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情况调查表
- 格式:doc
- 大小:195.00 KB
- 文档页数:14
中小学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一、编制目的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学校财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导则。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4. 国家及地方应急预案编制相关规定三、适用范围本导则适用于各类中小学(包括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
四、编制原则1. 以人为本,减少危害。
确保师生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
2. 居安思危,预防为主。
加强安全风险防控,提高预防预警能力,预防各类突发事件的发生。
3.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建立健全应急组织体系,明确各级职责,确保应急预案的实施。
4. 依法规范,加强管理。
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编制和实施应急预案。
5. 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提高应急响应速度,加强部门间协同,形成应急合力。
6. 依靠科技,提高素质。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升师生应急素质。
五、应急预案体系中小学应急预案体系包括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1. 综合应急预案:对学校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进行总体安排,明确应急组织体系、预警与监测、应急响应、应急恢复等环节。
2. 专项应急预案:针对特定类型的突发事件,如火灾、地震、食物中毒等,制定具体的应急措施。
3. 现场处置方案:针对具体场所、设备和活动,制定详细的应急处置流程和措施。
六、应急预案编制程序1. 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由学校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
2. 调查分析:收集学校安全风险信息,进行分析评估,确定主要风险和重点防范区域。
3. 制定应急预案:根据调查分析结果,制定应急预案文本,包括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4. 评审与审批:组织专家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并根据评审意见进行修改完善,报学校主要负责人审批。
广西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现状调查林愈凤1 吴冰源1 李春艳1 庞昌付1 刘德诚2 冯启明△(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南宁 530021) 医疗机构是在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提供医疗和心理服务的关键场所,其应急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整个防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成败。
对各级医疗机构目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的评估,可以为政府建设应急反应系统提供基础资料和决策依据。
为此,2005年7~8月,我们对广西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进行了调查评估,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2005年7~8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对广西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开展调查。
调查表由卫生厅组织公共卫生管理以及相关专业的专家设计编制。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医院人力资源;应急时可利用病床位数;应急预案、手册、文件准备情况;发生突发事件时医院应急资源储备能力等方面。
被调查单位指定一名熟悉单位情况人员负责填报,并逐项核对后由单位负责人签名上报卫生厅。
经过核对和核查的各级医院资料,由卫生厅组织专门人员通过计算机录入。
用两个录入员作数据录入,并编写逻辑查错程序进行核对,以保证录入准确性。
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1010进行统计分析。
2 结 果211 所调查医院的一般情况与地区分布:本次调查了158家综合性医院,其中三级甲等医院24家、三级乙等医院8家、二级甲等医院107家、二级乙等医院19家,见表1。
从表1可见,三级甲等医院主要集中在南宁、柳州、桂林、梧州,占三甲医院总数的7018%(17/24)。
212 各等级医院人力资源概况,见表2、表3:从表2、表3可见,医师、护士等专业人员主要分布在三甲和二甲医院;副主任医护技师及以上高级职称也主要分布在三甲和二甲医院。
213 各等级医院应急时可利用病床位分布,见表4:从表4可见,总床位数、急诊床位、传染病床、ICU 病床和隔离病床等应急时可利用资源主要集中在三甲和二甲医院。
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关于调查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统计工作有关情况的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公布日期】2011.10.14•【文号】应指协调函[2011]7号•【施行日期】2011.10.1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国家安全正文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关于调查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统计工作有关情况的函(应指协调函〔2011〕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有关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统计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统计分析和总结评估工作制度(试行)的通知》(安监总厅应急〔2008〕78号)下发后,在各地、有关部门及有关中央企业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统计工作体系得以初步建立,定期汇总的各项数据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但随着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入,现有的统计指标体系需要进一步健全,统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统计报送工作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以进一步提高统计分析质量和统计工作效率,更好地为应急管理工作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为此,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决定开展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统计工作有关情况调查。
现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统计工作情况调查表》发给你们,请各单位高度重视,指定专人负责,结合实际工作认真填写,并于11月15日前将调查表纸件传真至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指挥协调部,同时将电子版发送至邮箱(*************)。
调查表中未能涉及的其他有关问题,也请书面反映,一并报送。
联系人:程慧敏,联系电话:(010)64464514、64464589(传真);杨振生,联系电话:(010)64463915、64463021、64463911(传真)。
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二○一一年十月十四日附件: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统计工作情况调查表填表人(签字):部门负责人(签字):联系电话:填表说明:1、除特殊说明外,均为单项选择,请直接在选项前打√。
贵港市粮食局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补充粮食应急供应网点建设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港市粮食局•【公布日期】2018.08.27•【字号】贵粮〔2018〕47号•【施行日期】2018.08.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粮食市场管理正文贵港市粮食局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补充粮食应急供应网点建设的通知各县(市、区)粮食局: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全市粮食应急保障能力,更好地完成地方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考核工作,根据自治区粮食局的要求,现就进一步完善和补充粮食应急供应网点建设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健全粮食应急供应网络完善和补充的粮食应急供应网点的设置应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资源,以现有粮食加工企业、储备库点、市场粮油供应点、放心粮油店、军粮供应站(点)、成品粮批发市场、放心粮油配送中心为重点实施对象。
在原有基础上补充粮食应急供应网点建设,进一步扩大粮食应急供应网点建设覆盖范围,确保每个乡镇、街道(社区)至少有1个应急供应点,具体见《需要完善和落实应急供应网点表》。
二、工作要求各县(市、区)粮食局要按照本通知精神,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切实抓好和完善本辖区粮食应急供应网点等各项工作,完善粮食应急供应网点选定的工作,并与相关企业签订应急加工、供应协议。
原上报的桂粮发〔2013〕33号附表《粮食应急供应网点、配送中心、加工企业、储运企业基本情况调查表》,请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更新,于2018年9月20日前将新签订的协议书邮寄到市粮食局调控科,表格于2018年9月20日前通过电子邮件报送。
邮箱:***************附件:1. 需要完善和补充粮食应急供应网点表2.粮食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情况调查表3.粮食应急工作有关情况调查表4.地方粮食应急供应网点基本情况调查表5.地方粮食应急加工企业基本情况调查表6.地方粮食应急配送中心基本情况调查表7.地方粮食应急储运企业基本情况调查表联系人:姚流萍联系电话:4528082。
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指南1.适用范围本指南重点规范了环境应急资源的调查内容和调查程序,适用于生态环境部门、企事业单位组织开展环境应急资源调查工作。
本指南所称环境应急资源,是指采取紧急措施应对突发环境事件时所需要的物资和装备。
开展环境应急资源调查,可以将应急管理、技术支持、处置救援等环境应急队伍和应急指挥、应急拦截与储存、应急疏散与临时安置、物资存放等环境应急场所同步纳入调查范围。
2.调查目的开展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收集和掌握本地区、本单位第一时间可以调用的环境应急资源状况,建立健全重点环境应急资源信息库,加强环境应急资源储备管理,促进环境应急预案质量和环境应急能力提升。
3.调查原则环境应急资源调查应遵循客观、专业、可靠的原则。
“客观”是指针对已经储备的资源和已经掌握的资源信息进行调查。
“专业”是指重点针对环境应急时的专用资源进行调查。
“可靠”是指调查过程科学、调查结论可信、资源调集可保障。
4.调查主体调查主体为生态环境部门或企事业单位。
5.调查内容发生或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第一时间可以调用的环境应急—1—资源情况,包括可以直接使用或可以协调使用的环境应急资源,并对环境应急资源的管理、维护、获得方式与保存时限等进行调查。
附录A为环境应急资源参考名录。
调查主体可以从环境应急的任务需求、作业方式或资源功能,进一步扩展调查内容。
需要注意的是,环境应急资源来源广泛,在应急现场常常会结合实际将普通物品直接或简单改造用于现场处置,如木糠用于吸附,吨桶改造成加药设备。
5.1生态环境部门的调查以本级行政区域内为主,必要时可以对区域、流域周边环境应急资源信息进行调查。
优先调查政府及生态环境等相关部门应急物资库的环境应急资源,同时将重点联系的企事业单位尤其是大型企业的物资库纳入调查范围。
根据风险情况和应急需求,还可以将生产、供应环境应急资源的单位,产品、原料、辅料可以用作环境应急资源的单位等其他有必要调查的单位纳入调查范围。
应急预案申请表一、申请单位信息。
单位名称,___________。
联系人,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
申请日期,___________。
二、应急预案内容。
1. 应急预案的目的和范围。
目的,确保单位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组织应对,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范围,包括但不限于火灾、自然灾害、事故、恐怖袭击等突发事件。
2. 应急预案的组织架构。
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和审批应急预案,统一指挥应急处置工作。
应急指挥部,负责具体的应急处置工作,包括信息收集、指挥调度、资源调配等。
应急救援队伍,负责实施具体的救援和救助工作。
3. 应急预案的具体措施。
人员疏散和安全撤离,制定详细的疏散和撤离计划,确保人员安全。
物资储备和资源调配,储备必要的物资和设备,保障应急处置需要。
信息发布和应急通讯,建立健全的信息发布和通讯系统,及时传达应急信息。
应急演练和培训,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4. 应急预案的评估和改进。
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完善。
对应急演练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
三、申请理由。
说明单位存在的突发事件应对能力不足或者存在安全隐患,需要制定应急预案。
四、申请单位负责人意见。
签字,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
五、申请单位领导意见。
签字,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
六、应急预案申请审批。
审批结果,___________。
审批意见,___________。
审批人签字,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
七、其他补充说明。
___________。
以上内容经申请单位负责人签字确认,提交审批。
审批通过后,应急预案将正式执行。
湖北省环境保护局办公室关于调查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和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设情况的通知
【法规类别】环保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鄂环办[2007]14号
【发布部门】湖北省环境保护局
【发布日期】2007.02.07
【实施日期】2007.02.0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湖北省环境保护局办公室关于调查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和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设
情况的通知
(鄂环办[2007]14号)
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环保局:
为做好全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应急预案演练和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设情况统计调查工作,国家环保总局以环办函[2007]56号印发了《关于调查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和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设情况的通知》,按照通知要求,请各地组织完成有关调查表的填报工作。
1 / 1。
应急预案申请表一、应急预案的编制目的。
为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减少事故损失,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应急预案的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本单位内部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包括但不限于火灾、爆炸、泄露、意外伤害等。
三、应急预案的组织机构。
1. 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救援组,负责救援和抢救伤员。
3. 应急通讯组,负责与外部单位的沟通和协调工作。
4. 应急保障组,负责提供物资保障和后勤支持。
四、应急预案的具体流程。
1. 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指挥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应急处置。
2. 应急救援组迅速赶往事发地点,进行伤员救援和抢救工作。
3. 应急通讯组与外部单位进行联系,协调资源和支援。
4. 应急保障组提供所需物资和后勤支持。
五、应急预案的应急措施。
1. 火灾事故,立即启动消防设备,疏散人员,进行灭火和救援。
2. 泄露事故,封锁泄露点,进行紧急处理,防止事故扩大。
3. 意外伤害,立即进行急救,将伤员送往医院救治。
六、应急预案的演练与评估。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及时调整和完善预案内容。
七、应急预案的审核与批准。
本应急预案由相关部门负责审核和批准,经过领导签字后方可执行。
八、应急预案的执行与监督。
应急预案的执行由应急指挥部负责,相关部门进行监督和检查。
九、应急预案的修订与更新。
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和更新应急预案,保持其实效性。
十、应急预案的附件。
1. 应急预案流程图。
2. 应急预案联系人名单。
3. 应急物资储备清单。
十一、应急预案的备案。
本应急预案备案于本单位相关部门,备案号为__________。
十二、应急预案的生效。
本应急预案自领导签字批准之日起生效。
十三、应急预案的制定单位。
本应急预案由本单位相关部门制定,并负责执行和监督。
十四、应急预案的备注。
本应急预案如有变更,须重新经过审核和批准,方可执行。
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指南(试行)1。
适用范围本指南重点规范了环境应急资源的调查内容和调查程序,适用于生态环境部门、企事业单位组织开展环境应急资源调查工作.本指南所称环境应急资源,是指采取紧急措施应对突发环境事件时所需要的物资和装备。
开展环境应急资源调查,可以将应急管理、技术支持、处置救援等环境应急队伍和应急指挥、应急拦截与储存、应急疏散与临时安置、物资存放等环境应急场所同步纳入调查范围。
2.调查目的开展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收集和掌握本地区、本单位第一时间可以调用的环境应急资源状况,建立健全重点环境应急资源信息库,加强环境应急资源储备管理,促进环境应急预案质量和环境应急能力提升。
3。
调查原则环境应急资源调查应遵循客观、专业、可靠的原则。
“客观”是指针对已经储备的资源和已经掌握的资源信息进行调查。
“专业”是指重点针对环境应急时的专用资源进行调查。
“可靠"是指调查过程科学、调查结论可信、资源调集可保障。
4。
调查主体调查主体为生态环境部门或企事业单位.— 1 —5。
调查内容发生或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第一时间可以调用的环境应急资源情况,包括可以直接使用或可以协调使用的环境应急资源,并对环境应急资源的管理、维护、获得方式与保存时限等进行调查。
附录A为环境应急资源参考名录。
调查主体可以从环境应急的任务需求、作业方式或资源功能,进一步扩展调查内容。
需要注意的是,环境应急资源来源广泛,在应急现场常常会结合实际将普通物品直接或简单改造用于现场处置,如木糠用于吸附,吨桶改造成加药设备。
5.1生态环境部门的调查以本级行政区域内为主,必要时可以对区域、流域周边环境应急资源信息进行调查.优先调查政府及生态环境等相关部门应急物资库的环境应急资源,同时将重点联系的企事业单位尤其是大型企业的物资库纳入调查范围。
根据风险情况和应急需求,还可以将生产、供应环境应急资源的单位,产品、原料、辅料可以用作环境应急资源的单位等其他有必要调查的单位纳入调查范围。
附件一:2014年度学校安全工作情况统计表填报单位:哈密地区二中填报人:张润虎主要领导:填表说明:1、本表由各县(市)教育局、吐哈油田教育分局、地直各学校由专人负责逐项如实填写完成后,经主管领导审核后上报,各项数据情况截止至2013年10月31日;2、表中B3项专职保安人员指现在的保安、门卫人员;表中B4项兼职保安人员指学校教职工兼任的治安巡防人员;4、表中B5项“专职保安人员工资经费来源”指经费由政府财政设专项支出还是教育部门或学校在现有教育经费中支出还是学校自筹,选项为“财政”或“教育经费”或“自筹”填写;5、表中C3 项为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课有关情况,幼儿园和其它类学校不填写;6、表中C4项安全教育主题教育活动指利用班、团、校会、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墙报、板报等方式,运用校园广播、校园网等现代教育手段开展的教育活动;7、表中D1项各类安全隐患排查整改行动指当地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有关安全监管职能部门、学校单独或联合组织开展的拉网式排查、综合检查、专项检查、直查、督查、突查、、暗查、自查等多种检查方法;8、表中E1-E10学校车辆交通安全工作情况,公办幼儿园、民办幼儿园也均填写。
附件二: 2014年度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情况调查表填表单位:哈密地区二中填报人:张润虎主要领导:专项应急预案包括:1、校舍预案。
2、教育教学活动预案。
3、大型(集会)应急预案。
4、消防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5、食品应急预案。
6、传染病应急预案。
7、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8交通应急预案。
9、楼道应急预案。
10、学校住宿应急预案。
11、学校急性化学中毒事件的处理应急预案。
12、教育系统其他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附件三: 2014年度应急预案演练情况调查表附件四: 2014年度应急管理教育培训和应急科普宣教情况调查表填表说明:一、各单位应填表应急储备物资涉及到的所有统计数据,认真填写相关数据,确保账目与实物一致。
二、各类应急储备物资可以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增加名称,没有的项目可以填加表格,数量不够可以加附页。
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指南(试行)1。
适用范围本指南重点规范了环境应急资源的调查内容和调查程序,适用于生态环境部门、企事业单位组织开展环境应急资源调查工作。
本指南所称环境应急资源,是指采取紧急措施应对突发环境事件时所需要的物资和装备.开展环境应急资源调查,可以将应急管理、技术支持、处置救援等环境应急队伍和应急指挥、应急拦截与储存、应急疏散与临时安置、物资存放等环境应急场所同步纳入调查范围。
2.调查目的开展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收集和掌握本地区、本单位第一时间可以调用的环境应急资源状况,建立健全重点环境应急资源信息库,加强环境应急资源储备管理,促进环境应急预案质量和环境应急能力提升。
3.调查原则环境应急资源调查应遵循客观、专业、可靠的原则。
“客观”是指针对已经储备的资源和已经掌握的资源信息进行调查。
“专业"是指重点针对环境应急时的专用资源进行调查。
“可靠”是指调查过程科学、调查结论可信、资源调集可保障。
4。
调查主体调查主体为生态环境部门或企事业单位.— 1 —5。
调查内容发生或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第一时间可以调用的环境应急资源情况,包括可以直接使用或可以协调使用的环境应急资源,并对环境应急资源的管理、维护、获得方式与保存时限等进行调查。
附录A为环境应急资源参考名录。
调查主体可以从环境应急的任务需求、作业方式或资源功能,进一步扩展调查内容。
需要注意的是,环境应急资源来源广泛,在应急现场常常会结合实际将普通物品直接或简单改造用于现场处置,如木糠用于吸附,吨桶改造成加药设备.5.1生态环境部门的调查以本级行政区域内为主,必要时可以对区域、流域周边环境应急资源信息进行调查.优先调查政府及生态环境等相关部门应急物资库的环境应急资源,同时将重点联系的企事业单位尤其是大型企业的物资库纳入调查范围.根据风险情况和应急需求,还可以将生产、供应环境应急资源的单位,产品、原料、辅料可以用作环境应急资源的单位等其他有必要调查的单位纳入调查范围.5。
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情况调查表
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情况调查表
上半年应急预案演练情况调查表
附表3:
应急管理机构建设情况调查表
附表4:
应急队伍建设情况调查表
填列单位:
说明: 1.”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立或确定的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是指, 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二十六条规定,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整合应急资源, 建立或者确定的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
2.”县级以下基层综合应急队伍”是指,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有关规定, 街道办、乡镇政府、居委会、村委会组织基层警务人员、医务人员、民兵、预备役人员、物业保安、企事业单位应急队伍和志愿者等, 建立的综合性应急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