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城市空间变迁2013,7,28

  • 格式:doc
  • 大小:460.50 KB
  • 文档页数:1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藏高原河谷型城市空间发展研究

——以西宁为例

[摘要] 区域经济加速增长、城市快速扩张的同时,区域、城市问题日益突出。在资源环境条件约束下,“精明增长”、“生态城市”、“低碳城市”、“复合城市”等城市发展理念和模式应运而生。青藏高原普遍发育河谷型城市,但规模不大。河谷相对于海拔较高的内部腹地“高平原”而言,人口、产业的集聚效应强、发展速度较快,是城市发展的最佳区位。分布于海拔较低位置的河谷城市,因特殊的地理环境特征,在其产生、形成和发展都存在独特的内在空间秩序和特定的空间发展范式。本文以西宁市为例,截取1949~2011年统计数据,从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的视觉做出判断。西宁市作为青藏高原第一大城市,具有高海拔、河谷型的自然特征,也因特殊的自然区位赋予“桥头堡”和“宜居城市”的城市职能,与国内其他省会城市及河谷型城市相比,城市空间扩张突出表现:①城市空间扩张,由于受到河谷地形的限制,其发展带有鲜明的西北内陆地理环境背景下河谷型城市的发展一般特征,也因立体开发中受海拔高度、土体结构、地势的限制约束,立体开发相对不明显。②城市职能构建中,既要满足中心城市本身发展的一般需求,更要承担高原腹地人们选择适宜居住地的任务,进而在城市用地结构中城乡居住用地增速明显。③城市空间快速拓展背景下,必须将如何处理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作为第一要务。但因城市早期快速发展阶段注重“生产功能”,所积淀的基础环境在围绕“宜居城市”建设中城市绿地远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围绕中心城市建设水、土自然资源约束明显。④城市发展的驱动要素,突出体现其来自外部强大的推动作用,进而使区内城镇发育突出表现省会中心城市规模快速扩张、周边城镇基本处于初期或向成长阶段转型的过程,中心城市“孤立”发展的特征明显。因此,基于西宁城市发展的现有基础,围绕如何推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认为:①从区域整体性的视觉,科学制定城市未来的发展。②科学研究城市适宜性发展的规模。③形成城市发展“精明+生态”良性互动的格局。④加强生态廊道体系建设。

[关键词] 河谷型城市青藏高原西宁市空间扩张

1.前言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面实施及不断深化,使西部地区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跨越发展的时期,由此引致区域经济加速增长、城市快速扩张的同时,区域、城市问题日益突出。在资源环境约束下,“精明增长”、“生态城市”、“低碳城市”、“复合城市”等城市发展理念和模式应运而生,为其城市的可持续和谐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中国西部城市发展既有着一般城市化推进中的规律,也有跨越发展中的矛盾,更有特定环境背景下发展的轨迹。因此,建立空间结构有序化演进学说,使之成为能够与产业结构演进理论一样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同等重要的作用,是我国未来10年经济地理学学科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之一[1]。河谷型城市是西部城市发展的主要类型,它们作为一个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交通中心,是所在区域经济体、生产关系集中地,也是区域生产力构成的集散中心,在整个西部区域城镇体系中处在关键的环节,共同构成了西部区域发展的基础。河谷型城市由于独特的内涵而具有以下一些共同特点:地貌对城市发展格局的强烈限制而迫使城市随地貌的格局而布局;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必为群组形态,城市布局一般具有明显的组团特征;城市发展主轴一般沿河流主河道伸展,呈现带状密集空间结构;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将跳出河谷,向外围寻求支撑点,如卫星城镇等[2]。由于地形格局的原因河谷型城市在城市容量与规模上,受到明显的限制,同时伴随着城市病(如环境污染、交通问题等)也比其他类型城市出现的时间早,而且显得更为突出和严重。另外受到河谷形态的影响,河谷型城市布局独特,一般呈现出带状空间格局,而且两边山体的存在也导致城市层次分明,立体感强,城市景观与其他城市有显著差别[3]。

青藏高原普遍发育河谷型城市,但规模不大。河谷相对于海拔较高的内部腹地高平原而言,人口、产业的集聚效应强、发展速度较快,是城市发展的最佳区位。分布于海拔较低位置的河谷城市,因特殊的地理环境特征,在其产生、形成和发展都存在独特的内在空间秩序和特定的空间发展范式。基于生态文明建设,探索具有青藏高原特色的城市发展范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是青藏高原第一大城市——西宁市为例,截取1949~2011年统计数据,从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的视觉,实证分析特定环境背景下城市发展的脉络及演进特征,为进一步构建更加适宜的城市提供实践指导。

2.西宁城市空间演进的过程

西宁市地处我国三大自然区的交汇处,黄河支流湟水谷地中部西宁盆地内;地理位置于36°12′27″~37°30′09″N,100°47′56″~101°56′49″E。区内湟水及其支流南川河、北川河分别从西、南、北三面汇合于盆地中心,并向东贯穿全市;周边山地起伏,呈现“四山夹三河”的地貌格局;盆地呈东西狭长带状延展,长约35km,南北宽3—5 km不等,最窄处约2 km;平均海拔2250—2600m;年平均降水量380mm、气温7.60C、蒸发量1363.6mm,全年降水60%集中在6—9月,夏季平均气温17—190C,属内陆半干旱型气候[4]。西宁市总面积为7665km2,市区面积是350 km2;行政范围包括四区三县(市区为城西区、城北区、城东区、城中区及所属大通、湟源、湟中三县)。西宁市自西汉建立西平亭起始,是已有2100多年的高原古城。历史上这里曾是“丝绸南路”、“唐蕃古道”的必经之路,素有“海藏咽喉”、“青藏门户”的战略地位。而今是青海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及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中青藏高原重点开发的区域。

城市建设因特殊的区位而孕育,也因适宜的发展机遇而兴盛。纵观西宁市城市发展,梳理其变迁的历程表现出:①1949年以前,城市萌芽、缓慢增长期。截止1949年,城市用地面积为3 km2,人口约7万人[5];随着历史变迁,城市由单一的军事要塞,逐步突出了联通中西方及高原腹地与中原的交通枢纽、贸易中心的职能。②1950~1980年,城市快速成长期。新中国成立后,因联通内外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一大批工业企业的布置,城市用地产生明显的功能分化,以工业组团为主导依次沿河谷形成北川、东川、南滩、西川、南川5个工业区。致使城市空间形态以旧城区为中心、以东西为主轴的团块状转变为放射“十字”形格局。1980年,城市用地面积达43km2,市区人口增长到42. 9万人[6]。③1980~2000年,城市调整发展期。一方面围绕优化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呈现土地“退二进三”的功能置换,带动城市空间更新;另一方面在旧城外缘相继开始建设商品化住宅小区;并强化城市生态服务功能建设。2000年,城市用地面积达75 km2,人口为77.3万人[7]。④2000年~至今,城市组团发展期。一方面通过调整行政区划,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市的承载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园区建设,突出中心城市发展职能。2011年,城市用地面积达128.4 km2,人口134.76万人[8]。

3.西宁城市空间扩张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