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单一元件的交流电路
- 格式:doc
- 大小:176.50 KB
- 文档页数:5
7 单相正弦交流电路【课题名称】7.2 单一元件的交流电路【课时安排】3课时(135分钟)【教学目标】1.理解纯电阻、纯电感、纯电容单一元件电路中电压与电流之间的大小与相位关系,并学会计算。
2.理解单一元件电路中瞬时功率、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基本概念,学会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计算。
【教学重点】重点:各单一元件的交流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数量关系与相位关系;电路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教学难点】难点:单一元件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关系及无功功率概念的理解【关键点】单一元件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矢量图画法【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法、讲授法、谈话法、理论联系实际法【教具资源】多媒体课件、3V ,6V ,9V ,12V 的正弦交流电源、交流电压表(或万用表)、交流电流表(或万用表)、100Ω电阻、连接导线若干【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可实验演示或利用多媒体展示如图7.2所示的纯电阻电路,然后可通过对表7.1所示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在纯电阻交流电路中,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的有效值与通过电阻电流的有效值仍符合欧姆定律,即RU I R=。
那么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关系又怎样呢?电路中的功率又该如何计算?如果电路中的元件是电感或电容,情况又如何?通过以上几个问题,从而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单一元件的交流电路。
二、讲授新课教学环节1: 纯电阻电路教师活动1:教师可结合演示实验数据,以提问方式讲解纯电阻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数量关系,即纯电阻交流电路的电流与电压的有效值(或最大值)符合欧姆定律。
学生活动1: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纯电阻电路中电流与电压的数量关系。
教师活动2: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动画展示纯电阻电路中电流与电压的波形关系图,引导学生理解在纯电阻交流电路中电流与电压同相,继而引导学生得出纯电阻交流电路中电流与电压的瞬时值关系为:Ru i ,即电流与电压的瞬时值也符合欧姆定律。
并要求学生画出电压与电流的矢量图。
表7.1 纯电阻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测量值 图7.2所示的纯电阻学生活动2: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纯电阻交流电路的电流与电压的相位关系,画出电路中电流与电压的矢量图。
8.1 单一参数的交流电路考纲要求:1、熟练掌握纯电阻电路、纯电感电路和纯电容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关系及功率。
2、理解电阻、电感和电容在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中的作用。
3、理解正弦交流电路中感抗、容抗、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数、阻抗、复数阻抗、电压三角形、电流三角形、阻抗三角形、功率三角形的概念。
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单一参数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大小关系、相位关系和功率关系2、掌握单一参数的复数形式教学重点:掌握单一参数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大小关系、相位关系和功率关系教学难点:单一参数电路的复数形式课时安排:3节 课型:复习教学过程:【知识点回顾】一、纯电阻电路1、定义: 。
2、纯电阻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关系(1)大小关系:I= (2)相位关系:电压与电流 电压与电流的波形图和相量图:(3)纯电阻电路的复阻抗Z R =∙∙I U R =3、纯电阻电路中的功率(1)有功功率: 电阻消耗的功率P=(2)无功功率: (3)视在功率:二、纯电感电路1、定义: 。
2、纯电感电路中,电感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来源:感抗: 即X L = = (Ω)2、纯电感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关系(1)大小关系:I= (2)相位关系: 超前 900 电压与电流的波形图和相量图(3)纯电感电路的复阻抗Z L =∙∙I U L = 3、纯电感电路中的功率(1)有功功率: P= = (2)无功功率: Q= =(3)视在功率:S= =三、纯电容电路1、定义: 。
2、纯电容电路中,电容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来源: 。
容抗: 。
即X C = = (Ω)2、纯电容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关系(1)大小关系:I= (2)相位关系: 超前 900 电压与电流的波形图和相量图(3)纯电容电路的复阻抗Z L =∙∙I U C =3、纯电容电路中的功率(1)有功功率: P= = (2)无功功率: Q= =(3)视在功率: S= =【课前练习】一、判断题:1、在纯电阻电路中电阻值与频率反正比。
单一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交流电纯电阻电路公式(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及电功率)电压与电流公式将一个电阻接到交流电源上,如右图所示。
电压和电流的关系可以根据欧姆定律来确定。
即:上述公式表面,交流纯电阻电路的基本性质是电流瞬时值与电阻两端电压的瞬时值成正比。
电阻两端电压有效值U和电阻中流过的电流有效值I的关系可由欧姆定律得出:在电阻大小一定时,电压增大,电流也增大。
电压为零,电流也为零。
即电流的正弦曲线与电压的正弦曲线波形起伏一致。
所以在电阻负载电路中电压与电流是同相位的。
交流电功率公式由于交流电路的电压和电流都随时间而变化,在任意瞬间,电压瞬时值u与电流瞬时值i的乘积为瞬时功率,用“p”表示:即:由上述公式可以得知:电阻元件上瞬时功率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常熟,第二部分是幅值为,并以2ω的角频率随时间按余弦规律变化的变量。
上右图波形图中虚线所示,p为功率随时间变化的波形。
它在一个周期内总是大于零,表面电阻元件总是吸收电能,即消耗功率。
瞬时功率虽然能表面功率在一周期内的变化情况,但是其数值不便于测量和计算,其实际意义不大。
人们通常所说的电路的功率都是指瞬时功率在一周期内的平均值,称为平均功率或有功功率,以大写字母“P”表示,经数学推算可得:其单位为瓦塔,由上式可见,当电压和电流以有效值表示时,纯电阻电路中的平均功率的表示式具有和直流电路相同的形式。
从交流电纯电感电路中感抗/电压/电流/电功率的关系了解电感的作用一个具有电感磁效应作用,其直流电阻值小到可以忽略的线圈,就可以看作是一个纯电感负载。
如日光灯电路的整流器,整流滤波电路的扼流圈,感应熔炼炉的感应圈,电力系统中限制短路电流的电抗器等,都可以看作是电感元件。
电感元件用符“”表示。
感抗与电流和电压的关系当交流电通过线圈时,在线圈中产生自感电动势。
根据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自感电动势总是阻碍电路内电流的变化,形成对电流的“阻力”作用,这种“阻力”作用称为电感电抗,简称感抗。
电子教案课题单一元件的单相正弦交流电路课时3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应知:1.理解单一元件(纯电阻、纯电感、纯电容)在交流电路中,元件两端电压与流过元件的电流关系特点,理解它们对直流电与交流电的不同阻碍作用。
2.理解电路瞬时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应会:会分析由R、L、C构成的简单电路。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单一元件交流电路中,元件两端电压与流过元件的电流关系特点教学难点:电路瞬时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教学方法实验法、比较法教学手段实验演示、多媒体投影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说明)一、导入新课由日常生活中呈现不同性质(电阻、电感、电容)的电器,以它们在交流电路中的作用是否相同提问,引出本节内容。
二、讲授新课教学环节1:纯电阻电路(一)纯电阻电路电阻两端电压与流过电流关系教师活动:“做中教”,演示纯电阻电路。
学生活动:(1)实验一电路,灯与电阻串联,当双刀双掷开关分别接通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直流电压和交流电压的有效值相等)观察灯的亮度情况,思考电阻对直流电、交流电的阻碍作用。
(2)实验二电路,将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接入电路,输入端用低频信号发生器加0.5Hz正弦交流电,观察电压表、电流表指针摆动情况。
(3)实验二电路,将输入正弦交流电信号频率变为50 Hz,记录电压表与电流表读数,总结纯电阻两端电压与流过电流之间的关系。
教师总结:(1)实验一,灯的亮度相同,表明电阻对直流电和交流电的阻碍作用相同。
(2)实验二,当输入端加低频交流电时,可以观察电压表与电流表指针摆动步调一致,表明电阻两端电压和流过电阻的电流是同相的。
(3)电压表读数(交流电压有效值)与电流表读数(交流电流有效值)及电阻值之间符合欧姆定律关系。
(二)纯电阻电路的功率教师活动:给出功率曲线,介绍瞬时功率、有功功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学生活动:掌握功率计算公式,并通过练习巩固。
单一参数的交流电路一、电阻电路电阻元件的电压和电流关系如图1-2-7所示。
图1-2-7 电阻1.伏安关系设电阻元件中电流为根据欧姆定律:则图1-2-8 电阻伏安波形图图1-2-9 电阻相量图2.相量关系结论:(1)电阻元件两端的电压和电流的相量值、瞬时值、最大值、有效值均服从欧姆定律。
(2)电阻两端的电压与电流同相(电压电流的复数比值为一实数)。
二、电阻元件的功率1.瞬时功率(instantaneous power)该电阻元件的电流:设则:其波形如图1-2-10所示。
由图1-2-10可见,电阻元件的瞬时功率大于(等于)零。
图1-2-10 电阻瞬时功率波形图2.平均功率(有功功率)瞬时功率在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值(见图1-2-11):图1-2-11 电阻平均功率波形图注意:通常铭牌数据或测量的功率均指有功功率。
【例2.9】电阻元件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关联。
=1.414sin(ωt+30)A 已知:电阻R=100 Ω,通过电阻的电流iR求:(1)电阻元件的电压和u ;RP ;(2)电阻消耗的功率R(3)画相量图。
解:(1)(2)(3)相量图如图1-2-12所示。
三电感电路(一)电磁感应定律1831 年,法拉第从一系列实验中总结出:当穿过某一导电回路所围面积的磁通发生变化时,回路中即产生感应电动势及感应电流,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磁通对时间的变化率成正比。
这一结论称为法拉第定律。
这种由于磁通的变化而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称为电磁感应现象。
1834 年,楞次进一步发现:闭合导体回路中的感应电流,其流向总是企图使感应电流自己激发的穿过回路面积的磁通量能够抵消或补偿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增加或减少。
这一结论即是楞次定律。
法拉第定律经楞次补充后,完整地反映了电磁感应的规律。
电磁感应定律指出:如果选择磁通Φ的参考方向与感应电动势e 的参考方向符合右手螺旋关系,如右图所示。
对一匝线圈来说,其感应电动势可以描述为式中,磁通的单位为韦伯(Wb),时间的单位为秒(s),电动势的单位为伏特(V)。
R
第八章 单一元件的交流电路(2学时)
教学目的:1.掌握纯电阻交流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关系、功率; 2.掌握纯电感交流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关系、功率;
3.掌握纯电容交流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关系、功率。
教学重点:纯电感、纯电容交流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关系、功率关系。
教学难点:纯电感、纯电容交流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教学过程:
课前提问:正弦量的三要素? 请学生上黑板做题:
已知()A t i 30sin 210+=ω,()V t u 60sin 240+=ω,试写出它们的相量形式、画出它们的相量图和波形图。
教学内容:
一、 纯电阻电路
1.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1)三角函数表示
)sin(2)( ψω+=t I t i 已知
则
)s in (2)()( ψω+==t RI t Ri t u R
2)波形图 3)相量表示
ψψ∠=∠=RI U
I I
R ,
有效值关系:U R = RI
相位关系:u , i 同相
相量关系:
R I U
⋅=
L
2.功率关系
1)瞬时功率 ()
t I U p m m ω2
c o s 12
1-=
2)平均功率 二、 纯电感电路
1. 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1) 三角函数表示
设t I t i ωsin 2)
(=
)
90sin(2cos 2d )(d )(o +===t I L t I L t
t i L
t u ωωωω
2) 波形图
I
U
相量图
相量模式
R
2) 相量表示
o 0∠=I I
, I L U ωj = 有效值关系:
U =ω L I
相位关系:u 超前 i 90°
2.感抗
L f L X L πω2==,单位:欧姆。
感抗值与频率成正比。
3.功率关系 1)瞬时功率
t UI p ω2cos =
2)平均有功功率
0=P
3)无功功率
L L X I UI Q 2==
相量模型
U
I
相量图
X L
;
, ,; ,0 ),(0开路短路直流∞→∞→==L L X X ωω
三、 纯电容电路
1.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1)三角函数表示
t U t u ωsin 2)(=
)
90sin(2cos 2d )
(d )(o +===t CU t CU t
t u C
t i ωωωω
2)波形图
3)相量表示
o 0∠=U U
, U C I ωj = 有效值关系: I =ω C U 相位关系:i 超前u 90°
u (t ) -
U
I
U -
C j ω
2.容抗
容抗的值与频率成反比。
3.功率关系 1)瞬时功率
t UI p ω2cos =
2)平均有功功率
0=P
4)无功功率
C C X I UI Q 2==
举例:书中例题3 – 3。
对上述三种电路列表总结,特别强调电流和电压的相位关系及功率关系。
作业:
书后习题3 - 4 、3 – 6。
3—3 复阻抗、复导纳及其等效变换(2学时)
教学目的:1.掌握R 、L 、C 串联电路复阻抗、电流和电压的特点; 2.掌握R 、L 、C 并联电路复导纳、电流和电压的特点;
3.掌握复阻抗的串联、复导纳的并联及复阻抗和复导纳的等效变换。
教学重点:R 、L 、C 串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教学难点:复导纳的并联。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教学过程:
回顾纯电阻、纯电感、纯电容交流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关系、功率关系。
相量图
相量模型
C
X ;
,0 ,; , ),(0C 旁路作用隔直作用直流→∞→∞→=C X X ω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