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交换和数字交换网络 (修改后的)
- 格式:ppt
- 大小:1.98 MB
- 文档页数:61
第二部分数字程控交换的基本原理一.交换机的发展最早的自动电话交换机是在1892年投入使用的。
这是步进制交换机。
1926年开通了纵横制交换机。
随着电子技术,尤其是半导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在交换机内引入了电子技术,称作电子交换机。
1965年美国贝尔公司投产开通了第一个程控交换机。
二.程控数字交换机的基本结构全数字交换机的典型程控数字交换系统的基本结构如图2-1,图中交换机分为选组级(数字交换网络)和用户级(用户模块和远端模块)二部分,各有自己的处理机进行控制,处理机之间则通过通信信息进行联系。
总体上,交换机包括话路系统(交换网和用户模块)和控制系统两部分。
2-1 典型数字交换系统⑴用户级的主要任务是集中用户的话务量,由用户模块将一群用户集中后,然后通过用户级和选组级间的数字中继线送至选组级。
如果我们将用户级的设备放到用户集中点,形成一个“远端模块”(或叫模块局),它和选组级(也叫母局)之间也是通过数字中继线相连。
这样大大提高了线路的利用率,节约了投资,传输质量也提高了。
用户模块和远端模块之间的差别在于后者通过数字中继设备和选组级相连;而前者没有,这里数字中继设备的主要任务是码型转换和信号。
⑵用户电路:在数字交换机中,用户电路有BORSCHT七个功能。
这七个功能分别是——馈电(BF)、过压保护(OP)、振铃控制(RC)、监视(S)、编译码和滤波(C&F)、混合电路(HC)与测试(T)。
⑶数字交换网:交换网络的功能是根据用户的呼叫要求,通过控制部分的接续命令,建立主叫与被叫用户间的连接通路。
数字交换网络由时分交换网络(随机存储器构成)和空分交换网络(电子开关阵列构成)构成。
⑷中继器:是中继线和交换网络间的接口电路。
包括码型变换及反变换、时钟提取与帧同步、提取和插入随路信令等功能。
⑸控制系统:程控交换机的控制系统由处理机和存储器组成,处理机执行交换机程序,完成交换机的各项功能。
从结构上将,控制系统可分为集中控制和分散控制两种方式。
数字的平衡与交换技巧与应用数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进行数学计算,还是进行金融交易,数字都是必不可少的元素。
在数字的使用中,了解数字的平衡与交换技巧对于提高效率和准确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数字平衡的概念、数字交换技巧以及数字平衡与交换的应用。
一、数字平衡的概念数字平衡是指在一个数字序列中,各个数字之间的和相等的情况。
例如,对于一个数字序列[1, 2, 3, 4, 5, 6],可以通过将数字1和数字6交换位置,将数字2和数字5交换位置,将数字3和数字4交换位置,使得序列变为[6, 5, 4, 3, 2, 1],此时各个数字之间的和仍然相等,即数字平衡。
数字平衡在解决一些数学问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数字交换技巧在实际应用中,经常需要进行数字的交换来实现数字的平衡。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数字交换技巧:1. 位置交换:通过交换数字的位置,改变数字序列的排列顺序。
例如,对于数字序列[1, 2, 3, 4, 5],可以交换数字1和数字5的位置,使得序列变为[5, 2, 3, 4, 1]。
2. 值交换:通过交换数字的值,改变数字序列中数字的具体取值。
例如,对于数字序列[1, 2, 3, 4, 5],可以将数字1的值修改为5,将数字5的值修改为1,使得序列变为[5, 2, 3, 4, 1]。
3. 分组交换:将数字序列分为若干个子序列,然后对子序列进行交换。
例如,对于数字序列[1, 2, 3, 4, 5, 6, 7, 8, 9, 10],可以将序列分为[1, 2, 3, 4, 5]和[6, 7, 8, 9, 10]两个子序列,然后交换两个子序列的位置,得到序列[6, 7, 8, 9, 10, 1, 2, 3, 4, 5]。
三、数字平衡与交换的应用数字平衡与交换技巧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将介绍数字平衡与交换在数学计算、金融交易和信息传输等领域的应用。
1. 数学计算:在数学计算中,数字平衡与交换被广泛应用于问题求解和算法设计中。
第2章 数字交换和数字交换网络§2.1 数字交换网络一、数字交换电话交换系统的任务就是在各条用户线之间、用户线和中继线之间或中继线与中继线之间建立起语音信号临时通道(接续)。
这一工作是由交换网络最后完成的。
交换网络可以说是交换系统中占用设备最多也是最为复杂的设备。
交换网络是能实现各个用户间话路接续的四通八达的信息通路,它应该能够根据用户的要求,通过控制部分的接续命令,建立主叫与被叫用户间的连接通路。
在程控交换机中,目前主要采用由电子开关阵列构成的空分接线器(S 接线器)和由存储器等电路构成的时分接线器(T 接线器)。
二、时隙交换网络多路复用:是指在同一个信道上同时传输多路信号而互不干扰的一种技术。
最常用的多路复用方式:频分复用(FDM )时分复用(TDM )码分复用(CDM )传输系统旋转开关112233低 通x 2(t )低 通x 1(t )x 3(t )低 通低 通x 2(t )低 通x 1(t )x 3(t )低 通三、PCM30/32路系统的帧结构对于多路数字电话系统,国际上有两种标准化制式,即PCM 30/32路制式(E体系)和PCM 24路制式(T体系)。
我国规定采用的是PCM 30/32路制式,一帧共有32个时隙,可以传送30路电话,即复用的路数n=32路,其中话路数为30。
抽样频率为8 kHz,则抽样周期125μs。
每个时隙占125us/32=3.9μs。
32个时隙构成一个“帧”,16帧合成一个“复帧”,一个复帧占125μs*16=2ms。
(1) 时隙分配。
在PCM30/32路的制式中,抽样周期为1/8 000=125μs,它被称为一个帧周期,即125μs为一帧。
一帧内要时分复用32路,每路占用的时隙为125/32=3.9μs,称为一个时隙。
因此一帧有32个时隙,按顺序编号为TS0、TS1、……、TS31。
时隙的使用分配为①TS1~TS15, TS17~TS31为30个话路时隙。
全国自考(计算机应用基础)填空题汇总(后附答案,word文档,CRTL+F搜索)1.Sheetl是默认的____________的名字。
2.引用单元格时,D$8称为____________引用。
3.Excel 2010中,要计算字符串的长度,可使用函数____________。
4.按条件在Excel中找到你想要的记录称为____________。
5.PowerPoint 2010是微软公司设计的____________软件。
6.幻灯片母版包含标题样式和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是现代信息科学与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机数据处理与信息管理系统的核心。
8.____________是用户用来创建和管理数据库的软件系统。
9.____________是由一组以关系作为运算对象的特定的运算所组成的。
10._____________是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互连而成的计算机网络,是现代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11.____________的基本作用是产生和接收信息,为用户提供直接服务。
12.____________是TCP/IP簇网络层的核心,是Internet能够有效运行的基础。
13.____________是以一台计算机设备作为中心处理系统,其他的入网设备均与中心处理机通过通信线路相连,其他节点之间不能直接通信,必须通过中心处理机进行转发。
14._____________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超级计算模式,它是分市式处理、并行处理和网格计算等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发展和商业化的产物。
15.____________是各级政府机关和行政事业单位为了更好地进行公共管理,提高行政服务效率,发布政策、法规、通知等信息而建立的网站。
16.1822年,英国人巴贝奇首先提出来整个计算过程自动化的概念,设计出了第一台通用自动时序控制机械式计算机,称为___________。
17.控制器由___________、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器、操作控制器和时序信号产生器等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