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州一中2012届高三一轮物理复习测试:选修33(+最新高考题)
- 格式:doc
- 大小:580.00 KB
- 文档页数:8
山东青州一中2012届高三一轮物理复习(人教版)
选修 3-3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选不全得3分)
1.两个分子由于距离发生变化而使得分子势能变小,则可以判断在这一过程中
A.一定是分子力做了正功
B.两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可能增大
C.两分子间的距离一定变大
D.两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一定是引力
解析 分子势能减小一定是分子力做正功,这可能是引力做正功(分子间距变小)或斥力做正功(分子间距变大).
答案 AB
2.对于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的体积是所有气体分子的体积之和
B.气体温度越高,气体分子的热运动就越剧烈
C.气体对容器的压强是由大量气体分子对容器不断碰撞而产生的
D.气体压强的大小只与气体分子的密集程度有关
答案 BC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多晶体具有确定的几何形状
B.单晶体的各向异性是由晶体微观结构决定的
C.由于液体可以流动,因此液体表面有收缩的趋势
D.饱和汽压与液面上饱和汽的体积无关
解析 多晶体没有确定的几何形状,A项错误,B项正确;液体表面的分子间距大于内部的分子间距,在引力作用下收缩,与流动无关,C项错误;饱和汽压与温度有关,与液面上饱和汽的体积无关,D项正确.
答案 BD
4.(2010·吉林二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扩散运动向着更为无序的方向进行,是可逆过程
B.物体的内能取决于温度、体积和物质的量
C.分子间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D.液晶对不同颜色光的吸收强度随电场强度的变化而变化
解析 一切宏观自然过程都是不可逆的,选项A错误;在平衡位置以内,分子间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在平衡位置以外,分子间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先增大再减小,选项C错误.
答案 BD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大,在某一瞬间撞击它的液体分子数越多,布朗运动越明显
B.没有摩擦的理想热机可以把吸收的能量全部转化为机械能
C.知道某物质的摩尔质量和密度可求出阿伏加德罗常数
D.内能不同的物体,它们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可能相同
解析 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大,在某一瞬间撞击它的液体分子数越多,微粒受力越趋于平衡,布朗运动越不明显,A错.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机械能可以全部转化为内能,但是内能不可以全部转化为机械能,而不引起其他变化,B错.知道物质的摩尔质量和密度可以求出摩尔体积,但不能求出阿伏加德罗常数,C错.内能不同的物体温度可能相同,分子平均动能可能相同,D对.
答案 D
6.如图1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密封在绝热(即与外界不发生热交换)容器中,容器内装有一可以活动的绝热活塞.今对活塞施以一竖直向下的压力F,使活塞缓慢向下移动一段距离后,气体的体积减小.若忽略活塞与容器壁间的摩擦力,则被密封的气体
图1
A.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内能减少
B.温度降低,压强增大,内能减少
C.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内能增加
D.温度降低,压强减小,内能增加
解析 由于气体密闭在绝热容器中,所以Q=0,体积减小,则外界对气体做功,W>0,由热力学第一定律ΔU=W+Q>0,所以气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T=C可以判断压强增大,选项C正确.
答案 C
7.(2011海南)(12分)
(1)(4分)关于空气湿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选对1个给2分,选对2个给4分;选错1个扣2分,最低得0分)。
A.当人们感到潮湿时,空气的绝对湿度一定较大
B.当人们感到干燥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一定较小
C.空气的绝对湿度用空气中所含水蒸汽的压强表示
D.空气的相对湿度定义为水的饱和蒸汽压与相同温度时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压强之比 (2)(8分)如图,容积为1V的容器内充有压缩空气。容器与水银压强计相连,压强计左右两管下部由软胶管相连。气阀关闭时,两管中水银面登高,左管中水银面上方到气阀之间空气的体积为2V。打开气阀,左管中水银下降;缓慢地向上提右管,使左管中水银面回到原来高度,此时右管与左管中水银面的高度差为h。已知水银的密度为,大气压强为OP,重力加速度为g;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其温度不变。求气阀打开前容器中压缩空气的压强P1。
解析:由玻马定律得110201()()pvpvpghvv 求出:120111()ghvvpvpv
8.(2011全国理综)(15分)
(1)(6分)对于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选对一个给3分,选对两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ADE)
A 若气体的压强和体积都不变,其内能也一定不变
B 若气体的内能不变,其状态也一定不变
C 若气体的温度随时间不段升高,其压强也一定不断增大
D 气体温度每升高1K所吸收的热量与气体经历的过程有关
E当气体温度升高时,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大
解析:理想气体的内能只由温度决定,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CTPV可知,若气体的压强和体积都不变,温度T也不变,所以内能也一定不变,A、E选项正确。若气体的内能不变,则温度T不变,但气体的压强和体积可以改变,B项错误。若气体的温度升高,体积增大,其压强可以不变,C项错误。由热力学第一定律WQU知,D选项正确。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4分.将答案写在题中的横线上,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图2
9.(8分)(1)如图2所示,把一块洁净的玻璃板吊在橡皮筋的下端,使玻璃板水平地接触水面,如果你想使玻璃板离开水面,必须用比玻璃板重力________的拉力向上拉橡皮筋.原因是水分子和玻璃的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作用.
(2)往一杯清水中滴入一滴红墨水,一段时间后,整杯水都变成了红色.这一现象在物理学中称为__________________现象,是由于分子的________而产生的.这一过程是沿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________的方向进行的.
解析 (1)由于玻璃板除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外还受向下的水分子和玻璃分子间的分子引力,故向上的拉力应大于玻璃的重力.
(2)题目中的现象是由于分子无规则运动而引起的扩散现象.
答案 (1)大 引力 (2)扩散 无规则运动(热运动) 增加
图3
10.(10分)(1)如图3所示 ,导热性能良好的汽缸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用活塞把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汽缸中,汽缸的内壁光滑,现用水平外力F作用于活塞杆,使活塞缓慢地向右移动,由状态①变化到状态②,如果环境温度保持恒温,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每个气体分子的速率都不变
B.单位时间内汽缸单位面积上气体分子撞击次数减少
C.气体内能不变,从外界吸热,并对外界做功
D.气体是从单一热库吸热,全部用来对外做功,此过程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若用p、V、T分别表示该理想气体的压强、体积、温度,可用图4来表示气体的上述变化过程的有________
图4
(2)若在绝热条件下对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做1 500 J的功,可使其温度升高5 ℃.改为只用热传递的方式,使气体温度同样升高5 ℃.那么气体应吸收________ J的热量.
若对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做2 000 J的功,其内能增加了2 400 J,表明该过程中,气体还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________ J.
解析 (1)由于汽缸导热性能良好,所以缸内气体的温度不变,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不变,但并不是每个分子的速率都不变,A选项错;气体体积变大,单位体积内分子数目变少,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撞击的分子数目会变少,B选项正确;对于理想气体而言,内能只与
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内能不变,C选项正确;气体从单一热库吸热,全部用来做功,这个过程中引起了其他变化,所以是可能的,并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D选项正确.此过程为等温变化,体积增大,压强减小,A、D选项正确.
(2)做功和热传递是等效的;
Q=ΔU-W=2 400 J-2 000 J=400 J.
答案 (1)BCD AD (2)1 500 吸收 400
11..(6分)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已知一滴溶液中油酸的体积为V,配制的油酸溶液中纯油酸与溶液体积之比为1∶500,1 mL该溶液能滴250滴,那么1滴该溶液的体积是________mL,所以一滴溶液中油酸的体积为V=________cm3.若实验中测得结果如下表所示,请根据所给数据填写出空白处的数值,并与公认的油酸分子大小d0=1.12×10-10 m作比较,并判断此实验是否符合数量级的要求.
次 数 S/cm2 d=VS/cm d平均值
1 533
2 493
3 563
解析 由题给条件得,1滴溶液的体积
V溶液=1250 mL=4×10-3mL.
由VV溶液=1500,故1滴溶液中油酸体积
V=1500V溶液=1500×1250 cm3=8×10-6cm3.
据此算得3次测得d的结果分别为
1.50×10-8 cm,1.62×10-8 cm,1.42×10-8 cm,
其平均值d=d1+d2+d33=1.51×10-10 m.
这与公认值的数量级相吻合,故本次估测数值符合数量级的要求.
答案 4×10-3 8×10-6 填表略 符合要求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2分.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
12.(10分)一定质量的气体从外界吸收了4.2×105 J的热量,同时气体对外做了6×105 J的功,问:
(1)气体的内能增加还是减少?变化量是多少?
(2)分子势能是增加还是减少?
(3)分子的平均动能是增加还是减少?气体的温度是升高还是降低?
解析 (1)气体从外界吸热,Q=4.2×105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