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d_汉语教案第七课
- 格式:pdf
- 大小:188.11 KB
- 文档页数:9
25太阳是大家的教学目标:1、会认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正确读写“红彤彤、晚霞、睡构”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各国儿童的团结友爱,感受诗歌的快乐氛围。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的含义。
教学准备:生字卡、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生字词,朗读诗歌。
教学目标:1、会认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正确读写“红彤彤、晚霞、睡构”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关于太阳的诗。
2、板书课题。
齐读。
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二、初读诗歌1、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流利。
2、想一想:这首诗主要写什么?三、检查学生自学生字的情况。
1、出示生字词,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提醒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
“彤”字本音第二声,在ABB式词组中变成第一声。
2、想办法记住生字。
四、检查读诗情况。
1、指名分节朗读诗。
2、齐读整首诗。
五、再读诗,整体感知1、全文共有几节诗?2、说说每节诗的意思。
3、读了这首诗,你都知道了什么?陪小朋友戏水 ……26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假日、防止、壮胆、无影无踪、荒无人烟、小镇、处境、交易、鼻子、犹豫、反应、摔倒、费用”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我”对国旗的尊重和热爱,也体会到面包店老板对“我”的敬重和理解。
教学重点:理解面包店老板态度的变化。
教学难点:学习用外在动作表达内心情感的写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假日、防止、壮胆、无影无踪、荒无人烟、小镇、处境、交易、鼻子、犹豫、反应、摔倒、费用”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汉语拼音第7课(z c s)》人教(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掌握拼音字母z/c/s的发音和正确书写。
2.能够辨认词语中的z/c/s发音。
3.能够正确拼读包含z/c/s的汉字和词语。
4.培养学生对拼音字母的认识和运用。
二、教学重点1.掌握拼音字母z/c/s的发音和书写。
2.辨认词语中的z/c/s发音。
三、教学难点1.区分z、c、s三个发音的不同之处。
2.能够正确拼读包含z/c/s的词语。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PPT。
2.学生拼音练习册。
3.黑板、粉笔、拼音字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让学生回顾前几课学过的拼音字母,并复习发音。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本课内容。
2. 学习拼音字母z(10分钟)•带领学生学习拼音字母z的发音和书写。
•搭配图片、词语示范发音,让学生模仿。
3. 学习拼音字母c(10分钟)•继续学习拼音字母c的发音和书写。
•与z进行对比,突出不同之处,帮助学生记忆。
4. 学习拼音字母s(10分钟)•学习拼音字母s的发音和书写。
•让学生练习发音,纠正发音错误。
5. 综合练习(15分钟)•出示包含z/c/s的拼音练习题,让学生在黑板上书写。
•师生互动,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6. 拓展延伸(5分钟)•讨论汉字中的z/c/s发音规律。
•鼓励学生积极运用拼音字母。
7. 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强调拼音字母z/c/s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课后多加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作业布置•布置拼音练习册相关习题,要求认真完成。
•要求学生每天复习拼读z/c/s相关字词。
七、教学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重点关注错误发音的学生进行纠正。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进度,确保学生都能够掌握本节课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们对拼音字母z/c/s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准确发音并正确书写。
希望学生能够通过不断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复习教案一、复习目标: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掌握本册中多音字的正确读音,并能根据拼音写出已学的汉字。
2、复习掌握本册所学的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
复习辨析同音字和形近字,进一步培养正确使用汉字的能力。
3、复习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
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4、复习掌握本册《词语表》中的词语,能写出部分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能按要求正确搭配词语和将词语分类。
5、复习巩固对句子的认识,会把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和把句子写具体。
6、复习学过的各种句式,初步认识比喻句和学会改写反问句。
7、结合课文,复习掌握读懂按时间顺序或事情发展顺序或方位顺序写的一段话的方法。
8、熟读32篇课文,理解内容,并能按要求朗读课文或背诵、默写课文。
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9、理解句、段、篇之间的联系。
能比较正确地修改明显病句,把排列错误的几段话整理成通顺的短文。
会写记事、写人、状物的记叙文。
要求有条理,有具体内容,有详有略。
会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作文。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句、段、篇之间的关系,概括段意和主要内容。
2、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和自己的作文。
3、能围绕中心,具体地叙述一件事。
三、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启发引导、游戏、互动法、愉快学习法。
四、学生学习方法: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法。
五、使用媒体:多媒体课件、展示台。
六、教学时间:7课时。
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复习内容:本学期的生字新词。
复习目标:学生对本学期新学习的生字词基本会读会写。
正确区别同音字、形近字、多音字。
复习重难点:1、区别同音字。
2、区别形近字。
3、掌握多音字的读法。
复习准备:本册生字表、同音字、形近字、多音字归类练习题。
复习过程:一、故事导入:1、讲错别字故事,引起学生复习兴趣。
2、听故事。
3、揭题,板书:复习本学期的生字新词。
用“ 3 3 ______ 1 2 3 4 1 2 1“狮” 2 3、老师示范写“虎”。
4、学生在书上描红,认为写好了就写到田字格中。
附。
打印:(词) 狮子 猴子 猩猩 斑马 (判断题)仙鹤 袋鼠 老虎 麋鹿 小黑板: 大森林里的动物真多啊!有________的______,有________的______,还有________的______。
爱。
发他们学习新字的饱满热情。
这里,用真实的动物园情境,课前我在黑板上画好森林环境,导入新课时,贴上可爱的动物,为学生营造了真实的氛围,有利于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识字、写字教学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努力提高学生自学生字的能力。
本环节设计坚持先自学而后教的原则,教学本课生字时,分为两步:先让孩子们自学,再人人争当小老师,把自己学会的字介绍给大家;对有一定难度的,就由老师带着学。
这样扶放结合,既有利于学生扎实有效地掌握生字,又有利于提高他们学习生字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孩子们收集资料,介绍动物园里的动物,这其实是又一次情境的渲染。
通过争当小导游,孩子们的感情又一次升温,他们很快进入角色,加深体验,边看边说,边说边想,俨然是个小导游,他们的介绍闪烁着灵性的创造性的火花,彼此享受着学习的快乐!学生在对话中,美读韵文,丰富韵文,拓展韵文。
孩子们的思维活了,课堂活了,文字丰满了,增强了喜爱、保护动物的情感。
同时,在学生练字过程中,我随时提醒学生注意正确的书写姿势,并加以纠正,为学生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
比较文。
“窿”)有这个偏旁?并学习了归类的识字方法。
这些字都与什么有关,通过理解偏旁的本义来理解和记住该字词。
还注意让学生从义和形上比较区别了“示字旁”和“衣字旁”以及“宝盖头”和“穴宝盖”。
上下来的感觉:学生掌握得还是不错的。
只是在感情朗读指导上有些难度,因为本课的韵文读起来并不是那么朗朗上口,缺少一些情感的投入,只是读顺了,然后便流利了。
《成功之路·进步篇》第7课镇静是一种智慧一、教学内容1.学习本课的生词。
2.学习本课的扩展词:(1)仔细(2)顺手(3)暂时(4)值得(5)纷纷(6)估计3.学习本课的语言点:(1)副词“竟然”(2)一……也/都+不/没……(3)连词“于是”(4)一般4.学习本课的课文。
5.进行语言活动练习。
6.综合复习本课所学内容。
7.完成课后练习。
二、教学时间本课建议用6学时完成。
第1、2学时完成生词第1-28和课文第1-2段的学习;第3、4学时完成剩余生词和课文的学习,进行语言活动;第5、6学时综合复习重点词语和课文,完成课后练习。
三、教学环节建议(一)第1-2学时1. 新课预热、教学安排2.学习生词重点处理经营、特制、藏、不知不觉、过路等词。
3.学习扩展词仔细、估计、顺手4.学习语言点(1)竟然(2)一……也/都+不/没……5.学习课文第1-3段到“会很自然地换到另一只手上……”(二)第3-4学时1. 复习已学词语和课文2.学习生词3.学习扩展词暂时、值得、纷纷4.学习语言点(1)于是(2)一般5.学习课文剩余部分6. 语言活动(三)第5-6学时1. 综合复习前两次课词语、课文2. 完成课后练习四、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1. 扩展词“估计”2. 扩展词“暂时”3. 扩展词“值得”4. 语言点“竟然”5. 语言点“一般”难点1. “一……也/都+不/没……”与“一点儿+也/都+不/没……”的区别2. “于是”与“所以”的区别。
第七课
自强不息的钱伟长
教学重点:
1、本课80个生词的识记。
2、“保险”等六个词语的运用。
3、“遇到”—“遇见”等五组近义词的辨析.
4、“万万、为……起见……、横下一条心”等五种句式的运用.
5、条件复句的运用.
6、“自强不息”精神理念的传达。
教学难点:
1、“遇到”—“遇见”等五组近义词的辨析.
2、条件复句的运用.
3、“自强不息”精神理念的传达。
4、认识钱伟长等院士。
教学参考资料:
1、《超越自我》刘墉三联出版社 1999年出版
2、《现代汉语》黄伯荣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课时安排:六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这是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的名言,他告诉我们生活中会有很多的磨难,我们需要它们,经历之后,我们会成熟,也会成功,那么在本文中钱伟长又是怎样自强不息的呢?
钱伟长,男,汉族,1912年10月生,江苏无锡人,民盟成员,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毕业,博士,研究员、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二、学习课文,理解文意
1、教师范读生词,学生跟读;
2、范文配乐朗读,学生朗读课文,理解文意,回答课后思考题。
(1)上海大学的校训是谁题写的?
答:上海大学校长钱伟长先生。
(2)读中学时钱伟长的成绩怎么样?
答:钱伟长在苏州中学念书时,虽然在数理化和英语上下了不少功夫,但是成绩却不尽如人意,而文学和历史成绩则名列前茅。
(3)是什么改变了钱伟长学文科的计划?
答:是祖国当时的状况与需要,国家迫切需要科技人才。
(4)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素养?
答:应该具有爱国主义精神,有文化艺术修养,拥有学科专业知识。
(5)钱伟长认为办学要拆掉哪四堵墙?
答:办学要拆掉学校与社会,教学与科研,各系专业,教与学之间的四堵墙。
三、讲解词语
1、生词详解
(1)自强不息:自强:自己努力向上;息:停止。
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松懈。
在句子中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
出处《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近义词】:发愤图强、励精图治、卧薪尝胆
【反义词】:自暴自弃、自轻自贱、心灰意懒
Eg:一个国家要想强盛,必须要有~的精神。
(3)、大作(名):敬辞,称对方的著作
拜读~/~有不少创见
大作(形):猛烈发作或发生
狂风~/十一月四日风雨~/鼓乐~
(4)、镌刻:雕刻,把铭文刻或画在某种坚硬物质上或石头上。
一般古代的文人墨客会在名胜古迹上刻下自己写的诗词,为“镌”。
Eg:石碑上镌刻着一副对联。
(7)、转机(名):好转的机会;好转的可能。
多指事情能挽回或病症脱离危险。
有/出现~
Eg:我的病终于有了转机,渐渐地好起来,热度也逐渐在减退。
这件事在经历了这么多波折之后,终于出现了转机。
转机(动):乘飞机中途转乘其他飞机。
(8)、尽如人意:尽:全;如:满足。
一个人的做法满足所有人意见。
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非常满意。
多用于否定句中。
【出处】宋·刘克庄《后村全集·李艮翁礼部墓志铭》:“然议者但以为恩泽侯挟贵临民,安得尽如人意。
”
Eg: 天下事岂能尽如人意。
他稍稍感到天下事不能~了。
茅盾《子夜》
(9)、名列前茅:名:名次;茅:古指楚国的特产,古代楚国军队行军时,前哨如遇敌情,则举茅草发出警报,后来以“名列前茅”字面意思是指名次列在前面,形容成绩优异。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近义词】:首屈一指【反义词】:名落孙山
Eg: 小明的学习在班上~。
通过不断努力,我终于在今年的期末考试中在班里~了。
(13)憧憬:(动)对未来的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
君实在二十岁时,满脑子装着未来生活的~。
茅盾《创造》
悲苦的回忆与幸福的~交织在一起,真是苦辣酸甜一齐兜上心头。
她一直在憧憬未来的美好生活。
(17)赫然:(形)①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的事物突然出现Eg: 巨幅标语~在目。
他把报纸打开,粗体黑字大标题~映入他的眼帘。
②形容大怒:~而怒。
(18)奇耻大辱:奇:异常。
极大的耻辱。
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Eg:科学家和文学家都遭到了~,有的因受迫害致死。
我们和帝国主义结下了深仇大恨,我们忘不了那些~。
(22)一泻千里:泻,水往下直注。
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
也比喻文笔或乐曲气势奔放。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宾语;指速度快。
Eg:站在黄河壶口瀑布岸边,眼望瀑布咆哮而下, ~ ,如此美景真是让人留连忘返。
(31)流离失所:流离:转徙离散;失:找不到。
无处安身,到处流浪。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
【典故】汉元帝时期,御史大夫薛广德陪同汉元帝外出打猎。
元帝忘乎所以,不想停止,严重影响当地百姓的生活。
薛广德就上书说当地百姓因为皇帝狩猎而流离失所,希望皇帝体恤百姓的疾苦。
元帝认为言之有理,就与光禄大夫张猛等立即回宫。
【近义词】无家可归、流离颠沛
【反义词】安家立业、安居乐业
Eg:我和每个人一样,意识到经济衰退将使一些人没有工作并~。
他们面临的挑战之一是向~的老年人发放药品。
(34)和颜悦色:和蔼喜悦的神色;和蔼可亲的面色。
联合式;作状语;含褒义。
【出自】:《论语·为政》子夏问孝,子曰色难。
Eg:申子平急上前,~的把原委说了一遍。
◎清·刘鹗《老残游记》(37)迎头赶上:迎:向着;头:走在前面的。
加紧追过最前面的。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含褒义
Eg:我国科学技术必须迎头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47)博学多才: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用于赞扬别人
【出自】:《晋书·郤诜传》:“诜博学多才,环伟倜傥,不拘细行,州郡礼命并不应。
”
Eg:贯忠~,也好武艺,有肝胆。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
四、词语辨析
1、要是遇到什么困难尽管告诉我。
\你昨天遇见谁了。
2、这里的风景是多么美丽啊。
\她是何等人物,你敢冒犯她。
3、她毅然决定离开这里。
\她坚决反对我们。
4、你到底想怎样,一定要查一个究竟吗?
5、能见到你我很高兴,但你也别在这件事上太得意了。
五、句式例释
1、时光流逝,青春如歌,岁月如雨。
2、为方便起见,请自动出示证件。
3、这次考试有考砸了。
4、万万没想到他回来了。
5、横下一条心,好好学习,下次考第一。
六、语法提示:条件复句
一般条件句
偏句提出条件,正句指出这种条件产生的结果。
一般条件句又可分为充分条件句和必要条件句。
1、充分条件句
偏句是正句的充分条件,正句表示这种充分条件所产生的结果。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
单用:“便、就”;
合用:“只要(只需、一旦)……就(都、便、总)”。
例如:
①平凡的工作只要和远大的理想结合起来,便会产生极大的乐趣。
②只要煤矿一开工资,这个城市就要热闹那么几天。
③白天晚上,只要她没睡着,嘴里就哼哼唧唧地唱歌。
④一旦掌握了要领,就很容易深入下去了。
2、必要条件句
偏句是正句成立的必要条件,缺少了必要条件,正句提出的结果就无法成立。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
单用:“才、否则、要不然”。
合用:“只有(唯有)(除非)……才(否则)(不)”。
例如:
①正是有了他的帮助,萍儿才感到生活充满了希望。
②回去把你们的粮食、钱财、土地老老实实地分给老百姓,要不然绝饶不了你们。
③只有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才能把事情办好。
④除非让他亲自去解释,否则永远也别指望得到原谅。
3无条件句编辑
偏句排除一切条件,正句表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会产生同样的结果,不以偏句的条件变化为依据。
无条件句必须成对使用关联词语,常用的合用关联词语有:“无论(不论)(不管)(任凭)……都(也)(还)(总)(总是)”等。
例如:
①不论处在什么厄运中,都不要失去理想!都要保持高风亮节!
②无论什么时候找到他,他总是很真诚、很热心地对待我们。
③不管穷人富人,男儿女娃,在读书问题上都是平等的。
④任凭我们怎么叫门,他都没有把门打开。
七、课文讲解
1、上海大学的校训是谁写的?
2、钱伟长做了一个什么改变,是转折点吗?
3、一个有创新能里的人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八、作业专练(含副课文)
九、听力训练
1、听力材料:条件复句片段
2、口语训练
十、课后小结
1、学生词语运用较好。
2、学生认识了中国院士。
3、学生了解了自强不息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