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与供给的五种价格弹性
- 格式:ppt
- 大小:252.00 KB
- 文档页数:9
价格弹性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价格弹性是微观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用于衡量市场商品或服务需求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价格弹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可以描述市场需求在价格变化下的相对变动程度。
本文将就价格弹性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不同类型的价格弹性进行解释和分析。
1. 价格弹性的定义价格弹性是指市场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它反映了市场主体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即市场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动的相对变动。
2. 价格弹性的计算方法价格弹性的计算可以使用以下公式:价格弹性(E)=(需求变动量/需求初值) / (价格变动量/价格初值)其中,“需求变动量”表示需求的绝对变化量,“价格变动量”表示价格的绝对变化量,“需求初值”表示需求的初始值,“价格初值”表示价格的初始值。
3. 不同类型的价格弹性3.1. 完全弹性(E=∞)完全弹性表示市场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动具有非常敏感的反应,即商品或服务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动具有无限的相对变动。
当价格弹性为正无穷大时,需求(或供给)对价格的变动非常敏感,任何价格变动都会引起需求(或供给)的无限相对变动。
这种情况下,市场主体会对价格变动做出即时、明显的反应。
3.2. 完全不弹性(E=0)完全不弹性表示市场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动没有任何反应,即商品或服务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动的相对变动为零。
当价格弹性为零时,需求(或供给)对价格的变动不敏感,市场主体对价格变动没有任何反应。
这种情况下,无论价格如何发生变化,需求(或供给)都保持不变。
3.3. 有限弹性(0<E<∞)有限弹性表示市场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介于完全弹性和完全不弹性之间。
价格弹性在0和正无穷大之间取值,这意味着需求(或供给)对价格的变动具有相对有限的反应。
市场主体对价格的变动会引起需求(或供给)的相对变动,但是变动程度有限。
4. 价格弹性的重要性价格弹性对于企业和政府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第4章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分析前⾔弹性(elasticity):因变量的相对变化对⾃变量相对变化的敏感程度。
因变量的相对变化怎么表⽰:利⽤百分⽐⾃变量的相对变化怎么表⽰:利⽤百分⽐例:某件商品价格上涨了5%,需求量减少了10%,问该商品的价格弹性为多少?价格弹性=10%÷5%=21 需求弹性1.1 需求价格弹性1.1.1 需求价格弹性概念需求价格弹性:⼀种商品需求量变动对其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般⽤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来表⽰需求价格弹性的⼤⼩。
计算公式:⼀般公式:题⽬给出价格和需求量变化的百分⽐。
弧弹性公式:题⽬给出变化前后的价格和需求量。
点弹性公式:题⽬给出需求函数。
根据需求定理,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同⼀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的变化⽅向相反,所以对于⼤部分商品⽽⾔,其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结果是负值。
在实际运⽤中,为⽅便起见,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般都取其绝对值。
计算出来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越⼤,说明该商品的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灵敏度越⾼。
1.1.1.1 ⼀般公式E d为需求价格弹性系数Q为商品需求量。
△Q为商品需求量的变化量P为商品价格。
△P为商品价格的变化量Q和P的值分别是变化前的商品需求量和商品价格。
⼀般公式计算例题:(1)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下降了10%,其需求量增加了8%,则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1.1.1.2 弧弹性公式Q与P取需求量和价格变化前后的平均值Q1:变化前的商品需求量。
Q2:变化后的商品需求量。
Q2 -Q1= △QP1:变化前的商品价格。
P2:变化后的商品价格。
P2 -P1= △PQ平均值:(Q1+Q2)/2。
P的平均值:(P1+P2)/2弧弹性计算例题:(1)假定某种物品价格从5.5元上升为6.5元,需求量从12500单位减少为11500单位。
在这段需求曲线范围内,需求的价格弹性为?解:Q1为12500,Q2为11500,P1为5.5,P2为6.5(11500-12500)/(6.5-5.5)×(5.5+6.5)/(12500+11500)=-0.51.1.1.3 点弹性公式表⽰需求曲线上某⼀点的弹性前提是必须已知该商品的需求函数。
简述需求价格弹性的类型和影响因素1、简述需求价格弹性的类型和影响因素类型:1.Ed>1表明需求量的变动率快于价格的变动率,即需求量对价格变化反应强烈,称为富有弹性。
需求曲线斜率为负,其绝对值小于1。
这类商品西方称之为奢侈品,一般指高档消费品。
2.Ed=1,表明需求量的变动率等于价格的变动率,即需求和价格以相同幅度变动,称为单一弹性,需求曲线的斜率为-1,这是一种特例,即属特殊情况。
3.Ed<1,表明需求量的变动率小于价格的变动率,即需求量变化对价格变化反应缓和,称为缺乏弹性。
需求曲线斜率为负,其绝对值大于1。
这类商品为生活必需品。
4.Ed=0,表明需求量为一常量,表明需求量不随价格变化而变化,称为完全无弹性,需求曲线和纵轴平行,其斜率为无穷大。
这是一种特例,如火葬费、自来水费等近似于无弹性。
5.Ed=∞,表明价格为一定的情况下,需求量无限大,称为无穷大弹性,需求曲线斜率为零。
这也是一种特例,如战争时期的常规军用物资及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商品可视为Ed无限大。
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1.购买欲望。
如果购买欲望强,意味着该商品对消费者满足程度高,这类商品需求弹性大;反之,购买欲望弱,意味着该商品对消费者满足程度低,这类商品需求弹性小。
2.可替代程度。
一种商品的替代品数目越多、替代品之间越相近,则该商品的需求弹性大,反之,一种商品的替代品数目少,替代品差别大,则该商品需求弹性小。
3.用途的广泛性。
一种商品用途较广,则需求弹性较大;反之,一种商品用途较少时,则需求弹性小,因为该商品降价后也不可能有其他用途,需求量不会增长很多。
4使用时间。
使用时间长的商品,其价格需求弹性较大:反之,使用寿命短的商品,其价格需求弹性就小。
上述是影响价格需求弹性的主要因素,还要考虑其他因素,同时,还应综合分析上述因素的作用。
2、供给价格弹性的类型及影响因素1.ES>1表明供给量的变动率快于价格的变动率,即供给量对价格的变化反应强烈,称为供给富有弹性。
第三章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弹性:因变量对于自变量的变动敏感性的衡量指标。
⏹一、需求弹性⏹(一)需求的价格弹性⏹(二)需求的收入弹性⏹(三)需求的交叉弹性⏹二、供给弹性⏹三、应用月饼定价⏹朋友在淘宝开了家月饼店⏹第一天,月饼4元1块⏹卖出600块,⏹第二天,月饼5元1块⏹卖出500块,⏹第三天,月饼6元1块⏹卖出400块,⏹第四天,月饼7元1块一、需求弹性(一)需求的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1、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2、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方法⏹3、需求价格弹性的分类⏹4、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5、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1、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价格变动的相对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相对变动,它反映了需求量的变动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需求价格弹性弹性系数=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价格变动百分比(3-4)2、需求弹性的计算方法9 10 1119.5020.50DEp =(-2/11)/(1/19.5)= -39/11= 2Q 20.00Ep=[2/(9+11)]/[-1/(20.5+19.5)]= -40/10 = -4Q 平均= 10Ep =(2/9) /(-1/20.5) = -41/9价格(元/个)∆p = -1P 平均= 20需求与价格沿着需求曲线往相反方向变化,这使需求价格弹性为负。
简单弧弹系数计算中的问题⏹如果价格由P 1下降到P 2,1111Q P P Q P P Q Q Ea ⋅∆∆=∆∆=2222Q P P Q P P Q Q Eb ⋅∆∆=∆∆=QP0P 1P 2Q 1Q 2a bc⏹如果价格由P 2上升到P 1,2、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方法⏹(1)起点基数法(简单弧弹性)⏹(2)算术平均数弧弹性⏹(3)点弹性的计算算术平均弧弹性中点公式midpoint formula为:该公式中的分母是以a,b 两点的经济变量的算术平均数。
采用这一方法可以保证同一段弧具有唯一的弧弹性系数。
市场需求与供给的价格弹性分析一、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分析市场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不同价格下愿意购买的特定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价格弹性是指市场需求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可以分为完全弹性、非常弹性、单位弹性、非弹性和完全不弹性。
对于某些高度替代的产品,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可能是完全弹性。
例如,在家电市场上,如果某一品牌的电视机价格上涨,消费者可能会转向其他品牌的电视机,因为他们可以替代使用。
另外,一些奢侈品,如名牌包包和珠宝,也具有较高的价格弹性,因为购买这些产品通常不是必需的。
而对于一些必需品和缺乏替代品的商品,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通常较低。
例如,生活必需品如食品和医疗服务,消费者在价格变化时对其购买量的变化不敏感。
这是因为,无论价格上涨还是下跌,消费者都需要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
二、市场供给的价格弹性分析市场供给是指生产者愿意以不同价格提供的特定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价格弹性是指市场供给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市场供给的价格弹性可以分为完全弹性、非常弹性、单位弹性、非弹性和完全不弹性。
对于某些易于生产和供应的商品,市场供给的价格弹性可能是完全弹性。
例如,在现代化的农业生产中,当某一农产品的价格上涨时,农民可以增加生产,提供更多的农产品。
这种情况下,市场供给对价格变化非常敏感。
另一方面,对于某些生产周期较长或生产成本较高的商品,市场供给的价格弹性较低。
例如,在钻石市场上,由于钻石的形成需要数百万年,并且开采和加工的成本昂贵,钻石供给对价格变化的变动较少。
三、市场需求与供给的价格弹性决定了市场的均衡价格和数量市场需求和供给的价格弹性决定了市场的均衡价格和数量。
当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较高,而市场供给的价格弹性较低时,市场的均衡价格会上涨,而数量会减少。
这意味着,当价格上涨时,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的需求较不敏感,而生产者的供给相对较不灵活,导致价格上升。
相反,当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较低,而市场供给的价格弹性较高时,市场的均衡价格会下降,而数量会增加。
解释供给和需求的弹性概念供给和需求的弹性概念供给和需求的弹性是微观经济学中常用的概念,用于衡量市场中商品/服务数量变动对价格或消费者支出的反应程度。
供给的弹性指的是供应数量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而需求的弹性则表示需求数量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下面将详细解释供给和需求的弹性概念及其不同类型。
一、供给的弹性概念及其类型供给的弹性是指供应数量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供给的弹性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完全弹性:完全弹性指供给数量对价格变动非常敏感,即供应数量可以随着价格的变动无限地变化。
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相对较少出现,通常出现在某些农产品或资源的供应上。
例如,某一种农产品的供应数量在短期内可以相对灵活地调整,因此其供给弹性可以说是完全弹性。
2. 单位弹性:单位弹性意味着供给数量和价格变动的比率相等。
例如,如果某种商品的供给数量增加了10%,那么价格也将增加10%。
这种情况下,供给的弹性是单位弹性。
3. 不完全弹性:不完全弹性指供给数量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小于1,即供给数量的增加或减少幅度小于价格的增加或减少幅度。
这种情况比较常见,例如,某种商品的供给需要一定时间来调整,不会立即对价格变动做出反应。
4. 完全不弹性:完全不弹性指供给数量对价格变动没有任何反应,即无论价格如何变动,供给数量始终保持不变。
这种情况在某些商品或服务的供给中可能存在,例如,某些必需品或独特的艺术品。
二、需求的弹性概念及其类型需求的弹性是指需求数量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需求的弹性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完全弹性:完全弹性表示需求数量对价格变动非常敏感,即需求数量可以随着价格的变动无限地变化。
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较为罕见,通常只出现在某些非必需品或奢侈品的需求上。
2. 单位弹性:单位弹性意味着需求数量和价格变动的比率相等。
例如,如果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了10%,那么需求数量将下降10%。
在这种情况下,需求的弹性是单位弹性。
3. 不完全弹性:不完全弹性指需求数量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小于1,即需求数量的变动幅度小于价格的变动幅度。
供给与需求的弹性弹性是经济学中重要的概念,用于描述市场上供给与需求对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供给与需求的弹性是衡量市场对价格、收入、价格等变化的敏感程度的度量。
1. 弹性的定义弹性是指市场上供给与需求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
供给弹性是指市场上商品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需求弹性则是指消费者对商品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弹性分为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两种。
2. 价格弹性价格弹性(Elasticity of Demand)是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的度量。
根据价格弹性的不同,需求可以分为弹性需求、非弹性需求和完全弹性需求。
弹性需求指需求量对价格的变化非常敏感,需求量的变动幅度大于价格的变动幅度;非弹性需求则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化不太敏感,需求量的变动幅度小于价格的变动幅度;完全弹性需求则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化非常敏感,需求量的变动幅度等于价格的变动幅度。
在实际生活中,价格弹性对于厂商制定价格策略具有重要影响。
当需求具有弹性时,价格的上涨会导致需求减少,从而影响企业的销售额和利润。
因此,对于需求弹性较高的商品,企业在制定价格策略时需要慎重考虑。
3. 收入弹性收入弹性(Income Elasticity)是指需求量对收入变化的敏感程度的度量。
根据收入弹性的不同,需求可以分为正常品、奢侈品和必需品。
正常品是指需求量对收入变化的弹性为正值,需求与收入正相关;奢侈品则是指需求量对收入变化的弹性大于1,需求增长幅度高于收入的增长幅度;必需品则是指需求量对收入变化的弹性小于1,需求增长幅度低于收入的增长幅度。
根据收入弹性,企业可以了解到不同商品在消费者收入变化下的需求情况,并为市场营销和产品定价提供参考依据。
4. 供给弹性供给弹性(Elasticity of Supply)是市场上商品供给量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度量。
根据供给弹性的不同,供给可以分为弹性供给、非弹性供给和完全弹性供给。
弹性供给指商品供给量对价格变化非常敏感,供给量的变动幅度大于价格的变动幅度;非弹性供给则指供给量对价格变化不太敏感,供给量的变动幅度小于价格的变动幅度;完全弹性供给则是指供给量对价格变化非常敏感,供给量的变动幅度等于价格的变动幅度。
经济学中的弹性概念弹性在经济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用于描述市场或经济变量对特定因素变化的敏感程度。
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和价格调整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弹性的概念、不同类型的弹性及其应用。
一、弹性的概念在经济学中,弹性是一个衡量经济变量如需求、供给、价格等对某个因素变化的敏感程度的指标。
通常使用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来衡量需求的敏感程度,使用供给弹性来衡量供给的敏感程度。
二、价格弹性价格弹性衡量的是市场需求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根据价格弹性的数值大小,需求可以分为完全弹性、弹性、单位弹性、非弹性和完全非弹性需求。
1. 完全弹性需求:当价格发生微小变动时,需求发生无限大变化。
这种情况比较少见,通常出现在基本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上。
2. 弹性需求:当价格发生变动时,需求的变动超过价格变动的比例。
这意味着价格上升会导致需求下降,价格下降会导致需求增加。
大部分商品属于这种类型的需求。
3. 单位弹性需求:当价格发生变动时,需求的变动与价格变动的比例相等。
这种情况下,总收入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
4. 非弹性需求:当价格发生变动时,需求的变动小于价格变动的比例。
这意味着价格的变动对需求的影响较小,需求不太敏感。
常见的非弹性需求包括必需品、奢侈品和服务类商品。
5. 完全非弹性需求:当价格发生变动时,需求保持不变。
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独特商品或垄断市场中。
三、收入弹性收入弹性衡量的是市场需求对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
根据收入弹性的数值大小,需求可以分为正常品、奢侈品和需求逆向品。
1. 正常品:当收入增加时,需求也增加;当收入减少时,需求也减少。
这是大部分商品的特点。
2. 奢侈品:当收入增加时,需求增加的比例大于收入增加的比例;当收入减少时,需求减少的比例大于收入减少的比例。
奢侈品通常与高收入人群相关。
3. 需求逆向品:当收入增加时,需求减少;当收入减少时,需求增加。
需求逆向品通常与低收入人群相关。
四、供给弹性供给弹性衡量的是供给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价格弹性需求与供给的反应价格弹性是指商品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当价格发生变化时,价格弹性需求和供给的反应是经济市场中非常重要的现象。
本文将探讨价格弹性需求和供给的反应以及对市场的影响。
1. 价格弹性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是指商品需求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如果需求对价格变动非常敏感,这意味着价格弹性需求很高;如果需求对价格变动不太敏感,价格弹性需求就较低。
当价格上涨时,价格弹性需求较高的商品会有明显的减少。
例如,日常生活用品如牛奶和面包的价格上涨时,消费者可能会减少购买量,转而购买替代品或更廉价的商品。
相反,高档奢侈品如名牌手袋的价格上涨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影响较小,因为其需求对价格变动不太敏感。
2. 价格弹性供给价格弹性供给是指商品供给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如果供给对价格变动非常敏感,这意味着价格弹性供给很高;如果供给对价格变动不太敏感,价格弹性供给就较低。
当价格上涨时,价格弹性供给较高的商品会有明显的增加。
例如,在农产品市场,当商品价格上涨时,农民倾向于增加生产以获取更高的收入。
相反,供给对价格变动不敏感的商品,例如地方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其供给不会随着价格变动而改变。
3. 影响市场的因素价格弹性需求和供给的反应对市场有重要的影响。
当价格弹性需求很高且价格弹性供给很低时,价格变动会导致供需失衡,进而引起市场震荡。
市场上商品的供需关系将决定价格的稳定性和市场的效率。
此外,价格弹性需求和供给的反应也会影响税收和政府政策的制定。
例如,当价格弹性需求较高时,政府调整税收政策可能会导致价格和消费者行为的急剧变化。
政府在制定政策时需要考虑价格弹性需求和供给的反应,以确保市场的平衡和公平。
4. 如何应对价格弹性需求和供给的反应根据价格弹性需求和供给的反应,经济市场中的各方可以采取不同的策略来应对。
对于供给者而言,当价格上涨时,他们可以通过增加产量来满足市场需求,从而获取更高的收入。
然而,他们也需要注意市场的反应情况,以避免过度供应或供应不足导致的问题。
弹性、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弹性、供给价格弹性
(1)弹性:是对作为因变量的经济变量的相对变化对于作为⾃变量的经济变量的相对变化的反应程度(或敏感程度)的⼀种度量。
(2)需求弹性:由于影响需求的诸因素发⽣变化后,需求量作出反应的程度。
1)需求价格弹性:指商品的需求量对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2)需求交叉弹性:指⼀种商品的需求量对于另外⼀种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3)需求收⼊弹性:指商品的需求量对于消费者收⼊变动的反应程度。
4)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①商品的替代品数⽬和可替代程度。
②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程度以及商品在消费者家庭预算中所占的⽐例。
③商品本⾝⽤途的多样性。
④商品的耐⽤程度。
⑤时间的长短。
(3) 供给弹性是指由于影响供给的诸因素发⽣变化后,供给量作出反应的程度。
供给价格弹性:指商品的供给量对于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主要因素:
1)是从⼚商供应能⼒和产品⽣产周期⽅⾯考虑,时期长短是决定供给价格弹性⼤⼩的主要因素;
2)是从⼚商⽣产产品的成本⽅⾯考虑,由于⼚商供给⼀定量产品所要求的售价取决于产品的成本,所以产品的成本状况决定供给价格弹性的⼤⼩。
在极短的时间内,⼚商能够提供给市场的产品量,仅限于已⽣产的产品存量,供给量⽆法随价格变动⽽变动,因此供给价格弹性为零。
同样,对于⽣产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