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电网运行技术安控装置共50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4.95 MB
- 文档页数:50
5.3 110kV安控装置屏压板的投退要求5.3.1 启用110kV安控装置屏5.3.1.1 检查110kV失步解列装置、110kV稳定控制装置无异常,屏内各装置的定值与调度下达的最新定值一致。
5.3.1.2 检查110kV失步解列装置出口跳闸压板“11LP1切1#机组”、“12LP1切2#机组”、“13LP1切3#机组”110kV稳定控制装置的出口跳闸压板“1LP1切1#机组”、“2LP1切2#机组”、“3LP1切3#机组”、“4LP1跳秀溪线”、“5LP1跳秀沿线”下端对地无电压。
5.3.1.3 投入110kV失步解列装置中的“11FLP总功能投”功能压板。
“11LP1切1#机组”压板、“12LP1切2#机组”压板、“13LP1切3#机组”跳闸出口压板根据我站机组运行情况,投入并网机组的跳闸出口压板,退出解列机组的跳闸出口压板。
5.3.1.4 投入110kV稳定装置中的“1FLP总功能投”,“2FLP故障跳联切功能投”、“3FLP过载切机功能投”功能压板。
110kV稳定控制装置中的“6FLP 1#机组允切”压板,“7FLP 2#机组允切”压板,“8FLP 3#机组允切”压板,“1LP1切除1#机组”压板,“2LP1切除2#机组”压板,“3LP1切除3#机组”压板,根据我站机组运行情况,投入并网机组的允切功能压板和跳闸出口压板,退出解列机组的允切功能压板和跳闸出口压板。
5.3.1.5 110kV失步解列装置中的“12FLP秀溪线检修”压板、“13FLP 秀沿线检修”压板和110kV稳定控制装置中的“4FLP秀溪线检修”压板、“5FLP秀沿线检修”压板、“4LP1跳秀溪”、“5LP1跳秀沿”压板的投退按调度命令执行。
5.3.2 停用110kV安控装置屏5.3.2.1 退出110kV失步解列装置中所有功能压板和出口跳闸压板,具体有:“11FLP总功能投”压板、“11LP1切1#机组”压板、“12LP1切2#机组”压板、“13LP1切3#机组”压板,“12FLP秀溪线检修”压板、“13FLP秀沿线检修”压板。
线路安全监控闭锁装置范本一、引言线路安全监控闭锁装置是一种关键的安全设备,用于监控和控制电力线路的运行状态,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本文将介绍一个典型的线路安全监控闭锁装置的设计范本,以及其中的主要功能和原理。
二、装置设计1. 设计目标该闭锁装置的主要设计目标是实现对线路电流、电压和开关状态等参数的测量和监控,以及对线路的自动断电和闭锁,以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2. 装置整体结构该闭锁装置由测量模块、控制模块和断电装置组成。
测量模块用于对线路参数进行实时测量和监控,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测量结果进行逻辑判断和控制指令的生成,断电装置用于对线路进行断电和闭锁操作。
3. 测量模块测量模块包括电流测量模块、电压测量模块和开关状态监测模块。
电流测量模块通过电流互感器实时测量线路电流,电压测量模块通过电压变压器实时测量线路电压,开关状态监测模块通过光电传感器实时监测线路开关状态。
4. 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包括逻辑判断模块和控制指令生成模块。
逻辑判断模块根据测量模块的输出结果,判断线路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如过载、短路等。
控制指令生成模块根据逻辑判断模块的结果,生成相应的控制指令,包括自动断电和闭锁指令。
5. 断电装置断电装置包括断路器和闭锁机构。
当控制模块生成自动断电和闭锁指令时,断电装置将自动切断电路的供电,并通过闭锁机构将线路闭锁,防止误操作。
三、装置工作原理1. 测量模块工作原理电流测量模块通过电流互感器将线路电流转换为标准电流信号,并通过放大电路进行放大。
电压测量模块通过电压变压器将线路电压转换为标准电压信号,并通过放大电路进行放大。
开关状态监测模块通过光电传感器实时监测线路开关状态,当光电传感器检测到开关状态发生变化时,发送信号给控制模块。
2. 控制模块工作原理逻辑判断模块根据测量模块的输出结果,判断线路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例如,当电流超过了设定的安全范围,逻辑判断模块会发出异常信号。
控制指令生成模块根据逻辑判断模块的输出结果,生成相应的控制指令。
最新整理电网的安全稳定控制电力系统安全控制的主要内容包括对电力系统进行安全监视和安全分析,并提出安全控制对策并予以实施。
安全监视是利用电力系统信息收集的传输系统所获得的电力系统和环境变量的实时测量数据和信息,使运行人员能正确而及时地识别电力系统的实时状态,校核实时电流或电压是否已到极限。
安全分析是在安全监视的基础上,对预想事故的影响进行估算:分析电力系统当前的运行状态在发生预想事故后是否安全;确定在出现预想事故后为保持系统安全运行采取的矫正措施。
电力系统安全分析分为静态安全分析和动态安全分析。
所谓静态安全分析是指只考了事故后稳态运行的安全性,而不考虑从当前运行状态向事故后稳定运行状态的动态转移过程。
所谓动态安全分析是包括事故后动态过程的安全分析。
安全控制是指在电力系统各种运行状态下,为了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所进行的各种调节、校正和控制。
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状态下安全控制的首要任务是监视不断变化着的电力系统状态(发电机出力、母线电压、系统频率、线路潮流、系统间交换功率,等等),并根据日负荷曲线调整运行方式和进行正常的操作控制(如启、听发电机组,调节发电出力,调整高压变压器分接头的位置等),使系统运行参数维持在规定的范围内,以满足正常供电的需要。
安全控制还包括预防性安全控制、紧急状态下的安全控制和事故后的恢复控制。
广义的理解安全控制也包括对电能质量和运行经济型的控制。
预防性安全控制是指在进行控制时电力系统并未受到干扰,安全分析已经显示电力系统当前的运行状态在出现某种事故时是不安全的。
实行预防性安全控制之后会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
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外界因素(如雷击、鸟害等)、内部因素(如绝缘老化、损坏等)及操作等,都可能因其各种故障及不正常运行状态的出现。
常见的故障有:①单相接地;②两相接地断路;③两相短路;④三相短路;⑤断线等。
系统故障可能造成的后果是:(1)短路故障点强大的短路电流及燃起的电弧,可能损毁设备;(2)电力系统部分区域电能质量下降,如电压大幅度降低,影响用户的正常生产工作;(3)短路电流所通过设备因热效应和点动力而损坏或缩短了寿命;(4)电力系统稳定性遭到破坏,产生震荡,甚至引起系统瓦解。
电网稳定及安全自动装置第一部分存在问题及安自解决措施第二部分电网稳定管理及现场运行管理第三部分安全自动装置基本知识第四部分新疆电网稳控系统介绍第五部分区域稳控系统调度运行规程第一部分存在问题及安自解决措施全疆电网接线简图新疆电网运行特点:能源分布、潮流随季节的变化、网架特点、稳定突出的问题电网存在的问题一、电压及频率稳定问题:玉莎线、远青断面断开等事故,将造成部分地区电网与主系统解列,存在电压及频率稳定问题。
单一输电线路,单一变电站供电情况较多。
电网存在的问题二、线路N-1过载问题:夏大:220kV远青一线、皇林双线、通奎双线、奎沙线、奎石西线、宁宫线、宁昌线、二八线、热头线、梁米线、矸化线、八矸线、池天线、池吉一线、乌矸线、乌米线、达托双线、库台二线。
冬大:220kV通奎双线、宁宫线、宁昌线、二八线、梁米线、八矸线、矸化线、台牙一线、热头线、乌矸线、库台二线。
三、主变过载问题:夏大:220kV龟兹变、头屯河变、皇宫变、青年变、奎屯变、克变、红帆变、阿拉沟变、铁厂沟变、米泉变、龙岗变、化工园变、昌吉变、龙岗变、金沙变、楼兰变、交河变、昭阳变、天光电厂#5、#6变。
其中过1.5陪主变容量的主变:天光电厂#5、#6变(1.65)、头屯河变(1.70)、龟兹变(1.95)。
冬大:220kV阿克苏变、头屯河变、青年变、奎屯变、楼兰变、化工园变、龙岗变、库尔勒变、金沙变、莎车变、龟兹变、玉龙变、天光电厂#5、#6变。
其中过1.5陪主变容量的主变:阿克苏变(1.59)、天光电厂#5、#6变(1.77)、头屯河变(1.89)。
电网存在的问题电网存在的问题四、功角稳定问题:乌北-五彩湾(东方希望)投运前,东方希望电厂、宜化电厂一台机组跳闸(失磁),昌吉东部地区电压失稳,继而引发功角失稳。
220kV丰泉一二线、通克线+野石东线(、通皇线+奎皇线存在暂态稳定问题,主要是传输功率过大,相关线路故障后暂态电压失稳引发的功角失稳。
供配电安全技术规程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供配电系统的可靠、安全运行,预防电气事故的发生,制定本技术规程。
第二条本技术规程适用于供配电系统的设计、施工、运行、维护和检修等各个环节。
第三条供配电系统的设计、施工、运行、维护和检修应符合本技术规程的要求。
第四条供配电系统的责任人应具备相关的技术资质和操作技能。
第五条供配电系统的责任人应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以应对紧急情况的发生。
第六条供配电系统的责任人应定期组织对供配电设备进行检查、测试和维护。
第七条供配电系统的责任人应及时处理电气事故隐患,避免事故的扩大。
第八条供配电系统的安全管理应建立健全,并有专门的人员负责。
第二章设计第九条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一)合理布置,确保供电负荷均匀分布,减小线路的电阻和电容。
(二)选用适当的供电电压和电流等参数,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三)确定合理的线路容量和防护装置的额定电流。
(四)设计合理的电源引入线路,确保电源的可靠供应。
(五)选择符合标准要求的继电保护设备和配电设备。
(六)考虑到系统的扩容需求,进行充分的空间规划。
第十条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应满足以下安全要求:(一)采用适当的继电保护装置,确保对线路故障情况的快速检测和隔离。
(二)设置过载和短路保护装置,以避免设备的过载和短路操作。
(三)合理设置接地装置,确保系统的接地电阻符合要求。
(四)合理选择和配置电缆、线路和电气设备,以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
(五)设计合理的漏电保护装置,以防止漏电事故的发生。
第三章施工第十一条供配电系统的施工应满足下列要求:(一)严格按照设计文件的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二)施工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保护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三)施工人员应按照相关要求使用符合标准的电气设备和工具。
(四)施工现场应保持整洁,确保安全供电的正常运行。
(五)施工完成后,应进行相应的验收和测试,确保供配电系统的安全可靠。
(六)施工记录应完整、准确,包括施工图纸、安装记录和测试结果等。
电气装置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 前言电气装置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其使用不当却可能会对人员和设备造成严重伤害和损害。
因此,在电气装置的使用过程中,必须要遵守一定的安全规程和操作规范。
本文档就是一份电气装置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旨在为使用人员提供必要的安全指导,保障工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 适用范围本文档适用于电气设备、电气装置的维修、检修、调试、使用等操作过程中。
同时,本文档适用于所有使用电气设备和电气装置的人员,包括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
3. 安全原则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在进行电气设备和电气装置的操作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安全,并预防事故的发生。
2.严格遵守相关规程和操作规范。
在进行操作过程中,必须要遵守相关的安全规程和操作规范,禁止随意操作和误用设备。
3.操作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和安全知识,同时要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4.注意设备维护和保养。
设备经常维护和保养,能够保障设备的正常工作,防止出现意外情况。
5.紧急情况处理要快速和有效。
当出现紧急情况时,要立即处理,减少事故的发生和扩大。
4. 操作规程4.1 操作前准备1.掌握设备操作的相关知识和规格。
操作人员必须要掌握设备的相关知识和规格,同时遵循操作规程和准则。
2.设备的校验和检查。
操作人员在使用设备之前,必须要进行校验和检查,确认设备状态、线路、接口正常。
3.设备必须要保持清洁和干燥,防止出现腐蚀和损坏。
4.操作人员必须要按照标准的工作程序进行操作。
4.2 操作中的注意事项1.在操作设备时,不得饮酒,勿抽烟。
所要回避精神或行为异常,避免意外发生。
2.操作设备时必须穿戴工装,不可裸露上身或不规范着装。
3.操作人员必须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可越权使用设备。
4.操作人员必须要经过相关的安全培训和考察,具备基础的安全知识。
5.操作人员必须要对设备的操作和使用进行记录并定期检查。
4.3 操作后的处理1.在设备使用结束后,必须要进行停机,关闭设备,并断开电源供应。
供配电设施设备安全操作范本以下是一份供配电设施设备安全操作范本,供您参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供配电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维护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供配电设施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操作。
第三条运行维护人员应严格按照本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私自更改或忽略规定。
第四条运行维护人员应定期进行专业培训,掌握相关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五条运行维护人员应经过身体检查,确保身体健康,不得在饮酒、疲劳或患有传染病等情况下从事操作工作。
第六条运行维护人员必须遵守岗位规定,保持工作区域的整洁,不得携带易燃、易爆、有毒物品进入工作区域。
第七条运行维护人员应随身携带个人防护用品,并按规定佩戴使用。
第八条在操作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上级领导,并采取紧急措施进行处置。
第二章供配电设施设备操作安全规范第九条进入供配电设施设备操作区域前,必须了解设备的运行情况,确保设备处于停电状态,并切断电源。
第十条在操作前,必须穿戴好防护服装,并佩戴好安全帽、手套、防护鞋等个人防护用品。
第十一条操作期间严禁饮食,不得与易燃、易爆物品同时放置。
第十二条操作期间必须严格按照设备操作流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篡改设备参数。
第十三条操作期间应注意设备周围的安全环境,保持通道畅通,杜绝杂物堆放、滑倒等事故。
第十四条当操作人员需要上升、下降时,应使用设备专用的上下井工具,切勿乱爬乱攀。
第十五条操作期间如有发现电气设备异常,如线缆老化、短路等,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通知上级领导。
第十六条操作结束后,应及时清理操作区域,归位工具,关闭设备电源并确认设备安全状态。
第十七条在设备维护时,必须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和安全操作规范进行操作。
第十八条如需更换设备部件,应首先切断电源,并确保设备处于安全状态后方可进行操作。
第十九条设备维护人员应熟悉设备结构和原理,了解设备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能够独立进行故障排除和维修。
电气装置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电气装置的安全运行,保护人身财产安全,减少事故发生,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本单位所有的电气装置的日常运行维护管理工作,包括电气设备的操作、检修、保护和维护等。
第三条本规程的目的是规范电气装置的操作行为,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保障电气装置的安全性。
第四条本规程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原则,坚决杜绝违反操作规程和操作程序,存在安全风险的行为。
第五条电气装置的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本规程的要求进行操作,不得私自更改、调整电气装置的参数。
第六条电气装置的操作人员必须熟悉电气装置的运行原理、操作流程和应急处理方法,具备相应的操作证书。
第七条电气装置的操作人员应定期参加安全教育培训,并接受安全生产知识的培训和考核。
第八条电气装置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制定、修订和实施,由本单位的安全管理部门负责。
第二章操作准备第九条电气装置的操作人员在进行操作前,必须熟悉设备的运行状态、工作流程和操作要领。
第十条电气装置的操作人员在操作前应检查设备的接线端子是否正常,设备是否完好,是否有异味、异音等异常情况。
第十一条电气装置的操作人员应穿戴符合安全要求的劳动保护用品,如绝缘手套、绝缘鞋、防护眼镜等,并保持仪容整洁。
第十二条电气装置的操作人员必须了解急救常识,并了解就近的医疗机构的联系方式,以备紧急情况发生时的应急处理。
第十三条电气装置的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要保持警惕,注意观察设备运行状态,如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停止操作并上报。
第三章操作要求第十四条电气装置的操作人员应保持操作专注,不得随意聊天、打闹、吸烟等,以免分散注意力导致事故发生。
第十五条电气装置的操作人员应按照操作程序依次进行操作,不得跳过或省略任何环节。
第十六条电气装置的操作人员在操作前应确认设备处于停电状态,并将供电系统的电源开关切换到断开位置。
第十七条电气装置的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禁止直接接触裸露的电线和带电的部件,必须使用绝缘工具和绝缘手套进行操作。
供配电安全技术规程范文安全技术规程范文(供配电安全技术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供配电系统的安全运行管理,防止事故和灾害的发生,保障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制定本安全技术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建设、运行、维护和管理过程中,涉及所有电压等级和类型的供配电设备及相关设施和设备的安全管理。
第三条供配电系统的安全管理应遵循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要求,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第四条供配电系统的安全管理主要包括安全管理组织、安全管理机制、安全管理措施和安全管理评估。
第二章安全管理组织第五条供配电系统应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安全管理职责和权限。
第六条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应包括安全管理部门、安全管理人员和安全管理团队。
第七条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供配电系统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组织并指导各项安全工作。
第八条安全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负责组织和执行供配电系统的安全管理工作,发现安全隐患并及时处理。
第九条安全管理团队由各岗位的员工组成,负责协助安全管理人员开展工作,并参与安全培训和事故处理。
第十条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应建立健全的沟通渠道,保证安全信息的畅通和及时交流。
第三章安全管理机制第十一条供配电系统的安全管理应建立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机制,包括风险评估、安全控制和应急预案。
第十二条风险评估是供配电系统安全管理的基础,应采用定期审查、专项评估和安全隐患排查等方式,全面评估供配电系统的安全风险。
第十三条安全控制是供配电系统安全管理的核心,包括对供配电设备进行定期检测和维修,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第十四条应急预案是供配电系统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不同的灾害和事故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和培训。
第四章安全管理措施第十五条供配电系统安全管理措施包括安全监控、安全防护和安全培训等方面。
第十六条安全监控是对供配电系统运行状态和安全隐患进行实时监控和预警,应建立健全的监控系统,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220~50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DL/T 559-94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1994-12-19批准1995-05-01实施1 总则1.1 本规程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整定的基本规定,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相关的设计部门和调度运行部门应共同遵守。
1.2 本规程是220kV、330kV和500kV电网的线路、母线以及与电网保护配合有关的变压器等电力设备继电保护运行整定的基本依据。
1.3 220kV及以上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重合闸装置的技术要求必须与本规程的继电保护运行整定具体规定相符合。
1.4 按照DL400—91《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的规定,配置结构合理、质量优良和技术性能满足运行要求的继电保护及自动重合闸装置是实现可靠继电保护的物质基础;按照本规程的规定进行正确的运行整定是保证电网稳定运行、减轻故障设备损坏程度的必要条件。
1.5 220kV、330kV和500kV电网继电保护的运行整定,应以保证电网全局的安全稳定运行为根本目标。
电网继电保护的整定应满足速动性、选择性和灵敏性要求,如果由于电网运行方式、装置性能等原因,不能兼顾速动性、选择性或灵敏性要求时,应在整定时合理地进行取舍,并执行如下原则:a.局部电网服从整个电网;b.下一级电网服从上一级电网;c.局部问题自行消化;d.尽量照顾局部电网和下级电网的需要。
1.6 继电保护装置能否充分发挥作用,继电保护整定是否合理,继电保护方式能否简化,从而达到电网安全运行的最终目的,与电网运行方式的安排密切相关。
为此,继电保护部门与调度运行部门应当相互协调,密切配合。
1.7 继电保护和二次回路的设计和布置,应当满足电网安全运行要求,并便于整定、运行操作、运行维护和检修调试。
1.8 为了提高和改善电网的继电保护运行水平,继电保护运行整定人员应当及时总结经验,有责任对继电保护的配置和装置性能等提出改进建议和要求。
电网的继电保护部门有责任制订相关细则,以便制造、设计和施工部门有所遵循。