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华胥之梦:董启章、孟元老“梦华体”叙事
- 格式:pdf
- 大小:626.04 KB
- 文档页数:8
古代中国人的四大梦:华胥梦、南柯梦、蝴蝶梦和高唐梦作者:王清和一个人有梦。
一个民族也有梦。
一个人的梦,有时能影响、塑造一个民族。
于是有了民族梦。
民族梦——有美梦,亦有梦魇。
中华民族就有这样的“四大梦”。
一、黄帝的“华胥梦”——理想的乌托邦乌托邦,来自于英文“Utopia”,本意是“空想的完美境界”、“理想国”,源于托马斯·莫尔(英国人的书名。
这种乌托邦其实早在约2500年前,就在中国古籍中有了明确的描述,并被后世冠以“华胥梦”。
华胥,传说是伏羲和女娲的母亲。
列御寇(生卒年不明,约公元前450年—公元前375年间)所著《列子·黄帝》篇记载:黄帝即天子位的第十五年……有一天,他白天睡觉,做梦,游历到了华胥氏之国。
华胥国在弇州的西方,台州的北方,不知离中国有几千万里,并不是凭舟车和步行所能到达的,所以只是神游而已。
那里的情况是:没有老师和官长,百姓没有嗜好和欲望,一切顺其自然。
他们既不以生存为快乐,也不以死亡为恶,因而没有“夭殇”(幼年死亡)的概念;不懂私爱自身,也不懂疏远外物,所以也就无所谓“爱憎”;不懂得反对与叛逆,也不懂得赞成与顺从,因而没有“利害”。
因为无所爱惜,故而无所畏忌。
身体赴汤蹈火也不受伤,刀砍鞭打没有伤痛,指甲抓搔也不觉酸痒。
空中行走如履平地,寝卧虚气像睡木床。
云雾不能遮蔽视觉,雷霆不能紊乱听觉,美丑不能扰乱心境,山谷不能阻挡脚步,一切都凭精神运行而已。
黄帝醒来后,觉得十分愉快而满足,召来大臣,告诉他们:“我安闲地在家中住了三个月,清除了心中的杂念,降服了形体的欲望,专心考虑能够保养身心和治理外物的方法,却仍然得不到这种方法。
后来我因疲倦而睡觉,做了一个这样的梦。
现在我才懂得最高的‘道’是不能用主观的欲望去追求的。
我明白了!我得到了!”过了二十八年,天下大治,几乎和华胥氏之国一样,而黄帝却升天了,老百姓悲痛大哭。
“华胥梦”后用以指理想的安乐和平之境,即今之“乌托邦”。
①参见[美]斯维特兰娜·博伊姆:《怀旧的未来》,杨德友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5-13页。
2〇黄裳在20世纪80年代重提这批文字,肯定其在民族危机时刻怀旧的积极意义,认为“不能简单归入闲适小品,而应更深入的体会那纸背的声音”(黄裳:《琉璃厂》,载《黄裳文集》第3卷,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版,第190页)。
书林中的收藏家谢其章也以谈掌故的方式向后人钩沉起《宇宙风》的这一次怀旧(谢其章:《〈宇宙风〉的“北平特辑”》,谢其章:《漫话老杂志》,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0年版,第208-212页)。
季剑青则在历史记忆与现代性经验的框架下,重新论述这作者的追忆与缅怀(季剑青:《追忆逝去的北京———民国时期北京的“梦华体”著述》,《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6年第4期)。
3〇《宇宙风》虽由林语堂和陶亢德共同编辑,但主要编务由陶亢德负责。
据陶亢德自述,“我对于《论语》,只是保姆关系,对于《人间世》,也不过乳母罢了,对《宇宙风》呢,却是居于生母的地位了”。
陶亢德:《陶庵回想录》,北京:中华书局,2022年版,第136页。
具体到“北平特辑”本身,《宇宙风》第19期刊载废名因应征稿的《北平通信》,信的抬头即为“亢德先生”。
摘要:北平沦为“危城”的历史危机之际,1936年《宇宙风》杂志推出“北平特辑”,以怀旧作为总体基调,但亦不乏内在的张力。
以郁达夫为代表的新文化精英通过观光者的视角追怀故都,表达对危机的关切,而其视角与20世纪30年代北平作为“文化城”的建构分享了相似的博物馆化倾向。
瞿兑之作为旧京学者,在挽歌声中拾掇掌故,对于“文化城”的态度与新文化精英殊途同归。
特辑中尚有其他声部,揭示出异质性的在地资源,松动传统与现代的二元结构。
怀旧作为现代性的产物,不应拘执于修旧如旧地重返过去,更重要的是以其现实能动性重新激活被物化的历史,让“文化城”发出主体的声音,进而走向未来。
关键词:《宇宙风》;北平;怀旧;文化城“文化城”的怀旧与未来———《宇宙风》“北平特辑”及其内在张力贺天行“怀旧”(nostalgia)是20世纪以降关乎北京这座古都的征候性历史情绪。
做梦的精彩的历史典故有关做梦的精彩的历史典故《说文解字》中说:“梦,寐而有觉者也”。
认为梦是睡眠中的一种感觉。
古往今来,曾经给予人们多少欢乐和希望,但又带给人们多少迷惘和惆怅。
它扑朔迷离,神奇莫测,令人难以捉摸。
今天小编就来分享一下有关做梦的精彩的历史典故,相信各位读者会有兴趣。
有关做梦的精彩的历史典故一华胥梦,典出《列子·黄帝》:黄帝即位十五年,“昼寝而梦,游于华胥之国。
华胥之国在弇州之西,台州之北,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盖非舟车足力之所及,神游而已。
其国无帅长,自然而已。
其民无嗜欲,自然而已。
不知乐生,不知恶死,故无夭殇;不知亲己。
不知疏物,故无爱憎;不知背道,不知向顺,故无利害;都无所爱惜,都无所畏忌,入水不溺,入火不热。
斫挞无伤痛,指擿无痟痒。
乘空如履实,寝虚若处床,云雾不硋其视,雷霆不乱其听,美恶不滑其心,山谷不踬其步,神行而已。
”华胥国即指梦境、仙境。
姜夔的《踏莎行》:“分明又向华胥见” 。
李商隐《思贤顿》:“不见华胥梦,空闻下蔡迷。
”宋陆游《睡觉作》之一:“世言黄帝华胥境,千古蓁荒孰再游。
”后世以快乐之梦境,名为华胥梦。
二黄梁一梦,又称“卢生梦”、“ 邯郸梦”、“ 黄梁美梦”,典出唐·沈既济《枕中记》:“卢生欠伸而寤,见方偃于邸中,顾吕翁在旁,主人蒸黄梁尚未熟,触类如故,蹶然而兴曰:岂其梦寐耶?” 《枕中记》载,卢生在邯郸客店中遇道士吕翁用其所授瓷枕睡梦中历数十年富贵荣华。
及醒店主炊黄粱未熟。
原比喻人生虚幻,后比喻不能实现的梦想。
三南柯梦,又称“南柯一梦”、“槐安梦”,典出唐朝李公佐的传奇小说《南柯太守传》。
书中记载,淳于棼家住广陵郡(今江苏扬州)东,宅南有大古槐一株,常与朋辈豪饮槐下。
一日大醉,由二友人扶归家中,昏然入睡。
忽见二紫衣使者,称奉槐安国王之命相邀。
遂出门登车,向古槐穴而去。
及驰入洞中,见山川道路,别有天地。
入大槐安国,拜见国王,招为驸马,又拜为南柯郡太守。
梦华实故事背景
梦华实故事背景宋朝这个朝代来书写,更加准确的可以说是北宋了。
梦华实一般指东京梦华录。
《东京梦华录》是宋代孟元老的笔记体散记文,创作于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
该著作追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城市风俗人情,所记大多是宋徽宗崇宁到宣和1102年至1125年,年间北宋都城东京开封的情况,描绘了这一历史时期居住在东京的上至王公贵族、下及庶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情景,是研究北宋都市社会生活、经济文化的一部重要的历史文献古籍。
最近也要出一部相关的电视剧了,也叫《梦华实》,电视剧讲述了赵盼儿、宋引章与孙三娘三人在经历了举步维艰、种种磨难后,姐妹三人终于将小茶坊经营成了汴京最大的酒楼的故事。
语文阅读答案:《东京梦华录》文言文阅读(19分)《东京梦华录》序(宋)孟元老仆从先人宦游南北,崇宁癸未①到京师,卜居于州西金梁桥西夹道之南。
渐次长立,正当辇毂之下。
太平日久,人物繁阜。
垂髫之童,但习鼓舞;班白之老,不识干戈。
时节相次,各有观赏。
灯宵月夕,雪际花时,乞巧登高,教池游苑②。
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珠帘。
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绮飘香。
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
八荒争凑,万国咸通。
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
花光满路,何限春游;箫鼓喧空,几家夜宴。
伎巧则惊人耳目,侈奢则长人精神。
瞻天表则元夕教池,拜郊孟享③。
频观公主下降,皇子纳妃。
修造则创建明堂,冶铸则立成鼎鼐。
仆数十年烂赏叠游,莫知厌足。
一旦兵火,靖康丙午之明年,出京南来,避地江左,情绪牢落,渐入桑榆。
暗想当年,节物风流,人情和美,但成怅恨。
近与亲戚会面,谈及曩昔,后生往往妄生不然。
仆恐浸久,论其风俗者,失于事实,诚为可惜。
谨省记编次成集,庶几开卷得睹当时之盛。
古人有梦游华胥之国④,其乐无涯者,仆今追念,回首怅然,岂非华胥之梦觉哉?目之曰《梦华录》。
然以京师之浩穰,及有未尝经从处,得之于人,不无遗阙。
倘遇乡党宿德,补缀周备,不胜幸甚。
此录语言鄙俚,不以文饰者,盖欲上下通晓尔,观者幸详焉。
绍兴丁卯岁除日,幽兰居士孟元老序。
《东京梦华录》跋(明)胡震亨《东京梦华录》多记崇宁以后所见,时方以逸豫临下,故若彩山灯火,水殿争标,宝津男女诸戏,走马角射,及天宁节女队归骑,年少争迎,虽事隔前载,犹令人想见其盛。
至如都人探春,游娱池苑,京瓦奏技,茶酒坊肆,晓贩夜市,交易琐细,率皆依准方俗,无强藻润,自能详不尽杂,质不坠俚,可谓善记风土者。
但大内所载殿阁楼观,仅仅十一,无论诸宫,只如政和新宫,自延福、穆清已下,尚有四十余殿,而艮岳⑤于时最称雄丽,何可略也?(有删节)【注】①崇宁癸未: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
徐启华的王铎情结
姜寿田
【期刊名称】《魅力中国》
【年(卷),期】2008(000)003
【摘要】徐启华,1963年2月生于书香之家,毕业于无锡轻工业学院。
河南省书法协会会员。
幼承家教,初学颜柳法帖,后临习二王、孙过庭、米芾、黄庭坚、王铎、赵之谦等书法。
师从著名书法家李逸野先生。
从事平面设计、摄影等工作,艺术视野较为广阔,足迹遍布祖国各地;每
【总页数】2页(P)
【作者】姜寿田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25.72
【相关文献】
1.王铎《琅华馆行书文卷》研究 [J], 王振
2.干支启岁华服传世——NE·TIGER 2011高级定制华服系列再掀视觉盛宴 [J],
3.千年华胥之梦:董启章、孟元老“梦华体”叙事 [J], 王德威[美国]
4.笔力遒劲纸上云烟--王铎《琅华馆帖》赏析 [J], 乔卫明
5.徐启华的王铎情结 [J], 姜寿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生生不息之华夏梦生生不息之华夏梦做过很多梦,都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化了、忘记了。
但是有三个梦却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忘记,反而更加清晰的印在记忆的深处,铭记在脑海里。
现在描述这三个梦境。
第一个梦境:“母神,我们走了,请母神保佑着我们的路程。
”看着长眠华夏大地的守护神女娲的神像,感应着大地的气息,一支好像是完成不知是什么令人伤心使命的炎黄族裔的部族带着悲哀的神情,离开地球的宗族,飞升到宇宙,他们将去到外太空间,探索并寻找可以迁徙落脚的星球。
一个紧跟着一个,踏着飞剑,穿梭在外太空间,警惕的注视着前方四周,预防着各种危险。
不知飞行了多久,突然遭到强大的袭击,不知是来自哪里星球的外星人袭击了踏剑飞行的炎黄部族,一个又一个族人从太空中坠落,丧失掉性命、消失在迁徙的路途中,带领迁徙的部族首领已经不知去向,族人们战战兢兢,死亡的死亡、打散的打散,有的族人被外星人掳走。
在这个我的梦中,作为迁徙外太空炎黄部族中一员的我被外星人俘虏了,和其他被俘虏的族人一起被带到一个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星球,关押起来,成为外星人的掳劫奴隶。
在那个星球,我们被俘的炎黄族人在探索路途的战斗中被击败后,沦落在陌生的星球,很多族人都因此战战兢兢,恐慌失措,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想念着遥远的故乡地球。
“何时才能够回去呀,梦中的故乡!”在这个星球里,弱肉强食,丛林法则,人不为人。
炎黄族人生活在极其野蛮的时代。
成为野蛮的外星人奴隶,为他们劳作,梦想着自由和故乡。
在那里过了漫长的时间,获得自由想法始终充满心头,终于在不知哪一天,机会悄然来临。
一天,一名外星的邮递员送完邮件后临时来到我们工作的地方,摘下树叶做成叶笛坐在地面上吹响在休息娱乐。
只是不成曲调的乐声就自我陶醉得不得了。
“这个星球没有音乐!”这时我们炎黄族人才突然发现,这个野蛮的地方没有音乐。
也没有乐器,文明程度低微的他们娱乐非常简单。
而在这里要自由必须有金钱,而这里金钱也非常通用,但是只是用来购买食物和买卖奴隶。
千古繁华一梦中作者:庞春燕来源:《中华瑰宝》2019年第06期《列子·黄帝》中记载了一个梦:黄帝一日梦游到华胥氏之国,发现那里是一个没有烦恼忧虑、无比美妙的极乐世界。
一千多年后的南宋,靖康之变后国破家亡、流落南方的孟元老(生卒年不详,1103—1126年在汴梁生活,任低级官员)再次提到了华胥之梦:“古人有梦游华胥之国,其乐无涯者,仆今追念,回首怅然,岂非华胥之梦觉哉?”(《〈东京梦华录〉序》)怀着对故都的无限眷恋,孟元老写下了《东京梦华录》,“庶几开卷得睹当时之盛”,为后人徐徐展开了一幅汴梁的繁华市井画卷。
让我们跟随孟元老的脚步,走进他所描绘的“华胥国”—东京汴梁。
活色生香的街市当旭日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在鸡人(宋代专司报时的人)的鼓声中,孟元老睁开了惺忪睡眼,寒食节假期(北宋官员在寒食节休假七天)的最后一天开始了。
洗漱完毕、吃完早点后,孟元老漫步到御街(汴梁主干道)游春。
此时北宋立国已百余年,天下承平日久,物阜民丰。
农业和工商业的繁盛造就了一个庞大的市民阶层,汴梁成为当时世界上最辉煌的百万人口大都市,城郭恢弘,富甲天下,风景旖旎,这正是有钱有闲的纨绔子弟—孟元老的极乐之地。
朝阳穿过淡淡的晨雾,照在宽阔笔直的御街上,街边是人工开凿、砖石镶嵌的御沟,团团荷叶犹如绿盖,静静地漂浮在水面上。
正值花开时节,御沟两岸的桃、李、梨、杏满树繁花,红白斗色,远望犹如锦绣。
市民们也出来游玩,仕女的车轮缓缓碾过草地,马儿欢快地长嘶,秋千上传来女子的欢笑,草地上是正在蹴鞠的男子。
三五结伴的行人大多身穿丝绸,正是司马光批评的“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
在孟元老看来,这老夫子纯属多事,汴梁城如此富庶,百年前的真宗朝宰相王旦就说过:“京城资产百万者至多,十万而上,比比皆是。
”为何不可穿丝绸呢?更何况如果不穿丝绸,全国数十万专事养蚕、缫丝、纺织、丝绸贸易的百姓又该如何营生?看那迎面走来的仕女,上穿织金丝绸长衫,下着黄罗银泥丝绸长裙,腰系玉环绶,环佩叮当,裙裾轻扬,轻盈鲜丽的丝绸让她如此华美而飘逸,这才是汴梁城的气象!缓缓前行,一阵芬芳扑鼻而来,花市到了。
以《东京梦华录》为中心的“梦华体”文学作者:伊永文来源:《求是学刊》2009年第01期摘要:长期以来,归于地理历史类的《东京梦华录》的文学本质方面遭到忽视。
实际上《东京梦华录》处于笔记小说发展历史的中心环节,它上承汉唐笔记风土之长,下启宋及宋后笔记小说描写城市繁华与市民日常生活之先河。
尤为孟元老所采取的“不以文饰”以俗为主的手法,创造了一种韵散相间,短小清新,上下通晓,亦庄亦谐的“梦华体”,从而形成了有别于传统的习俗史地著作的,以城市市民生活为主流的笔记文学流派。
关键词:《东京梦华录》;市民;笔记文学;“梦华体”作者简介:伊永文(1950—),男,黑龙江哈尔滨人,黑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黑龙江大学中国古代戏曲与宋金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从事中国古代市民文学研究。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基金资助“《东京梦华录》研究”,项目编号:08JA751010中图分类号:I20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504(2009)01-0114-06收稿日期:2008-06-09一《东京梦华录》引起人们的关注,是因为这部书展示了北宋都城东京的概貌及其各方面的社会生活。
从样式观察,《东京梦华录》仿宋敏求的《东京记》,记述东京的宗社典祀、宫阙桥道“尤详”,故“系之地理类”[1]。
至明清,对《东京梦华录》为历史地理类著作的见解已成定式,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可见一斑:“当时典礼仪卫,靡不赅载。
虽不过识小之流,而朝章国制,颇错出其间。
核其所纪,与《宋志》颇有异同。
”此类看法反映出多数学者的注意力落于《东京梦华录》的典章制度等方面。
其实,倘若稍加仔细,就会发现“记”与“梦”显然为不同的思维表述方式,就像现代文学学者认为的那样:“梦对现代中国文学审美角度而言只能归入‘纯文学’的象征。
”[2]的确,从“梦华”语义看,它源于文学的想象。
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序》里就这样说道:“古人有梦游华胥之国,其乐无涯者。
华夏之梦_800字从最古老的编钟到张衡的地动仪,从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到医学著作《本草纲目》,中华儿女的艺术处处体现着中华民族的魅力与精神。
不管是第一位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还是周恩来总理说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都是希望祖国的未来更加美好、繁荣,也期盼着华夏子女能为自已而努力,为祖国奉献着。
再富饶,再美妙的地方也有它黑暗的时光,转而迎来一片光明,中国同样也不例外。
那是“九州生气侍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的一段光影。
在那时,正因为有了钢铁般的中国战士,那些革命者,更别忘了那些文人骚客的书面讽刺啊!鲁迅、老舍•也正是中国人给了豺狼般的侵略者精神与肉体的一记有力的还击,我们才能彻底将这些不速之客赶出大中国,彻底打败他们!现在,中国已经和平了,与其他国家相处融洽了,也成为世界强国了,这正是因为上一辈的努力所种下的种子已经在我们身上开花结果了。
古往今来,中国出了多少能人异士,诗词剧曲,琴棋书画,教育,思想,军事等“家”,可中国历经了几十个朝代的变更,又有几个“科学能人”呢?所以,我们应该抓好科学,其他科目也得跟上,争取入全球五强!历史在风中矗立,五千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世界艺术的奇葩。
那些,都是亘古不变的定律,都是中国的澎湃与汹涌!经过这五千年的种种变革,中国已经进入了稳定、崭新的时代,但是,有一处失地未能收复,这就是台湾。
虽然国民党中的陈水扁家族即将面临失败的告终,但是还有一部分台湾民众“搞台独”,不断向共产党提出抗议,有些还污蔑共产党,称之为“共产蛋”,这是我们坚决抵制的。
啊,祖国,展开您那宽阔的胸襟,去用热情感化他们吧,去迎接他们的怀抱吧!相信不久的将来,。
【初二作文】梦回五千年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有着各代的才子,有着千千万万为国争光的英雄。
今天,让我们梦回五千年,回味中国的一个个传奇。
梦想回到五千年前,回到远古时代。
我是人类的始祖,黄帝。
在我自己的努力下,我平息了蚩尤的反抗,为人们制造了船只和汽车。
我让苍洁用文字来传递文化;我让凌伦编乐谱,让音乐更美;我妻子养蚕,缫丝,这使我在中国独一无二。
我用我的生命让我的中国人民发扬光大!梦回五千年,来到战国时代。
我是文学家屈原。
我为了楚国的发展,谏奏楚王,虽是无用之举,但我仍然爱国,编《离骚》,使中华文化丰富。
最后,我以一句“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傲然潇洒投入汨罗江。
我用我的生命给后世树立榜样!梦想回到五千年前,来到西汉。
我是汉朝的使者,苏武。
我是武帝派去匈奴的。
两国本可以达成和平,共同生活在世界上,但出乎意料的是,这个恶棍激怒了他,并被软禁在北海放羊。
他们还建议我投降,说没人会记得我,但我怎么能听恶棍贪婪的话呢?即使没人记得苏武,我也要让匈奴人制服韩德伟!我用我19年的时间得到了中国和匈奴的钦佩!梦回五千年,来到宋朝。
我是大将军岳飞。
我为报效祖国,自幼便学文习武。
成年后组建岳家军,同北方金朝战斗。
使金兵闻风丧胆于我岳家军。
虽我最后仍以一首《满江红》被十二道金牌召回,被秦桧所害。
但我却让后人敬佩。
我用我的生命,彰显我中华之雄风!梦想回到五千年前,我的中国人民和中国人民今天发扬光大:丝绸销往世界各国,诚信受到千千万万人的赞誉,人才举世无双!让我们也用生命为祖国贡献力量,让中国发扬光大!。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训练:旧调换新曲,炎黄谱华章作文材料:6月12日晚(即端午节前一天),河南卫视继年初推出《唐宫夜宴》后,再出“爆款”一一一段不到两分钟的水下中国风舞蹈视频《洛神水赋》(原名《祈》)火爆全网,不仅在12日晚间便在朋友圈中刷屏,同今夏万众瞩目的欧洲杯分庭抗礼,更在13日上午登顶微博热搜榜榜首:“河南卫视杀疯了”。
网友纷纷留言怒赞“我是看到神仙了吗?”“如诗如画,诠释中国古典美。
”“艰辛的付出,换来绝美视觉感受。
”“东方美学,爱了。
”“变飞天为飞海,理念的变革。
”“这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厉害了我的国!”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选好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旧调换新曲,炎黄谱华章“古老的种子,它生命的胚芽蕴藏于内部,只是需要在新时代的土壤里播种。
”改编自曹植《洛神赋》的水下舞蹈《祈》一经播出即赢得海内外一致赞誉。
国潮之美再次惊艳世界,是匠心的凝聚,亦是传统文化之美的生发。
表层的美局限于颜色,深层的美体现在匠心。
水下起舞的洛神与曹植的浪漫一脉相承,千年的文化精粹被完美还原。
创作团队摒弃流量当道的晚会模式,着眼于历史文化,从策划到背景服化、摄影后期,无一不成就其艺术高度。
《祈》惊艳世间的背后,是26个小时负重闭气的水下拍摄,是为追求至美而牺牲奉献的精神,是潜心挖掘打造传统文艺作品的匠心。
在物质文化丰富的网络社会,不被贩卖情怀左右,不被商品市场拘束,秉匠心踏浪而行,必将拨散裹挟喧嚣的云翳。
表层的美局限于“还原”,深层的美却在“创造”。
新鲜的表达手段是传统文化“出圈”的“必杀技”,文化在“声光电”的碰撞中必将缔造奇迹。
打扮精致的古装女子屡见不鲜,场面恢弘的传统歌舞亦层出不穷,在审美疲劳逐日递增的当下,《祈》无疑让人眼前一亮。
秉承作品当适应青年网民审美取向的创作理念,团队创造性的以水下舞蹈的形式使洛神“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之美尽致展现,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更制造出视觉奇观以带来心灵革命,使古典浪漫主义元素的魅力直击人心。
千年夙梦历史的年轮记载着中华的千年不朽夙梦,古今的勤劳让中华民族遍地生辉。
华夏儿女,传承着千年的梦想,浩浩汤汤,以信仰的高度,谱写当世中国之梦。
不曾忘却,在那衣食堪忧的春秋战国时代,人们历经战火,胆战心惊,时刻恐惧着下一刻的死亡会不会降临在自己的头上。
当然,正是因为时代纷乱,人们才渴望统一,渴望和平,渴望在思想的天空擦出星星之火。
于是,诸子百家,如春笋崛起。
当自由的思想在时代的轴轮上焕发光彩的时候,第一个统一的王朝——秦朝,诞生在百姓的梦里,诞生在君王的夙愿中。
我想,即使在最艰难的环境下,人们也不曾忘却期待与憧憬的定义。
有梦的生活,打破了时代的紊乱结局,最终定会在历史的墙角开出暗香寒梅。
如果带着理性的眼光审视一下中国历史,不难发现,中国千年的梦想就是在和平和发现的主线上展开。
这条主线,像永恒的思念,牵连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
梦不忘,时代便会不断进步,历史便会不断向前发展。
回眸观望,动乱的秦朝终于禁不住和平的考验,被汉朝取而代之。
在劳动人民欢呼雀跃的激动中,种种灿烂的光芒已把梦中的天空照得通明。
细细一数,我不禁暗自称奇。
察举制读打破了世袭的垄断;造纸术传播了文化的经传;空庭音乐响穷皇宫的每个暗角;华丽汉赋谱写不朽的大汉篇章。
文学梦、科技梦、平安梦……一个接着一个,给人民以希望,给历史以发展。
及至盛唐,战乱平息,百姓安居乐业,衣食无忧。
太平盛世延续着前人的梦,并将后人的梦相继起航。
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梦里高昂的呼声;那“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是梦里响亮的琼音。
随着时代的发展,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依稀成了贯穿历史长河的呐喊,一个永远不可磨灭的济世幽梦。
在封建王朝的统治下,这句呐喊把人民百姓的夙梦推向了现代,推向了今天。
时至今日,“中国梦”几乎成了家喻户晓的热词。
不同领域、不同职业、不用身份的人对于“中国梦”的理性大相径庭。
因为,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夙愿,有一个长存于心的憧憬。
华胥梦
传说华胥是人类始祖伏羲氏的生母,她是在雷泽踩了巨人的脚印而生下伏羲。
黄帝的时候,黄帝听说华胥国是个仙国,心中非常向往,一直想有个机会到仙国去游览一次。
一天,黄帝因为过度操劳,伏在桌上小憩。
恍惚间,一阵大风吹来,黄帝只觉得两耳旁边呼呼作响,身体便飘然而起,飞驰电闪般地随风而行。
他也不知道走了几千万里,竟来到了华胥国。
在黄帝的感觉中,华胥国是在弇州之西,台州之北,离他居住的部落很远很远。
华胥国的仙民见了黄帝,热情地接待了他。
黄帝看到,在华胥仙国,没有什么首领,仙民之间也没有尊卑之分,没有特别的爱憎,人生下来没什么快乐,死去也没什么悲伤;没有亲疏,更没有什么背逆,一切都顺乎自然。
更令他奇怪的是,华胥国的仙民在水中不会溺死,在火中不会烧死,用石砍没有伤痛,用手抓没有酸痛和痒的感觉。
他们在空中行走,有如在平地上行走一样,山谷也挡不住他们的脚步,云雾遮挡不住他们的视线,万钧雷霆丝毫不影响他们的听觉,简直神极了!
黄帝高兴极了,不由得学着他们的样子走了起来,居然也能像华胥国的仙民一样腾云驾雾。
他正在高兴,突然被什么东西绊了一跤,一个跟斗摔了下来。
他叫了一声:
“喔啃!不好了!”
睁开眼睛一看,自己仍伏在桌上。
他回想一下,才明白刚才是做了一个梦,但梦中所见到的情景却历历在目,他不由大彻大悟:世间最美好的境界,不是凭自己的意愿就能得到的。
从此,黄帝在自己的部落中励精图治,关心百姓疾苦,后来又打败了炎帝,击败了扰乱的蚩尤,被拥戴为部落联盟领袖,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
后来,“华胥梦”这一典故,用来指梦境、仙境,或者指无所管束的理想境地。
(陆灵诗)《列子•黄帝。
寻梦四章_1000字不知是谁奏响了华夏名族的第一个音符?是盘古开天辟地的大幅劈开混沌的天空,还是炎黄二地在涿鹿打败蚩尤,还是公共怒触不周山是那一声惊天巨响?历史为炎黄子孙写下了不朽的引言。
寻梦纵观五千年的历史长河,炎黄子孙一直点燃着文明的圣火,一代一代传承下去的,不仅仅是前人的经验与智慧的结晶,还有着不曾可以思考过的问题。
秦始皇一统天下,成为千古一帝;楚汉相争,最终实现大一统的汉朝;东汉末年分三国,又是谁坐收渔翁之利?朝代的更替,社会的变化,文明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劳动人民一辈又一辈辛苦的劳动着,使不同时期的不同的国家运转起来。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简朴的生活着,却使国家强大起来,这是为什么?也许这便是一个梦吧!一个伟大而平凡的梦!追梦一个伟大而平凡的梦,是多少认为其抛头颅,洒热血,为了国家的建设,追求着梦的脚步,把自己的一生奉献?大禹治水,三国家门而不入;张骞通西域,扣留十年不忘使命;南宋岳飞征战沙场数十载,遭遇不公却没有半句怨言;林则徐虎门销烟,显出中华民族的魄力;董存瑞徒手炸碉堡;黄继光飞堵敌人的机枪眼。
这些耳熟能详的故事都体现了他们共同的愿望:中华民族要强大起来!普普通通却不平凡,为什么?因为他们的梦想!同样,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看似普普通通,但却是四大发明的发明者。
万里长城的建造者,北京奥运会的举办者,为什么?因为我们有着一个梦想:我们要强大起来为那些辛勤劳作的农民,为那些受尽剥削的百姓,为那些遭人白眼的学生,强大起来。
跌跌撞撞的旅程,我们走过来了;黑暗无光的日子,我们挺过来了;忍气吞声的时间,我们咬着牙熬过来了,前面就算是狂风暴雪的环境,荆棘遍布的路途,无力可助的黑暗,我们中华民族,为了这个梦绝不屈服!构梦一路高歌,我们热情四溢;红旗飘扬,我盟放飞梦想;舞动。
赏析分明一觉华胥梦
《华胥梦》是明代文学家唐寅所著的一篇小说。
小说讲述了一个美好的梦境,主人公在梦中游历了许多地方,见到了许多美景,最终渐渐醒来,意犹未尽地回到了现实。
小说中的景色描写极为精细,读者仿佛能够亲身感受到小说中的美景。
这篇小说最大的特点就是赏析分明,作者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和精美的语言,将美景呈现得十分清晰,读者可以很容易地想象出小说中的景色。
同时,小说也有很多文学手法,如比喻、象征等,使得小说更加丰富多彩。
总之,《华胥梦》是一篇让人感受到美好的小说,读完之后会给人留下一份清新、怡人的感觉。
- 1 -。
华胥一梦的典故意思《华胥一梦,梦一场》(青少年版)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讲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故事,叫华胥一梦。
传说呀,黄帝有一天白天睡觉,做了一个特别神奇的梦。
在梦里,他来到了一个叫华胥国的地方。
那里的人都可快乐啦,没有烦恼,没有争斗,大家自由自在地生活着。
黄帝在这个梦里玩得可开心了,等他醒来,就一直在想,要是现实世界也能像华胥国那样该多好。
比如说,在学校里,我们可能会幻想没有作业,天天都能玩。
可这只是个梦呀,我们还是得好好学习,这样将来才能实现自己真正的梦想,过上想要的生活。
《华胥一梦,悟人生》(成年版)朋友,你听说过华胥一梦吗?黄帝当年做了个梦,梦里的华胥国简直就是人间仙境。
那里没有忧愁,没有纷争,人人都过得逍遥自在。
就像咱们工作累了,会幻想能中个大奖,然后啥也不干,天天享受。
可这也就是个梦。
咱们还是得脚踏实地,努力工作,才能慢慢实现自己的小目标,让生活变得越来越好。
好比说,你想升职加薪,那不得靠自己多努力,多学习新技能,而不是光靠做白日梦。
华胥一梦就是提醒咱们,别光幻想,得行动起来!《华胥一梦,说梦想》(老年版)老伙计们,今天跟大家唠唠华胥一梦的事儿。
黄帝曾经做了个美美的梦,梦到个叫华胥国的好地方。
那地方啊,人都过得顺顺当当,没灾没难的。
咱们这一辈子,也都做过不少这样的好梦。
年轻的时候,可能想着能一下子发大财,住大房子。
可这梦啊,终归是梦。
不过呢,这梦也不是白做的。
它让咱心里有个盼头,有个想头。
就像咱盼着孩子能有出息,盼着一家人平平安安。
你看隔壁老王,一辈子勤勤恳恳,虽然没大富大贵,但儿女孝顺,这不也是一种实在的幸福嘛。
华胥一梦告诉咱,梦想可以有,但得实实在在过日子。
《华胥一梦,思现实》(家长版)各位家长,咱们今天来聊聊华胥一梦。
黄帝做的这个梦,华胥国那叫一个完美。
可咱们得清楚,这就是个梦。
就像咱们对孩子,有时候期望太高,想着他们能门门考第一,啥都优秀。
这其实也有点像华胥一梦。
咱们得面对现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