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工程实施后,适龄儿童能上学读书
4、20世纪90年代,推动高等教育持续发展,实施 “211工程”计划,一批重点高校和实验室迅速发 展壮大
5、加大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力度
点燃西部教育的星星之火
从2006年开始,全部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 阶段学生学杂费,2007年扩大到中、东部地区;对贫 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2、表现
A.文革开始后,师生卷入“扫四旧”活动
B.停课闹“革命”,成立红卫兵组织,批“走资派”, C.1966年,高考制度被废除
D.70年代初,高等院校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
3、影响
教育事业受到极大破坏; 各行各业人才缺乏; 整个民族素质大大下降; 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
三、教育的复兴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课标要求: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本课探究:
探究一:人民教育的奠基(1949—1966)
1、背景 2、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教育事业是如何一步步开展的?(经 过) 3、取得的成就?
探究二:动乱中的教育(1966—1976)
1、原因 2、表现 3、影响
+66%(科技和教育)。 • 日本1952—1961年的经济增长模式为:经济
增长(100%)=33.4%(劳动增长+资本增长) +66.6%(科学技术)。 • 目前,发达国家技术和知识的增加占生产率 增长总要素的60%~80%,我国占30%左右。
对比以上几种经济增长模式的差异,探 究其间的变化反映了什么问题?
(一)背景:新中国的成立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教育事 业是如何一步步开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