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4 做负责任的人(部编人教八上道法)
- 格式:pptx
- 大小:7.07 MB
- 文档页数:25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做负责任的人》教学设计XXX《做负责任的人》教学设计教材分析(1)课标要求课程标准第三部分“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部分:知道责任的社会基础,体会承担责任的意义,懂得承担责任可能需要付出代价,知道不承担责任的后果,努力做一个负责的公民。
(2)整体感知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责任与角色同在》的第二框题。
之前,学生们已经研究了责任的相关概念,这为过渡到本框题的研究起了铺垫的作用。
本框题分为两目,即“不言代价与回报” “我承担我无悔”。
在第一框题的基础上,本框题第一目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有利于学生面对责任时作出合理的选择;在作出选择后,义无反顾地承担自己应负的责任,走自立自强的人生之路。
第二目“我承担我无悔”是第一目的深化。
面对多种责任选择,面对不同的代价与回报,学生可以作出自己的选择。
但是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许多不可推卸的责任。
对于这些不是自愿选择的责任,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是逃避,还是“我承担我无悔”?教材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悟,自我体会。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芳华期阶段,思维活跃,有肯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本领。
虽然较之七年级的学生成熟,但对于很多工作也缺乏辨析的本领。
特别是在实际生活中,学生面对众多选择时,不能理性周全地思考问题,容易无所适从或者盲目选择,在责任面前也存在逃避的现象。
此外,对于不能推卸的责任,学生也存在辨析不清的问题。
因此,本课旨在针对学生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理性选择,在勇于担责中成长。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研究,学生懂得信守承诺,勇担过错,自觉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觉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的能力,信守承诺、坚决履行诺言的能力,自主反思自己的能力,学会承担责任、努力履行责任的能力。
常识目标:在承担责任中成长,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教学重点:慎重许诺,践行诺言;承认错误,承担责任。
部编版八上道德与法治《做负责任的人》教案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履行责任的代价,正确评估责任的代价与回报。
教学难点:正确评估责任的代价与回报,有勇气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学生阅读思考教材P69“运用你的经验”)教师归纳、过渡:面对老师的表扬,决心以后多为班级建设尽力;面对店主多找的零钱,及时退回;看到有人驾车撞人后逃逸,打电话报警等,这些都是负责任的表现。
如何做一个负责任的人呢?我们来学习《做负责任的人》。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一)代价与回报活动一:最美孝心少年梁维月(展示“最美孝心少年”梁维月相关资料)5岁的时候,梁维月的妈妈不堪清贫,离家出走。
不久后,弟弟因为青霉素中毒,成了聋哑儿童。
又过了三年,爸爸在一次饮牲口时不慎摔下山崖,造成高位截瘫。
从那时起,年仅八岁的小维月就承担起照顾家庭的重担,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已经瘫痪八年的爸爸没有肌肉萎缩,更没有生过一次褥疮。
家里的主要生活来源是低保。
每天,小维月做好饭菜趁热先喂爸爸,可爸爸经常是吃了就吐,她就等爸爸吐完再喂,直到爸爸吃饱了她才捧着已经变凉的饭自己吃。
维月父亲因为常年卧病在床,脸上很少有笑容,她就变着法儿哄爸爸开心,把在学校得的奖状都贴在爸爸床对面的墙上。
为给爸爸和奶奶赚够药费,每个周末小维月都要去家附近的工地搬砖,一开始,对方根本不让她干,但最终还是拗不过她,搬一块砖的报酬是一分半,小维月每次要坚持搬两千块才肯回家,这样一天下来,她就能赚到30元,打工挣来的钱除了要维持家用,还要给患有脑血栓的奶奶买药。
尽管饱受生活艰辛,小维月始终认为最幸福的事莫过于能与家人在一起,她说无论走到哪里就要把家人带到哪里,因为家人是她最大的牵挂。
思考:梁维月为了承担起照顾家庭的重担,付出了什么代价?得到了什么回报?教师讲述:梁维月付出了时间、精力、体力,得到了一家人能够在一起的回报。
由教材可知,承担责任不仅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而且意味着可能因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第六课第二节做负责任的人教学设计第2课时做负责任的人1教学分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履行责任的代价,正确评估责任的代价与回报。
教学难点:正确评估责任的代价与回报,有勇气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材料——远涉重洋的一封来函)武汉市鄱阳街的景明大楼建于1917年,是一座6层楼房。
在1997年也就是这座楼度过了漫漫80个春秋的一天,突然收到当年的设计事务所从远隔重洋的英国寄来的一份函件。
函件告知:景明大楼为本事务所1917年设计,设计年限为80年,现已到期,如再使用为超期服役,敬请业主注意。
教师讲述:80年,不要说设计者,就是施工人员恐怕也不在世了吧。
竟然还有人为它操心,还在守着一份责任、一份承诺。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六课第2课时:做负责任的人。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不言代价与回报(一)承担责任会付出相应的代价活动一:最美孝心少年梁维月(多媒体展示材料——梁维月相关资料)5岁的时候,梁维月的妈妈不堪清贫,离家出走。
不久后,弟弟因为青霉素中毒,成了聋哑儿童。
又过了三年,爸爸在一次饮牲口时不慎摔下山崖,造成高位截瘫。
从那时起,年仅八岁的小维月就承担起照顾家庭的重担,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已经瘫痪八年的爸爸没有肌肉萎缩,更没有生过一次褥疮。
家里的主要生活来源是低保。
每天,小维月做好饭菜趁热先喂爸爸,可爸爸经常是吃了就吐,她就等爸爸吐完再喂,直到爸爸吃饱了她才捧着已经变凉的饭自己吃。
维月父亲因为常年卧病在床,脸上很少有笑容,她就变着法儿哄爸爸开心,把在学校得的奖状都贴在爸爸床对面的墙上。
为给爸爸和奶奶赚够药费,每个周末小维月都要去家附近的工地搬砖,一开始,对方根本不让她干,但最终还是拗不过她,搬一块砖的报酬是一分半,小维月每次要坚持搬两千块才肯回家,这样一天下来,她就能赚到30元,打工挣来的钱除了要维持家用,还要给患有脑血栓的奶奶买药。
尽管饱受生活艰辛,小维月始终认为最幸福的事莫过于能与家人在一起,她说无论走到哪里就要把家人带到哪里,因为家人是她最大的牵挂。
做负责任的人-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负责任的含义和作用。
2.认识到自己在生活中应该负起责任。
3.明确个人行为对自己及社会的影响。
4.学会如何处理社交中的复杂情况。
5.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及互助意识。
二、教学重点1.了解负责任的含义和作用。
2.认识到自己在生活中应该负起责任。
3.明确个人行为对自己及社会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学会如何处理社交中的复杂情况。
2.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及互助意识。
四、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小组讨论、案例分析。
五、教学内容1.负责任的含义和作用再以生活中的实例为例,让学生了解做一个负责任的人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以及其重要性。
2.认识到自己在生活中应该负起责任首先,让学生意识到在生活中他们已经承担了哪些责任,同时,引导他们认识到为自己的未来负责任的重要性,并让他们积极承担生活中的责任。
3.明确个人行为对自己及社会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个人行为对自己和社会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行为来负责任。
4.学会如何处理社交中的复杂情况通过案例分析,在引导学生意识到复杂社交情况下的复杂责任关系的同时,让他们学会如何做到面对社交情况时负起责任。
5.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及互助意识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明确自我保护和互助的重要性,及如何做到自我保护和如何提供适当的帮助。
六、教学总结本课程着重强调了做一个负责任的人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并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和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了如何做出负责任的行为和决策。
同时,也在引导学生中加强了自我保护和互助意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本部分是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责任与角色同在》的第二框题。
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责任的相关概念,这为过渡到本框题的学习起了铺垫的作用。
本框题分为两目,即“不言代价与回报”、“我承担我无悔”。
在第一框题的基础上,本框题第一目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有利于学生面对责任时作出合理的选择;在作出选择后,义无反顾地承担自己应负的责任,走自立自强的人生之路。
第二目“我承担我无悔”是第一目的深化。
面对多种责任选择,面对不同的代价与回报,学生可以作出自己的选择。
但是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许多不可推卸的责任。
对于这些不是自愿选择的责任,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是逃避,还是“我承担我无悔”?教材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悟,自我体会。
初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责任意识,初步认识到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角色需要承担不同的责任,知道承担责任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初步体会到承担责任的快乐。
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从中感受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对勇于承担责任的人能够表现出喜爱、敬佩的情感,对不负责任的人产生讨厌、憎恶的情感。
但受认知水平和生活阅历所限,初中学生的责任意识还不够强,对如何正确履行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还没有全面的认识,履行责任的能力还不够强,意志还不够坚定,情感还不够牢固。
有的学生面对责任时有逃避推诿现象,不能积极主动地承担责任;有的学生只强调社会和他人对自己的责任,没有看到自己对他人和社会也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有的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责任与代价、回报的关系,做事容易冲动,不计后果,或者片面强调收获,以是否能够获得回报作为承担责任与否的前提等问题。
1.道德修养:践行以爱国奉献、明礼遵规、勤劳善良、宽厚正直、自强自律为主要内容的道德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诚实守信、团结友爱、热爱劳动等个人美德和优良品行;践行以文明礼貌、相互尊重、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道德要求,做社会的好公民;树立劳动不分贵贱的观念,理解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热情服务、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做未来的好建设者。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第六课第二节做负责任的人教学设计第2课时做负责任的人1教学分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履行责任的代价,正确评估责任的代价与回报。
教学难点:正确评估责任的代价与回报,有勇气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材料——远涉重洋的一封来函)武汉市鄱阳街的景明大楼建于1917年,是一座6层楼房。
在1997年也就是这座楼度过了漫漫80个春秋的一天,突然收到当年的设计事务所从远隔重洋的英国寄来的一份函件。
函件告知:景明大楼为本事务所1917年设计,设计年限为80年,现已到期,如再使用为超期服役,敬请业主注意。
教师讲述:80年,不要说设计者,就是施工人员恐怕也不在世了吧。
竟然还有人为它操心,还在守着一份责任、一份承诺。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六课第2课时:做负责任的人。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不言代价与回报(一)承担责任会付出相应的代价活动一:最美孝心少年梁维月(多媒体展示材料——梁维月相关资料)5岁的时候,梁维月的妈妈不堪清贫,离家出走。
不久后,弟弟因为青霉素中毒,成了聋哑儿童。
又过了三年,爸爸在一次饮牲口时不慎摔下山崖,造成高位截瘫。
从那时起,年仅八岁的小维月就承担起照顾家庭的重担,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已经瘫痪八年的爸爸没有肌肉萎缩,更没有生过一次褥疮。
家里的主要生活来源是低保。
每天,小维月做好饭菜趁热先喂爸爸,可爸爸经常是吃了就吐,她就等爸爸吐完再喂,直到爸爸吃饱了她才捧着已经变凉的饭自己吃。
维月父亲因为常年卧病在床,脸上很少有笑容,她就变着法儿哄爸爸开心,把在学校得的奖状都贴在爸爸床对面的墙上。
为给爸爸和奶奶赚够药费,每个周末小维月都要去家附近的工地搬砖,一开始,对方根本不让她干,但最终还是拗不过她,搬一块砖的报酬是一分半,小维月每次要坚持搬两千块才肯回家,这样一天下来,她就能赚到30元,打工挣来的钱除了要维持家用,还要给患有脑血栓的奶奶买药。
尽管饱受生活艰辛,小维月始终认为最幸福的事莫过于能与家人在一起,她说无论走到哪里就要把家人带到哪里,因为家人是她最大的牵挂。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第六课“责任与角色同在”第二框“做负责任的人”教学设计【课标要求】课程标准第三部分“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部分:懂得承担责任可能需要付出代价,知道不承担责任的后果,努力做一个负责的公民。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责任意识,能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能从中初步感受到自己对社会的责任。
但受认知水平和生活经历所限,初中学生的责任意识还不够强。
受当代家庭教育观的影响,学生大都被保护得很好,时常会产生“责任与自己无关”“不想为别人服务”“唯我独尊”的想法。
所以本课的教学,如果采用宏大的人物事例,会加深学生对责任的偏见,认为责任与自己无关。
因此要尽量要做到从学生生活入手,以小见大,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到自己对周围的人、对这个社会和国家应该履行的责任。
通过本课学习,要让学生懂得负责任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是可以从小事开始逐步培养,引导学生自觉履行责任,树立做一个负责任的人的意识。
【教材分析】《做负责任的人》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第六课“责任与角色同在”的第二框的内容。
在前一框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了解责任的相关知识,这为本框题的学习奠定了一定基础。
本框题分为两目,即“不言代价与回报”“我承担我无悔”。
在第一框题的基础上,本框题第一目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可能会得到的回报,有利于学生面对责任时作出合理的选择;在作出选择后,要义无反顾地承担自己应负的责任。
第二目“我承担我无悔”是第一目的深化。
面对多种责任及其不同的代价与回报,学生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
但是在社会生活中,有时候会面临不可推卸的责任。
对于这种不是自愿选择的责任,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和做法,这是本目要重点探讨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正确对待非自愿选择的责任,树立对非自愿选择的责任的正确态度;教学难点:能结合自身角色实际,知道如何做一个负责任的人;树立做一个负责任的人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