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38个基本功训练手法
- 格式:docx
- 大小:22.36 KB
- 文档页数:4
42种拍摄技巧让你的拍照更有创意摄影是一种拍摄工具,人们可以用它来捕捉生活中令人难忘的瞬间或场景。
然而,只有技术技巧的掌握,才能让你的照片尽显创意和美感。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42种拍摄技巧,帮助你提高摄影技能,让你的拍照更有创意。
1. 角度摄影:从不同的角度拍摄照片可以带来截然不同的效果。
可以试着蹲下、仰望或者斜拍来抓住不同的角度感觉。
2. 低视角:拍摄时低头看,可以创造出宏伟的效果,例如在野外草地拍摄动物等。
3. 第一视角:将照片的内容与照相机放平,获取第一视角感受,让人人都能以你的视角看世界。
4. 上视角:如果你想突出某些宏伟的建筑,可以试着试用上视角,让他们越显伟大。
5. 对称:如何抓住任何精美的景观,就要找到其对称关系。
建筑物、自然物体等都可以试着展现对称,将全景分为两部分。
6. 颜色:照片的颜色可以令人印象深刻。
可以尝试使用主题色设计或寻找不同颜色的组合。
7. 运动效果:将相机设定合适的拍摄时速、修改快门速度和光圈,可以捕捉到物体运动的效果。
8. 闪光灯:使用闪光灯可以增加光线,为暂时灯光不充分的场景提供光线。
9. 颜色反映:光的反光率越高,被拍摄物体的颜色才越清晰。
需要设定光照方向和观察角度来展现其颜色。
10. 长曝光:在夜晚或暗光环境下有充分的光可以尝试长曝光,用于拍摄光影等自然物体。
11. 聚焦:特定的焦点可以制造照片深度和层次感。
12. 黑白:使用黑白色调可以轻松制造出一种浪漫的感觉。
13. 分层景深:利用合适的光圈设置和对远处景深的注重,制造出地、天和云彩等图层感觉。
14. 透视感:利用远近焦点将物体整体的比例缩放,可以增强透视效果,让照片更有创意。
15. 背景虚化:通过修改光圈尺寸,可以使照片更加清晰明了。
16. 大光圈:使用大光圈可制造出焦点恰当的效果。
17. 景深:调整相机焦距和光圈调节,可以裁剪出景深感。
18. 布局:使用布局可以使照片更加有意味。
19. 反重力感:正视或逆视可以制造出一种飞翔的感觉,达到反重力的效果。
摄影的八大手法摄影的艺术性逐渐深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多的摄影爱好者将摄影作为他们最喜爱的一门艺术。
作为摄影师,要熟练掌握摄影的不同技巧,从而把所摄影的照片变得更加美丽,令人难忘。
掌握八大摄影手法,可以使摄影更专业更出色。
第一,光线技术。
光线在摄影中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使你拍出艺术感。
正确的光照能够让你的照片拍出比真实更美的画面,特别是控制光线的强度和色调,可以让照片的颜色更加饱满,使你的照片有更好的表现力。
第二,角度技术。
摄影者可以通过在不同的视觉角度拍摄照片,让照片具有更强烈的创造力。
比如在拍摄风景时,可以利用极低的角度来体现尺度,也可以利用极高的角度来体现悬崖的险峻。
第三,曝光技术。
曝光是摄影家创作时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让你摄取到更多精彩的照片。
此外,正确曝光还可以有效的抵消太多的白天光和黑暗的夜晚光,从而拍出逼真的画面。
第四,构图技术。
在摄影中,构图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让你把你拍到的画面更加组合的更有条理的,以达到创作的效果。
比如保持头尾垂直,把景物分成三部分,把关键内容置于照片中央,这些都是比较好的构图技术。
第五,技巧技术。
技巧技术是摄影者通过各种技术来拍摄照片,从而让它们看起来更加立体,丰富多彩。
比如说动态摄影,可以让拍摄到的照片有一种运动感;还有胶片技术,让你拍摄到的照片有一种古老而又美丽的质感。
第六,人物技术。
当拍摄的是人物的时候,人物技术就非常重要了。
要把人物的好的一面展现出来,必须要提高对人物的对光、对角度、对相机参数等等的把握。
这样可以确保人物在照片中表现得更加有气质,展现出一种艺术气息。
第七,编辑技术。
编辑技术一般在数码摄影中更常用到,可以让摄影者调整照片的色调,改变画面的比例,添加特效,以及调整图像的空间和色彩对比度等等。
这种技术有助于摄影者把原有的照片改造成更加符合他们的要求的图片,从而把创作的画面更好的呈现出来。
最后,心情技术。
摄影是一门艺术,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够感受到作品中的情感。
人像摄影师必会的99个技巧1. 熟悉相机的操作和各种拍摄模式。
2. 学会使用不同焦距的镜头。
3. 掌握光线的运用,包括自然光和闪光灯。
4. 学习构图和角度选择。
5. 练习抓拍瞬间和捕捉表情。
6. 运用背景和景深来增强照片的效果。
7. 学会利用反光板和其他辅助设备来控制光线。
8. 练习使用不同的拍摄技巧,如长曝光和高速快门。
9. 学习后期处理技巧,如调整色彩和对比度。
10. 注意细节,例如衣着、发型和妆容。
11. 与模特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
12. 学会给模特提供指导和方向。
13. 注重人物的表情和情感。
14. 利用线条和形状来营造画面的平衡。
15. 学会使用不同的背景和环境。
16. 注意光线的方向和强度。
17. 练习拍摄动态的人像照片。
18. 学会利用风格和主题来创作照片。
19. 学习使用后期处理软件来修饰照片。
20. 多观察和学习其他摄影师的作品。
21. 学习摄影的历史和不同流派的作品。
22. 练习拍摄不同年龄段的人像照片。
23. 学会利用对比和色彩来营造照片的氛围。
24. 学习使用不同的镜头滤镜来增强照片效果。
25. 练习拍摄不同光线条件下的人像照片。
26. 学会利用背景和环境来讲述故事。
27. 注意人物的姿态和动作。
28. 学习使用不同的拍摄角度和距离。
29. 练习拍摄黑白人像照片。
30. 学会利用颜色理论来创作照片。
31. 注重人物的眼神和表情。
32. 练习拍摄室内和室外的人像照片。
33. 学会利用反光板和遮光布来控制光线。
34. 注意人物的肢体语言和姿态。
35. 学习使用不同的光源和白平衡设置。
36. 练习拍摄不同肤色和肤质的人像照片。
37. 学会利用后期处理软件来修饰肤色和皮肤质感。
38. 注重人物的特点和个性。
39. 学习使用不同的镜头和镜头效果。
40. 练习拍摄自然光下的人像照片。
41. 学会利用镜面反射和光线追踪来增强照片效果。
42. 注意人物的姿态和动作的流畅性。
43. 学习使用不同的背景和景深设置。
14个摄影技巧方法摄影技巧是每位摄影师必备的基本能力和实践经验。
下面是14个摄影技巧方法的详细解析。
1.驾驭光线:光线是摄影中最关键的元素之一、学会通过调整曝光、使用逆光、侧光等不同光线角度来创造出不同的效果。
掌握光线的运用,可以使照片更加丰富和生动。
2.构图规则:掌握构图规则,如黄金分割、对称构图、对角线构图等,可以让照片更加有层次感和美感。
合理运用构图原则,可以将画面中的主题或元素突出,并创造出更好的视觉效果。
3.使用合适的焦距:焦距的选择直接影响照片的视角和透视效果。
广角镜头可以扩大视野,适合拍摄风景和大型建筑物;长焦镜头可以放大被拍摄对象,适合拍摄远距离的主题,如野生动物等。
4.利用前景元素:在照片的前景中添加一些有趣的元素,如花朵、树枝等,可以增强照片的立体感和深度。
5.寻找独特的视角: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和高度拍摄,寻找独特的视角和构图方式。
这可以带给照片更多的新意和创意。
6.注意背景:背景的选择和处理同样重要。
确保背景干净简洁,以突出被拍摄对象。
可以通过调整拍摄角度、使用大光圈等方式来模糊背景,突出主题。
7.使用三脚架:在一些需要长时间曝光或稳定拍摄的情况下,使用三脚架可以保持照片的清晰度和稳定性。
8.寻找创意照明:创造出独特的照明效果是一种摄影技巧。
可以使用手电筒、闪光灯等照明工具,通过调整照明角度和强度,来创造出各种效果和氛围。
9.运用曝光补偿:当拍摄高对比度场景时,可以使用曝光补偿功能来调整亮度。
将曝光补偿设置为负数,可以降低高光的亮度,防止过曝。
10.使用滤镜:滤镜是摄影师常用的工具之一、可以使用透光滤镜、偏振滤镜、渐变滤镜等来增强照片的效果和颜色。
11.学会后期处理:后期处理是摄影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通过调整曝光、对比度、色调等参数,可以使照片更加出色。
同时,还可以使用修饰工具对照片进行美化和修复。
12.寻找有趣的主题:寻找有趣的主题是摄影的基础,可以在生活中的日常场景中找到不同的角度和透视来拍摄。
摄影师38个基本功训练手法摄影师38个基本功训练手法悠悠悠悠西(铁牌会员北京) 1楼第一单元摄影基本功训练训练1、全景深练习被摄体:一般风景、花卉、城市建筑等冲击力较强的景物。
要求:画面全部实焦。
建议:首先使用广角镜头:24MM—35MM拍摄, 光圈:F11—16,光圈优先AE模式。
训练2、单体对焦练习要求:只把焦点对在主要被摄体上,浅景深。
建议:中望远镜头:85MM以上,光圈F5.6或更大。
光圈优先AE模式。
训练3、定格练习被摄体:体育运动项目、行走着的汽车、火车,流动着的水,瀑布等。
要求:将激烈运动着的被摄体的瞬间动作或瞬间表情记录下来。
建议:高速快门1/1000秒以上、快门速度优先AE模式。
训练4、动感练习被摄体:体育运动项目、动态的人、流动着的水,瀑布等。
要求: 运动员和动态人的身体的一部分虚化或动体实背景虚。
流动着的水,瀑布等有流线感。
建议:慢速快门1/15秒-11秒。
先从1/30秒开始练习,然后1/15、1/8、1/4、1/2、1秒逐段练习。
使用三脚架。
训练5、取景练习要求:突出主题,画面简练,能传达出被摄场景的气氛*此项训练是构图训练的基矗。
.建议:望远镜头,大光圈。
训练6、特写练习被摄体:花卉、静物、昆虫等。
要求: 被摄体占画面的比例尽量大,突出被摄体的形状和有趣的部分,高清晰度。
建议: 使用微距镜头或微距功能及近摄接圈,最短摄影距离,镜头与被摄体保持平行。
使用三脚架及快门线。
训练7、各种焦距镜头(镜头各焦段)的使用练习利用各种焦距镜头(镜头各焦段)进行拍摄练习,借此了解镜头各个焦距的特点,理解画角及透视关系,活用各焦距段的不同景深。
标准镜头: 焦距50MM左右的镜头——极其自然,没有夸张。
广角镜头: 焦距35MM以下的镜头——强调远近感。
中望远镜头:焦距为85MM~135MM的镜头——与人眼最接近的透视(远近)感,能正确体现被摄体的形状, Q YF多用于人像摄影。
望远镜头:焦距为200MM以上的镜头——很少远近感,有压缩效果。
摄影中的艺术表现技巧大全摄影是艺术的一种形式,通过镜头传达出摄影师的感受与视觉表达。
如何将主题呈现得更加艺术化,引发观者共鸣,是每个摄影师都追寻的目标。
本文将介绍一些摄影中常用的艺术表现技巧,帮助摄影师在创作中更好地展现自己的视觉语言。
一、前景构图技巧前景构图技巧是摄影中常用的一种手法,通过在画面前方加入有趣的元素来丰富画面层次感和立体感。
例如,在风景摄影中,可以在前景放置一些树木、石头或是其他有趣的物体,通过对焦前景并使其稍微模糊,来突出主题的同时增加画面的深度感。
二、光影运用技巧光影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它能够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感。
在拍摄过程中,合理地利用光线的角度和亮度可以给照片带来极大的变化。
例如,使用逆光拍摄可以突出被拍摄对象的轮廓,创造出神秘的效果;而利用侧光可以突出纹理和细节,增加画面的质感。
三、运用色彩表达情感色彩是摄影中的另一个重要要素,它能够直接影响观者的情感。
不同的色彩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和情感表达。
例如,暖色调可以传递出温暖和安宁的感觉,而冷色调则给人一种冷静和神秘的感受。
运用恰到好处的色彩可以让照片更加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四、运用线条构图线条是摄影中常用的构图元素之一,它可以引导观者的目光,突出主题。
通过运用不同形状和方向的线条,可以创造出不同的画面效果。
例如,垂直线条可以传达出稳定和力量的感觉,而对角线线条则可以带来动感和紧张感。
合理运用线条构图技巧可以增加画面的平衡和动态感。
五、运用视角突出主题视角选择是影响图像表现力的重要因素。
通过改变拍摄视角,可以改变观察者和被观察对象之间的关系,达到突出主题的目的。
例如,低角度拍摄可以使被摄物体看起来更为庄重和威严,高角度拍摄可以使其看起来更加渺小和无助。
合理运用视角可以带来更加生动和富有创意的照片。
六、运用对比表达情感对比是摄影中一种常用的艺术手法,通过将不同事物或元素放置在一起,可以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
例如,将明暗对比明显的物体或色彩对比鲜明的元素放在一起,可以引起观者的注意力,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新手必学的20个基本的摄影构图技巧0.构图的定义《辞海》:“造型艺术”术语。
艺术家为了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感效果,在一定的空间,安排和处理人、物的关系和位置,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艺术的整体。
了解完了何为构图之后,马上进图正题吧。
1. 三分割法(英: Rule of Thirds)摄影的基本技巧之一,国也把它称之为“九宫格构图法”。
用两条水平线和垂直线将画面九等分,将主题元素置于线的交点之上,既突出主题,又能使画面更为舒适。
三分割法-例图1三分割法-例图22. 对称法(英: Centered position and Symmetry)对称是构图的基础手法之一,主要作用是使画面具有稳定性。
左右对称适用于道路、建筑摄影。
上下对称适用于反射、倒影等情况。
上图可谓是三分割法和对称法的完美结合之作。
3. 突出前景营造深入感。
(英: Foreground Interest and Depth)将感兴趣的主体置于前景中,有效追加深入感,可以营造立体氛围。
例图1-1例图1-2上例的下图将石头作为前景,更突显出石头的质感。
例图2-1例图2-2上面的例子,仔细对比一下,下图的主题元素是不是更有立体感呢?4. 框中框构图法(英: Frame within the Frame)框中框构图法-例图1上图利用拱形门作为里面的教堂的图框,给人一种向里面延伸的立体感。
框中框构图法-例图2框中框不一定是人工的拱形建筑或者窗户,像上图就是有效利用了树干作为非完全封闭的Frame,带给人一种立体感。
5. 引导线构图法(英: Leading Lines)引导线有助于将看图的人的视线集中在最重要的元素上。
可以利用道路、墙壁、规则图形等作为引导线。
引导线构图法-例图1上图有效利用地板图案上的线条作为引导线,将我们的目光引向照片的主题元素--埃菲尔铁塔。
同时该图还采用了上述的左右对称法。
引导线构图法-例图2如同上面的例图一样,引导线可以不必是直线,有时候曲线更有魅力。
片的机会更大。
3.如何避免曝光不足摄影者在拍照时经常会曝光不足,打开闪光灯拍摄又怕会过亮,牺牲了现场环境的自然光线。
遇到此种情况,最佳方法就是利用相机的曝光补偿功能。
只要将曝光补偿功能推高一至两级,一般偏暗的情况就会有所改善。
4.如何先对焦后构图先将画面中央的对焦点对准想拍摄的人物面部,半按快门按钮完成对焦及测光程序,按着快门按钮不放,横向移动相机重新构图。
采用不同的曝光量连续拍摄3张以上的照片,用以找到最合适的曝光量。
最常用、最有价值的滤光镜,可以加深蓝天的色调,可以消除眩光和反射光。
能够给人一种辽阔、深远的感受。
面平淡、呆板。
28.如何使照片更清晰对摄影来说,焦点清晰是基本的要求,但对于初学者来说,要求每张照片都能焦点清晰是有一定的难度。
影响焦点清晰的因素很多,如果不能很好地掌握,就很难获得好的效果。
以下是几个保持焦点清晰的好办法,供初学者参考。
1.防止震动。
震动会使照片中的影像晃动模糊,即使对焦十分准确,也会因此而影响结像的清晰度。
产生震动的原因一般有两个:一是照相机震动,即在按下快门时,照相机由于把持不稳而产生晃动。
二是主体移动,也就是在镜头快门开启的瞬间,被摄主体自身处于运动状态,而快门时间不够短,没有凝固住动态,因此出现影像模糊的情况。
要防止震动,必须对症下药,可以从三方面采取措施:(1)将照相机装在三脚架上。
如果受拍摄条件的限制,无法支撑三脚架,也可改用独脚架。
(2)缩短快门时间(一般采用1/250秒),能减小照相机震动产生的影像晃动。
(3)采用正确的持机方式。
在不用三脚架的情况下,持机的姿势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到照相机的稳定。
要克服被摄主体自身的动态模糊,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缩短快门时间。
只要条件允许,快门时间越短效果越好。
2.不要片面追求小光圈。
初学者认为小光圈会增加景深,一定会使影像清晰,因此,他们往往不分场合,把光圈收得很小,特别是在对焦没有把握时,更会相信小光圈能助其一臂之力。
摄影:站、靠、趴、坐、拍美女Pose四十例(转载)随着相机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和网络交流的便利,对于摄影者来说,对焦、曝光、用光、构图都不是障碍,拍美女时最大的困惑就是碍是让镜头前的美女摆个什么样的POSE,因POSE毁人的不在少数,因POSE 而托起明星的也大有人在。
所以本文先从姿势入手。
一、站姿。
站姿是最常见的拍摄姿态,但站得不好,形象大打折扣:这样傻呆呆地站着,让观众看清楚他穿的是什么衣服?或者和环境配合一下,表现自己的生存状态?站姿二除了表现衣服外,这种姿只适合表现环境和特别清纯的小女生(从身材到样貌都纯得发傻的那种)其实,稍微的翘一下手,情趣就出来了。
头再歪一下就更生动了。
下面说说身体的姿态,不外乎正、侧、背。
正面想使自己的身体露出曲线来,只要一松胯就可以了。
站姿三还可以身体略微前倾,适合胸部和肩部线较美者,身体前倾,会造成和观众有一种亲近感,所以一般的面部表情应该微笑或者作沉思或欲诉状。
说到,侧面,当然是要表现身体的曲线。
站姿四记住,一定要给人物的动作一个理由。
比如这张就比较傻:如果头部微抬,换副早起深呼吸的表情,则比较合理和优美!如果要个性和妖冶一点,可以把手勾在腰带,或者插在兜里,或者提起小裙子。
手也可以叉在腰间,这样可以显得成熟、自信和略带俏皮。
站姿五抱臂则是成熟的表现。
站姿六手在胸前,则会有小女生的俏皮感觉。
站姿七手臂一弯百媚生:站姿八手部的摆位切忌僵直,这张片子里的手位左右对称,所以安排模特身体微侧:手位过了头,侧会使身体向上挺拔,显出修长的腰身来。
站姿九为什么我们在手姿上分析得这么多呢,因为在其它体位中也存在手姿问题,这里详细点,以后就可以简略点。
上面在手姿上我们所举的例子多为正和正侧体位,其实在站姿中的其它体位也都可以变换手姿。
比如以下几个片子:靠姿通过举例不难发现,光杆似的站着拍的多半是影棚作品。
而在实景拍照时,为了更好的融入背景中,身体会和环境有轻微的接触,我们称为靠。
摄影师的摄影技巧分享与展示话术摄影,是一门用光线和色彩作画的艺术。
作为摄影师,掌握一些实用的摄影技巧,并能够清晰地向他人展示和分享,不仅能提升自己的摄影水平,还能让更多人感受到摄影的魅力。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详细分享一些关键的摄影技巧以及相应的展示话术。
一、构图技巧1、中心构图中心构图是将主体放在画面的中心位置,这种构图方式能够突出主体,使观众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在主要元素上。
展示话术可以是:“大家看这张照片,我把主体放在画面正中央,周围的环境起到了很好的衬托作用,让主体更加突出,一下子就能抓住您的眼球。
”2、三分法构图将画面平均分为九宫格,把主体放在四条分割线的交叉点或者沿着分割线分布。
比如这样说:“这张照片运用了三分法构图,主体放在了左边的交叉点上,画面看起来更加平衡和有层次感,是不是让您感觉很舒服?”3、对称构图适用于具有对称美的场景,比如建筑、倒影等。
展示时可以讲:“这是一张对称构图的作品,两边完全对称,给人一种稳定、和谐的美感,是不是非常独特?”二、光线运用技巧1、顺光顺光拍摄时,主体正面受光均匀,色彩鲜艳。
分享时可以说:“这张照片是在顺光条件下拍摄的,主体的细节和色彩都得到了很好的展现,看起来非常清晰和亮丽。
”2、逆光逆光能够营造出强烈的氛围感和轮廓光。
比如:“您看这张逆光拍摄的作品,主体的轮廓被光线勾勒得非常清晰,营造出了一种神秘而浪漫的氛围。
”3、侧光侧光可以突出主体的立体感和质感。
可以这样展示:“这张照片用侧光拍摄,主体的立体感一下子就出来了,纹理和质感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拍摄角度技巧1、平视角度平视角度拍摄的画面与人眼的视觉感受接近,给人一种真实和亲切的感觉。
展示时说:“这张照片采用平视角度,就像我们平时看到的场景一样,让您能够身临其境。
”2、仰拍角度仰拍可以使主体显得高大、雄伟。
比如:“大家看这张仰拍的照片,是不是让主体看起来更加高大壮观,充满了力量感?”3、俯拍角度俯拍能够展现出广阔的场景和整体的布局。
出门旅行相机可是必备品,普及点小知识,让我们留住的瞬间更美好,以下是转载来的一些常用拍摄技巧:而且我作为一个初级摄影爱好者觉得相当实用,希望能给基础摄影爱好者带来些帮助。
数码相机拍摄技巧30招永远记住摄影界里有一句格言:一流摄影靠想法,二流摄影靠技术,三流摄影靠器材。
照片到达如下3个标准,就是出色的作品。
第1招:让你的照片具备一个鲜明清晰的主题,〔是人、是静物还是一件事?〕你需要清晰的表达出来,而不是模棱两可或面面俱到。
第2招:一幅好照片必须把注意力引向被摄主体,你需要观众一下子注意到你的主体,因为这个主体是你要表达的核心。
第3招:让你的照片更简洁,那些不能衬托你主体、甚至分散注意力的元素要统统压缩或排除。
人物数码摄影技巧:世界上有很多摄影师以拍摄人物著名。
在他们的照片中,你感觉得到被摄人物都在为你“讲述”一个故事或表达一种感情。
为什么我们经常看到身边的照片不具感染力?很多情况正是出于这个原因。
不管是单人像或是多人拍摄,在我们做到让人物传神〔或讲故事〕之前,还是先看看经常犯的毛病,并设法改变它。
1 单人像1〕不让肖像变形的简单方法:有些顶尖的摄影师为大人物拍摄人像时故意让肖像变形,那是一种高层次的艺术表达。
而对于大众摄影,肖像变形却是低级和致命的失误。
第4招:让肖像不变形的简单方法,是离被摄人物站位尽量保持距离,尽量不用广角镜,肖像照适于用80-90mm镜头拍摄。
2〕如何获得浅景深以凸出人物:如果人物的周围场景,不能帮助或衬托该主体“讲故事”,我们尽量删剪或模糊掉背景。
第5招:获得浅景深〔让主体背景模糊〕的方法,是尽量使用大光圈,长焦距,〔如果有条件〕,让人物站位离背景尽量远。
3〕让你的拍摄对象更自然“当我拍什么人的时候,我总是想回避他们那种自己在被拍摄的样子。
”著名摄影师约翰-洛恩加德说。
显然,在拍摄中人物放松是很重要的。
人物放松的时候才会更自然地流露情感,如果不是抓拍〔或偷拍〕,生活中的人物在面对镜头时通常很别扭〔不自然〕,这需要沟通,让他/她忘记拍摄。
八招教你提高摄影技巧摄影不但是一门艺术,同时也是一门技术。
和其他任何一种职业技能一样,摄影也是需要不断精进提升的。
没有人可以说自己拍照的水平已经达到完美,只要有1%的空间,我们就要努力去提升。
不管你是职业摄影师还是普通的拍照者,都不要因为觉得自己现在的能力足够了而放弃了提高。
但是,拍照的你一定都会有这种感觉,在拍摄了一段时间以后,就会陷入瓶颈期,因为自己习惯的拍照方式和思维局限了你的发展,想象力无法得到延伸,你觉得很难突破这种困境。
如果才能摆脱瓶颈中的“舒适区”而让你的摄影技术更上一层楼呢。
下面我将提供八种方法来帮助大家更好的锻炼自己的摄影技巧。
1、只用定焦镜头拍摄虽然变焦镜头的出现极大的方便了我们的拍摄工作,我们可以在不用频繁更换镜头的前提下任意的选择自己想要的焦段。
更可以一镜走天下不用拖着笨重的相机包到处跑。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也正是这种便捷性导致了你的惰性思维,局限了你的想象力。
传统的定焦镜头依然拥有其独特的自身优势。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我们变得更加勤奋,俗话说定焦靠走,为了让被摄物以更好的姿态被拍出来,需要我们更好的去观察,去走动,去构图,需要靠不停的移动来寻找最佳的拍摄角度。
当你在外拍照的时候,建议使用定焦镜头,在浮躁的社会里放慢角度,静下心来去享受拍照的过程。
当然定焦镜头的好处远不仅如此,定焦镜头往往拥有更大的光圈,这样可以让你在暗黑的环境中吸收更多的光线,让你可以拍摄更多的主题,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定焦镜头的构造会比变焦镜头简单,在固定框架内的光学设计往往更加出众,成像素质也比变焦镜头要好。
大光圈可以带来更加迷人的浅景深。
更重要的是,定焦镜头往往比相同素质的.变焦镜头要便宜很多。
2、在最糟糕的条件下进行拍摄这句话听起来好像有些自相矛盾,作为摄影师来说,我们当然要选择最好的条件,最佳的时机进行拍摄,特别是对于光的要求尤其苛刻。
然而,我们这里说的是训练你的摄影技巧,为了磨炼你的摄影技术,在最糟糕的环境下进行拍摄是一种很好的手段,它能够有效的帮助训练你应对不同条件下的处理能力,还能促使你打开思路,有更多的想法和创意去表现眼前的景物。
40个摄影的技巧作者:Lisa Clarke多年前,在我还是个充满幻想的大学生时,我会向遇到的每一位摄影师提出相同的问题:“怎么才能拍出更好的照片?”我非常幸运的遇到了许多才华横溢的摄影师,他们告诉我许多经验之谈和建议。
如果没有他们宝贵的建议,我也不可能成为今天这样的摄影师。
具有嘲讽意味的是,作为一名公开制作人,人们现在问我最多的问题是:“怎么才能拍出更好的照片?”除了多年来整理出的一些心得,我还邀请了横跨澳大利亚的许多优秀的摄影师共同分享他们有关提高拍照水平的秘笈。
1.靠近一点著名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Robert Capa)曾说过:“如果拍的不够好,说明靠的不够近。
”他谈论的是从实际拍摄中得到的经验。
如果感觉照片不够‘跳(Popping)’不够突显,不妨朝着拍摄对象的方向靠近一两步。
将拍摄对象填满取景框,看看照片在没有过多的空间浪费的情况下效果应该会好得多。
距离拍摄对象越近,就越能清晰地看到他们的面部表情。
2.每天练习拍摄磨砺技艺的最佳方法就是练习,大量的练习。
尽可能多拍——具体拍些什么并不重要。
几个小时几个小时的在你的相机后面花时间。
随着你的摄影技术的逐步提高,利用摄影技术去讲故事的能力也会不断加强。
不用在采用什么具体形式开始摄影的问题上花太多的心思,只需不断尝试。
你的个人风格会逐渐形成,并且会变得更加真实和纯粹。
——Leah Robertson(Leah Robertson 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墨尔本摄影师和录影师,擅长音乐片和纪录片。
)3.领悟光源举起相机前,要观察光的来源,并善加利用。
无论是来自太阳的自然光源,还是像台灯这样的人造光源,你该如何利用这些光源拍出更好的照片呢?光如何与场景和拍摄对象互动?光是照亮了某个区域,还是形成了有趣的阴影?光是你能够利用的一切,让原本平淡无奇的照片变得格外精彩。
4.征求拍摄许可拍摄人物时,特别是在文化和语言不同的国家,沟通会十分困难。
在某些国家/地区,如果拍摄对象没有“预计”到会被拍摄,此时一不小心就会遇到尴尬。
摄影教学技巧6种常见拍摄手法摄影教学技巧:6 种常见拍摄手法摄影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记录生活、表达情感的方式。
掌握不同的拍摄手法,可以让我们在摄影创作中更加得心应手,拍摄出令人满意的作品。
下面为大家介绍 6 种常见的拍摄手法。
一、平拍平拍是指相机与拍摄对象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进行拍摄。
这种拍摄手法能够真实地反映出拍摄对象的形态和特征,给人一种亲切、自然的感觉。
在拍摄人物时,平拍可以展现出人物的真实面貌和表情,让观众更容易产生共鸣;拍摄建筑或风景时,平拍能够呈现出景物的平稳和广阔。
例如,当我们拍摄一个公园的场景时,使用平拍可以将草地、花坛、小径等元素完整地展现出来,营造出一种和谐、宁静的氛围。
但需要注意的是,平拍有时可能会使画面显得比较平淡,缺乏层次感和立体感。
二、俯拍俯拍是指相机位置高于拍摄对象,从上往下进行拍摄。
这种拍摄角度能够展现出拍摄对象的全貌和布局,给人一种宏观、开阔的视觉感受。
在拍摄城市风光时,俯拍可以将高楼大厦、街道、车辆等尽收眼底,展现出城市的繁华与喧嚣;拍摄人群场景时,俯拍能够突出人群的密集和分布情况。
然而,俯拍也有其局限性,如果运用不当,可能会使拍摄对象显得矮小或变形。
三、仰拍仰拍则与俯拍相反,相机位置低于拍摄对象,从下往上进行拍摄。
仰拍可以使拍摄对象显得高大、雄伟,增强其视觉冲击力。
比如拍摄高大的建筑物时,仰拍能够突出其高耸入云的气势;拍摄人物时,仰拍可以拉长人物的身形,营造出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
不过,过度的仰拍可能会导致画面背景过于单一,且容易产生透视变形。
四、特写特写拍摄是将拍摄对象的某一局部进行放大拍摄,突出其细节和特征。
特写镜头能够让观众更加关注拍摄对象的关键部分,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在拍摄花卉时,对花瓣、花蕊进行特写,可以展现出花朵的细腻纹理和鲜艳色彩;拍摄人物时,对眼睛、手部等部位进行特写,能够传达出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但要注意的是,特写拍摄需要注意画面的清晰度和构图的合理性。
摄影师的常用技巧摄影是一门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学科。
光线、色彩、构图等因素都是影响照片质量的关键,也是摄影师需要注意的重点。
在繁杂的拍摄过程中,一些常用技巧能够简化我们的工作,同时提高照片的质量。
下面我们来讲解几种摄影师常用的技巧。
一、光线掌握光线是影响照片质量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每个摄影师都应该学会根据不同的照片主题和背景环境选择适当的光线。
例如,在景色壮丽的山水中,自然光线会提供一些很好的可能,而在黑暗场景下,使用灯光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二、构图技巧构图是每个摄影师都应该掌握的技巧之一。
构图包括选景、角度、比例等因素。
在旅游或拍摄山水时,我们可以使用背景中的天空或水面作为画面比例的参考。
拍摄人物时,为了增强照片的艺术感,也可以采用斜线构图或透视构图。
三、合理使用装备摄影师需要合理选择和使用相机和镜头来拍摄合适的照片。
常用的一些装备包括三脚架、滤镜和闪光灯。
使用不同的镜头可以获得不同的拍摄效果,例如广角镜头适合拍摄风景,而长焦镜头则适合拍摄人物。
四、照片后期处理照片后期处理是摄影师需要学习的另一项技能。
后期处理包括调整色彩、亮度和对比度、修剪、处理噪点和加入滤镜等操作。
通过后期处理,可以增强照片的色彩、锐度和清晰度,从而让照片更具艺术感。
五、抓住瞬间在拍摄人物或动物时,我们需要通过抓住瞬间捕捉最好的瞬间。
例如,在拍摄运动员时,我们需要抓住最好的瞬间来捕捉他们的追求和激情。
综上所述,这些摄影师常用技巧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拍摄照片。
在实践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选择和调整,才能拍摄出更多独特的照片,提高我们的摄影技术。
六、深度和焦点在照片中,深度和焦点也是重要的因素。
首先,深度指的是画面中的深度感,通过运用前景、中景和远景的变化,可以制造出画面的深度感,增强照片的空间感。
同时,在拍摄照片时,焦点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需要确定画面的焦点,并掌握拍摄焦距,使得画面中的主体清晰,背景虚化,从而突出主体。
摄影的八大手法
第一、提前准备。
摄影拍摄前一定要做好提前准备工作,包括在拍摄前熟悉场景、定位拍摄位置、观察拍摄角度、确定拍摄环境和调整相机设置等。
这些都是必须做好的任务,可以确保在拍摄时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第二、调整光线。
光线是摄影一切的基础,影响着拍摄效果。
因此,在开始拍摄前,必须先对光线调整,尽量有利于拍摄效果。
第三、精心搭配颜色。
颜色决定着作品的首要特征,也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所以,在摄影拍摄中,一定要精心搭配颜色,努力展现出拍摄场景的大气动人。
第四、实际原理的运用。
摄影的技术运用不仅依赖于经验,也依赖于实际原理的运用。
在拍摄时,要牢记实际原理,确保拍摄质量。
第五、调整光圈。
光圈影响着摄影作品的深度和色彩,也决定了拍摄精确度。
因此,在摄影拍摄中,要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光圈,确保拍摄的精确度。
第六、曝光的把握。
曝光是影像的核心,也是灯光的体现。
在摄影拍摄中,要注意控制曝光时间,确保影像质量。
第七、尽量拍摄积极的画面。
拍摄良好的作品不仅要把握拍摄技术,也要把握内容。
在摄影拍摄中,尽可能多地拍摄充满活力和积极性的画面,因为它能给人以正能量。
第八、多样的画面组合。
摄影画面的组合会影响作品的魅力和感受。
因此,在拍摄时,尽量多样化组合,从不同的角度和距离拍摄,
让作品更有趣,也更具个性。
以上就是摄影的八大手法,有了它们,就可以让摄影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希望大家能有效运用这些技巧,拍出美丽的作品。
摄影的技巧和方法摄影是一门艺术,通过摄影技巧和方法,我们可以捕捉到美丽的瞬间,记录下珍贵的回忆。
在摄影过程中,掌握一些技巧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拍摄出更好的照片。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摄影技巧和方法。
一、构图技巧构图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一个好的构图可以使照片更具吸引力和表现力。
常用的构图技巧有:1. 三分法:将画面平分为三个部分,将主体放在其中的一个交叉点上。
这样可以使画面更加平衡和有层次感。
2. 对角线法:利用对角线将画面分割,将主体放在对角线的交汇处,可以使画面更加动态和有张力。
3. 空间感:在拍摄人物或动物时,给予一定的空间,可以使画面更加开阔和有层次感。
4. 前景法:在拍摄风景时,通过在前景加入一些元素,可以增加画面的深度和层次感。
二、光线控制技巧光线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不同的光线可以给照片带来不同的效果。
掌握光线控制技巧可以使照片更加生动和有气氛。
常用的光线控制技巧有:1. 早晨和黄昏拍摄:这两个时间段的光线比较柔和,可以给照片增加一种温暖的感觉。
2. 逆光拍摄:利用逆光可以使被摄体成为黑色剪影,给照片带来一种神秘感。
3. 补光技巧:在拍摄人物时,可以使用反光板或闪光灯进行补光,使人物更加清晰明亮。
4. 利用光影:在拍摄建筑或风景时,可以利用光影的变化来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三、焦距运用技巧焦距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参数,不同的焦距可以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
运用焦距可以使照片更加丰富多样。
常用的焦距运用技巧有:1. 广角镜头:广角镜头适合拍摄大景,可以将大片的景色完整呈现,同时也能够营造出一种广阔的视觉效果。
2. 长焦镜头:长焦镜头适合拍摄远处的被摄体,可以将被摄体拉近,突出主体,同时也能够模糊背景,使主体更加突出。
3. 定焦镜头:定焦镜头适合拍摄静物或人物,可以使画面更加清晰,同时也能够拍摄出更多的细节。
四、取景角度技巧取景角度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不同的取景角度可以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
都说拍出好照片靠的是灵感和天赋,其实这只是一方面。
技巧也同样不容忽视,这里为你列举38个摄影师基本功训练的手法第一单元摄影基本功训练训练1、全景深练习被摄体:一般风景、花卉、城市建筑等冲击力较强的景物。
要求:画面全部实焦。
建议:首先使用广角镜头:24MM—35MM拍摄, 光圈:F11—16,光圈优先AE模式。
训练2、单体对焦练习要求:只把焦点对在主要被摄体上,浅景深。
建议:中望远镜头:85MM以上,光圈F5.6或更大。
光圈优先AE模式。
训练3、定格练习被摄体:体育运动项目、行走着的汽车、火车,流动着的水,瀑布等。
要求:将激烈运动着的被摄体的瞬间动作或瞬间表情记录下来。
建议:高速快门1/1000秒以上、快门速度优先AE模式。
训练4、动感练习被摄体:体育运动项目、动态的人、流动着的水,瀑布等。
要求: 运动员和动态人的身体的一部分虚化或动体实背景虚。
流动着的水,瀑布等有流线感。
建议:慢速快门1/15秒-11秒。
先从1/30秒开始练习,然后1/15、1/8、1/4、1/2、1秒逐段练习。
使用三脚架。
训练5、取景练习要求:突出主题,画面简练,能传达出被摄场景的气氛,是构图训练的基础。
建议:望远镜头,大光圈。
训练6、特写练习被摄体:花卉、静物、昆虫等。
要求: 被摄体占画面的比例尽量大,突出被摄体的形状和有趣的部分,高清晰度。
建议: 使用微距镜头或微距功能及近摄接圈,最短摄影距离,镜头与被摄体保持平行。
使用三脚架及快门线。
训练7、各种焦距镜头的使用练习利用各种焦距镜头进行拍摄练习,借此了解镜头各个焦距的特点,理解画角及透视关系,活用各焦距段的不同景深。
标准镜头: 焦距50MM左右的镜头——极其自然,没有夸张。
广角镜头: 焦距35MM以下的镜头——强调远近距离感。
中望远镜头:焦距为85MM~135MM的镜头——与人眼最接近的透视(远近)感,能正确体现被摄体的形状, 用于人像摄影。
望远镜头:焦距为200MM以上的镜头——很少远近感,有压缩效果。
(易抖动,尽量使用三脚架)第二单元画面构成和构图训练练习8、横纵位构图被摄体:景物、山河、建筑、人物等。
要求: 用横位构图表现稳定感和宽阔感,用纵位构图表现纵深感和高度感,画面不能有无用的空间。
建议:1、对同一被摄体分别用横、纵位构图法拍摄,比较作品的不同感受。
2、横位构图表现安定感时使用标准焦点以上的镜头,表现宽阔感时使用广角镜头。
3、纵位构图表现纵深感与高度感时使用广角镜头,注意画面中近景与远景的位置配置。
构图时应特别注意水平与垂直,使用三脚架。
练习9、三角形构图被摄体:三角形或类似三角形的景物,建筑,人物造型等。
要求: 利用三角形在画面中不同的位置配置,表现稳定感、跃动感、高度感和宽阔感。
建议:1、画面中有容易识别的三角形造型,三角形构成的复数物体焦点要实,要有平衡感。
2、高楼大厦和道路等高大细长的景物时使用20MM以下的广角镜头。
3、使用景深预测功能。
练习10、对称形构图被摄体:所有具有对称构图性质的景物、人物造型、建筑等。
要求:利用上下左右对称构图,表现稳定感和超现实意境。
建议:1、选择优美的对称形,对称形的两边焦点都要实,每个对称形表现要明显。
2、尽量使用标准焦点以上的镜头,使用光角镜头时要注意相机与被摄体保持平行。
3、拍摄岸边与水中的对称构图景物时使用偏光镜4、求全景深不得不用小光圈时使用三脚架。
练习11、垂直水平构图被摄体:风景、建筑等要求:画面中表现由多条平行或垂直线条构成的单纯美。
建议:画面构成的线条要保持水平或垂直,线条要美,水平或垂直线条造型要布满全画面。
使用三脚架。
练习12、S形斜线构图被摄体:具有S形或斜线构成的道路、河流、山峦、都市内的桥梁和道路等。
要求:用S形表现纵深感,用斜线表现外展的广阔感和动感。
S形要通达画面的两端,中途断了的话前面要有空间构成。
建议:S形及斜线的配置要有平衡感,要仔细感觉作品是否有纵深感和广阔感,被摄体是否清晰。
}主题要突出。
练习13、黄金分割法构图被摄体:任何均可要求:被表现的主体要处在分割点、线上或附近,构图要平衡。
被摄体要突出。
画面中不能有多余的部分存在。
建议:首先按自己的想法构图,然后再活用黄金分割法。
第三单元:用光训练一练习14、昼间闪光灯曝光补偿被摄体:人物、花卉、宠物、小范围自然景色、静物等近距离小范围景物。
要求:当以上被摄体处于逆光、侧逆光并周围光线强于被摄体时或被摄体处于昼间阴暗处时使用。
建议:用闪光灯同步速度测光(平均测光)取得光圈值,然后用闪光灯的指数除以光圈值得到拍摄距离,就能得到曝光准确的照片。
例如:相机的闪光同步是1/125秒,用相机的自动测光得到的F值16,闪光灯的指数(GN)是40,即40÷16(F)=2.5M,这时的拍摄距离为2.5米。
已知闪光指数(GN)和距离求光圈(F)时用闪光灯指数除以距离求得光圈(F)。
即:GN÷距离=F。
练习15、利用闪光灯体现作品的立体感被摄体:人物、花卉、、宠物、静物等。
要求:使用外置闪光灯并利用连线使闪光灯离开相机,从斜上方或背后投光制造立体感,也可以投到天花板或利用反光板制造折射的柔光,具体投光方法与方向按自己意图具体安排。
但是要尽量避免重阴影。
建议: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尝试各种投光方式及曝光补偿所制造出来的立体感觉。
练习16、室内及夜晚灯光摄影被摄体:室内灯光下的集会以及城市灯光夜景等。
要求:利用色温在室内及夜灯下制造肉眼见不到的独特(泛红)氛围。
建议:画面内的光线布置尽量均匀,镜头附近最好没有强光源并不能有强光射进镜头,拍静物时使用三脚架,抓拍时最好使用ISO400的胶卷。
如果希望得到忠实于原色的作品,使用80A滤镜矫正色温。
曝光不能有过。
参考:色温:白日晴天=5500K,白日阴天=6500K,早晚=4500K,一般灯光=2800K。
练习17、朝阳、夕阳、夜景被摄体:朝阳、夕阳下的山峦、海岸线、自然风光及夜景。
要求:要充分体现朝夕的氛围,再现朝夕夜景的绚丽景色,不能有多余的物体进入画面,最好没有晕光。
建议:使用手动,基本上光圈为F8~11左右,AE光圈优先,远景时焦点调到无限远,10M以内对点光源等最容易看清楚的物体上对蕉,使用三脚架,可以考虑多次曝光。
练习18、白色物体被摄体:雪景、白色沙滩、白色花卉等白色物体。
要求:清晰再现白色物体的质感与色调。
建议:根据实测曝光量适当曝光补偿,补偿量根据白色物体占画面的比例和你要表现作品的意图一般为0。
5~1。
5EV之间,画面中黑白物体相间时根据各占比例调整。
第四单元:用光训练二练习19、逆光(透射光)的运用被摄体:光线从背后照射的人物、风景、花卉、静物及抓拍等要求:充分利用逆光的特点制造透明感和立体感。
注意被摄体与背景的亮度平衡及不能有创作意图以外的光晕产生。
建议:使用曝光补偿以及反光板。
曝光补偿量有+0.5、+1.0、+1.5、+2.0EV等,补偿越大,被摄主题越亮,如果把握不好曝光补偿量,可以分段补偿各拍一张以上以保证拍摄成功。
练习20、侧光的运用被摄体:与此种光线有关的人物、风景、花卉、植物、宠物以及抓拍。
要求:充分活用阴影的效果,使画面的氛围符合自己的拍摄意图,通过练习提高对光的敏感性。
建议:拍摄时从顺光、侧光、斜策光、半逆光、逆光的顺序去观察被摄体,并注意侧光与逆光所制造出的物体立体感之差别。
如利用强侧光可塑造男人的刚毅和弱侧光可营造女人的温柔等。
使用遮光罩。
练习21、林中点光与泻光的运用被摄体:具有泻光特点的林中、阴天下的风景如山峦、江和湖海的水面等要求:充分利用点、泻光的特点营造出印象深刻和感动人的氛围。
建议:注意光比范围及曝光量的掌握,明暗差要适当,用点测光方式测得明处与暗处的曝光量后取中间值进行最后的曝光。
练习22、极端曝光的应用被摄体:想要高调表现或低调表现的一切被摄题材。
要求:摄影意图以及主题要鲜明,要考虑采用高调或低调的必要性,被摄体的所具有的氛围要协调。
建议:高调的曝光补偿从0~+2.0,低调的曝光补偿从0~-2.0,通过分段曝光,掌握在各种条件下的曝光补偿所带来的效果。
练习23、光的轨迹被摄体:夜间流动的车、船、星空、焰火等。
要求:流畅地表现光的流动,光的流线色彩、形状、大小与周围的气氛要协调,曝光要适当。
建议:利用平均测光与中央部分重点测光模式。
也可以把光圈设定为F4或F5.6,曝光为30秒至2分钟。
焰火一般使用ISO100胶片,光圈在F5.6~F11之间。
星空的曝光时间最长可到1~2小时。
以上均使三脚架。
练习24、有灯光照明的物体被摄体:都市内夜间被灯光照亮的建筑以及植物等。
要求:取景角度要体现被摄体的魅力,选择能够充分表现气氛的曝光,画面中主体的所占比例要适当。
建议:使用三脚架、快门线,使用手动模式,B门或T门,使用曝光补偿+0.5—1.5EV。
注意构图时画面中最亮部分与最暗部分,避免亮度相差悬殊,长时间曝光时注意倒易失律问题。
使用广角镜头!第五单元强调色彩的训练练习25、26、27、28、29、30分别以红色、蓝色、黄色、绿色、白色、黑色为主要特征的被摄体做表现主题的练习。
被摄体:具有以上颜色的各类物体及颜色着装的人物、花卉等。
要求:要表现出以上个种颜色的鲜明特征,把握好色调、明亮度、饱和度这色彩的三要素。
建议:注意冷暖色的表现,可能的话使用滤色镜,使用包围式摄影法体验曝光补偿对色彩表现的作于用。
练习31、表现水的透明感被摄体:与水有关的任何物体。
要求:在表现水透明感的同时注意作品的整体表现。
建议:注意水面的光反射,使用PL镜,使用是旋转PL镜找到最佳表现。
练习37、寂静感的表现被摄体:自然风光。
要求:摄影者自身要宁静安稳,选择最佳的拍摄时间和天气,选择稳定简洁且容易传达静感的构图方式。
建议:拍摄时间最好在黎明、傍晚、明月夜、雨天、雾、雪天等。
选择对称、三角形等增加寂静感,构图要横平竖直,不能有倾斜以强调集中感和稳定感。
使用三脚架。
练习38、感情的表现被摄体:人、动物的脸部特写与身体(动作的瞬间抓拍)。
要求:掌握最佳快门时机,做到与被摄人或动物心感相通,除脸部外也要注意其他肢体的表现与主题相吻合,注意构图的各个细节。
建议:先从身边的人特别是小孩和宠物开始练习,平时多多注意他们(它们)的喜怒哀乐,并找出有趣的特点,然后利用望远镜头在被摄人或动物不注意的时候抓拍。
开始练习时尽量利用自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