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焊工岗位风险识别卡
- 格式:doc
- 大小:42.00 KB
- 文档页数:2
管工岗位风险识别及应急处置卡
铆工岗位风险识别及应急处置卡
火/电焊工岗位风险识别及应急处置卡
自动焊工岗位风险识别及应急处置卡
电工岗位风险识别及应急处置卡
热处理工岗位风险识别及应急处置卡
仪表工岗位风险识别及应急处置卡
钳工岗位风险识别及应急处置卡
探伤工岗位风险识别及应急处置卡
驾驶员岗位风险识别及应急处置卡
起重工风险识别及应急处置卡
吊车司机风险识别及应急处置卡岗位:吊车司机
主要风险:起重伤害、车辆伤害。
火电焊工岗位风险识别及应急处置卡岗位描述:火、电焊工是指在施工现场或者工地上进行焊接和切割操作的工人,他们必须具备一定的焊接技能,同时也面临一系列潜在的安全风险。
为了保证焊工和周围工友的安全,需要对火、电焊工岗位的风险进行识别,并且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
风险识别:1.火源:火焰和高温是火、电焊工操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物,存在着火灾的风险。
-操作焊接设备时需要注意火源的造成的易燃物质,避免火花击落到可燃物上,引发火灾。
-必须保持焊接设备和燃气瓶等易燃物与可燃物保持安全距离,防止发生火灾。
-确保焊接现场和周围环境是干燥的,避免水与电气设备接触导致短路。
2.电击:焊工使用电焊设备会遭遇电击的风险。
-避免使用受损的电焊机和电缆,确保设备的绝缘性能完好。
-施工前检查电源和焊接接线的接头,确保电源连接正确,并保持良好接触。
-避免在高电压设备和电源线附近敲打,以防止电击事故的发生。
3.气体中毒:焊接和切割过程中会产生焊烟和有毒气体。
-需要在室内或者密闭区域施工时,采取合适的通风设施,确保有足够的新鲜空气。
-使用适当的呼吸防护装备,如防烟面罩,防毒面具等,有效防护焊工被有毒气体侵害。
-发现火焰时,立即停止焊接活动,向周围人员发出警报。
-使用消防器材或者沙土扑灭火焰,确保火源完全熄灭。
-在发生电击事故后,断开电源,确保受害者安全。
若不熟悉电源断电方式,需要呼叫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迅速采取急救行动,如进行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等,同时呼叫医疗救援。
-确保受害者迅速脱离中毒源,并送往有足够通风的地方。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者其他急救措施,并尽快送往医院进行专业治疗。
总结:火、电焊工岗位存在着火灾、电击和气体中毒等风险,为了保证焊工和周围人员的安全,需要在施工前对潜在风险进行识别,并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同时,也要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方案,使得在发生事故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保障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岗位安全风险控制卡岗位名称气焊工主要事故类型烧伤、烫伤、火灾、爆炸步骤或范围危险危害因素可能的事故及严重性防范或应急处理措施气焊气割作业气焊气割使用易燃易爆气体。
氧气遇油脂会很快氧化发热,瓶阀口如沾上油脂,遇氧会迅速氧化发热,当温度达到自燃点时,便发生燃烧、爆炸,同样乙炔钢瓶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发生燃爆。
火灾、爆炸氧气瓶不能与带油的物资放在一起,沾油的手套、工作服等不能放在氧气瓶上;不能用油纱头揩拭氧气瓶,操作前洗净手上的油污,乙炔瓶应直立放置,不能卧放,不可近火,不可放在烈日下爆晒(温度达到35℃时就有爆炸的危险)。
焊割炬中氧—乙炔混合气体的喷射速度小于燃烧速度引起火焰倒向焊割炬及橡皮管内。
发生回火爆炸焊割过程中遇回火应立即关闭焊割炬上的乙炔阀门,再关闭氧气阀门,稍等一会,再打开氧气阀门吹击里面的余焰和碳质微粒,即可熄灭回火,焊割炬过热可浸在水中冷却后再使用,可减少回火的产生。
气焊、气割和焊接设备安全装置有缺陷,或违反安全操作规程。
可能发生烧伤、烫伤事故气焊、气割时正确使用防护用品,上装一律不得束在裤腰里,高空作业应有可靠的脚手架、安全带,并将安全带扎在可靠的地方才能进行焊割工作。
冬季施工不可将棉背心穿在工作服外面,以免火星飞溅引起着火、烧伤、烫伤。
岗位安全风险控制卡岗位名称电焊工主要事故类型触电、烧伤、烫伤、火灾、爆炸步骤或范围危险危害因素可能的事故及严重性防范或应急处理措施电焊作业焊机绝缘破坏、老化、受潮,保护接地、接零(中线)系统不牢,接线错误,空载电压触电。
触电电焊设备应有良好的隔离防护装置,避免人与带电导体接触,绝缘良好,绝缘电阻不得小于1MΩ,防止焊机受潮,采用自动断电装置电弧焊接过程中,主要产生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线三种射线,红外线长期照射,会使眼珠晶体变化,严重的导致“白内障”,紫外线能强烈地刺激和损害眼睛、皮肤,只要受到短时间的照射,也可引起眼睛发炎(俗称电光性眼炎),皮肤红痛。
电焊工(焊接操作)“两单两卡”(一)电焊工(焊接操作)岗位安全风险清单1. 作业人员未正确佩戴合格安全帽,物体打击或高坠等事故发生时会对人造成更大的伤害。
2.作业人员不穿防护鞋容易滑倒,高处作业时不正确使用安全带易造成高坠事故。
3.酒后及带病作业容易引发多种事故。
4.电焊工未正确使用绝缘鞋、焊工手套等劳动防护用品可能导致触电事故。
5.电焊工无证作业,作业前未办理动火证将承担追责风险。
6.作业前未清除周围及下方易燃、易爆物品可能引起火灾。
7.焊接作业未使用接火盆,未配备灭火器可能引起火灾。
8.电焊机直接用钢丝绳吊可能出现焊机掉落导致物体打击事故。
9.电焊机一次侧、二次侧接线柱无防护罩很容易导致触电。
10.雨天露天作业容易出现触电。
11.作业前未试验漏电保护器可能出现触电事故。
12.焊钳损坏、焊把线接头过多、绝缘层破环等可能引发触电。
13.易燃易爆炸危险区域、承压设备、带电设备等违章焊接可能导致爆炸。
14.焊接贮存过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的容器或管道时未清除干净可能引发爆炸。
15.清除焊渣未戴防护眼镜或面罩可能导致眼睛受伤。
16.工作结束后未检查、排除火灾隐患可能会发生火灾。
“知风险”顺口溜易燃环境防火灾,违章焊接会爆炸。
措施不当易触电,清除焊渣防伤眼。
(二)电焊工(焊接操作)岗位安全职责清单1.从业人员进场应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和安全生产技术交底,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经考试合格后上岗。
特种作业人员还应取得有效特种作业资格证。
2.严禁酒后及带病作业。
3.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包括但不限于穿防滑鞋、安全帽、安全带。
安全帽应合格并系紧下颚带;高处作业必须系挂安全带且“高挂低用”。
4.积极参加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和应急知识培训,提高风险识别、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
5.作业前应检查施工作业环境,在隐患未排除前,不得进行施工作业。
6.作业中涉及机械设备的,在作业前应对机械设备进行日常检查、保养,确保设备性能满足安全运行要求。
焊工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
焊工是一个需要高度警惕和专业技能的职位,工作中可能会面
临一些安全风险。
为了确保焊工的工作安全,以下是一些需要告知
焊工的安全风险:
1. 电击风险
在进行焊接工作时,焊工接触到的电焊设备和电流会导致电击。
焊工必须始终注意以下事项:
- 确保使用安全绝缘手套和鞋子;
- 避免在湿润的环境中进行焊接;
- 不要在倾斜或潮湿的表面上焊接。
2. 火灾风险
焊接过程中会产生高温和火花,可能导致火灾。
为了避免火灾
风险,焊工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在焊接区域周围设置防火屏障;
- 使用防火保护设备,如防火毯和灭火器;
- 将易燃物品远离焊接区。
3. 环境污染风险
焊接过程中会产生有害烟尘和气体,对焊工和周围工人的健康带来危害。
为了减少环境污染风险,焊工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在焊接过程中使用合适的通风设备;
- 佩戴推荐的呼吸防护设备;
- 确保焊接区域通风良好。
4. 机械伤害风险
使用焊接设备时,焊工需要特别谨慎以避免机械伤害。
以下是一些建议:
- 确保焊接设备和工具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 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眼镜和手套;
- 遵守焊接设备的操作规程。
以上是焊工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的内容,请焊工在工作中严格遵守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电焊机风险告知卡一、风险告知1. 电击风险:电焊机使用电流较高,接触带电部份可能会导致电击伤害。
在操作电焊机之前,务必确保设备接地良好,佩戴绝缘手套和鞋子,并避免接触带电部份。
2. 火灾风险:电焊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和火花可能引起火灾。
在操作电焊机时,应确保周围环境无可燃物,如易燃气体、液体或者固体,并配备灭火器材。
3. 气体中毒风险:电焊过程中使用的气体,如氩气、二氧化碳等,可能会产生有害气体。
操作人员应确保操作区域通风良好,并佩戴适当的防护面具和呼吸器。
4. 眩光伤害风险:电焊过程中产生的强烈光线可能会对眼睛造成伤害。
操作人员应佩戴防护眼镜或者面罩,并确保其他人员也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5. 噪音伤害风险:电焊机运行时会产生噪音,长期暴露于高噪音环境可能会对听力造成伤害。
操作人员应佩戴耳塞或者耳罩,保护听力。
6. 机械伤害风险:电焊机的部份零部件可能会产生旋转、磨擦或者压力,存在机械伤害的风险。
操作人员应遵循操作规程,避免手指、手臂等身体部位接近危(wei)险区域。
二、安全操作指南1. 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操作人员在操作电焊机时应穿戴防护眼镜、防护面罩、防护手套、防护鞋等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以减少受伤风险。
2. 确保设备接地良好:电焊机应连接到良好的接地线,以防止电击伤害。
在操作之前,务必检查接地线是否连接坚固。
3. 维护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定期检查电焊机的电源线、电极、气体管道等部件,确保其正常工作。
如发现故障或者损坏,应即将住手使用并进行维修或者更换。
4. 避免操作时的孤单工作:在操作电焊机时,最好有其他人员在场,以便协助应对突发情况或者紧急情况。
5. 确保操作区域通风良好:在室内操作电焊机时,应确保操作区域通风良好,以减少有害气体的积聚。
6. 避免触碰带电部份:在操作电焊机之前,务必断开电源并等待设备冷却。
在操作过程中,避免触碰带电部份,以防止电击伤害。
7. 防止火灾:在操作电焊机时,应确保周围环境无可燃物,并随时保持灭火器材的可用性。
岗位风险识别卡----------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处岗位风险识别卡编号:持卡人: 张*** 岗位工种:电焊工风险控制措施:, 氧气瓶的瓶嘴严禁接触油脂。
, 氧气瓶应配齐防震胶圈及瓶嘴帽,搬运时严禁直接用肩扛、抬、必须用小车推运或绳索、扁担抬运,防止撞击和剧烈震动,以防摔破瓶口引起爆炸或砸伤人员。
, 氧气瓶、乙炔瓶禁止接触明火,应加遮护,不得在烈日下暴晒和受高温热辐射。
, 氧气瓶减压器不准油脂沽污,在安装时,事先要检查瓶嘴丝扣是否完好,并轻微打开气阀吹掉瓶嘴处灰尘和水分后再安装。
, 工作结束后卸下减压器时必须随时戴好瓶帽以保护瓶嘴。
, 氧气瓶与乙炔发生器间不得小于5m。
氧气瓶与乙炔发生器距明火应不小于10m。
, 使用瓶装溶解乙炔气时,乙炔气钢瓶必须安装乙炔减压器,并与干式回火防止器连接,开启时人员应站在阀口后方,用专用扳手轻缓于启圈,使用中板手要放在阀门上,任何情况下都不得猛开及过度开启。
2, 瓶装溶解乙炔气的使用压力(表压)不得超过cm,输气流速不应超过时.瓶。
, 乙炔气钢瓶必须直立使用,环境温度不超过40,不可靠近电气设备。
, 乙炔气瓶的运输和使用中严禁碰撞、敲击及受其它机械伤寄存害,不得与氧气瓶放在一起。
, 乙炔气瓶吊装搬运时应用专用夹具和防震的运输车。
严禁用抛、滑、滚的方法搬动。
岗位风险:本岗位易发生烧(灼)伤、坠落、火灾(爆炸)事故。
应急职责:本岗人员在应急反应中应服从上级指挥和领导,根据各自职责范围完成相关具体工作。
1、人员伤害(疾病、中毒)事故, 一旦发生人员受伤事故或突发疾病及中毒事故时,伤者或目击者立即要大声疾呼“受伤了”,发出急救信号,并通知现场负责人。
, 立即采取紧急救护措施,如止血、包扎、固定、救运等。
, 拨打电话120与急救中心或医院联系通报伤者情况、姓名、出事地点、时间、----------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伤情等,通知对方作好急救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