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小学生做好语文课堂笔记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5
小学生记课堂笔记习惯养成的策略养成良好的课堂笔记习惯对小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它不仅可以帮助孩子有效地学习和回顾知识,还可以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学习效率。
下面是一些可以帮助小学生养成课堂笔记习惯的策略:1. 给孩子提供合适的学习工具:为小学生准备一本适合记笔记的笔记本和一支好的钢笔或铅笔是非常重要的。
这样可以让孩子在课堂上更方便地记录重要的内容。
2. 培养孩子专注的态度:在开始上课之前,教育孩子要保持专注的态度。
告诉他们课堂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集中精力听老师讲课。
3. 教导孩子选择性记录:鼓励孩子学会识别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重要信息,并将其记录下来。
他们可以用不同的记号或颜色来标记重要的内容,以便于复习和总结。
4. 提醒孩子及时记录:孩子应该养成在课堂上及时记录笔记的习惯。
他们可以使用简短的句子、图表或图像来记录课堂内容,以保证笔记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5. 鼓励孩子主动提问和回答问题:提醒孩子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问题。
这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知识,还可以促进他们更详细和全面地记录笔记。
6. 教导孩子整理和复习笔记:鼓励孩子在课后花一些时间来整理和复习他们的笔记。
可以教他们使用不同的方法,如制作概念图或总结笔记,来帮助自己更好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
7. 培养孩子分享笔记的习惯:鼓励孩子与同学分享他们的笔记,让他们相互学习和互相帮助。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还可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8. 激励孩子保持持续的笔记习惯:培养孩子每天都记录笔记的习惯,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后复习。
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培养良好的课堂笔记习惯对小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
通过教导他们选择性记录、及时记录、整理和复习笔记,以及和同学分享笔记,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和回顾知识,提高学习效果和思维能力。
一年级上册语文学生笔记怎么做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一年级上册语文学生笔记怎么做在小学一年级的语文学习中,老师通常会布置学生做笔记的作业。
那么一年级上册语文学生笔记怎么做呢?下面我们来分享一些制作语文笔记的方法和技巧。
1. 笔记的内容要简洁明了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语文,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可能还比较浅显。
在做语文笔记时,首先要保证内容简洁明了,避免过于繁琐和复杂的叙述。
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的主题和要点进行概括,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
2. 笔记的格式要清晰规范在制作语文笔记时,格式的规范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按照主题、关键词、要点等内容进行划分,用标题和编号对笔记内容进行分隔,方便学生进行查阅和复习。
要保证字迹工整,排版整齐,让笔记看起来清晰明了。
在做语文笔记时,要将重点内容和核心知识突出标记出来,让学生能够清晰地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要点。
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或者标记工具对重点知识进行标注,让学生在复习时更加有针对性。
4. 笔记的要点要把握语文学习注重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制作语文笔记时,要把握好内容的重要要点。
可以通过重复阅读课文,精选出重要的诗句、成语、谚语等内容,记录在笔记中,并加以理解和背诵,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5. 笔记的复习要及时做好语文笔记之后,学生还要主动进行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反复阅读笔记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也可以通过背诵、朗读、默写等方式加强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提高语文学习的效果。
在小学一年级的语文学习中,做好语文笔记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认真制作和及时复习笔记,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提高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希望以上分享的方法和技巧能够对一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有所帮助。
【字数达到要求2000字】。
第二篇示例:一年级上册语文学生笔记怎么做在学习语文课程的过程中,学生们需要认真做好笔记,以便帮助自己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小学生记课堂笔记习惯养成的策略小学生是正在学习阶段的孩子,他们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对日后的学业发展至关重要。
而记课堂笔记作为学习的一部分,对于小学生来说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习惯,它不仅有助于学生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能提高学习效率,养成良好的记课堂笔记习惯对小学生的学习之路有着重要的意义。
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记课堂笔记的习惯呢?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些策略。
一、引导学生理解记笔记的重要性要引导学生理解记笔记的重要性。
告诉他们记笔记不仅仅是老师布置的任务,更是为了帮助他们更好的学习和复习知识。
可以让学生们明白,记笔记可以帮助他们在课后更好的理解知识,复习也更方便。
通过举实际例子的方式让学生们明白记笔记的好处,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二、教授笔记技巧和方法教授笔记技巧和方法。
小学生在记笔记方面一般都比较生疏,因此老师需要教给他们一些笔记的技巧和方法,比如如何快速抓住老师讲授的重点,如何做好笔记的分类和整理等。
还可以教给他们一些简单的记笔记符号和缩写,便于他们更快速的记录知识点。
三、提供充足的时间在课堂上提供充足的时间给学生记笔记。
要求老师在讲解完一个知识点后,给学生们一定的时间去做笔记。
这样可以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充分的时间去记录整理自己的笔记内容,不会因为时间紧张而影响了笔记的质量。
四、及时检查和指导及时检查和指导学生的笔记。
老师可以定期检查学生的笔记情况,看看他们是否记得认真,是否有能力提炼知识点和整理笔记。
对于一些偏离主题或者错误的笔记要及时指正,帮助学生提高笔记的质量,确保有利于课后的学习。
五、培养定期复习的习惯培养定期复习的习惯。
穷理解课堂笔记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复习知识,因此在培养学生记笔记的习惯之后,也要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定期复习笔记的习惯。
可以定期布置一些课后作业或者小测验,要求学生通过复习笔记来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让他们深刻体会到记笔记习惯的重要性。
六、激励和奖励对于那些努力培养记笔记习惯的学生要给予激励和奖励。
小学生记课堂笔记习惯养成的策略
小学生是培养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良好的课堂笔记习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兴
趣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是一些培养小学生记课堂笔记习惯的策略。
教师可以在课前进行学习目标的讲解,让学生明确知道本堂课的学习重点,理清思路。
这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生更容易聚焦于课堂内容,有目的地记笔记。
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组织和梳理。
可以提前准备好讲义、课件等教学辅助材料,
将学习内容按照逻辑顺序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理解整个学习框架,方便学生记笔记。
教师可以教授一些记笔记的技巧,如用图表、思维导图等方式整理笔记,帮助学生更
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还可以鼓励学生使用不同的颜色、标志或缩写等方法来区分不同的
知识点,提高记忆效果。
第四,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提问。
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活动,主动
思考和提问,通过互动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一些重要的讨论
和问题记录下来,作为课堂笔记的一部分。
第五,教师可以定期检查学生的课堂笔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建议。
鼓励学生互相分
享好的记笔记的方法和经验,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互助和交流,提高记笔记的质量和效
果。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适合小学生的记笔记的工具和材料。
如提供适宜的笔、笔记本等,
让学生有更好的学习体验,提高记笔记的兴趣和积极性。
培养小学生记课堂笔记的习惯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指导,也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努力。
只有通过持续的训练和实践,才能养成良好的记笔记习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和提升
学习能力。
小学生做课堂笔记的方法1.准备好笔记工具:在上课前,要记得准备好笔记本、铅笔、彩色笔、荧光笔等工具。
这样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组织课堂笔记,突出重点知识。
2.集中注意力:上课时要保持集中注意力,因为只有听懂老师的讲解,才能理解和记录课堂内容。
可以通过积极回答问题、主动参与课堂讨论等方式,提高自己的注意力。
3.简洁明了:在做笔记时,要力求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和罗嗦。
可以用简短的句子、关键词、图表等方式记录所学内容,以便后续复习和复述。
4.划分标题和分段:对课堂内容进行分段和划分标题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可以根据不同的知识点和主题进行划分,有助于整理和归纳知识。
5.使用图表和图像:对于一些抽象的知识,可以尝试用图表和图像来表示。
例如,绘制图表、示意图或思维导图等,可以帮助记忆和理解。
6.强调重点:在课堂笔记中要重点强调重要的概念和知识点。
可以使用不同的颜色标记、下划线或荧光笔进行强调,以突出重点内容。
7.记录自己的疑问:如果在课堂上有一些问题没有解答,可以将其记录下来。
待课后复习或向老师请教时,可以提出这些问题,以便更好地理解知识。
8.复习和整理:课堂笔记只是第一步,后续的复习和整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课后,可以将课堂笔记和教科书上的内容进行对比和整理,找出不足之处,并补充完善。
9.养成良好的习惯:做笔记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习惯。
同学们可以养成每节课都认真做笔记的习惯,这样可以提高学习效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10.灵活运用:在做课堂笔记时,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和技巧。
可以根据不同的课程和知识点,选择适合自己的记录方式,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以上是关于小学生做课堂笔记的一些方法和注意事项。
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并不断尝试和改进。
希望这些方法能够帮助同学们提高学习效果,取得更好的成绩。
小学语文五大技巧帮孩子做好课堂笔记小学二年级语文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堂上只有45分钟,老师讲的内容又很多,要想全都记住,除了用脑子以外还得准备一个笔记本,记下老师讲的提纲以及重点内容,以便课后复习。
所以,记课堂笔记已经成为一种学习方法。
不记笔记只能记住20%的内容研究表明,听课后马上测试,学生一般能记住10分钟讲课内容的一半;如果48小时后测试,则只能记住其中的20%。
如果把听课的内容加工整理成容易理解和记忆的笔记,就可弥补容易遗忘的不足。
笔记需记七大内容学生应该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听和理解上,笔记需记七大内容:1.老师列出的提纲,学生应该很清楚地知道,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老师所讲的内容一字不落地记下,所以只需记下老师列出的提纲。
2.老师强调的重点。
3.课本上没有而是老师补充的内容。
4.结合老师讲课的内容自己需要加强的部分。
5.记疑点。
对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有疑问应及时记下。
6.记方法。
勤记老师讲的解题技巧、思路及方法。
7.记总结。
注意记住老师的课后总结,这对于浓缩一堂课的内容,找出重点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掌握基本概念、公式、定理,融会贯通课堂内容都很有作用。
记课堂笔记的五大技巧1.不要记得太紧太密,每页右边留下约1/3的空白处,以便日后补充、修改。
2.用词用语要简洁浓缩,常用词语可用代号。
3.写字要快,字迹能够看清就行。
4.注意听课与看书结合,有些内容可直接在书上批注。
5.用不同颜色的笔,比如一般的内容用蓝色笔记,重要的内容,如概念、公式、定理等用红色笔记,以便日后复习。
怎么利用课堂笔记学习1.每天抽出一段时间对着笔记在脑海中回忆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包括每一个细节,实在想不起来再看笔记。
这是一种很有效的学习方法,能够减缓对知识的遗忘。
2.要结合课后复习做好笔记整理工作:补充笔记中省略的部分,将简化符号复原,对重点部分要核实,将未听懂部分弄懂,使笔记进一步条理化、系统化。
3.经常对照笔记,对老师讲课的内容,加深理解,增强记忆,便于运用。
小学教育96“不动笔墨不读书”,小学时期处于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具体运算阶段。
这一阶段的学生只参照自己认为正确的观察或表象进行零散的、孤立的运算,还不能把逻辑运算结合为各种能的变换形式。
因此,小学高年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小学生能否将教师课堂上讲解的重点知识迅速记下并吸收,成为影响其今后学习习惯的重要因素。
一、课堂笔记概述学生的记笔记和做笔记行为就是学生自己采用的可促进其内部学习过程的技术,维特罗克称之为生成技术。
研究表明,笔记有助于指引个人的注意,有助于发现新知识的内在联系,有助于建立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心理学家认为,笔记有两步:第一步是记下听讲中的信息;第二步是使记下的信息对你有意义,即理解它们。
如果笔记只停留在第一步,对学习并无多大的帮助。
重要的是进入第二步,对笔记加工。
有人建议采用如下三步做听课笔记:1.留下笔记本每页右边的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2.记下听课的内容;3.在整理笔记时,在笔记的留出部分加边注、评语等。
其中第三步非常重要,这些边注、评述或其他标志不仅可以通过引发整合、精加工等认知活动来促进学生的理解,而且可以为他们今后的回忆提供线索。
将课堂笔记的概念套用于语文课堂笔记,那语文课堂笔记就是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的书面记录,是学生在听语文教师讲授知识的过程中记录下语文学习内容的一种学习方式,是语文课堂学习的重要手段。
语文课堂笔记是学生在语文教师引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语文课程问题的思维过程,是学生语文课堂思维结果的重要呈现物。
在语文课堂笔记中,学生需要把自己在语文课堂中听到的教师言语、看到的黑板上和PPT上的视觉文字,以及自己头脑中涌现的思维信息合成加工在一起。
二、小学语文课堂笔记指导策略的改善记语文课堂笔记的过程是新旧知识构建过程。
恰当的方法不仅可以提高语文课堂的学习效率,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
语文课堂上,学生能完整有序、重点突出地记录笔记除了具有较强的理解力、敏捷的思维、牢固的基础知识外,还要掌握一些必要的记录技巧,学生才能取得学习的最佳效果。
语文做笔记的方法和技巧以下是 7 条关于语文做笔记的方法和技巧:1. 重点突出法呀!嘿,在语文学习中,那重要的知识点、关键字眼就像夜空中最亮的星,一定要狠狠地标注出来!比如学古诗,“床前明月光”,那“明月光”不就是重点嘛,赶紧把它圈起来。
这样复习时就能一下子抓住关键啦,你说是不是?2. 图表归纳法哟!哇塞,好比整理一堆杂乱的玩具,你得把它们分类放好。
学语文也可以这样,把一些相似的内容、对比的知识用图表呈现。
像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等,列个表,各自特点一目了然呀,这多清楚啊!3. 详细记录法呐!哎呀,老师讲的细节可不能丢呀!就像拼图的每一块都很重要。
比如老师讲课文中人物的心理描写,那每一个细微的情感都记下来,到时候就能更好地理解人物啦,这不就把知识完整地“装”进脑袋里了嘛?4. 联想记忆法哎!嘿,这就像给知识搭起一座桥。
比如学到“飞流直下三千尺”,可以联想到瀑布的壮观景象呀,这样不就把诗句记得牢牢的了嘛。
再比如学到某个历史人物,联想他的各种故事,那记忆可深刻啦,你还愁记不住?5. 颜色区分法呀!哇哦,不同的重点用不同颜色标出来,多有趣呀!红色标重点概念,蓝色标例子,花花绿绿的多好看。
这就像给笔记穿上了漂亮的彩衣,复习的时候也会心情大好呢,能不认真看嘛!6. 简洁概括法哟!可不是让你啥都不记,而是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
比如一篇长长的文章,提取出主要内容,就几个字概括。
就好像把一大块面包压缩成一小口精华,多厉害呀,这样还节省时间呢!7. 随时补充法呐!哎呀呀,学语文的过程中总会有新的感悟和发现呀,随时补充到笔记里嘛。
就像给房子添砖加瓦,让笔记越来越丰富,越来越“豪华”,多有成就感呀!总之,做好语文笔记很重要,这些方法和技巧要用起来呀,这样语文才能学得更棒!。
五年级语文如何做好课堂笔记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来说,如何做好课堂笔记是提高学习效果的关键。
五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学习语文知识的关键阶段,因此,他们需要掌握一些技巧来有效地做好课堂笔记。
本文将介绍一些帮助五年级学生提高语文课堂笔记效果的方法。
一、课前准备在上语文课之前,学生可以提前预习相关知识。
了解课文的主题、内容和结构,对学习课文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可以更快地理解老师的讲解。
二、认真聆听上课时,要认真聆听老师的讲解。
将重点内容记录下来,不要一味地追求完整,而是要抓住核心。
通过提问、回答问题等方式与老师进行互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助于记忆和思考。
三、简洁明了在做笔记时,要注意文字的简洁明了。
可以使用简洁的词语、短语和缩写来表达主要观点和核心内容,避免冗长和重复。
同时,可以用箭头连接相关信息,显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四、重点标记将重点内容标记出来,可以使用不同颜色的笔或者画线的方式来突出显示。
重点内容可以是关键词、重要定义、公式等。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在复习时更快地找到和回顾重要知识点。
五、图文结合除了文字,笔记中还可以添加一些图表、图像和示例来展示和说明知识点。
通过视觉辅助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六、及时整理课后要及时整理和复习课堂笔记。
可以将同一主题的内容归类整理,形成层次清晰的笔记本。
通过复习和整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七、定期回顾定期回顾已学过的知识,巩固和加深记忆。
可以利用课间休息时间或者每天抽出一定时间进行回顾和复习。
八、与同学交流与同学交流和讨论课堂笔记,可以帮助理解和记忆知识,也能够发现和补充自己没有注意到的内容。
相互学习和交流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
九、合理应用在写作文或者做习题的时候,可以合理应用课堂笔记中的知识。
通过灵活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提高自己的文笔和表达能力。
总之,做好语文课堂笔记是五年级学生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环节。
通过课前准备、认真聆听、简洁明了、重点标记、图文结合、及时整理、定期回顾、与同学交流和合理应用等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语文知识,提高学习成绩。
小学生怎样随堂记语文笔记
(1)记板书:通过板书来进一步掌握知识结构脉络,帮助消化知识、巩固记忆。
(2)记问题:记录自己还不会的问题,下课解决问题。
这样的笔记,不但有利用于课下与老师同学交流,让复习更有针对性,还能让学生获得战胜小知识点的快乐。
(3)记总结:善于总结的学生,学习将更轻松。
当再次翻看笔记时,达到情景重现的效果,快速掌握重点,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规划。
听课时及时记下笔记,记不完的下课可以询问老师或同学,补充完善笔记。
讲解13课“画杨桃”时,重点讲解了多音字“倒”,提醒学生记笔记,课下复习,再配合练习题,掌握知识点。
如何指导小学生做好语文课堂笔记
摘要:我们可以发现,一般成绩好的学生做的笔记也相对完善些,做了笔记的学生比那些不做笔记的学生在测验中的成绩要好一些。
这是因为做了笔记的学生能够在测试前按笔记进行复习和背诵,而其他的学生就只能依靠以前的那点记忆。
因此,永久性的记录是能帮助学生克服在头脑中记忆和储存语文知识的时限性;同时记笔记也能集中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注意力,增强听课效果,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课堂笔记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指导小学语文课堂笔记
在我们的学生中,学生的课堂笔记往往记得很不规范。
有的因为懒惰,书本上干干净净的;有的则非常勤快,记的东西比书本的内容还多,密密麻麻,对课后复习、考前复习不利,使笔记失去应有的效用。
有的因书的空白地方小,则到处牵线,钓鱼似的,复习的时候也不知道哪跟哪了。
这和教师的指导是有关系的。
有的老师在讲台上激情昂扬,意气风发,忘了该让学生在适当的时候铭刻下那里的精彩;而有的教师则一味地强调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使学生笔记记得非常冗长。
语文课堂笔记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了课堂学习上的一切内容,我们不可能什么都记,要根据学习的需要有所选择,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做语文课堂笔记呢?
一、指导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注意记老师的板书
教师的板书是通过教师精心计划设计好的,从板书上能突出教师的教学重点,学生通过板书对所教学的内容一目了然。
记好板书,
有利于我们理清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所以除理科题的演算过程外,一般应完整地记下主板书的内容。
教师为了强化重点难点,通常使用不同颜色的粉笔书写和绘画,并用文字、符号、线条、图表等形式把教材内容具体化、直观化,使其具有独特的吸引力,也使学生受到艺术的熏陶和思维的训练。
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我们这样设计,层次清晰,揭示了文章的心思想及作者的写作意图,突出了重点,学生对整篇文章的结构有
了总体的了解,对复习巩固有很大的帮助。
二、指导小学生抓住课文的知识要点,记下听课的主要内容
笔记时,既要注意老师讲解的知识体系,更要注意抓住讲解的重点难点,有针对性地记下关键语句。
要注意记下老师提醒的应注意的问题和强调容易出错的地方,记下基本概念的要点,基本原理、定理、规则等的主要论据、论证方法、运用范围及运用时要注意的问题等。
老师在讲到重点或难点内容时,总会有一些暗示的:他们或者在讲前有意停一下,以引起你的注意,或者在讲后把内容重复一遍,以加强你的记忆。
我们要悉心观察,及时笔记。
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我们要抓住全文以“火柴为线索,先写小女孩忍饥挨饿在街上卖火柴,再写可怜的小女孩蜷缩在墙角里擦火柴取暖并看见了四次美好的幻觉,最后写小女孩捏着烧过的火柴梗冻死在街头。
文章的重点写了小女孩五次划着火柴,使小女孩产生四次美好
的幻景: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火炉、肚子里填满食物的喷香的烤鹅、挂满礼物的美丽圣诞树、疼爱她的慈祥的奶奶。
”等内容进行课堂笔记。
同时要切记,记笔记的前提是不能影响正常听课和思考,这就要求在记笔记时把握好时机。
记笔记的时机有三个:一个是老师在黑板上板书时,要抓紧时间抢记;二是老师讲授重点内容时,要挤时间速记、简记;三是下课后,没记下来的要尽快抽时间去补记。
记笔记的内容一般是:①知识的重、难点。
②知识的疑点。
③记书本上没有、老师补充的知识点。
有些内容
则无需记笔记:①次要的知识。
②一看就懂的内容。
③教材中的一般知识。
三、指导小学生记下听课的主要内容后,课外做好笔记整理
课后在整理笔记时,在笔记本的留出部分加边注、评语、感受等。
这些标志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为他们今后的回忆和学习提供线索。
由于课堂上时间有限,老师所讲的一些内容自己当时可能漏记,书写也许会很潦草。
下课后,要及时对笔记进行整理、归纳、补充,方便日后复习。
另外,不能因为记笔记而耽误听课,我们要做到边听、边想、边记;在记笔记时首先要注意它的实用性,重点记录那些我们没有掌握的、或者是
资料中很少见的知识点。
四、指导小学生在笔记中,正确处理好听、思、记三者的关系
笔记只是辅助我们听好课的一种手段而不是学习的主要任务。
所以,上课要以听讲、思考、理解为主。
因为真正理解了的、抓住要
点的东西,在以后翻阅笔记时,看到几行字就可以回忆起主要内容。
所以应尽可能做到边听、边思考、边记笔记,使三者协调进行。
如果只追求笔记的完整而忽视上课认真听讲和理解,那必是舍本求末,只会是得了芝麻,丢了西瓜。
有的同学上课时不是以听、思为主,而是把中心工作放在了笔记上,他们因一句没听清或没跟上就挪用同桌的本子来看,到头来往往是互相都记不成。
所以,对一些暂时写不上的字或记不完的内容,应果断地留下空
格,做上记号,大胆地跳过去,跟上老师的讲解,课后可借记得好
的同学的笔记查漏补缺。
五、指导小学生课堂笔记应该记在什么地方
不少同学都有课堂笔记本,记在笔记本上当然不错。
但根据经验,课堂笔记尽可能记在课本上。
课本每页的上、下、左、右总有一些空白的地方,生字、生词可记在左、右空白处,段落大意可记在每页结束处,重要的句子、语段分析可记在上、下空白处,中心思想、写作特点可记在课文最后的“思考与练习”处,文章的一些背景资料与文学常识可记在课文标题处。
实际上,课文上的空白之处足足可以容纳下课堂笔记的全部内容。
如果实在不够,可在课文最近贴上一页白纸,把记不下的记在这页白纸上。
这样记笔记,复习起来就方便了,就不用一会儿翻课文,一会儿翻笔记本了。
当然,这仅仅是一种方法,究竟记在什么地方,还应根据学生的习惯和实际情况而定。
方法常常是因人而异,多种多样的。
例如有的同学在课文中记笔记:“中心思想”可用“中心”来表示,“段落大意”可用“段
意”来表示,甚至还可用用“o”、“x”、“△”等符号来表示特定的内容。
一般来讲,课堂笔记只要自己能看懂就行了。
总之,恰到好处的课堂笔记,对于把握教学的重点、要点、难点,更好地消化所学的知识有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韦志成《语文学习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1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