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密度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58.00 KB
- 文档页数:3
密度配套学案备课人:学习目标:1、学习应用“比值”的方法探究物质的性质,从而建立密度的概念。
2、知道密度的公式并能用公式进行计算。
3、会查密度表,知道密度单位的写法、读法及换算。
学习重点密度的概念,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密度公式的应用。
学习难点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密度公式的理解。
一、自主学习预习交流如何区分颜色相同、体积不同的两种金属,哪个铁,哪个铝?二、小组学习合作探究1.定义:,符号:。
2.公式:。
3.单位及换算: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由质量单位和体积单位组合而成的,写作,读作,用符号表示。
密度还有另一常用单位是。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 g/cm3= kg/m3。
4.水的密度是,其物理意义是。
5.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其大小仅仅决定于,与物体的和的大小无关,但与物质的有关。
三、达标测试效果反馈1.在食用油、酱油、白酒和水这几种常见液体中,密度最大的是()A.食用油 B.酱油 C.白酒 D.水2.(2012·聊城)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B.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C.密度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D.密度与物体的温度无关3.在密度单位中,lg/cm3= kg/m3;测得一只苹果的质量为171g、体积为l80cm3,则苹果的密度为 kg/m3。
4.装在烧杯中的水被倒出一部分后,烧杯中剩余水的密度;密封在容器中一定质量的气体被抽出一部分后,容器中剩余气体的密度。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5.(2012·成都)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如图6-2-3所示,如图所示,其中密度较大的是,(填“甲”或“乙”),甲的密度是 g/cm3。
四、展示提炼拓展延伸1.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
(1)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将游码移到横梁标尺的零刻度线上,此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要使天平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左/右)移动。
《密度》导学案导学目标(1)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2)知道密度的公式,能用公式进行计算,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知道密度单位的写法、读法及换算。
重点: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知道密度公式,能用公式进行计算。
难点:学生对“密度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的认识,以及密度单位的写法、读法及换算。
导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课 时:1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学1.体积相同的木块、铝块和铁块的质量 。
质量最大,质量最小。
2. 质量m 与体积V 的关系图像是一条 线。
铝块的质量跟体积成 比。
3. 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 的,物质不同,其比值一般也 ,这反映了不同物质的 性质。
4. 在物理学中,某物质组成的物体的 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density)。
用符号 表示密度。
用 表示质量,用 表示体积,公式是 。
密度的基本单位是 ,读做 。
课堂导学1.公式V m=ρ中,质量m 的单位是 ,体积V 的单位是 。
密度ρ的单位是kg/m 3;质量m 的单位是 ,体积V 的单位是 。
密度ρ的单位是g/cm 3。
1g/cm 3= kg/m 3。
2.水的密度是 1.0╳103kg/m 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2.7g/cm3= kg/m3。
7.9╳103kg/m3= g/cm3。
3.人体的密度跟水的密度差不多,质量为45kg的李明身体体积约为m3。
4.一个容积为2L的塑料瓶,最多能装水 kg。
装植物油 kg。
=0.9╳103kg/m3)。
(已知1L=1dm3,ρ植物油5.一卷铜线,质量是89kg,体积是 m3,如果铜线的横截面积是25mm2,已知铜的密度是8.9╳103kg/m3,铜线的长度是 m。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课堂练习1. 下列关于密度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密度是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B.同种物质的密度相同C.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D.一瓶水倒掉一半,水的密度减小一半2. 下列单位换算不正确的是 ( )A. 1kg/m3=1000g/cm3B. 2.7g/cm3=2.7╳103kg/m3C. 7.8╳103kg/m3=7.8g/cm3D. 13.6╳103kg/m3=13.6g/cm33. 一个物体的质量54g,体积是20c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个物体的密度是27g/cm3B.这个物体的密度是2.7g/cm3C.这个物体的密度是2.7kg/m3D.这个物体一定时铝制成的4. 一个物体的体积是10cm3,用天平测其质量如图所示,这个物体的密度是( )A. 2.7kg/m3B. 2.72g/cm3C. 2.7g/cm3D. 2.74g/cm35. 人的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李娜的质量是50kg 。
八年级物理上册 6.2 密度导学案2(新版)新人教版6、2《密度》课标要求:1、2、3通过实验,理解密度,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考纲要求:理解密度的概念;能使用其定义式进行简单的计算,能用密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相关现象。
学习目标1、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2、用密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使用说明】依据学习目标,结合导学案中的问题,认真研读教材,进行归纳总结,解答完成所有问题。
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学习活动,组长做好监督检查,还要认真参阅学法指导。
导学过程学法指导课堂流程:1、情境导入约2-3min二、明确目标约2min三、预习导学约6min自主学习教材第115--116页并完成以下内容(自主学习时,注意双色笔的使用,已解决问题用蓝色或黑色笔写在导学案上,有疑问的用红色笔勾画,本环节时间约6min,请注意时间的分配)4、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约22min (探究实验时要抓紧时间,遇到疑难问题或发现新问题请用红色笔标注出来)1、由公式:ρ=m/v 可以变形为m= 和v= 密度知识通常的应用有:⑴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鉴别物质。
⑵求质量: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体积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质量用公式m=ρV算出它的质量。
⑶求体积: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质量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体积用公式V=m/ρ算出它的体积。
⑷判断空心实心:2、典例探究(1)利用密度鉴别物质例1:一个铅球的质量是4kg,经测量知道它的体积是0、57dm3 。
这个铅球是用铅制造的吗?(2)关于判断空心实心的专题训练例2:铁的密度为ρ铁=7、9103kg/m3 ,一个铁球的体积为11cm3 ,质量为79 g,试通过计算说明铁球是实心还是空心?(3)关于运用密度进行的综合计算例3:有一个瓶子装满煤油后的总质量为1100g ,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1260g ,则该瓶子的质量与容积各是多少?(ρ煤油=0、8103kg/m3)五、整理收获精讲点拨约4min六、达标测评自学教材P115-116页例题,体会解决密度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步骤组内探讨,交流。
第2节密度一、课前预习通(二)基础知识达标一、质量与体积的关系自学教材P113页“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1.体积相同的、、,它们的质量,的质量最大,的质量较大,的质量最小;而同一物质,体积,质量;如果两个物体由同种物质构成,但一个体积是另一个的5倍,质量也就是。
2.若铝块质量27 g,体积是10 cm3;当体积是20 cm3,质量是 g;体积是30 cm3,质量是 g。
以体积为横坐标,质量为纵坐标描点,再把点连起来看看。
由此可见,铝块的质量与体积。
二、密度自学教材P114至P115页“密度”,回答下列问题:3.叫作这种物质的密度,用字母____表示。
4.密度的计算公式是:变形为V= ,m= 。
5.密度的国际单位:主单位,常用单位。
单位换算关系:1g/cm3= kg/m3 1kg/m3= g/cm3。
6.水的密度是______kg/m3=_____ g/cm3,物理意义是____ _。
7.通过查看密度表你能发现什么?二、课堂探究通(一)重难点探究探究一质量与体积的关系1.物质不同,体积相同,(如体积相同的木块、铝块、铁块)它们的质量相同吗?2.物质不同,质量相同,(如100g水和100g油)它们的体积相同吗?3.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会什么关系?实验结论:不同物质,当体积相同时,质量不同;不同物质,当质量相同时,体积不同,即不同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不同。
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定值,且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与质量和体积的大小没有关系。
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反映了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比值不同,说明物质的特性也不相同。
1.质量与体积的关系(1)不同物质,体积相同,但质量不同。
(2)不同物质,质量相同,但体积不同。
(3)不同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4)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成正比,且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与质量和体积的大小没有关系。
例1 如图所示,纵坐标表示物体的质量,横坐标表示物体的体积。
6.2 密度(导学案)【学习目标】1. 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体会利用比值不变反映的数量关系来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2. 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3. 会查密度表。
4. 能联系实际运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会计算不能直接测量的物体的质量或不能直接测量的物体的体积。
【学习重点】1.密度的概念;2.用比值的方法定义密度的概念。
【学习难点】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自主预习】阅读教材,完成以下问题:阅读教材,完成以下问题:1.通过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可以得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比,它们的比值(选填“相同”或“不同”),物质不同,其比值(选填“相同”或“不同”)。
在物理学中,用表示物质的这种特性。
2.某种物质组成物体的与它的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它的公式为______。
3.密度的国际单位是,用符号表示是,常用单位有,它们的换算关系为1g/cm3= kg/m3。
纯水的密度是kg/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4.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与该物质的质量和体积(选填“有关”或“无关”)。
【合作探究】探究一、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1. 提出问题(1)现在有几组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铝块和铜块、水和酒精、盐水和糖水、木头和海绵,你能分辨吗?说明判断方法。
【分析】可以根据物质的、气味、味道、等性质分辨不同的物质,这些性质常常是某种物质所特有的。
事实上,我们分辨不同的物质,就是利用了它们所具有的某些性质。
(2)下列三种情况中的金属块,你能分辨出来吗?①两块用纸套包裹的体积相等的铜块、铝块;②两块用纸套包裹的质量相等的铜块、铝块;③两块用纸套包裹的体积、质量都不相等的铜块、铝块。
【总结】此时既不能仅通过比较来分辨,也不能仅通过比较来分辨。
究竟通过比较什么能够分辨出铜块和铝块呢?这正是我们探究的问题。
2. 猜想既然单纯比较质量或体积不能分辨它们,那么通过寻找和的关系,也许能找到一种方法……3. 实验设计(1)取几个不同体积的长方体铝块,用天平分别测量它们的质量,用刻度尺分别测量长、宽、高,计算出它们的体积。
课题:密度学习内容:本部分内容主要讲物质的密度。
学习目标:1.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单位和公式.2.会查密度表,知道水的密度,记住一些常用物质的密度.3.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习重难点突破:重点:1.通过实验探究,学会用比值的方法定义密度的概念.2.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难点:探究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学习过程:一、课前准备:●知识回顾1、使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有如下操作步骤A.把游码移动标尺左端“零”点上B.将被测物体放入左盘中,在右盘中由小到大加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C.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D.调节天平横梁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E.用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对应的刻度值作为被测物体的质量记录下来(1)上述步骤中,____步骤有错误,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
(2)把上述步骤的代号按照实验的合理顺序排列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单位的换算:1m3=____cm3=_____mL 1mL=_____L=_____m3 0.5kg=_____g●新课预习:1.物理学中,把 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的计算公式是: 其中V 表示 ,m 表示2.密度的基本单位是 ,常用单位 ,两者之间的换算关系是3.水的密度是 ,它表示的意思是 。
4.把一枝蜡烛点燃一会儿后,这枝蜡烛的质量将 ,密度将 。
二、达标导学与课堂交流(一).探究物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活动1:用天平称出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铜块、铁块、和铝块的质量,关于称量结果,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活动2:用刻度尺测出体积不同的长方体铝块(固体)的体积(如果铝块的外形不规则,我们可以借助量筒利用排水法测它的体积)分别用天平测量他们的质量, 把收集到的数据填在下表内:表1 活动3:用量筒分别量取20 cm 3 、40 cm 3和60 cm 3的水(液体),用天平称出体积不同的水的质量,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有什么关系?并在下面的坐标系中画图像。
八年级物理上册 6.2 密度导学案1(新版)新人教版6、2 密度学习目标:1、密度的物理意义;2、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3、学习用比值法来定义密度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得出密度的定义、物理意义、公式及其单位学习过程【知识回顾】质量是表示物体____________的物理量,它的国际单位是______,实验室测量质量的仪器是______。
2、1cm3= dm3= m3 0、5kg= g【合作探究】1、思考:①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填“相同”或者“不同”)②体积不同的同种物质,质量。
(填“相同”或者“不同”)2、引入:①根据生活学习经验,将以下表格补充完整。
物质m(g)v (cm3)铝块2710203040②在课本图6、2-1中,用描点法作出m-v图像。
③总结: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成,(填“正比”或“反比”)即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
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一般。
这反映了不同物质的不同性质。
【自主学习】1、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与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
2、表示符号:3、公式:4、符号的意义及单位:m 表示,单位 V表示,单位ρ表示,单位除了上面的国际单位,密度的常用单位还有:。
换算关系为:1g/ cm3 = kg/ m35、阅读P114--115“小资料”密度表知:①ρ铅ρ铜ρ铁ρ铝;ρ水=__ρ煤油(填“<”或“>”)②ρ水=______ kg/ m3 ρ冰=_______kg/ m3③同种物质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
6、水的密度是 g/ cm3,表示。
例:一块金属块的质量是1、97t,体积是0、25m3,它的密度多大?这是什么金属?【课堂检测】1、同种物质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
这说明密度是物质的一种。
2、一桶水和一滴水比密度,大小情况是。
3、金的密度是19、3103 kg/ m3,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6.2密度导学案郑州一中实验初中【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密度,密度的国际单位以及单位间的换算。
2.掌握密度的计算公式.会用密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知道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在一定条件下,同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了解常见物质的密度的大小。
【智能目标】: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引入密度概念的过程中,体会利用比值不变反映的数量关系来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重点】:理解密度的定义,会应用密度的公式。
【难点】: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同种物质密度相同,不同物质密度不同。
【使用说明和学法指导】1、先认真钻研教材理解密度的含义,知道同种物质密度相同、不同物种密度一般不同。
完成本学案中的“自学检测”。
2、认真研读本学案,掌握并理解知识点然后完成本学案后面的习题部分。
3、通力合作、突破难点。
【自学检测】1.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_________(相同/不同)的;不同物质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_________(相同/不同)的。
2. 密度是表示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__________的物理量,国际单位是,其他常用单位是。
3..密度是物质的一种_________,它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体积和质量关(填“有”或“无”)。
4.水的密度为_________Kg/m3,读作,其物理意义是,用常用单位表示,则为________ g/ cm3。
【导入】:思考:应当怎样比较区分铁块和木块?方法有很多,如用小刀刮开表面,比较颜色,有金属光泽的是铁,没有的则是木块;同时放入热水中,先热的是铁块,后热的是木块;连入电路中,导电的是铁块等等。
以上这些方法都对。
那么,用比较质量的方法可行吗?有条件吗?总结:只有相同_____的铁块和木块比较质量的大小才能区分哪个是铁块哪个是木块,.那么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新课】一、实验:探究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猜想: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体积越大,质量越大,它们各自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可能是相同的。
八年级物理上册《6.2 密度》导学案新人教版6、2密度》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2、能联系实际运用密度公式进行有关计算【学习重点】1、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由图像找规律2、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单位【学习难点】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简单的光现象【导学过程】一、课前导学1、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有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极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堂导学1、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①选择几个大小不同形状规则的圆柱体铁块、木块。
②用刻度尺分别测出每一个圆柱体的直径和高,算出体积并编上号。
③用天平依次从小到大测出圆柱体质量,记录并作图序号m/gv/cm3V/cm3m/g铁1铁2铁3木1木2木3分析表格中数据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分析m—V图象又有何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密度:(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物理量符号:____________(3)单位:____________(4)物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密度是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应用:(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练习】1、由密度的概念及公式,可以判定对于同一种物质()A、密度是一样的B、体积越小,密度越大C、质量越大,密度越大D、体积越大,密度越大2、关于密度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种物质它的密度跟其质量成正比,跟其体积成反比B、把一铁块压成铁片,它们的密度就小了C、一种固体和一种液体,它们的质量相等,体积相等,则它们的密度也相等D、质量相等的两种物质,密度大的体积也大[变形题]将一块质量分布均匀的砖分割成体积大小不同的两部分,则( )A、体积大的密度一定大B、体积小的密度一定大C、两者的密度一定相等D、两者的密度一定不相等3、某钢瓶内的氧气密度是6kg/m3,一次气焊用去其中的1/2,则瓶中余下氧气密度为____________4、2、79g/cm3=__________kg/m31、0103kg/m3=__________g/cm35、两个用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球,A球质量为20g,B球质量为0、1kg,则A、B两球的体积之比VA:VB=____________,密度之比=____________【课后练习】1、一松木块的密度是0、4103kg/m3,读作________________,把它锯掉3/4,剩下的松木块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导学案6.2密度一、学习目标•了解密度的概念•掌握密度的计算方法•理解密度对物体浮沉的影响二、课前预习1.回顾物质的三态变化以及各态之间的转化关系。
2.理解和描述密度的含义与概念。
3.了解密度与物体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三、课堂学习1. 密度的概念密度是物体质量和体积的比值,可以用数值表示,通常用符号ρ表示。
2. 密度的计算方法密度的计算公式为:密度 = 质量 / 体积其中,密度的单位一般为千克/立方米(kg/m³)。
3. 密度对物体浮沉的影响根据浮力原理,如果一个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它将浮在液体表面;如果一个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它将沉入液体。
- 当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会在液体中漂浮。
- 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会浮在液体中。
- 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会沉入液体。
四、课后练习1.小明拿到一个无法自由测量体积的物体,他怎样利用密度来计算物体的体积?2.一个物体的质量为2kg,体积为0.5m³,求其密度。
3.一个木块的体积为200cm³,质量为50g,求其密度。
4.在水中,物体A足够小而轻,密度为0.5g/cm³;物体B较大较重,密度为2.0g/cm³。
根据密度的原理,物体A和物体B在水中的情况如何?5.请解释为什么船体是空心的,会比实心船更容易浮在水面上?五、拓展延伸1.密度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吗?为什么?2.密度与温度有关吗?为什么?六、学习反思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密度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密度对物体浮沉的影响。
通过实际计算和分析,我们了解了密度是描述物质浓度的重要指标。
在课后练习中,我们巩固了对密度的理解,并通过思考拓展延伸问题,进一步加深了对密度原理的理解。
《密度》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和单位,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2、会查密度表,知道水的密度。
3、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重点、难点】1、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2、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一、课前预习1、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其质量是___________的;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___________不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_________________。
2、某种物质____________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同种物质的密度__________。
3、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它的大小只跟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跟物体的_________和体积无关。
4、密度的主单位____________;常用单位______;1g/cm3 =_________kg/m3。
5、密度的定义公式____________;变形式___________和_______。
二、课内探究【互学探究一】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1、提出的问题: 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有什么关系?2、作出的猜想。
。
3、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
学生通过分组实验,测量几种不同体积物质的质量,记录数据、绘制图像,分析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再综合不同小组的实验结果分析不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4、测量的有关数据一:测量的有关数据二:g 3)5、根据数据一描出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
6、分析得出结论:通过比较m/V的值有何论?。
通过观察图象又能得到什么结论?。
综合分析得到的结论是: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
不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
【互学探究二】引入密度的定义1、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的,物质的这种特性在物理学中用什么物理量来表示?在物理学中密度又是怎样定义的呢?根据定义,密度等于什么呢?公式:单位:2、密度的常用单位除了kg/m3还有什么?其进率为多少?3、同学们阅读课本P114-115一些固体、液体、气体的密度,从各方面去分析一下,你能从表中找到哪些规律或者说什么特点来?提示学生注意:①记住水的密度大小。
《密度》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能用密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了解密度的单位及其换算。
4、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二、学习重点1、密度的概念、公式和单位。
2、密度的测量。
三、学习难点1、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密度公式的灵活运用。
四、知识链接1、质量的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2、质量的单位:千克(kg)、克(g)、毫克(mg)、吨(t)。
3、质量的测量:实验室常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五、学习过程(一)引入新课思考:体积相同的木块、铝块和铁块,它们的质量相同吗?(二)实验探究1、实验目的: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2、实验器材:托盘天平、砝码、不同体积的长方体铝块。
3、实验步骤:(1)用天平分别测出不同体积铝块的质量,并记录在表格中。
(2)计算出铝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并记录在表格中。
4、实验数据记录:|铝块的序号|体积 V/cm³|质量 m/g|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m/V(g/cm³)|||||||1|10|27|27||2|20|54|27||3|30|81|27|5、实验结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
(三)密度的概念1、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ρ = m / V (ρ表示密度,m 表示质量,V 表示体积)3、单位:(1)国际单位:千克/立方米(kg/m³)(2)常用单位:克/立方厘米(g/cm³)(3)单位换算:1 g/cm³= 1000 kg/m³(四)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1、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2、密度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有关。
3、同种物质在相同状态下的密度是一定的,不随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
(五)密度公式的应用1、计算物质的密度:已知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利用公式ρ = m /V 计算密度。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2节密度一、导学目标知识点(预习提纲):1、知道物体密度的物理意义及计算公式。
2、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能说出水的密度。
二、导学方法:讨论、实践法。
三、导学过程:知识点一: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1、提出的问题: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是什么?2、作出的猜想:如果两个由同种物质构成的物体,一个体积是另一个的2倍,那么质量也可能是。
3、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学生通过分组实验,测量不同体积物质的质量,记录数据、绘制图像,分析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再综合不同小组的实验结果分析不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4、测量的有关数据:物质种类:质量m(g)体积V(cm3)m/V(g/ cm3)铝块1 27 10铝块2 54 20铝块3 81 30铝块4 108 405、根据以上数据,在P113面图6.2-1中描出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
6、分析得出结论:(1)计算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并比较m/V的值可以得出结论: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2)通过观察图象又能得到什么结论?质量与体积的图像是一个函数。
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关系。
(3)其中一个小组的同学还测出了一个木块的质量是5g,体积是10cm3,则木块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为。
综合分析得到的结论是: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
知识点二:密度的定义7、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的,物质的这种特性在物理学中用什么物理量来表示。
8、密度的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叫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的公式。
9、然后在小组内完成下列问题:(1).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哪个大?一个小铁钉和一个大铁块的密度哪个大?(2).一块砖分成大小不相等的两块,则()A小块的密度的大。
B大块的密度大 C密度一样大。
D无法判断。
(3).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判断对错)10、密度的主单位:。
1g/cm3 = kg/m311、同学们自学密度表,从各方面去分析一下,你能从表中找到哪些规律或者说什么特点来?提示学生注意:①熟悉常见金属物质的密度大小顺序和水的密度大小。
八年级物理《密度》导学案课题:6.2>自研展示课导学(80分钟)学习目标:1、经历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2.理解密度的定义、单位;3.会进行密度单位的换算;定向自研·合作探究·展示质疑·达标检测导学流程内容·学法·时间随堂笔记定向自研(30分钟)情景导入:有人说:铁比棉花重,你认为这句话对吗?学习了今天的知识我们就可以去解决这个问题。
板块一:如何鉴别物质学法指导:1、给你四杯液体分别是可乐、白酒、醋、植物油,你如何鉴别呢?2、给你相同体积的木头和泡沫,你如何鉴别呢?3、给你相同质量的木头和泡沫,你如何鉴别呢?4、体积和质量都不同的木头,你是如何鉴别的?思考以上问题并完成随堂笔记。
板块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学法指导:猜想:我们可以利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鉴别物质吗?请你设计实验:请你认知完成下列思考题,然后说说你是设计思路。
(1)实验中应当选择哪些测量工具?(2)实验步骤是怎样的?板块三:物质的密度同一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
学法指导:阅读课本内容两遍,理解密度的概念,能够独自写出密度的公式,熟记用字母表示公式,明确密度单位是由质量和体积单位的组合,学会组合单位的换算。
自主完成随堂笔记部分,标注疑难,准备在互动时寻求帮助。
板块四:密度的计算学法指导:阅读课本例题,完成随堂笔记的习题板块一:如何鉴别物质1、我是这样区分四杯液体的?2、相同体积的木头和泡沫,我是这样区分的?3、相同质量的木头和泡沫,我是这样区分的?4、质量和体积都不同的木头和泡沫,木头的质量和体积分别是12g和20cm3,泡沫的质量和体积分别是2g和10cm3,如何鉴别呢?板块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1.根据表格中实验测量的数据求出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研究对象质量m/㎏体积V/m3㎏/m3木块0.60.0011.20.002铁块0.0791×10-50.1582×10-52分析与论证①比较不同的木块,它们的质量与体积与有什么关系?不同的木块有什么相同点?②比较不同的铁块,它们的质量与体积与有什么关系?不同的铁块有什么相同点?③铁和木块这两种不同的物质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板块三、物质的密度1、请你当老师:写出密度的定义,用自己的理解写出密度的公式以及密度的单位。
第六章第二节密度一、学习目标1.认识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比值一定;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比值不同。
2.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密度的物理意义,会查密度表。
3.会运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二、重点难点重点: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及密度概念的建立难点: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及应用密度解决生活问题。
三、学习过程(一)探究实验探究实验1: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不同的小组分别用铝块、木块做实验,天平测质量实验次数物块质量m (g)体积V(cm3)质量与体积的比值(g/cm3)1 木块A2 木块B3 木块C4 木块D5 木块E结论: 实验探究2:探究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在实验一的基础上学生综合实验数据直接得结论结论:(二)密度概念建立1.定义:2.公式:、3.国际单位:常用单位:换算关系:(三)学以致用1、例题:水的密度是1.0×103 kg/m3,请计算1 m3水的质量。
已知:ρ= 1.0×103 kg/m3,V=1 m3求:m=?动脑想一想水的密度是1.0×103kg/m3,它的含义是:2、MINI Cooper装28人创纪录,这是真的吗?小贴士一个“狭小”的MINI Cooper的容积只有不到2 m3,体操运动员的平均质量约50 kg,人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很接近。
请你用密度知识来求证MINI Cooper装28人创纪录的真假。
(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课后作业1、猜一猜你们教室里空气的质量有多少。
几克?几十克?还是几千克、几十千克?测出你们教室的长、宽、高,算一算里面空气的质量。
你猜得对吗?2、(教材P116 4)一个容积为2.5L的塑料瓶,用它装水,最多装多少千克?用它装植物油呢?3、美航空航天局制造出了世界上最轻的固体,这种材料名为“气凝胶”,在正常情况下呈现烟云状,质量超轻。
它的主要成分和玻璃一样也是二氧化硅,但因为它百分之九十九点八都是空气,所以密度只有玻璃的千分之一。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二节《密度》导学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理解密度的概念及物理意义;2.会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3.记住纯水的密度1.0×103kg/m3。
【重点难点】1.密度概念的理解;2.密度公式的应用;3.密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自主学习】1.生活经验告诉我们,由相同物质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越大,质量越,用表示物质的这种特性。
2.叫密度,计算公式是,其中表示质量,表示体积,表示密度。
3.密度的国际单位是,用符号表示是,常用的密度单位还有,用符号表示是,它们的换算关系为:。
【合作探究】一、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一)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1.提出问题:同一种物质,它的质量与体积有什么关系?2.猜想:。
3.设计实验:4.测量有关数据:5.根据数据描出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
6.分析得出结论:通过比较m /V 的值有何结论? 。
通过观察图象又能得到什么结论? 。
(二)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测量有关数据: 综合分析得到的结论是: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 ; 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 。
二、密度(一)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 的,物质的这种特性在物理学中用什么物理量V (cm 3)m (g )来表示?。
在物理学中密度又是怎样定义的呢?。
根据定义,密度等于什么呢?思考:请同学们自学密度表,从各方面去分析一下,你能从表中找到哪些规律或者说什么特点来?(二)纯水的密度为1.0×103kg/m3,其物理意义是什么?小组讨论:有人说,同一种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课堂练习】1.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哪个大?一个小铁钉和一个大铁块的密度哪个大?2.一块砖分成大小不相等的两块,则()A.小块的密度的大B.大块的密度大C.密度一样大D.无法判断三、密度公式的应用1.一块铁的质量是3.94 t,体积是0.5 m3,这块铁的密度是多少?【课堂小结】本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你还有的疑惑:【课堂练习】1.一枝粉笔用掉了一半,剩下的一半与原来的相比( )A.质量减小,密度不变B.质量不变,密度减小C.质量不变,密度不变D.质量减小,密度减小2.人们常说:铁比木头重。
《6.3物质的密度》第3课时《密度的简单计算》导学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在教学《6.3物质的密度》这一课时,我深感理论知识的抽象和不易理解,尤其是密度的简单计算,于是我设计了这一节《密度的简单计算》的导学案,希望能通过具体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密度的计算方法,深化对密度概念的理解。
一、教学目标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密度概念,掌握密度计算公式,并能在实际情境中运用。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是密度的计算公式的理解和应用,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理解并掌握密度的计算方法。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准备了各种不同密度的固体和液体,以及测量工具如尺子、天平等,让学生在活动中观察和测量。
四、活动过程我会用实践情景引入,比如拿一个金属块和一个塑料块,让学生观察它们的体积和重量,然后引入密度的概念。
我会让学生用尺子测量金属块和塑料块的体积,用天平测量它们的重量,然后用密度计算公式计算出它们的密度。
接着,我会让学生自己选择一些固体和液体,用同样的方法测量它们的密度,并记录下来。
五、活动重难点活动的难点是密度的计算公式的理解和应用,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理解并掌握密度的计算方法。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看是否每个人都理解了密度的计算方法,以及他们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然后我会给学生一些拓展延伸的题目,让他们在家里练习,巩固他们在课堂上所学的内容。
通过这一节课,我希望学生不仅能理解密度的概念,更能掌握密度的计算方法,能在实际情境中运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设计《密度的简单计算》这一课时,我特别关注了几个重要的细节,这些细节是学生理解和掌握密度计算的关键。
我选择了各种不同密度的固体和液体作为教具,这是为了让学生通过直接的观察和测量,理解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我会让学生用手感受不同物质的重量和体积,然后用尺子测量它们的尺寸,用天平测量它们的重量,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不同物质的密度差异。
八年级物理密度导学案
【课题】第三节密度
【课型】新授
【导学目标】
(1)能掌握密度的概念、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2)知道密度的公式并能用公式进行计算。
(3)知道密度单位的写法、读法及换算。
【重点难点】掌握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的公式并能用公式进行计算。
【知识准备】
一、预习内容
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密度的概念及其计算
二、疑难问题:(留下两行空白,学生填写)
【导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活动: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
猜想: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体积越,质量越,它们各自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可能是的。
密度的概念及其计算
定义:某种物质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表示。
公式:类比速度的定义式试写出密度的公式:
单位:(国际单位) ,(常用单位) ,它们的换算关系:。
思考 (1)水的密度是1.0×103kg/m3表示:。
(2)对同种类物质,密度ρ与质量m和V的关系。
(3)不同种类物质,密度是否相同?这说明什么?
二、合作探究:
1、实验中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
2、实验中需要准备哪些实验器材?
3、实验中如何测量和收集数据?
4、方案:选取三个大小不同的长方体木块和铁块,分别用测出它们的质量,用测量出后,计算出它们各自的体积;再算出木块和铁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然后进行比较。
填入下表
交流:(1)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否相同或相近?
(2)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大小是否相同?
结论:①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比值是,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比值是。
②比值可以作为区分物质的重要依据。
③在物理学中,把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即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三、拓展提高:
1.一铁块质量是1.97t,体积是0.25m3,铁块密度多大?
2.蜡烛在燃烧过程中,它的()
A.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B.质量变小,体积变小,密度不变
C.质量变小,体积不变,密度变小
D.质量、体积、密度都变小
3.物体a的体积是物体b的体积的1/2,将物体a放在已调好的天平左盘,物体b放在天平的右盘,天平恰好平衡,则物体a的密度ρa与物体b的密度ρb的比值( )
A.2:1
B.1:2
C.4:1
D.1:4
四、达标检测:
1.密度公式是ρ=m/V,对这个公式的正确理解是 ( )
A.ρ与m成正比
B.ρ与V成反比
C.ρ与m成正比又与V成反比
D.对某种物质来说,ρ是常数,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和体积成正比
2.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0×10-3kg/m3=________g/m3 7.9g/m3=________kg/m3
3.我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齐天大圣孙悟空用来降妖除魔的如意金箍棒本来是东海中的一根“定海神针”,.书中写道:“该棒长两丈多,斗来粗细,有13500
斤.”其体积用国际单位表示大约是0.86 m3。
(1)计算一下如意金箍棒的密度是多大?可能用地球上的什么物质做
成?
(2)这金箍棒可以随意变化,当孙悟空挥动它除妖魔时,它的体积只
有原来的二十分之一,而目前已知地球上密度最大的物质是金属锇,密
度是2.25×104kg/m3.地球上此时有做成金箍棒的物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