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二节《人口》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2
第二节人口
【学习目标】
1.运用相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理解计划生育国策在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2.根据我国人口分布图,找出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描述人口地理分界线两侧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
【重点难点】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分布不均以及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种种问题。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一、
1. 13.4 最多 2.大多 3.交通堵塞住房紧张 4.计划生育
二、
1. 143 3
2.黑河腾冲稠密稀疏
【合作探究】
1.①社会稳定;②医疗卫生条件改善;③寿命延长;④生活水平提高等。
2.不可以。
西部地区由于地形崎岖,交通不便,气候干旱,经济不发达等原因,不能容纳大量的人口。
【优化训练】
1.D 2.D 3.B。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2. 使学生掌握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2. 影响我国人口增长的因素3. 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2. 教学难点: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具体影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2. 通过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口增长对实际生活的影响。
3. 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数据和图表,直观地呈现人口增长情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我国人口数量的变化为背景,引导学生思考人口增长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2. 讲解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介绍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性别比例等方面的特点。
3. 分析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讨论出生率、死亡率、迁移等因素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4. 探讨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分析人口增长对土地、水资源、能源等资源的影响,以及对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社会发展的影响。
5. 案例分析:选取我国某一地区或国际上的典型案例,分析人口增长对该地区或国家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思考如何合理控制人口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收集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我国人口政策及其成效。
六、教学策略:1.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人口增长带来的挑战。
2. 利用图表和数据,直观展示人口增长的趋势和影响。
3.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七、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复习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
2. 通过展示我国人口增长的历史数据,让学生了解人口增长的趋势。
3. 分析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人口》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说出我国人口总数,运用统计图表描述我国人口增长趋势;说出我国的人口国策。
2.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3.会运用地理语言描述从统计图表中判读出来的信息,提升统计图表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我国人口增长趋势判读。
难点: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教学策略本节知识基本上都要从统计图表中来获取,因此,教学策略的选择应着重体现在读图分析过程的设置上,包括提什么问题、问题出现的前后顺序、哪些问题适合独立分析、哪些问题适合小组讨论等等。
结合学生学情,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读图指导。
■教学准备教材补充:我国近年部分省人口密度数据及分析图、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图、中国政区图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设计学生活动教学方法:资料分析法为主,绘图法和案例分析法为辅■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人口最多的国家教师:提到中国的人口,大家能用怎样的关键词形容它呢?学生回答预设:多。
设计意图:简单直接了解我国人口特点。
讲授新课──我国人口增长特点及国策教师:其实我国人口“多”这个特点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是这样的,任何地理现象、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要有一个过程,下面阅读教材中的曲线图,请同学们说出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以及特点?并尝试思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学生回答预设:我国人口增长前期平稳,从1950年后突然增长加速,1980年后增长又趋于平稳。
设计意图:落实学生读图分析的能力,并能结合自然、历史、人类活动需求等要素分析这种趋势产生的原因。
教师:1950年以前,社会发展缓慢,医疗卫生落后,死亡率相对较高,文明程度也低,这些原因使得人口增长缓慢。
1950年至1980年,也就是解放后,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医疗条件不断改善,再加上政策平稳的因素,人口增长迅速(在这里一定要强调人口自然增长率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影响)。
1980年前后,中国提出一项重要国策──计划生育,有效地控制了人口数量,提高了人口素质,所以呈现增长平稳趋势。
《人口》教学设计课题:第一章第二节人口教材来源:八年级《地理》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版内容来源:八年级地理(上)第一章第二节主题:第二节人口课时:课时课型:新授授课对象:八年级学生设计者:目标设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1) 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2) 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2.教材分析3.学情分析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课本和资料,能够说出我国人口总数及人口数量特点及相应的人口政策。
2、能够说出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
3、能够归纳出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评价任务:学习重点:通过阅读分析相关资料,了解中国人口在数量上和分布上的特点;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学习难点:学会阅读人口增长折线图,并结合历史和社会综合分析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学会阅读人口分布图(等人口密度线图),并由此得出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综合分析造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的原因教学方法:指导读图法、引导法学法指导:读:读图、归纳;思:思考、探究,举一反三;议;小组合作、议论、讨论;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出示课件:材料:我国人口相当于欧洲西部30多个国家人口之和的2倍多,约相当于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人口之和,如果全中国的人手拉手站在一列,能环绕地球赤道40多圈。
世界上,人口在5000万以上的国家,就被称为人口大国,而我国人口超过5000万的省就有9个。
(学生认识到众多的人口已经成为世界难以承受的问题,点燃学生学习新课的热情)[出示学习目标] 全班齐读学习目标,熟知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自学指导一请同学们完成自学指导一的相关题目,时间为7分钟,自学教材的范围为11-14页,明确自学要求。
自学要求:1.独立完成,不准讨论;2.认真阅读自学范围3.有问题举手示意。
教师巡视检查自学情况,维持自学纪律,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1.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__________,占世界人口的_________以上,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人口》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说出我国人口总数,运用统计图表描述我国人口增长趋势;说出我国的人口国策。
2.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3.会运用地理语言描述从统计图表中判读出来的信息,提升统计图表的阅读力量。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我国人口增长趋势判读。
难点: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教学策略本节学问基本上都要从统计图表中来猎取,因此,教学策略的选择应着重体现在读图分析过程的设置上,包括提什么问题、问题消灭的前后挨次、哪些问题适合独立分析、哪些问题适合小组争辩等等。
结合同学学情,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读图指导。
■教学预备教材补充:我国近年部分省人口密度数据及分析图、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图、中国政区图教学手段:多媒体帮助、设计同学活动教学方法:资料分析法为主,绘图法和案例分析法为辅■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人口最多的国家老师:提到中国的人口,大家能用怎样的关键词形容它呢?同学回答预设:多。
设计意图:简洁直接了解我国人口特点。
讲授新课──我国人口增长特点及国策老师:其实我国人口“多”这个特点并不是从一开头就是这样的,任何地理现象、事物的产生和进展都要有一个过程,下面阅读教材中的曲线图,请同学们说出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以及特点?并尝试思考造成这种现象的缘由?同学回答预设:我国人口增长前期平稳,从1950年后突然增长加速,1980年后增长又趋于平稳。
设计意图:落实同学读图分析的力量,并能结合自然、历史、人类活动需求等要素分析这种趋势产生的缘由。
老师:1950年以前,社会进展缓慢,医疗卫生落后,死亡率相对较高,文明程度也低,这些缘由使得人口增长缓慢。
1950年至1980年,也就是解放后,生活水平渐渐提高,医疗条件不断改善,再加上政策平稳的因素,人口增长快速(在这里肯定要强调人口自然增长率由诞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影响)。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精品学案及教案《第二节人口》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学会读“我国人口的增长”折线图,分析我国人口的变化和人口增长的特点。
2、学会根据人口增长的资料绘制人口增长折线图。
3、学会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知道我国黑河――腾冲这一人口地理分界线,并比较其西北、东南在面积和人口数量、人口密度方面的地区差异,从而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4、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由此带来的严重的人口问题,从而理解我国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重要性。
5、初步懂得人口增长必须与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道理,提高对我国人口政策的认识。
【学习重点】掌握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学习难点】1、根据资料绘制人口增长折线图。
2、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学习过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自学导航】认真阅读教材,你能独立解决下列问题!学法提示:认真阅读课文内容,学会看人口增长曲线图,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概括:阅读课本文字内容和图表完成1、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为多少?2、根据图1.10,总结我国人口增长特点3、结合课本11页内容,分析人口问题,讨论我国为什么把计划生育做为一项基本国策?【交流展示】同桌或小组交流学习结果【合作探究】师生共同研讨解决:讨论完成课本12页活动。
二、人口东多西少学法提示: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学习阅读课本课文内容和图1.13完成1、在图中找到黑河、腾冲。
2、根据图中提示的数据,总结我国人口分布特点?3、结合自然和人文条件,分析东、西部人口密度不同的原因。
4、分析东西部人口密度不同所导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交流展示】同桌或小组交流学习结果【合作探究】师生共同研讨解决:1、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形成的原因。
2、讨论完成课本P14页活动题。
【我的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学后质疑】你还有哪些不能解决和问题,说出来大家帮你一起解决【同步演练】你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得怎么样,快来检测一下一、选择题1、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达到()A.13.40亿B. 11.95亿C.10.95亿D.13.95亿2、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西南多、东北少B.东北多、西南少C.东南多、西北少D.西北多、东南少3、我国省级行政单位中,人口数量居前三位的是()A.豫、鲁、川B.京、津、沪C.青、藏、宁D.苏、皖、湘4、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行政区是()A.新疆B.西藏C.甘肃D.青海5、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A.城镇人口比重大、农村人口比重小B.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C.我国人口平均密度小于世界人口平均密度D.我国东部人口密度小于西部人口密度6、下列省区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A.山东B.青海C.云南D.福建二、综合应用图中的线是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请回答:①②1、此线的两端分别是哪两个地方?①是黑龙江省的②是云南省的。
第二节人口【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国人口多、增长快这一基本国情;认识实行计划生育的必要性和正确性;2、了解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并探究其形成的原因;3、会解读人口分布图、人口增长图;能用计算、比较的方法认识我国的人口问题,会做人口资源调查。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计算举例来探究我国人口的国情和分布特点,形成技能,培养正确人口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人口众多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关注人口问题,养成正确的人口观。
对我国的人口形势形成强烈的忧患意识。
【教学重难点】人口过多给我国社会经济和环境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
【导学过程】【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播放电视画面──城市一景:街上人流如潮,摩肩接踵,异常拥挤。
谈谈你遇到过类似的由于人多给你生活带来的诸多不便和烦恼吗?谈谈你这方面的遭遇和体验。
【自主学习】1、根据202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亿,占世界以上,居世界第位。
2、目前,由于,每年新增人口。
3、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和相适应,我国把实行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4、据202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统计,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人,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倍多。
5、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分布不均匀,东部地区人口密度,西部地区人口密度。
【合作探究】1讨论我国人口数量过多,会产生那些负面影响?2、结合图1.11和1.12讨论实行计划生育和晚婚晚育对控制人口增长的影响:3、结合图1.13分析我国人口分布差异的原因:4、读P14活动2讨论不同的观点;5、算一笔账,假设你们是三口之家,年收入是40 000元,如果你的父母又超生一个弟妹,你们家的人均收入又是多少,对你的成长有无影响?【课堂小结】人口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总数、人口特点人口的发展方向二、人口东多西少人口密度人口地理界线。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人口》教案2篇Teaching plan of geography "population" in the eighth grade of PEP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人口》教案2篇前言:地理是世界或某一地区的自然环境山川、气候等及社会要素的统称。
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本教案根据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人口》教案2、篇章2: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人口》教案篇章1: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人口》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特点与人口增长;2.使学生理解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
(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阅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等地理图表的能力;2.培养学生分析相关数字资料和图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树立正确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我国人口的数量及增长;2.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我国存在的人口问题及对我国人口基本国策的理解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大家都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那么,“众多”到底是多少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板书)第二节众多的人口[讲授新课](板书)一、人口数量请大家看课本第11页第一行,并齐读这一行。
(板书)12.95亿(20xx年),占世界1/5,最多(承转)大家还记得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的面积和人口大约是多少吗?(活动)大屏幕展示中国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的面积和人口的比较图,请大家:1.算一算中国的人口数分别是俄罗斯、加拿大、美国人口的多少倍?2.算一算这四个国家的平均人口密度。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第2课时人口东多西少》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第2课时人口东多西少》主要讲述了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即人口东多西少。
本节内容是对第一节《人口》的延伸和拓展,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中国人口分布的原因和影响,进一步掌握中国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于人口的概念和基本统计数据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和空间分布特征的理解还较为模糊,需要通过具体案例和图示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理解中国人口东多西少的地理分布特点。
2.掌握中国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和空间分布特征。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人口东多西少的地理分布特点。
2.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和空间分布特征。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中国人口东多西少的地理分布特点。
2.图示教学法:利用地图和图表,直观地展示中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3.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制作与本节内容相关的PPT课件,包括地图、图表、案例等。
2.教学素材:收集相关的人口分布案例和数据,用于分析和讨论。
3.板书设计:设计与本节内容相关的板书,包括关键词、概念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中国人口总数和增长速度的数据,引发学生对人口问题的关注,进而导入本节内容。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课件呈现中国人口东多西少的地理分布特点,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人口分布的不均衡。
同时,展示相关的人口分布图示,让学生了解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观察和分析中国人口分布图示,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为什么人口会东多西少?”、“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等。
然后,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分析。
《人口》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人口多、增长快这一基本国情;认识实行计划生育的必要性和正确性;
2、了解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并探究其形成的原因;
3、会解读人口分布图、人口增长图;能用计算、比较的方法认识我国的人口问题,会做人口资源调查。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分析、计算举例来探究我国人口的国情和分布特点,形成技能,培养正确人口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人口众多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关注人口问题,养成正确的人口观。
对我国的人口形势形成强烈的忧患意识。
教学重难点
人口过多给我国社会经济和环境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
播放电视画面──城市一景:街上人流如潮,摩肩接踵,异常拥挤。
谈谈你遇到过类似的由于人多给你生活带来的诸多不便和烦恼吗?谈谈你这方面的遭遇和体验。
合作探究
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互动一:读第11页《我国人口增长示意》图,特别是20世纪以来我国人口增长情况怎样?师生交流。
教师:人力资源是宝贵的,人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发挥这一优势,可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但人又是消费者,过多的人口,过快的人口增长,势必给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
互动二:分小组讨论我国人口数量过多,会产生那些负面影响?然后小组间交流。
教师小结:由此可见,人口的增长必须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必须严格实行计划生育,尤其要提倡晚婚晚育。
互动三:结合活动一,了解实行计划生育和晚婚晚育对控制人口增长的显著成效;算一笔账,假设你们是三口之家,年收入是10000元,如果你的父母又超生一个弟妹,你们家的人均收入又是多少,对你的成长有无影响?
二、人口东多西少
我国人口分布很不均匀:黑河-腾冲一线的东南部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43%,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94%;西北部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7%,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
互动四: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的发展等方面,说说我国人口东多西少的原因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每小组推举一位发言代表。
教师小结:
造成东西部人口差异的原因:
a、自然原因:东部地区地形平坦,耕地多,气候好,生产粮食多;西部地区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多沙漠,耕地少,气候干旱,粮食产量低。
b、人文原因:东部交通运输便利,工商业发达,城镇多,人口集中。
西部交通不便,工商业欠发达,城镇少,城镇人口也少。
总结全课:请同学们谈收获。
拓展探究:进行家乡人口状况调查
板书设计:第二节人口
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人口总数、人口特点
人口众多带来的问题
二、人口东多西少
人口密度
人口地理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