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院感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 格式:docx
- 大小:11.12 KB
- 文档页数:2
各科室医院感染质量考核标准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考核标准(100分)物品橱内物品摆放次序正确,先期先用。
15、16、进治疗室、换药室衣帽整洁,操作时戴口罩。
床上用品每周更换一次,有污染时随时更换,禁止在病房、走廊清点污染的被服。
17、18、19、六项指示卡粘贴在病历上手术科室备皮方法及备皮时机符合要求。
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安置,MDRO病人无法单独安置时,同种病原体病人同室隔离,用物固定,感染预防控制措施落实到位,有自查记录。
1、掌握洗手与手消毒相关知识,手卫生知识知晓率现场查看12分一处不符合扣2分100%,洗手正确率100%,依从性达到医院目标值。
提问手卫生2、规范配置与使用速效手消毒液,出库单顺序归档。
3、水龙头、皂盒等设施清洁无污垢,肥皂干燥,清洁存放,提倡使用洗手液。
4、接触不同病人或为不同病人操作时洗手或手消毒。
5、正确使用手套,一次性手套不得重复使用。
6、工作时间手部无饰品,不留长指甲,无美甲。
一次性医疗用品医疗废物1、无过期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及消毒剂,一次性医疗用品移除外包装后方可入无菌物品橱内。
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随用随开,使用前先检查有无破损、漏气、有效期等。
2、一次性医疗用品(如针管)无重复使用现象。
3、医疗废物就地分类收集,防止二次污染,不得混入生活垃圾。
4、在适当的位置和高度放置利器盒,并规范使用,无盖底分离现象。
锐器直接放入(防渗漏、防刺伤)利器盒内,注明开启时间,外加黄袋。
5、医疗废物包装袋或容器标识、标签、封口、装载量等符合要求。
感染性废物日产日清,损伤性废物不超过48小时。
废弃的胎盘应有数量和重量记录。
6、科室医疗废物交接回收记录完整,月底及时交总务科。
现场查看看资料12分一处不符合扣2分医院感染监测1、散发病例24h内填报感染病例报告卡,出现流行趋势、现场查看暴发时立即报告,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和定植病人及时与院感科联系、报告。
2、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无错报、漏报和迟报。
1、健全院感文档。
2、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每季度会议记录、每月自查记录。
3、院感小组每季院感知识培训有记录及考核。
4、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按照手卫生规范正确洗手。
科室对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有自查督导、总结、改进措施。
5、洗手设施完好齐全,手消毒剂、干手物品合格。
6、传染病人根据传染途径隔离,与普通病人分室放置。
7、地面每日湿式清扫 2 次,遇污染时先用 84 消毒液倒在污染地面 30min,后再用拖布托净,然后用 84 消毒液浸泡拖布 30min,洗净悬挂晾干备用。
8、体温计一人一用一消毒。
血压计每周清洁消毒 (若被血液、体液污染后应即将清洁消毒),用 75%酒精或者84 消毒液浸泡 30min,干燥保存备用。
9、对各类监护仪器、抢救仪器(如吸吸痰)使用后应进行清洁与消毒。
10、病房、走廊、厕所拖布固定,标识清晰,悬挂晾干,定期消毒。
11、病人出院(传染病患者)、转科或者死亡后,应床单位进行终末消毒处理并有登记。
12、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每日 2 次,每次 1 小时,应有照射时间、累计时间、操作人等记录。
每周用 75%酒精棉球擦拭灯管一次,应有擦拭日期、操作人等记录;紫外线灯管强度每半年监测一次。
13、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每天对操作台、物体表面及地面用含 500mg/L 有效氯消毒液擦拭或者拖地两次,若被血液污染应即将用 1000mg/L 有效氯消毒液处理。
14、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各项物品符合消毒灭菌要求。
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挨次排放无菌柜内,无过期物品。
15、治疗车上下分层洁污分放;治疗车、换药车、护理车配手消毒液;每治疗一个病人应洗手。
16、抽出的药液、开启的无菌溶液须注明时间,超过 2h 不得使用。
各种消毒液(酒精、碘伏)采用小包装,启封抽吸后超过 24h 不得使用。
51020251、一项不健全扣 1 分2、无会议记录和自查记录各扣 1分3、无培训记录考核扣 1 分4、一人次未执行扣 0.5 分方法不正确扣 0.5 分。
科室院感质量考核评分标准院感质量考核评分标准受检科室。
时间。
总分:项目检查标准1.科室应建立院感管理制度和管理小组,并明确小组职责。
同时,需要建立科室院感管理文档。
2.科室人员需要参加院感知识培训,并进行抽查。
这样可以确保科室人员的院感知识掌握情况。
3.消毒效果监测报告需要整洁、齐全。
4.科室需要定期进行院感管理质量分析,并采取持续质量改进措施。
同时,需要有记录。
考核细则组织管理方面,如果科室未建立文档,将扣除5分。
如果资料不全,将扣除3分。
如果没有记录和改进措施,将各扣1分。
实地查看时,如果发现一项不合格,将扣除2分。
无菌原则方面,需要检查治疗室和换药室的分区是否合理、清洁整齐。
同时,需要确保无菌物品及非无菌物品分区存放、标识清楚。
无菌包需要干燥、外观清洁,并标识清楚。
分类放置时,需要确保无过期。
消毒隔离方面,需要确保无菌纱布、棉球、棉签等一经打开在24小时内使用,并在外注明开启时间。
消毒液棉球需现用现泡,无菌持物钳需浸泡消毒,每周更换一次。
药物现用现配,注射器中的无菌药液不得超过2小时。
无菌药液开启24小时内使用,并注明开启时间。
酒精、碘酒(碘伏)等消毒剂一经打开在7天内使用,并注明开启时间。
瓶盖需要严密。
医疗废物标准方面,需要确保工作人员进入治疗室时穿工作服戴工作帽。
在进行无菌操作时,需要戴口罩和无菌手套。
一次性灭菌物品需要存放在清洁干燥的区域。
已去除外包装的灭菌物品需入橱内或带盖中。
一次性物品不得重复使用。
预防消毒效果监测方面,需要确保治疗室和换药室紫外线灯消毒记录规范。
紫外线灯管需要每周用95%酒精擦拭并记录。
各项消毒液浓度需要符合要求,并有监测记录。
医疗用品消毒方面,需要确保压脉带、湿化瓶、体温计、吸引瓶等一用一消毒。
一次性物品不得重复使用。
听诊器、血压计等医疗用品的消毒需要有登记。
冰箱需要定时除霜,并确保无过期、污染物品。
脏被服禁止放在病房走廊上。
垃圾管理方面,需要确保分类放置,标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