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卫生规范表 化妆品组分中限用防腐剂
- 格式:doc
- 大小:122.00 KB
- 文档页数:11
表4 化妆品组分中限用防腐剂(1) (按INCI 名称英文字母顺序排列)
(1)a 表中所列防腐剂均为加入化妆品中以抑制微生物在该化妆品中生长为目的的物质。
b化妆品产品中其它具有抗微生物作用的物质, 如许多精油(essential oil)和某些醇类, 不包括在本表之列。
c表中“盐类”系指某防腐剂与阳离子钠、钾、钙、镁、铵和醇铵所成的盐类; 或指某防腐剂与阴离子所成的氯化物、溴化物、硫酸盐和醋酸盐等盐类。
表中“酯类”系指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和苯基酯。
d所有含甲醛或本表中所列含可释放甲醛物质的化妆品, 当成品中甲醛浓度超过0.05%(以游离甲醛计)时, 都必须在产品标签上标印“含甲醛”。
(2)这些防腐剂作为限用物质时, 具体要求见限用物质表3。
仅仅当产品有可能为三岁以下儿童使用, 并与皮肤长时间接触时, 需做如此标注。
化妆品卫生规范(2002年版)第一部分总则l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对化妆品原料以及化妆品最终产品的卫生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的化妆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欧盟化妆品规程( Dir.76 / 768 / EEC 2000 年 3 月版)( The Cosmetics Directive of the Council European Communities, Dir.76 / 768 / EEC, March, 2000 )。
3 定义本规范采用下列定义化妆品是以涂抹,喷洒或其它类似方法,施于人体表面任何部位(皮肤、毛发、指甲、口唇、口腔粘膜等),以达到清洁、消除不良气味、护肤、美容和修饰目的的产品。
4 化妆品的一般要求4.1 化妆品不得对施用部位产生明显刺激和损伤。
4.2 化妆品必须使用安全,且无感染性。
5 对产品的要求5.1 化妆品的微生物学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5.1.1 眼部化妆品及口唇等粘膜用化妆品以及婴儿和儿童用化妆品菌落总数不得大于500CFU / mL 或 500CFU / g 。
5.1.2 其他化妆品菌落总数不得大于 1000CFU / mL 或 1000CFU / g 。
5.1.3 每克或每毫升产品中不得检出粪大肠菌群、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5.l.4 化妆品中霉菌和酵母菌总数不得大于 100CFU / InL 或 100CFU / g 。
5.2 化妆品中所含有毒物质不得超过表 1 中规定的限量。
表 1 化妆品中有毒物质限量6 对原料的要求6.1 禁止使用表 2 ( 1 )中所列物质为化妆品组分。
6.2 禁止使用表 2 ( 2 )中所列物质为化妆品组分。
6.3 凡以表 3 中所列物质为化妆品组分的,必须符合表中所作规定。
6.4 化妆品中所用防腐剂必须是表 4 中所列物质,并必须符合表中的规定。
6.5 化妆品中所用紫外线吸收剂必须是表 5 中所列物质,并必须符合表中的规定。
化妆品卫生规范禁用成分汇总化妆品卫生规范是为了保护消费者身体健康而制定的一系列标准和禁用成分,以确保化妆品的安全使用。
在国际上,化妆品的卫生规范一直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以下是一份汇总禁用成分的列表,总结了一些常见的禁用成分以及其可能的危害。
1. 苯氧乙醇(Phenoxyethanol):这是一种常用的防腐剂,其使用已受到了限制。
长期使用或大量使用可能会导致过敏反应,甚至影响到中枢神经系统。
2. 硫酸盐(Sulfates):包括硫酸钠(Sodium Lauryl Sulfate)和硫酸六乙醚(Sodium Laureth Sulfate)等,这是常用的表面活性剂,具有很强的清洁能力。
但是,长期使用可能会造成头皮干燥、刺激等问题。
3. 甲醛(Formaldehyde)及其释放物:甲醛是一种常见的防腐剂,但被认为是致癌物质。
化妆品中的甲醛常以尿囊素、甲醛树脂等形式存在,这些物质在与皮肤接触时会逐渐释放出甲醛。
4. 苯甲酸酯(Phthalates):这是一类常见的溶剂和柔软剂,可在化妆品中作为稳定剂和着香剂使用。
然而,一些研究表明,苯甲酸酯可能与生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障碍相关。
5. 矽(Silicones):矽是一种填充剂和润滑剂,被广泛应用于化妆品中。
尽管矽本身并无明显的危害,但大量使用会导致毛孔阻塞,引发粉刺和其他皮肤问题。
6. 矿物油(Mineral Oil):矿物油是一种来自石油的常见成分,具有良好的保湿效果。
但长期使用可能会阻塞毛孔,导致皮肤问题。
7. 对羟基苯甲酸酯(Parabens):这是一类广泛使用的防腐剂,在化妆品中抑制细菌和霉菌的生长。
然而,一些研究表明,对羟基苯甲酸酯可能干扰内分泌系统,并增加一些癌症的风险。
8. 防晒剂(Sunscreen Ingredients):一些防晒剂,如氧苯酮(Oxybenzone)和十四烷酮(Octinoxate),可能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并与人类的内分泌系统干扰有关。
表 4 化妆品组分中限用防腐剂(1) (按INCI 名称英文字母顺序排列)
(1)a 表中所列防腐剂均为加入化妆品中以抑制微生物在该化妆品中生长为目的的物质。
b化妆品产品中其它具有抗微生物作用的物质, 如许多精油(essential oil)和某些醇类, 不包括在本表之列。
c表中“盐类”系指某防腐剂与阳离子钠、钾、钙、镁、铵和醇铵所成的盐类; 或指某防腐剂与阴离子所成的氯化物、溴化物、硫酸盐和醋酸盐等盐类。
表中“酯类”系指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和苯基酯。
d所有含甲醛或本表中所列含可释放甲醛物质的化妆品, 当成品中甲醛浓度超过0.05%(以游离甲醛计)时, 都必须在产品标签上标印“含甲醛”。
(2)这些防腐剂作为限用物质时, 具体要求见限用物质表3。
仅仅当产品有可能为三岁以下儿童使用, 并与皮肤长时间接触时, 需做如此标注。
化妆品卫生规范 Hygienic Standard for Cosmetics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二○○七年一月目录第一部分总则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定义 (1)4 化妆品卫生要求 (1)5 化妆品包装要求 (2)表2(1)化妆品禁用组份(按英文字母顺序排列) (3)表2(2)化妆品禁用组份(按拉丁文字母顺序排列) (56)表3 化妆品组份中限用物质(按INCI名称英文字母顺序排列) (59)表4 化妆品组份中限用防腐剂(按INCI名称英文字母顺序排列) (70)表5 化妆品组份中限用防晒剂(按INCI名称英文字母顺序排列) (75)表6 化妆品组份中限用着色剂 (77)表7 化妆品组份中暂时允许使用的染发剂(按INCI名称英文字母顺序排列) (90)第二部分毒理学试验方法一、总则 (95)二、急性经口毒性试验 (96)三、急性经皮毒性试验 (99)四、皮肤刺激性/腐蚀性试验 (102)五、急性眼刺激性/腐蚀性试验 (106)六、皮肤变态反应试验 (110)七、皮肤光毒性试验 (115)八、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 (118)九、体外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 (125)十、体外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突变试验 (129)十一、哺乳动物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 (133)十二、体内哺乳动物细胞微核试验 (136)十三、睾丸生殖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 (140)十四、亚慢性经口毒性试验 (143)十五、亚慢性经皮毒性试验 (147)十六、致畸试验 (151)十七、慢性毒性/致癌性结合试验 (154)第三部分卫生化学检验方法一、总则 (159)二、汞 (161)三、砷 (166)四、铅 (174)五、甲醇 (180)六、游离氢氧化物 (183)七、pH (185)八、镉 (187)九、锶 (192)十、总氟 (197)十一、总硒 (199)十二、硼酸和硼酸盐 (202)十三、二硫化硒 (204)十四、甲醛 (207)十五、巯基乙酸 (210)十六、氢醌、苯酚 (215)十七、性激素 (220)十八、防晒剂 (228)十九、防腐剂 (234)二十、氧化型染发剂中染料 (237)二十一、氮芥 (239)二十二、斑蝥素 (241)二十三、α-羟基酸 (243)二十四、去屑剂 (249)二十五、抗生素、甲硝唑 (252)二十六、维生素D2、维生素D3 (254)二十七、可溶性锌盐 (256)二十八、化妆品抗UV A能力仪器测定法 (258)第四部分微生物检验方法一、总则 (260)二、菌落总数 (262)三、粪大肠菌群 (265)四、铜绿假单胞菌 (268)五、金黄色葡萄球菌 (271)六、霉菌和酵母菌 (274)第五部分人体安全性和功效评价检验方法一、总则 (276)二、人体皮肤斑贴试验 (277)三、人体试用试验安全性评价 (280)四、防晒化妆品防晒效果人体试验 (282)(一)防晒化妆品防晒指数(SPF值)测定方法 (283)(二)防晒化妆品防水性能测定方法 (287)(三)防晒化妆品长波紫外线防护指数(PFA值)测定方法 (289)第一部分总则 General Principle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化妆品原料及其终产品的卫生要求。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修订内容整理一、化妆品组分中限用物质修订内容(一)删除的27项限用组分1、氟化铝2、氟化铵3、氟硅酸铵4、单氟磷酸铵5、过氧苯甲酰6、氟化钙7、单氟磷酸钙8、斑蝥素9、鲸蜡基胺氢氟酸盐10、氢醌11、氢醌二甲基醚12、氟化镁13、氟硅酸镁14、尼克(甲)醇氢氟酸盐15、氟化十八烯基铵16、奥拉氟17、二氢氟酸棕榈酰基三羟乙基丙烯二胺18、氟化钾19、氟硅酸钾20、单氟磷酸钾21、氟化钠22、氟硅酸钠23、单氟磷酸钠24、氟化亚锡. 专业.专注.25、乙酸锶半水合物26、6-甲基香豆素27、三氯卡班(二)修订的限用组分. 专业.专注.. 专业.专注.. 专业.专注.. 专业.专注.5、《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 专业.专注.存放于. 专业.专注.不和亚硝基化体系(Nitrosating system)一起使用;避免形成亚硝胺;产品中仲链烷胺最大含量0.5%、亚硝胺最大含量50g/kg;原料中仲链烷胺最大含量5%;存放于无亚硝酸盐的容器内. 专业.专注.. 专业.专注.10《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 专业.专注.不和亚硝基化体系(Nitrosating system)一起使用; 最低纯度:99%; 仲链烷胺最大含量0.5% (就原料而言);亚硝胺最大含量50g/kg; 存放于无亚硝酸盐的容器内量;存放. 专业.专注.11、《《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12、《《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13、《《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 专业.专注.14、《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 专业.专注.. 专业.专注.《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 专业.专注.. 专业.专注.. 专业.专注 .不和亚硝基化体系(Nitrosating system) 一 起使用; 最低纯度:99%; 仲链烷胺最大含量 0.5% (就原料而言);亚硝胺最大含量50g/kg; 存放于无亚 硝酸盐的容器内量;存放21、《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 专业.专注.《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三)新增的限用组分. 专业.专注.二、化妆品组分中限用防腐剂修订内容(一)删除的限用防腐剂1、乌洛托品2、聚季铵盐-153、碘酸钠4、氯乙酰胺5、甲基二溴戊二腈(二)修订的限用防腐剂. 专业.专注.4、《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 专业.专注.6、《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 专业.专注.. 专业.专注.7、《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8、《. 专业.专注.9、《《10、《《11、《《. 专业.专注..专业.专注.《13、《《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 专业.专注.14、《《三、化妆品组分中限用防晒剂修订内容(一)删除的限用防晒剂 1、对氨基苯甲酸(二)修订的限用防晒剂《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2、《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 专业.专注.. 专业.专注.5、《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6、《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三、化妆品组分中限用着色剂修订内容(一)限用着色剂修订内容. 专业.专注.《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3、《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 专业.专注.4、《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5、《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 专业.专注.. 专业.专注.。
《化妆品卫生规范》中对化妆品的卫生要求及包装要求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化妆品原料及其终产品的卫生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的化妆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欧盟化妆品规程, 76/768/EEC 及其2005 年11 月21 日以前修订内容(The CosmeticsDirective of the Council European Communities, 76/768/EEC, and amendments until 21November 2005)。
3 定义化妆品是指以涂擦、喷洒或者其它类似的方法, 散布于人体表面任何部位(皮肤、毛发、指甲、口唇等), 以达到清洁、消除不良气味、护肤、美容和修饰目的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
4 化妆品卫生要求4.1 一般要求在正常以及合理的、可预见的使用条件下, 化妆品不得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4.2 原料要求4.2.1 禁止使用表2(1)中所列物质为化妆品组分。
4.2.2 禁止使用表2(2)中所列物质为化妆品组分。
4.2.3 凡以表3 中所列物质为化妆品组分的, 必须符合表中所作规定, 包括使用范围、最大允许使用浓度、其它限制和要求以及标签上必须标印的使用条件和注意事项。
4.2.4 化妆品中所用防腐剂必须是表4 中所列物质, 并必须符合表中的规定, 包括最大允许使用浓度、使用范围和限制条件以及标签上必须标印的使用条件和注意事项。
4.2.5 化妆品中所用防晒剂必须是表5 中所列物质, 并必须符合表中的规定, 包括最大允许使用浓度以及标签上必须标印的使用条件和注意事项。
4.2.6 化妆品中所用着色剂必须是表6 中所列物质, 并必须符合表中的规定, 包括允许使用范围、其它限制和要求。
4.2.7 化妆品中所用染发剂必须是表7 中所列物质, 并必须符合表中的规定, 包括最大允许使用浓度、其它限制和要求以及标签上必须标印的使用条件和注意事项。
4.3 终产品要求化妆品使用的原料必须符合上述4.2 原料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