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世界大战(正式)
- 格式:ppt
- 大小:3.37 MB
- 文档页数:34
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战,1914年8月—1918年11月)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
目录一战的性质战争的背景1.普法战争2.互立阵营3.争夺殖民地4.争夺摩洛哥事件5.欧洲火药桶——巴尔干6.波斯尼亚事件7.第一次的巴尔干战争8.第二次的巴尔干战争9.萨拉热窝事件10.普战事爆发战争的过程1.西面战线2.东面战线3.第一次世界大战大事记4.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世界大战结束1.战争的结果统计资料2.巴黎和会3.其它和约战争的影响一战的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12张)第一次世界大战(The Great War)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争霸性质的掠夺战争,除塞尔维亚等少数国家具有民族解放和自卫的正义性质外,其他都是非正义的。
他们的正义不能根本改变整个战争的性质战争的简介日期: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位置:欧洲、非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东结果:协约国获胜直接原因/ 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大约15亿人卷进战争死亡(约数):1669万人=将士:900万+平民:700万发起国家:同盟国、协约国主要参战国:协约国一战资料(6张)俄国法国塞尔维亚王国比利时大英帝国与其殖民地日本意大利王国(1915年5月,意大利退出同盟国,加入协约国)罗马尼亚希腊美国中国等同盟国意大利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又称奥斯曼土耳其)保加利亚第一次世界大战从1914年7月开始到1918年11月,历时4年3个月,战火席卷欧、亚、非三大洲,参战国家地区达34个,受战祸波及的人口达15亿以上,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75%。
双方动员的兵力达889个师,共计7400万人,共有840万人阵亡,另有2100万人受伤。
战争的背景普法战争普鲁士为了统一德国并与法国争夺欧洲大陆霸权,于是在1870年 - 1871年与法国爆发普法战争。
这场战争以法国大败,普鲁士大获全胜,建立德意志帝国告终。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二、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
1.三国同盟:1882年,由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组成的三国同盟正式形成。
2.三国协约:20世纪初,英国分别与法国、俄国缔约建立起三国协约.
3.影响/后果:两大军事集团展开了疯狂的扩军备战,冲突不断。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6月28日)。
2.开始时间:1914年7月
3.开始标志:奥匈帝国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
4.意大利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协约国达成秘密协定,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
四、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结果
1.主战场:欧洲
2.战线:形成了东线、西线和南线三条战线。
3.重大战役:凡尔登战役。
(1)国家:德国和法国。
(2)时间:1916年
(3)凡尔登战役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
4.1917年,美国、中国加入协约国作战。
5.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不久,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6.结果:1918年11月德国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
7.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目的: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
8.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帝国主义战争。
9.使用的新武器:坦克、潜艇。
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这场战争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公共基础知识整理——两次世界大战一、第一次世界大战(非正义)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两大军事集团(1)三国同盟(德、意、奥)。
(3)三国协约(英、法、俄)。
3、导火索: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
4、过程(1)第一阶段:1914年,马恩河战役。
(2)第二阶段:1915-1916年。
①凡尔登战役,是一战的转折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德)。
②索姆河战役,规模最大,英国首次使用新武器——坦克(英法)。
(3)第三阶段,1917-1918年,德国投降,同盟国失败。
5、"凡尔赛-华盛顿本系"的建立(1)1919年,巴黎和会签订《凡尔塞条约》,战胜国重新瓜分世界。
(2) 1921-1922年华盛顿会议,签订《四周条约》《王国海军条例》《九国公约》,调整帝国主义国家间在中国的利益冲突。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战争)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进程(1)爆发: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
(2)扩大: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莫斯科保卫战胜利。
②1941年,日军偷袭珍珠港,美英对日宣战,大平洋战争爆发,规模最大。
(3)世界反法西斯同盟1942年,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4)转折①太平洋战场,1942年,中途岛海战,美国胜利(美国VS日本)。
②北非战场,1942年,阿拉曼战役,英国胜利(英国vs德国)。
③苏德战场,1943年,斯大林格勒战役,苏联胜利(苏联VS德国)。
(5)胜利①开罗会议,1943年11月,中美英签署《开罗宣言》。
日本将东三省、台湾、澎湖列岛在内的中国领土归还。
②德黑兰会议,1943年1月,苏美英决定开辟第二战场。
③诺曼底登陆,1944年,开辟第二战场(两面夹击德军)。
④雅尔塔会议,1945年,苏美英。
1)消灭法西斯、军国主义,惩办战犯。
2)成立联合国。
3)苏联参加对日本作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又称第一次世界战争,是20世纪最具有标志性
的重大事件之一。
这次战争于1914年7月28日爆发,持续了近四年,直至1918年11月11日才正式结束。
这场规模庞大的战争,波及全球,牵动了无数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给世界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非常复杂,其中包括了帝国主义、民族主义、军备竞赛、同盟体系等多种因素。
最终,奥地利对塞尔维亚的宣战成
为导火索,各个国家被卷入了这场残酷的战争中。
战争期间,各方动
用了空前的军事力量,科技装备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死伤惨重,战争
的规模和破坏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在这场战争中,参战各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军人和平民的伤亡数
量惊人,有些国家的国土和经济也受到了严重破坏。
同时,战争还导
致了巨大的社会动荡,引发了俄国革命等一系列重大事件,进一步加
剧了战争的影响范围。
最终,以德国为首的中央同盟国战败,签署了停战协定。
巴黎和会
确定了和平条约的内容,对德国进行了重创性的惩罚,强加严苛的战
胜国条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伏笔。
第一次世界大战不仅是一场全球性的大战,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
深刻教训。
我们应当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共同努力,避免战争的发生,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和谐的世界。
【字数:361】。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课程标准】:简述“同盟国”“协约国”的成员国,了解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
讲述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教材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中的第二篇课文,位于《世界历史》九年级上P131—135。
课文介绍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后起的帝国主义列强(美、德)与老牌的帝国主义列强(英、法)争霸世界的矛盾日益尖锐,形成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并疯狂地扩军备战,最终导致大战爆发。
这场帝国主义战争规模空前,给各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还埋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祸根。
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世界近代历史上影响深远。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保持着旺盛的求知欲望,理解抽象的历史与社会问题心力与智力相对初一年级学生有了提高;辨证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提高,在电影电视以及其他媒体已经了解一战的情况,九年级学生尤其是男孩子对战争历史比较感兴趣,能够比较容易地进入本课程,对于概念化与系统知识的认识比七年级学生也大有提高。
【设计思路】:第一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初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大事。
本课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因后果的发展为线索展开,首先从2013年11月11日的一则纪念“一战”的新闻报道开始,引导学生追根溯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接着讲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最后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带给人类的影响。
以此为主线,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并引导学生正确分析“一战”的原因和评价第一次世界大战带给人类的影响是上好本课的关键。
教师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借助多媒体课件,采用动态图示法、谈话法、讨论法等手段,动静结合,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
【教学重点】:1、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 猎讯军情网2007-1-141914~1918年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之间为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争夺世界霸权而进行的第一次世界规模的战争。
这场帝国主义战争历时4年3个月,战火燃遍欧洲大陆,延及非洲和亚洲,大西洋的北海海域、地中海和太平洋的南部海域都曾发生激烈的海战。
先后卷入这场战争的有33个国家,人口在15亿以上。
大战根源和起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时期,各国金融寡头为获取更大利润、掠夺别国财富而进行的实力较量。
它是由于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加剧,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为谋求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进行的决战。
经济和政治根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大国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各主要资本主义大国的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已达到很高程度。
各国金融寡头凭借雄厚的资本力量,实际上成为这些国家的统治者。
各国政府积极推行对外扩张和侵略政策,导致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尖锐起来。
各资本主义强国在世界各地以武力争夺殖民地。
世界领土被瓜分殆尽。
但帝国主义列强占有的殖民地很不均衡。
老牌殖民帝国英、俄、法占去世界绝大部分殖民地,德国、美国、日本三个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在19世纪80年代以前还没有殖民地。
德、美、日不满意这种状况,要求以武力重新瓜分殖民地,1898~1905年间连续发生美西战争、英布战争和日俄战争。
资本主义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和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化,使帝国主义各国统治不稳。
为了转嫁危机,各帝国主义国家加紧扩军备战,企图以发动对外侵略战争解决国内危机。
地图: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两大军事集团形成19世纪70年代以后,德国与法、英,俄国与奥匈矛盾加剧。
18 73年,德、奥、俄三国建立三皇同盟。
俄土战争后,德国宰相O.von俾斯麦于1878年主持召开柏林会议,使俄国在巴尔干的既得利益受到损害,引起俄国对德国的怨恨,三皇同盟破裂。
1879年,德国与奥匈正式订立军事盟约。
第一次世界大战简介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战,1914年8月- 1918年11月)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
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
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Central Powers)和协约国(Entente Powers)之间的战斗。
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Austria-Hungary)和意大利是同盟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帝国和塞尔维亚是协约国。
在1914年至1918年期间,很多在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国家都加入了协约国。
战场主要在欧洲。
值得注意的是意大利虽是同盟国,但是后来英国、法国及俄国与意大利签订密约,承诺给予意大利某些土地,结果意大利加入了协约国对抗同盟国。
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
大约有65,000,000人参战,10,000,000左右的人失去了生命,20,000,000左右的人受伤。
战争的导火索是1914年6月的萨拉热窝事件,战线主要分为东线(俄国对德奥作战),西线(英法对德作战)和南线1(又称巴尔干战线)(塞尔维亚对奥匈帝国作战)。
其中西线最惨烈,著名的战役有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摘要日期: 1914–1918位置: 欧洲、非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东结果: 协约国获胜死亡(约数)将士: 9百万平民: 7百万合共: 1千6百万详情: 第一次世界大战伤亡统计主要参战国协约国同盟国* 塞尔维亚王国* 俄罗斯帝国* 法国* 比利时* 大英帝国与其殖民地* 日本* 黑山* 意大利王国* 更多…* 德意志帝国* 奥匈帝国*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保加利亚普法战争普鲁士为了统一德国并与法国争夺欧洲大陆霸权,于是在1870年- 1871年与法国爆发普法战争。
这场战争以法国大败,普鲁士大获全胜,建立德意志帝国告终。
而普法停战的和约极其苛刻,和约规定法国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予德国,并赔款50亿法郎。
结果使德法两国结怨,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战,1914年8月—1918年11月)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
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中国于1917年8月14日对德、奥宣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而告终,并导致了亚洲西部和欧洲东南部、非洲北部的奥斯曼帝国、欧洲中部的德意志帝国、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的俄罗斯帝国、欧洲中部的奥匈帝国四大帝国土崩瓦解,并促成国际联盟的成立。
名称:第一次世界大战地点:主战场为欧洲,波及全世界时间:1914年8月参战方:同盟国、协约国结果:协约国获胜参战方兵力:6500万左右伤亡情况:死亡1000万左右受伤2000万左右造成损失:1700亿美元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参战方协约国▪美国▪比利时▪大英帝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纽芬兰▪新西兰▪南非共和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王国▪葡萄牙▪中国同盟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指挥官协约国▪尼古拉二世▪尼古拉大公▪亚历克西·布鲁西洛夫▪雷蒙·普恩加莱▪乔治·克列孟梭▪约瑟夫·霞飞▪罗贝尔·尼维尔▪费迪南德·福煦▪亨利·菲利浦·贝当▪约瑟夫·毕苏斯基▪戴维·劳合·乔治▪道格拉斯·黑格▪约翰·杰利科▪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卢吉·卡多纳世▪伍德罗·威尔逊▪约翰·约瑟夫·潘兴同盟国▪弗兰茨·约瑟夫一世▪弗朗兹·康拉德·冯·赫岑多夫▪威廉二世▪埃里希·冯·法金汉▪保罗·冯·兴登堡▪埃里希·冯·鲁登道夫▪穆罕默德五世▪穆斯塔法·凯末尔▪斐迪南一世军事战役1914 ▪列日战役▪坦南堡战役▪入侵塞尔维亚▪马恩河会战▪阿拉斯战役▪萨利卡米斯战役▪青岛战役1915 ▪美索不达米亚战役▪加里波利之战▪意大利战役1916 ▪凡尔登战役▪索姆河会战▪日德兰海战▪勃鲁西洛夫攻势▪罗马尼亚战役▪阿拉伯大起义1917▪维米岭战役▪巴雪戴尔战役▪夺取巴格达▪巴勒斯坦战役1918▪春季攻势▪百日攻势▪默兹-阿贡尼攻势相关事件战前冲突▪墨西哥革命▪意土战争▪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第二次巴尔干战争战争序幕▪萨拉热窝事件▪七月最后通牒其他事件▪康边停战协定▪蒙德罗斯停战协定▪南非马利兹叛变▪复活节起义▪十月革命▪苏俄内战▪芬兰内战▪俄国北部战役▪大波兰起义▪波苏战争▪希土战争▪爱尔兰内战目录基本简介战争背景普法战争互立阵营争夺殖民地军备的竞赛摩洛哥事件欧洲火药桶波斯尼亚事件第一次的巴尔干战争第二次的巴尔干战争萨拉热窝事件战争过程西面战线东面战线战争结束战争的结果统计资料巴黎和会其它和约战争影响民族国家中国(北洋)政府英国削弱十月革命美日兴起德国复仇军人待遇女人的地位提升国际联盟军事学术发展新技术发展政府机构职能的改变莱茵非军事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战后条约同名flash小游戏展开基本简介战争背景普法战争互立阵营争夺殖民地军备的竞赛摩洛哥事件欧洲火药桶波斯尼亚事件第一次的巴尔干战争第二次的巴尔干战争萨拉热窝事件战争过程西面战线东面战线战争结束战争的结果统计资料巴黎和会其它和约战争影响民族国家中国(北洋)政府英国削弱十月革命美日兴起德国复仇军人待遇女人的地位提升国际联盟军事学术发展新技术发展政府机构职能的改变莱茵非军事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战后条约同名flash小游戏展开编辑本段基本简介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11张)第一次世界大战(The First World War)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争霸性质的掠夺战争,除塞尔维亚等少数国家具有民族解放和自卫的正义性质外,其他都是非正义的。
世界大战一战和二战的时间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破坏力最强的两场战争,分别是一战和二战。
这两场战争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混乱和痛苦,也对国际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接下来,本文将详细介绍一战和二战的时间线,以便对这两场战争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战(1914年-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4年爆发,是一场由欧洲各国主导的全球性战争。
以下是一战的时间线:1914年6月28日:奥地利大公弗朗茨·费迪南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刺杀,引发了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的宣战。
1914年7月28日:奥地利宣战后不久,其他欧洲大国相继加入战争,形成了两个阵营:协约国(由英国、法国、俄罗斯等组成)和中央同盟国(由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等组成)。
1916年7月1日-11月18日:索姆河战役期间,协约国发动大规模进攻,但最终未能突破敌军防线。
1917年4月6日:美国宣布对德国宣战,将战争扩大为全球冲突。
1918年11月11日:协约国和德国签署停战协定,正式结束了一战。
总结:一战持续了四年零三个月,造成了数百万人的死亡和巨大的物质破坏。
同时,这场战争还对西方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战(1939年-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在一战的基础上产生的,也是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一场战争。
以下是二战的时间线: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标志着二战的开始。
1939年9月3日:英法宣布对德国宣战,协约国与轴心国(包括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家)之间展开战争。
1940年5月10日:德国发动闪电战,占领了荷兰、比利时和法国,并迫使英国撤退。
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袭美国的珍珠港,引发了美国对日本的宣战,将战争拓展到亚洲和太平洋地区。
1945年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欧洲战场的战争结束。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太平洋战争结束,整个二战正式结束。
总结:二战持续了六年零一个月,全球范围内的战争导致了数千万人的死亡,包括大规模的屠杀、种族灭绝和城市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