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管电路基础
- 格式:doc
- 大小:546.50 KB
- 文档页数:16
晶体管工作的条件和晶体管工作状态的判断晶体管是模拟电路中基础的器件,对于电子工程师来说,了解晶体管工作的条件和判断晶体管的工作状态都是非常基础的,本文将带大家一起学习或回顾一下。
一、晶体管工作的条件1、集电极电阻Rc:在共发射极电压放大器中,为了取出晶体管输出端的被放大信号电压Use(动态信号),需要在集电极串接一只电阻Rc。
这样一来,当集电极电流Ic通过时,在Re上产生一电压降IcRc,输出电压由晶体管c-e之间取出,即Usc=Uce=Ec-IcRc,所以Use也和IcRc —样随输入电压Ui的发生而相应地变化。
2、集电极电源Ec(或Vcc):Ec保证晶体管的集电结处于反向偏置,使管子工作在放大状态,使弱信号变为强信号。
能量的来源是靠Ec的维持,而不是晶体管自身。
3、基极电源Eb:为了使晶体管产生电流放大作用,除了保证集电结处于反向偏置外,还须使发射结处于正向偏置,Eb的作用就是向发射结提供正向偏置电压,并配合适当的基级电阻Rb,以建立起一定的静态基极电流Ib。
当Vbe很小时,Ib=O,只有当Vbe超过某一值时(硅管约0.5V,锗管约0.2V,称为门槛电压),管子开始导通,出现Ib。
随后,Ib将随Vbe增大而增大,但是,Vbe和Ib的关系不是线性关系:当Vbe大于0.7V后,Vbe再增加一点点,Ib就会增加很多。
晶体管充分导通的Vbe近似等于一常数(硅管约0.5V,锗管约0.5V)。
4、基极偏流电阻Rb:在电源Eb的大小已经确定的条件下,改变Rb的阻值就可以改变晶体管的静态电流Ib,从而也改变了集电极静态电流Ic和管压降Vce,使放大器建立起合适的直流工作状态。
二、晶体管工作状态的判断晶体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其发射结(b、e极之间)为正偏,集电结(b、c极之间)为反偏。
对于小功率的NPN型硅,呈现为Vbe≈0.7V,Vbc《0V(具体数值视电源电压。
晶体管知识点总结晶体管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中,是现代电子技术的基础。
晶体管的发明和应用,极大地推动了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得现代电子设备变得更加小型化、高效、稳定和便携。
下面我们将对晶体管的基本原理、结构、工作原理和应用进行详细介绍。
一、晶体管的基本原理1. 电子运动的基本原理电子是原子的一个组成部分,带有负电荷。
在半导体晶体中,有大量的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压的作用下,这些自由电子会受到电场的驱动,从而在晶格中运动。
同时,半导体中还有空穴,即电子从原子轨道中跃迁出去后留下来的空位,空穴带有正电荷,也会在外加电压下发生移动。
2. PN结和二极管的基本原理PN结是由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组成的结构,它具有正向导通和反向截止的特性。
当PN结处于正向偏置时,n区的自由电子会向p区移动,p区的空穴会向n区移动,导致电子和空穴的复合,形成导电通道,电流得以通过。
而当PN结处于反向偏置时,n区和p区的电荷云层会被电场的作用扩散,形成空间电荷区,此时电流不能通过。
3. 晶体管的基本原理晶体管是由两个PN结构组成的器件,即P型区和N型区交替排列,整体上形成三个电极分别为集电极、发射极和基极。
当在基极和发射极之间加上正向偏置电压时,n区的自由电子会向p区移动,电子和空穴会在P区与N区的交界处结合而产生电流放大的效应。
这样,就实现了晶体管的放大功能,使得电子信号得以放大,并通过集电极输出。
二、晶体管的结构1. 晶体管的主要构成晶体管主要由P型半导体、N型半导体和金属电极组成。
P型半导体富含空穴,电子的迁移率较低;N型半导体富含自由电子,电子的迁移率较高;金属电极则起到了连接内部半导体材料的作用。
2. 晶体管的结构类型晶体管有多种不同的结构类型,包括双极型晶体管、场效应晶体管、异质结晶体管等。
不同结构的晶体管在性能和应用方面都有所不同,需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进行选择。
三、晶体管的工作原理1. 晶体管的工作状态晶体管主要有截止状态和放大状态两种工作状态。
晶体管的工作原理晶体管是一种半导体电子器件,广泛应用于电子技术领域。
它是由三个掺杂不同种类的半导体材料构成的,主要包括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和P-N结。
晶体管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控制电流的传递和放大作用,并可以通过控制输入信号的变化来实现电子开关和放大电路。
1. P-N 结晶体管内部的P-N结起到关键的作用。
P-N结是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材料的结合而形成的。
N型半导体中掺杂有额外的电子,被称为自由电子;P型半导体中掺杂有额外的空穴,被称为正空穴。
在P-N结的界面,自由电子和空穴会发生复合,形成一个细小而薄弱的耗尽区。
2. 基本结构晶体管主要由三个层状的半导体材料组成,分别是发射区(Emitter)、基区(Base)和集电区(Collector)。
发射区是N型半导体,集电区是N型半导体,而基区是P型半导体。
集电区与发射区之间的P-N结被称为发射结,发射结与基区之间的P-N结被称为集电结。
3. 工作原理晶体管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放大和开关两种模式。
(1)放大模式:当晶体管工作在放大模式时,可将输入信号的弱电流放大为输出信号的强电流。
当输入信号通过发射结进入基区时,如果发射区的电压高于基区,发射结就会被打开,大量的电子就会进入基区。
这些电子会被吸引到集电区,形成一个电子流,由发射区到集电区,从而实现电流的放大。
(2)开关模式:当晶体管工作在开关模式时,可根据输入电流的变化来控制电路的开关状态。
当输入信号通过发射结进入基区时,如果发射结的电压低于基区,发射结就会被关闭,此时基区没有电流通过,晶体管处于关闭状态。
如果发射结的电压高于基区,发射结就会被打开,电流可以通过晶体管的集电区和发射区,使其处于导通状态。
4. 工作参数晶体管的工作参数包括放大倍数、截止频率和饱和电流。
放大倍数指的是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的电流比值;截止频率指的是晶体管能够放大信号的最高频率;饱和电流是指晶体管在饱和状态下通过集电极和发射极的电流。
《晶体管电路设计(上)》一、晶体管基础知识1. 晶体管的分类与结构晶体管是一种半导体器件,按照结构和工作原理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双极型晶体管(BJT)和场效应晶体管(FET)。
双极型晶体管包括NPN型和PNP型,而场效应晶体管主要包括增强型MOS管和结型场效应管。
2. 晶体管的工作原理(1)双极型晶体管(BJT)工作原理:当在基极与发射极之间施加适当的正向电压,基区内的少数载流子会增多,导致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流增大,从而实现放大作用。
(2)场效应晶体管(FET)工作原理:通过改变栅极电压,控制源极与漏极之间的导电通道,实现电流的放大。
3. 晶体管的特性参数(1)直流参数:包括饱和压降、截止电流、放大系数等。
(2)交流参数:包括截止频率、增益带宽积、输入输出阻抗等。
二、晶体管放大电路设计1. 放大电路的基本类型(1)反相放大电路: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相位相反。
(2)同相放大电路: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相位相同。
(3)电压跟随器: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基本相等。
2. 放大电路的设计步骤(1)确定电路类型: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放大电路类型。
(2)选择晶体管:根据电路要求,选取合适的晶体管型号。
(3)计算电路参数:包括偏置电阻、负载电阻、耦合电容等。
(4)电路仿真与调试:利用电路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并根据实际效果调整电路参数。
三、晶体管开关电路设计1. 开关电路的基本原理晶体管开关电路利用晶体管的截止和饱和状态,实现电路的通断控制。
当晶体管处于截止状态时,开关断开;当晶体管处于饱和状态时,开关闭合。
2. 开关电路的设计要点(1)选择合适的晶体管:确保晶体管在截止和饱和状态下都能满足电路要求。
(2)优化电路参数:合理设置驱动电流、开关速度等参数,以提高开关电路的性能。
(3)考虑开关损耗:在设计过程中,尽量降低开关过程中的能量损耗,提高电路效率。
《晶体管电路设计(上)》四、晶体管稳压电路设计1. 稳压电路的作用与分类稳压电路的主要作用是保证输出电压在一定范围内稳定不变,不受输入电压和负载变化的影响。
晶体管电路设计引言晶体管电路设计是电子电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晶体管作为一种半导体器件,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如计算机、手机、电视等。
本文将介绍晶体管电路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践方法。
晶体管基础知识什么是晶体管晶体管,全称为晶体管三极管,是一种用于放大和开关电信号的半导体器件。
它由三个区域构成,分别为发射区、基区和集电区。
晶体管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基极电流来控制集电区电流。
根据晶体管的PN结类型可以分为NPN型和PNP型。
晶体管的应用晶体管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中的各种电路中,如放大电路、开关电路、数字电路等。
晶体管可以放大电信号,实现信号放大,同时也可以作为开关控制电流的通断。
晶体管电路设计的步骤晶体管电路设计涉及多个步骤,下面将逐一介绍。
确定电路需求在进行晶体管电路设计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电路的需求。
包括电路的功能、输入输出要求、工作条件等。
根据电路需求确定晶体管的工作模式和参数。
选择合适的晶体管型号根据电路需求和工作模式,选择适合的晶体管型号。
根据晶体管的参数表,比较不同型号的晶体管的特性,如电流增益、最大功率、频率响应等,选择合适的晶体管型号。
绘制电路图根据电路需求和选择的晶体管型号,绘制电路图。
电路图应包括晶体管的引脚连接、元器件连接、电源连接等。
电路图绘制要符合电路设计规范,清晰明了。
计算电路参数根据电路需求和电路图,进行电路参数的计算。
包括电阻、电容、电感等元器件的选取和计算。
同时还需要计算晶体管的偏置电流、工作点等参数。
仿真和调试在进行实际的电路实现之前,可以通过软件仿真工具对电路进行仿真。
通过仿真可以评估电路的性能、稳定性等。
如果发现问题,可以进行调试和优化。
PCB设计和制造完成电路参数计算、仿真和调试后,需要进行PCB (Printed Circuit Board)的设计。
PCB设计是将电子元器件进行布局并进行连线的过程。
完成PCB设计后,可以进行PCB的制造。
实际设计和测试根据PCB设计进行实际的电路制作和组装。
三极管基础知识及测量方法三极管基础知识及测量方法一、晶体管基础双极结型三极管相当于两个背靠背的二极管PN 结。
正向偏置的 EB 结有空穴从发射极注入基区,其中大部分空穴能够到达集电结的边界,并在反向偏置的 CB 结势垒电场的作用下到达集电区,形成集电极电流 IC 。
在共发射极晶体管电路中 ,发射结在基极电路中正向偏置 , 其电压降很小。
绝大部分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外加偏压都加在反向偏置的集电结上。
由于 VBE 很小,所以基极电流约为IB= 5V/50 k Ω = 0.1mA 。
如果晶体管的共发射极电流放大系数β = IC / IB =100, 集电极电流 IC=β*IB=10mA。
在500Ω的集电极负载电阻上有电压降VRC=10mA*500Ω=5V,而晶体管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压降为VCE=5V,如果在基极偏置电路中叠加一个交变的小电流ib,在集电极电路中将出现一个相应的交变电流ic,有c/ib=β,实现了双极晶体管的电流放大作用。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三极管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靠半导体表面的电场效应,在半导体中感生出导电沟道来进行工作的。
当栅 G 电压 VG 增大时,p 型半导体表面的多数载流子棗空穴逐渐减少、耗尽,而电子逐渐积累到反型。
当表面达到反型时,电子积累层将在 n+ 源区 S 和 n+ 漏区 D 之间形成导电沟道。
当VDS ≠ 0 时,源漏电极之间有较大的电流 IDS 流过。
使半导体表面达到强反型时所需加的栅源电压称为阈值电压 VT 。
当 VGS>VT 并取不同数值时,反型层的导电能力将改变,在相同的 VDS 下也将产生不同的 IDS , 实现栅源电压VGS 对源漏电流 IDS 的控制。
二、晶体管的命名方法晶体管:最常用的有三极管和二极管两种。
三极管以符号BG(旧)或(T)表示,二极管以D表示。
按制作材料分,晶体管可分为锗管和硅管两种。
按极性分,三极管有PNP和NPN两种,而二极管有P型和N型之分。
离散晶体管电路原理
离散晶体管电路是使用单个或多个离散型晶体管(BJT,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搭建的电路。
下面是一个基本的离散晶体管电路的原理:
1.BJT基础:晶体管是一种三层半导体器件,通常分为发射极
(Emitter,E)、基极(Base,B)和集电极(Collector,C)。
通过在基极-发射极间施加电流,可以控制集电极-发射极间的电流。
2.放大器电路:离散晶体管常被用作放大器元件。
典型的晶体管放
大器电路包括单极结构(Common Emitter),其中信号输入连接到基极,信号输出从集电极取出。
这种结构提供了相对较高的电压增益。
3.开关电路:离散晶体管也可以用作开关,通过在基极-发射极间
施加电流来控制集电极-发射极间的电流。
当基极电流为零时,晶体管关闭;当基极电流足够大时,晶体管打开,允许电流流过集电极-发射极间。
4.振荡器电路:离散晶体管还可以用于构建简单的振荡器电路。
振
荡器产生周期性的信号,常用于时钟电路等应用。
振荡器电路可以采用多种拓扑结构,包括基于放大器的振荡器和反馈网络。
5.放大器和滤波器组合:离散晶体管电路也可以用于组合放大器和
滤波器,以满足特定的信号处理需求。
这种结构常用于音频放大
器、射频放大器等应用。
离散晶体管电路的设计通常考虑到晶体管的参数、工作点以及与其他元件的组合。
这些电路可以应用于各种应用领域,包括通信、放大、开关控制等。
设计者需要注意晶体管的极限工作条件,以确保电路的可靠性和性能。
光电晶体管电路的设计基础光电晶体管是一种能够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器件。
它由一个光敏电极、一个基极和一个集电极组成。
光敏电极是由光敏材料制成的,当光照射到光敏电极上时,光能会激发光敏材料中的电子跃迁,形成电子-空穴对。
这些电子-空穴对会被电场将电子引入基极,使得基极电流增大。
由于光敏电极与基极之间是PN结,因此基极电流的增大会引起集电极电流的变化,从而实现光信号到电信号的转换。
在光电晶体管电路的设计中,首先需要确定所需的光敏电极材料和光源。
常用的光敏电极材料有硒化铟铊(InGaAs)、硒化铟镓(InGaAs)等。
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光敏电极材料能够提高光敏电极的响应速度和灵敏度。
而光源的选择取决于需要测量或检测的光信号的特性,例如波长范围、功率等。
设计光电晶体管的电路结构。
常见的光电晶体管电路包括放大电路、开关电路和计数电路等。
在放大电路中,光敏电极接收到的光信号经过放大器放大后输出,以增强信号的幅度。
在开关电路中,光敏电极接收到的光信号使得电路的开关状态发生变化,用于控制其他器件的工作。
在计数电路中,光敏电极接收到的光信号被计数器计数,用于测量光信号的频率或脉冲个数。
在光电晶体管电路的设计中,还需要考虑电路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由于光敏电极对环境光的敏感性,光电晶体管电路容易受到环境光的干扰。
因此,设计时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提高电路的抗干扰能力,例如使用滤光片或光屏蔽罩来屏蔽环境光的影响。
另外,还可以通过调整电路的工作电压和电流,以及优化光敏电极的结构和材料等方式来提高电路的稳定性。
光电晶体管电路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功耗和成本等因素。
光电晶体管电路通常需要外部供电,并且在工作过程中会消耗一定的功率。
因此,在设计时需要合理选择电源和控制电路,以降低功耗,并提高电路的效率。
同时,还需要考虑电路的成本,选择合适的器件和材料,以实现性能和成本的平衡。
光电晶体管电路的设计基础包括选择合适的光敏电极材料和光源、设计电路结构、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以及考虑功耗和成本等因素。
习题答案5-2 在图5-98电路中,Ω=k 1R ,V 10=E ,V sin 20t u i ω=,试分别画出输出电压o u 的波形。
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忽略不计。
o(b)o(a)a)b)图5-98 习题5-2图解:其输入、输出电压u o 的波形如图所示(图中导通、截止指二极管的状态)。
(a ) (b )图7-245-5 在图5-101电路中,试分别求出下列情况下输出端F 的电位及流过各元件的电流。
(1)V A = +10V ,V B =0V ; (2)V A = +6V , V B = +5.8;(3)V A =V B = +5V 。
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忽略不计。
FD 题图1.5图5-101 习题5-5图解:(1)当V A = +10V ,V B =0V 时,D A 导通、D B 截止,F 9109V 19V =⨯=+, F 391mA 910R V I R ===⨯,A A F D 331091mA 110110V V I --===⨯⨯,B D 0A I = (2)当V A = +6V ,V B = +5.8V 时,D A 、D B 都导通,根据弥尔曼公式得:33F 3336 5.8110110 5.95V 111110110910V +⨯⨯==++⨯⨯⨯,F 35.590.62mA 910R V I R ===⨯ A A F D 30.41mA 110V V I -==⨯, B B F D 30.21mA 110V VI -==⨯(3)当V A = V B = 5V 时,D A 、D B 都导通,33F 33355110110 4.74V 111110110910V +⨯⨯==++⨯⨯⨯ F 34.740.53mA 910R V I R ===⨯,A BD D 35 4.740.26mA 110I I -===⨯5-6 在图5-102中,已知稳压管2CW19的稳定电压U Z =12V ,最大稳定电流I Zmax =18mA ,稳定电流I Z =5mA ,当R L 在2k Ω~1k Ω范围内变化时,限流电阻R 的取值范围应该是多少?RRVAA Ωk 1k2DS 题图1.11UI+题图1.10L图5-102 习题5-6图解:Z Lmin Lmax 126A 2U I m R ===;Z Lmax Lmin 1212A 1U I m R === 2012618A mA m R --<;2012125A mA m R --> 得:0.3330.471K R K Ω<<Ω5-7 在图5-103中,已知U i =30V ,稳压管2CW4的稳定电压U Z =12V ,稳定电流I Z=5mA ,最大稳定电流I Zmax =20mA (直流电压表内阻∞、电流表内阻0)。
(1)开关S 闭合,电压表、电流表的读数各为多少?流过稳压管电流I Z 是多少? (2)开关S 闭合,U i 升高10%,试问上述各量有何变化? (3)开关S 断开,U i =30V ,流过稳压管电流I Z 是多少?(4)开关S 断开,U i 升高10%,此时稳压管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5)开关S 闭合,U i =30V ,减少R 2,使R 2=750Ω,此时稳压管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Ω题图1.11题图1.10图5-103 习题5-7图解:(1)12V V =;13012181A mA -==;21262A mA ==;12Z I mA = (2)12V V =;1303010%12211A mA +⨯-==;21262A mA ==;15Z I mA =(3)3012181Z I mA -==(4)max 303010%12211Z Z I mA I +⨯-==>;稳压管工作不正常。
(5)13012181A mA -==;212160.75A mA ==;18162Z Z I mA I =-=<稳压管工作不正常。
5-9 有两个晶体管分别接在电路中,当工作在放大状态时测得三个管脚的电位(对“地”)分别如表5-5所列,试判别管子的三个电极及类型(硅管?锗管?NPN 管?PNP 管?)。
表5-5习题5-9表解:晶体管Ⅰ为锗管,其类型为PNP 型。
1脚为集电极;2脚为基极;3脚为发射极。
晶体管Ⅱ为硅管,其类型为NPN 型。
1脚为基极;2脚为发射极;3脚为集电极。
5-10 判断题图5-114中晶体管的工作状态。
-12V-12.3V-6.3V-3V+0.1V -0.2V +6V题图2.1(a)(b)(c)a) b) c) 图5-104 习题5-10图解:(a )放大;(b )放大;(c )截止;5-11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如图5-30所示,已知变压器副边电压有效值U 2=300V ,负载电阻R L =300Ω。
试求:(1)整流电压平均值U o ,整流电流平均值I o ;(2)每个二极管平均电流I D ,承受最大反向电压U RM ; (3)变压器副边电流的有效值I 2。
u 0图5-30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解:(1)o(AV)20.90.9300270V U U ==⨯=,o(AV)o(AV)L2700.9A 300U I R === (2)o(AV)0.45A 2D I I ==,RM 2424V U =(3)22L1A I U R =====5-13 在图5-105电路中,已知Ω=80L R ,直流电压表○V 的读数为110V ,试求: (1)直流电流表○A 的读数; (2)整流电流的最大值; (3)交流电压表○V1的读数;(4)变压器副边电流的有效值。
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忽略不计。
题图1.6题图1.7RD~Du uuo i图5-105 习题5-13图解:(1)直流电流表○A 的读数即为负载R L 中的电流I o 。
o o L 1101.375A 80U I R === (2)变压器副边电压的有效值为o2244.4V 0.45U U ==,变压器副边的峰值电压为2max 2345.6V U =,则整流电流的最大值2maxmax L4.32A U I R ==。
(3)交流电压表V 1的读数就是变压器副边电压有效值U 2,即V 1=244.4V , (4)变压器副边电流的有效值2 2.16A I =====5-17晶体管放大电路如图5-109所示,已知U CC =12V , R C =3k Ω,R B =240k Ω,晶体管的β为40,U BE =0.7V 。
(1)试用直流通路估算静态值I B 、I C 、U CE ;(2)静态时(u i = 0),C 1、C 2上的电压各为多少?并标出极性。
CCou图5-109 习题5-17图解:(1)直流通路如图a 所示。
μA 47mA 2407.012=-=-=B BE CC B R U U I1.88m A μA 4740=⨯==B C I I βV 4.6388.112=⨯-=-=C C CC CE R I U U(a ) (b )(2)静态时,C 1、C 2上的电压分别为0.7V 、6.4V ;其极性如图b 所示。
8-5 在上题中,改变R B 使U CE =3V ,R B 应等于多少?改变R B 使I C =1.5mA , R B 又应等于多少? 解:当U CE =3V 时,CC CE C C 123mA 3mA 3U U I R --===mA 075.0mA 403===βCB I ICC BE B B 120.7k 150.7k 0.075U U R I --==Ω=Ω当I C =1.5mA 时,mA 0375.0mA 405.1===βC B I I CC BE B B 120.7k 301k 0.0375U U R I --==Ω=Ω5-18 在上题中,改变R B 使U CE =3V ,R B 应等于多少?改变R B 使I C =1.5mA , R B 又应等于多少?解:当U CE =3V 时,CC CE C C 123mA 3mA 3U U I R --===mA 075.0mA 403===βCB I ICC BE B B 120.7k 150.7k 0.075U U R I --==Ω=Ω当I C =1.5mA 时,mA 0375.0mA 405.1===βCB I I CC BE B B 120.7k 301k 0.0375U U R I --==Ω=Ω5-19在图5-109电路中,若U CC =10V ,今要求U CE =5V ,I C =2mA ,试求R C 、 R B 的阻值。
设晶体管的β为40。
解:当U CC =10V ,U CE =5V ,I C =2mA 时,CC CE C C 1052.5k 2U U R I --===ΩmA 05.0mA 402===βCB I I ; 100.7186k 0.05CC BE B B U U R I --===Ω5-20 放大电路如图5-109所示,画出微变等效电路,分别求以下两种情况的电压放大倍数A u :(1)负载电阻R L 开路;(2)R L = 6 k Ω。
解:其画出微变等效电路如图所示。
(1)be B 26mV 261010563Ω0.047r I =+=+= 负载电阻R L 开路时o C i be 4032130.563u U R A U r β-⨯===-=- (2)当R L = 6 kΩ时,o i be ||403||61420.563C L u U R R A U r β-⨯===-=-5-22 电路如图5-110所示,已知U CC =12V ,R B1=68k Ω,R B2=22k Ω,R C =3k Ω,R E =2k Ω,R L =6k Ω,晶体管的β为60,设R S =0。
(1)计算静态值I B 、I C 、U CE (U BE =0.7V );(2)画出微变等效电路,求电压放大倍数A u 、输入电阻r i 和输出电阻r o 。
-CCU +Se 0u 题图2.4图5-110 习题5-22图解:(1)直流通路如图a 所示。
(a )(b )2122212 2.9V 2268B BB CC B B R U U R R ==⨯=++12 2.90.70.0159mA ||(1)68||22612BB BE B B B E U U I R R R β--===+++⨯0.95mA(1)0.97mA C B E B I I I I ββ===+=120.9530.9727.21V CE CC C C E E U U I R I R ≈-+=-⨯-⨯=(2)微变等效电路如图b 所示be 26mV 6026mV1010 1.65k 0.95mAC r I β⨯=+=+=Ω 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为be ||603||6731.65C L u R R A r β-⨯==-=-放大电路输入电阻为12||||68//22//1.65 1.5k i B B be r R R r ===Ω 放大电路输出电阻为o 3k C r R ==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