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备考语言运用题之成语、病句、衔接备课讲稿
- 格式:docx
- 大小:19.25 KB
- 文档页数:8
高三语文复习教案:病句修改高三语文复习教案:病句修改精选4篇(一)教案:高三语文复习——病句修改教学目标:1. 掌握常见的语法错误和病句表达方式;2. 能够分析病句所存在的问题;3. 学会通过修改病句来改正语法错误。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向学生介绍本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说明病句修改的重要性和意义。
第二步:讲解病句的常见问题1. 逻辑关系混乱:如两个句子缺乏连接词、关键词等。
2. 主谓不一致:如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单复数、人称不一致。
3. 语序不当:如句子中词序颠倒、短语或分句位置不当等。
4. 语义不清:如词语搭配不合理、一词多义、歧义等。
第三步:举例分析病句1. 给学生准备一些典型的病句,并请学生自己找出其中的错误并尝试修改。
2. 教师对学生修改后的答案予以点评,并解释其中的语法问题和语义不清的原因。
第四步:学生自主修改1. 提供一些病句给学生进行修改。
2. 学生单独或小组合作进行修改,并互相交流讨论。
3. 教师在此过程中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第五步:讲解修改原则和策略1. 分析学生在修改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给予相关的解决方案。
2. 强调修改的原则是符合语法规则和表达准确清晰。
第六步:课堂练习1. 提供一些句子给学生修改,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修改。
2. 随堂检查学生的修改情况,并给予评价和建议。
第七步: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重申修改病句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温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参考:1. 《中学语文教学辅导与案例分析》2. 高中语文教师教学笔记3. 网上相关资料和练习题库。
高三语文复习教案:病句修改精选4篇(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语句复位的概念和作用;2. 掌握语句复位的常见方式和技巧;3. 进行实际应用,提高语文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 (5分钟)1. 出示几个语句,让学生发现其中存在的语句复位现象,并给予解释。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时候需要进行语句复位?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二、讲解 (10分钟)1. 介绍语句复位的定义和作用:语句复位是指把语句中的一个或多个成分从原来的位置移到其他位置,以改变语句的结构或表达方式,使其更加准确、流畅。
濮阳县第三中学高三语文高考考前指导(考前看一眼,兴许能用上,祝你成功!)(一)成语辨析题(1)成语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体会成语的感情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小窍门】:1、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
2、四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认为最符合要求的。
一般是选择正确的一项,但也得注意是不是选择不正确的一项。
3、有时候特别陌生的成语往往是对的。
4.、注意语义重复。
5、主要抓“合乎语境”。
成语考查重点可以概括为“合不合语境”。
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我们必须弄清其中关键字的含义,才能正确地辨析它们。
现举例若干如下:不经.之谈(正常)不刊.之论(修改)不名.一文(占有)不速.之客(邀请)不以为然.(正确)不赞.一词(添加)恃才傲物.(众人)差.强人意(稍微)屡试不爽.(差错)吊.民伐罪(慰问)救死扶.伤(照顾)巧言令.色(美好)杀人越.货(抢劫)硕大无朋.(比)倜傥不羁.(约束)高风亮.节(坚贞)细大不捐.(舍弃)进退维谷.(困窘)首当其冲.(要冲)敬谢不敏.(才能)尾大不掉.(摇动)手疾.眼快(迅速)矢.志不移(发誓)手足无措.(安放)厉兵秣.马(喂)励.精图治(激励)势均力敌.(力量相等)总之,要正确理解成语的整体意义,要注意语境的组合与搭配情况,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熟语越要注意陷阱。
第二,体会成语的感情色彩;例如:1.现实中,有许多身居要职,却胸无城府....,思想顽固僵化,不思改革,甚至阻挠改革。
(句中的“城府”是指城市和官府,比喻待人处事的心机。
整个词语的意思是指为人坦率真诚,不用心机,褒义。
)常见贬义成语举例:半斤八两人云亦云别有用心不可告人不择手段处心积虑俯首帖耳大吹大擂大放厥词夸夸其谈胆大妄为党同伐异道貌岸然得陇望蜀得意忘形好大喜功好高骛远信口雌黄趋炎附势趋之若鹜如丧考妣软硬兼施上行下效见风使舵甚嚣尘上始作俑者数典忘祖弹冠相庆挖空心思为所欲为养尊处优一唱一和一团和气颐指气使上下其手色厉内荏褒贬两用成语集锦1 按图索骥:既比喻办事机械死板,也比喻按照线索寻找。
第5讲成语专题【教学目标】1、掌握常见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2、正确理解成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并正确使用。
3、能够辨析成语误用的主要类型。
【教学重点】1、理解容易望文生义、前后重复的成语。
2、辨析容易混淆、不合语法的成语。
【教学过程】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冰雪运动在全国各地已经蔚然成风....。
B.在现场观众捶胸顿足....的背后,不知凝聚了运动员们多少个日日夜夜的辛勤付出。
C.正在举行的全国两会上,委员们就如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各抒己见....,献计献策。
D.参加此次世界杯的五位中国选手在首轮比赛中都旗开得胜....,顺利晋级第二阶段。
【答案】B捶足顿胸:用拳头敲打胸部,跺着双脚。
形容非常悲痛或懊悔的样子。
不符合句意。
【解析】蔚然成风:多指某件有意义的事情经过提倡推广逐渐成为一种社会上普遍流行的风尚。
符合句意。
各抒己见:个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符合句意。
旗开得胜:比喻事情一开始就取得了好成绩。
符合句意。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冰墩墩在冬奥会上可谓名副其实....的"社交利器",获得全世界的关注和喜爱。
B .北京冬残奥会即将开幕,中国体育代表团近百名运动员厉兵秣马....,整装待发。
C ."开学第一课"上,同学们观看了女足亚洲杯夺冠的视频片段,纷纷拍手称快....。
D .最近这部热播剧的片尾音乐如泣如诉....,温情而深沉,听得人禁不住热泪盈眶。
【答案】C【解析】拍手称快:拍着手说痛快,多用来形容正义伸张、公愤消除时大家高兴满意的样子。
不符合句意。
名副其实:名声和名义与实际相符。
符合句意。
厉兵秣马:形容准备战斗或比喻事前做好准备。
符合句意。
如泣如诉:形容声音哀怨凄切,多用于乐曲。
符合句意。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支球队新赛季主力阵容终于亮相,未来成绩如何,众说纷纭,见仁见智....。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语言运用题解题技巧一、教案概述二、教学目标1. 了解高考语文语言运用题的常见题型及解题方法。
2.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知识进行实际操作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语言运用题的题型分析(1)词语辨析题(2)成语运用题(3)病句修改题(4)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题(5)句子仿写题2. 解题技巧和方法(1)词语辨析题的解题技巧(2)成语运用题的解题技巧(3)病句修改题的解题技巧(4)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题的解题技巧(5)句子仿写题的解题技巧四、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简要介绍语言运用题在高考语文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分析常见题型,讲解解题技巧和方法。
3. 实例分析:结合真题,分析解题过程,让学生体会解题方法的实际应用。
4.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1. 复习课堂内容,整理笔记。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注意: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练习完成情况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策略的调整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应适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1. 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加强相关题型的训练。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适当增加真题练习,让学生熟悉高考题型,提高应试能力。
八、教学拓展1. 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语言运用书籍,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2. 组织学生参加语言运用竞赛,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实践能力。
3. 结合语文课程的其他模块,综合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九、教学计划进度安排1. 第一周:分析语言运用题的题型及解题技巧。
2. 第二周:讲解成语运用题的解题方法。
高考语文备考语言运用题之成语、病句、衔接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从到文字书籍,从广播电视到移动互联网,知识的内涵与传承方式在不断演变。
短视频的兴起,在拓展知识边界的同时,也让“知识普惠”的愿景逐渐接近现实。
短视频将平日里严肃的知识内容更加形象化的方式传递给受众,知识原有的高深、枯燥的刻板印象得到改变,拉近了群众与科学文化知识之间的距离。
有关人士希望知识界人士能通过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在 15 秒到1分钟的时长里,以而又图文并茂的形式,让用户享受知识普惠所带来的益处。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知识生产的容量、传播通路变得日趋多元。
()——让知识覆盖更广泛的受众、提升知识的功能价值。
2018 年 11 月 15 日,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抖音公开课”教育扶贫活动,深度走访贵州省“益童乐园”站点,以抖音视频为“教具”,用的形式向当地学龄儿童现场讲授地理、生物、天文等学科的科普知识。
对于处在大山深处的孩子们而言,抖音上的科普内容,有助于拓展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够“走出”深山,去探索外部世界。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薪火相传简明扼要寓教于乐妙不可言B口耳相传短小精悍寓教于乐妙趣横生C薪火相传短小精悍深入浅出妙不可言D口耳相传简明扼要深入浅出妙趣横生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短视频将平日里严肃的知识内容,以更加形象化的方式传递给受众,知识原有的高深、枯燥的刻板印象得到改变B短视频将平日里严肃的知识内容更加形象化的方式传递给受众,使知识原有的高深、枯燥的刻板印象得到改变C短视频以更加形象化的方式,使平日里严肃的知识内容传递给受众,一改知识原有的高深、枯燥的刻板印象D短视频将平日里严肃的知识内容,以更加形象化的方式传递给受众,一改知识原有的高深、枯燥的刻板印象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短视频的最大价值是知识的沉淀与传播,从而推动实现知识的“普及”和“惠及”B推动实现知识的“普及”和“惠及”,短视频的最大价值在于知识的沉淀与传播C短视频对于知识沉淀与传播的最大价值,在于推动实现知识的“普及”和“惠及”D推动实现知识的“普及”和“惠及”,是短视频对于知识沉淀与传播的最大价值【详解】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高考成语、病句、语句补写备考方略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语言文字应用部分要求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辨析并修改病句,并且要求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因此成语、病句及语句补写也成为高考的必考题型,近两年往往在同一个语段中同时设置这三类试题。
一、词语运用(含成语)成语是每年高考语言运用类试题的考查热点,高考对成语的考查一直情有独钟。
在近年来的高考试卷中,重在考查对近义成语的辨析理解能力。
2013年及以前均采用传统的成语正误辨析形式,题型一般以四选一的客观题为主。
2014年开始则采用选词辨析形式,注重近义成语的辨析应用。
2016年又恢复了传统的成语正误辨析形式,只不过题型改为了六选三的客观题。
2018年开始又在语段中考查近义成语的选用,这是因为一些成语的含义和语法功能相近或者近乎相同造成了成语近义的特点。
要在一组近义成语中选择一个最恰当的,这就须辨析。
2019年高考试题更是将词语运用和近义成语的运用结合起来,综合考查。
因此,如何辨析近义成语就成了我们必须关注的一个知识点,2020年高考成语复习也应以此为重点。
近义词之间必然会有一些或大或小、或隐或显的差别。
在近义成语里,意义完全等同毫无区别的成语是极少见的,而较为普遍的则是“同中有微异”,辨析近义词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
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近义词涉及的范围很广、数量较大,要准确的辨析近义词,就需要结合具体语境,从词语的含义、使用对象与范围、情感色彩、语体风格、固定搭配,语法功能几个方面入手。
1. 根据近义成语的词义侧重判断一般而言,不少近义成语,其意义的侧重点不一样。
辨析它們就得抓住词语构词要素,体会侧重点,仔细分析。
如“别具一格”“不落窠臼”,它们都有“与众不同”之意,但强调的重点不同:“别具一格”重在“格”,重在格调、风格,表示与其他不同;而“不落窠臼”强调不落俗套。
成语、病句与句式表达连贯(二)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中秋节期间,在“传统节日与当代价值”的国际学术对话中,一位年轻的外交官,对传统节日给出了一个令人________的定义。
她认为节日不仅是传承文化,更是人类追求艺术的极致表达。
什么是节日?“节”本意取自竹节,但我们给了它更多的思想内涵——生活在时间的流里,()。
而八月十五这一天,本就是每年十二个圆月中的一个,这“节”便成了我们中国人内心深处与幸福紧密相连的时间密码。
艺术是人类文化的终极表达。
________,没有什么能比艺术做得更出色。
因为,只要是真正的美,一定会受到千千万万人的喜爱,而这份喜爱会变成文化创造的巨大动力。
面对时代变化,只有发挥这份创造力,在保持节日文化的内涵的基础下,在尊重民心、民情、民意的前提上,利用包括现代科技在内的各种手段,诠释传统节日艺术的多重表达,才可能创造出为人民________、有强烈感染力的新的节俗文化产品。
开贞起元,________,此其时也!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D)A.不同民族根据不同的文化给无尽的时间之流安排刻度,以此赋予节日不同的深刻意义B.不同民族根据不同的文化给无尽的时间之流安排刻度,以此对时间长短进行深度切割C.节就是为无尽的时间之流安排的刻度,而不同民族可根据不同的文化对时间进行切割D.节就是为无尽的时间之流安排的刻度,而不同民族根据不同的文化赋予这刻度以意义【解析】考虑话题一致性,排除A、B。
考虑语意的连贯性,排除C。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A.耳目一新移风易俗喜闻乐见推陈出新B.焕然一新入乡随俗乐此不疲革故鼎新C.耳目一新移风易俗喜闻乐见革故鼎新D.焕然一新入乡随俗乐此不疲推陈出新【解析】①耳目一新:听到的看到的都换了样子,感到很新鲜。
焕然一新:形容出现了崭新的面貌。
此处语意想要表达有人提出一个新奇的观点,让作者感觉新鲜,所以用“耳目一新”。
一、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语言运用题解题技巧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高考语文语言运用题的解题技巧。
2. 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解题速度。
3. 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教学内容:1. 语言运用题的类型及解题思路。
2. 语言运用题的解题技巧和方法。
3. 针对不同类型的语言运用题进行实例分析和练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语言运用题在高考语文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不同类型的语言运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技巧。
3. 实例分析:分析典型题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技巧进行解答。
4. 练习:布置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技巧。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五、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解题技巧的掌握程度。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3. 长期效果:通过后续课程的学习,观察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解题速度的提升情况。
六、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语言运用题解题技巧七、教学目标:1. 深入理解高考语文语言运用题的解题技巧。
2. 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应试水平。
3. 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八、教学内容:1. 语言运用题的常见错误和避免方法。
2. 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的技巧。
3. 综合练习:结合实际题目,进行综合训练。
九、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学习主题。
2. 讲解:讲解语言运用题的常见错误和避免方法。
3. 实例分析:分析典型题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技巧进行解答。
4. 练习:布置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技巧。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十、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解题技巧的掌握程度。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3. 长期效果:通过后续课程的学习,观察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解题速度的提升情况。
成语病句题型教案教案标题:成语病句题型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成语的定义和用法。
2. 学生能够识别成语病句中的错误,并正确修改。
3. 学生能够在写作中避免使用成语造成的病句。
教学重点:1. 成语的定义和用法。
2. 成语病句的识别和修改。
3. 运用正确的语法结构和词语来避免成语病句。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成语的定义和用法。
2. 提出一个句子,如:“这个问题真是一箭双雕。
”请学生思考这个句子是否正确,并解释其中的错误。
讲解(15分钟):1. 解释成语病句的概念,即在使用成语时出现的语法或逻辑错误。
2. 通过示范,讲解若干常见的成语病句错误类型和纠正方法,例如:a. 残缺不全:句子中缺少宾语或谓语。
b. 语法不合理:句子中的语法结构与成语的用法不匹配。
c. 逻辑错误:句子中成语的意义与上下文不符。
d. 替换错误:句子中使用了类似成语的词语,但表达不准确。
3. 强调避免使用陈旧或不常见的成语,以免引发成语病句。
练习与实践(20分钟):1. 分发练习材料,包括若干成语病句的句子。
2. 要求学生逐句阅读,并找出错误之处,然后进行改正。
3. 学生可以在小组中合作完成练习,互相讨论并互相提供意见。
4. 对每道题目进行讲解和解答,并引导学生理解错误之处以及正确修改的思路。
拓展与应用(15分钟):1. 要求学生以小组或个人形式创作一篇短文,使用成语来进行表达,同时避免成语病句出现。
2. 学生互相交换作文并进行审阅,指出可能存在的成语病句,并进行修改。
3.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作文和修改经验,以加深对成语病句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问学生对成语病句题型的理解和感悟。
2. 解答学生的疑惑和问题,强调成语的正确使用方法。
3. 鼓励学生在写作和口语表达中积极运用成语,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度。
教学评估:1. 在练习与实践环节中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答题情况。
高考语文备考语言运用题之成语、病句、衔接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从到文字书籍,从广播电视到移动互联网,知识的内涵与传承方式在不断演变。
短视频的兴起,在拓展知识边界的同时,也让“知识普惠”的愿景逐渐接近现实。
短视频将平日里严肃的知识内容更加形象化的方式传递给受众,知识原有的高深、枯燥的刻板印象得到改变,拉近了群众与科学文化知识之间的距离。
有关人士希望知识界人士能通过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在 15 秒到1分钟的时长里,以而又图文并茂的形式,让用户享受知识普惠所带来的益处。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知识生产的容量、传播通路变得日趋多元。
()——让知识覆盖更广泛的受众、提升知识的功能价值。
2018 年 11 月 15 日,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抖音公开课”教育扶贫活动,深度走访贵州省“益童乐园”站点,以抖音视频为“教具”,用的形式向当地学龄儿童现场讲授地理、生物、天文等学科的科普知识。
对于处在大山深处的孩子们而言,抖音上的科普内容,有助于拓展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够“走出”深山,去探索外部世界。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薪火相传简明扼要寓教于乐妙不可言B口耳相传短小精悍寓教于乐妙趣横生C薪火相传短小精悍深入浅出妙不可言D口耳相传简明扼要深入浅出妙趣横生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短视频将平日里严肃的知识内容,以更加形象化的方式传递给受众,知识原有的高深、枯燥的刻板印象得到改变B短视频将平日里严肃的知识内容更加形象化的方式传递给受众,使知识原有的高深、枯燥的刻板印象得到改变C短视频以更加形象化的方式,使平日里严肃的知识内容传递给受众,一改知识原有的高深、枯燥的刻板印象D短视频将平日里严肃的知识内容,以更加形象化的方式传递给受众,一改知识原有的高深、枯燥的刻板印象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短视频的最大价值是知识的沉淀与传播,从而推动实现知识的“普及”和“惠及”B推动实现知识的“普及”和“惠及”,短视频的最大价值在于知识的沉淀与传播C短视频对于知识沉淀与传播的最大价值,在于推动实现知识的“普及”和“惠及”D推动实现知识的“普及”和“惠及”,是短视频对于知识沉淀与传播的最大价值【详解】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
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
第一组:薪火相传:前一根柴刚烧完,后一根柴已经烧着,火永远不熄,比喻师生传授,学问一代代地继承下去。
口耳相传:口说耳听地往下传授,指知识、文化一代一代传下去。
语境中说的是信息的传承,此处应选“口耳相传”。
据此分析可排除AC两项。
第二组:简明扼要:指说话、写文章简单明了,能抓住要点。
短小精悍:①形容人身躯短小,精明强悍。
②形容文章、戏剧等篇幅短而有力。
语境中说的是视频文件的篇幅小而内容丰富。
此处应选“短小精悍”。
据此分析可排除D项。
第三组:寓教于乐:把教育跟娱乐融合为一体,使人在娱乐中受到教育。
深入浅出:指文章或言论的内容很深刻,措辞却浅显易懂。
语境中说的是用抖音的视频进行科普,这里应选“寓教于乐”。
第四组:妙不可言:形容美妙得难以用言语来表达。
妙趣横生:洋溢着美妙的意趣(多指语言、文章或美术作品)。
语境中指抖音里有丰富、有趣的科普内容,应选“妙趣横生”。
分析可知,B项成语全都恰当。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
解答本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点,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逻辑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对症下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
原句有两处错误,一是成分残缺,“更加形象化的方式”前缺少介词“以”;二是中途易辙,使得后语境“拉近了群众与科学文化知识之间的距离”的主语不明。
A项两个主语两个主体对象,导致后语境“拉近了群众与科学文化知识之间的距离”的主语有歧义;B项成分残缺,“更加形象化的方式”前缺少介词“以”;C项介词使用错误,“使”应改为“将”或“把”;D项修改正确。
故选D。
3.此题考查补充句子的能力。
要紧密结合上下语境。
连贯即句与句的组合衔接恰当,要兼顾话题,注意语境、句式的协调一致。
从整个文段来看,括号内要填的语句主语应为“短视频”,据此分析可排除BD两项。
从括号后面的内容来看,“让知识覆盖更广泛的受众”这是知识普及,“提升知识的功能价值”这是知识的惠及。
A项,“短视频的最大价值是知识的沉淀与传播,从而推动实现知识的‘普及’和‘惠及’“,“从而”的意思是分句关系是承接递进,而实际上“短视频对于知识沉淀与传播的最大价值,就是推动实现知识的‘普及’和‘惠及’”,所以C项是对的,即“短视频对于知识沉淀与传播的最大价值,在于推动实现知识的‘普及’和‘惠及’”。
故选C。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这个春节,随着国产科幻影片《流浪地球》的全国热映,刘慈欣、《三体》、硬核科幻、人类命运等话题成为了________的热点,中国科幻也被卷入了一场________的全民文化狂欢。
在影片的最后,地球一直持续流浪,空间站一路尾随,这就产生了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如果当有一天地球飞出了太阳系甚至是银河系的时候,那么又如何在星系穿越间导航?“脉冲星”提供了可能!脉冲星距离地球有上千光年的距离,广泛地分布在银河系的各个角落。
飞船离某颗脉冲星越近,脉冲信号的到达时间就会提前;相反地,()。
据此人们可以计其出飞船相对于脉冲星的位置。
脉冲星导航是国际公认的深空导航的有效手段之一,其优点是导航精度不随深空飞行距离的增加而下降。
相较于深空探测技术________的欧美,我国在深空探测领域尚处起步阶段。
但随着我国深空探测事业的_________,深空飞行的距离越来越远,这对深空探测器的导航精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及时规划脉冲星观测和开展脉冲星导航技术实验,可以保障我国后续深空探测和空间技术实验的实施,进而为我国深空探测技术的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也许,我们的地球不一定会去流浪,但脉冲星可能是未来人类追寻宇宙奥秘的一座灯塔!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众说纷纭突如其来遥遥领先日新月异B街谈巷议猝不及防一马当先一日千里C街谈巷议突如其来遥遥领先一日千里D众说纷纭猝不及防一马当先日新月异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如果有一天地球飞出了太阳系甚至是银河系的时候,那么又如何在星系穿越间导航?B地球如果有一天飞出了太阳系甚至是银河系的时候,那么又如何在星系穿越间导航?C当地球有一天飞出了太阳系甚至是银河系的时候,又如何在星系穿越间导航?D地球如果有一天飞出了太阳系甚至是银河系,那么又如何在星系穿越间导航?6.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某颗脉冲星离飞船越远,接收到脉冲信号的时间就会越推迟B当飞船离某颗脉冲星越远,脉冲信号的到达时间就会越推迟C脉冲信号的到达时间越推迟,则意味着飞船离某颗脉冲星越远D脉冲信号的到达时间越推迟,则意味着某颗脉冲星越是远离飞船【答案】4.C 5.D 6.B4.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平时积累成语知识,并熟知成语题目设置的陷阱,比如成语色彩失当、对象误用、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毛病。
本题中,“街谈巷议”:指人们在街头巷尾谈说、议论;“众说纷纭”:纷纭,多而杂乱。
各种说法很多而不一致:根据语境,原文只是强调议论之热,而非杂乱不一致,所以应填“街谈巷议”。
“突如其来”:突然来到或发生;“猝不及防”:来得突然,使人来不及防备。
两者都涉及突发情况,前者着重于发生突然,后者着眼于防备,所以应选“突如其来”。
“遥遥领先”:指远远走在前面:“一马当先”:原指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
也比喻工作走在群众前面,积极带头。
两者都有领先的意思,但后者更强调争先带头的主观态度。
根据句意,说的是深空探测技术领先,所以选“遥遥领先”更符合语境。
“一日千里”:原形容马跑得极快,现形容发展极其迅速,进步非常快:“日新月异”:天天都有更新,月月都在变化,形容进步、发展很快,新事物、新气象不断出现。
“一日千里”侧重于发展速度快,“日新月异”侧重于变化之快。
所以“一日千里”更符合语境。
故选C。
5.本题考核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
答题时应先浏览划线句子,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地方,是否存在语法、表意等问题,复杂句子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
本题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错误:(1)“如果有一天”和“当……的时候”句式杂糅,排除BCA;(2)关联词和主语的相对位置不当,主语一致时关联词应该在主语后边,排除A。
故选D。
6.本题属于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能力层级为E。
做这类题目的关键是联系上下语境,来确定正确的答案。
本题中,补写的关键提示在括号前的“相反地”,因此,括号内句子对应的关联词应该是越……就会……,据此排除C、D;“相反地”暗示括号内所填句子意思应该与上文相反,上文是“飞船离某颗脉冲星越近,脉冲信号的到达时间就会提前”,上文说近,下文就该对应远,但主体不改变,还应该是“飞船”和“脉冲信号的到达时间”,而A选项主体对象,即主语变成“某颗脉冲星”“接收到脉冲信号时间”,所以选项A错误。
故选B。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金庸作品特别值得琢磨的一个特征是:它虽然产生在香港商业化环境中,却没有旧式武侠小说那种低级趣味和粗俗气息,相反,其主要作品都通俗而不媚俗,不仅有高雅的格调、深邃的思想,更具有神奇的故事、迷人的想象。
像《天龙八部》中的萧峰之死,包含多么丰富深刻、发人深省的内容,艺术力量又是多么震撼人心!《射雕英雄传》《碧血剑》又以多么生动感人的小说笔墨,塑造并赞美了郭靖、袁崇焕这类为民众利益献身的“中国的脊梁”式人物,弘扬中华民族的凛然正气!金庸小说的现代精神也是其超越于传统武侠小说的地方。
比如,对于旧式武侠小说“快意恩仇”的普遍观念,金庸小说从根本上是批评和否定的,他反对,反对滥杀无辜。
《射雕英雄传》里郭靖报完国仇家恨之后的复杂心情就是证明。
如果说严肃文学是“为人生”,通俗小说是“供人消遣”,金庸小说则把这两方面统一了起来。
他的小说武侠其表,世情其实,透过对众多武林人物的描绘,深入写出历史和社会的人生百态,体现岀丰富复杂的现实内容和作者自身的,活泼轻松有时又令人沉重,又启人深思。
作者以写“义”为核心,寓文化于技击,借武技较量写出中华文化的内在精神,(),做到互为启发,。
7.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不仅有神奇的想象、迷人的故事,更具有高尚的格调、深邃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