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教十大洞天

道教十大洞天

古人修仙的十大洞天秘境,其中第三洞天最为神秘

原创|发布:2017-10-09 10:57:42 更新:2017-10-09 10:57:42

阅读 16573赞 121

道教发源于古代中国春秋时期的方仙家,以“道”为最高信仰。

早在原始社会时代,就已有先贤们追问生命的意义,而道家的主要宗旨就是追求长生不死、得道成仙。于是人类首先开始寻求自然的庇佑,进而或于名山大川之间,或于奇绝险峻之地修仙悟道,最为著名的就是传说中的十大洞天。

十大洞天处名山大川之间,据《云笈七签》卷廿七所载是:第一王屋山洞。第二委羽山洞。第三西城山洞。第四西玄山洞。第五青城山洞。第六赤诚山洞。第七罗浮山洞。第八句曲山洞。第九林屋山洞。第十括苍山洞。

太上曰:十大洞天者,处大地名山之间,是上天遣群仙统治之所。洞天福地就是地上的仙山,它包括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在历史和神话传说,"洞天"意谓山中有洞室通达上天,贯通诸山。东晋《道迹经》云:"五岳及名山皆有洞室。乃名曰《天地宫府图》。

王屋山

王屋洞府又称"小有清虚之天",坐落在河南济源市的王屋山,周回万里,号曰小有清虚之洞天,属西城王君治之。魏华存《清虚真人王君传传》称其师王褒得道后,被封为“太素清虚真人,领小有天王、三元四司、右保上公,治王屋山洞天之中”。

故王屋山又称小有清虚之天,被列为十大洞天之首。杜光庭《天坛王屋山圣迹记》云:“元始天王曰:夫小有洞天者,是十大洞天之首,三十六小洞天之总首也。”司马承祯《天地宫府图·十大洞天》曰:“第一王屋山洞,周回万里,号曰小有清虚之天,在洛阳河阳两界,去王屋县六十里,属西城王君(王褒)治之。”

委羽山

委羽洞府又称"大有空明之天",位于浙江黄岩县的委羽山,周回万里,号曰大有空明之洞天,青童君治之。

据《云笈七签》卷二十七《洞天福地》记载,为道教十大洞天之中的第二洞天。洞口高2 米多,洞内清幽深邃,传说与东海龙宫相通。天下第二洞天委羽洞,在委羽山东北麓,号"大有空明之天"。因刘奉林,号"大有真人"在此得道,其洞深不可测,旧传有道士负烛一箧燃入洞中,行数日烛尽,遂燃指继之,闻橹声而返,疑与东海相通。

华山

西城洞府又称"太元总真之天",周回三千里,号曰太玄总真之洞天。未详在所,《登真隐诀》云,疑为华山,属上宰王君治之。

覆船山

西玄洞府又称"三元极真之天",坐落在浙西的覆船山,原名羽山,俗称歙县南山,,周回三千里,号三元极真之洞天,又称邦源洞。"邦源洞"藏有安邦定国之策的洞天福地,又称"日华洞",虽名为洞,实为一群山回抱的山谷,是中国第一个朝代"夏"都·会稽山的源头,相传黄帝于此写经台著《阴符经》。相传姜子牙在这里得黄帝"阴符经"。

青城山

青城洞府又称"宝仙丸室之天",位于四川都江堰的青城山,周回二千里,名曰宝仙九室之洞天,属青城丈人治之。青城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名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汉安二年(公元143年),道教创始人“天师”张陵来到青城山,选中青城山的深幽涵碧,结茅传道,青城山遂成为道教的发祥地,被道教列为“第五洞天”。

赤城山

赤诚洞府又称"紫玉清平之天",坐落于浙江天台县的赤城山,周回三百里,名曰上清玉平之洞天。在台州唐兴县,属玄洲仙伯治之。赤城山高约400米,山上有紫云、华阳、玉京、瑞霞等洞穴,zi云洞位于赤城山麓,俗称下岩,洞口镌刻"赤城霞"三个大字,为明代万历年间题刻。洞内结屋数间,分上下二层,可盘梯而上,上层有栏,凭栏远眺,山景苍翠欲滴,满目清新。相传东吴赤乌初,葛玄曾在此修道,为道教中的"第六洞天"。

罗浮山

罗浮洞府又称"朱明曜真之天",位于广东增城和博罗两县之间的罗浮,周回五百里,名曰朱明辉真之洞天,属青精先生治之。罗浮山,素有岭南第一山之称,秦汉以来号称仙山,史学家司马迁把罗浮山比作"粤岳",是中国十大名山之一,它又是中国道教名山,道教称它为第七洞天,第三十四福地。

茅山

句曲洞府又称"金坛华阳之天",坐落在江苏茅山,周回一百五十里,名曰金坛华阳之洞天,,属紫阳真人治之。茅山是著名的道教圣地,道教源远流长,相传早在距今5000多年前,就有高辛氏人展上公修炼于句曲山伏龙地(今茅山玉晨村);先秦时,有燕国人郭四朝修炼于玉晨观,秦时,李明真人修炼于古炼丹院(今乾元观);东晋时期,茅山人葛洪在茅山抱朴峰修炼,并著书立说.汉元帝初元5年(公元前44年),陕西咸阳茅氏三兄弟来茅山采药炼丹,济世救民,被称为茅山道教之祖师,后齐梁隐士陶弘景集儒、佛、道三家创立了道教茅山派,唐宋以来,茅山一直被列为道教之"第一福地,第八洞天"

林屋山

林屋洞府又称"左神幽虚之天",坐落在江苏吴县,周回四百里,号曰左神幽虚之洞天,属北岳真人治之。据《云笈七签》等道教经典记载,天下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皆仙人所居,林屋洞为第九洞天,一称"左神幽虚之天",别称"天后别宫"。相传古时有龙居林屋洞内,故洞体似龙,又称"龙洞",林屋山亦称龙洞山。

括苍山

括苍洞府又称"成德隐玄之天",位于浙江仙居和临海两县之间的括苍山,周回三百里,号曰成德隐玄之洞天,属北海公涓子治之。括苍山是浙江名山之一,史书载,登之见苍海,以其色苍苍然接海,故名括苍。南朝齐梁年间,著名道教思想家、药物学家陶弘景,曾在隐居灯坛架、在大楼旗结炉炼丹,采药著书,"灯坛架"遗址至今犹存,还有"天险西关障,峰峦气象雄"的仙人基、道场基、道人寮灯道教遗址,全国道教十大洞天之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