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保护组成
- 格式:doc
- 大小:62.00 KB
- 文档页数:2
变压器瓦斯保护基本工作原瓦斯保护是变压器的主要保护,能有效地反应变压器内部故障。
轻瓦斯继电器由开口杯、干簧触点等组成,作用于信号。
重瓦斯继电器由挡板、弹簧、干簧触点等组成,作用于跳闸。
正常运行时,瓦斯继电器充满油,开口杯浸在油内,处于上浮位置,干簧触点断开。
当变压器内部故障时,故障点局部发生过热,引起附近的变压器油膨胀,油内溶解的空气被逐出,形成气泡上升,同时油和其它材料在电弧和放电等的作用下电离而产生瓦斯。
当故障轻微时,排出的瓦斯气体缓慢地上升而进入瓦斯继电器,使油面下降,开口杯产生的支点为轴逆时针方向的转动,使干簧触点接通,发出信号。
当变压器内部故障严重时,产生强烈的瓦斯气体,使变压器内部压力突增,产生很大的油流向油枕方向冲击,因油流冲击档板,档板克服弹簧的阻力,带动磁铁向干簧触点方向移劝,使干簧触点接通,作用于跳闸。
瓦斯保护能反应变压器油箱内的内部故障,包括铁芯过热烧伤、油面降低等,但差动保护对此无反应。
又如变压器绕组产生少数线匝的匝间短路,虽然短路匝内短路电流很大会造成局部绕组严重过热产生强烈的油流向油枕方向冲击,但表现在相电流上却并不大,因此差动保护没有反应,但瓦斯保护对此却能灵敏地加以反应,这就是差动保护不能代替瓦斯保护的原因。
变压器瓦斯保护基本工作原(二)变压器瓦斯保护是保护变压器安全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瓦斯保护可用于检测变压器内部生成的瓦斯,当瓦斯浓度超过一定限值时,进行报警或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通风、瓦斯排放等,以避免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
下面,我将为您详细介绍变压器瓦斯保护的基本工作原理。
1. 变压器内部瓦斯生成机理变压器内部瓦斯的生成主要有以下几种机理:(1)局部放电:由于绝缘材料的老化、污染或机械损伤等导致绝缘击穿而产生局部放电,局部放电会引起油中气体的生成。
(2)油纸绝缘老化:变压器油中的氧气和油纸中的可燃物质发生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瓦斯。
(3)轻烃物质的挥发:变压器油中可能含有轻烃物质,如乙烯、丙烯等,这些物质易挥发成气体。
变压器瓦斯保护基本工作原理前言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设备之一,而变压器事故的发生给电网带来严重的影响。
为了保证变压器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在变压器的设计中往往会加入一些防护措施,其中包括瓦斯保护。
变压器内部瓦斯的成因在变压器运行过程中,因电气击穿或绝缘老化等原因,会在变压器油中产生少量气体。
这些气体主要包括氢气、甲烷、乙烷、乙炔、丙烷等。
在变压器内部,这些气体会在变压器油中分散,并逐渐向油面聚集。
如果油中的气体过多、过于集中,可能会导致油内放电、导致瓦斯的爆炸。
瓦斯保护的基本原理为了防止变压器瓦斯的爆炸,可采用瓦斯保护措施。
瓦斯保护原理是在变压器油中注入惰性气体,如氮气、二氧化碳等,将空气和氧气稀释到离爆炸极限以下,从而避免瓦斯爆炸的危险。
常见的瓦斯保护措施主要包括氢气控制法、Inert gas控制法和有机物体积控制法。
氢气控制法氢气控制法是最常见的瓦斯保护方法之一,其基本原理是在变压器油中注入氮气,当氮气的压力达到设定值时,瓦斯泄压阀自动打开,进口的氮气将变压器内部的瓦斯排出,同时将氧气稀释至不可燃状态,从而避免瓦斯爆炸的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瓦斯泄压阀的选择和设置需根据变压器设计,以确保其在爆炸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起到减压排气的作用。
Inert gas控制法Inert gas控制法是将一定比例的惰性气体(如氮气、二氧化碳等)注入变压器内部,将油内的瓦斯稀释到非爆炸状态的方法。
与氢气控制法相比,Inert gas控制法的稳定性更强,且对油的品质不造成影响。
此外,由于Inert gas控制法不需要泄压阀,因此可以减少变压器的维护难度和安全风险。
有机物体积控制法有机物体积控制法基于体积置换原理,通过将油中的空气和瓦斯替换为惰性气体来实现瓦斯保护的目的。
这种方法不需要对变压器进行改造,操作简单,但需要注意控制好置换后油的体积,以确保变压器正常运行。
结语变压器瓦斯保护是保障变压器运转安全、可靠的重要措施之一,不同的瓦斯保护方法有各自的优缺点,在选择时需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
瓦斯保护名词解释
瓦斯保护是指在工作场所或生活环境中使用瓦斯检测仪器和设备,以便及时发现、监测、控制和预防可燃性或有毒性气体的泄漏或积聚,从而保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瓦斯保护的主要目标是保护人们免受瓦斯泄漏或积聚造成的火灾、爆炸、中毒或窒息等危害。
在许多工业和职业环境中,例如化工厂、矿山、油田、隧道、下水道、储罐、船舶等地,可能存在可燃性或有毒性气体的泄漏风险,因此需要进行瓦斯保护。
瓦斯检测仪器通常采用传感器等技术,能够实时监测空气中的气体浓度并发出警报,警示人员可能存在的危险。
此外,瓦斯保护还包括相应的安全措施和管理措施,如改进设备和工艺、定期检修和维护、培训人员使用和应对紧急情况等。
总之,瓦斯保护是一项重要的安全措施,旨在预防和管理瓦斯泄漏和积聚的风险,确保工作场所和生活环境的安全与健康。
瓦斯保护的组成以及工作原理
在一套完整的瓦斯爱护装置中,应当含有瓦斯继电器、保持回路的中间继电器、信号继电器以及跳闸爱护的回路组件。
通过这些继电器以及爱护组件的共同作用,能够起到肯定的爱护作用。
而变压器瓦斯爱护根据故障发生的不同程度被分为轻瓦斯爱护以及重瓦斯爱护两种。
而轻瓦斯爱护动作指的是爱护系统依据发生故障的类型发出故障警报,但不进行跳闸动作;但重瓦斯爱护动作往往发生在故障较为严峻的时候,不仅会发出故障警报,还会进行爱护跳闸动作。
当变压器进行正常运行时,气体继电器中布满用于爱护的油质物质,其中的浮筒全部浸在油质中,浮于表面,水银节点断开;而其中的挡板由于自身重量处于下坠状态,其水银节点也保持开路状态。
当变压器内部消失故障而导致不能正常工作时,其中的瓦斯爱护系统则发挥其作用,气体将会进入变压器中,随着气体不断进入,气体将渐渐聚集到瓦斯继电器上方,导致变压器内部气压增大,从而导致油质液面下降,而开口杯由于受到的浮力减小而下沉,直至触遇到弹簧点,发出轻瓦斯爱护信号。
但假如变压器内部所发生的故障较为严峻,气体涌入更多,就会导致内部油质物质的流淌速度加快,当流淌速度处于1.0~1.4 m/s时,变压器中的挡板就能够克服弹簧所供应的阻力,引导磁铁移向弹簧闭合接触点,从而导致水银触点发生闭合,最终接通重瓦斯爱护回路,在发出故障警告的同时做出跳闸动作,从而保证变压器的平安运行。
瓦斯保护组成
在瓦斯爱护中,首先要介绍测量元件、出口方式,并对触点进行说明。
测量元件:瓦斯继电器或气体继电器。
出口方式:跳开变压器各侧断路器;对于发变组接线,爱护动作于全停、启动快切。
当在变压器油箱内部发生故障(包括稍微的匝间短路和绝缘破坏引起的经电弧电阻的接地短路)时,由于故障点电流和电弧的作用,将使变压器油及其他绝缘材料因局部受热而分解产生气体,因气体比较轻,它们将从油箱流向油枕的上部。
当故障严峻时,油会快速膨胀并产生大量的气体,此时将有猛烈的气体夹杂着油流冲向油枕的上部。
利用油箱内部故障时的一这特点,可以构成反应于上述气体而动作的爱护装置-----瓦斯爱护。
瓦斯爱护的主要元件:气体继电器,安在油箱与油枕的连接管道上。
图1
触点说明:
上面的触点表示“轻瓦斯爱护”,动作后经延时发出报警信号。
下面的触点表示“重瓦斯爱护”,动作后起动变压器爱护的总出口继
电器,动作断路器跳闸。
当油箱内部发生严峻故障时,由于油流的不稳定可能造成干簧触点的抖动,此时为使断路器能牢靠跳闸,应选用具有电流自保持圈的出口中间继电器KCO,动作后由断路器的帮助触点来解除出口回路的自保持。
为防止变压器换油或进行试验时引起重瓦斯爱护误动作跳闸,可利用切换片XB将跳闸回路切换到信号回路。
优点:动作快速,灵敏度高,安装接线简洁,能反应油箱内部发生的各种故障。
缺点:不能反应油箱以外的套管及引出线等部位上发生的故障。
变压器瓦斯保护基本工作原理变压器瓦斯保护系统是为了对变压器内部产生的瓦斯进行监测和保护而设计的一种安全装置。
它通过检测变压器内部产生的瓦斯浓度,当瓦斯浓度超过一定阈值时,将自动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以防止变压器由于瓦斯积聚引起的安全事故。
在了解变压器瓦斯保护系统的工作原理之前,需要先了解变压器内部产生瓦斯的原因。
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绕组、油和绝缘材料的热分解,会产生大量可燃性气体,主要包括氢气(H2),一氧化碳(CO),乙炔(C2H2)和二氧化碳(CO2)等。
这些可燃气体累积在变压器内部空间中,可能会引发爆炸、火灾等严重事故。
基于对这些可燃气体的检测和监测,变压器瓦斯保护系统一般采用一些传感器和控制装置组成的网络来实现。
主要的工作原理如下:1. 瓦斯浓度检测:系统中的传感器会定期测量变压器内部空间的瓦斯浓度。
一般来说,系统会设置一些阈值,比如低报警阈值和高报警阈值。
当瓦斯浓度超过低报警阈值时,系统会发出警告,提醒操作人员可能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
当瓦斯浓度超过高报警阈值时,系统会立即采取保护措施。
2. 报警信号处理:当瓦斯浓度超过高报警阈值时,系统会发出报警信号。
这个信号会通过控制装置传输到控制中心或者操作人员的监控终端上,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变压器的安全。
3. 保护措施:当系统检测到瓦斯浓度超过高报警阈值时,会立即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常见的保护措施有以下几种:- 通风保护:系统通过控制变压器内部的通风设备,增加空气流动,以降低瓦斯浓度。
- 油位保护:系统通过控制变压器的油位,来减少瓦斯的产生。
当瓦斯浓度超过高报警阈值时,系统可能会自动增加油位,以减少油和绕组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瓦斯产生。
- 液位保护:系统通过控制变压器内的液位,来减少瓦斯的产生。
当瓦斯浓度超过高报警阈值时,系统可能会自动排油,以减少油和绕组之间的热分解反应,从而减少瓦斯产生。
- 瓦斯抽取:系统可以通过管道连接变压器内部和外部的瓦斯抽取装置。
瓦斯保护的分类
瓦斯保护是一种反应于油箱内部产生的气体或油流而动作的保护类型,根据时间顺序和使用情况,可分为以下四类:
- 浮筒式瓦斯继电器:两个动作水银触电分别安装在上、下浮筒上,靠浮筒的运动,实现保护功能。
- 浮筒挡板式瓦斯继电器:由浮筒和挡板组成,其保护功能的实现依赖于浮筒和挡板的配合。
- 开口杯挡板式瓦斯继电器:轻、重瓦斯的动作均靠开口杯挡板的动作来实现。
其性能良好,是目前应用较广的瓦斯保护继电器。
- 双开口杯挡板式瓦斯继电器:其性能良好,是目前应用较广的瓦斯保护继电器。
在使用瓦斯保护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类型。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瓦斯保护的信息,请继续向我提问。
变压器瓦斯保护动作的原因
瓦斯爱护是变压器油箱内部故障的主要爱护,对变压器匝间和层间短路、相间短路、铁芯故障、套管内部故障及绝缘劣化和油面降低等内部故障均能灵敏动作。
它包括轻瓦斯和重瓦斯两种。
对于800kVA及以上的油浸式变压器、400kVA及以上的车间内油浸式变压器应装设瓦斯爱护。
(1)变压器内部故障。
当变压器内部消失相间短路、匝间短路、中性点接地侧绕组单相接地、铁芯接地等故障时,都将产生热能,使油分解出可燃性气体,向油枕方向流淌,引起瓦斯爱护动作。
(2)变压器外部发生穿越性短路故障。
(3)呼吸系统不畅或堵塞。
(4)变压器进气。
例如运行中密封垫圈老化、焊接处砂眼等进入空气,另外,变压器加油、滤油、更换净油器内的硅胶等工作后,也可能进入空气。
实际中很多轻瓦斯爱护动作都是由于变压器进入空气所致。
(5)直流系统两点接地、二次回路故障等造成瓦斯爱护误动作,例如气体继电器接线盒进水,电缆绝缘损坏,二次接线端子排受潮等。
(6)气温骤降。
(7)气体继电器本身有问题。
(8)受剧烈振动影响。
(9)油位严峻降低,使气体继电器动作。
(10)新安装的变压器由于安装不当可能引起瓦斯爱护动作。
井下三大保护管理井下操作是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为了确保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煤矿的正常生产,必须加强井下的保护管理工作。
在煤矿井下,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危险因素,如瓦斯、煤尘、地质构造等,这些都对矿工的生命安全构成了潜在威胁。
因此,井下保护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井下保护管理是指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对井下环境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防止事故的发生,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
井下三大保护管理是指对瓦斯、煤尘和地质构造的保护管理。
下面将介绍井下三大保护管理的相关内容。
一、瓦斯保护管理瓦斯是煤矿井下常见的一种有害气体,具有易燃、易爆和窒息等危险性质。
因此,对瓦斯进行有效的保护管理是井下工作的基础。
瓦斯保护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瓦斯检测与监测:通过对井下瓦斯浓度的实时检测和监测,及时发现瓦斯超限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
2. 瓦斯抽放:通过井下的瓦斯抽放系统,及时将积聚的瓦斯排放到安全区域,减少瓦斯的积累,降低瓦斯爆炸的风险。
3. 瓦斯抑制:通过喷射剂、抑制剂等措施,对井下的瓦斯进行抑制处理,降低瓦斯的爆炸性。
4. 瓦斯封闭:对于瓦斯丰度较高的工作面、巷道等区域,采取封闭措施,防止瓦斯的扩散和积聚,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
二、煤尘保护管理煤矿井下的煤尘是另一个重要的安全隐患。
煤尘具有易燃、易爆和污染环境的特点,对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煤矿的生产稳定性都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对煤尘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是井下工作的关键。
煤尘保护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煤尘防治:通过湿破、湿绞、湿淋等方式,降低煤尘的浓度,减少煤尘的扩散和积聚,降低煤尘爆炸的风险。
2. 通风管理:合理调整井下的通风系统,保持适宜的通风量和风速,减少煤尘的积聚,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
3. 清扫和清理:定期清理井下的煤尘,减少煤尘的积聚,防止煤尘爆炸和窒息事故的发生。
4. 煤尘监测:通过对井下煤尘浓度的监测和评估,及时采取煤尘控制措施,防止煤尘爆炸的发生。
变压器瓦斯保护瓦斯保护是变压器的主要保护,它可以反映油箱内的一切故障。
包括:油箱内的多相短路、绕组匝间短路、绕组与铁芯或与外壳间的短路、铁芯故障、油面下降或漏油、分接开关接触不良或导线焊接不良等。
瓦斯保护动作迅速、灵敏可靠而且结构简单。
但是它不能反映油箱外部电路(如引出线上)的故障,所以不能作为保护变压器内部故障的唯一保护装置。
另外,瓦斯保护也易在一些外界因素(如地震)的干扰下误动作,对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
瓦斯继电器安装在变压器到储油柜的连接管路上,安装时应注意:4.1首先将气体继电器管道上的碟阀关严。
例如碟阀关不规范或存有其他情况,必要时可以压下油枕中的油,以免在工作中大量的油外溢。
4.2新气体继电器安装前,应检查有无检验合格证明,口径、流速是否正确,内外部件有无损坏,内部如有临时绑扎要拆开,最后检查浮筒、档板、信号和跳闸接点的动作是否可靠,并关好放气阀门。
4.3气体继电器应当水平加装,顶盖上标注的箭头方向指向油枕,工程中容许继电器的管路轴线方向往油枕方向的一端稍低,但与水平面弯曲不应当少于4%.4.4打开碟阀向气体继电器充油,充满油后从放气阀门放气。
如油枕带有胶囊,应注意充油放气的方法,尽量减少和避免气体进入油枕。
4.5展开维护接线时,应当避免接错和短路,防止磁铁操作方式,同时必须避免并使导电杆旋转和大瓷头漏油。
4.6投入运行前,应进行绝缘摇测及传动试验。
气体继电器在加装采用前应作如下一些检验项目和试验项目:5.1一般性检验项目:玻璃窗、放气阀、控针处和带出线端子等完备不叙尔热雷县,浮筒、开口杯、玻璃窗等完备无裂纹。
5.2试验项目5.2.1密封试验:整体助威甩(压力为20mpa,持续时间为1h)试漏,绝无扩散凿。
5.2.2端子绝缘强度试验:出线端子及出线端子间耐受工频电压2000v,持续1min,也可用2500v兆欧表摇测绝缘电阻,摇测1min代替工频耐压,绝缘电阻应在300mω以上。
5.2.3重瓦斯动作容积试验:当壳内聚积250∽300cm3空气时,重瓦斯应当可信动作。
变压器瓦斯保护基本工作原理概述:变压器在电力系统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用于将高压电能转换为低压电能,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和安全。
在使用变压器的过程中,由于电流的变化或故障等原因,可能会导致变压器内部产生瓦斯。
这些瓦斯对变压器的正常运行有不利影响,因此需要采取瓦斯保护措施。
本文将介绍变压器瓦斯保护的基本工作原理。
一、瓦斯产生原因及危害1. 瓦斯产生原因变压器内部的局部放电、电弧、过热等情况会导致变压器绝缘材料分解产生瓦斯,主要有氢气(H₂)、甲烷(CH₄)、乙烷(C₂H₆)等。
2. 瓦斯危害瓦斯积聚在变压器内可能引起爆炸和火灾,严重威胁人身安全。
此外,瓦斯也会对变压器的绝缘材料造成腐蚀和损坏,影响变压器的正常运行。
二、瓦斯保护原理变压器瓦斯保护的基本思路是监测变压器内部的瓦斯浓度,并在浓度超过安全阈值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变压器的安全运行。
瓦斯保护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瓦斯浓度检测瓦斯浓度检测是瓦斯保护的核心,主要通过传感器对变压器内部瓦斯的浓度进行实时监测。
常用的检测方法有红外线吸收法、气体电化学法等。
传感器通常安装在变压器油箱内或与变压器相连的瓦斯检测柜中。
2. 阈值设定根据变压器的型号、额定容量和使用环境等因素,确定适用于该变压器的瓦斯浓度阈值。
一般情况下,阈值设定为危险浓度的一定百分比,例如危险浓度的50%。
3. 报警与信号传输当瓦斯浓度超过设定阈值时,瓦斯保护系统会触发报警并通过合适的信号传输方式将报警信息发送给运维人员。
传输方式可以有声音报警、光纤传输、无线传输等。
4. 保护措施当瓦斯浓度超过设定阈值时,瓦斯保护系统会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常见的保护措施包括:- 启动抽风系统:将变压器内的瓦斯排出,降低瓦斯浓度。
- 切断电源:避免在瓦斯浓度过高时继续供电,减少爆炸和火灾的风险。
- 发出警报:提醒运维人员及时处理问题,并确保人员安全。
5. 数据记录与分析瓦斯保护系统会记录瓦斯浓度的变化情况,定期或实时地将数据上传给监测中心。
重瓦斯保护动作原理一、重瓦斯概述重瓦斯是指煤矿井下的一种有害气体,主要成分是甲烷。
甲烷是一种易爆气体,当其浓度达到5%-15%时就能引起爆炸,因此需要对其进行保护。
二、重瓦斯保护动作原理1. 原理概述重瓦斯保护动作原理是指在井下采掘过程中,当检测到甲烷浓度达到预设值时,自动触发预先设置的保护措施,以避免甲烷爆炸事故的发生。
2. 重点部件(1)传感器:用于检测井下甲烷浓度,并将检测结果传输给控制系统。
(2)控制系统:接收传感器传来的信号,并根据预设值进行判断和处理,并触发相应的保护措施。
(3)保护措施:包括隔离、通风、灭火等多种方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防护。
3. 具体步骤(1)传感器检测:在井下采掘过程中,传感器不断地检测甲烷浓度,将检测结果传输给控制系统。
(2)控制系统判断:控制系统接收到传感器的信号后,进行判断。
如果甲烷浓度达到预设值,则触发保护措施;如果未达到预设值,则继续监测。
(3)保护措施触发: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保护措施,例如隔离、通风、灭火等方式,并及时触发执行。
4. 保护效果通过重瓦斯保护动作原理,可以有效地避免甲烷爆炸事故的发生,保障工人的安全。
同时也可以减少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
三、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传感器误报怎么办?答:对于传感器误报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调整传感器灵敏度;(2)更换高精度传感器;(3)增加备用传感器以备不时之需。
2. 控制系统出现故障怎么办?答:对于控制系统出现故障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检查控制系统电源是否正常;(2)检查控制系统是否被干扰;(3)更换故障部件或整个控制系统。
3. 保护措施执行不到位怎么办?答:对于保护措施执行不到位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加强对工人的安全教育和培训;(2)增加监督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3)完善保护措施,提高防护效果。
四、总结重瓦斯保护动作原理是煤矿井下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变压器瓦斯保护动作的原因变压器瓦斯保护动作的原因变压器作为配电系统中最常见的设备之一,承担着电能传递与转换的任务。
因为长期运行的原因,变压器内部会产生一定量的瓦斯,当瓦斯量超过规定值时,变压器就会触发瓦斯保护动作。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现象的发生呢?下面我们分步骤进行分析。
一、瓦斯的产生瓦斯是指变压器内部油质发生气化反应后产生的混合气体,主要成分为氢气、甲烷、乙烷等。
瓦斯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 变压器内部油质劣化:变压器油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逐渐分解,形成瓦斯。
2. 油温过高:当变压器运行的负载过大或其他原因导致油温升高时,会加速油的氧化分解,增加瓦斯的产生。
3. 设备老化:随着变压器的老化,设备内部绝缘材料会逐渐老化,释放出大量气体,进一步增加了瓦斯的产生。
二、瓦斯的积累当变压器内部产生瓦斯,如果无法及时排放,就会逐渐积累到一定量。
瓦斯的积累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 排气系统故障:变压器内部的排气系统出现问题,无法及时将瓦斯排放出去,导致瓦斯积累。
2. 通风系统不畅通:如果变压器的通风系统设计不合理或者通风口被堵塞,瓦斯就无法及时排出,积累到一定量时就会引发保护动作。
三、瓦斯保护动作的原因当瓦斯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触发瓦斯保护动作,使得变压器自动断电。
瓦斯保护动作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瓦斯浓度过高:当变压器内瓦斯浓度超过规定值时,就会触发瓦斯保护动作,断开电路。
2. 温度过高:当变压器内部的温度超过设定值时,也会触发瓦斯保护动作,防止设备发生更大的事故。
综上所述,变压器瓦斯保护动作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瓦斯的产生和积累,导致瓦斯浓度过高或温度过高,从而引发保护动作。
因此,我们需要及时检查变压器的排气系统和通风系统,确保瓦斯可以及时排放。
同时,还应定期检查变压器油质状态,更换老化的绝缘材料,避免设备老化引发瓦斯产生。
这些措施的落实可以有效预防变压器瓦斯保护动作的发生,保障电力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变压器瓦斯保护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瓦斯保护是油浸式变压器的一种保护装置,是变压器内部故障的主要保护元件,对变压器匝间和层间短路、铁芯故障、套管内部故障、绕组内部断线及绝缘劣化和油面下降等故障均能灵敏动作。
安装在变压器箱盖与储油柜的联管上,当油浸式变压器的内部发生故障时,由于电弧将使绝缘材料分解并产生大量的气体或造成油流冲动时,使继电器的接点动作,以接通指定的控制回路,并及时发出信号或自动切除变压器。
一、概念轻瓦斯:当变压器内部发生轻微故障时,气体产生的速度较缓慢,气体上升至储油柜途中首先积存于瓦斯继电器的上部空间,使油面下降,浮筒随之下降而使水银接点闭合,接通报警信号。
重瓦斯:当变压器内部发生严重故障时,则产生强烈的瓦斯气体,油箱内压力瞬时突增,产生很大的油流向油枕方向冲击,因油流冲击档板,档板克服弹簧的阻力,带动磁铁向干簧触点方向移动,使水银触点闭合,接通跳闸回路,使断路器跳闸。
型号的组成及其代表意义:QJ**——** **Q(气体)J(继电器)**(设计序号)——**(管路通径mm) **(特殊使用环境代码,TH —湿热带型;TA —干热带型;一般型不加表示)二、结构与工作原理1、瓦斯继电器结构QJ型继电器结构基本相同,只是QJ4-25型跳闸信号为单接点式,其它均为双接点式。
继电器芯子结构如图所示,继电器芯子上部由开口杯(浮子)3、重锤4、磁铁6和干簧接点10构成动作于信号的气体容积装置,其下部由挡板5、弹簧8、调节杆9、磁铁6和干簧接点10构成动作于跳闸的流速装置。
盖上的气塞1是供安装时排气以及运行中抽取故障气体之用。
探针2是供检查跳闸机构的灵活性和可靠性之用。
1 气塞 2探针 3开口杯(浮子) 4重锤5挡板6磁铁 7接线端子 8弹簧 9调节杆 10干簧接点2、瓦斯继电器工作原理?继电器正常运行时其内部充满变压器油,开口杯(浮子)处于图1所示的上倾位置。
当变压器内部出现轻微故障时,变压器油由于分解而产生的气体聚集在继电器上部的气室内,迫使其油面下降,开口杯3随之下降到一定位置,其上的磁铁6使干簧接点10吸合,接通信号回路,发出报警信号。
瓦斯保护的工作原理
瓦斯保护是一种重要的安全措施,主要用于煤矿等有瓦斯危险的场所。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监测煤矿井下的气体浓度,当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自动启动报警装置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
具体来说,瓦斯保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瓦斯检测:在煤矿井下设置气体检测仪器,通过连续监测气体浓度
变化来判断是否存在危险。
常见的检测仪器有可燃气体检测仪、多参
数气体检测仪等。
2. 报警装置:当检测到瓦斯超标时,自动启动报警装置,发出声光信
号或者通过无线电信号将信息传输到地面指挥中心。
同时,在井下还
可以设置手动报警按钮和紧急停机按钮,供工人使用。
3. 通风系统:为了防止瓦斯积聚达到爆炸极限,需要通过通风系统进
行排放。
通风系统包括主风机、副风机、插入风机等,可以通过远程
控制实现自动化运行。
4. 瓦斯抽放:在煤矿井下设置瓦斯抽放孔,将积聚的瓦斯通过管道输
送到地面进行处理。
常见的处理方式有火焰燃烧、吸收、压缩等。
5. 人员管理:为了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需要对进入井下的人员进行严格管理。
在井口设置安全检查站,对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并进行身体检查和装备检查。
总之,瓦斯保护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需要各种设备和技术的配合运作。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监测和管理,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煤矿事故的发生。
变压器瓦斯保护,变压器瓦斯保护工作原理变压器瓦斯保护工作原理瓦斯保护是变压器内部故障的主要保护元件,对变压器匝间和层间短路、铁芯故障、套管内部故障、绕组内部断线及绝缘劣化和油面下降等故障均能灵敏动作。
当油浸式变压器的内部发生故障时,由于电弧将使绝缘材料分解并产生大量的气体,其强烈程度随故障的严重程度不同而不同。
瓦斯保护就是利用反应气体状态的瓦斯继电器(又称气体继电器)来保护变压器内部故障的。
在瓦斯保护继电器内,上部是一个密封的浮筒,下部是一块金属档板,两者都装有密封的水银接点。
浮筒和档板可以围绕各自的轴旋转。
在正常运行时,继电器内充满油,浮筒浸在油内,处于上浮位置,水银接点断开;档板则由于本身重量而下垂,其水银接点也是断开的。
当变压器内部发生轻微故障时,气体产生的速度较缓慢,气体上升至储油柜途中首先积存于瓦斯继电器的上部空间,使油面下降,浮筒随之下降而使水银接点闭合,接通延时信号,这就是所谓的“轻瓦斯”;当变压器内部发生严重故障时,则产生强烈的瓦斯气体,油箱内压力瞬时突增,产生很大的油流向油枕方向冲击,因油流冲击档板,档板克服弹簧的阻力,带动磁铁向干簧触点方向移动,使水银触点闭合,接通跳闸回路,使断路器跳闸,这就是所谓的“重瓦斯”。
重瓦斯动作,立即切断与变压器连接的所有电源,从而避免事故扩大,起到保护变压器的作用。
瓦斯继电器有浮筒式、档板式、开口杯式等不同型号。
目前大多采用QJ-80型继电器,其信号回路接上开口杯,跳闸回路接下档板。
所谓瓦斯保护信号动作,即指因各种原因造成继电器内上开口杯的信号回路接点闭合,光字牌灯亮。
3 保护范围瓦斯保护是变压器的主要保护,它可以反映油箱内的一切故障。
包括:油箱内的多相短路、绕组匝间短路、绕组与铁芯或与外壳间的短路、铁芯故障、油面下降或漏油、分接开关接触不良或导线焊接不良等。
瓦斯保护动作迅速、灵敏可靠而且结构简单。
但是它不能反映油箱外部电路(如引出线上)的故障,所以不能作为保护变压器内部故障的唯一保护装置。
瓦斯保护组成
在瓦斯保护中,首先要介绍测量元件、出口方式,并对触点进行说明。
测量元件:瓦斯继电器或气体继电器。
出口方式:跳开变压器各侧断路器;对于发变组接线,保护动作于全停、启动快切。
当在变压器油箱内部发生故障(包括轻微的匝间短路和绝缘破坏引起的经电弧电阻的接地短路)时,由于故障点电流和电弧的作用,将使变压器油及其他绝缘材料因局部受热而分解产生气体,因气体比较轻,它们将从油箱流向油枕的上部。
当故障严重时,油会迅速膨胀并产生大量的气体,此时将有剧烈的气体夹杂着油流冲向油枕的上部。
利用油箱内部故障时的一这特点,可以构成反应于上述气体而动作的保护装置-----瓦斯保护。
瓦斯保护的主要元件:气体继电器,安在油箱与油枕的连接管道上。
图1
触点说明:
上面的触点表示“轻瓦斯保护”,动作后经延时发出报警信号。
下面的触点表示“重瓦斯保护”,动作后起动变压器保护的总出口继电器,动作断路器跳闸。
当油箱内部发生严重故障时,由于油流的不稳定可能造成干簧触点的抖动,此时为使断路器能可靠跳闸,应选用具有电流自保持圈的出口中间继电器KCO,动作后由断路器的辅助触点来解除出口回路的自保持。
为防止变压器换油或进行试验时引起重瓦斯保护误动作跳闸,可利用切换片XB将跳闸回路切换到信号回路。
优点:动作迅速,灵敏度高,安装接线简单,能反应油箱内部发生的各种故障。
缺点:不能反应油箱以外的套管及引出线等部位上发生的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