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全 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5.96 MB
- 文档页数:92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角的度量”。
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有:认识角、角的度量、用三角板画角、和角与差角。
这些内容旨在让学生掌握角的度量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
在本单元中,学生需要通过观察、操作、思考、探索等活动,掌握角的概念,了解角的度量方法,学会用三角板画角,并能够解决一些与角有关的问题。
教材中安排了丰富的学习素材,既有直观的图片,又有抽象的数学问题,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他们对角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角的度量方法和用三角板画角,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角的度量方法,掌握用三角板画角的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度量方法,学会用三角板画角。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探索等活动,培养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度量方法,学会用三角板画角。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角的度量方法,解决与角有关的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启发式教学。
我会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探索等活动,来理解角的度量方法,掌握用三角板画角。
同时,我还会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课件、动画等,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角的概念和角的度量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2.探究: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思考、探索角的度量方法,用三角板画角。
3.讲解: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角的度量方法,讲解用三角板画角的具体步骤。
4.练习: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1、小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取其中的1份或几份,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份之几……的数,叫小数。
2、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表示十分之几的小数是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的小数是两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的小数是三位小数……3、小数的组成:以小数点为界,小数由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组成。
4、小数的数位、计数单位、进率:①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与整数一样,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②小数部分最大的计算单位是十分之一,小数部分没有最小的计数单位。
③小数的数位是无限的。
④在一个小数中,小数点后面含有几个小数数位,它就是几位小数。
小数部分末尾的零也要计入其中。
④生活中常用的单位:10、比大小(比较小数的大小)①比较两个小数大小的方法: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再看小数部分的十分位,十分位上数字大的小数就大……②把几个小数按顺序排列:要先比较它们的大小。
再按照题目的要求按顺序排列。
当单位不统一的几个数量比较大小时,要先将这几个数量的单位统一,再按小数大小比较方法进行比较,最后答题应按照最目中给的原数进行排列顺序。
11、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小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
①小数加法的意义: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②小数减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12、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13、小数加减计算法则:小数点对齐;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计算。
从末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
如果被减数的小数末尾位数不够,可以添“0”再减,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一,在本位上加十再减;得数的小数点要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
14、小数加减混合运算①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三年级下册“元、角、分和小数”的基础上,已有了对小数的基本认知,加上对分数也有了初步的认识,因此学习小数的意义不是十分困难。
测量活动是本单元的难点之一,因此通过实践操作来理解小数与复名数的互化。
小数的加减是对学生基础的训练,为生活中小数加减四则运算作准备。
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结合现实情境,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能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加法的简便运算;学会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计算。
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积累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经验,培养问题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和自觉验算的习惯,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单元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计算的方法和与整数加减法的内在联系。
单元教学难点:自主地归纳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加法运算定律的推广。
班级学科数学主备人使用人课题小数意义(三)课型新授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内容课本6—7页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渗透小数部分的数位及数位间的进率。
过程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想,通过多样化的探究材料,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小数部分的数位及数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小数部分的数位及数位间的进率。
,以及小数的读写。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计数器、课件学具准备计数器教学过程(总第 6 课时)二次备课一、创设情境,引出主题出示计数器,引导学生在计数器上表示出22.222,试着说出其中的2表示多少?小数点右面第一位是十分位,第二位是百分位,第三位是千分位。
二、小数部分的数位及读写:1、小数部分的数位及数位间的进率先复习整数部分的数位,再介绍小数部分的数位,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位是十分位;两位小数是百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二位是百分位;三位小数是千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三位是千分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