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治疗的临床观察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4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观察发表时间:2011-09-22T09:40:08.013Z 来源:《医药前沿》2011年第17期供稿作者:黄佐祥1 贺桂花2 [导读] 下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属于祖国医学带下病、淋病、热病等范畴。
黄佐祥1 贺桂花2(1万州区江南中心医院 404028;2万州阳光眼科医院404000)【中图分类号】R256.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1)17-0131-02 下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是妇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
也是引起女性宫颈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及不孕症等常见病的致病微生物,由于临床滥用抗菌药的现象严重和改革开放。
近年来有上升的趋势,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此病,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32例均为门诊患者,全部为育龄妇女,年龄25-40岁,平均年龄33岁,感染到就诊时间为四个月,最多的10年。
伴病毒心肌炎者2例,子宫糜烂10例,子宫附件炎6例,伴有直肠炎5例。
2 治疗方法西药:用注射用阿奇霉素0.5克+%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住,每日一次,按患者的体质及药物反应情况确定更换口服制剂时间,用药2周停药。
中药:基础方为金银花20克、连翘20克、土茯苓20克、黄柏20克、蛇床子10克、黄芪30克、杜仲10克、山药20克、苍术10克、垂盆草20克;伴病毒心肌炎者加益母草10克、当归20克;子宫糜烂者加芙蓉叶20克、白花蛇草20克、子宫附件炎者加益母草20克、栀子10克;不孕不育者加败酱草20克、穿山甲10克、伴直肠炎者加秦皮10克、蒲公英20克,20天为一疗程。
疗效标准:1治愈:临床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解脲支原体阴性。
2好转:临床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阳性。
3无效:临床症状有所好转,实验室检查阳性。
结果:32病例中治愈21例,治愈66%;好转8例,好转率25%;无效3例,无效率9%;总有效率91%。
3 讨论下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属于祖国医学带下病、淋病、热病等范畴。
孕前检查妇女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东阿县计划生育服务站进行国家免费孕前检查妇女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情况,总结其现状及防治措施。
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2年12月底东阿县计划生育服务站进行国家免费孕前检查的妇女3584例,分别进行人型支原体(mh)、解脲支原体(uu)检测,并观察对比不同人群中的检验结果。
结果3584份生殖道分泌物标本中,检出支原体感染308例(8.5%),检出mh 阳性有41例,检出uu阳性有303例,其中单纯mh感染有5例,占支原体感染总人数的1.6%,单纯uu感染有267例,占支原体感染总人数的86.7%,mh合并uu感染有36例,占支原体感染总人数的11.7%,以单纯uu感染率最高,mh合并uu感染率次之,单纯mh 感染率最低,三组感染类型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2.53,146.85,8.22,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有不洁性生活史、产次≥2次、人工流产次数≥2次、妇科炎症、孕激素水平异常、文化水平偏低的受检者检出支原体感染率显著高于无上述危险因素的受检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东阿县计划生育服务站进行国家免费孕前检查的妇女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率较高,以有不洁性生活史、多次孕产、有妇科炎症、孕激素水平异常及文化水平偏低情况的受检者属高危人群,应将其检查结果存档并进行随访跟踪,以尽早诊断与积极对症治疗,降低出生缺陷发生风险,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关键词】孕前检查;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人型支原体(mh);解脲支原体(uu)支原体感染是女性生殖道常见的一种感染,发生支原体感染后容易引起女性生殖器官发生病理性的改变,严重者可导致不孕症;而在怀孕后,支原体可经胎盘对胎儿造成感染,从而引起先兆流产、早产或胎死宫内等严重妊娠并发症,或引起新生儿呼吸道感染等新生儿并发症,导致新生儿呼吸困难、新生儿窒息甚至死亡[1]。
对此,临床认为全面开展孕前检查是有效的预防和早期诊断治疗的有效手段。
龙源期刊网
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治疗的临床观察
作者:薛建芳毕华
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12年第33期
[摘要] 目的探讨生殖道支原体Uu在女性泌尿系生殖道感染中的地位和临床治疗情况。
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三年来152例子宫颈物泌分培养分离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妇女的临床资料,
找出其中规律。
结果进行正规14 d治疗的治疗方案组治愈率为100%,较7 d治疗方案者的治愈率83.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导致流产的所有妊娠丢失率比较中,非
感染性自然流产组为80%,高于复发性流产组的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结论生殖道支原体Uu的根除需要足疗程的正规治疗,在感染性RSA中,对支原体需要正确处理,以保证优生优育,避免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关键词] 生殖道;支原体;感染。
对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观察及药敏分析摘要目的:观察解尿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在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的临床特征及Uu和Mh的耐药情况,有利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观察138例女性Uu和Mh患者的临床特征,同时取宫颈分泌物进行支原体培养鉴定及其药物敏感试验。
结果;138例Uu和Mh患者中Uu阳性53例;其中50例Uu≥104ccu/ml。
Mh阳性2例;其中1例Mh≥104ccu/ml。
Uu+Mh混合阳性83例;其中53例Uu、Mh均≥104ccu/ml。
结论:Uu、Mh是引起女性泌尿生殖器炎症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当患者伴有阴道分泌物增加变黄小腹不适并有压痛症状时,要进行Uu、Mh检测及药敏试验,要合理用药控制支原体对女性的感染。
关键词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药敏分析资料与方法2007年6月~2009年6月收治女性患者138例,年龄19~50岁。
经检测支原体为阳性,并记录患者的临床表现。
方法:阴性阳性结果判定标准,显示黄色或橙色,为支原体阴性,清晰透明红色为支原体阳性,浑浊红色则污染,支原体计数结果判定:若Uu孔阳性,且24小时内Uu≥104孔也显阳性,则Uu阳性。
计数10≥104ccu/ml,若Uu孔阳性而24小时内Uu≥104阴性,则为Uu阳性,计数≤104ccu/ml即使在48小时显示阳性也判读为Uu≤104ccu/ml。
若Mh孔阳性,且24~48小时内Mh≥104ccu/ml也显示阳性,则为Mh阳性,计数≥104ccu/ml,若Mh孔阳性,但48小时内Mh≥104孔阴性则为Mh阳性,计数≤104ccu/ml。
结果138例患者中腹部有下坠伴子宫附件有压痛者72例(52.17%),阴道有分泌物增多,呈淡黄色、稀薄者有108例(78.26%)。
138例支原体感染患者药敏结果对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克拉霉素、交沙霉素的敏感率较高分别为94.2%、91.3%、72.46%、86.96%;而耐药率高的为环丙沙星、壮观霉素、氧氟沙星、罗红霉素,耐药率为60.15%、47.83%、49.28%、58%,当Uu+Mh感染时其临床症状明显,耐药株也明显增高,除了Mh对交沙霉素未敏感外,都比,单纯Uu或Mh感染的耐药率普遍增加,这可能是Uu和Mh不一致的耐药性有关。
女性生殖道感染的临床检验及结果分析发布时间:2021-06-16T12:07:43.66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2期作者:詹秋月[导读]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感染的临床检验及结果分析。
詹秋月福建三明沙县总医院检验科, 福建三明365500摘要: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感染的临床检验及结果分析。
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女性生殖道感染患者78例为对象,分析其临床检验及结果。
结果: 78例患者中64例(82.05%)为细菌性感染,其他感染为14例(17.95%),包括病毒和支原体、滴虫与霉菌等。
结论:女性生殖道感染多为细菌性感染,少部分患者因为病毒、支原体和滴虫等病原体感染。
关键词:女性生殖道感染;临床检验;结果分析女性生殖道感染是常见的妇科疾病,感染早期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并不明显,但感染加重后会对女性的生殖道健康造成较大的影响,所以临床检验工作非常关键,检验结果的准确无误,与患者的病情控制和恢复密切相关。
本次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78例女性生殖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临床检验及结果情况。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78例女性生殖道感染患者,年龄24-58岁,平均(38.9±5.2)岁。
纳入标准:经临床综合检查证实病情;(2)同意配合研究;(3)认知功能正常。
排除标准:(1)临床资料不完善;(2)具有良恶性肿瘤;(3)具有血液疾病;(4)具有重大脏器功能障碍。
1.2方法为患者进行阴道菌群检验和支原体培养、霉菌与毛滴虫检验、沙眼衣原体检验,回顾性分析获得的各项临床检验结果。
2、结果78例患者中64例(82.05%)为细菌性感染,其他感染为14例(17.95%),包括病毒和支原体、滴虫与霉菌等。
3、讨论3.1女性生殖道感染的常见症状与诱发因素女性生殖道感染的患者常具有小腹痛、腰酸冷或者发热、外阴瘙痒等症状,小腹痛主要是因为患者体内具有炎症因子;腰酸冷是患者感染后,身体抵抗力和免疫力显著降低;发热则是患者的病情持续加重而造成的体温增加,且大多数患者伴有下腹疼痛感;外阴瘙痒与患者的生殖道感染情况相关,但部分患者也可能因为不良卫生习惯或者药物过敏等情况造成。
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检测及临床药敏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情况及对药敏的敏感程度。
方法采用支原体培养药敏一体化试剂盒对900例标本进行型别鉴定及药敏试验。
结果在900例临床标本中,检出支原体490例,总阳性率为54.4%,其中单一感染Uu390株,阳性率为43.3%,单一感染MH16株,阳性率为1.78%,Uu和MH混合感染者为84株,阳性率为9.33%。
在390例Uu感染患者中,对常用抗菌药物敏感性较高的有:强力霉素(93.3%),交沙霉素(96%),克拉霉素(90%),美满霉素(97%),阿奇霉素(91%)。
MH、MH+Uu混合感染患者对抗菌药物敏感通常降低,但对美满霉素、强力霉素敏感性比较高。
结论支原体已对各种抗菌药物产生一定的耐药性,因而临床治疗需根据药敏的结果进行合理用药。
【关键词】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耐药性敏感性【中图分类号】R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2-0022-02支原体(mycoplasma)是细胞外生存的最小微生物。
是一类缺乏细胞壁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大小一般在0.3-0.5um之间,呈高度多形性,有球形、杆形、丝状、分枝状等多种形态。
它不同于细胞,也不同于病毒。
种类繁多、分布广泛、造成的危害相当大,涉及人、动物、植物及昆虫等多个领域,给人类健康和科研工作带来不利影响[1]。
支原体引起的疾病常见是非淋菌性尿道炎(NGU),为了解本地区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感染支原体的情况及耐药情况,对900份标本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标本来源 900例临床标本均来自2009年1月~2010年9月在我院妇科、皮肤科门诊就诊泌尿生殖道感染的女性患者,年龄16~55岁,平均年龄32.5岁。
1.2方法按照无菌操作,采用无菌棉拭子采集在我院妇产科门诊皮肤科门诊及住院的妇女的宫颈分泌物,接种于支原体显色培养基进行鉴定及药敏分析,观察检测结果的感染率及药物敏感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复发性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观察作者:谭同焕来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8年第11期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结合多西环素分散片治疗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复发性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复发性支原体感染女性患者各80例,分别随机分成2组,原发性支原体感染治疗组40例,辨证口服中药龙胆泻肝汤加减或易黄汤加减结合多西环素分散片治疗;对照组40例,仅给予口服西药多西环素分散片。
复发性支原体感染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方案同原发组。
观察四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情况。
结果原发性感染治疗组总有效率92.5%,观察组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复发性感染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中药;多西环素;中西医结合;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复发性支原体感染中图分类号:R518.9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8)11-0018-03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是一种条件致病支原体,目前发现致病支原体亚型主要为人型支原体、解脲支原体等,在机体免疫力低下或环境变化等情况下,可引起女性一系列生殖系统的炎症,并由炎症导致相关后续多种影响如不孕、流产等[1],对女性身体健康产生损害。
近年,人们对其研究越来越深入,而发现其临床检出率也逐年增高,临床西药主要采用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药物,由于此类药物广泛应用,致临床上支原体抗药性增加,从而出现支原体反复感染难愈,给临床工作带来挑战[2]。
本研究比照研究了中药结合多西环素治疗,及单用多西环素治疗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复发性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现遴选到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2015年5月—2017年10月妇科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160例支原体感染患者,包括原发性支原体感染患者80例,复发性支原体感染患者80例。
原发性支原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年龄 19~48 岁,平均(30.6±4.4)岁,病程10~45 d,平均(20.5±5.1)天;对照组年龄 21~50 岁,平均(29.8±4.8)岁,病程12~52 d,平均(22.5±4.9)d;2组患者病程、年龄等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P>0.05)。
盐酸多西环素配合阿奇霉素治疗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临床研究作者:崔蕊来源:《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年第14期【摘要】目的:总结分析盐酸多西环素配合阿奇霉素治疗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20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女性患者为观察组研究对象,联合给予盐酸多西环素、阿奇霉素治疗。
另外选择同期收治的3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单纯应用阿奇霉素治疗。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支原体转阴率、临床症状消失情况、不良反应等。
結果:①观察组UU转阴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②观察组腹部不适症状消失时间(3.6±0.3)d、外阴不适症状消失时间(5.2±0.2)d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③两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10.00%、13.33%,差异不明显(P>0.05)。
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过程中联合应用盐酸多西环素,可以进一步提升临床抗感染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盐酸多西环素;阿奇霉素;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7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0)14-00-02生殖道感染的病原体之一就是UU(支原体),虽然UU感染后临床症状比较轻,但其复发率高、病程迁延,会造成生活和工作中的极大困扰[1]。
近些年,我国临床收治的女性生殖道UU感染患者逐渐增加,而这种慢性感染会直接增加子宫内膜炎、宫颈炎、输卵管炎症、不孕症等,所以要及时有效抗感染治疗。
阿奇霉素是生殖道UU感染治疗中公认的一线药物,我院在阿奇霉素用药的同时增加应用盐酸多西环素,以期提高抗菌效果,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10月~2020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女性患者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另外选择同期收治的3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入组前10天内不曾接受阴道灌洗、药物治疗等,且肝功能正常,培养宫颈管分泌物未见其他微生物感染,ELISA法检测解脲支原体结果为阳性,存在外阴不适、阴道分泌物较多等症状,签署知情同意书。
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方法:将本院2010年3月-2012年5月收治的80例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女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盐酸莫西沙星口服400 mg,1次/d;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口服500 mg,1次/d。
连续治疗2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字2=12.124,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治疗期间支原体转阴例数与症状及体征消失例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字2=9.785,P<0.01)。
结论:盐酸莫西沙星可快速缓解临床症状、促支原体转阴,且安全性较高,疗效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支原体(mycoplasma)是一群能自行复制、体积小、结构简单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因其形态常为分枝丝状而得名。
当前已经证实的对人类有条件致病性且与人类生殖道感染有关的主要有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两种[1-2]。
UU和MH主要寄生在人类泌尿生殖道黏膜表面,能引起急性或亚急性泌尿生殖道感染。
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对女性的危害甚大,其不但增加了不孕的可能性,也使得输卵管腔狭窄从而引发异位妊娠[2-3]。
本研究采用不同药物治疗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比较两种药物治疗的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实践依据,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本院2010年3月-2012年5月收治的80例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女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支原体感染典型临床症状及体征,且经实验室微生物学检查确诊。
排除其他微生物感染引起的泌尿生殖道疾病及过敏体质患者。
观察组40例,年龄19~47岁,平均(3
2.4±10.2)岁;孕次0~5次,平均(1.8±0.2)次;产次0~3次,平均(1.2±0.4)次。
对照组40例,年龄21~52岁,平均(3
3.8±8.7)岁;孕次0~4次,平均(1.5±0.3)次;产次0~3次,平均(1.1±0.2)次。
两组患者年龄、孕次及产次等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阴道分泌物均呈不同程度增多,呈均质性,有异味,严重者呈鱼腥味。
检测分泌物能查出UU或MH,常合并弯曲菌属感染。
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宫颈炎,宫颈部充血发红,分泌物增多。
1.2 治疗方法观察组给予盐酸莫西沙星片(德国拜耳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20391)口服400 mg,1次/d;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分散片(山西同达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93553)口服500 mg,1次/d。
两组患者在服药期间不使用其他药物,连续治疗2周为1个疗程,比较临床疗效。
1.3 疗效评价根据我国卫生部制定的《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
治愈: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实验室培养支原体阴性;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但实验室培养支原体阳性;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较治疗前明显好转,实验室培养支原体阳性;无效:不符合以上标准者。
总有效率=(治愈+显
效)×100%[4]。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PEMS 3.1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总有效率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字2=12.124,P<0.0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临床总有效率比较
组别治愈
(例)显效
(例)有效
(例)无效
(例)总有效率
(%)
观察组(n=40)25 11 3 1 90.0
对照组(n=40)21 9 7 3 75.0
2.2 实验室检查及临床表现观察组治疗期间支原体转阴例数与症状及体征消失例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实验室检查及临床表现改善时间比较例
组别支原体阴性例数
症状及体征消失例数
治疗1周治疗2周治疗1周治疗2周
观察组(n=40)19* 25* 28△36△
对照组(n=40)16 21 21 30
*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
2.3 不良反应观察组见恶心呕吐2例、头晕1例;对照组见恶心呕吐4例、腹泻1例、头晕2例。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字2=9.785,P<0.01)。
3 讨论
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可能与前庭大腺脓肿、细菌性阴道病、盆腔炎、产褥热有关。
随着性成熟与性活动的增加,泌尿生殖道支原体的寄居可以增加,并可以通过性接触传播。
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对其影响较大,据临床和动物实验证明[5-6],支原体感染可能是引起盆腔炎性疾病的原因之一。
对患有绒毛膜炎或自发性流产的胎盘和胎儿组织作支原体检查,发现其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而对产后发热的患者进行支原体检测,发现8%的产后妇女血中可分离出MH,而且多数可检测到特异性抗体。
据有关报道[7-8],生殖道支原体感染还与细菌性阴道病、尿路结石以及肾盂肾炎等疾病有关。
由此可见,对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应及时诊断和治疗,根据临床典型症状及体征、结合实验室检查确诊,同时给予有效抗菌药物治疗十分重要。
莫西沙星是广谱和具有抗菌活性的8-甲氧基氟喹诺酮类抗菌药。
其抗菌的作用机制在于干扰Ⅱ、Ⅳ拓扑异构酶。
拓扑异构酶是控制DNA拓扑和DNA复制、修复和转录中的关键酶,该药通过抑制Ⅱ、Ⅳ拓扑异构酶的生产与合成,从而抑制微生物的复制[9]。
莫西沙星除了对常见的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等表现出很强的抑制作用,同时还对非典型微生物如支原体、衣原体和军团菌等均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10]。
莫西沙星对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的细菌也有效果,这对现今耐药性较高的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来说十分合适。
本研究比较了两组患者治疗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疗效及对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的改善时间,结果表明,莫西沙星较阿奇霉素可以更快速的缓解临床症状及支原体转阴,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赏亚君.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与不孕症的关系及药敏分析[J].海峡药学,2012,24(7):107-109.
[2]张启翔,杨辉.细菌性阴道病与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2,11(3):178-180.
[3]李艳莎,张新.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用药体会[J].中医临床研究,2012,4(12):11-12.
[4]李永灿,刘晓英.米诺环素治疗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观察[J].中国
医药指南,2012,10(12):552-553.
[5]陈冬梅,施鹏.门诊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患者药敏状况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7):842-845.
[6]叶俊琴,何月敬.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状况及药敏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6):924-925.
[7]吕跃杰.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检测结果的性别差异及其药敏试验结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9):135-136.
[8]黄新根,倪金花.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状况与药敏结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1):86-87.
[9]陈维婉.1223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2,31(5):40-41.
[10]许祖林,邬秋林.512例女性患者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药敏分析[J].宜春学院学报,2011,33(12):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