制约及洋流性质的影响。
(3)海水温度的垂直变化:随深度增加而递减,但1000米以下水温差别不大。
思考讨论南纬60°附近比北纬60°附近海域温度低的原因是什么?提示:北纬60°附近多暖流,受其影响水温偏高;而南纬60°附近多寒流,且多冰山,受其影响水温偏低。
二、海水的盐度1.影响盐度分布的主要因素因素盐度增高盐度减低气候蒸发量大于降水量蒸发量小于降水量淡水汇入无河水、冰雪融水汇入有河水、冰雪融水汇入洋流暖流流经寒流流经海水混合高盐度海水流入低盐度海水流入2.海洋表层盐度的分布(1)按纬度的分布规律: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
(2)世界大洋平均盐度:3.5%。
(3)世界盐度最高的海区——红海,盐度最低的海区——波罗的海。
思考讨论波罗的海成为世界盐度最低海区的原因是什么?提示:①降水较多而蒸发量少,降水量大于蒸发量;②四周陆地河流多,有大量淡水汇入;③海域较封闭,高盐度海水流入少。
三、洋流1.洋流的形成(1)风海流: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这种受盛行风影响而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叫风海流。
(2)密度流:各个海域因海水的温度、盐度不同,导致海水密度分布不均,引起海水的流动,这种洋流叫密度流。
(3)补偿流:风力和密度差异所形成的洋流,使海水流出的海区海水减少,相邻海区的海水便会流来补充,这样形成的洋流叫补偿流。
海水的温度和盐度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海水的运动1.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长江口夏季盐度分布图(盐度单位:%)材料二江苏盐场分布在北起苏鲁交界处,南至长江口这一斜形狭长的海岸带上。
说出图中海域等盐度线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
2.读二月和八月江浙沪近海地区表层海水盐度分布图(图中数值为盐度值,单位‰),回答下列问题。
乙图表示的是________月份的表层海水盐度分布图,说明判断的理由。
3.下图为“我国东部沿海某地区图”。
读图回答问题。
与乙海域相比,甲海域的盐度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图为我国第30次南极考察部分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①②③海域中盐度较高的是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
③海域主要的海洋自然灾害________。
5.2019年6月,国务院批准设立三沙市,管辖西沙、中沙、南沙群岛的260多个岛礁及20 0多万平方千米的海域。
下图是南海海域8月份表层海水盐度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与同纬度太平洋相比,南海表层海水盐度偏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
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的全球表层海水盐度变化曲线与________变化曲线比较接近,海水盐度最高值出现在南北________附近的海域。
(2)图中显示,大部分纬度地带的海水盐度随水温上升而升高,而赤道附近海域水温最高,海水盐度曲线却呈波谷状,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南纬60°附近的海水盐度约为________‰,它与北纬60°附近的海域相比,海水盐度大的是________附近海域。
这两个海域的海水盐度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影响海水盐度的重要因素。
海水的温度盐度密度的分布规律一、海水的基本性质海水是指地球表面被覆盖的水体,通常来自海洋、海湾、海峡等大面积的水域。
海水是由淡水和盐水混合而成的,其主要成分包括水分子、钠离子和氯离子,还有少量的镁离子、钾离子、硫酸根离子等。
海水的温度、盐度和密度是描述海水物理性质的三个重要参数,它们相互影响,共同决定了海水的状态和特性。
1. 温度海水的温度是指海水中各点的温度值。
海水的温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季节变化、地理位置、海洋环流等。
通常情况下,海水的温度会受到太阳辐射的影响,表现为昼夜温度差异大,白天温度高,夜晚温度低的特点。
海水的温度会影响海水的密度,影响海水的流动状况,还会对海洋生物的生长和分布产生重要影响。
2. 盐度海水的盐度是指海水中各点的盐度值。
海水的盐度主要来源于地表径流和海底地形的影响,是海水中溶解的各种盐类和矿物质的总和。
海水的盐度会受到降水、蒸发和河流径流等因素的影响,通常情况下海水的盐度在全球各地都有一定的变化范围。
盐度高的海水通常密度较大,而盐度低的海水密度较小,影响海水的流动和热交换。
3. 密度海水的密度是指海水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通常以千克/立方米(kg/m³)为单位。
海水的密度受到温度和盐度的影响,通常情况下海水的密度在不同地区有一定的差异。
密度较大的海水往往在深水区,而密度较小的海水则通常在浅水区。
海水的密度差异会影响海水的流动和环流过程,还会对海洋生物的生长和分布产生重要影响。
二、海水的温度、盐度和密度分布规律海水的温度、盐度和密度在不同地区和深度都有一定的分布规律,这些规律主要受到海洋环流、地形地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下面将分别介绍海水的温度、盐度和密度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1. 温度分布规律海水的温度在不同地区和深度有着不同的分布规律,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季节变化:海水的温度会受到季节变化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夏季海水温度较高,冬季海水温度较低,造成昼夜温度差异大,影响海水的热交换和环流过程。
海水的温度和盐度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海水的运动1.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长江口夏季盐度分布图(盐度单位:%)材料二江苏盐场分布在北起苏鲁交界处,南至长江口这一斜形狭长的海岸带上。
说出图中海域等盐度线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
2.读二月和八月江浙沪近海地区表层海水盐度分布图(图中数值为盐度值,单位‰),回答下列问题。
乙图表示的是________月份的表层海水盐度分布图,说明判断的理由。
3.下图为“我国东部沿海某地区图”。
读图回答问题。
与乙海域相比,甲海域的盐度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图为我国第30次南极考察部分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①②③海域中盐度较高的是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
③海域主要的海洋自然灾害________。
5.2019年6月,国务院批准设立三沙市,管辖西沙、中沙、南沙群岛的260多个岛礁及20 0多万平方千米的海域。
下图是南海海域8月份表层海水盐度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与同纬度太平洋相比,南海表层海水盐度偏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
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的全球表层海水盐度变化曲线与________变化曲线比较接近,海水盐度最高值出现在南北________附近的海域。
(2)图中显示,大部分纬度地带的海水盐度随水温上升而升高,而赤道附近海域水温最高,海水盐度曲线却呈波谷状,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南纬60°附近的海水盐度约为________‰,它与北纬60°附近的海域相比,海水盐度大的是________附近海域。
这两个海域的海水盐度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影响海水盐度的重要因素。
7.下图示意某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规律,并分析其原因。
(2)简述M附近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对沿岸气候产生的影响。
8.下图是北太平洋局部海域海底地形简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②④三处比较,表层海水温度最低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台湾省及周边海域图材料二钓鱼岛处在中国东海大陆架的东部边缘,在地质结构上附属于台湾岛。
钓鱼岛与冲绳群岛之间隔有冲绳海槽(是因琉球海沟的岩石圈扩展而形成的弧后盆地,大部分深度逾1 000米,最大深度2 716米)。
材料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六部分76条明确规定了大陆架归属方面的问题,特别是第五款规定了:(1)大陆架最大可以延伸到距岸350海里处;(2)如果中间超过2 500 m深度,就不算是大陆架的延伸。
根据图中表层海水的温度,分析台湾岛两侧海水温度的差异及其原因。
10.中国××局专家介绍,自2009年6月开始,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洋大气就进入了厄尔尼诺状态,海温偏暖已持续6个月以上,标志着厄尔尼诺事件在赤道中东太平洋形成。
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正常年份,图1中的甲和乙两海域中,海—气间水分交换更活跃的是________________,为什么?(2)2009年8月,图2中的甲和乙两海域中向大气输送热量较多的是____________。
(3)请用箭头在图2中画出正常年份甲和乙海域间垂直大气结构图。
(4)与正常年份相比,图2中的箭头②表示的大气运动在2009年圣诞节将____________(减弱/增强)。
(5)请分析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图1中甲海域附近陆地的森林火灾发生将较正常年份________(增加/减少)。
11.读正常年份太平洋赤道地区上空“沃克环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序号①②③代表的洋流中,属于寒流的是________。
“沃克环流”呈________(顺、逆)时针方向流动。
(2)有些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海面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称作____________现象,该现象导致秘鲁暴雨、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发生频率增加,会使秘鲁渔业减产,请利用所学原理分析其原因。
(3)图中②处附近盛行上升流,请分析其原因。
12.科学家研究发现:南太平洋海域不同地点的海平面气压会像跷跷板一样地摆动震荡,因它发生在南半球而称为“南方震荡”。
将南方震荡指数与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海面温度作比较,发现相关性非常高,下图示意南方震荡与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海表温度距平值。
(1)说出南方震荡指数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关系。
(2)当南方震荡指数低于-1时,分析沃克环流的强弱变化及其对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岸气候的影响。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南美洲局部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阿塔卡马沙漠位于南美洲西海岸,纬度约18°~28°,是世界最干燥的地区之一,被称为世界的“干极” 。
而今,这里鲜花遍野,智利的植物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作“沙漠的花田”,当沙漠中迎来超乎以往的大雨,沙漠土地里休眠的各种花朵种子瞬间发发芽、生长、开花,在这以往死寂的沙漠绽放。
据说其发生频率为每5至7年一次。
阿塔卡马沙漠将出现花田的奇观。
据右图简要分析其成因。
答案解析1.特点:等盐度线从河口地区呈舌状向外凸出,数值从近岸向外海递增。
原因:主要受河流径流影响。
【解析】等盐度线从河口地区呈舌状向外凸出,数值从近岸向外海递增。
这是由于位于长江口,长江带来大量淡水汇入海洋,在入海口盐度最低。
2.八夏季正值我国河流汛期或河流径流量大,陆地淡水稀释作用强。
【解析】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有降水量与蒸发量之差、径流(沿岸地带淡水注入,盐度小)、洋流(暖增寒减)、海冰(海冰增加,盐度增)等。
从两幅图的对比中可以看出乙图长江河口处盐度偏低,说明陆上淡水汇入多稀释作用大,而我国东部为典型的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多,故为8月份。
3.低河水稀释作用强【解析】与乙海域相比,甲海域的盐度低。
因为甲地是河流入海口,有大量河水注入,河水稀释作用强,所以海水盐度低。
4.②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或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只答一个方面不得分);近岸入海的径流量小(无径流量也给分)海冰或冰山【解析】②地位于澳大利亚西部,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量少,蒸发量大。
近岸入海的径流量小,甚至无径流量。
所以海域的盐度较高。
由于沿岸寒流经过可能有海冰或冰山从南极地区飘浮过来,造成灾害。
5.低有多条河流汇入【解析】南海表层海水盐度与同纬度太平洋相比,南海地处陆地边缘区,受陆地径流影响较大,河流汇入淡水较多。
6.(1)蒸发量;回归线(2)地处赤道低气压带,降水丰富(3)34;南纬60°;北纬60°海区有大陆淡水大量注入,南纬60°海区基本上全是海洋。
(4)蒸发量;降水量;入海径流量【解析】(1)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结合三条曲线的相关性特点很容易得出结论。
(2)海水盐度的高低取决于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
赤道附近海域受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常年盛行上升气流,终年高温多雨,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故盐度相对南北两侧副热带海区较低。
(3)观察图示坐标可知,南纬60°附近海水盐度约为34‰,与北纬60°附近(盐度为32.5‰)相比相对较大,这是因为北纬60°附近海区被大陆包围,有大量陆地淡水注入(稀释),而南纬60°附近基本上全是海洋而致。
(4)图示明显反映了蒸发量、降水量以及入海径流量对海水盐度的影响。
7.(1)由东南向西北递增。
(或由南向北、由近岸向外海递增)原因:由南向北,纬度越来越低,获得太阳辐射越来越多;近岸受(秘鲁)寒流的影响,比同纬度其他海域表层海水温度更低。
(2)若表层海水温度升高,沿岸气温升高、降水增多;若表层海水温度降低,沿岸气温降低,降水减少。
【解析】(1)等值线的变化规律是大致垂直等值线由高值向低值递减。
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有太阳辐射,海陆位置,洋流等。
(2)海水温度异常偏高产生厄尔尼诺现象导致降水增加,引发洪涝灾害;海水温度异常偏低产生拉尼娜现象,导致降水减少,引发干旱现象。
8.④纬度高【解析】①②④中④纬度较高,纬度比较靠近主要考虑洋流影响,纬度相差较大则主要考虑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
9.台湾岛东侧水温高于西侧的台湾海峡的水温,因为台湾岛东侧为日本暖流,使其流经区水温高于同纬度周围海区。
【解析】根据材料一图,台湾岛东侧水温高于西侧的台湾海峡的水温,因为台湾岛东侧为日本暖流,导致其流经区水温高于同纬度周围海区。
10.(1)甲正常年份,甲海域受东澳大利亚暖流影响,比同纬度受秘鲁寒流影响的乙海域水温高,海面蒸发更旺盛,空气湿度大,降水也较丰富,海—气间的水分交换更活跃。
(2)甲(3)图略(甲处气流上升,然后按顺时针方向绘制其余三个箭头)(4)减弱(5)增加【解析】(1)影响海-气间水分交换活跃程度的主要因素是蒸发量,这应从海域表层水温高低分析。
(2)海洋向大气输送热量的多少,受海洋表面水温的影响。
(3)“沃克环流”是一种热力环流,箭头的指向可根据甲乙两海域间温度的高低,按照热力环流的绘制方式绘制;正常年份,甲海域受东澳大利亚暖流影响,水温较受秘鲁寒流影响的乙海域高。
(4)根据资料,2009年圣诞节,“厄尔尼诺”已经形成,此时,沃克环流将减弱甚至消失。
(5)受“厄尔尼诺”影响,甲海域上升流减弱甚至消失,降水减少,火灾发生的几率大大增加。
11.(1)②③顺(2)厄尔尼诺暴雨、洪涝灾害增加的原因:因秘鲁沿海水温异常升高,与大洋西岸相比,空气的垂直上升运动有所增强,易形成降水,故暴雨、洪涝灾害的发生频率会增加。
渔业减产与当地水温异常升高、上升流减弱有关;水温升高,抑制了大洋东西两岸因冷热差异而形成的热力环流,从而使秘鲁沿岸的上升流减弱,鱼类的饵料减少,生存受到威胁,故秘鲁渔业减产。
(3)从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可以看出,②处在东南信风带的控制之下,东南信风将海洋表层海水吹离海面,从而导致所在海域海水由底层上泛补偿表层,形成上升补偿流。
【解析】(1)①为南赤道暖流,②秘鲁寒流,③南半球西风漂流。
“沃克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2)厄尔尼诺现象使沃克环流减弱,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降水增多出现洪涝灾害,西部降水减少,出现旱灾;上升流减弱,从而影响渔业生产。
(3)上升补偿流的形成与离岸风有关。
12.(1)指数为负值,可能出现厄尔尼诺现象,指数为正值,可能出现拉尼娜现象。
(2)当南方震荡指数低于-1时,赤道东太平洋海域水温升高,沃克环流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