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初级中药师职称考试考点点评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4
2015年初级中药师考试考点点评小张老师整理了部分有关初级中药师考试的考点和考试内容,供广大参加考试的考生掌握,请大家关注。
一、夏枯草【鉴别】(1)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15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
取滤液1ml,置蒸发皿中,蒸干,残渣加醋酐1滴使溶解,再加硫酸微量,即显紫色,后变暗绿色。
(2)取(1)项下的滤液点于滤纸上,喷洒0.9%三氯化铁溶液与0.6%铁氰化钾溶液的等容混合液,即显蓝色斑点。
(3)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2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用石油醚(30~60℃)浸泡2次,每次15ml(约2分钟),倾去石油醚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熊果酸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 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氯仿-醋酸乙酯-冰醋酸(20:5:8: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10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分别置日光及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分别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或荧光斑点。
【性味】辛、苦,寒。
【归经】归肝、胆经。
【功能主治】清火,明目,散结,消肿。
清火,明目,散结,消肿。
用于目赤肿痛,目珠夜痛,头痛眩晕,瘰疬,瘿瘤,乳痈肿痛;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结核,乳腺增生,高血压。
【用法用量】9~15g.【贮藏】置干燥处。
二、中药变色的原因1、因酶作用引起的变色:含黄酮苷类、羟基蒽醌类及鞣质类的易变色。
2、因发热、霉变引起的变色。
3、非酶引起的变色:有的中药所含蛋白质内的氨基酸与还原糖作用,生成大分子的棕色化合物所致;也有的中药所含的糖或糖醛酸类分解成糠醛或其他类似的化合物,含有活泼羟基。
此外,烘烤或暴晒,温度升高,虫蛀后硫磺熏蒸均可变色。
中药的变色与温度、湿度,空气中的氧的作用及日照分不开。
三、筋的解剖形态和生理功能1.解剖形态筋是联结肌肉、骨和关节的一种坚韧刚劲的组织,为大筋、小筋、筋膜的统称。
2015年初级中药士职称考试考点点评初级中药士职称考试的内容和考点资讯,小张老师特详细梳理部分知识点如下,供广大考生参考复习。
一、南五味子药材性状:本品呈球形或扁球形,直径4~6mm.表面棕红色至暗棕色,干瘪,皱缩,果肉常紧贴种子上。
子1~2,肾形,表面棕黄色,有光泽,种皮薄而脆。
果肉气微,味微酸。
性味归经:温;酸、甘;归肺、心、肾经。
功能主治: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
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短气脉虚,内热消渴,心悸失眠。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研末,1~3g;或熬膏;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末掺、调敷;或捣敷;或煎水洗。
内服:煎汤,6~10g;研末,3~5g;或入丸剂。
外用:适量,研末撒或油调敷。
二、佛柑花药材性状:干燥花朵,长约1.5cm,花柄短,约2~5mm;花萼杯状,或略呈五角形,略有皱纹;花瓣5,长披针形,长1~1.2cm,宽3~5mm,两边向内卷曲,外表淡棕黄色,有棕褐色麻点;雄蕊多数,黄白色,长0.8~1cm,着生于花盘周围;子房上部狭尖,体轻,质脆。
气香,味微苦。
性味归经:微苦;辛;归肝、胃经。
功能主治:平肝降气。
用于肝阳上亢或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g。
三、海狗肾的性状及主治【药材性状】:为干燥的阴茎和睾丸。
阴茎呈圆柱形,先端较细,长28~32cm,干缩,有不规则的纵沟及凹槽,有一条纵向的筋。
外表黄棕色或黄色,杂有褐色斑块。
后端有一长圆形、干瘪的囊状物,约4×3cm,或有黄褐色毛。
睾丸2枚,扁长圆形,棕褐色,半透明,各有1条细长的输精管与阴茎末端相连。
输精管黄色,半透明,通常绕在阴茎上。
附睾皱缩,附在睾丸的一侧,乳黄色。
【功能主治】:暖肾壮阳,益精补髓。
用于治虚损劳伤,阳痿精衰,腰膝痿弱。
四、五指柑药材性状:本品为类椭圆形或卵圆形的薄片,常皱缩或卷曲,长6~10cm,宽3~7cm,厚0.2~0.4cm,顶端稍宽,常有3~5个手指状的裂瓣,基部略窄,有的可见果梗痕。
2015年中药师卫生职称考试考点点评有关2015年中药师职称考试的考点知识,小张老师特梳理出相关的考点内容如下,供广大参加考试的考生掌握。
一、清热剂(一)、概述1.清热剂的适用范围凡以清热药物为主组成,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治疗里热病证的方剂,统称清热剂。
属于“八法”中的“清法”。
(二)、清气分热白虎汤【组成】石膏一斤(50g) 知母六两(18g) 甘草炙,二两(6g) 粳米六合(9g)【功用】清热生津。
【主治】气分热盛证。
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
竹叶石膏汤【组成】竹叶二把(6g) 石膏一斤(50g) 半夏半升(9g) 麦门冬一升(20g)人参二两(6g) 甘草炙,二两(6g) 粳米半升(10g)【功用】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主治】伤寒、温病、暑病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证。
身热多汗,心胸烦闷,气逆欲呕,口干喜饮,或虚烦不寐,舌红苔少,脉虚数。
(三)、清营凉血清营汤【主治】热入营分证。
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时有谵语,目常喜开或喜闭,口渴或不渴,斑疹隐隐,脉细数,舌绛而干。
【配伍意义】本方证乃邪热内传营分,耗伤营阴所致。
治宜咸寒清营解毒为主,辅以透热养阴。
故方用苦咸寒之犀角清解营分之热毒,为君药。
热伤营阴,又臣以生地黄凉血滋阴、麦冬清热养阴生津、玄参滋阴降火解毒,三药共用,既可甘寒养阴保津,又可助君药清营凉血解毒,祛邪扶正兼顾。
温邪初入营分,故用银花、连翘、竹叶清热解毒,轻清透泄,使营分热邪透出气分而解,此即“入营犹可透热转气”之具体应用;黄连苦寒,清心解毒; 丹参清热凉血,并能活血散瘀,可防血与热结。
上述五药均为佐药。
本方的配伍特点是以清营解毒为主,配以养阴生津和“透热转气”,使入营之邪透出气分而解,诸症自愈。
二、和解剂(一)、概述1.和解剂的适用范围凡具有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等作用,治疗伤寒邪在少阳、肝脾不和、肠胃不和等证的方剂,统称和解剂。
属于“八法”中的“和法”。
2015年中药师考试考点梳理2015年中药师考试的考点知识很多,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更好的掌握有关的知识点,小张老师特整理这方面的知识点如下,请广大考生重视。
一、常用液体制剂溶剂(一)极性溶剂:1、水:不稳定,易霉变2、甘油:有保湿、滋润。
含水10%无刺激性,含甘油30%以上有防腐作用。
(二)、半极性溶剂:1、乙醇:20%以上有防腐作用。
2、丙二醇:与水的混合溶剂能延缓许多药物的水解,增加稳定性。
3、聚乙二醇peg:300-600,对易水解药物有一定的稳定作用。
(三)、非极性溶剂:脂肪油、液体石蜡二、溶液型液体制剂一、溶液剂:药物溶解于溶剂中形成的均匀分散的澄清液体制剂,指低分子溶液。
溶解法和稀释法二、糖浆剂:指含药物或芳香物质的浓蔗糖水溶液。
单糖浆:纯蔗糖的近饱合水溶液,浓度为85%(g/ml)、64.7%(g/g).制备:1、热溶法2、冷溶法3、混合法:适于制备含药糖浆注意:含乙醇可加甘油助溶,药物为水性浸出制剂,需纯化后加入。
三、芳香水剂:指芳香挥发性药物(挥发油多)的饱合或近饱合水溶液。
浓芳香水剂:用乙醇和水制成的含大量的挥发油的溶液。
溶胶剂溶胶剂:指固体药物分散在水中形成的非均匀分散的液体制剂。
三、水性凝胶基质-卡波沫水性凝胶基质大多在水中溶胀成水性凝胶而不溶解。
本类基质一般易涂展和洗除,无油腻感,能吸收组织渗出液不妨碍皮肤正常功能。
还由于粘滞度较小而利于药物,特别是水溶性药物的释放。
本类基质缺点是润滑作用较差,易失水和霉变,常需添加保湿剂和防腐剂,且量较其他基质大。
卡波沫:系丙烯酸与丙烯基蔗糖交联的高分子聚合物,商品名为卡波普,按粘度不同常分为934、940、941等规格,本品是一种引湿性很强的白色松散粉末。
由于分子中存在大量的羧酸基团,与聚丙烯酸有非常类似的理化性质,可以在水中迅速溶胀,但不溶解。
其分子结构中的羧酸基团使其水分散液呈酸性,1%水分散液的pH值约为3.11,粘性较低。
当用碱中和时,随大分子逐渐溶解,粘度也逐渐上升,在低浓度时形成澄明溶液,在浓度较大时形成半透明状的凝胶。
2015年初级药师考试考点点评初级药师职称考试的考点知识和考试内容,小张老师整理出有关的考点知识,供广大参加考试的考生掌握。
一、微球的制备明胶微球:用明胶等天然高分子材料,以乳化交联法制备微球。
清蛋白微球:清蛋白微球可用上述的液中干燥法或喷雾干燥法制备。
淀粉微球:淀粉微球系由淀粉水解再经乳化聚合制得。
聚酯类微球:聚酯类微球可用液中干燥法制备。
磁性微球:首先用共沉淀反应制备磁流体。
再制备含药磁性微球。
最后在无菌操作条件下静态吸附药物,制得含药磁性微球。
二、微粒的电学性质(一)电泳在电场的作用下微粒发生定向移动——电泳。
微粒在电场作用下移动的速度与其粒径大小成反比,其他条件相同时,微粒越小,移动越快。
(二)微粒的双电层结构在微粒分散体系的溶液中,微粒表面的离子与靠近表面的反离子构成了微粒的吸附层;同时由于扩散作用,反离子在微粒周围呈现距微粒表面越远则浓度越稀的梯度分布形成微粒的扩散层,吸附层与扩散层所带电荷相反。
微粒的吸附层与相邻的扩散层共同构成微粒的双电层结构。
从吸附层表面至反离子电荷为零处的电位差叫动电位,即ζ电位。
ζ电位与微粒的物理稳定性关系密切。
三、污染热原的途径污染热原的途径有从溶媒中带入、从原料中带入、从容器、用具和管道中带入、生产过程中污染、从输液器中带入。
(一)从溶媒中带入这是注射剂出现热原的主要原因,冷凝的水蒸气中带有非常小的水滴(称飞沫)即可将热原带入。
制备注射用水时不严格或储存过久均会污染热原。
因此,生产的注射用水应定时进行内毒素检查,药典规定供配制用的注射用水必须在制备后12小时内使用。
GMP规定注射用水宜用优质低碳不锈钢罐贮存,并在80℃以上保温或65℃以上保持循环或冷藏,并至少每周全面检查一次。
(二)从原料中带入原料质量及包装不好均会产生热原,尤其是营养性药物如葡萄糖、中药材提取物或存放过久的药材,污染后微生物增殖也会产生热原。
另外,用生物方法生产的药品很易带入致热物质,如抗生素、水解蛋白、右旋糖酐等。
2015年中药学药师考试考点点评2015年中药师考试考点知识,小张老师整理如下,供广大考生参考复习,请广大参加2015年考试的考生掌握。
一、龙骨别名:陆虎遗生、那伽骨。
药用部位:骨骼的化石。
药材性状:为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
表面白色、灰白色或黄白色,较光滑,有的具纹理与裂隙,或具棕色条纹和斑点。
质硬,断面不平坦,色白,细腻如粉质。
吸湿力亦强。
无臭,无味。
采收加工:全年均可采挖。
挖出后,除去泥土及杂质。
性味归经:平;甘、涩;归心、肝、肾经。
功能主治: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
用于心神不宁,心悸失眠,惊痫癫狂,肝阳眩晕,滑脱诸证。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打碎先煎;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
10~15g.禁忌:湿热积滞者慎服。
二、首乌藤别名:棋藤、夜交藤。
药用部位:藤茎或带叶藤茎。
药材性状:本品呈长圆柱形,稍扭曲,具分枝,长短不一,直径4~7mm.表面紫红色至紫褐色,粗糙,具扭曲的纵皱纹,节部略膨大,有侧枝痕,外皮菲薄,可剥离。
质脆,易折断,断面皮部紫红色,木部黄白色或淡棕色,导管孔明显,髓部疏松,类白色。
无臭,味微苦涩。
采收加工:11~12月间采挖。
除去残叶,捆成把,干燥。
性味归经:平;甘;归心、肝经。
功能主治:养心安神,祛风通络。
用于失眠多梦,血虚身痛,风湿痹痛;外治皮肤瘙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20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
三、线剂与棒剂线剂:线剂,是将丝线或棉线,置药液化气先浸后煮,经干燥制成的一种外用制剂。
棒剂:棒剂为外科使用的棒状固体制剂。
是将药物制成小的棒状直接施用于皮肤或粘膜上,以起腐蚀、收敛等作用。
通常用于眼科较多。
线剂在我国外科医疗上早有应用,如清代《医宗金鉴》有“顶大蒂小,用药线勒于痔根,每日紧线,其痔枯落”的记载。
线剂是利用所含药物的轻微腐蚀作用的和药线的机械扎紧作用,切断痔核瘘管,使引流畅通,以利疮口愈合,用来治疗瘘管和痔疮等疾患的。
2015年卫生资格初级中药士职称考试考点点评卫生资格初级中药士职称考试的相关知识点,小张老师特梳理考点知识如下,供广大参加2015年职称考试的考生掌握。
一、药品的采购与供应(一)、药品采购供应一)医院药品采购原则1、渠道规范医院必须从规范的药品批发企业采购药品。
规范的药批应具备《药品经营企业许可证》、《营业执照》。
2、质量第一医院选择已通过GMP 认证企业的药品,采购应尽量选择已通过GSP 认证企业供给的药品。
药品质量应符合药典、局颁药品标准及中药炮制规范的标准要求。
3、择优采购4、按需采购药品库存资金占有率应小于3%。
5、手续齐全医院采购药品应让其出示报检单、报价单。
索要加盖经销企业公章的进口药品注册证和口岸药检所的进口药品检验报告书复印件。
采购毒性中药,必须从持有《毒性中药材的饮片定点生产证》的饮片厂和具有经营资格的批发企业购进。
6、遵守法规7、医院不得从事下列采购活动(1)向无《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药品经营企业许可证》的单位购药。
(2)从非法药品市场采购药品。
(3)采购医疗机构配制的制剂(4)超经营范围采购二、中药调剂设施及工作制度(一)、中药调剂室的基本设施一) 饮片斗柜主要用于装饮片,供调剂处方使用。
可排列成"横七竖八"或"横八竖八",有的在斗架的最下层设三个大斗。
每药斗中又分2~3格,底部大斗不分格,装体积大而质地轻的药材。
一个斗架装150~170种药,一般3~5台斗架。
二) 成药柜三) 饮片调剂台又称柜台,一般置于调剂室与候药室中间。
四) 常用调剂工具戥秤、分厘戥、研钵、铜冲、药筛、药刷、药匙等,还应备有冰箱、干燥箱等。
(二).中药斗谱编排原则目的:便于调剂,减轻劳动强度,避免差错事故,提高调剂质量,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一)药斗的设置药斗多为木制的多格抽屉式组合柜,可排列成"横七竖八"或"横八竖八"。
2015年执业中药师职称考试考点点评有关2015年执业中药师职称考试的考点知识,小张老师通过本文特详细梳理以下几个知识点,供广大考生参考复习。
一、中药药剂的服药食忌服药食忌指服药期间对某些食物的禁忌,简称食忌,俗称忌口。
服药期间,有些食物可减弱或消除药物的功能,或产生不良反应,因此应禁食这类食物。
一般而言,服药期间应忌食生冷、辛辣、油腻、腥膻、有刺激性的食物。
此外,根据病情的不同,饮食禁忌也有区别。
如热性病应忌食辛辣、油腻、煎炸类食物;寒性病应忌食生冷;胸痹患者应忌食肥肉、脂肪、动物内脏及烟、酒;肝阳上亢、头晕目眩、烦躁易怒等应忌食胡椒、辣椒、大蒜、白酒等辛热助阳之品;脾胃虚弱者应忌食油炸粘腻、寒冷坚硬、不易消化的食物;疮疡、皮肤病患者,应忌食鱼、虾、蟹等腥膻发物及辛辣刺激性食品。
服中药时,不要用茶水、牛奶等送服,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
古代文献上有常山忌葱,地黄、何首乌忌葱、蒜、萝卜,薄荷忌鳖肉,茯苓忌醋,鳖甲忌苋菜,甘草、黄连、桔梗、乌梅、苍耳子忌猪肉,商陆忌犬肉,蜂蜜忌葱等。
这些记载可供参考。
二、中药药剂的配伍禁忌《本经。
序例》指出:“勿用相恶、相反者”。
但如前面药物“七情”所述,相恶与相反所导致的后果不一样。
相恶配伍可使药物某些方面的功效减弱,而并不是所有功效都减弱,它仍有可以利用的一面,故并非绝对禁忌。
相反,原则上属配伍禁忌。
目前医药界共同认可的配伍禁忌有“十八反”和“十九畏”。
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苦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
十九畏: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赤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对于十八反、十九畏作为配伍禁忌,目前医药界亦有持不同意见者。
有人认为两者并非绝对禁忌。
相反药配伍同用,古代经方中就有,现代临床上也有。
认为相反药同用,能相反相成,产生较强的功效,若运用得当,可愈沉疴痼疾。
2015年执业药师(中药)职称考试考点点评为了帮助参加2015年执业药师(中药)职称考试的考生更好的做好考前辅导,助考之星老师梳理了如下的考点,供广大考生参考复习。
一、红枣补血的功效红枣,又名大枣,维生素含量高,在国外的一项临床研究显示:连续吃大枣的病人,健康恢复比单纯吃维生素药剂快3倍以上。
因此,大枣就有了“天然维生素丸”的美誉。
另外红枣也是中药,中医认为红枣味甘性温、归脾胃经,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的功能;而现代的药理学则发现,红枣含有蛋白质、脂肪、醣类、有机酸、维生素A、维生素C、微量钙多种氨基酸等丰富的营养成份。
红枣是补血最常用的食物,生吃和泡酒喝的效果最好红枣还可以在铁锅里炒黑后泡水喝,可以治疗胃寒,胃痛,再放入桂圆,就是补血、补气的茶了,特别适合教师、营业员等使用嗓子频率较高的人。
如果再加上4~6粒的枸杞子,还能治疗便秘,但大便稀的人就不要加枸杞子了。
常喝红枣、桂圆、枸杞茶的女性朋友,皮肤白皙,美容效果不错。
枸杞子不要放多,几粒即可,红枣和桂圆也就6~8粒就行了,每天早上上班后给自己泡一杯,不但补气血,还能明目,特别适合长期待在电脑前的工作狂们。
而没有在铁锅里炒硬、炒黑的红枣泡茶喝是没有用的,因为外皮包裹住了枣子,营养成分出不来,而经过炒制的红枣,经开水一泡,表皮都裂开了,里面的营养成分才会慢慢地渗出来。
红枣、花生、桂圆,再加上红糖,加水在锅里慢慢地炖,炖得烂烂的,经常吃,补血的效果很好。
红枣、红豆、放入糯米里一起熬粥,红豆比较不易烧烂,可以先煮红豆,红豆煮烂了,再放入糯米,红枣一起烧,也是一道补血的佳肴。
红枣10粒切开,白果10粒去外壳,孩子只能各吃5粒,加水煮15~20分钟,每晚临睡前吃,可以补血固肾、止咳喘、治尿频、治夜尿多,效果很好,从白果上市的秋天,一直吃到第二年的春天,是给老人、孩子补肾、止咳喘的特效方。
红枣10粒切开,枸杞子10粒,煮水喝,补血补肾,专治腰膝酸软,长年吃,有养颜祛斑的作用。
2015年主管中药师职称考试考点点评主管中药师职称考试的考点知识,小张老师特详细梳理这一内容如下,请广大参加2015年职称考试的考生重视。
、一、懊憹散调剂概述【处方】萹蓄半两,雚芦3两,雷丸3两,青葙3两,女青3两,桃仁3两。
【制法】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杀虫除(匿虫)。
主湿(匿虫)疮烂。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粥汁送下,亦可酒服,日3次。
加至2匕。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懊憹亦是虫(匿虫)为患,故用萹蓄、雚芦杀气分虫;雷丸,青葙子、女青、桃仁破血(匿虫)也。
【摘录】《千金》卷十八。
二、山参与园参的区别要点1.根茎(芦):山参细长,上端四面密生芦碗,下部有圆芦;园参粗短,一面或两面生有芦碗,下面无圆芦。
2.主根:山参粗短,园参顺长且直。
3.外皮:山参主根上端有密细螺旋纹,皮老纹深,呈黄褐色;园参主根上端有断续的横纹,皮嫩纹浅,呈白色。
4.侧根:山参有2个~3个侧根,互相叉开,分枝角度较大;园参有的有支根2条~6条,分枝角度较小。
5.须根:山参稀疏而长,有韧性,不易折断,上面有明显的疣状突起;园参根须较密呈扫帚状、短而脆,疣状突起不明显。
三、铁刷汤处方:香附子六两,桔梗一斤半,甘草一斤,乾姜半斤,肉桂(去粗皮)四两,茴香半斤,良姜、陈皮,各十二两。
制法:以上药材除肉桂外,同炒,制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胃气不和,心腹疼痛,饮酒过度,呕哕恶心,脾痛翻胃,内感风泠,肠鸣泄泻;妇人血气刺痛,并皆治之。
常服快气,不拘时候。
用途用量:每服一钱,入盐少许,沸汤点下。
四、大天南星圆名称:大天南星圆。
处方:龙脑(研)、牛黄(研)、乳香(研),各一钱;天南星(牛胆制者)半两,人参、天麻(去芦)、防风(去芦),各一分;朱砂(研)三钱,乾蝎十四个(汤浸润、去土、微炒、为末),麝香(研)一钱半。
制法:上件研杵令匀,炼蜜和圆,如大鸡头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急慢惊风,涎潮发搐,目睛上视,口眼相引,牙关紧急,背脊强直,精神昏塞,连日不省。
2015年主管中药师职称考试考点点评有关栓剂的相关知识是主管中药师职称考试的考点之一,小张老师通过本文详细整理这方面的考点如下,供广大考生参考复习。
一、栓剂(一)栓剂(suppository):药物和基质混合制成的腔道塞入给药的一种固体剂型(二)种类与形状:按施用腔道不同分类:1.直肠栓:鱼雷、圆锥形状,前大后小;2.阴道栓:球形、卵形、鸭嘴形等;3.尿道栓:一般棒状;按制备工艺与释药特点分类1.双层栓一种是内外层含不同药物,另一种是上下两层,分别使用水溶或脂溶性基质,将不同药物分隔在不同层内,控制各层的溶化,使药物具有不同的释放速度。
2.中空栓可达到快速释药目的。
中空部分填充各种不同的固体或液体药物,溶出速度比普通栓剂要快。
3.控、缓释栓微囊型、骨架型、渗透泵型、凝胶缓释型。
二、栓剂的作用特点1.药物不受胃肠pH或酶的破坏;2.胃肠道有刺激的药物宜制成栓剂;3.50%-70%不受肝脏首过作用。
4.比口服干扰因素少;5.幼儿、呕吐患者适用。
不足之处:不如口服制剂方便。
三、药物吸收途径及影响因素(一)吸收途径直肠静脉吸收:(1)肛门2cm处—直肠下静脉和肛门静脉—经髂内静脉绕过肝脏进入下腔大静脉,而进入大循环;(2)肛门6cm深处—直肠上静脉—门肝系统—肝脏代谢进入大循环;(3)直肠淋巴系统吸收大循环。
阴道附近血管几乎都与大循环相连,药物快速直接进入大循环。
(二)影响吸收因素1.生理因素:(1)空直肠的吸收大:应排便或灌肠后使用;(2)直肠粘膜pH值(7.4,无缓冲能力),对弱酸碱性药物吸收有影响;(3)病理状况(腹泻、脱水)降低吸收;(4)在肠道保留时间长吸好。
2.药物因素(1)溶解度:溶解后的脂溶性和水溶性药物均有好的吸收;(2)不溶解药物应降低药物的粒径:<1nm可透过脂质膜;(3)脂溶性与非解离性药物吸收好。
3.基质因素药物在油(基质)水(直肠分泌液)两相间的分配系数:(1)油相基质对脂溶性药物释放阻力大;(2)水相基质对水溶性药物释放阻力大;(3)适当浓度表面活性剂有助于药物释放,但高浓度形成胶团会阻碍药物吸收。
12015年初级药士考试考点点评2015年初级药士考试的知识点很多,为了让大家更好的掌握相关考点知识,小张老师特详细整理这方面的考试内容如下,请大家重视。
一、果糖代谢异常1.实质性果糖尿(essentialfructosuria )又称为原发性果糖尿症,它是由于果糖激酶缺乏所引起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
正常人血中果糖比葡萄糖代谢快,其半寿期果糖为20分钟,葡萄糖为45分钟一次服用50g 果糖后,通常在2小时之内血中果糖浓度就降至空腹水平(0-0.44mmol/L )。
果糖激酶缺乏者一次服用50g 果糖后,病人血中果糖浓度异常高,2小时内果糖仍未消失,并出现果糖尿。
此型果糖尿又称为Ⅰ型果糖尿。
病人无低血糖表现,这是因为病人机体内葡萄糖与乳糖代谢均正常。
2.果糖不耐受(fructoseintolerance )此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杂合子无症状。
多数病人在断奶后给予蔗糖饮食时才发病,严重病例可致死亡。
有些病例可由于手术前后给予果糖或静脉注射山梨醇引起严重肝、肾损伤时才发现。
二、果糖不耐受症(一)、临术表现在婴儿可表现为呕吐、进食少、肝大、精神淡漠、生长停滞等。
病人尿分析有果糖、葡萄糖等还原物质,多数病人有蛋白尿、非特异的氨基酸尿以及血浆转酶活性增高。
有的病儿伴有其它肝、肾损害指标。
在大龄儿童或成人则无症状,只在进甜食后,可有腹部不适、呕吐或腹泻。
果糖不耐受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服用果糖后出现严重的低血糖,病人即使肝糖原储备丰富也会在此时发生低血糖,这是由于过量的1-磷酸果糖抑制了肝磷酸化酶所致。
(二)、实验室检查可见空腹血糖低,即空腹性低血糖、酮血症、乳酸血症和血浆丙氨酸水平增高。
诊断依据低血糖症,确诊需用肝、肾、肠活检标本测定该酶活性。
(三)、治疗主要通过食物疗法,食含果糖少的食物,少吃多餐,避免饥饿,一般疗效2还可以,预后尚可。
三、遗传性半乳糖血症遗传性半乳糖血症主要有两种。
1-磷酸半乳糖尿苷转移酶所致的半乳糖症1-磷酸半乳糖尿苷转移酶所致的半乳糖症是最多见的遗传性半乳糖血症,其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
2015年初级中药士职称考试考点点评有关2015年初级中药士职称考试的考点知识,小张老师特详细梳理如下,请参加2015年职称考试的考生掌握。
一、保生圆处方:大麻仁(去皮)一两半,贝母、黄芩、大豆黄卷、粳米、甘草(微炙赤)、乾姜(炮)、肉桂(去粗皮)、石斛(去根)、石膏(细研),各一两;当归(去芦、炒)半两,秦椒(微炒出汗)一两。
制法:以上药材为细末,炼蜜和圆,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养胎益血,安和子脏。
治妊娠将理失宜,或因劳役,胎动不安,腰腹痛重,胞阻漏胎,恶露时下,子脏挟疾,久不成胎,或受妊不能固养,痿燥不长,过年不产,日月虽满,转动不力;或致损堕,及临产节适乖宜,惊动太早,产时未至,恶露先下,胎胞枯燥,致令难产;或横或逆,痛极闷乱,连日不产,子死腹中,腹上冰冷,口唇青黑,吐出冷沫。
新产恶血上冲,运闷不省,喘促出汗,及瘀血未尽,寒热往来;或因产劳损,虚羸未复,面黄肌瘦,心忪盗汗,饮食不进,渐成蓐劳。
入月常服,壮气养胎,正顺产理,润胎易产。
产後常服,滋养血气,和调阴阳,密腠理,实腑脏用途用量:每服一圆,并用温酒或枣汤化下,嚼亦得,空心,食前服。
用途用量:每服一圆,并用温酒或枣汤化下,嚼亦得,空心,食前服。
二、夜交藤临床应用1.用于虚烦失眠。
夜交藤具有养血安神作用,以用于阴虚血少所致的失眠为主,常与合欢皮相须配合,也可与枣仁、柏子仁、远志等同用。
2.用于周身酸痛。
夜交藤既有养血作用,还可通利经络,治血虚周身酸痛,可配合当归、地黄、鸡血藤、络石藤等同用。
3.用于皮肤痒。
夜交藤煎汤外洗治皮肤痒疹,有一定止痒作用。
三、藏木香药材性状:本品呈圆锥形,略弯曲,长5~20cm,表面黄棕色或暗棕色,有纵皱纹及须根痕。
根头粗大,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及叶鞘残基,周围有圆柱形支根。
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略平坦,黄白色至浅灰黄色,有凹点状油室。
气微香,味苦、辛。
性味归经:温;辛、苦;归肺、脾经。
功能主治:健脾和胃,调气解郁,止痛安胎。
2015年主管中药师职称考试考点点评主管中药师职称考试的有关考点知识,小张老师特详细梳理这一科目的考点内容如下,供广大考生参考复习。
一、珍珠炮制知识【来源】本品为珍珠贝壳科动物马氏珍珠贝、蚌科动物三角帆蚌、褶纹冠蚌等双壳类动物受到刺激形成的珍珠。
【常用名】真珠。
【产地】印度、巴西、日本、广东、广西、湖北、浙江等地。
【炮制方法】将豆腐挖四方孔,投入珍珠,上复盖豆腐,煮至豆腐起蜂窝眼即可,无豆腐用豆浆亦可、取出干燥研末用。
【用量】0.5~3克。
【贮存】装玻璃瓶内,加盖,防火,防灰尘。
二、加热炮制与临床疗效加热是中药炮制的重要手段,其中炒制和煅制应用最广泛。
许多中药经过炒制,可以产生不同程度的焦香气,收到启脾开胃的作用,如炒麦芽、炒谷芽等。
种子和细小果实类药物炒后不但有香气,而且有利于溶媒渗入药物的内部,提高煎出效果,如葶苈子、莱菔子等。
“逢子必炒”。
煅制常用于处理矿物药、动物甲壳及化石类药物,或者需要制炭的植物药。
矿物药或动物甲壳类药物,煅后不但能使质地酥脆,利于煎熬和粉碎,而且作用也会发生变化。
“逢石必煅”。
此外,如生地加热蒸制成熟地,其性味、功效都发生明显的变化。
川乌、草乌加热煮制后,其毒性显着降低,保证了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降低毒性,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三、确定中药用量的原则中药的用量即剂量,是指用药的分量。
用量是否得当,是直接影响药效及临床疗效的因素之一。
1、药物的性质与剂量的关系:在使用剧毒药物的时候,用量宜小,并以少虽开始,视症情变化,再考虑逐渐增加;一旦病势已减,应逐渐减少或立即停服,以防中毒或产生副作用。
在使用一般药物的时候,对质地较轻或容易煎出的药物如花、叶之类,用量不宜过大;质重或不易煎出的药物如矿物、贝壳之类,用量应较大;新鲜的药物因含有水分,用量可较大些,干燥的应较少些。
过于苦寒的药物,多用会损伤肠胃,故剂量不宜过大,也不宜久服。
2、剂型、配伍与剂量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同样的药物,入汤剂比丸、散剂用量要大一些;在复方应用时比单味药用量要小一些。
2015年执业中药师各科目考题难度|趋势分析是医学教育网独家整理的针对2015年执业中药师考试各科考题难度变化和分值比例的统计。
2015年执业中药师考试含药事管理与法规、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学专业知识二、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四个科目。
请广大考生及时参考。
医学教育网提供此信息仅供广大考生参考,了解考试变化、分析命题方向,希望对广大执业中药师考生有帮助!公共科目-药事管理与法规:《药事管理与法规》做为执业西药师和执业中药师的共同考试科目,备受关注。
据学员反馈,2015年考试对综合分析试题的能力要求大大提高。
今年的考题中,药品经营与使用管理考核比重最大,约为1/3,医学|教育网|原创这也进一步说明考试对药师实际工作能力的考核逐步提升,药师不但要懂药,也要会用药。
执业中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新大纲的《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糅合了原来的专业一和专业二,内容涉及中药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制剂学、中药炮制学、中药化学,并新增了中药药理学。
其中,中药鉴定考核比重最大,约为1/3,据说今年直接出了药材的图片要求考生们辨认,比如给了商陆(罗盘纹)、何首乌(云锦花纹)彩图判断横切面特征。
看来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中药师必须要能熟练鉴别常用中药。
医学|教育网|原创制剂和炮制都属于药剂学的范畴,约为1/3。
考生们最头痛的中药化学分值也不少,约为1/4。
(小编在此悄悄汗颜一把,别说鉴定中药了,平菇、香菇、口蘑我都傻傻分不清楚。
)执业中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新大纲的《中药学专业知识二》组合了原来的中药学各论以及中药综合的中成药,两个部分在考题中的比重旗鼓相当。
单味药中清热药和补虚药相对重要,分别考了9分。
中成药中的内科常用中成药独占鳌头,考了41分,分值约为1/3.执业中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在分离了看着都很相似的中成药后,整体难度相对降低,同时对中医临床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的考核也提高了,几乎一半的考题都是在考中医的内容。
2015年执业中药师考试考点点评2015年执业中药师职称资格考试的相关考点知识,小张老师通过本文特详细梳理有关的考点知识,供广大考生参考复习。
一、挥发油的提取1.蒸馏法:该法利用挥发油的挥发性和水不溶性,是提取挥发油最常用和最简单的方法。
2.溶剂提取法:用低沸点有机溶剂如乙醚、石油醚(30~60℃)等进行提取。
采用连续回流提取或冷浸的方法提取挥发油。
3.吸收法:适用于油脂类,油脂类一般具有吸收挥发油的性质,常常利用此性质提取贵重的挥发油,如玫瑰油、茉莉花油等的提取。
吸收法有两种,即冷吸收法和温浸吸收法。
吸收挥发油后的油脂可直接供香料工业用,也可加入无水乙醇,醇溶液减压蒸去乙醇即得精油。
4.压榨法:此法适用于含挥发油较多的果皮,如鲜橘、柑、柠檬的果皮等。
5.CO2超临界流体提取法:适用于提取不稳定、易氧化、受热易分解的挥发油成分。
具有提取效率高,提出物杂质含量低等优点。
防止氧化热解及提高品质。
6.微波萃取法:可以缩短实验和生产时间、降低能耗、减少溶剂用量以及废物的产生,更加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
同时可以提高收率和提取物纯度。
较超临界流体萃取仪器设备比较简单、廉价,而且适应面较广,较少受被萃取物极性的限制。
采用此法对丁香、魁蒿叶、红花、藿香、佩兰等挥发油的提取,提取时间与传统方法相比大为缩短,提取收率有较大提高。
二、挥发油的通性1.性状:1)颜色:挥发油大多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少数挥发油有其他的颜色,如薁类多显蓝色,佛手油显绿色,桂皮油显红棕色。
2)形态:挥发油在常温下为透明液体。
低温放置,可能析出结晶,习称“脑”,如薄荷脑、樟脑等。
滤去析出物的油称为“脱脑油”,如薄荷油的脱脑油习称“薄荷素油”,但仍含有约50%的薄荷脑。
3)气味:绝大多数的挥发油具有特殊的气味,其嗅味常是其品质优劣的重要标志。
2.挥发性:挥发油常温下可自然挥发,如将挥发油涂在纸片上,较长时间放置后,挥发油因挥发而不留油迹,脂肪油则留下永久性油迹,藉此二者可相区别。
2015年执业中药师医学职称考试考点点评有关2015年执业中药师职称考试的考点知识,小张老师通过本文特详细梳理这一科目的部分考点内容如下,供广大考生参考复习。
一、重楼的炮制【重楼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晒干。
【重楼性味】苦,微寒;有小毒。
【归经】归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理消肿止痛,凉肝定惊。
用于疔疮痈肿,咽喉肿痛,毒蛇咬伤,跌扑伤痛,惊风抽搐。
【用法用量】3~9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备注】(1)与金银花、连翘等配伍应用,治热毒疮疡;与鬼针草等同用,治毒蛇咬伤。
用于癌肿,常与石见穿、半枝莲、夏枯草等药配伍应用。
此外,本品尚可用于小儿高热惊风抽搐。
【摘录】《中国药典》二、【枳壳炮制】枳壳: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后筛去碎落的瓤核。
本品为不规则弧状条形薄片,长达5cm,宽达1.3cm.切面外果皮棕褐色至褐色,中果皮黄白色至黄棕色,近外缘有1~2列点状油室,内侧有的有少量紫褐色瓤囊。
麸炒枳壳:取枳壳片,照麸炒法(附录ⅡD)炒至色变深。
本品为不规则弧状条形薄片,色较深,有的有焦斑。
【枳壳性味】苦、辛、酸,温。
【归经】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理气宽中,行滞消胀。
用于胸胁气滞,胀满疼痛,食积不化,痰饮内停;胃下垂,脱肛,子官脱垂。
【用法用量】3~9g.【注意】孕妇慎用。
三、珠儿参的炮制【珠儿参炮制】拣净杂质,打碎用或水润,切片,晒干。
【珠儿参性味】苦甘,寒。
①《本草从新》:苦,寒,微甘。
②《药材资料汇编》:味略苦,带涩,微寒,无毒。
③《四川中药志》:苦,平,微甘,无毒。
【珠儿参归经】《四川中药志》:入肝、胃二经。
【功能主治】养阴,清肺,散瘀,止血,定痛。
治热病烦渴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阴虚咳嗽,痨伤吐血,鼻衄,咽痛,风湿性关节炎,小儿惊风,跌打损伤。
①《本草从新》:补肺,降火。
肺热者宜之。
②《救生苦海》:血症用之,可代三七。
③《药性考》:能托里,外症堪用。
2015年主管中药师职称考试考点点评2015年主管中药师资格职称考试的知识点很多,小张老师通过本文详细整理有关的知识点如下,请广大考生重视。
一、脾主生血统血脾主生血统血:脾主生血,指脾有生血的功能。
统血,统是统摄、控制的意思。
脾主统血,指脾具有统摄血液,使之在经脉中运行而不溢于脉外的功能。
(1)脾主生血: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脾运化的水谷精微是生成血液的主要物质基础。
故张景岳说:“血……,源源而来,生化于脾”(《景岳全书·血证》)。
脾运化的水谷精微,经过气化作用生成血液。
脾气健运,化源充足,气血旺盛则血液充足。
若脾失健运,生血物质缺乏,则血液亏虚,出现头晕眼花,面、唇、舌、爪甲淡白等血虚征象。
(2)脾主统血:“脾统诸经之血”(《名医汇粹》),“人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沈注金匮要略·卷十六》)。
脾气能够统摄周身血液,使之正常运行而不致溢于血脉之外。
脾统血的作用是通过气摄血作用来实现的。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气为血帅,血随气行。
脾的运化功能健旺,则气血充盈,气能摄血;气旺则固摄作用亦强,血液也不会逸出脉外而发生出血现象。
反之,脾的运化功能减退,化源不足,则气血虚亏,气虚则统摄无权,血离脉道,从而导致出血:由此可见,脾统血,实际上是气对血作用的具体体现,所谓“脾统血者,则血随脾气流行之义也”(《医碥·血》)。
但脾之统血与脾阳也有密切关系。
“脾统血,血之运行上下,全赖于脾。
脾阳虚,则不能统血”(《血证论·脏腑病机论》)。
因脾失健运,阳气虚衰,不能统摄血液,血不归经而导致出血者称为脾不统血,临床上表现为皮下出血、便血、尿血、崩漏等,尤以下部出血多见。
脾不仅能够生血,而且还能摄血,具有生血统血的双重功能。
所以说:“睥统血,脾虚则不能摄血;脾化血,,脾虚则不能运化,是皆血无所主,因而脱陷妄行”(《金匮翼·卷二》)。
二、肺主治节肺主治节:治节,即治理调节。
2015年主管中药师职称考试考点点评为了帮助参加2015年主管中药师职称考试的考生更好的掌握有关考点知识,助考之星老师特准备了以下的内容,供广大考生参考复习。
一、蠲哮片含量测定方法蠲哮片处方为:葶苈子,青皮,陈皮,黄荆子,槟榔,大黄,生姜。
2005版《中国药典》蠲哮片含量测定项下: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冰醋酸(30:70: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5nm.理论板数按橙皮苷峰计应不低于1500。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10片,除去包衣,研细,取约0.2g,精密称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甲醇适量,置80℃水浴中加热回流4小时,至提取液近无色,提取液转移至100ml量瓶中,用少量甲醇洗涤容器,洗液并入同一量瓶中,放冷,加甲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蠲哮片中橙皮甙的含量。
采用美国waters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为nova - pak c18 ( 3.9×150mm),流动相:甲醇-醋酸-水(27:6:67),检测波长280nm,柱温30℃,流速0.6ml/ min。
结果橙皮甙进样量在0.16~2.0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 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75 %,rsd=1.11%。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蠲哮片中橙皮甙的含量。
采用美国waters公司variam 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为mlarcopak mch-5300x4mm,流速0.7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280nm,流动相比例为甲醇-醋酸=水(34:5:61)。
结果橙皮甙平均回收率为98.26 %,rsd=1.57%。
二、纠正酸中毒药血浆中的缓冲对有四对:NaHCO3/H2CO3、NaHPO4/NaH2PO4、Na-有机酸/有机酸、Na-蛋白质/蛋白质。
第一对含量最多,缓冲能力强酸中毒包括代谢性酸中毒和呼吸性酸中毒。
休克微循环障碍,血液灌注不足,组织缺氧,酸性代谢产物(乳酸,酮体)增多碳酸氢钠与之缓冲,使血液碳酸氢钠浓度下降,碳酸相对增多,产生代谢性酸中毒(NaHCO3↓),为休克常见现象。
2015年初级中药师职称考试考点点评
2015年初级中药师职称考试的考点知识和考试内容,小张老师特梳理其中的几个知识点,供广大考生参考复习。
一、蟾蜍浆和蟾酥
(一)化学成分:
主要成分有蟾蜍甾二烯类、强心甾烯蟾毒类、吲哚碱类、甾醇类等,前二类成分具有强心作用。
蟾蜍甾二烯类和强心甾烯蟾毒类成分的甾体母核与乙型强心苷苷元和甲型强心苷苷元相同。
不同的是,蟾蜍甾二烯和强心甾烯蟾毒母核C-3位羟基多以游离状态存在或与酸成酯,故它们不是苷类化合物。
(二)性质:
蟾毒配基、结合性蟾毒配基和强心甾烯蟾毒类都具有强心苷元的甾体母核结构,具有强心苷元母核的颜色反应。
强心甾烯蟾毒类具有甲型强心苷的反应,如Kedde反应、Legal反应、Baljet 反应和Raymond反应等。
而蟾蜍甾二烯类蟾毒配基和结合蟾毒配基和乙型强心苷一样不具有上述活性亚甲基反应。
强心甾烯类在217~220nm有吸收,而蟾蜍甾二烯类在295~300nm有吸收。
结合型强心甾烯和蟾蜍甾二烯类化合物结构中具有酯键,可被碱水解,生成游离的强心苷元类化合物。
二、挥发油理化性质
1、性状:
多为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液体,具浓烈的特异性嗅味,少数有颜色,如:奥类显蓝色,佛手油绿色,桂皮油红色。
“脑”——挥发油在低温下析出的结晶物。
滤取析出物的油称脱脑油。
2、挥发性:
常温下易挥发,涂在纸上不留痕迹,可与脂肪油区别。
3、溶解性:
挥发油易溶于各种有机溶剂,难溶于水。
4、稳定性:
挥发油对光线、空气及温度较敏感,易氧化分解及变质,所以应低温、密闭、避光保存。
5、物理性质:
大多数挥发油比水轻,具有光学活性,并具有折光性。
6、化学性质:
具有双键、醇羟基、醛、酮、酸性基团、内酯等结构,故相应的能与溴、亚硫酸氢钠加成,与肼缩合,并有银镜反应、异羟肟酸铁、皂化及遇碱成盐反应。
三、茶剂制备方法
1.块状茶剂:
将处方中的药材粉碎成粗粉或碎片,以面粉糊为黏合剂混匀;也可将部分药材提取物制成稠膏为黏合剂,与其余药物的粗末混匀,制成适宜的软材或颗粒,以模具或压茶机压制成形,低温干燥即得。
2.袋装茶剂:
可分为全生药型与半生药型两种。
全生药型系将处方中各组分粉碎成粗粉,经干燥、灭菌后分装入茶袋即得。
半生药型系将处方中一部分药材粉碎成粗粉,另一部分药材提取,以药材粗粉吸收提取浓缩液,经干燥后,分装入茶袋即得。
3.煎煮茶剂:
将药材加工制成片、块、段、丝或粗粉后,分装入袋,供煎煮后取汁服用。
茶剂一般应在80℃以下干燥。
四、葛根药理作用
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a.对心肌和心电的影响:葛根煎剂、醇浸剂、总黄酮、黄豆甙和葛根素给大鼠腹腔注射或皮下注射,均能对抗垂体后叶素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
葛根浸膏750mg/kg与心得宁0.1mg/kg阻滞异丙肾上腺素兴奋心肌的作用强度相似。
葛根醇浸膏、黄豆甙元和葛根素均有明显预防乌头碱和氯化钡诱发的心律失常作用,醇浸膏和黄豆甙元的作用比葛根素强。
葛根浸膏液静脉注射,可降低正常心率,并能完全阻滞异丙肾上腺素引起的心动过速和心电波形变化。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间歇点滴葛根素后,心肌指数明显降低;磷酸肌酸激酶及其同功酶值明显降低,但恢复到正常水平所需时间缩短;心电图指标均明显减少;肺嵌顿压未见升高;梗死扩展发生率明显下降。
葛根总黄酮和葛根素对梗死心肌的代谢有良好影响。
葛根总黄酮和葛根素给麻醉犬静脉注射后,心率减慢,总外周阻力减低,心输出量无明显改变,而左室做功略减少,心肌耗氧量减少,心肌工作效率提高。
这些作用对调整心肌对氧的供求平衡可能有利。
b.对冠状动脉的作用:给麻醉开胸犬冠状动脉内或静脉注射葛根总黄酮及葛根素时,均能使冠状血管扩张。
在垂体后叶素引起急性心肌缺血条件下,总黄酮仍能对抗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冠状动脉痉挛,使冠脉血流量增加,血管阻力降低。
当预先用利血平使心脏内儿茶酚胺类物质耗竭后,总黄酮和葛根素仍能保持扩张冠状血管作用,说明其扩张冠状血管作用是由于其对冠状血管平滑肌的直接松弛而产生。
葛根醇剂亦有类似作用。
葛根素的作用则比总黄酮强。
总黄酮和葛根素还能减低心肌氧利用率和心肌氧消耗。
葛根总黄酮能降低犬的心肌氧消耗,增加氧供应。
静脉注射葛根素可使冠心病人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及血浆儿茶酚胺含量降低,而儿茶酚胺类的降低则可能是由于葛根素减少缺血心肌产生乳酸的结果。
c.对血压的作用:葛根对正常和高血压动物有一定的降压作用。
给麻醉犬及高血压犬静脉注射葛根总黄酮,都呈现降压作用。
并有心率减慢和外周血管阻力降低。
其煎剂及醇浸膏给肾型高血压犬灌服,也有一定的降压作用。
腹腔注射葛根素及灌服葛根黄豆甙元的固体分散物均能显着降低清醒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且作用强于对正常大鼠。
麻醉猫静脉注射葛根黄豆甙元,其收缩压和舒张压亦显着下降。
葛根醇浸膏、总黄酮、葛根素的降压作用不受阿托品的影响。
葛根醇浸膏能减弱乙酰胆碱引起的高血压狗的降压反应和去甲肾上腺素引起的升压反应。
葛根浸膏和葛根素能对抗异丙肾上腺素引起的升压,减弱或完全阻断肾上腺素的降压作用。
也有报告给高血压患者静注葛根素后,血压降低和心率变慢的同时,可使血浆儿茶酚胺含量减少。
2.对脑循环的作用:
给麻醉狗经颈内动脉注射葛根总黄酮,能使脑血流量增加,血管阻力降低,
其作用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强。
给高血压动脉硬化的患者肌肉注射,可使脑血管阻力减小,血流入时间缩短,有温和的改善脑血循环作用。
葛根总黄酮还能使乙酰胆碱引起的脑内动脉扩张和去甲肾上腺素引起的收缩作用减弱,使处于异常状态的血管功能恢复到正常水平。
葛根黄酮对脑血管的扩张作用比冠状血管明显,有改善脑循环和改善外周循环作用,能使高血压病人异常脑血流图正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